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思路

创新思路范文精选

创新思路

创新思路范文第1篇

(一)会展经济发展良好,国际化程度待加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经济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综合到专业,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单就上海市来说,1990年,上海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而2005年仅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项目就达到276个,总展出面积376万平方米,其中超过5万平方米的大型国际展会15个。同时,随着我国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到我国举办会展,我国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会展目的地国。但是由于我国会展发展时间比较晚,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知名的品牌会展较少,会展业应尽快与国际接轨,招展、出展、布展要走国际化道路,需要有国际化人才做保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会展教育国际化。

(二)会展产业发展迅猛,会展教育成为瓶颈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新亮点,并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正在步入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在产业结构逐步升级的过程中,正在不断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然而,在我国会展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与国外会展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少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专业会展人员队伍,会展企业中高素质人才比例明显低于高新技术企业及现代服务业的比例,缺乏熟练掌握外语、精通展览设计、擅长会展组织策划、了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因此,如果人才问题不尽快解决,不利于我国会展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更无法与国际接轨。

(三)会展教育观念偏颇,人才培养方向偏差我国会展经济起步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缺乏对国际会展业和国际会展教育的了解和研究,所以在观念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严重阻碍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会展教材以翻译国外原著为主,缺乏本土特色,难以适应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高校课程设计是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开设会展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再加上会展专业师资的匮乏,这就导致了各校的会展专业学生所学课程差别大,职业定位不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适用岗位差别大,无法形成统一标准。

(四)授课教师半道出家,专业理论基础薄弱2006年止,在全国范围内(包含港澳台)开设会展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学校(包括本科、高职高专)大约在50至60所左右。被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有12所。虽然我国会展教育发展迅速,但是在师资和专业基础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但是由于我国会展教育起步晚,很多学校会展专业是从旅游或者工商管理等专业等基础上创办的,所以大多数会展老师是在原国际贸易、旅游类专业、艺术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等演变深造而来,缺乏对会展业的宏观把握,缺乏会展实际经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会展管理老师们自身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架构会展理论和教育体系增加了难度,很难培养出适合我国会展市场的人才。

二、国际化与本土化背景下对我国会展教育的新要求

当前,会展教育国际化呼声很高,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会展教育如何本土化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对构建整个会展教育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会展教育国际化和本土化是会展教育发展的“两翼”,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借鉴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同时又必须考虑到我国会展业的特殊情况。

(一)国际化视野——开阔会展教育新天地

“国际化视野”即在发展我国会展教育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会展教育的国际交流环境中去,形成国际化视野,融入国际化理念、拥有国际化人才、运用国际化方法、实施国际化管理。从而能够使得会展教育获得新的时空观,相互沟通、交流和合作是会展教育发展的趋势。首先,将我国会展教育问题置于全球背景下思考和阐释,了解国内外会展问题的不同动态,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把全球的观念、跨国的会展教育经验渗透到我国会展教育理念中去,结合我国会展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国际化。其次,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多与先进国家会展界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为我国会展业所用。从而按照国际规则行事,在国际范围内配置资源。即本国会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承认和接受,这就需要会展教育的内容、师资水平、认证机构等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标准,参与国际竞争;最后,“开放发展”即能充分对外开放,在会展教育资源、会展师资以及学生的招收方面,都要做到开放发展,使得学生毕业能够达到国际水平具有国际视野。

(二)本土化运作——构建中国特色新体系

“国际化视野”强调的是理念的创新、视野的开拓,“本土化特色”则强调的是理念的特色化操作,是指外来会展教育的理念要经历与我国会展文化的吸收或冲突直到部分融合、趋同,是使国际先进的会展经验与我国会展教育实际情况发生融合以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过程。成功的会展教育体系都应该是本土的,同时也就是民族的、传统的和现实的,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的本土化。一方面,会展教育本土化以国际化为前提,它是以先进会展经验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为前提的;另一方面本土化又是对“外来品”的应用和检验,即将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转化为适合中国国情的会展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例如我国会展业与国际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特色的会展业是“展中有会,会中有展”的,我国会展教育在培养人才时要注意除了传输展览知识之外,还要灌输会议知识,这就是在会展教育中体现本土化特色。

