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创新

安全管理创新范文精选

安全管理创新

安全管理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0引言

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都必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优化、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出各项安全管理技术与设备的作用,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1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

由于受到传统施工安全管理理念的影响,施工企业在日常施工管理中更加关注施工进度,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施工人员操作规范性管理,导致各种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到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工序复杂、繁琐、周期长[1],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专门组建专业、完善的施工管理队伍,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去排查、识别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也没有科学评估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更没有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建筑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该项工作水平较低。

1.2施工工序不够合理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保障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就必须科学、规范设计施工工序,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和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优化、调整施工工序。然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忽视了施工管理工作的细节之处,这些安全隐患将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安排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展开深入的调查、分析工作,在施工工序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也会给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1.3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

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高低会决定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许多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教育,未能充分掌握各项施工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往往只是凭经验和企业制度进行施工现场管理[2],这些管理人员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难以发挥出本职工作的作用,不能对现场施工实施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2.1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监管

建筑企业要想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创新、完善施工监管内容,组建高能力、高素质的施工监管队伍,加强对监督管理人员的科学指导工作,引导他们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办事,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对现场施工的评估、分析工作,及时排查、识别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2.2创新、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积极转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理念,优化、调整施工工序,注重建筑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杜绝违规操作,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运用分包模式[3],但应加强对该模式的管理工作,科学协调不同施工项目、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施工矛盾及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施工管理部门还需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要求,合理制定出完善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督促每个施工人员都必须学习、了解相关制度要求,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2.3培养、组建专业施工安全管理队伍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实践离不开优秀的管理队伍,建筑施工企业要适当加大对施工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的投资力度,除了要招聘到高能力、高素质的施工管理人才,还需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化的培训、教育工作,确保每个管理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最新的施工安全管理技能和方法,结合施工现场管理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方式和内容,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导全体员工自觉学习施工安全管理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注重日常施工操作的规范化,有效做到安全、规范施工并灵活运用各项施工技术,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施工安全管理质量,这样容易引发各种施工安全问题,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施工企业必须树立起先进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创新、改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结合施工项目的内容和特点,优化设计施工工序和流程,制定并完善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和制度,督促全体施工人员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盖永桓,张少梅.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的体会[J].建筑安全,2016,31(1):24-26.

[2]赵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5(1):362-364.

安全管理创新范文第2篇

石油企业发展迅速,针对行业要求,提出了新的观点。通过对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安全管理情况的研究,对于油田企业安全管理上的不足,有针对的做出了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安全管理的变革方法,这对对广大油田企业在安全方面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

油田物资供应;管理创新;安全管理

随着油田规模的不断扩大,之前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逐步已经不适应油田企业的脚步,使得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升高。在这种情况下,油田企业很大程度要设置适合自身发展的物资供应链系统,用来增加企业的运行效率,从而减少成本。与此同时,这也是当代物资供应技术逐步朝供应系统转移的进程,也可以逐步实现完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

1油田企业物资供应链系统的管理情况和不足

中国的很多油田企业在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以后,导致各个油田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法和运行制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就造成上市公司跟存续公司之间的利益不一样。上市公司的管理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完善,有自己的独立的供应中心,但是虽然存续公司自己也创办了供应中心,但是他把自己单位的物资情况交给上市公司监管。这就是上市公司不仅要对自己公司提供物资,还要管理下面存续公司的物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上市公司的物资管理工作任务繁重,造成油田企业的运行效能低下。在这种低效的物资管理方式下,各部门就容易产生腐败情况。在利益的影响下,个别供应商就会用不正当的方法去哄抬油田物资的物价,采取不正当竞争对物资进行销售。为了彻底根治这个情况,有关的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单位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些制度,进行约束,但是这些制度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不能按规定实施。

2油田企业物资供应链系统在安全方面的新方式

2.1改变油田企业自身的物资供应链系统

油田要实现物流模式规模化,就一定要有自身的物资链供应系统。可是现在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的改革经历很复杂,有必要在改革初期进行全面的规划,分每一步开展。开展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把物整体的几个方面开展整合完善。这个是油田企业物资供应链系统发展壮大的基石。第二,要提升企业整体物流效率,这是油田企业物资供应链系统的后续发展阶段。第三,物流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情况,满足需求者的合理要求,这就可以让企业增效,减少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2进一步的增大油田企业自身物流运营规模

