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提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高校成为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它同时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在提高大学生思政素质方面较其他课程可谓优势天成。大学语文能将理论色彩极为鲜明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中,使大学生在受到文学熏陶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的洗礼。本文拟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从“立德”“树人”的内涵解要、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措施等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改革这一课题进行探析。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语文思政教学实践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解要

根据各大会议中的指示,所谓“树人”,是指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亦即“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高尚的品质道德修养和奋斗向上的精神状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与“树人”相对,所谓“立德”,应指先立为“人”的道德,道德是成为“人”的根本,而人性中成人的共同美德则是人性的善;次为立时代之德,亦即时代的共同道德,现代社会不仅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也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且公共性不断扩大,从国家进而走向世界。具体来说,时代新人当立之德应包含如下内容: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而树立全球观念和生态意识。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思政教学改革是对时代号召的响应

2020年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牢牢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重要作用,使各高校、各教师、各学科都能担负起育人的责任,守住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课齐头并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课程思政意义重大,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每一名教育者都当孜孜以求加以践行的重要教育目标。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乃是对时代号召的响应,是时势的必然。

(二)大学语文课程是思政内涵丰富的学科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其无疑直接承担着推动大学生阅读欣赏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得以提升的重要作用,同时它还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对于人才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新编》选取中国古今经典篇章,涉及爱国、养性和人本等领域,是真正足以“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经典代表,且多折射出鲜明的思政内涵。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具体而微地明确,思政课是落实该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无可替代。这就强调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但这里的思政课显然不应该只局限于思想政治这一专门课程,而是贯穿在一切具有思政因素的教育学科中。而大学语文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不但具有思政色彩,而且思政色彩极为鲜明的学科,是一门真正能够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教学育人和管理育人为一体的学科,是真正与“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相承接的学科。能否发挥大学语文的思政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本学科相关元素的挖掘是否全面,是否具有深入的洞察性和富于真知灼见的创造性。大学语文的学科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梁美亚特点为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措施及方法

(一)课前深入发现和挖掘选文中的思政内容

1.教师应善于发现和发挥。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典型的人文学科,最直接呈现给读者的是由一个个文字所构建的奇妙的世界,其特点更多的是以形象摄入,以情感动人。因此,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充分展现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政内涵,尤其是文学色彩极为浓厚、可圈可点处极为丰富的作品。教师往往感觉需要在课堂上讲述和探讨的文学因素太多,可是时间紧迫,无暇他及,更无从谈论其中的政治思想因素。然而,千年前即有韩柳“文以载道”之发现,因此,不少选文包含着特定时期的思想政治立场,但又因为文学作品推崇“含蓄”之美,故而不少作品呈现“道”而不“显”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如在赏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时,教师在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因政治理想破灭人生失意而愿隐退幽居之余,发掘潜在其间的“不甘心”“不服输”却又似乎迫不得已的豪旷飘逸之气,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挫折,正视理想,长怀自信,奋斗不息。2.教师应敏于发现和发挥。对于主题呈现多解的作品,教师要在课前舍次就重地进行深入挖掘,重点推出与当下立德树人号召相吻合、能为新时代所需求的思政内容,以期对学生进行明确引领或“润物细无声”地潜移默化。如在赏析《诗经·黍离》时,在欣赏诗歌形式上呈现的重章叠句和回环往复之美,以及情感上的沧桑凄美之余,教师还应多方查阅、探讨该诗主题的多样性,并对此作出相应了解,在旧家族悲伤自己的破产、流浪者诉述个人忧思等众说纷纭中厘清种种干扰与头绪,结合《王风》之首的编排意图,补充背景,坚定“黍离,闵宗周也”的故国之思这一主旨,以此来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课中把握契机,多样化传递思政内容