(三)多元化师资——培养中国会展新人才

国际视野下,首先要求在提高会展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包括不直接留或少留本校毕业生任教等,确保教师队伍的多样化,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中外会展师生交融的国际人际氛围,使学生身处世界多元文化之中,做到生源国际流动、教育资源国际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样,就要求培养的学生是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懂会展业务、熟悉国际商务以及熟练掌握外语的专业人才,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复合型专业背景,能从全球视觉把握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必须熟悉国际的会展运作机制和会展业务,同时也懂得中国国情,能将本国国情、特点和国际惯例。除此以外,良好的英文水平,多元文化的理解和交流水平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能力。而目前最为急需的会展人才类型包括会展战略人才、会展项目策划人才、会展营销人才等,这才能使得会展业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人才。

三、国际化与本土化背景下对我国会展教育的创新思考

(一)创新会展教育理念

理念对会展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为理念是一种指导,面对混乱的教育现状,它就象指南针,沿着指南针指引的方向,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会展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不断解放和理念的不断更新,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我国与国际发达国家会展教育相比,落后不仅仅是反映在教材内容、教学法上,也不仅仅是反映在科研水平、科研经费上,我们在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管理模式等方面和世界高水平大学之间都存在着差距,特别是教育理念上存在着差距。其次,会展教育的国际化是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之上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是会展教育发展的两翼,学校要主动融入国际会展教育打市场,主动吸取会展教育经验,主动改进我国现有的会展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二)整合会展教育资源

发展会展业就是整合各方资源,会展教育资源更需要整合。针对我国会展职业培训以及高校教育资源点多面广规模小,资源交差重复浪费,难于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状况,必须对现有会展教育资源进行战略性整合重组。学校在整合校内优势资源为会展教育服务的同时,还要将优秀会展企业作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样,会展企业也要将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和重要的合作伙伴。将现有大学、公办职业中专、高中资源进行重组,调整布局结构,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形式,撤并一些规模小、办学效益差且无专业特色的会展职业学校及专业,组建区域性的职业教育集团,彻底改变原来职业学校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的现状。通过对外联合和主攻特色,扩大学校办学规模,增强会展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思路范文第2篇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了政府财政危机、政府管理危机和政府信用危机。在这种特定背景下,掀起了以企业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推动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政府改革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其新公共管理基本主张有以下七点:(1)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2)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将政府治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3)政府应采用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4)建立合理的授权与分权机制。(5)视公众为“顾客”,公共服务坚持“顾客导向”。(6)政府部门的工作由注重工作过程和投入转向注重结果和产出。(7)依靠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电子化政府。

二、我国当前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

政府管理模式是政府为管理而形成的与社会互动机制。2是由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构成的一个运作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社会结构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使政府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政府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变化,逐步暴露了种种制度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能的发挥。

1、政府管理理念落后

政府管理理念,就是政府在从事公共管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理念,在某种程度上规范着政府的行为取向。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职能边界得到了明显的界定,政府效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在传统行政模式下形成的“官本位”理念、“权力本位”理念、管制理念、数量理念和人治理念不同程度的在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身上存在。这些重权力轻责任、重管制轻服务、重数量轻质量的理念已经严重影响了政府行为的取向与政府效能的提升。

2、政府管理体制不合理

政府管理体制主要规定政府做什么。党的十七大以来,经过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管理体制,但在新形式下仍存在政府管理体制设置不合理、建设不到位的地方。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完全到位,行政管理过程中仍存在政府职能错位、越位、失位的现象。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低下,供给结构不平衡,呈现城乡不平衡与东西部地区不平衡的现象。政府机构设置及其权力、职责配置还不尽科学,职能交叉重叠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机构管理层级过大,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仍很突出。

