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局加强自身建设总结

科技局加强自身建设总结

迈入新世纪,回顾*年是我市全面实施“一号工程”的一年,我市科技工作突飞猛进、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在各级

领导高度重视下,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增长迅速,*市科技整体水平跃上新台阶。新年伊始,本期介绍市科委*年的工作情况与*年的工作思路,以供参考。

一、*年工作总结

(一)我市科技工作基本情况*年以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

论和中央“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全省技术创新大会和全市科教兴市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科

教兴市“一号工程”,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通过制订政策,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的环境;加强产学研科技合作,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项目和技术开发机构;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注重特色,

突出重点,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与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相结合,科技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

值达3*.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上,重点建设了29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18家重点实验

室,其中新建20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1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还引进、共建了技术开发机

构14家。全市组织引进高新技术项目308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241项,其中有51个高新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级项目,争取国家资

金2556万余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92家,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宁达工业公司还被授予国

家(863)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取得突破,“*波导”、“*韵升”两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科

技立法取得突破,《*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和省人大批准,将于*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还出台了《*

市鼓励技术要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等政策。国家专利授权数量达1656项。全年共鉴定成果82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二

、三等奖12项。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达1.38亿元。*年,*市科技园区成为首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我市被科技部批准

成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和“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并通过了创建国家CAD重点示范城

市验收。与此同时,我委注重自身建设,加快引进、培养人才,并努力建立学习型科委,被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还在省纪委、省宣传部组织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干净干事”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我市的科技工

作在市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受到省内外的密切关注。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我市《实施“一号工程

”,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被科技部推荐为大会交流材料;同时,在全国西部地区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上,

我市被科技部推荐作为典型代表,介绍“一号工程”实施情况,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做法。由于我市实施科

教兴市“一号工程”成效大,影响广,《人民日报》等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对*市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理论与实践进行了

大量的报道。全年还接待了全国各地30多批各级科技行政部门领导来甬考察、交流。(二)*年主要科技工作情况1、加强落实“

一号工程”,完善科技政策环境有新突破主要围绕去年全市科教兴市大会作出的《中共*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

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起草制订系列配套政策,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组织开展“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为

明确“十五”科技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体现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先后赴北京、杭州等地,召开10多个征求意见会

。规划吸取了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我市各部门(行业)代表和县(市)区代表以及产

学研界代表提出的修改意见,明确了“十五”科技发展目标、思路和重点。同时各县(市)、区科委也协助政府正在起草“十五”科

技规划。二是科技立法工作取得突破。《*市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经市人大审议通过和省人大批准,将于*年3月1日正式实

施,成为我市第一个地方性科技法规,在我市科技立法上取得零的突破。三是起草制订近10个科技政策。如为了鼓励科技人员创新、

创业,起草制订了《*市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为全面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起草制订了《

*市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同时,加强工作调研,由科委负责人带队,组织力量分五组,深入县(市)、区科委、园

区、企业、研究所,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加强“一号工程”和科技政策的落实工作,并针对调研中出现的

问题采取了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四是加强科技“创先”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部署,我市对

11个县(市)、区党政领导落实1999年度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象山和江北两个县、区被省委、省政府批准成为落

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目前,已有7个县市区成为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的复查。我委还会同市目标管理考核办联合发文,明确了11个县(市)、区和12个市级有关部门*年度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突出以财政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年增长率为主要考核重点。2、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在人才、项目和技术开发机构方面取

得突破性进展为加快引进人才、高新技术项目和技术开发机构,*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与中科院、兵科院、浙江大学“两院一校”为

重点的海内外科技合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

等中央新闻单位纷纷专程来甬进行采访。一是与“两院一校”的合作关系向纵深发展。成功承办大院大所科技工作会议,并举办科技

项目对接会和洽谈会。4月,中科院高新技术产业化会议在*召开,路甬祥院长带领中科院12家分院、70多家研究所和国家工程技

术中心、10多家所属企业及中国科技大学的负责人和专家200多人,带来1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举办了项目对接会,共签订了科技合

作重大项目21项,协议138项。如*科宁达公司是中科院三环公司的主要生产企业,“三环”上市后,在*投资1亿元,使*成

为建设全国烧结、粘结钕铁硼生产基地。5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召开民品科技工作会议,兵器集团马之庚总经理、蓝祖

佑副总经理带领兵科院23个研究所和集团公司所属高校的领导和专家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带来35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并举办了*

市与兵科院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签订了16项重点合作协议,达成135项合作意向,并给院市共建的“兵科院*分院”授牌。如*

大成化纤集团引进兵科院53研究所高性能防弹“UD”无纬布技术,开发成功防弹复合防弹板材,产品被总装备部、总后勤部等单位广

泛使用,是世界上第四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6月,*市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协调会在*召开,浙江大学潘云鹤校长率150

多名专家赴会,带来了350项科技成果,举办了*市与浙江大学科技成果洽谈会,签订31个重大合作项目,还达成100多项科技合作

意向。如浙大海纳公司在*保税区开发、生产6-8英寸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片,累计投资1.5亿元,使*成为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单

