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谈市委领导在地方共青团会议上的发言

浅谈市委领导在地方共青团会议上的发言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总结市第十五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部署2010年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青年转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推动东莞在转型发展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而奋斗。

下面,我代表团市委常委会作报告。

一、市第十五次团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

在市委和团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团组织以第十五次团代会的召开为契机,肩负青年转型使命,争当科学发展先锋,创新作为,提升能力,为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思想教育成效明显。我们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举办学习座谈会,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在东莞青少年网、《东莞青年》杂志等团内宣传阵地开辟学习专栏,并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会、主题团日、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建队60周年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十八岁成人宣誓”、“星星火炬代代传”等一系列爱国主义、公民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少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向“10.24”英雄集体学习活动,树立学习楷模,用实际行动践行英雄集体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举办第三届东莞市青少年网络文化节,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新阵地,稳步推进青少年网络文明工程,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二)扎实开展志愿服务,青年文明蔚然成风。我们通过优化环境、增强活力、拓展领域,大力繁荣志愿事业,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在环境优化上,推动《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正式出台,为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召开志愿服务表彰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个人,促进志愿服务新发展;正式启用市志愿者协会秘书处新址,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阵地保障。在组织活力上,探索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召开东莞共青团系统社工试点工作座谈会,把23名社工分配到11个镇街开展工作;开通东莞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针对青少年权益与心理健康进行专业咨询服务;推动培训机制向基层延伸,全面启动星级志愿者认定工作;基层的自转能力明显增强,涌现出“龙立方”问路服务、“星期六志愿者”、慈善爱心店等一批特色活动项目。在领域开拓上,积极开展“微笑志愿,有你有我”主题志愿服务月活动,深入到工厂、楼宇、社区开展卫生死角清理、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传等服务;参与迎国庆文明交通志愿维协行动,做好全国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志愿服务;启动亚运会东莞赛区志愿者招募工作。

(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服务青年扎实有效。我们坚持以青年为本,根据东莞青年转型发展的需求,积极帮助青年提升综合素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加快见习基地建设,引导更多企业成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更多优质的见习岗位。发挥东莞市青年创业导师团作用,举办青年创业沙龙系列活动。开展东莞市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示范点创建工作,发掘培育见习基地、“订单式”技能培训以及小额贷款项目的典型,着力通过标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大力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针对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不同群体的需要设计不同的小额贷款项目,创新担保方式,为青年创业贷款开辟“绿色通道”。举办“东莞青企大学堂”系列活动,组织青企协代表参加苏粤“4+4”青商合作联盟常熟峰会,推荐7名青年企业家加入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为青年企业家提供交流互动平台。

(四)始终坚持党建带动,团建基础有力巩固。我们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着力在团建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开展机关、学校支部团建示范点创建工作,共创市级示范点50个,通过其示范、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基层团组织的全面活跃。完善“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体系,召开全市“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会议,部署“两新”组织批量建团总体推进工作。强化团干培训和实践锻炼,完成团中央统一部署的西部地区团干部来莞挂职锻炼工作,开展第二、第三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团干部挂职交流工作。加强全团带队,创办《东莞少年》报,打造全市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员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加强队伍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全团大调研以及各类专项工作调研,加强与青年的联系,及时了解青年的呼声。深入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健全团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团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此外,我们还组织青年参加珠江三角洲地区青联组织联席会议、珠江三角洲地区志愿者工作专题研讨会及粤港澳青年论坛,不断深化与兄弟省市多领域合作。以澳门回归10周年为契机,组织青联代表团与澳门青联交流团进行互访,增进两地青年情谊,共促发展。赴陆河县开展爱心助学阳光行活动,组织厚街、长安、黄江、石排等镇团委分别与陆河县上护、河口、南万、东坑等镇团委缔结友好团委。

经过全团的共同努力,2009年团市委连续第六年获得“市直机关先进单位”称号,并被评为“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石碣镇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据统计,去年我市获团中央、团省委表彰的先进集体67个、先进个人103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共青团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市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热情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全市各级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在此,请让我代表团市委常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共青团事业的各级党政领导、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团员青年、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以及所有青少年工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