3、政府管理方法陈旧

政府管理方法是指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用的各种手段、技术、措施的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管理方法超越了工具性的意义,对政府管理目标的达成、管理效能的提高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增加,使得当前的政府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及其行政工作人员仍然习惯于刚性的强制模式,采用“行政命令”等主观性强、透明度低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仍热衷于通过审批、取缔查封等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解决经济和社会事务。电子政务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这些管理方法的陈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管理目标的达成,制约了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创新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途径

西方国家应运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模式或者主张,在实践中已经相当程度地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为我们在新时期创新我国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的一些主张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政府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政府的行为取向,影响着政府管理效能的发挥。转变新政府理念,就是要树立:(1)树立服务理念新公共管理主张把公众视为“顾客”,公共服务坚持“顾客导向”。政府管理要改变过去政府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官本位,权力本位的理念,就是要在新时期树立视公众为“顾客”,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力求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履行政府职能的过程中,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民为本,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建立相应的回应性机制,给予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建立公民评价和监督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顾客驱动”机制。同时,政府官员也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4(2)树立市场理念树立市场理念,就是在政府管理中以市场为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当前的竞争已扩大到政府间的竞争,政府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质量与服务的能力的高低上。政府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应当树立市场理念,引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降低公共服务提供的成本,通过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和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体制。通过引入市场化企业运作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3)树立质量理念新公共管理倡导实施明确的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估,注重政府管理的结果和产出。树立质量理念,就是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改变以往在履行其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只注重过程、投入,轻结果、质量的理念。通过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来控制和衡量政府管理所产生的结果,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优的结果,而且最终的结果还要注重质量,结果与每一位参与此项管理的人员进行对接,进行绩效考评。

2、继续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1)转变政府职能新公共管理对政府职能重新进行了定位,主张政府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推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政府职能转变。通过市场化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功能,减少政府在微观领域的干涉,理顺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的职能关系,具体的执行交给市场执行,以此矫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确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下进行宏观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2)推进政府组织结构改革改进组织结构体系,根据现实需要,运用新公共管理所推崇的现代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和进行流程再造,建立起适应现在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以此减少政府的管理层次,扩大政府管理宽度。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内部、政府与外界之间信息传递畅通,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与信息反馈的迟缓。同时,积极推进中央与地方之间权责关系划分,通过分权、授权建立起一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对稳定而有弹性的动态平衡关系模式。(3)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国公共服供给的垄断性导致了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低下。而新公共管理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通过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降低公共物品供给的成本,吸纳社会力量和资金的参与,减轻政府的负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3、创新政府管理方法

创新思路范文第3篇

1.1准确鉴别内裂纹,建立以热检为主的流程

板坯检验主要是检查板坯的上下表面、侧面反映板坯的表面质量;而化学成分、端部反映板坯的内部质量。从同类企业普遍情况看“热检”仅检查看得见的缺陷,即表面质量和化学成分,下线冷检检查内裂纹缺陷,投产初期产量低,板坯逐块摊检,各种类别的质量暇疵大部分能发现,随着产能提高,板坯流转和库位、快速检验与缺陷隐蔽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只有做到板坯通过热检室基本出判定结果,方能缓解矛盾,满足生产需要。而此时难于鉴别的内裂纹占缺陷的比例>90%。若下线确认,既影响板坯流转又导致“涨库”,使梅钢工序不平衡的矛盾愈加突出,对此以创新的理念建立以热检为主的检验流程,通过冷热坯缺陷的大量比对、铸机状况的关注和摸索不同钢种容易产生的缺陷,提高热检目测技能,把握内裂纹在线特征,使热检热送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下线正确率从90%提高到95%以上;板坯的退废率从0.3%下降到0.03%;板卷分层质量异议基本杜绝,解决了质量与生产的矛盾。

