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新能力培养分析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创新能力培养分析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创新能力培养分析3篇

创新能力培养分析1

【摘要】随着高校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有了显著的改进与创新,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推动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实践创新。高校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推进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改革,凸显了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价值,打造了特色化的高校舞蹈课程体系。本文从舞蹈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入手,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改革策略进行全面探究。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高校;改革

一、在高校中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悠久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如璀璨星河,照亮了人类艺术的天空。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注入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活力和艺术魅力。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用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感以及独特的创造精神,打造了具有东方神韵的民族民间舞蹈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智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会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就读懂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肢体语言,就能感受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民族民间舞蹈已经从一种艺术形式升华为能够彰显民族文化精髓的艺术载体。广大群众用自身的形体动作和思想情感表现对生活、情感的认知,展现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流变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国文化历史纪录片,全面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和百姓的生活、情感。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继承与发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已经成为教育界的重要课题。尤其是高校“如何将流传久远、类型繁多、风格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技巧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底蕴,体会舞蹈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在提升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更多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努力成为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创新型舞蹈人才”,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研究的新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但是,从当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实际来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地位有待提升,教学模式与时代发展有脱节之处。尤其是,学生在多元舞蹈文化的影响下,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认识不深,对课程的兴趣有待提高。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会影响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主要传播和传承方式,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教学要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出发,适当摒弃陈旧的课程模式,对新型的课程模式进行大胆开发和应用,培养出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舞蹈人才。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建议从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入手,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

二、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式,创新课程模式多数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延续了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能力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过于成熟的教育理念往往意味着传统思维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成为创新改革的限制性因素。在世界多元舞蹈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舞蹈专业人才很难较快地投入舞蹈事业的发展中。基于这一状况,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总结经验教训,创新课程模式。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舞蹈课程模式创新,增强舞蹈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首先,民族民间舞蹈课堂要由填鸭式课堂向启发式课堂转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只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舞蹈动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而难以体会到优秀舞蹈文化的内在精髓。因而,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把不同的舞蹈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对传统舞蹈文化的探索兴趣,对学生的舞蹈技能与文化修养进行双重培养,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单一技能课程进行扩容,渗透复合型的课程模式,融入社会学、历史学、美学、文学等内容,挖掘民族民间舞蹈的深层文化内涵,由培养专业型舞蹈人才向培养文化型舞蹈人才转变,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诠释体现出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舞蹈人才加入传承优秀舞蹈文化的队伍中。其次,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要积极吸收现代多元化舞蹈课程的优点,同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灵活生动的舞蹈课堂。教师要吸收新型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把创新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发展的灵魂,积极创作符合时代文化发展需要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并将新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内容引入到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之中,为高校舞蹈课程创新改革注入新的动力。最后,高校要创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模式,充分发挥选修课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源,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更有特点。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结构中,选修课一直是提升学生舞蹈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笔者在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选修课程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院校对舞蹈选修课的安排不甚合理,更注重必修课的学分和评价,导致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课程得不到重视,学生获取的相关舞蹈知识内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艺术视野,也限制了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创新探索。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舞蹈无疑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体系中的“奇花异果”,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都有着夺目的色彩,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创作启发,少数民族舞蹈资源的利用既可以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最优质的课程素材,也有利于地方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强化情感教学,彰显舞蹈内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具有丰富的舞蹈技巧,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蕴含了深沉的民族情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民众情感的大集合,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民族民间舞蹈情感的挖掘。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情感教学是传统舞蹈教学课堂中最容易忽略的部分,教师对舞蹈情感的启发大多是一语带过,而将重心放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训练上,这样培养出来的舞蹈人才无法对舞蹈动作的内在情感进行丰富的呈现,其表演的舞蹈也缺乏情感意境,难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所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触动学生的心灵,是创新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点。此外,民族民间舞蹈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展露着中华民族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感世界。各个民族的鲜明的民族性格、平实的审美情趣都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交织呈现,高校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改革进程中,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情感特点,推动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行情感探索,并通过丰富的情感教学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真实的情感,并将舞蹈的意蕴之美以丰富的肢体动作进行展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舞蹈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分的表现”。最终,以情感教学作为舞蹈教学的创新契机,并使之成为舞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情感施教”的创新理念下,学生会对传统舞蹈文化生起热爱之情,深厚的民族感情与丰富的舞蹈语汇相交融,就能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情境营造和情感启发,学生有了“与情共舞”的内心体验,就有了创新实践的动力。