二、全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求

今年,是东莞战胜危机、加快复苏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东莞共青团落实市第十五次团代会的各项部署、加快推进青年转型的开局之年。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党与共青团的特殊政治关系出发,进一步增强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深莞惠一体化的推进带来城乡格局、产业分布的调整,需要我们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积极应对青年的产业分布、职业构成的新变化;今年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召开,为我们共青团提供了新的工作契机。金融危机对东莞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要求我们要切实履行为党做好青年工作的职责,凝心聚力,引导广大青年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转型发展方面再创新业绩,为促进东莞经济社会稳定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上,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更加奋发有为,坚定不移地参与“保增长、扩内需、促转型、重管理、惠民生”的各项工作。

推进青年转型,是东莞共青团贯彻落实市委“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战略的具体举措。近几年,我们围绕这一核心任务,在努力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上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使得我市青年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能力逐渐适应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发展的要求,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如部分团组织推进青年转型紧迫感还不够强,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团干部推进青年转型方法措施还不够多,过分地寄希望于一招一式特别是寄希望于一份文件或一项制度。具体工作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氛围浓厚,广大青年参与意识较强,但镇街之间发展不平衡,培训工作、项目设计、激励机制等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仍影响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青年就业创业活动发展势头良好,但活动难集聚、项目难统筹、资源难整合等因素仍制约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团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对于互联网、自组织等新领域团建工作还没有形成清晰、透彻的认识,有效措施还不多。

2010年是我市共青团加快推进青年转型的关键年。根据当前全市共青团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求,团市委常委会认为,2010年我市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在党政工作大局中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落实市第十五次团代会部署,力争在重点工作的推进上有新的突破,在难点问题的破解上有新的探索,在品牌工作的深化上有新的成效,凝心聚力,加快推进青年转型,在我市“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进程中再创新业绩。我们要服务大局,再创新业绩,推动全市共青团的新发展,就必须要切实改进作风,增强各级团组织的战斗力,强化各级团干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意识和水平。我们必须着力东莞发展大局,大力弘扬东莞共青团的良好作风,带领全市团员青年顽强拼搏、攻坚克难、艰苦奋斗,努力推动东莞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要大兴敢为人先之风。共青团历来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干部坚持“五破五增”,做到“四个忍得住”。青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必须冲破所有制约科学发展的障碍,敢负责,敢碰硬,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争当解放思想、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先锋。

要大兴联系青年之风。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只有跟广大青年保持密切联系,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我们要适应青年工作新特点新要求,丰富青年联系方式,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青年,联系青年,切实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要拓宽青年诉求反映渠道,以有关提案议案的跟踪落实、“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长效机制等为重点,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

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在“实”字上下功夫、求实效。在精神状态上,只争朝夕、奋发有为;在具体工作上,力戒形式主义,着眼服务青年,勤奋工作;在推进工作上,不讲排场,不走过场,多求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

要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青年立身之基、进步之石。我们要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正视当前东莞转型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暂时困难和问题,坚定推进转型的信心和决心,在各个领域扎实工作;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抵制腐朽没落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要加强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强防线。

三、2010年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市委和团省委的工作部署以及我市共青团工作实际,今年全市共青团将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创新青年引导工作

引导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紧扣形势发展,强化思想建设,注重有效引导,针对不同年龄青年的身心发展和成才规律,不断探索新时期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引导工作。

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团、教育青年,构筑青少年强大精神支柱。深入推进“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东莞同发展”、“寻访新变化、畅想新生活”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改革创新品格。开展“活力在基层”主题团日、青少年军事夏令营、中学生校际辩论赛、“飞扬的红领巾”主题队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勇挑改革发展重担,争当转型发展的生力军。

注重有效引导。要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青年群体差异,探索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有效引导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推进分类引导,在企业青年中,着力引导他们把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和东莞建设的目标结合起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在新莞人青年中,着力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入开展“青春暖流”、“手拉手”互助等活动,促进和谐共融;在农村青年中,着力增强科技致富意识,开展“农科网络大讲堂”系列活动,加强培训,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推进分层引导,在少年儿童中开展好习惯养成活动,在中学生中开展成人预备期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和职业青年中开展人生发展导航活动,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要加强理论研究,摸清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抓住青年引导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做好宣传推广。

