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局加强自主创新半年总结区

科技局加强自主创新半年总结区

半年来,我区的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依法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人员,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区委、区府的战略部署(主攻三产,提升二产,优化一产),以营造科技自主创新环境为核心,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以发展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强区”和科学的发展观战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全区共争取到“国”字号12个,“省”字号16个,其中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4项;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主要工作绩效如下: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科技自主创新环境

1、利用各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来加强重视科技事业,从而营造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氛围:一是今年上半年我区继续开展20*年度镇(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积极参加全省开展创建科技强区活动,确保*年达到科技强区指标的各项要求,07年通过省“科技强区”验收。三是召开了规格高、规模大、氛围浓和效果实的全区自主创新动员大会。区委书记殷乐人同志作了自主创新动员大会的讲话,全区包括四套班子领导在内400来人参加了会议;出台了《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关于创建科技强区的实施意见》;这次大会的召开,一方面为科技自主创新造了势,另一方面,在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人才建设等方面为自主创新落实了保障机制。应该说,这次大会的召开,为推进我区自主创新工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四是*年我区顺利通过了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受到市领导的好评,并被评为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省委办发[20*]50号)。

2、加大科技宣传力度,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开展农村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不断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青少年科教活动。以科技活动周为契机,设立科技宣传栏、编印画册,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通过政府、企业、科技人员、青少年互动,提高全社会对推进科技创新环境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3、不断提升科技人员的政治地位,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围。科技人员的无私奉献,为我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提高科技人员经济和政治待遇,对全区民营企业中的正高级职称科技人才给予每月100元的补助;并为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政治热情,区委、区政府在本届区政协安排科技界委员12位,全市唯一的一位科技界省人大代表也在我区,全社会重视科技人才的浓厚氛围逐步形成。

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1、加快企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制订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鼓励企业组建研发中心。上半年,全区已认定企业研发中心36家,5家民营科技企业申报区级科技研究开发中心,4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研究开发中心,有力地提升了我区民营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和水平。

2、发挥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改变我区*养殖规模小、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增产不增收的状况,区委、区政府专题研究省级*养殖科技园区建设,成立了以张纯一区长为组长、多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该园区面积3万亩,以科研、种苗培育引进、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省级(*)*养殖科技园区孵化器占地300亩,围绕“引种育种、水质检测、水产品质量检测”三个中心的建设,发挥孵化器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目前,该孵化器已引进开发新品种8个;完成了16个省、市级无公害水产品地方标准的制订;承担了10余项省、市、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2项省、市科技进步奖;已向当地养民提供大规格文蛤苗种约1888、5万颗,目前塘内尚有文蛤、菲律宾蛤仔、美国硬壳蛤等各种贝类苗种2亿多颗;并开展多批无公害养殖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养殖户313人。该孵化器于今年4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的验收,得到省科技厅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认为该孵化器对浙江省特别是*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科技示范和辐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3、增进科技合作交流,构筑科技合作平台。为增强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区委、区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事宜。通过引进科技人才和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使企业认识到要在激烈竞争中获胜必须依靠科技,自觉建立内部研发机构,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部分企业还组建了科协,科技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一是认真搭建和浙江大学的合作交流平台。二是积极引进了中科院上海分院共建创新载体,着手解决我区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三、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科技产出率。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规定》、《关于创建科技强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鼓励民营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今年上半年新增确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目前,*共拥有科技型企业150多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全市19家)、省级28家、市级37家、区级5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

2、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增强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认真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广泛发动企业申报国家、省和*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对列入国家、省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的项目,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和省级新产品计划的产品,通过验收和鉴定后分别给予国家级的8万元、省级的2万元科技经费补助。通过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有效地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提升。

3、实施专利战略,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一是开展专利奖励与扶持工作。20*年我区安排专利奖励经费50万元。积极参加优秀发明专利评选活动,对优秀发明专利给予5万元的奖励,对获中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每件分别给予2万元和0.2万元的补助。对本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获国外发明专利授权和国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分别给予6万元和2万元的资助;列入国家、省、市专利示范企业分别给予15万元、8万元、5万元的资助。同时,我局在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评审过程中,对含有专利技术的科技项目进行优先支持,经费上予以重点倾斜。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我局在永中街道开展上街集中宣传活动,通过悬挂知识产权宣传画、分发知识产权小知识手册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入科技企业,向技术人员分发宣传资料,提高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意识。三是鼓励企业申报各级专利示范企业,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目前,我区共有2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通过专利示范企业的申报工作,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奖励措施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了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四是开展专利维权活动。我局通过*区公安分局驻*区科技局知识产权联络室热心地为被侵权企业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维权方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科技管理机制,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1、深化改革,科技管理上了新台阶。建立科技项目立项“三审一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管理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按照项目调研、专家实地考察、专家综合评价、区重大项目审定小组审定等程序强化科三经费科学管理,合理安排科技项目。启动科技重大项目申报实施;同时,加大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根据我区科技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了新的科技政策,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把科技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加大投入,区域科技有了新进步。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前瞻性和风险性,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三项经费比例和数量大幅增加,从2000年占财政总支出的2%到20*年的3.5%,同时带动社会经费的投入,带动企业投入4亿元,信贷资金投入达到1.5亿元,新增产值95亿元,利税1.8亿元,较好地发挥了政府科技资金的“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形成了以政府资助为引导、企业自主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信贷投入为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

五、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努力创造了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文环境

配合区委、区府人才战略,推进人才工程,我局做好了以下工作:首先,积极组织了企业申报引进国内外智力项目。其次,启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项目,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居住、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优化区域人才环境,真正实现科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再次,配合了组织部在人才标准认定、深化职称改革、人才产权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为创造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文环境,提供有利的借鉴。最后,开展了自然科研人员职称评审工作,解决科技人员特别是外来科技人员职称评定难的问题。

半年来,我区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区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薄弱环节。一是全社会科技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显示度不够明显;二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发展后劲仍然不足;四是科技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