虽然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是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身体力行的重大责任,但大学语文课程并不等同于思想政治课程。因此在课中无视或轻视大学语文带给学生的美的体验与价值的感知,而偏执地将其上成或等同于上成思政课,显然有违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意义与初衷。教师授课时应用形象优美的语言赋予文字以画面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学的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大学语文的课程,学习道德规范和自我行为的约束;将思政元素转变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使大学生在受到文学熏陶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的洗礼。因此教师要懂得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优化定位,把握每一个进行思政教育的契机,整合语文元素与思政元素,尽可能完美地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兼顾。1.专题化与渗透法相结合。《大学语文新编》(第3版)在编排过程中,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单元专题化模式,便于教师进行集中化教学。在这些专题中,诸如爱国文选、养性文选、人本文选等,都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投射出鲜明的立德树人的内涵。教师要抓住每一个专题进行集中凸显,将相应的思政内涵浸润进学生的价值观当中,引导其塑造健康人格,直至内化为其行事准则或目标,孜孜以求,长行不怠。而渗透化则更多体现出润物细无声的渐进性、零散性。这一方法在一些思政专题化色彩并不鲜明的教学单元或师生日常的课内外交流中可作广泛运用。高校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起着有表率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共赏过某一篇诗文后,感叹一声“祖国的河山是多么美好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我们的这一片大好河山呢!”以此来达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的教学目的;又或者在鉴赏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这一篇婚恋选文分合顿挫、虚实结合、白描和深挚哀婉的悼亡之情后,貌似信口一句“观他人之悲,惜一己之福。身处太平盛世,能与自己的爱人相守相望,是何等美满!让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所处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吧!”以此来唤醒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珍惜与进一步拥护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决心与热情。为了强化这种渗透,教师还可在导读后续养性文选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对此观点进行再度重申,以期收集点滴而成汪洋的思政教育之成效。2.传统化与时代性相结合。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过于追求教师的“教”,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主体性,过于被动。而现代教育手段不仅关心“教”,而且更注重学生的“学”。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的传统教学法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探寻出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方法,革新现代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特别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翻转课堂、任务驱动、问题驱动、小组探究等方式,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育人功能,转变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及特点。譬如在问题驱动法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关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探究,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思政资源,深化对相关思政理念、知识及立场的认识。如在讲授屈原的《橘颂》时,教师将“引导学生感受屈原坚定的爱国情感和卓尔不群、不同流俗的品性”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其不断推进强化。我们会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查找有关屈原生平的资料,目的是尽可能使他们从屈原的生平中捕捉有助于理解“屈原精神”的线索信息。而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橘树实质上就是屈原人格的写照,有意识地加入凸显屈原爱国精神的材料,如引用《离骚》的经典诗句。教师还有必要运用多媒体、网络链接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出示屈原为国被流放而犹不改的“哀民生之多艰”的“长太息”形象以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加深学生的直观立体印象;播放端午划龙舟的热烈场景,补充屈原一以贯之的其他爱国作品等,用以强化其爱国情怀,凸显其榜样力量。同时教师还会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就“屈原精神”的实质进行探讨,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屈原的爱国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感召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为祖国竭尽所能,而非斤斤计较于一己之得失,在充分感知大学语文形象美、情感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课后开展第二课堂,强化拓展思政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积极拓展课堂的外延,多渠道多方式地组织或牵头开展第二课堂来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在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同时,使其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也获得相应粹炼。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古典诗词接龙竞赛,将古时流行的“飞花令”引入竞赛中,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临场创造以增加其能力,也可以推荐学生采用“飞花令”的多种变式来增添趣味。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带领学生采用“飞觞”形式进行接龙,使学生在生动、有趣而真实化的第二课堂中感受到中华经典的美妙,由此而民族自豪感顿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还可组织辩论赛,将思政色彩浓厚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赛中,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锻炼,智慧得以开启,还能帮助学生在辩论小组的共同协作中真切感知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此外,辩论赛还能使学生在论辩中获得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让学生在辩论中更能明事非,正黑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砥砺,从而获得价值观的进一步修正与健全,诚可谓一举多得也。如辩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屋不扫,可以扫天下”“新时期人才,以仁为首/新时期人才,以智为首”“助人为乐,当奋不顾身/助人为乐,当顾己身”等选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还可以进行对联大赛、“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当以诗词歌赋等中华国学精粹为内容,这些内容既能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学生的文学基础知识,又自富民族自豪感的潜在光辉。教师要尽可能号召全员式参与,根据学情控制好难度,并且最好能以身示范,亲自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既能增加师生互动,又能极大程度地唤起学生的热情。如此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找到自信,还能建立或增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自己的思政素养。

四、结语

大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学科,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在立德树人的新时代背景下,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中又起到了责无旁贷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解读立德树人内涵的前提下,切实认识到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课前、课中到课后,一以贯之地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对这一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尝试,以期在进一步夯实学生文学理论基础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

作者:梁美亚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基础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