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浅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浅析

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理解能力是很关键的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帮助他们快速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在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时候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思,不仅如此,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习惯还能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他们的文学积累,为他们以后更加深入地学习语文奠定基础。笔者一直在探究如何有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此过程中获得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详细阐述,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刚觉醒自我意识的时期,也是他们正式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并形成各种价值观时期的启蒙时期,课外阅读无疑是在课堂之外给他们带来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一般会在小学阶段为他们推荐一些故事情节设定、文体方面偏向于真善美方向的阅读刊物,这能够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方面对他们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

(二)有利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

阅读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我们不可能走遍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看遍每一种风景,经历过每一种人生,但是我们却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在一段段人生经历中获得思考,在一处处风景描写中仿佛身临其境,在一处处旅行笔记中跨过名山大川。因此,课外阅读能让他们逐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从而爱屋及乌,由喜欢课外阅读延伸到喜欢语文学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三)有利于写作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在写作这一块一向比较为难,引进课外阅读板块则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在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大量的文本内容会输入到他们的脑海中,再加上读书笔记的书写,这会在无形之中强化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让他们在文章的流畅性方面获得提升;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积累下大量的素材,他们本身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思考,这些在思考中得到的感悟和体会在写作时就是最宝贵的素材,能极大地提升他们所写文章的文学性和情感感染力,促进他们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有序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实践策略

(一)拓展课内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由一篇到一本。现在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引导学生从学习课内“一篇”到阅读课外“一本”,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比如在学完《蜜蜂》一课后,我就通过昆虫身上的趣闻,引导学生读读法布尔的代表作《昆虫记》。抓住这一兴趣点,引入整本书的阅读,孩子们不光不会排斥课外阅读,还会积极投入其中,进而增加他们的课外阅读量。2.由一篇到一家。小学生的记忆力很强,在此时期进行大量阅读可为他们之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每篇文章的作者及他们的代表作。例如,在学习《宇宙的另一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寻作者陈诗哥的其他作品,而后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几部作品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用班费购置几本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作品放于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流动阅读。这样的方式,既激起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大大提升了孩子的阅读量。3.由一篇到一类。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比较注重文体意识,很多单元的课文都是同一体裁的,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现代诗歌等单元。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就是寓言故事单元,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更是延续寓言的主题,从中国寓言故事谈到外国寓言故事,引入了《伊索寓言》及《克雷洛夫寓言》这两部寓言著作,可见统编版教材已把课外阅读课程化,大大衍生了课外阅读量。教师应精心设计、用心引导,在课内学习时调动孩子学习寓言的积极性,课后再引导孩子去阅读课本中推荐的课外书目,这样亦可大大提升孩子的课外阅读量。

(二)完善阅读环境,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在完善的阅读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其更好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要在班级营造自由、舒适的绿色读书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过并认为优质的书籍带到班级里,统一放到读书角的书架上,并组织专人对图书角进行借阅和存放记录,在班级内建立属于自己的班级图书馆。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校为每个年级的孩子精心推荐了一系列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教师则可以按照学期计划指导孩子们在同一时间段共读同一本书,读完一整本书后,组织孩子们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上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可以介绍一下书中你喜欢的人物,也可以赏析文中的优美句段,交流的空间可以自由些,这种共读一本书、交流一本书的做法,既可以让孩子们有竞争意识,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教师也可和校方进行申请,将每个月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带领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自由阅读,在这节课上学生可自由挑选喜欢的任意书籍进行阅读,只要能够起到拓宽视野、增强文学积累的书籍都可以,让他们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为他们培养出终身阅读的习惯。

(三)教授阅读方法,力求阅读成果最大化

1.我们要保证学生在“读”。对于学校或者教师规定的必读书目,必须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通读。为了督促孩子们有效阅读,我校将课外阅读与课堂练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我校的语文导学单中,各年级的语文教师们会精心设计一些本年级必读书目的试题(中低年级以选择、填空题为主,高年级则以阅读感受为主),将这些试题作为导学单的附加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孩子们真正阅读的作用,孩子们不再是形式主义地把一本书翻完则止,而是会把一本书反反复复地看上好几遍,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阅读。2.我们要鼓励学生勤“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写阅读摘记,也是检测学生是否认真阅读的方法。摘记的过程,不单单是一个简单记录的过程,更是一个用心记忆、积累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写阅读摘记,不是随意抄写一些优美词句,更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任务,为了摘记而摘记,而是要精心地分类记录,如写人的词记在一页上,写景的句写在同一区域,精妙的开头归类在一本本子上……为了能方便整理,可以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记忆,久而久之,学生们的词汇量、语言积累会越来越丰富,写起来、用起来的时候便可信手拈来。3.我们要倡导学生多“问”。“问”驱动“学”,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可以走入文本深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发现文本背后的深刻主旨,问题意识在语文阅读中必不可少。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目标之一就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目标既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倡导孩子从各种角度提出问题,也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如可引导孩子边读边思考,从文章题目、文章内容、写作方法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读思结合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发散。

三、结束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帮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利用科学有效地引导让他们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助力他们的未来发展,在他们的人生画卷上涂上一抹属于阅读的炫彩。

作者:谭净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