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茶文化的养生思想研究

传统茶文化的养生思想研究

自人们发现茶以来,它就经历了采摘、加工、制作及品鉴等过程,作为食物、药物、灵物等形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神农尝百草……得荼而解之”,传说中华鼻祖神农最早发现了茶,并将茶与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完美结合,将其用为药料。在《茶经》中也有所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明确指出其渊源。东汉之前,茶被人们视作珍品,常在祭祀中充当贡品以供奉神明,鲜嫩的茶叶在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也常常见到,直到东汉时期,茶叶的药用价值才逐渐被挖掘。华佗在《食论》中就说道:“苦茶久食益意思”。到了唐宋时期,随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问世,一大批文人墨客开始潜心茶事,由于宋代茶产业的不断加大,茶文化变得更加繁荣昌盛,关于茶叶的专著也不断增多,如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唐庚《斗茶记》等。随后,明朝诸多本草著作的出现,对茶叶的性能功效、品种制作有了更深入地研究,使得茶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养生保健中得到广泛应用。如今,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为礼等茶俗已完全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而以茶清政、以茶修德则作为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思想准绳也已深入人心[1]。

1茶文化与中医药

传统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对茶叶中色、香、味及其性味、归经、功用的品鉴。在《茶录》《大观茶论》《茶解》《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诸多茶书及历代本草中,都有对茶叶的详细记载,如碧螺春、雨花茶、云雾茶、铁观音,在药性理论上多甘苦、性微寒,能兼入五脏,具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化食积、清解热毒、消暑止痢等功效[2]。中医认为传统茶道中的配伍茶与中医药理论的关系密切,两者如出一辙,均运用到君臣佐使、升降浮沉以及脏腑归经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叶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因、维生素等,具有抗肿瘤、降血脂、降压、抗氧化、抗血栓等药理作用[3]。

2茶文化与中医养生

2.1茶境养神自明代以来,茶饮逐渐进入百姓的生活当中,文人墨客也以品茗作为四大雅事之一,尤其注重优雅的品茗环境。第一代宁王朱权崇尚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在幽静的环境中享受茶饮的乐趣,其称道:“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坐明窗静購”。其中茶境的清静、和谐,使人处于一种宁静、自然、修养身性的境地。如同道家“返璞归真”的思想,人们对于茶境的追求,就是与自然“润物无声”的交流。中医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通过顺应自然、人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便更好地调节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著名诗人苏轼曾在寺中品茶时,有感而发:“禅窗丽午景……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沽。”在如此“好景、好茶、好人”的环境中完成茶事活动,也有利于天人和谐统一,身心获得愉悦。另外,对于败退科场、灰心丧志的文人,则常在品客鉴水、览胜天然中调节情志、移情怡性,从而顺应心志。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品茗时对环境的要求一方面在于体会茶意,另一方面则在于借物派遣、养护身心。为了拥有一个适宜的品茗环境,以“适、雅、静、洁”为特色的茶室或茶寮也随之出现。许次纾在《茶疏》中指出:“小斋之外,别置茶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塞……毋受尘污,使损水力。”[4]许氏对茶寮的陈设做出了详细地介绍,其中指出室内敞亮明朗和干燥的环境对茶叶的保存及人体精神情志有一定的作用。《遵生八笺》中记载:“侧室一斗,相傍书斋,内设茶灶一……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5]高濂家中专设茶寮,以备与茶友们开展“茶会”,围绕着茶席煮茗清谈,以求在凡尘俗世之中寻得一份清闲。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以及敞亮的茶室中品茗,心情平静、忘却尘俗,以调节精神、舒畅情志,就同《内经》中所云:“静则神藏,燥则消亡”。也就是说,在安静、和谐的环境中生活,品茶有助于身心健康。

2.2茶性养形几千年来,茶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3个不同阶段。自神农尝百草,茶就被人们当作药物来使用,作为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生嚼内服以清热,又可碾磨外敷以解毒。随着时代变迁,受经济文化的影响,茶叶的工艺、品种、作用等都相继发生了变化。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茶已风靡世界,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五色茶也随之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茶叶因其色泽不同,性能功用也有所差异,对人体养生保健作用也有着千差万别。中医学理论指出,天地之间有“木火水金土”五行,人体有“肝心脾肺肾”五脏,若顺天地、应万物,则生生不息。“茶为嘉木”,理所当然首先属木,而绿茶在五行属木,其气清味酸。木之脏为肝,肝开窍于目,主血,木资充盈才能正常发挥肝脏功能,因此绿茶具有疏肝、明目、清血、美容的作用,对人体肝血循环有一定的调节功能。红茶在五行属火,在五脏归心,心主血脉,其味苦性温,气味焦香,在经归于心和小肠。经大量研究表明,红茶具有补益心血、助心行血的养生保健作用。此外,红茶还可降低心脏病的患病率[6]。后天脾土,为气血生化之源,在色为黄,黄茶味甜,气味香腻,归于脾而通于胃,以色补色,具有调理脾胃、帮助消化等作用。金行当属白茶,循行于肺与大肠经。因肺主皮毛,可调节腠理,化精为汗,故该茶能透表散热、润肺解毒、预防流感。五脏肾属水,其色为黑,故如出现脸黑无光、背脚冷、腰痛、精力衰退等临床表现,最适宜饮黑茶。此外,人体津液代谢、尿液的排泄均与膀胱经有关,故想要减肥降脂,饮用黑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于茶香,《茶录》描述:“茶有真香……又杂珍果香草”[7]。茶有天然的香气,宋人称之为真香。茶香之清幽已成为唐宋诗人笔下的一种美的意象,宋代诗人朱熹在《茶灶》中写道:“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茶后,带着缕缕茶香随舟而去,人与茶香融为一体,香入思绪,奔向自由之地。诗人温庭绮言:“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他认为茶香可让人满口留香,给心灵带来一种舒畅愉悦、清静自然的精神享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茶入水中,与水相遇后产生的清幽香气经嗅神经传入脑后,可发挥醒脑益思的作用,从而使身心感到宁静美好[8]。品茶时,茶气贯入全身,茶香沁人心肺,可使人心静气和,心无杂念。中医强调,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形与神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调摄心神、养护形体,最终可达到“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的目的。