晶硅材料生产基地。中科院和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都是第一次将重要会议放到北京以外的城市召开,浙江大学也是首次派出庞大科技代

表团到外地开展活动。三次盛会在*的成功举办,加深了大院大所领导和专家对*的了解,促进了我市企业与大院大所的产学研

结合,增强了全市的科技意识,对于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起着深远的意义。二是积极开拓海外科技合作。重点开展了与美国硅

谷地区、日本东京地区和台湾地区的科技合作。先后组织了“美国硅谷地区美华电脑协会*科技行”、“日本东京地区中国科技者

(博士)联盟*科技行”和“台湾电子工业同行公会*科技行”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海外高新技术项目到我市转化的渠道,引

进了“数码相机”、“网络终端”、“磐英主机板”等一批海外高新技术和项目,并使我市正逐步发展成为继东莞、昆山之后第三个

台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通过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在引进人才、项目、技术开发机构等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引进高层

次人才方面:新引进贺贤土等5位院士来甬工作,新引进王立博士等4名专家到我市任局级领导,还新引进20多位专家到我市各企业任

总工等职。目前,“两院一校”已相继选派严陆光等6位院士和朱士正博士等20多位高层次人才来甬担任局级等领导,我市还吸引了中

科院赵凤鸣研究员等30多名高级技术人员来甬创业。中科院与*大学共同招收研究生,浙江大学在*建立了“浙江大学博士后宁

波工作站”,还与*共建浙江大学*分校,举办“浙江大学百名青年教授*科技行”等活动,加快*引进和培养人才步伐。

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方面:我市全年新引进“两院一校”如中科院“申江年产500吨贮氢新材料”等、从海外引进“广博年产

500吨纳米镍材料”等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08项,有力地促进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引进共建高水平研究开发机构方面:

全年新引进、共建了“江西科学院*分院”等44个技术开发机构,累计达到57个,增强了*市企业技术支撑和技术创新能力。3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上取得突破。针对我市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我市加强了以

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实施“5521”技术创新示范建设计划(即到20*年,重点建设国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

心50家;重点支持建设50家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在大学和研究所建设省市级重点实验室20家;扶持建设10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

前,技术创新示范建设计划进展顺利,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方面:在重点企业中新建了“*市

际荣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15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使我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累计达到29家,其中韵升集团承建的“*稀土磁

性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8家进入省级,实现了我市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零的突破,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波导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建设省级的“*波导通讯工程技术中心”,吸引了近10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级专业人才,不断开发各类移动电话、寻呼

机、可视电话、数码相机等新产品,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正在建设成为国内移动通讯产品和电子元器件的主要科研生产基地。

在建设重点实验室方面:依托高校、研究院所新建了“*大学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5家重点实验室,使我市重点实验室累

计达到18家,其中52研究所*分所承建的“*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家进入省级行列,使我市省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达到4家

。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正日益成为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的基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如“*大学海洋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应用

生物技术为*及周边地区渔民提供虾、贝等水产育苗服务,*年为渔民创收*余万元,其中两位教授各获得100多万元的报酬。

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方面:以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设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网”,成立了

首批20个乡镇工作站,深入乡镇一级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如象山县西周镇工作站组织20家企业上网,加强信息交流,并邀请

武汉理工大学汉智咨询中心专家赴西周镇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诊断、企业管理等咨询服务,促进了企业发展。并成立了高新技术成果

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孵化了“集成电路工业用超薄金刚石切割片”等10多个高新技术孵化项目。科委还加强技术交

易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科技服务机构建设,全年市本级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8亿元。同时,市属科研院所改革方案即将出台,市化

工院等院所已经或将进入企业(集团),市立体所等院所将转为科技型企业,市情报所等院所将转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实行企业化

管理,将有效地推进院所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4、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通过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

化项目、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3*.58亿元

,比上年增长57.6%,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占全市财政支出的2.5%,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2.0亿元,增长100%以上,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7.29%;全市科技三项经费达8640

万元,增长19.6%,占全市财政支出的0.72%,其中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增长到2900万元,又增长21.8%,占市本级财政支出的1.1%。全

市财政科技投入的80%以上都重点投向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企业也不断增加科技

投入,全年通过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资金1400万元的贴息支持,引导带动了企业投入近8亿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进行成果的产业化。

二是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年组织实施241项科技项目,其中新开发实施“J216A型热室压铸

机”等51项国家级高新技术项目,这些国家级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产值近20亿元。还组织实施了“纳米镍及相关产品开发生产”等59

项市级重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开发了“显象管电子枪用纯镍管”等32项市级高新技术新产品项目。三是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苗子企业发展壮大,*年启动了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双二十工程”(即

滚动培育扶持20家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20家高新技术苗子企业)。一方面支持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力争上市,培育高

新技术骨干企业拳头产品。在支持高新技术重点骨干企业上市工作方面取得突破,继“成功信息”、“浙大海纳”通过上市公司资产

重组,在我市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后,“波导股份”、“韵升集团”作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于*年成功上市,“舜宇集团”、“海天