1.2板坯票据流的精简

板坯检验过程中,需要与物流相配套的票据,按传统的做法各部门各自设计票据填写,相互分发随物流转,这样虽有职能划分清楚的特点,但其弊端是票据种类杂、界面多、流转效率低。为此根据精简、快捷的设计原则,按流转节点统一设计成一张票据,按“分别填写、各负其责、信息集中、一炉一票”的原则来运作“票据流”,既大量简化了票据的种类数量,又适应了板坯流转的需要。

2满足用户需要,促进实物质量提高

2.1“标准+α”检验

“标准+α”就是用户在标准基础上追加的个性化需求。在1999年就引入这一先进理念,起初产品仅限于常规产品,随着品种的开发,又拓展到品种钢,采用“标识统计配套识别,符合率及时反馈,计划钢种滚动微调”的方法,既便于生产过程的控制,又满足了用户需要,迄今为止为众多用户、多个钢种系列实施了“标准+α”的检验,符合率从90%提高到98%。

2.2物尽其用,一举数得

投产初期,品种单一且大多为普碳钢,当时把程度轻微的裂纹作为“注意坯”放行,随着产品结构的提升,其质量要求、用途各有所需,若不能有效识别,势必产生大量质量异议,危及企业声誉/新品市场开拓。根据按需检验、物尽其用的原则,分别借鉴转用充当、降级、改判等方法进行梳理,对技术要求高的钢种必须是“无缺陷”,其次是“高改低”,再则是深切割/细精整,对轧花纹板则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缺陷。结果表明全年从利用坯中分选出5万余t的专供轧花纹板,完全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与原协议卷降价处理比较,每年减少损失500万元。根据用户/用途不同,通过合理梳理,设置各自通道,既提高了实物质量,又最大限度利用了板坯资源,近年来,开发新品用户反映良好,热轧中间轧废大幅减少,分层质量异议基本杜绝。

2.3探索检验等级

技术含量要求高的钢种,提高工序控制是保证实物质量的基础。宝钢等先进企业在连铸工序中控制连浇炉数,提高钢水的纯净度。其依据是随着连浇炉数增加,其头尾坯夹渣的机率增大,据此在分析钢种属性、用途等基础上,突破“连浇炉数愈多愈好”的固有思维定势,探索不同等级的检验理念。如对品种钢采用头尾坯降级/改判,减少夹渣的可能性;对双高产品提高检验等级,除规定检验状态外再追加工艺检验,将工艺路线、连浇炉数、喂丝情况等纳入检验项目,对混浇钢种加以规范;对调宽坯根据工序要求,标明宽度差异,这些措施有效增强了过程控制,提高了实物质量。

3满足管理需要,促进管理效能提高

3.1板坯退废程序的创新

退废程序就是热轧对板坯质量持有异议时,其确认、退废冲抵的步骤和方法。通常的退废程序为:热轧提出退废申请→技质部专业科室受理→组织两厂两站(钢厂、热轧厂、炼钢站、热轧站)现场确认→开会协调决定退废的板坯→主管领导批准→发通知给计控、生产等各部门,期间由于两厂的观点不同,难免要反复协调才达成共识。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是界面多、成本高、效率低。为此设计了新的退废程序即:热轧电告炼钢站→站确认(适时退回)→红字冲单。做到“确认不跨班,退回不过天”。使烦琐的程序在数小时内完成。

3.2细分检验量,解决统计逻辑问题

由于质量存疑而封锁的板坯,热检时无法立即确认合格与否,这种检验的滞后性就引出了统计逻辑问题,合格率经常>100%。因合格率=合格量÷检验量;若当天有封锁量,母项不变,子项减少,合格率降低。某天,对封锁板坯冷检,确认部分为合格,此时合格量=当天的合格量+封锁中已确认的合格量,就会出现子项大于母项,即合格率>100%。采用细分检验量的方法,将检验量细分为检定量(判定为合格/不合格)和在锁量(还在封锁),即合格率=合格量÷检定量,杜绝了合格率>100%,解决了统计逻辑问题。