推进网刊联动。要加强团属宣传阵地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的网络文化,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青少年信息网络体系;加强团刊队报办刊质量,打造一个集思想引领与宣传、学习、资讯为一体的新天地。活跃东莞青少年网主阵地,探索引入时尚元素,运用博客、网络视频等新方式,提升东莞青少年网吸引力和影响力。引导基层网站联动,发挥志愿者网作用,加强学联网、少先队网等团属网络建设。改版《东莞青年》,要从“全团办刊”角度完善《东莞青年》的栏目设置,整合基层团属报刊资源,使《东莞青年》成为团市委了解掌握全市青年工作的窗口,基层团干交流联谊的平台,以及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桥梁。推广《东莞少年》,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增强少年报的趣味性,加强少年报的宣传和推广,使它成为少年儿童所喜欢的报刊。

(二)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培养青年人才关键是要做好服务。我们要以青年为本,针对当前青年在学习进步、职业发展、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迫切诉求,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为重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青年成长成才服务。

促进就业创业。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深入扎实做好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要活跃见习基地,在保持见习基地数量和质量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巩固见习基地与青年联系的路径、渠道和载体,切实加强领导,做好信息汇集和协调对接工作,推动见习基地可持续发展;着力做好岗位和工种设计,不断提高见习岗位与青年就业创业的匹配度和见习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基地示范点申报工作,以点带面促进见习基地发展。要加强技能培训,在保证一定培训规模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推进“订单式”技能培训项目,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使技能培训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青年群体。要深入开展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行动,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提高活动质量,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充实精神生活、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完善成才环境。要加强对当代青年生存发展状况研究,找准服务青年人才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服务青年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要召开全市青年工作会议,提高社会对青年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凝聚力量促进青年发展。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在与邮政储蓄银行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与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东莞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摸索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担保贷款模式,为青年创业成才创造更宽松的金融环境。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优势,构建青年人才信息资源库,汇聚青年人才信息,着眼于党政需要和企事业需要,面向社会举荐人才,推动青年人才选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维护合法权益。要积极探索完善青少年维权工作的组织化渠道和制度性安排。切实履行东莞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研究青少年不良心理状态形成的关键点,探索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方式,提高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化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诉求咨询、个案接转、舆情监测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12355专兼职工作队伍,提升心理、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完善“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交流沟通机制,推动“面对面”交流活动经常化,及时反映青少年关注的问题和要求。深入开展希望工程、爱心助学阳光行等活动,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加强社会参与力度,帮助更多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完善志愿服务体系,践行青年文明之风

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的出台为我市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契机,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好《意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着力学习贯彻《意见》。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做好《意见》的学习贯彻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意见》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意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要进一步加强宣传,通过解读会、专家访谈、活动追踪、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着力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要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不断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地争取党政支持,落实志愿服务中心必要的场地、人员、经费“三专”要求,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制定实施细则,把握机关、学校、“两新”组织、村(社区)等不同类别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细化、分解志愿服务全过程,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发展。

着力开发品牌项目。要抓好重点项目库建设,注重研究项目的规律、特点,做好开发、汇总、梳理和推广工作,把一些符合我市特点、设计成熟、便于推广操作的项目加以科学的整理,逐步建立具有东莞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今年将重点建设30个市级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和300个基层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在市的层级,着力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调研、设计、论证、实施和成效评估,全力抓好以“三车五行动”为主的标志性品牌,打造凝聚青年的开放平台;在镇街层级,注重从实际出发,把基础好、积累多、普遍参与的工作进行梳理,系统化,做强做大,树立品牌。要坚持社会化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地域界限,共同开展活动。

着力完善工作机制。要以贯彻《意见》精神和做好第十六届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为契机,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健全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团运作、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评价、激励等运行机制。强化整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民政等组织作用,加强与企业、媒体、各类社会志愿者组织的沟通联络,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社会化格局。推进社工与志愿者的有机结合,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互促机制。完善星级认定和志愿服务社会保险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积极推动志愿服务法制化进程。