塑机”、“天安集团”、“华翔集团”、“天明电子”等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推荐工作也正在进行之中。通过上市,促进高新技术骨干

企业上水平、上规模;另一方面,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科技中小企业。通过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等技术创新新

机制,组建科技中小企业,如留美博士韦锡波在新组建的“*明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以“数码相机”技术入股,作价20万美

元。还有14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080万元的资金支持,争取国家资金在全国38个省(市)中排名第8位,取得了突破性

进展。由市科委牵头,加快组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已初步形成了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按照基金的运作模式的组建方案,并引

进海内外风险投资资本,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5、积极推广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在机械、服装等有优势、有特色的行业重点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PD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电子信息技术。*年创建了“杉杉”、“雅戈尔”、“一休”等服装类企业、“华翔”、

“海天”等机械类企业等共43家CAD/PDM/CIMS技术重点应用示范企业,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对

1997年创建的13家国家级CAD技术应用示范企业统计,近年来累计新增产值23亿元。由于CAD技术在我市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国家“九

五”重点科技攻关专题“重点行业及*市国家CAD应用工程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我市还通过与中科院共建“中科院北京软

件所*开发中心”,在软件开发和电子商务推广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6、支持高科技园区发展,形成“一区多园”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区域格局主要是制定管理办法、支持建立科技创业中心、建立专业科技园建设、加强科技合作以及指导县(市)、区发展,并

在政策资金扶持上予以支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一是制定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和指导。为进一步加强服务、合理布局、规

范管理、促进发展,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作用,我委制订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规划

、发展方向、管理和申报、审批和考核作了规定,以促进我市高新技术园区的健康有序发展,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支持建立

科技创业中心,努力建立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基地。各科技园区积极为海内外科技人才在园区科研、开发、转化和创业创造条件。如我

市投资6000万元在市科技园区建设*市科技创业中心,将于*年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科技创业园,一期投

资3000万元建设5000平方米创业园大楼和中试厂房。市保税区创建首期规划建设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并被科技部

批准为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全市孵化器、创业中心共引进了近300个项目、近1000名科技人员进行项目孵化工作。三是支

持建立专业特色科技工业园,努力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如支持市科技园区建立软件产业园,支持保税区建设电子信息产业

园、托普软件园,并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率先设立半导体光电科技园,还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港四方高科技园区,并启动建

设国内第一个半导体封装园区,力争在3-5年内形成年产50亿块以上芯片,计划占国内半导体封装业的15%。四是支持科技合作,共建

科技园区,加快引进人才、项目和资金。中科院与*市人民政府共建*科技园区,已在市科技园区引进并共建“甬晶微电子设计

中心”等1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并将成立“中国科学院*工程研究院”;我市与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共同投资2.7亿元共建“中国兵器

科学院*分院”;与浙大共同投资1.6亿元共建“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投入5000万元与浙大共建“浙江大学网络与

软件学院*分院”;并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分校”。市科技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最晚,但率先于*年6月通

过了省级验收。市科技园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保税区全年引进“数码相机”等高新技术项目近200项,引进人才*余名,全年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预计可达55.1亿元,正成为*吸引海内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热土。五是指导县(市)、区特色科技园区发展

。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以来,各县(市)区积极建设本级高新技术园区,如江东区新创建半导体产业园,成为*科技园区江

东分园,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鄞县中心区以高教园区为后盾的明州科技分园正在加快建设;镇海区创办民

营科技产业园。市科委对此进行了引导和扶持,促进了县(市)、区级科技园区发展。7、积极实施科技兴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年农业科技工作以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种子种苗工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应用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示

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在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以“两院、三室、六中心”为

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全市的农业科研资源进行重组,建成市农科院;新建市畜牧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创汇蔬菜

工程中心和林业花卉技术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了市农科院、市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市稻麦育种中心等“两院、三室、六中心”为主

体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大增强了我市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如市稻麦育种中心共选育出水稻新品种4个、不育系2个,其中晚粳新

品种“甬粳18”全年在全省共推广了180万亩,增产稻谷1.2亿公斤,成为全省水稻的主栽品种,“甬优1号”首次通过省级鉴定。二

是选育、引进和推广180多个农业新品种,大大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如选育出优质新品种“白荔枝”枇杷,在农展会上卖到了每斤

20元的高价,并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选育出长瓜等蔬菜新品种3个,并首次实现自我制种、繁种。引进优质早熟“翠绿”、“脆

冠”蜜梨,平均每只卖到4元钱的价格;引进曼绿绿花菜和四季甘蓝,推广面积达20余万亩,直接创汇近4000万元。利用分子标记选育

出的青壳蛋麻鸭新品种产蛋率达95%以上,青壳率达67%以上,成为全国之最,并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效益最好的青壳鸭蛋生产基地

