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少数民族服装刺绣工艺探究

少数民族服装刺绣工艺探究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艺术是广西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发展的脉络,且已经融入各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如今在广西各民族居住地中仍完整地保留着该民间手工艺。文章梳理了广西刺绣的发展脉络,介绍了壮族、瑶族以及侗族的服装刺绣工艺,分析了广西各民族服装刺绣蕴含的美学思想,希望为广西少数民族刺绣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刺绣工艺;美学思想;文化内涵

广西刺绣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至今。广西少数民族刺绣有其独特的工艺风格,能有效展现广西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以及审美内涵。研究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对其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广西刺绣的发展脉络

1.1古代广西刺绣的发展

广西刺绣发源于哪一时期现今已不可考,而目前部分学者根据《战国策•越策》中关于广西先民“披发文身”的记载,推测刺绣工艺与“文身”存在相似性,可能是由其演变而来。现有的古代文献中关于广西刺绣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南蛮传》,其中称南蛮“好五色衣服”,这说明当时广西地区的纺织、印染和刺绣技术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发展到隋唐时期,广西刺绣积累了一定的声名,《隋书》记载的“服章多以斑布为饰”说明当时的染绣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1]。明清时期,广西刺绣达到鼎盛,根据各类文献的记载,该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居民已经普遍穿上了绣花衣服,而且其刺绣工艺十分精美。

1.2现代广西刺绣的发展

民国时期,广西各民族的服饰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巨大变化,一方面是趋向于汉化,另一方面则是删繁就简,绣花和花边之类的装饰从服装上逐渐消失,但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以刺绣制作的古装仍旧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物品[2]。从整体上看,广西大部分地区都将绣花服饰改为素色的唐装,社会上刺绣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度降低,广西刺绣工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呈现衰落的趋势,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着穿戴刺绣服饰的习俗。同时,刺绣服饰生产也开始向工业化转变,出现了专业的刺绣厂家和职业刺绣艺人。

1.3当代广西刺绣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各民族的刺绣工艺在一些农村地区被传承下来,但受到一些历史事件的冲击,刺绣品被禁止流通,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传统的手工刺绣工艺才得以恢复,又因现代流行时装的冲击以及制作成本、效率方面因素的影响,刺绣工艺衰微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但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些民营企业家开始兴办刺绣工坊,将传统工艺和新材料、新风格相结合,推出了大众喜爱的刺绣产品,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该背景下,广西地区的民间刺绣散户也开始增多,部分地区甚至建立了刺绣生产基地,刺绣已经成为当地人改善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工艺。21世纪,广西少数民族刺绣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被逐渐挖掘,关于广西服饰和刺绣艺术的展览频繁在国内外开展,民间刺绣收藏热情被显著激发,广西各地区政府也开始重视刺绣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通过提供资金扶持的方式鼓励手工艺人传承刺绣技艺[3]。

2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工艺

2.1广西壮族服装刺绣工艺

壮族在广西的地域分布较广,其刺绣艺术拥有一些明显的特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灵活巧妙的构图。广西壮族服装刺绣的构图普遍具有灵活巧妙的特点,这使其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比较常见的构图形式有四种,分别是中心式构图、对称式构图、散步式构图和同心圆式构图,其中对称式构图在服装中最为常见,如对凤、对马、对鱼等。一些壮族妇女衣服的袖口、胸兜、襟边等部位普遍存在对称的花朵、树叶、蝴蝶以及方块等图案。其次,色彩上的对比和调和。广西壮族服装刺绣常常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以达到增强亮度的效果,如刺绣中的凤图,身体使用青色、翅膀采用绿色、冠部采用黄色、背景则选择红色,整体上极富层次感和美感。同时,壮族刺绣也注重色彩的搭配与调和,如使用多种颜色设计花朵图案,花蕊使用绿色和黄色、叶片饰以金黄和嫩绿等。最后,题材贴近生活。壮族服装刺绣的题材丰富多样,且大多取材于实际生产生活,如动物纹中常见的有金鱼、仙鹤、燕子、蝙蝠、蝴蝶等;植物纹中常见的有莲花、桃李、石榴、牡丹、梅兰竹菊等;宗教纹样中比较常见的有太极八卦、观音像、如来佛祖像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繁杂纹样,如汉字纹样、特定的吉祥纹样、装饰纹样等。

