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师训制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师训制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学师训制度

育才中学一直把师资建设和培训当作大事来抓,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致力于教师专业化的推进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培训理念;确定了自己的培训目标;形成了具有育才特色的教师自培体系,建立了适合教师发展的自培课程体系,探索出了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三维动力系统。

一、自培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让教师的发展适合我校中学的发展。

二、自培目标:

使师训成为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加油站,整体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促使教师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整合,提高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塑造我校形象。

培养一批在区、市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教师,以优秀的人力教育资源带动我校整体的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课程改革中依然引领潮流。

把教研组建设成为“自培”基地,内化教改精神,培育科学品质,提升教研水平,注重个体创新与集体合作的结合,营造我校教改氛围,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续保证。

三、自培的推动力:

内在动力-----教师意识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并主动学习

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的三维动力系统外在驱动力----学校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场景引力------构建教师的专业发展化发展平台

四、自培方式:

由知识型培训转向能力型培训,为教师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源供给,为个性化教师、特色教师搭建舞台。

将培训内容对象化,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培训方式,使自培成为有层次、有目的的教育提高手段,不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作到“因人而宜”、“有的放矢”,使培训成为“能摘到的桃子”,调动了自培的积极性。

单一的讲座为多样化的自培,采用讲座、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行动研究法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使教改、教研、科研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重过程、重实践、重体验,以提高老师的专业化水平。

五、自培体系:

自培体系

根据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一些教师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培训、提高。

根据教师本人的个性和特长以及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自学或者在社会求学并实践研习。

自我培训全员培训重点培训

根据学校的发展和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需求,对全体教师进行理念、理论、新技术的培训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基本素质保证

六、自培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研修课程,三维一体,螺旋式上升,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自由而全面的时空保证。

务虚会

院士讲座

必修课程信息技术培训

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的自学

英语

新大学生轮岗

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注入动力

新大学生培训

必修课程新引进骨干教师培训

校本培训课程“华育杯”教学评优

青年教师带教、骨干教师培训

学科活动

研训一体化

为培养专家型教师提供发展平台

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

研修课程名师工程

“8+1”

七、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在我校从新教师到名师所必须接受的主要培训流程图:

骨干教师培训

新教师见

习期培训

新大学生职前集中培训

名师梯

队建设

Ø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使新进大学生缩短了解育才的时间、提前融入育才、服务育才,为新进大学生今后的专业化发展开好头。

(二)、培训内容和形式:

1.通过讲座形式让新进大学生达到“五个了解”:

了解育才中学的办学理念及愿景;

了解育才中学管理体制和师德规范;

了解育才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了解育才的教育资源;

了解育才中学学生工作的特点和方法

2.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观看“四节优秀课堂教学录像”。

3.通过目标驱动法让每个学员作“四件事”:

完成一篇合格的教案(包括教学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经历一次教学实践(30分钟);写一篇自我发展计划。

4.参观我校的图书馆、信息中心、电视台、数码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体育场馆、天文台、多媒体教室、校史展。

5.通过自学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时间自己安排)

(三)、成果的呈现形式:1、教学设计、教案、课件。2、个人发展规划。

Ø新教师见习期专业化发展引领方案

为了使新教师更快的适应育才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见习期新教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新教师专业化发展引领方案。

(一)、引领新教师发展的基本思路框图:

“华育杯”

新教师教育教学叙事式研究讨论会

教育、教学、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报告讨论会

汇报展示

交流学习

自主发展

反思提高

专业引领组咨询、指导

瞄准前沿

个性化发展

双向跟踪

渐入角色

“老”教师跟踪指导每一位新教师

新教师跟踪一位“老”教师

(二)、引领新教师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双向跟踪,渐入角色。

双向跟踪:即每一个新教师跟踪一位“老”教师(见习期带教老师),跟踪这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教教师也跟踪这位新教师的各种教学活动,根据新教师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直到这位新教师见习期结束。

第二阶段:自主发展,反思提高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定期召开新教师座谈会和教育教学体会交流会,督促新教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交流学习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借助本学期的“华育杯”让新教师进行汇报展示,使大家相互学习,使优秀者脱颖而出。

第四阶段:瞄准前沿、个性化发展

为了使新大学生适合新的教育改革的形势,尽快地适应“二期”课改的需要,不断地了解教育、教学以及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拟采用最新知识和信息报告讨论会,报告讨论会分小组形式进行,小组内每个新老师轮流担任报告人,每次报告人首先利用杂志或网络搜索教育、教学最新知识和最新信息,报告会上由报告人向大家讲述自己发现的最新知识和最新信息,然后大家就报告人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通过此形式使大家知道国内外的同行在做什么,想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这样我们新教师可以站在最前沿思考问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这样可以使育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加浓郁,真正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学校。

Ø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在“教师专业引领平台”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带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引领”,“同伴互助”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方式。

一、构建一个高水准全方位的专业引领平台

教育理念引领

教学技能引领

校本课程引领

教育科研引领

德育工作引领

信息技术引领

专业引领平台

(一)、专业引领平台内容:

为了使新大学生能快速、全方位、高质量的成长,故构建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平台很有必要。为此构建全方位的专业引领平台如下:

1.教育理念引领:学习和贯彻育才中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期课改的理念,以及个人发展规划的咨询、制定和落实,使新教师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1、教学技能引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基本技能。

2、校本课程开发引领:学习开发学校课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教育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科研的基本规范和技能。

4、德育工作引领:新教师如何搞好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5、信息技术引领:突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为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提供咨询。

(二)、教师专业引领组成员:

组长:副组长:

组员:

(三)、建立两种专业领引指导机制:

l机制的内容:

1、监督机制:由教育管理部定期和不定期地对专业引领组的培训计划和新教师的个人发展规划的执行进度、质量进行检查和公布。

2、激励机制:对新教师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结果与人事制度改革挂钩;如专业引领组的工作卓有成效,可对全体成员采取专项奖励的办法。

(四)、采用科研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头脑风暴等培训形式

一、实行“导师带教”,“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引领”,“同伴互助”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培训的模式。

上海市育才中学青年教师带教考核办法

(一)考核者和考核对象

考核者: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带教双方进行考核认定。

考核小组组长:副组长:

考核小组成员:

考核对象:1、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

2、被带教的青年教师。

(二)考核流程图:小结---申报—考核---奖励

1、小结:带教双方对带教过程和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2、申报:带教双方向学校申报评审。

3、考核:带教双方提供带教过程材料、成绩实物、经验总结,考核小组进行审定。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考核小组进行评估。考核小组对带教双方的带教过程、经验体会、成绩材料进行审定打出等第,报校长确定是否奖励和表扬。

4、奖励:对考核合格的进行奖励

(三)考核细则:(由考核小组审定)

1、过程考核细则:

甲乙双方必须做到《育才中学青年教师带教目标责任协议书》中规定的各项条款,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考核内容

具体要求

考核办法

带教计划和阶段性学习计划

计划切合协议各项目标要求,内容具体,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如:双方一起逐章逐课分析研究教材及其教法、听课、评课等,必须明确指导时间、地点、目标和内容等,便于落到实处。

1、认真指定阶段性带教计划(由导师写)和阶段性学习计划(由青年教师写)(5分)

备课和研究教材

定时间、定地点、定目标、定内容,平均每周至少1小时,逐章逐课地分析研究本学科的高中全部教材,认真指导乙方备课、上课、写好教案和教学后记等青年教师对活动内容必须认真做好笔记。

1、带教活动每学期15次以上(10分)。

2、带教活动每学期10-14次以上(6-8分)

3、带教活动每学期5-9次以上(3-5分)

4、带教活动每学期4次以上(0-2分)

青年教师参加高三模拟考试,成绩优良。

卷面成绩文科80%,理科90%以上(高三教师和免考者)加5分;

课堂教学

导师: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每学年面向全校开教学研究课至少1节。

1、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每学年面向全校开教学研究课至少1节。加5分。

2、课堂教学对乙方全面开放。但每学年未开面向全校教学研究课。加3分。

3、课堂教学未对乙方全面开放。每学年面向学校开教学研究课至少1节。加1分。

青年教师:积累有一定质量的“个案”每学期至少2篇。课堂教学对甲方全面开放。每学期至少开1节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或竞赛课)。

1、积累“个案”每学期至少2篇。每学期至少1节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加3分)

2、积累有一定质量的“个案”每学期1篇。或每学期至少开1节校级以上教学研究课,两者只完成一项(加1分)

听课、评课

相互听课每周至少1节,评课每周至少1次。

1、听课、评课每学期15次以上(10分)

2、听课、评课每学期10-14次以上(6-8分)

3、听课、评课每学期5-9次以上(3-5分)

4、听课、评课每学期4次以上(0-2分)

设计编写的试卷(或阶段性练习)

试卷设计合理、讲究质量,每学期至少1份。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对试卷质量作书面评价后,交教管部。

设计编写的试卷每学期1份以上(2分)

青年教师教学效果

探索教学模式、个人特色(听课、检查教案和作业)。

1、教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10分)

2、教学得到学生认可,教学效果一般(7分)

3、教学不很受欢迎,教学效果差(3分)

教育科研、论文

主持校级或参与区级以上课题每年至少1项,师徒双方每年至少1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1、主持区级及其以上课题或市级刊物以上2篇(10分)

2、主持校级课题或市级刊物1篇区级发表2篇(7分)

说明:1)计分式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加分,每学年积分一次。

2)评价式考核:实行等级处理(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本办法自校务会通过之日起试行。

v关于教师读在职研究生的奖励办法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师资,特制定本办法:

1、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进取,攻读更高一层学历,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2、教师可以自己参加全国研究生水平考试;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与校董事会联系,定向培养。

3、教师读研期间待遇规定如下:

(1)全脱产读研的教师,脱产学习期间学校发给档案工资;半脱产的教师学校予以时间上的支持。

(2)教师读研的费用,按教育局、学校、个人各三分之一计(每人5000---6000元);定向培养的教师培训费按学校、个人按8:2计。

八、我校师训探索方向-----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

培训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杠杆,着眼于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学生课题指导、过程指导中等“问题解决”,实行教学、科研、培训的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