当下油田企业在物资链供应管理进行中,个别物资的引进渠道并不是很合适,某些物资的储备管理途径方式也有待商榷。只有把类似这样的困难都好好化解,才能促进油田企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油田企业在完善了自身物资供应链系统的大前提下,创建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油田物资链供应信息收集的方式,这也是油田企业后续发展的方向所在。在广泛的了解各油田下属二级单位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过程,对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各下属单位的物流供应的联合。在整合的进程中,对于油田企业的物资供应程序要把构建配送的系统和合理的配送价格为基础,在跟实际的供应物资材料具体情况分析后,进行各方面的整合处理。整个实施流程比较严谨,对于物资供应设备的投入和改变要加大,对于物流的每一个功能都实施优化处理,增加一些完善的手段和设备。其中有分拣、分体包装等等,真正意义上实现油田企业物流大格局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物流格局最大化,使油田企业的物资供应系统得到优化,实现集中管理,进入先进的管理模式。

2.3提高员工工作中安全意识和理念

对于企业中的干部要定期的开展安全意识培训班,在安全教育的培训中提高职工对于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干部更要充分的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程度。实施更多的有效的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措施,进而保证员工们的安全,使得油田企业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培训中心的安全培训课程要针对企业的所有职工,培训内容有:员工安全意识的塑造,安全意识的学习,现场的安全操作。把培训重点放在一线员工身上,因为他们在一线,面对的安全危险会比较多。安全培训不到位的员工禁止上岗。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完整的考核制度,最终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

2.4把安全事故案列分析当做重点

安全生产是第一要素,这个关系到整个油田的前途。现在大多数油田企业基本都有安全生产的案列教育,这个不仅可以预防相同的事故发生,还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5建立核实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

图1为物资供应管理系统流程图,油田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建立符合自己的物资供应管理系统。

3结束语

依照目前油田企业的物资供应情况,结合现实油田企业的发展,制定了从物资采购的具体管理和仓库配送,这样就以配送作为创新的基础,这跟传统的油田物资配送有很多不同,新的方式打破了单位跟单位之间的障碍,而且能够很快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机应变,满足了油田企业的发展,构成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油田物资供应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京京.第二采油厂库存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13.

安全管理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创新

随着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的复杂程度也在日益增长,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各种安全事故的特殊性,消防安全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结合现代建筑物和安全事故的特点,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而在这个过程中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在消防工作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也需要不断实现突破创新。

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消防安全工作得不到重视

这不仅体现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时各级部门也没能把相应的消防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在一些公共区域内,消防通道被占用,甚至被当成随意堆砌废物的场所,不能做到消防栓下无杂物,这样一旦发生相关事故的时候,不能及时打开防火门,从而给人员的疏散带来影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在厨房一些较为特殊的地区没有按照规定放置灭火器等,甚至在一些公共场合,即便放置相关的消防设备,但也仅仅只是作为摆设,一些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并不能发挥消防安全作用,实际功能无法跟随时代的步伐。机构部门没有充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致使一些消防安全制度无法落实,并没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对一些相关器械的养护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从而使隐患长期存在。

(二)工作人员缺乏过硬的专业素养

在一些单位内负责安全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做到持证上岗,他们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故而使得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也由于单位对安全工作的不够重视,这些安全负责人没有较为明确的工作职责,反而是被随意并购到其他单位当中去,缺乏统一的监管体系。还有一些消防管理人员只是作为临时工在企业和公司内部开展工作,并没能签订长期的劳动合同,故而专业素养达不到,同时也挫伤了他们在工作时的积极性,无法长期保持高度的敏锐性。而这些临时工可能本身对相关安全知识了解不足,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下低,甚至无法做到正确使用消防安全相关设备,使安全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对消防安全相关知识了解不足