之一。引进条吻鲈、军曹鱼等水产新种类10余个,黑斑口虾蛄和银昌鱼的人工育苗首次获得成功,填补国内空白。三是研究、应用农

业高新技术20余项,推广先进农业适用技术50多项,促进了农业技术升级。如利用分子标记与转基因技术,获得了对白叶枯病与稻螟

虫具有很强抗性的转基因水稻新株系,在桃转基因工程研究上建立了*水蜜桃转反义ACC氧化酶的转基因体系;高档花卉、美国马铃

薯、苦丁茶等农作物的组织培养育苗技术已应用到规模化生产中,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利用生物技术研制出对虾病毒病生物防护剂可

以有效防治对虾病毒病的发生;大黄鱼全价饲料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实现了产业化;新型塑钢基质复合管材农用大棚获得了4

项技术专利,并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产值达到6000万元。推广雷竹双季出笋、稻田养虾蟹、围塘健康养殖、低坝高

网养殖、淡水鱼低盐度海水养殖、畜禽集约化饲养等技术,直接带动农户近50万余户。四是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市委、市政

府提出市级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目标,协同市农经委首期规划与启动*都市农业、*生态农业、长河创汇蔬菜、北仑现

代农业综合开发、鄞县高效农业和象山港科技兴海等6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支持在慈溪长河创汇蔬菜示范园区实施的国家攻关项

目“慈溪持续高效农业研究示范”,目前项目实施取得了重大进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连动蔬菜种植基地达43

万余亩,水产养殖基地24万亩,建立万亩以上出口创汇果蔬生产基地8个,水产养殖基地4个,果蔬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个,筛选与

推广主栽蔬菜种类的优质高产良种18个,水产新品种10余个,共获得经济效益1.47亿元,创汇5000万元。8、加强科学普及和科技宣

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科技素质一是开展科普工作。组织召开全市科普联席会议,起草完成《*市科普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组

织开展“新千年科普大行动”、开展科技下乡等活动,影响范围遍及城乡各个角落,对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学科学、爱科学

、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是努力办好院士论坛等专题讲座。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用高新技术改造

传统产业的重点,全年邀请孙优贤等院士和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举办了“电子信息技术”、“纳米新材料技术”等七场院士报告会和

科技论坛,提高各级领导科技意识;还与市科协共同召开了首届学术大会,主题是“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在全市引起强烈

反响。三是积极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在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共同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我委还建设“一报、两网、三刊”的科技宣

传网络,即《*科技报》,“*科技网”、“*生产力促进网”,“《*科技信息》”、“《*科技参考》”、“《*

科技内参》”,信息内容多、时效性强,并有不少针对性强、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材料和建议性文章,受到了科技部、省科技厅、

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称赞和肯定,在科技宣传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9、积极做好其他工作,全面完成年度计划。一是认真做好

提案、议案的答复工作。全年我委承办和协办市人大议案1项,承办市政协提案7项,已全部办理完毕。代表们对我委办理的提案和方

案表示“满意”。二是做好科技成果鉴定、奖励工作。成果奖励继续重点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向转移,共鉴定各类科技成果项目

82项,还推荐申报省科技进步奖45项,其中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申报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116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二等奖19项、三等奖26项、优秀奖20项。三是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年我市共签定技术合同13*项,合同成交额1.38亿元。

累计有400人取得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四是专利工作取得突破。*年我市专利授权量达1656件,比上年增长36.7%,在全国同类城

市中仅次于广州、沈阳、深圳,位居第四。专利纠纷调处9件,结案6件,有效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利益。五是加强地震工作。对浙北数

字化地震遥测台网*分中心进行了改造,提高遥测水平。庄市水位观测资料质量在国家和省级评审中获得“优秀”。出台《关于工

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标准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通知》,规范了防震工作。对杭州湾大通道二期地震安全性

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同时着手制订《*市防震减灾事业“十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10、加强科委自身建设,努力做好政府的

参谋我委加强自身建设,主要是抓加强机关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廉政勤政、加强考核工作、建设“学习型科委”和实施“创新型管理

”等五方面工作:(1)加强机关人才队伍建设,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素质。主要是通过加强人员交流、引进高素质人才、

加快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等,切实调整并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促进干部年轻化和知识化。一是引进、吸收大学、研究所专家到科委

挂职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关心和支持下,先后引进中科院、浙江大学、*大学、万里学院、*高专、52研究所等14名优秀人才

和专家(含硕士、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员、教授)到机关挂职工作,任科委副主任、副处长等职,充实了从委领导到处级领导班子。

引进和吸收挂职干部给科委带来了新的观念、思路和方法,支持科委工作,促进了科委机关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是派出科委干部到上级机关和大院大所等单位挂职。科委已累计选派7名处级及以下优秀年轻干部赴科技部、中科院、兵科院和浙江

大学等单位挂职,还派出干部在省科技厅、市委办、市府办等单位进行短期挂职和学习。要求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当好学员、服务员

和信息员,培养了年轻干部,开拓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从而沟通了信息,加强了同上级机关的联系,促进了科委各项业务工作的开

