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浅析

在融合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一方面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生物知识内容的简化,使之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促进学生更快地消化和理解。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把生物学科知识元素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始终保持对生物知识内容的吸收和理解。本文将立足于这样的核心观点,针对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细致探究。首先分析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探究生活化教育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工作中运用的必要性,最后探究如何融合生活化教育理念、全面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生物教学不深入

在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学习活动中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在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必须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去完成专业化知识概念的输出,保证学生能迅速投入对知识的运用训练环节,这样才能最终确保学生能完全掌握需要把握的基本知识。越是这样的情况,教师就越注重课堂时间的紧密化利用。比如,一些生物教师为了更快地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具体教学活动中会忽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来源的探究,他们会直接向学生介绍某些生物概念和专业知识结论,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把握这些知识结论。也可能会省略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直接让学生跳过实验探究活动而去背诵实验的最终结论。这些形式的存在都充分说明了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很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深入教学和分析,这也制约着学生对生物知识理解和把握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学生的独立性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当代的教育改革形式之下,国家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学生在知识学习活动中要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在反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个人思维能力,最终实现个人潜力和创新能力的挖掘与提升。可是通过观察,很多高中阶段的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都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比如,一些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无法进行自主学习任务的规划,他们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来按部就班地展开学习,即使在某些时候教师的安排不完全符合自身的学习状况。此外,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进行独立的生物知识探究和思考,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去进行生物实验活动的分析与实践。这些情况的存在都充分说明高中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中还缺乏独立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后续的生物学科教育工作中必须不断确立学生独立学习的观念、保证学生能以自我驱动力生物内容的分析和探索,使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机会。

(三)生活化与高中生物教学联系不密切

很多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活动的时候,主要目的都是在不断的教学与引领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生物教师会把大部分的知识教育时间都放在课堂之内,因为这更加方便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把握和综合教育。现阶段生物教师都会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时间的质量和价值,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活动之内获得对应生物知识的输出。但很少有生物教师会思考如何把生物知识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能受到生物知识元素的影响和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来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在部分教师的这种教育理念,导致了很多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的时候缺乏持续稳定的习惯,他们通常会认为课堂学习活动才是生物学习的主要途径,这种生活化理念和高中生物教学之间不密切的联系也造成了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比较缓慢。

二、在高中生物中实施生活化策略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实现生物学习与实践的有效转化,提升深度探究能力

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结论的输出,保证学生真正知道不同知识点论的来源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去理解不同的知识元素。高中阶段的生物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能利用的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必须要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生物学习空间,使学生获得更多有效的生物知识学习时间。如果教师尝试生活化教育理念则可以轻松地实现这一点,比如,教师可以把生物知识的探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环境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有机会进行生物知识的强化和吸收;还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方式来进行生物知识元素的转化、更好地拉近学生与生物知识理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吸收和把握质量。只有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活动的时候善于运用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思考如何实现从课堂到生活中的转变,保证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转化和学习时间的迁移,使学生真正把生物知识元素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进行感受和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学生生物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想保证学生在知识学习活动中真正取得造诣,那么就不能以教师的强制约束力作为根本推动力。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探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生活化的理念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培养,尝试把不同知识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探究和实践的热情。所以,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学习活动的时候能够积极践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也就是在把生物知识元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持续学习的习惯、转化我国传统师生课堂相处的模式,真正使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养成自发学习的意识,进一步促进学生持续探究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善于破除传统教学思维理念的局限,分析如何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理念的输出,真正实现对学生生物综合素质的培育。

(三)有利于优化我国传统教学,提高现代化教育质量与水平

现代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教育工作也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教育发展更加契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脚步。如今社会发展更加需要具有灵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师生之间的课堂相处模式,真正使学生在生物学习活动中把自己看作独立的个体并进行对应知识的钻研,保证学生在生活学习活动的独立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所以教师不断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探究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思维特色的教育形式,能更好地优化我国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促进现代化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生活化教学理念对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

(一)设计多样化的生物实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兴趣和能力

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所以教师需要在生活化教育理念践行的过程中思考:如何充分培养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实验探究活动要真正地让学生去探究不同生物的现象和知识来源,保证学生从源头上对生物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生物知识学习经验。所以教师也可以更多地去思考这一问题:如何通过生活化的实验设计来引导学生正进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断进行各种生物现象和实验活动的观察,逐渐养成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和生物学习兴趣。例如,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所以测光合作用强度可以通过测氧气生成速率来进行间接的测量等。在这里所列举的高中重要生物实验活动就具有非常强的生活化特征。首先,这些生物实验探究活动中的原材料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获取的,为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物实验探究活动对实验场地的要求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通过独立设计来完成。于是,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发选择其中的一项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结合教师所传达的生物实验探究形式和思维来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和观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更多可利用材料的运用,更好地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加强生物知识元素的渗透

要想更好地落实生活化教育理念,教师就要学会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碎片化时间,使学生保有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这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就能发挥很好的促进性作用,借助互联网这种媒介形式,就能很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转化,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生物知识元素的吸收。比如,现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多有关生物知识的改编歌曲,这些改编歌曲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形式来进行生物知识的输出,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推荐这些改编歌曲。对歌曲的欣赏也能增强他们的生物学习能力,那么很多学生都会倾向于这种学习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会自主探究这一类,这样能使学生将生物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充分地联系起来。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也开始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上也有非常多创作者从事高中生物短视频创作,这些创作者通过有趣的方法来进行生物知识的讲解和融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碎片化的生物知识输出,这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来进行生物知识的吸收和学习。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可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这方面的创作者,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短视频观看的形式来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保持生物知识学习的习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活知识学习的兴趣,教师甚至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生物知识短视频的创作,通过学生的视角来对一些他们难以掌握的知识进行改编,借助音乐或者短视频的方法来进行输出。这样的思维模式既能使学生与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又能使学生把生物知识的学习融于自己的日常活动中,在为学生紧张的学习活动提供调剂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总之,教师善于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来进行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践行非常有利于迎合现代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使他们采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生物知识学习活动。因此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践行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不断提升个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解读能力,融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来进行碎片化的生物知识输出也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现代高考生物教学里国家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潜力的挖掘,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严格落实确立学生独立学习地位的教育方法、把生物学科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保持持续性的学习习惯。此外,还要不断构建生物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能理解和熟悉的形式来进行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概念输出,这样也能进一步拉近学生和专业生物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更多自信心。最后,教师还要善于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不断分析生物与生活的联系性、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碎片化学习,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持续性的生物知识学习和探究动力,最终养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范晓萍 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