2.2广西侗族服装的刺绣工艺

广西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主要通过歌曲以及代代人的口口相传实现文化传承,而其刺绣艺术之所以能保留下来,有赖于其民族聚居环境的隐蔽性,使许多原始的习惯和民俗能被传承。侗族刺绣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文字的作用,通过图案记录历史故事。侗族刺绣最大的特色就是其丰富多彩的纹样,由于侗族人民居住的环境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自然物种,这造就了其刺绣纹样的多样化,其独特的艺术韵味给观者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感。广西侗族刺绣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纹样。原始社会侗族先民认为动物具备思想、情感和灵魂,但为了生存又需要捕杀动物,为了避免被报复,选择膜拜动物以寻求宽恕和慰藉。因此,其服装刺绣采用了大量的动物纹样,包括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其中反映出的是对自然的敬畏。二是植物纹样,植物纹样的增加反映出侗族人民生活模式的转变,从依赖动物转向农耕。侗族刺绣植物纹样中最典型的是花卉,蝴蝶和花的组合在侗族服装中十分常见。三是几何纹样,即以简单的线条和形状组成的服装纹饰,侗族刺绣最常见的几何纹样主要有圆形、线条、三角形等,以单纯明朗著称。例如,在创作龙纹样时,常常在其边缘位置装饰一定的几何图案,提高画面的饱和度和表现力。四是一些其他类型的纹样,其中以日月星辰最为常见,如太阳在侗族帽子、衣服上运用十分广泛[4]。

2.3广西瑶族服装的刺绣工艺

除了歌舞,服装刺绣也是瑶族的民族特色之一,广西连南瑶族自治县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排瑶聚集地,连南瑶族服饰刺绣也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连南排瑶服装刺绣工艺多选择特制的靛蓝色、红色以及白色的棉、麻土布为材料,绣线则选择红色、白色、绿色或黄色的灯丝线和绒线。绣娘们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技巧为人们呈现出许多精美的刺绣工艺品,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排瑶的挑花刺绣,也被称作反面绣,其针法十分复杂,包含了十字挑、斜挑、平挑、锁边、绲边、结绳等多种。挑花是瑶族妇女独有的刺绣手艺,其是由挑制者凭其感觉或是现象进行挑制,以独特的手法使花纹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小花并拼凑成一朵大花。在图案方面,广西瑶族刺绣主要有单花图案、双花图案以及组合图案三种,其中单花图案的种类约有二三十种,包括小草纹、松树纹、鱼纹、大花纹、扇子纹等。双花图案则是由两个单花图案构成,比较典型的有河流纹、双马头纹、双小鸟纹等。组合图案则是将三种及以上的单花图案相组合,如树木纹、小草纹、桥梁纹、原野纹等共同组成山野风景图。此外,广西瑶族服装上的刺绣花样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如宗教文化表现、族群识别标志、女性能力展现、民族文化载体等。在瑶族内部,每个支系的服装刺绣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以用于相互识别。

3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工艺中的美学思想

3.1刺绣图案中观物取象的意象观

广西少数民族服装中的大部分刺绣图案都是各族人民在其生产生活中观察外部自然物象后获得的“象”,将其绣制在服装上,表达出不同的寓意和寄托。如以凤凰寓意吉祥、以蝙蝠寓意福气、以太阳寓意生机、以花草寓意丰收等。同时,刺绣图案的配色也体现出该思想。广西刺绣的配色虽然讲究鲜艳和丰富,但不至于烦琐和重复,不同意象必然会通过颜色区分,如花朵为红色,叶子为绿色,而花和叶之间则会使用其他颜色分隔。

3.2刺绣图案中善美统一的伦理观

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艺术从深层次上体现出善和美的结合,此处的“善”并非是善良,而是指伦理关系、道德规范。例如,广西少数民族妇女刺绣最多的就是幼儿背带,根据习俗,母亲在女儿出嫁时除了要为其准备嫁衣外,还需准备好背孩子的背带,因此所有妇女都要会绣背带,而且其上的纹路均有美好的寓意,如“蝶恋花”“对凤”“红日初升”等,体现的正是代代不绝的生命传承。

3.3刺绣图案中万物有灵的宇宙观

宇宙观即世界观、生命观,其反映了人类个体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的很多图案都融入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其中总体反映出“万物有灵”。如白裤瑶服饰上刺绣的雄鸡图案是其民族一脉相承的传统图腾符号,以寓意吉祥、勤劳和强大生殖繁育能力。最具代表性还有龙和凤的图案。

4结束语

广西少数民族服装刺绣工艺脱胎于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是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应加强其传承和推广力度,促进刺绣工艺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结媚.桂北侗族刺绣的审美人类学考察: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J].柳州师专学报,2010,25(6):28-31.

[2]亓智.广西三江侗族刺绣现状发掘与传承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8.

[3]张华.广西壮族刺绣工艺的艺术与传承[J].美术界,2017(9):70.[4]陈丽琴.广西壮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色[J].社会科学家,2018(1):149-153.

作者:李西熙 单位:柳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