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局发展城建管理总结区

科技局发展城建管理总结区

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市科技局直接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强区”、“城建亮区”、“文化育区”、“和谐立区”四大战略,紧紧围绕区政府重点任务和发展目标,积极履行科技职能,全面推进科技事业发展,全区科技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

一、20*年工作情况

(一)围绕科技强区主攻目标,营造良好的科技环境

1.努力营造科技责任落实环境。一是积极落实上级科技系统各项责任考核。顺利完成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县、市)考核工作,取得全省第四的好成绩,顺利完成了浙江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被推荐为优秀单位上报,顺利完成了省级科技强区创建工作,有望年内进入省科技强县(市、区)行列;二是全面落实对镇(街道)科技责任考核。我局根据省市相关文件,出台了《*区20*年度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认真严格,做到工作有要求、过程有检查、年终有考核,有力地督促和提高了镇(街道)科技基础工作;三是认真履行科技职能责任。围绕强化科技基础、科技资源、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等方面,我们不断地加强和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区科技进步变化情况综合评价位次从第75位跃升至第19位。

2.努力营造科技政策引导环境。我局十分重视科技政策的扶持引导工作,依据上级科技工作要求和*科技现实基础,我局认真编制了《*市*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关于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城区建设的若干规定》和《*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三大重要的政策文件。这三大政策文件的出台,将成为我区科技发展的指导纲要,科技进步的有效动力和科技管理的规范依据,为我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努力营造科技舆论宣传环境。今年我局为全面贯彻*市委提出的“建设三个*、实现三次跨越”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实现*科技事业新跨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营造了自主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的意识;组织开展了科技宣传周活动,借助开展大型文艺演出、报告会、科教电影、征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科学进社区、出刊科普画廊等一系列方式,在全区上下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在全区醒目的地方和主要路口设置了2个大型宣传牌和多个科普宣传栏,普及和提高了全区人民的科学意识和科技素养。同时,积极在省、市、区各级媒体、刊物宣传我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工作情况,较好地完成了省、市科技信息考核和区政府政务信息考核任务。

4.努力营造科技经费保障环境。区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确保每年科技经费预算优先安排,20*年,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1926万元,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3.5%。同时有效带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4亿元左右,R&D经费投入2亿多,企业技术开发投入近5亿元,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科技经费“四两拨千斤”的政策导向作用。争取到的国家、省、市科技补助经费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企业自主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信贷投入为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二)围绕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强化技术创新研发载体建设。今年新认定省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8家,市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9家。目前,全区累计验收认定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已有59家,其中省级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达18家。同时,鼓励引导企业在国内外科技资源发达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通过企业研发中心的创建与认定,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研软硬件环境,为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积极着手行业创新平台的建设,目前正为阀门与制药设备行业筹建行业研发创新平台进行大量的前期工作,同时巩固和发展*滩涂养殖园区孵化器,大幅度地提高了海水养殖的科技含量,“科技兴海”工程得到极大的推进和发展。

2.强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近年来,科技中介机构数量不断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不断创新,科技中介机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建立了*科技创新中心,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升我区的产业层次打下了基础;开通了科技信箱,对企业进行了培训,科技信箱成员队伍不断充实完善,现已完成科技信箱站点53个,会员数已达500多人。有力地促进了产学研合作,尤其是提高了科研中介机构的作用,使更多的科研项目真正投入使用,造福社会;扩大了科技网络信息中心的管理职能,对推动我区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一是领导重视。年初召开了区科技人员新春座谈会,区四套班子均有领导出席,规格高、规模大、氛围浓和效果实;二是政策扶持。全面出台和修订了多项人才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工作运行、人才引进、资金使用、人才选拔等机制;三是人才激励。高级职称科技人才每月政府津贴提高到300元,新设立了区“十佳人才奖”,对为我区科技事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的科技人才进行重奖。在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城市中心区安排科技人才公寓30套,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三)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发展应用