展。三是加强引进高素质人才。为实施“一号工程”的需要,针对机关干部年龄和学历存在的情况,在市领导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下,市科委机关累计引进10名硕士研究生(均为党员,尚不包括挂职干部),使机关干部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促进了机关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同时为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及项目,科委专门组建了“*市对外科技交

流中心”,专门引进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外语的年轻专业人才5名,协助科委负责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促进科委干部的专业化。四是大

力培养与放手使用人才。鼓励干部在职攻读研究生和进行继续再教育,在政策倾斜、工作安排等方面予以支持。如现有5名人员在职攻

读研究生,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在工作中放手使用人才,在使用人才中锻炼人才、发现人才。去年以来,我委提

拔年轻处级干部5人次,主任科员2名,副主任科员1名,充分发挥年轻干部敢冒、敢闯的工作作风,促使科委工作节奏加快、效率提高

。在上述方面努力下,科委机关学历、年龄层次有了显著改变:现有39名人员中,大专以上36名,占机关干部的92%,硕士研究生及

在读研究生19名,占机关干部的48.7%。6名委领导中,有博导2名,博士生1名,硕士1名,在读研究生1名,本科学历1名。提高了机关

干部整体学历层次和机关领导学历层次,促进了机关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2)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廉

政勤政建设。为全面实施“一号工程”,方便企业、科研院校和科技人员办事,增强为他们服务的意识,抵御不正之风的侵袭,市科

委积极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审批程度,并加强廉政建设。一是推行政务公开。编印《*市科委介绍和办事指南》、《*市科技创

业指南》等,制订、公布了政务公开内容,推行首问责任制,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科技人员和企业服务,以树立为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观念,规范科委行政工作。二是简化审批程序,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主要是大幅度取消审批项目,简化

审批程序,减少“黑箱操作”,公开办事程序。目前,我委审批项目已减为改革前的43.75%。三是加强廉政勤政建设。加强学习和教

育,推进“三讲”和“回头看”教育;实施整改措施,同时建立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实行科技项目招标或专

家评审制。加强集体领导,并树立朱士正和蒋如国同志等勤政廉政标兵,使本委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班子团结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加强考核工作,确保工作落实为加强科委系统实施“一号工程”的责任感,并调动积极性,通过对县(市)、区科委、直属单

位、处级干部和机关干部三个层面实行考核制度,确保各方面围绕科委中心工作,同时达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目的。一是对县(

市)、区科委进行考核。为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科委在推进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中的作用,对县(市)、区科委制订了年度工

作考核办法,设十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以增强科委系统实施“一号工程”的合力和凝聚力。同时对

考核先进的进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促进了市科委和县(市)、区科委协同推进科技工作。二是对直属单位进行考核。围绕科委实

施“一号工程”为中心工作,对领导班子重点考核党风廉政、班子团结、民主作风等,对班子成员重点考核德、能、勤、绩等,同时

考核各项工作和经济指标情况。把考核情况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依据。三是对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进行考核。加强干部的学习教育

、培养和使用,通过自评、民主测议等形式,对处级干部和机关干部在工作创新和工作绩效等方面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作为干部

升迁和奖惩的依据,以适应实施“一号工程”的需要。(4)建设“学习型科委”,提高自身素质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科委作为

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门,要求必须重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适应时展的需要。而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

更快。为此,市科委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总书记关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三个代表

”为指导,落实市委黄兴国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习,以提高机关干部素质为目标。我委开展创建“学

习型科委”,邀请国内最早开展学习型组织研究的上海同济大学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所长张声雄教授来科委作报告,委领导作动员

,掀起了市科委创建学习型科委的高潮。在创建“学习型科委”中,市科委学习气氛日益浓厚。主要是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在组织

领导上,建立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科委领导和各处处长都是领导小组成员。二是在学习层次上,分委领导、处级干部、机关干部三

个层次开展学习。三是在学习内容上,分层次确定学习内容、根据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和个人选择学习内容相结合,重点学习马列主义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当代最新领域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等。四是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体组织与

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读书与体会交流、理论讲座与个人实践、领导授课、专家论坛等多种形式。五是在学

习要求上,要求组织形成自下而上的学习风气,人人是学生,人人是老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就个人而言,科员要成为

学习型科员,处长要成为学习型处长,主任要成为学习型主任,科委要成为学习型科委。开展创建“学习型科委”以来,科委全体机

关干部定期开展学习,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做到与上级保持一致;如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科委要求委领导和处级干部都要每

年推荐一本好书给机关干部读,全年推荐阅读了《走进硅谷》等近10本好书;到*藤头村和慈溪长河蔬菜公司等单位现场学习,以

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激发干部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还开展“寻找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突破口”演讲等活动,要求科委每名干部为

“一号工程”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并上台演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创建“学习型科委”,市科委在提高组织学习能力、提高

政策理论水平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取得成效,提高了为科教兴市“一号工程”服务的能力(5)实施创新型科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面对科技发展新形势,对科技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市科委开展创新型科技管理。目前,正在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将