3.3与时俱进,设置质量特性指标

随着技术进步与现代化管理的推进,梅钢的技术质量指标有了长足的进步,合格率从最初的97%提高到99.5%以上,其上升空间日趋减小。统计结果表明凡有改判途径的品种钢,即使质量控制能力很弱,生产出大量的非合同坯,但用合格率来统计却反映不出,显然合格率已不能真实反映此时的质量状况,对此设置如下质量指标,并简述其质量特性。

(1)炼成率即某一时段符合计划钢种成分(工艺)炉数与该钢种总炉数之比。当某钢种工序控制能力弱,其分类炼成率就低;该指标既反映了炼钢过程控制水平,又便于掌握现状,分析原因,优化工艺;同时有助于了解板坯资源,计划组织生产;该指标既抓住了炼钢工序的关键,又是公司物流能否正常转序的质量特征参数;考核和推进该项指标,是提高梅钢合同兑现率的基础。

(2)封锁和解锁封锁是质量存疑暂不确定合格与否,需根据程度、用途等再作判定的检验状态。逆向反映了“无缺陷板坯”质量状况和炼钢持续热送板坯的能力;该指标既解决了判定尺度的统一性,又反映因质量缺陷带来的物流问题。解锁是对封锁作出质量归属的检验步骤。它与封锁各为对方而依存,又以操作关系而配套;及时解锁,有利于保证板坯正常转序,减少库存;同时真实统计当月的生产质量情况,反映库存对指标的冲抵状况。

创新思路范文第4篇

(一)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

人口问题是推进河北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制约因素,也是最大难点。2008年,河北省总人口达7000万人,“从2004—2007年,河北省增加了134.44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5.17‰”[1](P215)。虽然人口素质近年来有所提高,但“农村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仍有4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74%。其中,农业劳动力中文盲与半文盲人口至2007年底仍有107.46万人”[1](P252)。人口数量的庞大和较低的文化素质严重阻碍了河北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再加上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增长,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二)资源禀赋不足

1.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河北省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从2005年至2007年,河北省耕地面积3年来累计减少约250.2千公顷,年均减少83.4千公顷”[1](P219)。而且由于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制约,多数耕地质量较差,其有机含量仅为1.21%[2]。河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氮、磷含量低,高产农田缺钾,79%的耕地缺锌,80%的耕地严重缺锰,17%的耕地严重缺铁,还有10.4%的耕地不同程度的存在盐碱危害,土壤结构差,水肥气热不协调。2007年,河北省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倾[2],过小的土地经营规模阻碍了农业新技术与新农艺的采纳和应用,特别是对那些综合性强、系统配套、需要区域连片应用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农户的有效需求更低,严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水资源匮乏。“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为204亿m3,人均306.69m3,亩均211.04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3](P26),按国际标准属极度贫水区。“河北省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70亿m3~180亿m3,而目前年用水量高达210亿m3~220亿m3,年超采地下水40亿m3~50亿m3。按照目前用水技术水平预测,至2010年,河北省工农业用水总量将达到270亿m3~280亿m3。中国政府已启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交付使用后,河北省可利用40亿m3左右。由此计算,河北省可用水总量在230亿m3~240亿m3,仍缺水50亿m3~60亿m3。”[2]因此,要支撑河北省农业与经济的发展,出路在于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降水资源的转化率、灌溉水利用率,实现技术对资源的替代。