(四)推进青年创新创效,动员青年建功立业

推进青年创新创效,是我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客观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青年需求,引导青年发挥聪明才智,动员带领青年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

推进青年科技创新。要积极配合市委“科技东莞”工程,把握“双转型”战略需求,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引导广大青年投身电子信息、光电产业、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要发挥好团组织的信息共享平台,联合科技、经贸、劳动等部门开展新兴科技推广活动,举办各类科技创新讲座、论坛和科教活动。要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和科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不断提高我市青少年科学素质。

鼓励青年争先创优。要切实加强新时期的青年突击队建设,引导青年在全市各级重点工程建设中勇挑重担。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技能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年发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岗位成才的职业追求,立足本职创造一流工作业绩。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开展青年节能示范岗活动,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要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确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局面,自觉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力量。

促进青年文化创新。要不断深化丰富“青春东莞”文化品牌,挖掘我市特有文化资源,合理吸收时尚文化元素,引导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交融发展。广泛开展青年欢乐节、青年形象大赛、校园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精品活动,增强青年文化活力,扶持青年文化产业,引导青年主流文化发展。要活跃基层文化,动员和组织青少年参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村文化和网络文化建设,让青年成为青年文化建设的创造者和受益者。以青年文化交流为重点,加强与港澳台和其他地区青年社团的交流,依托各类青年文化社团,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大力传播东莞青年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

(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团建创新发展

团的自身建设是实现我市推进青年转型战略目标的坚强保障。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推动团建创新工作实现新发展。

夯实团建基础。基层组织建设决定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我们必须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高度,大力探索基层团建的新思路、新方法,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要认真做好镇街共青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调整镇街团的领导班子结构,采取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的方式,把那些热爱党、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有热情、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代表特别是青年能人吸收充实到镇街团的领导班子中来。要为基层提供有效支持,科学分配有限资源,灵活分设工作重点,推动基层团建创新发展。要引导基层正确对待工作选择权,把握工作主线,履行好团的基本职能,落实好各项工作。要把学校团建工作摆在基础战略位置,结合新时期学生特点和需求,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团组织建设和工作,按照团省委要求在今年内扫清全市中职学校团建空白点。要继续深化团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树立一批适应推进青年转型要求的团建工作标杆,以点带面推动团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深化“两新”团建。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深入推进全市“两新”组织批量建团工作,确保完成2010年“两新”组织批量建团工作目标。着力加强已建“两新”团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和巩固“两新”组织的软硬件建设,积极创新服务手段和引导方式,激活“两新”团组织的自转能力。要加强“两新”团干培训力度,发挥“两新”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使其成为企业获取外界信息和上级团组织掌握企业动态的互动窗口,激活“两新”团组织的公转能力。要注重总结和转化“两新”组织团建的成功经验,做好典型示范带动,谋划“两新”团建的长远发展。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青少年诉求调研,了解“两新”组织团员青年迫切需求,使工作规划做到有的放矢。

提升队伍素质。要加强团干部的党性锻炼,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团内生活庸俗化的现象。要加强团干队伍的作风建设,以民主生活会、形势学习会和经验分享会为抓手,认真查找不足,切实改进作风。要抓好团干部学习,按照建设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的学习型团组织的要求,通过团的领导班子集体学习、年轻干部学习交流会、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等方式加强学习,引导团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自学,补充必要知识,深入研究问题。要逐步完善团干部结构,以各类试点工作和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团干部的覆盖面,将更多优秀团员青年吸收到团干队伍中来。要加强“推优入党”工作,为党组织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完善组织体系。要以今年召开市青年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为契机,把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青年领军人才和杰出代表吸收到青年联合会中来,增强青联的活力和凝聚力,扩大青联的政治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青年企业家协会建设,针对企业的迫切需求积极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要加强杰出青年协会建设,在引导青年建功成才中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要加大全团带队的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少先队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要探索对青年自组织的有效引导,充分尊重青年自组织的特点,逐步探索在青年自组织中建团的方法。

同志们,当前东莞正处在全面回升、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凝心聚力,再创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乘转型发展春风,秉务实创新理念,大力推进青年转型发展,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在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伟大实践中创出新的辉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