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局长科学规划发展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们:
(一)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去年12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精神,我们将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的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文章印发到各科室、各单位,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文1万4千多字,系统地介绍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指导作用,文章对文化系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我觉得同志们有必要再次认真学习这篇文章,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与内涵。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这篇文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分8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三、必须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妥善处理文化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又好又快发展;七、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均衡性,形成文化建设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八、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强保证。文章号召,文化系统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当前文化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要紧密结合文化工作实际,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要清醒认识、准确查找文化系统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差距,比如思想观念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基层文化的建设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深刻认识和剖析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的根源,解决忧患意识、自觉意识不够强,宏观视野、战略思维不够宽,群众观念、基层观念不够牢,工作抓手、工作作风不够实等问题。
(二)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说到实力,同志的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他说:“实力地位、实力政策,世界上没有不讲实力的。手里没有一把米,叫鸡也不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文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西方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威胁。冷战结束后,一些发达国家大量输出文化产品,我们的青少年收看的大都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片,韩国的言情电视剧在中国大行其道,美国大片充斥着我们的电视荧屏。他们在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不断输出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二是文化产品与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的体制改革很少触及到文化领域,致使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能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滞后,这就为西方文化抢占中国市场提供了便利。相反,美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不是汽车制造,不是航空航天,而是文化产业,生产总值已经占到其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美国对一个国家政权的颠覆,打头阵的是文化,担当主力的是文化。捍卫我国的文化主权,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巨大挑战。党中央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强调,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对当代国际社会竞争态势的敏锐洞察和科学把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我们一定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面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倡导先进的现代文化,捍卫国家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提出了实现我市“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转变”的宏伟目标。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一定要适应新的形势,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中,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中心,抓好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大力实施艺术精品、文化品牌、市场优化、遗产保护和产业示范五大工程,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文化工作的影响力,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实现文化强市建设的目标,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进程。
(一)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一个哲人说过:“人在吃饱之前只有一个烦恼,但在吃饱之后却有无数烦恼。”现在,人们不仅求“生存”,还要求“发展”;不仅求“温饱”,还要求“幸福”。在我国现阶段,民生不仅包括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也包括基本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我们党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提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近几年来,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安阳市图书馆博物馆综合大楼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
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进展顺利,使更多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发展成果。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活动日益增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公益性文化事业基础薄弱,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城市图书馆数量少、级别低、藏书不多、员工不足,无法满足读者需要;各区文化馆均有馆无舍,与各区文化局合署办公,严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许多农村乡镇文化站仍然处于无房舍、无器材、无经费的“三无”状态;农村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当单调,仅靠每村每月一场电影和为数极少、蜻蜓点水一样的送戏下乡,很难满足群众文化需要。
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此,一是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要点、线、面结合。“点”就是重点,城市的重点是社区,农村的重点是乡镇,而重中之重是乡镇文化站建设;“线”就是相关部门条线分工,通力合作,互建互补,共建共享;“面”就是点线互联、纵横交错,全面覆盖。二是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要精心组织。有了阵地和载体,还必须有丰富的服务内容。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力度,扶持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少儿题材作品创作,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三是公益性文化活动要广泛开展。要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多举办一些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提供他们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变“三下乡”为“常下乡”。要培养农民文艺骨干,鼓励多种形式的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四是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服务要创新。公益性文化单位要积极申请、设法筹集必要的运行经费,保证正常运转。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重要公益性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要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效益。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扶持力度。
(二)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着力点,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是公益性的,是主流文化的主要阵地,体现了政府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重要责任。文化产业是经营性的,是文化产品的重要来源,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市已初步形成了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群体。国办文化单位数量稳定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开始出现河南凯瑞数码等骨干企业;特色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民间文化产业已迈出可喜的步伐。以文化市场为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608个,其中市区270家,县城170家,乡村168家。歌舞娱乐场所97家,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403家,音像制品出租及零售108家,参与其中管理、服务、经营的从业人员3306人。我市文化市场已形成2.07亿元的固定资产,年度主营营业收入为1.12亿元,主营营业税金及附加为5714千元,年利润总额3962万元,各类场所实现了上规模、上档次。