在一些单位和居民区,由于民众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足,从而导致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消防应急设备的配备不够到位,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就会显得格外无助,即便备有灭火器,也无法做到正确使用这些设备,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为了应付检查,常常会配备一些不具备实际功效的安全设施,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防火宣讲工作,在社区范围内对居民进行统一的培训,发放安全相关知识手册。而对一些企业来说,在正式工作之前必须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安全知识水平过关。在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先对相关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以免有特殊情况发生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许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例如前几年发生在河南某KTV的一场火灾事故,这场事故在前期明显是可控的,在火灾尚未大面积爆发的时候,KTV内的工作人员身旁就有好几支灭火栓,如果能及时发现灭火栓并正确使用,那么这场火灾事故在极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然而不幸终究是发生了。造成这场火灾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相关人员对防火设备的位置了解不足,也没有掌握正确的使用技巧,这就给前期火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火灾爆发的时候,为什么楼上的人员没能及时撤离?一方面与KTV内的实际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就是相关安全疏散通道没有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如果在这场事故爆发之前,相关工作者能及时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检查消防设备的配备是否齐全,能否正常使用,安全负责人的防范意识是否到位,火灾疏散通道是否可用,或许就能给结果带来极大的不同。同时这也与管理高层的重视程度也有关,是因为他们不够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才导致后期的管理不够到位,从而造成了事故。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并控制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管理方针,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并落实政府的相关管理政策;各个单位定期举行消防安全演练并对内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人们心中的消防安全意识,同样在对消防安全进行演练的过程中,也要提高其防火灭火技能,真正为消防工作奉献一份力。

三、如何实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设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指的是对不同场合的管理措施都要做到位,例如居民区和办公区域,所配备的消防设备不同,需结合人流量和该区域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适合的措施。而一些单位机构没有健全的管理体系,消防监督工作就无法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所以健全管理体系,才能使得各项任务的分工更为明确,才能防止一些地区被遗漏情况的发生。例如在对工作任务进行分配的时候,可以将工作人员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等级,这些人员各自负责不同的消防安全工作,例如相关的宣传工作和各项安全设施的检查工作分别由专人负责,保证责任到人,确保整个系统流程的完备。同时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也要制定明确的惩罚措施,对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各项负责人在工作时要加强检查力度,认真仔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相关管理体系也要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始终保持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理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突破创新。

(二)扩大消防检查队伍

扩大消防检查队伍一方面可以对人民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检查队伍里的人员也能够增强自己的相关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对消防安全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宣传作用。这支队伍的组成除了专业的人员以外,还可以召集一批志愿者,志愿者可以来自社会各个领域。而在对这些志愿者进行筛选的时候最好选用那些对辖区十分熟悉的人员,这样在对安全工作进行排查的时候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各种琐碎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资金投入。正式工作前,要强化这一批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使他们能够更为详细地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确保其结束志愿工作以后投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也能对相关安全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宣传,利于我国消防安全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为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工作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居民自身就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相关部门也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大监督力度。只有全体国民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带动国家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改善现有的不足,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突破、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邓志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5):03

安全管理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创新

要想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其次企业要不断完善消防安全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把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

一、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一)消防设备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如今,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家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相对来说,很多行业属于消防高危行业。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危害到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从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可以看出,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解决对策。很多企业都是在建国初期建立的,建国初期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缺乏政策保障,而且建国初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企业没有能力购买消防安全设备,这就为企业后期的生产埋下安全隐患。目前,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疏散设备的管理,二是对灭火设备的管理。如今,消防安全设备正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能够保证企业和国家降低经济损失。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消防设备不够完善,这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企业必须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完善消防设备,才能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和国家的经济损失。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淡薄,这必定会给企业的生产埋下安全隐患,比如:某企业在2012年发生了管道爆炸事故,这次事故给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2年7月16日,该企业正在使用油轮向油罐区卸载石油。傍晚,工作人员向油罐区输油管内加入了脱硫剂,但由于安全意识的薄弱和操作的失误,第二天夜间,加入脱硫剂的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导致12人受伤,众多管道破损,大量石油泄露并迅速燃烧起来。随着火势的不断蔓延,危害到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这次安全事故可以看出,企业工作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了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没有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即便是成立了消防安全管理机构,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也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增强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创新管理模式,否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企业不符合消防安全审批条件