逐步实行“网上专案管理”,实施项目负责制、督办责任制等制度。要求通过“网上专案管理、项目负责制和督查责任制”,建立有

科委特色的创新型科技管理制度,狠抓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落实。项目负责制主要是明确责任人、任务和目标。从布置任务、接

受任务、制订计划、开展工作、跟踪落实、汇报进展、问题协调、工作总结到工作汇报,都要求在网上完成,并列入项目责任人的业

绩,要求对项目全过程负责。督查责任制是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在实施项目制的同时,切实加强督查工作,建立科委督查管理体系

,确保有效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狠抓“一号工程”的落实。

二、存在问题

(一)成绩分析*年的科技工作以实施“一号工程”为重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成绩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中央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并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明确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全

国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会议和全省技术创新大会,明确通过科技进步,使经济发

展由量的扩张提高到质的增长,建设科教强省,为全省科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市“

一号工程”,将科教兴市作为未来五年的四大突破之一,明确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我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为我市科技工

作创造了优良的工作环境;科技部和省科技厅对*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对“一号工程”实施情况极为关注;市级部门

和县(市)、区协同努力,共同配合,齐心协力实施“一号工程”;全市广大科技人员精神振奋,热情高涨,认真深入实施“一号工

程”等。全市科技工作关键是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特别是提出实施“一号工程”后,科技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实施“一号工程”的结果。(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分析成绩之后,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科技工作

纵向同自身相比,进步不小;但横向同先进相比,仍有差距。在科技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认识不平衡。全

市上下对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认识正在深入,但存在落实政策打折扣现象,部门间协同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合力尚待进

一步形成,县(市)、区和乡镇对如何因地制宜、有特色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认识不平衡。二是创新基础条件与环境建设尚待加强。

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大都处在建设时期,企业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企业还未成为人才吸纳、技术投入和技术开发的主体。

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有待改善;三是科委在协助市委、市政府实施“一号工程”中,责任大、任务重、人手紧,存在被会

议等事务缠身、到基层调研还不够的情况,针对在实施“一号工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有关动态数据等还不能完全掌握,为市领导当

好参谋和为企业服务还不够,应加强改进。

三、“十五”科技工作主要思路

(一)指导方针按照市委“十五”计划建议要求,即“壮大临港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建立一批特色科技工业园,努力建成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十五”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是:加大科技成果和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相结合,加快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重点是“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二)发展目标初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百家重点企业技术开发机构

,引进、开发千项高新技术及产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支持百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千家科技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科技园区,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创业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千亿元;全社会R&D

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例在6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达到5%以上。(三)重点任务“十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一方面是加快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实现技术

跨越,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体现突破,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超常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注重特色,积极利用高新

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推进社会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1、加强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建设,营造发展高

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1)在优化创新环境建设方面,主要是努力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即人才激励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和成果转

化机制。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改革分配制度,实施技术要素、管理要素参与分配,试行期权、期股分配等新的分配制度,完善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改革科技投融

资体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完善风险投资发展环境,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尽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

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创造有利于科技风险投资环境。尽快启动*科技

创业投资公司,并加快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资本,促进成果产业化。改革科技体制,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

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利益为纽带、政府作推动,进一步推进以“两院一校”为重点的海内外

科技合作,加快技术市场建设,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快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在

优化创新条件建设方面,主要是努力建设技术创新基地,即技术开发基地、创业服务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以企

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开发基地。继续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改善科技创新条件,在优势企业中争取多建设国

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在大学和研究所中争取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条件建设,以增强我市技术引进、

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创业中心为载体的创业服务基地。支持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

展技术市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科技园区创业服务中心、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园、生产力促

进中心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共同发展的孵化器网络和优越的创业环境,支持科技人员到*创业,加快发展科

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各类各级科技园区建设,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重点支持建设*市科技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

港四方科技工业园、*保税区内的各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引进国内外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和海内外科技人员来甬创业,形成“一区

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全市各级科技园区的发展。2、注重特色、突出重点,加快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与创新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贯穿高新技术产业化全过程。加快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

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超常规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

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超常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先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产业和生物工程与现代

医药产业。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项目推进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继续实施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双二十”工程,

加大扶优、培育力度。以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载体,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还要以各类科技园区为基地,引进与

创新相结合,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切实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以电

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积极以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装备与工艺等高新技术,全面推进以机械与模具、纺织与服装

为重点,以及化工、轻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推广应用,

继续大力推进CAD/CAM/CIMS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同时,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

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科技兴农”和“科技兴海”步伐。

四、*年指导思想、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指导思想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省技术创新大会和“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年科

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

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启动实施“十五科技计划”,突出“创新、产业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快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合作力度。(二)主要目标1、工业方面:重点支持发展电子信息

等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35%,力争突破400亿元。支持企业开发市级新产品300项,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和技术300项,其

中重点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100项。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苗子企业40家,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

企业20家;2、农业方面:重点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继续建设10家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和

重点实验室;培育、推广20个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扶持10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3、科技事业方

面:重点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继续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引进并共建一批科研开发机构,重点新建10家企业工程技

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增5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设*

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加速筹建*市科技中心。(三)主要任务与措施1、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深入落实“一号工程”,营造良好

