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建设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文化建设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文化建设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文化建设

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得到提高及富有,才能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实力的竞争。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文化的竞争态势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对我国文化建设提出了更迫切和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即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是完全一致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都离不开文化建设。

正因如此,我们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确定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文化同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并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加全面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所有这些,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的认识的自觉和清醒。我们必须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科学理论、实践科学理论的自觉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锻造精神支柱。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竞争中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强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与发展。

协调发展必须加快文化建设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不仅要全面发展,不可或缺,而且要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提出“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抗非典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了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社会资源和环境的投入。总理曾形象地指出,一个国家跟一个人一样,应该是协调发展。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肯定站不住、站不稳;一个国家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站不住、站不稳,所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就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科学文化建设发展,使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改革和发展不断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文化建设总体上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文化建设水平、发展程度仍然相对滞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存在重经济、轻文化和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片面思想认识,“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上还有不少问题存在,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欺行霸市、偷税漏税、不讲信用等成为社会公害;文化领域宣扬暴力、凶杀、色情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一部分人的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与信念产生困惑和动摇。

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这条腿“补上”、“补长”,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为了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优秀的作品和良好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利用高新科技,通过工业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

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先进文化的持久推动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持续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动力。在人类历史上,人口、资源、资本等都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文化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更加凸现了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文化因素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之中,使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态。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科技、信息和人才等文化因素,正在丰富和扩充原有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经济竞争越来越依赖于文化资源要素的竞争,社会财富越来越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

文化要素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现代社会,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日益融为一体。只有具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不仅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且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产品,才能在产品竞争中胜出。我们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一定要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文化资源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重要资源。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文化成分越来越多,文化品位越来越高,企业整体素质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不注重文化建设的企业,在竞争中必然处于弱势,即使风光一时,也难以持久。文化优势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日益重要的环境优势。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软环境。文化软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越高,越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中把握主动,占据有利地位。一个文化落后或有文化缺陷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很难提高,即使获得一时的增长,也难以为继。总之,文化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看待和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态势,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自觉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文化动力。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竭林而耕、竭泽而渔、竭草而牧的掠夺式开发和“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短视发展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工业化病症”,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自觉矫正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对待、和谐共生的新型关系;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增强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