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长论坛汇报材料

校长论坛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地区民族中学位于*市中心,前临秀丽的锦江河,背靠巍巍的*山,校园布局合理,整洁优美。校园占地51*0平方米,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6.35平方米,其中学生公寓和餐厅建筑面积1*82.55平方米,可容纳1200名学生食宿。有理化生实验室4—4—2个,3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1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3个和260平方米的室内健身房一个,能够满足教学、实验、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需要。学校有图书10.5万册,阅览室每年订报刊在130种以上。

校级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年龄、学科结构合理,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全校教职工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占95.86%,高、中级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1.37%。学校设立党委,有党员教职工56人,设5个基层党支部。现有教学班45个,学生249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达80%。侗族、苗族、土家族为主体民族,女学生占46%。

建校4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和法规,秉承“博学、明理、健体、报国”的校训,树立“文明、守纪、和谐、进取”的校风,“严谨、爱生、精业、奉献”的教风和“尊师、诚信、勤学、善思”的学风,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向边远贫困乡镇招收民族学生。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注重特长,强化素质,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平等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理念,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年来学校的辍学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

43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2万余名高、初中毕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在学业上有所成就的*等博士;有在国家各级党政机关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等管理人才;有活跃在文娱战线的著名歌手*、*省著名节目主持人、*电视台主任播音员*、20*年*杯多彩*形象大使*等。他们中更不乏辛勤劳作在*地区各级工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工矿企业的工人、边远少数民族乡镇的基层干部、养殖大户、致富能人,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近几年,学校先后被国家、省、地有关部门授予“地区双优文明学校”、“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地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省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20*年8月,省教育厅行文批准我校为“*省示范性高中”。

二、凭借精神立校,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学校办学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辛的。从*年9月的耕读中学,到后来的五.七中学、第三中学,*年始更名为*地区民族中学。一路摸爬滚打,风雨兼程。20世纪70年代末和至80年代中期,学校一派兴旺景象,与*一中、*中学一道领航*地区的高中教育,受到社会一致好评。自实行“重点中学”优先取录的招生政策后,学校办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到1995年,高、初中学生总数仅有600余人。

90年代中期,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历经学校兴衰过程的教职工深刻领悟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哲学精髓,凭借不甘落后的精神,开始了新一轮创业。校长*分两次将父母的房产作抵押,给学校贷款50万元。时任校党委书记的*同志与时任中层干部的*等同志也将家庭财产用作了建校贷款的抵押。20*年,现任副校长*与42名教职工再次将300万元积蓄借给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收入的85%用于修建校舍和添置教学设施。

在“十•五”期间,学校抢抓了三个机遇,发展壮大了自己。一抓银校合作机遇,改建校园,新建校舍,添置教学设备;二抓高中扩招机遇,剥离初中,创办独立高中,将学校规模做大;三抓地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机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投入建设资金2600万元,新建校舍,扩建运动场,添置图书和各类器材、设备,改善教职工办公条件,绿化和美化校园。

从建校到现在,43年的风风雨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地区民族中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激励,全校师生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学校把“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作为工作重点,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先后对离职进修、在职学习取得“专升本”学历资格的29名教师,完成“本读研”课程学习的7名教师,分别给予1000元和5000元的奖励。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到相邻省和我区周边县兄弟学校交流与学习。近年来,还保送了40多人次教师到北京、上海等地进修、观摩学习,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学校党委始终把树立教师高尚师德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每学年都集中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在教职工中开展演讲比赛、写心德体会、做读书笔记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多形式、多渠道拓宽师德教育新路子。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四、与时俱进,真抓实干,拓宽德育工作新路子

根据国家颁布的《德育大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1、多形式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常年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法律顾问。采用开设讲座、召开主题大会、放法制教育影片,组织师生讨论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近年来,学校邀请了*第五监狱、*省三江戒毒所的服刑人员,到校现身说法,痛诉违纪、违法和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2、注重公德教育。学校注重社会公德教育,将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强调从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抓起,从团结友爱、完成各项公益活动抓起,从保持环境卫生、爱护校园花草树木抓起。政教处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工作检查制度。师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园环境整洁美观。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情操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学校严格按照《国旗法》的规定,坚持每周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校园醒目地方书写有校训,镌刻有“国家教育方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每班有黑板报,定期开展板报比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五、求实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1、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要求教师备好每一堂课,从教材中挖掘启迪学生的重点内容,选准最佳切入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2、加强各项教学活动的科学管理。定期组织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相互启迪,共同提高。近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大学*教授、*学院*教授、我区中学特级教师*等相继来校讲学,大大开拓了我校教师的视野。学校建立了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和教学档案,以制度的形式规范教师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活动。

六、全面育人,艺体见长,突显民族中学办学特色

1、全面落实民族政策,坚持招收边远民族乡镇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以创办民族希望班,减免学杂费,确保贫困生不失学。今年,学校又与香港小平慈善基金会制定帮扶措施,对30名贫困学生给予资助。*市*分别成了该乡走进北京“211”大学的第一人,就是依靠学校减免学杂费,补助生活费读完高中的。目前,*市、*等县,涌现出一大批我校高中毕业回乡的优秀少数民族女干部、团干部、计生干部、民政干部、养殖大户、致富能人、技术能手。

2、艺体方面突显特色。学校高度重视艺体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特长的培养。学校业余美术班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省美协副主席*、地区美协主席*都是我校业余美术班毕业的学生。

学校体育教学抓普及、抓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体育锻炼积极分子。校学生女子篮球队,参加城区、地区各类比赛上百次,基本保持不败的记录,曾代表*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赛。学校体育成绩斐然,涌现出众多体育尖子。先后为*省体工大队、省运动学校、省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输送大批优秀学员,多次代表*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同时,为高等体育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体育尖子。学校被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授牌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后备人才试点学校”。20*年,国家教育部授予我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今年,省教育厅、地区教育局又推荐我校为“北京20*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我校干部职工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铸就了昨天的辉煌,用不屈的精神和敏锐的决断抢抓了发展的机遇,用开放的眼光和自信的姿态迎来了挑战的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永不气馁”的精神,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把*地区民族中学办成全省乃至全国重点民族中学,为发展*地区民族教育事业不断探索进取,开拓创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