1.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显著。针对我区主导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的实际,我们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加以改造提升,有效推进了节能减排,进一步优化了阀门、合成革、不锈钢、化工和皮鞋制造等支柱产业群。其中,阀门产业加快升级换代,逐步向精工细作、耐高压高温、抗硫化发展,并取得了核电阀门生产制造资格,江南阀门的自主创新成果得到了中央和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合成革行业新开发的超细纤维PU合成革在多种性能上超过了天然皮革,*合成革固废(残液)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投用,选用的无二次污染回转窑焚烧技术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制笔行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工艺装备再创新,实现生产技术的飞跃;制鞋行业新型功能性助剂、新型原材料、新型生产工艺的应用不断拓展,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性能得到不断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高新技术企业得到培育发展。今年我区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7个,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数量稳居全市首位。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5个,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5项。获得*市科技计划项目13项,其中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项;荣获市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市仅两项,都在我区。另外,浙江华东阀门有限公司荣获全市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今年我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目前,我区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9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54家。

3.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迅速。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呈现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集聚效应进一步凸现的良好局面。其中,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浙江)基地——*市制药装备业基地*分基地和浙江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食品与制药设备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已经拥有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8个,杀菌釜等几个高新技术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同时,还借助*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规划了1.24万亩的*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工业园,并明确了3100亩的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区块,建成后将成为区域高新支柱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基地。

(四)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发展,加快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

1.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民就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围绕保障粮食(食物)安全和“三生(生物、生态和生活)”安全,以农业高新技术、传统农业技术升级为重点,组织实施了涉及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新品种培育、农业疾病防治等领域的等科技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共发动企业申报区级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项目86项(农业33项,社会发展24项,软科学25项,研发中心8家),立项35项;向上级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立项10项,获得经费支持300多万元。

2.全面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圆满完成了第二批科技特派员的结束工作和第三批科技特派员的下派,这次5名科技特派员分别下派在全区5个镇、街道,在宣传党的农村政策、推广适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实用技能培训等,在灵昆组织了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活动,在瑶溪举办了对移民劳动力科技素质培训班。到目前止,全区五位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5个,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个,引进新品种27个,创建利益共同体202家,形成农业龙头企业3家,项目总投资450.119万元(*区科技局科技资金投入28万元,市局5万元),实现年利润160万元。

3.加强环境、资源、卫生等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对重大疾病、地方病、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和诊疗技术,提升预防和应对科学技术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大力引进新能源、节能降耗、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加大污染防治、废弃物再生利用新型节能等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推广应用。重点支持*区第一人民医院、*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科技项目研究,今年组织实施了“掌心石膏模握式外固定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废旧塑料再生制造课桌椅的研制”等10多项社会发展和软科学领域科技项目。

4.积极开展科普、防震减灾宣传和安全应急预案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题,与区教育局共同举办了科技夏令营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通过举办一系列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宣传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科技方针、政策,宣传,今年通过了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审核,人均科普活动经费达1.95元,全省排名第十位。举办了“纪念唐山地震31周年”专题宣传活动,发放了宣传材料3000余册,并通过张贴标语、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现场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地震自救互救、紧急避震、地震预报、谣传识别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宣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按照区政府要求,及时组建了应急工作组织机构,确定了人员、明确分工、落实了责任。修订了《*区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了《*区突发公共事件科学技术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切实提高了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五)围绕科技资源整合利用,加强科技合作交流

1.积极做好大院名校的合作交流。我们与浙江大学的全面合作协议已经签订,我区将得到强力的科技支撑;引进了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创新载体,着手解决我区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方面的技术难题;我局还主动融入长三角,与上海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达成相互设立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站的合作意向。7月邀请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团深入我区化工企业调研。并与该校在人才培训、区域共性技术难题攻关等领域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天龙集团与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网球用橡胶材料技术难题的攻关,目前天龙网球产品已被列为20*年奥运会指定用球。目前,我区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基本上都与企业对口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的层面从技术、人才引进,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阀门行业的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人造革行业则与上海东华大学联系密切。