(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河北省水土流失、沙漠化、水土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肥力降低,而且淤塞河道、库塘,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土地沙漠化不仅使土壤变薄、养分下降,而且还会吞没良田、村庄,威胁交通、水利设施,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也极其严重。随着河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废水、废气、废物的大量排放,许多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土生态系统,致使水土污染日益严重,并危及人畜的健康。(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尚未走向良性布局长期以来,河北省财政负担较重,所以投入农业领域的资金不足,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加之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程度严重,缺乏必要的维修与保养,从而极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抗灾能力。仅“2007年,河北省农业受灾面积就达1847.462千公顷,成灾人口达587.05万人,减产粮食156.63万吨”[1](P215)。另外,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和雷同性,一些地方不能因地制宜,制定调整规划时就种植调种植业、就养殖调养殖业,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简单地等同于减少粮食作物,增加经济作物,或者未从全局长远考虑产品适应性和市场机制,跟风现象明显,造成生产和产品结构趋同,农民群体收益损失,资源浪费,以致一些农户无论种什么,总是增产不增收。

二、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力量布局不合理

首先,定位重叠,力量分散,无特色,隶属关系多,领导体制复杂。全省大大小小共有五十二个农业科研机构,就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而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林业科学院隶属河北省林业厅,河北省畜牧研究所隶属河北省畜牧局,河北省水产研究所隶属河北省水产局,河北省食用菌研究所隶属河北省供销社等。就省内各市而言,亦都建有农科院所。由此可见,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仍然严重,从而造成本已明显不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其次,学科设置与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求不相适应。目前,畜牧、蔬菜、林果已成为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由于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力量分散、目标不集中,科技人员尽管作出了很大努力,却在这些相关领域仍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相反在粮棉油的研究中却集中了全省70%的研究人员和项目经费。再者,区域布局不合理。河北省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南北气候差异大,这为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因科研机构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区划设置,而非按生态区域作整体布局,从而使农业科研院所的研究方向与特色不鲜明,学科设置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相脱节,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二)产、学、研三者难于紧密结合

市场机制在河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尚未在体制机制上破题。一是目标不趋同:农业科研机构以技术产品为目标,高等院校以项目、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互通。三是人员分治:三种类型人员分属独立的单位,缺乏整体思考。四是行为短期化:往往是为了争取项目临时组合。五是成果难分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科研、高校、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分配不当,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仍然是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4]。

(三)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目前,“河北省R&D占GDP比重为0.46%,在全国居第23位”[5]。由于科研经费缺乏,来源渠道不稳,有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不但水平低,而且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不断下降。农业科研单位负担过重,多数单位离退休人员比在职人员多,呈现出明显的“一头沉”现象,给单位财力和管理造成沉重负担。加之还承担了许多社会义务,更导致经费十分紧张。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设备落后、陈旧,现代信息手段缺乏,大面积综合试验基地少,对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强烈约束。

(四)政策落实力度不够

自“九五”以来,河北省出台了四十多项主要科技政策法规,为健全完善河北省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但据调查显示,这些政策大多数未得到保质执行,特别是涉及到投入、减负等一些优惠政策时,这一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如河北省开发性科研机构的改制、公益性科研机构改革的人员安置问题,从政策出台至今已长达六年,却仍未解决。这就直接影响了这些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依然落后

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健全,符合农业科研自身特点与规律的体制和机制还未形成,农业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没有得到扭转,从而直接影响了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农业科技发展特点,以调整优化农业科技体系结构、合理配置人才队伍为重点,进一步转换机制,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高效精干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此,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确定以下建设重点:

(一)体系架构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共性关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围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牧业种质资源、水土短缺资源替代及现有资源高效利用、重大病虫害防治、无害化标准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升值等相关领域进行关键技术创新和常规技术升级改造。二是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围绕省内不同区域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生产提供实用性新技术。三是农业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体系。重点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特点与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农业知识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及推广。

(二)规模设置

共性关键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河北省区域内的国家作物改良中心(分中心)、部级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全省涉农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主体,根据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和学科优势,在全省设立8—10个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中心;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不同生产、生态区域内的涉农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为主,在全省设立12—15个区域农业创新中心;农业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体系以现有市、县(市)、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为主体,联合农业高校、科研单位、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省级设立1—3个综合性的科技成果展示基地,每个生产、生态区域各设立县域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基地5—6个,全省达到60—80个。