(三)重塑课程结构,创新教材体系高校现有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的部分内容已与教学课堂、学生能力培养实际所需有所脱节。近些年来,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与教育导向在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课程结构和舞蹈教材体系也在不断改革,逐步引入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思维,力求完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结构,使其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舞蹈人才需求。但目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材还是存在灵活性、科学性、实用性不足等显著问题,完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内容,创新舞蹈教材体系,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重塑”着手,敢于破旧立新,围绕现代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体系进行优化和变革,突破当前的民族民间舞蹈人才培养壁垒,推动舞蹈人才队伍建设。首先,高校要积极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开放性。针对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较为保守等重点问题,高校要重新搭建开放的课程模式,构建知识与技能融合的载体,在保留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教材的专业性、艺术性特色的基础上,增加开放性知识的搜集和积累。高校要紧紧围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特色,从民间舞蹈的素材着手,深入挖掘民间舞蹈的文化元素,提炼出贴近高校课堂需求的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整理出具有实用性和特色性的教材内容,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象,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并将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从开放性的舞蹈教材中汲取更多营养,让教材成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其次,高校要发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优势,彰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打造能够彰显优秀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底蕴的课程体系。创新性的舞蹈人才培养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民间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重大的艺术价值。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体系难以充分展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在舞蹈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民族性、本土性,同时,要积极与国外先进课程体系进行横向比较,吸收国外舞蹈课程体系的优点,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课程的构建。最后,高校可以对现有的舞蹈教材进行块状分割,并进行教材体系模块化的创新实践。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模块划分,使各个模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设计系统的教学循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具体的操作上,教师可以把各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按照体态、动律、舞步、基本动作等内容进行全新的模块分割并重组,不再拘泥于原有的课程安排,灵活穿插技巧训练和知识讲座。在模块式的教材体系下,学生的基本功更加扎实,并能触类旁通,这不仅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与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复合型创新舞蹈人才的培养。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实践创新型舞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高校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改革成为培养高端舞蹈人才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舞蹈教学经验,联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目标,针对如何推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提出的建设性策略,对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育人成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关乎传统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的教学同仁广开思维,投入教学实践创新,推动中华优秀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型舞蹈人才的培养。

作者:何辉 单位:张家口学院

创新能力培养分析2

为了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下,建立高校教育教学的活动体系,应以满足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活动为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与衔接,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提升,全面开展创新创业的教学活动,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实践型人才。

一、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特点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目标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完善,在一段时间内,现代化目标体系具有客观性和稳定性。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系在动态化的逐步完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随之加快了脚步,向着更长远、更高层次的方向探索[1]。在现代化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的理念被提出,之所以会形成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其根本的发展动力是由社会现代化客观运动的特点决定的,教育现代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客观运动特性,在面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需求之间的矛盾时,教育现代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有着独特的目标。因为教育与国家和民族文化地区发展之间有着深刻联系,教育是一项具备社会活动性的体系,与人文地理环境、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处于不同时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是各有不同的,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理念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路径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教育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有很多,随着社会性质、人文素质、地理环境的变化,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方法应随着动态因子的改变进行调整,促使教育现代化历史性和阶段性特征的显现,保证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具有民族性和差异性,提高我国教育事业的综合实力[2]。

二、教育现代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现代化的时代性和特殊性特征下,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国内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目标,要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人才。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凸显教育现代化的先进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发展动机,保持学生思想独立性,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形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3]。

(一)激活了学生的内在动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将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因为教育现代化对学生的视野拓展是十分关注的,有助于学生从丰富的人生范例中,获取经验,收获知识,学生的个人成长中所需要的条件,均可以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得到满足和保障。因为在教育现代化理念下,信息资源丰富,有着极大的资源供给量,学生自然会获取自由学习的广阔空间,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下,学生由教师引导,具有自主性的学习和成长,内在动力被激发,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理想信念的发展,给予了学生实现理想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进行自主创业活动,将创新思维落实到实际的项目或活动中,教育现代化带给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思路,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路径,将“一考定终生”的陈旧观念打破,突破了落后的教育存在的弊端约束,给予了学生自主权。学生们充分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大学学习期间,展示自我,促进个性的发扬与伸展,学生的内在动力受到教育现代化理念的影响被充分激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成果更加理想化[4]。

(二)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现代化下,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为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下,学生掌握了自主权和选择权,教师不再以学校作为自身生存方向的参考主体,而是要在课程建设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发挥内在的课程教育优势。学生们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可以对课程进行自行选择,这使得部分教师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显露出来,拉开了与其他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这一客观存在的教育现代化时期的挑战,使得教师愈发关注学生群体的需求,增强了自身能力的建设,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了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应具备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特别是目前我国的高校专业在开设中,为了缓解人才供需矛盾,填补人才缺口问题,以社会需求来进行专业的设计,培养各行业发展中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学生们在毕业后选择的工作岗位和创业的方向,都是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中来发展特长和优势的[5]。学生掌握了成长与发展的主动权,在不断探索中发展自身的潜力,挖掘内在的潜能,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个人目标,主动为自己未来做好打算,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素质。在创新思维的带动下,学生自然会形成创新行为和创新思想,通过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训练,学生将会补充人才缺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增强了高校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为高校大学生未来的创新创业发展奠定基础[6]。