的创新、创业环境(1)做好并启动“十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发展重点。一方面要通过做好全市“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理

清未来5年科技发展思路和科技发展重点。在规划中要注重特色,体现跨越,走技术跨越之路,重点应实现突破,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

“一号工程”提供指导;另一方面是指导县(市)、区做好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明确重点,注重特色,体现可操作性。(2)加

强政策、机制创新。推进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探索成果转化新途径。要切实落实国家、省、市颁布的推进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

,重点是落实已出台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贯彻实施《*市鼓励技术要

素参与分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等政策,并进行《*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技立法调研。同时要试行股票期权等有

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措施,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保护,营造良好的科技人才创业环境。还要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建立畅通的技术交

易渠道和比较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3)加强考核工作,切实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推进县

(市)、区科技进步工作,继续推行对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科技进步目标管理考核,以及对县(市)、区科委工作考核,突

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投入为考核重点,集中精力抓落实,切实落实党政一把手抓“一号工程”的责任制度。在财政继续加大

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加快组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尽快启动风险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4)加强科普工

作,营造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鼓励科技创新宣传活动,通过加强科普工作,继续举办院士论坛,鼓励发明与创造(如举办

发明大奖赛)等,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2、

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改善创新条件,增强我市技术创新能力根据“5521技术创新示范建设计划”,*年要重点抓好以下

工作。(1)加强对建设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科技投入,使之成为科技创新基地。新建10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

验室,新增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2)重点建设好*科技创业中心等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器”,使之成为科技人员

科技创业基地。重点建设*市科技创业中心等成果孵化基地和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孵化设施,强化孵化功能,加快建设以生产力促

进中心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创业服务。(3)提高大学科研开发水平。建设好重

点实验室,支持*大学、万里学院、*高专等高校提高科研开发水平,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4)深化院所改革。

会同市体改委等部门,指导市属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重点是督促各院所主管部门组织所属院所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协调解决改革中的

问题。3、注重特色,加快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是通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把改造传统产业同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紧密结合起来。(1)在工业方面,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广纳米新材料技术,推动我市工业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一是重

点实施信息技术推广“123计划”,即重点建设1个CAD/CIMS技术开发服务中心,在机械行业(特别是模具)、纺织与服装2个行业重点

抓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作;建设3批电子信息应用示范企业(软件开发示范企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CAD示范企业),进一步

提升和改造我市的传统产业。二是加强纳米新材料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纳米技术推广计划”,即组建一个指导协调机构,支持3

家纳米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建设一批推广示范企业,引进一批纳米新技术和新产品,寻找一批技术依托单位,用纳米新材料技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2)在农业方面,加强科技兴农、科技兴海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实施四个农业科技行动,突出农业高新

技术的研究、应用与产业化。一是实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行动。继续建设好市农科院和海洋开发院,进一步完善“生物工程实验

室”等8家在建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新建2家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二是实施种子种苗培育与推广科技行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重点是应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在水稻、蔬菜、林特、畜禽与水产养殖等重要农业种质方面,开展杂交水稻等10项以上农业新品种

的引进、培育与推广。鼓励每个县(市)、区从日本、台湾地区引进农业新品种。三是实施10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

企业的培育行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针对各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不同特色,重点实施综合性农业

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培育慈溪市长河创汇蔬菜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农业科技项目的引导,运用公

司、基地加农户的有机结合模式,重点扶持慈溪蔬菜开发公司等农业科技示范企业,推进传统农业高新技术化。四是实施农业可持续

发展科技行动,改善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重点在蔬菜、林特、畜禽与水产养殖等领域,开展“茶叶、肉猪、蔬菜”等无公害生产技

术研究与示范;实施“草莓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与可持续技术的攻关。4、突出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突出重点,重点

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加工、软件开发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工程与现代医药产业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重点项目

为载体,以项目推进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抓好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的开发,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重点实施高新

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及国家级各类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300项,其中国家、省、市高新技术产品100项;重点实施高

新技术成果转化科研攻关、推广、火炬、星火项目等100项,继续支持博士、青年开展科研活动,重点资助10个博士项目。重点支持电

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通过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长35%以上,力争突

破400亿元。(2)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是要新培育和认定20家高新技术苗子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

、20家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重点扶持高新技术苗子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逐步培育成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重

点地培育成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二是争取列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重点是扶持和推荐企业的上市工作,特别是在二板市

场上市上应有所作为。三是要促进技术、资本和人才的结合,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会同工商部门实施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

配政策,加快技术成果出资入股的认定工作,争取成立经科技部授权的科技项目评估中心,在技术入股上有较大的突破,不断吸引科

技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加快组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通过鼓励发展和建立风险投资机构,逐步形成良好的科技投融资机制,

吸引海内外资本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抓住国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和开辟创业板的时机,优先推荐高新技术企业在境内外上

市;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3)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支持科技园区

发展重点支持*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保税区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设,积极做好孵化基地的培育工作,吸引和促进国内外科技