2.积极做好项目产品的合作交流。今年我区共有61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项目,涉及阀门、食品制药机械、制笔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我区企业首度引进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即上马食用废油制备柴油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项目的引进和产业化,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环境保护,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万净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人力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开展人造革生产过程中DMF尾气回收治理装置研究,共同攻克人造革行业发展的瓶颈难题。部分企业还把科技合作的目光瞄向意大利、日本等发达国家。*人造革公司在意大利建立了产品开发设计中心,*南亚汽配厂等单位则引进日本专利进行再创新,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完成20*年度浙江(*)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各项任务,共有8个项目签约,涉及金额215万元。浙江亚光机械有限公司等20多家食品制药设备企业参加厦门、宁波、苏州等地全国性食品制药设备专业展览,不仅宣传了企业自身的形象,而且拓宽了市场,带来客户。积极组织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参加一年一度的深圳高交会,扩大了我区企业的影响力,使政府和企业在对外科技合作中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3.积极做好难题攻关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目前我区网上技术市场上网企业3000家,至20*年11月底,网上技术市场*市场完成技术难题20项,网上签约8项,合同成交额达到20万元。人造革行业正联合国内知名大学的先进科研力量解决困绕已久的废气排放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外,我区水暖洁具行业的鸿升集团正在研究表面电镀,采用无毒材料替代氰化物的问题,准备打开美国、日本、西欧等高端市场;爱好笔业等制笔行业公司与*大学联合成立了行业重点实验室,建立了现代化的省级笔类检测中心,为摆脱笔头、墨水长期依赖进口而努力。

(六)围绕自主创新利益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知识产权和专利工作取得新的突破。继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企业专利示范工作,目前我区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3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区级专利示范企业13家,进一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发展,不仅成立了专利行政执法队伍,用于知识产权的宣传、保护和专利奖励经费逐年增加,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都有很大提高。

2.知识产权政策和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根据省、市专利示范企业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出台了《*市*区专利示范企业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把知识产权战略贯彻到科技计划全过程,从科技计划源头上切实抓好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自主创新和发展核心技术的能力。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申请区级专利示范企业。

3.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得到加强。通过“4.26”世界知识产权宣传日,“科技三下乡”等方式,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今年4月26日,*区科技局在永中街道电影院门口开展以“鼓励创造”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今年累计分发知识产权读本达1万余册。5月份开展送知识产权知识到企业、全区知识产权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此提高全区社会民众、企事业单位、机关干部的知识产权意识。组织企业知识产权和专利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三次,累计培训人员近300人。通过培训会、授课、上门指导、专家咨询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

(七)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干部自身建设

1.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温龙委发〔20*〕30号文件精神,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作风办的指导下,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深入开展了各项专项活动,深入的学习,紧密结合科技事业发展,认真落实服务承诺,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狠抓工作创新,着力解决思想状态、能力素质、服务质量、队伍形象及工作机制等五方面问题,切实增强了学习、责任、为民、效能和廉节等五种意识。

2.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在我局系统积极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在活动中,开展了系列的教育活动,局党组修改制定了《*区科技局考勤制度》、《*区科技局审批流程表》、《*区科技局政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等9项制度。通过这次“作风建设年”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的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了加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3.廉政作风建设得到加强。积极组织开展“阳光行动”,做到领导、责任、人员三到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制订了《区科技局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原则,把党风廉政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局党组定期对班子成员及机关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运行机制。班子成员主动进行公开廉政承诺,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在全局凝聚了人心,建立了威信,树立了形象。修订了《*区科技局有关规章制度》和目标岗位责任制,强化了监督机制。一年来,全局未出现一宗违法违纪案件。

从总体上看,我区科技进步明显加快,科技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创新型城区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科研基础依然薄弱,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自主创新机制,缺乏实力强的科研合作平台,总体研发能力亟待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不足,政府有关部门科技投入的协同机制尚不健全,对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还没有完全形成合力。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整体规模仍然偏小,尚未形成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四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突出,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高科技人才相对少,难以支撑产业技术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