2.3茶德养心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上自贵族,中到雅士,下至贫民百姓,均以其为日常生活之根本。自然,茶饮也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如同柴米油盐一般为生活所必需。在人们对茶饮的应用、了解过程中,逐渐体悟其蕴涵的人生哲理。如陆羽在《茶经》中首先指出了茶的精神内涵:“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他认为茶叶性甘味寒,带有高洁的品性,道德简朴、专一践行之人饮用为最佳。中医认为精神养生是通过对外界客观环境和自我调节等方式,使人体身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即《内经》中“恬淡虚无”“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等思想境界。《内经》指出:“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主,为神明之所出。”心不仅主持着其他脏腑,也有效地调节着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茶作为清凉饮品,对人体也起到了安顿心绪、助静冥思的作用,以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彭彬等[9]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茶当中的L-茶氨酸通过分泌单胺类神经递质,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刘珺等[10]对茉莉花疏肝解郁功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茉莉花茶对小鼠的抑郁等不良情绪有较好改善作用。“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11]。在茶道的概念首次论述后,一种通过泡茶、赏茶、饮茶等形式养护身心、冶炼情性的雅趣养生方法也随之产 生,并代代相传,历经一千多年,从中华大地传入他国,如日本、朝鲜等国家,并将中国茶道发扬光大。与以“清、和、敬、寂”为茶道思想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茶文化以“美”代“寂”作为核心理念[12]。无论是陆羽,还是其他茶家,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异国对茶道的理解,都着重于茶的廉、美、和、敬、清、静、真等品德。而这些茶文化思想其实与传统养生思想如出一辙、相得益彰。养生先养神,养神先养心,心乱则病生,心静则病息。延年益寿的前提就在于如何保持心气平和,思绪宁静。明末诗人杜濬称:“惟茶有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用以操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明代乐于品茶之人通常借助饮茶文化来静心安神、存神内观,以达到同儒家、道家相似的养生延寿效果。如道家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中指出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精神则内守,正气内存,百病则不生。而儒家一向倡导通过道德来修身养性,以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仁者寿”,将仁融入修养之中,以乐观、平和的心境,促使身心康健。在品饮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洗涤心灵、升华精神,将人生志趣导向清、敬、和、美,最终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4饮茶宜忌人们在重视饮茶养生保健、防病疗疾之功效的同时,也总结了相关宜忌,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医养生学因人制宜、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事物普遍存在两面性,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茶是养人或损人。一是注意饮茶用量。《中庸》首篇中提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即中庸和谐,儒家认为任何事物,包括饮茶在内,都要有一个“度”,只有适中才能将事物保持在最佳状态。《茶疏》中专列饮茶“宜节”一目:“茶宜常饮,不宜多饮。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多饮则微伤脾肾,或泄或寒。”[4]午氏认为饮茶适度则心肺感到清凉,烦躁郁闷的情绪也会顿然消散;若饮用过多,则伤脾肾,导致泄泻等病症。中医经典理论中同样也阐述道:“盖脾土原润多,肾又水乡……或非利也。”认为茶不宜过浓,否则会损伤脾肾等脏。现代医学也表明,饮茶过多会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易出现心跳加速、尿频,甚则“醉茶”现象。二是要注重饮茶时机。历代文献记载中,普遍认为冷茶不宜,酒后、空腹亦不宜饮茶。如黄宫绣所撰《本草求真》中对茶的功用作了比较客观地评价和解析,并着重提出了“服食宜忌”一节,认为茶宜热饮,冷饮则痰饮内生,长时间过多饮用会耗神伤精,以致失眠[13]。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同样记载:“食之宜热,冷则聚痰。”明代《本草纲目》引李廷飞语曰:“大渴及酒后饮茶令人腰、脚、膀胱冷痛,兼患水肿、挛瘦诸疾。”[14]指出酒后饮茶的危害性。酒后饮茶首先危及肾脏,易招致腰腹冷痛、水肿等肾病。此外,空腹饮茶也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黄宫绣认为空腹饮茶易导致“直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等不良后果[13]。三是因人而异。中医学尤其强调因人制宜的辨证施治原则,在茶饮中同样适用,认为茶并不是任何人均可饮用。如苏轼曰:“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茶作为苦寒之物,显然也不适合脾胃虚弱、肾阳虚寒之人。李时珍客观分析饮茶利弊,他指出少壮胃健之人宜茶,虚寒及血弱之人则不宜长期饮茶。只有充分了解饮茶的宜忌,并加以实践,才能更好的享受茶饮对人体带来的益处。

3结语

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尽千年,在其传承中更是深深凝结着传统中医养生思想内涵。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国粹,茶的命运跌宕起伏的。由近代的没落,到如今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号召及人民群众对健康问题的重视,传统茶文化中的养生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和休闲娱乐当中。而茶文化这一集养生保健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必将勃勃生机,彰显出更加强大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龚永新,黄亮,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2015(2):12-16.

[2]奚茜.茶性、茶效与茶用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杨素青,苑金环,于荣春,等.茶叶活性成分的化学和药理作用[J].福建茶叶,2020,42(7):28-29.

[4]许次纾.茶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

[5]高濂.遵生八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84.

作者:徐海贝 胡芳 王河宝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