三、基于教育现代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从教育计划的制定着手,合理策划创新创业的育人计划,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功能,学生从事低风险的创新创业活动,参与到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提升个人创新创业的素养。创业教育计划的制定中,学校和教师团队要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与引导者,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学术氛围的建设,使学生在科研项目活动中,主动探索行业前沿的知识动态,熟悉专业领域内的信息资源,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从事能力。高校要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制定鼓励计划,利用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创新创业的思想,渗透到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建立起孵化中心,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将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落实到激励计划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定期展开评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的活动情况、学习能力和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明确指出,有指向性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计划[7]。制定教育计划和实施教育计划离不开一支具备较强教学能力和良好专业素养的师资队伍,高校要结合教育计划的制定任务和实施任务,构建综合型、复合型的教师团队,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活动指导。组建多学科教师参与其中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博采众长,将各学科师资队伍中优秀的师资资源集中起来。例如,由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当中学生的心理指导者,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策略。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团队,参与到本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将校外丰富的资源和创新的教育指导方法引进到本校中,组建起一支校内校外力量融合的辅导教师团队。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体系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下,是分配教育资源的载体,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主张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优化课程体系的资源,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资源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技能。高校要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实践现状,对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阶段设置,将具体的课程内容重点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能力,在完善的课程体系下,鼓励学生系统地接受教育,提升个人创新创业的素养。以低年级的高校学生为例,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应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阶段、成长状态,设置个性化学习策略方面的课程,在职业理想类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评估类的课程中,进行资源补充。在高年级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中,要设置创新创业实践性的课程,保持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有着衔接关系,创新创业课程是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延伸[8]。高校要对必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以大学生为主体,设置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有关的课程体系,包括营销课程、心理学课程、法律课程等,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用信息化的资源、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线上功能。利用微课资源、慕课资源,对学生进行立体化的有效指导,分阶段实现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目标,促进学生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体系模式中,实现自主的学习成长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我国当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覆盖范围和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科研活动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因为科研活动中,行业内的先进科研成果资源丰富,有利于保持大学生与时俱进的观念时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制订和落实创新创业的计划。因此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式与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科研训练。在高校内设置项目资助计划,针对大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由教师指导学生主体完成,将学校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充分利用起来,由教师作为引导者,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遇,走向社会和科学的前端。借助科研项目和论文等形式,增强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力度,培养学生追求真知的观念,促使学生树立起崇尚科学的理念,给予学生参与实践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对当下社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动态加强了解,细致分析社会发展现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素养。利用大学生科技竞赛,鼓励学生们参与创业、提升创新创业的思维能力。高校要作为主办方,在教育部门等主体的支持和协助下,组织有关的科技竞赛,例如建筑结构设计赛、程序设计赛、电子设计比赛、数学建模竞赛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科技竞赛中,激活内在潜能,提高创新创业的兴趣[9]。教育部门或学校主办方,要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采取奖励措施,调动学生们参与科技竞赛计划的积极性。校方可以在校园内部,打造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研基地,加大投资,促进学生融入到社会产业中,体会到产业的运行过程、管理过程。在大学生的科研基地中,设置指导教师的岗位,由教师指导学生来演练创业项目的开展过程,以社会的创业案例作为示范,鼓励学生们积累实战经验,体会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和收获。在科研基地的管理中,教师要主动拓宽科研范围,吸纳社会资源投入,丰富科研区内的资源与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参与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有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衔接,克服了理论教学片面模式下形成的弊端问题,实现了全面成长。学校和社会企业对学生的指导仍旧是不可或缺的,学校要与社会企业、教育部门相互配合,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空间,展开实践,增进校企合作,用校企联合的方法,为大学生提供资源支持,实施创新创业实践项目,鼓励大学生参与实验任务项目运作和管理的任务[10]。

综上所述,教育现代化和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高校教育的现代化目标是要培养大量的适应社会型的人才,对人才进行质量检验最重要的依据就是创新创业能力这一核心的指标。在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实行中,高校教育者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灵活性,促使大学生成为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输出资源支持。