(三)管理机制

组建由省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省、市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涉农龙头科技企业主要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管理委员会,制定创新体系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重大研究、示范、推广项目,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组织对符合进入创新体系的单位或组织进行考察论证,对符合条件的实行非法人挂牌,明确其创新研究的任务和主要内容。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的定位:(1)管事不管人,针对各个体系的定位,统一引导项目的组织和申报,做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2)以项目为纽带,促进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农业创新体系及农业知识传播与技术推广体系的合理分工和有效协作;(3)根据创新体系运行情况,对已进入创新体系的单位定期进行考核考评,制定奖罚措施,直至取消资格。

四、加快建设河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科技的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科技、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省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大型涉农科技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及著名农业科技和管理专家为成员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领导、部署全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创新体系建设日常工作。

(二)加强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建设

按照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创建新的运行机制,改变农业科技管理模式和内容。要推进灵活、公平竞争、蓬勃向上的运行机制建设,实行公开招标、竞争立项,人员自主结合、竞争上岗的办法,有效发挥每个农业科技岗位的实际作用。

(三)加强对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

实施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不断提高投入比重。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及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要采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快成果产业化。对重点产业、领域进行顶层设计,策划一批重大专项,一次布局,连续性地组织实施;改革农业科研计划项目的支持和评价方式,并逐年增加经常性科研经费的比例,使科研工作有固定和长期的经费渠道。避免和减少农业科研项目年年申请、年年变更的现象,减少急功近利的项目,扎实有效地落实中长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全面形成长期的科研大协作,整体推进重大研究项目。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设立河北省农业科技人才基金,重点是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尽快改变目前想用的人才留不住,急需的人才引不来,优秀人才匮乏的局面。

(2)建立科研人员聘任年限制度。在省内外公开聘任研究人员。录用人员每四年评议和选择一次。录用研究人员任期内将由科研机构给予较稳定的经费支持,并享有较高待遇。

(3)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作用,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量。

(4)建立起人力资本合理使用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克服人才不足与人才闲置同时存在的不正常状况,要调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

(5)建立激励机制,全面发挥人力资本的优势与作用。

创新思路范文第5篇

(一)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高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是目前,学生迫于严峻的就业压力,对美育教育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注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或无暇顾及人文素质水平的提升。学校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对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往往是无可奈何。

(二)美育教育内容少,课程专业性太强

在现实生活中,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高校美育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是强调以艺术审美教育为主,而忽视了其他审美教育形式。艺术审美教育的大部分课程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兼职开设,虽然在给普通学生上课时有意识地降低了难度,但专业教师的专业思维定式已经形成,专业教材章节框架深入头脑,对公共美育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使得课程的备课不充分,专业性依然太强,与普通学生的原有学习经验难以Jr~,J衔接,致使学生普遍对此类课程兴趣降低。

(三)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

就目前来看,我国尚未建立起健全、科学的美育教育评价机制,美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单一,重视艺术尖子学生,忽视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重视艺术比赛的结果和成绩,而忽视活动本身的育人要求;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水平评价,忽视了更高层次的学生审美要求的内因动力水平评价。

二、高校美育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高校美育教育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美育教育的规律,改变学生现有思维方式,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创新美育教育的评价体系,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对美育教育的思想认识

美育教育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这些作用、认可这些作用。

1.美育教育对构成大学生的完美人格起着关键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早已指出美育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鲁迅先生也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尚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艺术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比如屈原的《橘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学生在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时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陶冶。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教育对于构成完美人格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美育教育能促进智力的开发。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开发右脑功能对于人的智力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而美育教育在开发右脑功能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爱因斯坦十分珍惜时间,但练琴、听唱片有时长达几个小时都毫不可惜。他说:“我的许多科学成就,都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不会影响研究工作。”这些都说明专业教育和美育教育没有冲突,反而促进专业素质提高。