如今,很多企业都属于民营企业,这些民营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企业的条件达不到国家消防安全审批标准。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企业消防安全检查,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国家必须对民营企业消防设备配置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保证民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符合国家审批条件。

二、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对策

(一)加强生产设备安全管理

企业在建立厂房之前,一定要对当地的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地环境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厂房的修建地址。企业的生产一定不能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通常情况下,企业和明火点的间隔距离不能小于26米,企业的厂房也一定不能修建在地下。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厂房选址对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有很大影响。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生产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消防安全隐患的产生。因此,企业必须定期维护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加强设备管理,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增强企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

要想加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强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把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让员工也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中来。最后,企业要和政府联合,制定消防演练方案,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

(三)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宣传

政府应该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发挥其职能,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宣传,进而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并在厂房内部张贴消防安全宣传海报,让员工意识到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四)完善消防安全设备

为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企业必须加大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设备。如果企业的消防设备不够完善,火灾发生时企业无法及时制止火势蔓延,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完善消防安全设备,才能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减少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企业还应该做好安全事故预防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要想加强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首先要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增强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把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让员工也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中去。政府应该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发挥职能,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宣传,增强企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还要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生产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设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必须定期维护生产设备,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林鑫.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探讨[J].江西化工,2013,(02).

[2]伍绯.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5,(18).

[3]王维.石油化工园区应急消防布局规划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安全管理创新范文第5篇

党的十八大强调,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为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航向。任何一个省市,任何一个地区,其管理与服务的对象都是人民,脱离了这一主题,其管理就不复存在。所谓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伟大领袖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辟总结,概述了社会管理的精髓。十八大,融合了几代领导人的智慧和汗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切社会的管理创新都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脱离这一目标,就会失败。

二、整合力量,形成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强大合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订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格局与现实需求的差距日益凸显。另外,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必然带来诸多矛盾和问题,这对已经形成的社会管理格局带来新的考验。如何整合管理资源,顺应历史潮流,在新时期让试验区管理体系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达到管理目的呢?在党委的领导下,政府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各种力量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会强力推进社会管理,才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比如:管理措施的缺失与多变性,管理方法的单一性,政府服务的不到位,等等,都造成了政府管理的被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基层,各社会团体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即使根据党委和政府的要求参与进来,出工不出力、参与和稀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公众参与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试验区的发展需要一股强大的合力着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推进民主与法治,是强化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

推进民主制度建设,就应该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一个地方而言,就是通过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达进共识,形成合力。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分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要推进民主制作度的建设,就应着力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既节省了管理成本,又充分调动了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如果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构,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的协同作用,就能进一步收拢民心,增强凝聚力,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的有机结合,逐步消除部分群众仇富仇官心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社会事务的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真正形成上下一心,整体联动,共同为试验区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四、强化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干部是关键

首先,干部队伍应有较强的纯洁性,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干部才具有公信力。十八大提出: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没有干部的清正,就不可能有政府的清廉和政治的清明。干部不懂遵纪守法,干部不能遵纪守法,干部的清正从何而来?有后台的干部不愿遵纪守法,不学无术的干部不懂遵纪守法,这样的干部成了害群之马,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严重损害了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失去群众的好感,没有公信力的干部,要推进社会管理,谈何容易?无异于痴人说梦,缘木求鱼。其次,干部队伍应有较强的责任心。每一名干部,如果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社会管理创新就很难有成功的希望。今天的干部就应该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让利于民,以民为本,真正体现政府服务于民的职能。要不辜负人民的重托,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全身心投入工作,将自己的精力倾注于试验区的社会管理,与全区人民一起奏响试验区的和谐乐章,真正凸显干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关键力量。五、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是保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需要许多相应的制度约束、规范,引导各种组织、各个团体和庞大的社会人群释放正能量。当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制度还有很多,如: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制度,信访制度,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