作者:周朱灿 单位:闽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能力培养分析3

0引言

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哲学上说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这种实践的目的是增加利益总量,是对事物和发现的利用和再创造,特别是对物质世界矛盾的利用和再创造。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利用和再创造,制造新的矛盾关系,形成新的物质形态。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和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思政视阈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刻的内涵。“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新课,也不等同于简单地在课程中生硬地加入思政教育内容,更不是放弃专业定位而将专业课程思政化。“课程思政”是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深挖专业学科的育人价值,形成课程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予以正能量的指引。“课程思政”是当代大学生加强政治理论水平和德育的必经之路,是培养大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爱国意识、严谨学术态度的重要手段。创新是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发展的核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作为十九大报告中的热词,“创新”先后出现了50多次。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新时代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会为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提供战略支撑。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1]。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工业设计是一个应用型学科,贴近产业的要求格外突出,在新工科背景下对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而更需要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前,高等教育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开设主要分为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工业生产等方向。专业课程的开设基本都会从产品的设计研发、打版、加工生产、营销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与把握,但不同方向时,知识模块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产品设计类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以基于产品与人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品结构规律及分解原理,把所想的设计转化为几何轮廓的平面样品,对产品进行展开分割,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如“造型设计”“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立体构成”等课程。所有课程都要求学生反复练习,秉承工匠精神,强化动手能力,继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更是对人才乃至教育评价的主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创新”不断丰富着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内涵,从而为中国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2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创新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应试教育仍然是当前乃至以后一个时期国家和社会的主要教学模式,成绩是唯一的评价标准。长期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大纲和预设的资源内学习。学生从小就树立了好的学习成绩才是学习的目标,满足于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很少有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发明、创造和实践操作类的创新比赛,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般,根本没有时间去参加科技发明和创造,认为只有学有余力、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够搞发明创造。创新意识和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对事物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形成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理解;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在创新活动中所具有的自觉的意识、强烈的愿望和积极的情绪。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是否总能自觉、有意识地支配自己进行实践活动,表现出高度的创新自觉性。先阶段高校学生缺乏个性和自信,创新意识稍显淡薄,缺乏主动创新的精神。

2.2创新自信不够,能力不强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讲课和灌输,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接收能力较差,并不敢质疑教师的讲授内容,不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未能主动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此外,在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够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信心表现不足,容易放弃。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实践中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此外,学生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的机会较少,知识更新较为缓慢,未能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也不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够灵活,学生看不到知识的价值,更没有主动创新,仅仅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框架和容量,逐渐形成了知识陈旧落后的局面。

2.3教学力量薄弱,创新成果贫乏,创新技能不强实验、实习和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目前我校本专业学生缺乏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等相关知识,也未能够接受独立从事实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而很难形成创新实验研究能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正常实践要求,学生也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之中。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学生实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实习基地的建设相对薄弱,很难对生产过程和工作实践有深入的了解。另外,学生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方面存在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和模仿,创新作品鲜见。

3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3.1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的能力柔性实践基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理念。进行柔性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现实社会,通过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增强其岗位意识,增强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

3.2加强教师的创新引导能力实验室建设与产业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能够有效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和提升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也能够提高实验室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想培育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日常教学探索中,制定了同思考、同调研、同创新的“三同”兴趣培养步骤,采用导师制来引导带领学生从参与创新到主导创新,从一个学生到一个团队,再到多个团队,实现了创新思维培育的“连锁效应”,提升技能培养的效果。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自身的人生观进行构建。

3.3优化学生实践创新环节优化学生实践创新环节主要是巩固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开拓新的实践教学基地或改变实践教师的指导方式。目前我院学生有三个阶段实践教学分别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同一专业的每阶段实习分别由1~2位教师带队,前两个阶段是集体实习,毕业实习则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分散进行。本项目研究拟改变这种实习现状,在第三阶段实习过程中,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进行指导,并进入不同的实践基地。学院也可在目前实践基地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实践基地,并促进教师在工作室的基础上与实践基地共建联合研发中心。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4调整教育策略,从实践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与时俱进者,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务必要实现与企业实际生产的两个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案例相对接、教学组织形式与企业技术研发形式相对接。在这两个对接上,相关教师针对所授课程到企业积极调研,深入挖掘企业的一线典型案例,同时在专业相关课程内容的系统设计和教学环节的改革方面做出有效尝试,在教学组织形式如信息化教学、网络课程教学、企业专家进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改革,通过探索实现了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见闻,拓宽了高校学生的眼界,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为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同实践基地、实验室、教师工作室的互动和协作促成了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以研发中心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2]。对于社会实践类课程,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4结束语

高校学生思政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学生、老师、学校及企业的共同助力。鉴于此,各院校各专业同行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相关专业课程系统设计和教学环节,有效地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的创新能力,实现改革后的思政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3]。

参考文献:

[1]吴珊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模式研究[J].黑河教育,2012,10.

[2]赵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例[J].黑河教育,2016,10.

[3]陆鹏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20,33.

作者:苏丹吕刚 王伟 季旭 陈静媛 王爱芳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