但从整体来看,我市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市相比差距很大。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文化工作存在抓文化事业“硬”,抓文化产业“软”的现象。二是思想解放不够,产业理念不清。文化队伍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当前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势,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脱离市场,缺乏活力,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三是文化产业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民办文化企业数量增加缓慢。四是全市文化系统文化产业资源分散,各自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五是人才匮乏,高层次、高素质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不足,难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下一步,要加强文化产业规划的制定和政策研究,大力发展具有安阳特色的文化产业。一是成立安阳市文化产业协会,建设安阳文化产业网,推动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打造我市文化产业宣传、展示、招商、交易的网络平台。二是依托文化场馆,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形平台。加快“两馆”大楼文博会展、文艺演出、影视放映、娱乐休闲等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以安阳艺校、市群艺馆为依托,建立文化艺术培训基地;以市民间艺术博物馆为依托,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作、展示、销售基地;规划建设豫北地区有影响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工艺美术品交易中心。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文化知名品牌。推动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打造殷墟世界文化遗产品牌;抓好精品剧目创作,打造精品演艺品牌;挖掘开发安绣、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麦秆画、秦氏绢艺等优秀民间艺术品,打造民间文化品牌。四是抓好特色文化产业村建设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壮大工艺品生产、演艺娱乐、创意设计、艺术培训业的发展,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创业园区。五是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培育文化中介机构,加大产品推介和项目招商力度,将我市的优秀文化产品推介到国内外市场。六是启动文化人才建设工程,抓好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确立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产业人才实行奖励。七是鼓励民营企业在市场条件下参与国有文化资源的整合、重组;对有规模、市场前景好、有益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有较高艺术品位的项目,重点实施政策倾斜和扶持。八是以发展文化产品市场为重点,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建立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和监管体系,提高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
(三)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着力点,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这几年,我市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局面,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而解决制约我市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有赖于改革的深入、体制机制的创新。要进一步明确文化行政部门工作职责,将职能转变到统筹规划、制订政策、把握导向、组织协调、检查监督上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要加大对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对不同的文化单位区别政策,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是全面推动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逐步实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职工全员聘任、职称评聘分离、工资绩效挂钩等办法,扎实推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人员实行档案工资封存,人员在岗期间实行岗位工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事业在编人员退休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二是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转企改制。通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采取租赁、授权经营、兼并重组、资产出让、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对文化系统所属影剧院等经营性事业单位进行公司制改造,盘活国有文化资源,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先进、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三是积极抓好市直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制定安阳豫剧院组建方案,成立崔兰田豫剧团、崔派艺术研究室、青年豫剧团、歌舞队、四股弦剧团,实行“一院两制”运作模式。成立安阳市歌舞团,与安阳豫剧院合并组建安阳演艺集团,打造成为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文化经营实体,走“集团+经纪人+市场”的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演艺娱乐业。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又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力争使文化的活力充分显现,文化的力量充分汇集,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
(四)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着力点,大力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安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非常丰厚,馆藏文物和地下文物在全省名列前茅,必须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重大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抓好老城文物维修工程,提高馆藏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水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突出“传承发展”的要求,重点抓好普查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护和传播,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
(五)以多出精品为着力点,大力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推出了一批文艺精品剧目,现代豫剧《红旗渠》和《大爱无言》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在这些精品剧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市精品剧目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个狠抓精品生产、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潮正在形成。
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才是关键,队伍是根本,精品是标志。一是要造就各个领域的拔尖人才。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加大培养力度,注重实践锻炼,放手让年轻人在艺术实践中担当重任、成长成名。要完善激励机制,设立奖金奖项,建立荣誉制度。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每两年举办一届安阳市戏剧大赛,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设置精品剧目大奖和突出贡献奖,目的是培养、发现和造就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企业家,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浩浩荡荡的文化人才队伍。二是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弘扬共同理想,培育和谐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制止的,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凝聚人心、鼓舞斗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作用。三是要遵循文化艺术的内在规律。精品生产必须尊重艺术规律,按照艺术规律办事。打造文化精品,要选好题材。人民群众对反映现实的优秀文艺作品,有越来越高的期待。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体验、去积累,不可急功近利,不要心浮气躁,唯其如此,才能成大器、出力作。要坚持专家和群众相结合、演员和观众相结合,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海纳百川,集思广益。有道是:“十年磨一戏”。精品的创作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和反复加工修改而成的。
三、对同志们的几点希望
按照市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完成学习调研阶段第三个环节的任务,还要做好分析检查、整改落实阶段的预安排。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为此,我向大家提几点希望,简称四个“进一步”。
一、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文化工作者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错误思想,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要做到不为已有的成绩而满足,不为过去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方法所局限。要敢想、敢试、敢闯、敢干,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方法、更得力的措施,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当好市委、市政府文化建设科学决策的参谋部,文化建设力量的协调部,文化体制改革的策划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挥部。
二、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在前不久召开的政府全会上,张笑东市长再次强调,要切实搞好“两转两提”,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提高广大公务员的整体素质,着力打造一个学习型、法治型、廉洁型、服务型的政府,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提高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树立政治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一切工作的始终;要树立大局意识,识大体、顾大局,提升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干事创业环境;要树立纪律意识,服从组织和上级的决定,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要树立服务意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理清思路。在今年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局党委提出了全市文化工作思路,主要内容是:围绕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个中心,抓好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大力实施艺术精品工程、文化品牌工程、市场优化工程、遗产保护工程和产业示范工程。这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文化系统各项工作的重要指针。希望各科室、各单位,要依据局党委的工作思路,结合本单位实际,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认真研究、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推进各项工作。
四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抓好落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实施文化工作的五大工程,需要全市文化工作者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希望文化系统的同志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发展观,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努力追求各项工作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发扬不怕吃苦、不甘落后、勇于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共同开创全市文化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时代在呼唤,人民在期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是540万安阳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和神圣使命。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党和人民创造的良好条件,倍加珍惜时代和社会提供的难得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干出一番事业,繁荣一方文化,为建设文化强市、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