3.美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艺术素养高、形象思维发达的人,不仅具备对美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而且还会把形象思维运用到本专业,在不同专业之间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天文学家开普勒在民歌《和谐曲》的启示下发现了行星的运动定律;18世纪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看到八卦排列图,联想到自己的数学研究,创建了数理逻辑学。可见,创新思想往往在审美中受到启发。

4.美育教育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把美育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的关系联系起来讲,能够较好解决学生美育学习动力问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其中环境竞争力与学生个人所处环境相关,基本上是确定的,而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经过努力是可变的。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高低又与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美育教育又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进而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从各种媒体上的广泛报道来看,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已经不是以专业成绩为唯一标准,招聘人才往往要经过初试、面试,甚至三次面试、四次面试,多轮面试的目的就是要考查应聘者的全面素质。这些道理使学生真正听瞳了,想通了,学生自然就有了美育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开阔视野,扩展美育教育内涵

除了艺术审美,美学教育还应该包涵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高校开设的审美课程,如西方美术欣赏、音乐鉴赏课、声乐理论与实践等,偏向艺术审美层次,需要专业基础的支持,这对非专业学生来讲难度是很大的。从现有普通大学生的认识经验和接受形式来看,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的形式很适合他们的审美要求。所以应该扩展美育教育的内涵,加强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自然审美的教育。

1.工艺审美。工艺审美其实就是人和物相结合,并使人产生心理愉悦,工艺审美的基本表现是实用性要求与审美性要求的相互融合。诸如笔记本的配置和外观造型相结合令自己满意、学校的建筑设计与实用性结合令自己感到满意、课本的内容和装帧自己觉得舒服等。由于_T艺审美不脱离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因而也是大学生中普遍性的审美形式之一。如果每位大学生都能够提高工艺审美水平,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精神内涵,那么审美才算是最大限度地融入了生活,提升了生活,美化了生活。在高校审美教育中重视和发展_丁艺审美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极具理论与现实意义。

2.生活审美。生活审美是人类以自身现实生活为对象的审美模式,它主要指人们对自身现实生活能起一种满足感、享受感,能起到一种即时l生的感性精神愉悦。让大学生在生活中审美,以审美的模式肯定自身的现实生活,是帮助大学生获得人生幸福感,实施人文关怀的基本途径,我们应充分发掘现实生活的审美价值,倡导大学生的生活审美。因此,高校审美教育中可有意识地开设诸如“形体训练”“礼仪”“幸福人生”等课程,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自然美、健康美。让大学生在现实生存中充分地肯定和享受现实人生,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激发自己发自内心的人生幸福感,是生活审美课程的意义所在。

3.自然审美。自然审美就是人对自然界各种对象与现象的欣赏,这种形式之美,可以使大学生从五岳名川I、小桥流水、雪域高原、黄土高坡、西溪湿地等大自然风景中接受美的浸润,获得审美的体验。因此,高校可开设“旅游地理”“世界各地”“探索发现”等课程来提高学生自然审美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大自然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启蒙老师。历史上,无论儒、道、佛,思想家们都从大自然现象中获得了广博深厚的人生智慧,大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导师。对于心智发达敏锐的大学生来说,大自然中正蕴藏着取之不尽的人生真谛。因此,审美教育中的自然之美,又关乎人生之道,欣赏大自然,同时也是获得人生智慧的重要途径。

(三)改变单一的美育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机制的任务是检验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美育教育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美育教育的目标是多层次的,相应的评价机制也不是单一而是多元的。

1.知识技能评价与审美观念评价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比掌握几门审美教育课程的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知识、技能可能忘记,但审美观念和审美品位的养成却可受益终生。对学校美育教育进行评价的时候,少盯着成果展览和汇报演出,多听听普通学生是否喜欢上美育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是否令学生感到审美活动的愉悦,学生们参与艺术活动是否是兴趣使然。评价要多肯定、多鼓励,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在评价情境中应当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只是被动的、供他人评价的对象。只有学校评价结果和学生自我评价结果都令人满意,美育教育的目标才能真正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