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市财政工作思路与要点

市财政工作思路与要点

全市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科学理财,优化支出结构,全力支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着力建设发展型、和谐型、法治型、效能型财政,为推进科学发展、争先进位提供财力支撑。按照上述总体思路,突出做好以下5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发挥财政牵头作用,全力抓好收入组织

1、构建综合治税格局。落实市政府《关于强化税源监控实行综合治税的意见》,落实各涉税部门的工作责任,完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建设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对税源的全方位监管,建立“政府领导、财政牵头、信息支撑、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税体系,为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组织保障。认真清理到期税收优惠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行为,依法维护税收政策的严肃性。

2、深化对标治税管费。对于低于同行业税负参照的企业,逐一分析存在问题,实施重点监管,依法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切实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建设,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应缴尽缴。

3、及时通报表彰奖励。按季、逐月明确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定期通过新闻媒体通报各县(市)区完成情况,健全收入分析调度常态化机制,增强收入组织的均衡性、及时性。完善考核奖惩制度,落实激励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税务部门对标治税、企业依法诚信纳税等引导鼓励政策,调动方方面面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4、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深入开展“跑项目、争资金”专项行动,积极与相关部门广泛联系,及时掌握政策,切实灵通信息,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和对接,认真做好向上对口汇报,特别是对财政部、省财政厅支持意向项目,明确专人盯办,确保最大限度地争取资金到位。

二、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全力促进经济发展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等积极财政政策,提高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认真执行有关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节能减排、联合重组,以及扩大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继续促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2、促进科技创新进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落实鼓励企业技改的税费优惠政策,支持核心技术提升和关键技术性研发,引进科技专利、高端技术人才,推进纳米发电机等科技项目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探索科技经费绩效评价制度。

3、加快沿海开发步伐。将“定额分享、超收全返”优惠政策延长到2017年,并每年相应配套周转资金10亿元、贷款贴息5亿元,推进以曹妃甸为龙头的沿海开发开放。抓住省优惠财政体制向沿海和工业聚集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倾斜的有利时机,吸引能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内外企业集团入驻聚集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4、积极支持节能减排。用好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推进节能重大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推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实施,完善节能减排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绿色采购力度,促进资源能源集约节约利用。

三、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全力保障改善民生

1、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品牌农业创建、设施农业提升等现代农业工程,提高农业效益。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保费、被征地农民保险等补贴政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支持新民居示范村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饮水安全工程,扩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规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财政体制、政策和资金的综合作用,统筹运用财力,引导并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便民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产业聚集力、经济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提高100元,支持中小学校舍安全、标准化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等基础性工程,健全本科、职专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发展。

3、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健康,幸福人民”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持新工人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救济保障标准和物价涨幅挂钩机制,支持优抚安置、社会救助、残疾人康复等工作。

5、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建立财政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推进唐人文化园、文化广场、影视基地等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农村书屋建设,支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6、加强创新社会管理。落实政法配套资金、政法部门大要案准备金,完善社会治安科技防范体系,推进政法三级网建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落实信访和政法维稳资金、社会管理专项经费,全力化解社会矛盾。支持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发挥财政管理职能,全力提升工作绩效

1、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密切关注国家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完善消费税制度等改革,灵通信息,跟进研究,精细工作,确保财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构建市县财政运行监控和预警机制,增强县级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能力。

2、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规范并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性债务预算编制水平,努力构建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

3、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研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和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绩效信息公开制度,提高绩效预算编制质量和约束力。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绩效问责机制。

4、夯实预算编制基础。加强零基预算和综合预算管理,深化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和项目库管理改革。完善财政预算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权威性。完善服务预算管理的评审机制,扩大财政投资评审范围。加大跨类口和跨部门资金整合力度,统筹财力配置。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按照要求将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编入本级年初预算,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5、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督促部门制定落实预算执行计划,强化预算支出动态监控、分析调度、通报机制,提高预算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收入收缴运行机制。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加强政府采购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强化车辆编制管理,巩固公务用车清理整顿成果。加快建立市直公物仓,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切实提高利用效能。

6、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健全对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的全过程监督机制,扩大财政派驻监督范围,逐步实现派驻监督工作全覆盖。全面应用即时分析监控系统,加快建设财政财会信息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加强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评估师行业监管,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及其他领域专项检查,全面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7、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完善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重点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财政民生支出公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8、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分析监控,夯实政府性债务管理基础。妥善消化处理地方存量债务。规范政府性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建立起政府规范举债、合理融资、风险可控、运行高效的长效机制。

9、配合做好审计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超前精细做好社保资金、预算执行等各项审计前期准备,自查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审计之前,确保审计组进驻后的审计少出问题,最好不出问题。

10、加强基层基础管理。按照“四个规范、一个改善”要求,全面加强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确保乡镇财政管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完善部门基础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数据的动态管理。加大财政宣传信息工作力度,及时全面反映改革发展新的做法和成效。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工作争先进位

1、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法规政策、业务技能学习。

2、推进满意型机关建设。牢固树立为领导服务、为部门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主动赢得方方面面的满意。完善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丰富财政文化,培育选树先进典型,激发财政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扎实做好民主评议行风各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确保在当地民主评议行风中,位居经济和社会管理类第一。

3、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加大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权力运行监控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财政系统惩防体系建设,确保干部职工筑牢防线、不踩红线、守住底线,塑树廉洁理财、为民服务、满意财政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