人员来我市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年重点加强*科技园区软件产业园和*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引导支

持全市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并支持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新技术园如半导体产业园等,扶持培育一批科技人员创业,并引进一批海内

外重大高新技术项目,从而形成“一区多园”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逐步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有特色、上规模、出成果

、出效益的全国示范基地。5、进一步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建立更加广泛的国内外科技合作关系,加快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技术和项

目进一步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建立更加广泛的国内外科技合作关系。通过组织大活动,加强与大院大所及大型组织机构的联系与科技

合作,为我市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引进大批的高新技术项目和科研开发机构,健全和完善互为依存,共同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

的成果转化机制。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加强与中科院、兵科院和浙江大学“两院一校”为重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与

中科院共建*科技园区、与兵科院共建兵科院*分院、与浙江大学共建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园、浙江大学网络与软件

学院*分院和浙江大学*分校的建设进程,做好已引进项目的落实、促进、跟踪服务;组织好我市与“两院一校”科技合作协调

会和科技项目合作对接会;拓展与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院所合作关系。新引进300个高新技术项目;引进和共建10个技术开发机构

。(2)积极开展海外科技合作。欧美地区,重点是美国的硅谷;日本地区,重点是东京;与港台地区的科技合作,重点是台湾的新

竹。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为我市的产业结构调

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3)重点办好3个重大科技合作活动:一是办好“政府与电子商务发展国际研讨会”。4月,我市

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共同举办的这次会议,是我市有史以来级别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效果最好的一次大活动,做好这

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开好这次会议,不仅能使我市电子商务信息化产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接轨,而且提高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二

是办好“亚太地区服装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研讨会”。10月,我市与亚太经社理事会技术转让中心(APCTT)共同举办的这次会议,将邀

请20个亚太地区国家的政府官员、技术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参加。通过这次会议,将为第五届*国际服装节博览会锦上添花,推动

我市服装产业的发展。三是办好“中国十所重点高校与*科技合作会议”。为更加广泛拓展科技合作空间,我市首次举办这次大型

科技合作会议,拟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西

安交通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等十所高校的有关领导、300名专家来甬参加会议。*市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与全国著名高校的联系,

为企业引进落实一批高新技术合作项目。6、加强科委自身建设,建立“学习型科委”,开展创新型科技管理,提高服务能力(1)

抓调研。要根据“一号工程”的重点工作,深入县(市)、区科委、企业、高新技术园区、科研院校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在调研

中总结经验,发现苗子,解决问题;要赴先进地区和城市学习取经,借鉴成功经验,开阔科技工作视野。同时要通过加强调研工作,

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增加创新意识,增强为企业和科技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为市领导当好参谋,努力为企业和科技人员服务。(2

)抓协调。加强对科教兴市重点工作的服务与协调。根据*年科技工作目标,制订本年度工作目标分解计划并落实;树立配合、服

务愿做配角的思想,和有关部门一起开展重大“科技兴市”活动,做好各项服务;加强与上级部门和兄弟部门的联系,争取对科技工

作更大的支持,为实施“一号工程”创造一个好的环境。(3)抓统计监测。一是根据科技部要求和部署,开展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

作,系统掌握我市科研力量的分布状况。二是做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合作项目等方面的统计监测工作,及

时反映发展状态和进展,为下步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同时要加强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4)抓宣传

。进一步做好科技宣传工作。办好“一报二网三刊”,即办好《*科技报》、“*科技网”、“*生产力促进网”和《*科

技信息》、《*科技参考》、《*科技内参》;组织好各种科技活动的宣传,特别是大型活动的宣传,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

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信息部门和上级科技部门上报科委的科技活动信息,宣传科技工作;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及时通报科技活

动,积极争取各新闻媒体对科技工作的支持,更多地宣传“一号工程”。(5)抓考核。要通过对县(市)、区科委、机关处(室)

、直属单位三个层面实行考核制度,确保围绕科委中心工作。一是对县(市)、区科委进行工作考核。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

,充分发挥各县(市)、区科委在推进科教兴市“一号工程”中的作用,促进市科委和县(市)、区科委协同推进科技工作。二是对

机关处(室)进行考核。把年度科技工作分解到各处(室)工作中,各处(室)工作围绕年度科技工作目标而展开,要把考核情况作

为干部升迁和奖惩的依据。三是对直属单位进行考核。围绕市科委中心工作,对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进行考核,同时考核各

项工作和经济指标情况。(6)抓学习。主要是建设“学习型科委”,继续做好引进和培养人才工作,继续推进与大院大所的人员交

流,提高科委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鼓励机关干部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和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干部结构,同时

进一步提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7)抓管理。主要是实施“创新型管理”。建设并不断完善办公自动化,逐步实行“网上专案管理

”。建立科委督查管理体系,确保有效管理,提高科委机关的行政效能。通过“网上专案管理”,建立起有科委特色的创新型科技管

理制度。(8)抓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工作制度,落实廉政责任制,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袭,加强对干部的管理,严格要求、严格

管理,结合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廉洁奉公,做到干净、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