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播学视野下音乐编辑活动探讨

传播学视野下音乐编辑活动探讨

一、传播学视野下音乐编辑的分类及音乐编辑活动的原则

(一)音乐编辑的分类

音乐编辑是编辑的一个分支,我们对它的理解也要建立在编辑学释义基础之上。从编辑学角度来看,广义的音乐编辑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有目的地进行音乐策划、选择、组织、编辑和加工的大众传播行为。狭义的音乐编辑指在广播、电视、电影、影像部门或音乐出版发行部门专门从事音乐制作、传播活动的专业人员。现代传媒为广义上的音乐编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也给狭义上音乐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媒介载体和职业内涵,音乐编辑被分为音乐文本编辑、音乐音像编辑、音乐产品后期编辑三大类。其中,音乐文本编辑是以音乐信息文字、乐谱符号化处理为主的音乐编辑,这类音乐编辑的劳动产品主要有音乐书籍、期刊、报纸等纸质印刷物。音乐文本编辑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他们常常要对音乐文本的字、词、句进行修改、润色,还要对现场的稿件产品进行审选。可以说,除非有扎实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音乐知识,否则很难胜任这份工作。在现代传媒环境中,音乐文本编辑还需要在尊重音乐原作者意图的情况下,对乐谱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迎合受众需要。音乐音像编辑主要就职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型媒体机构。多样化的现代传媒方式,给音乐音像编辑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音乐音像编辑必须具有相关的电子设备运用、操作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及音乐作品风格把握能力。音乐音像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种,一是音响选配,一是结合表现需要选编音乐作品。音乐产品后期编辑的主要工作是运用音频、视频处理手段对音乐节目进行音响和语言的后期配置与润色,其目的是优化音乐产品的传播效果。这就要求音乐产品后期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录音技术、音频视频软件操作能力。

(二)传播学视野下音乐编辑活动的原则

1.目标清晰

音乐编辑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与其他组织活动、文化活动相比,这个活动不但要有一个明确的思想,还要有一个严谨的框架。也就是说,音乐编辑要在指导思想的指引下,对音乐编辑活动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部署。这就要求音乐编辑在编辑中要认真分析社会背景、受众需求,遵守编辑主客体及传播媒介的发展规律来制定编辑目标,并在编辑目标中体现编辑思想。其次,音乐编辑要对最终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一方面抓住阶段性目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时间安排实现它们的有效连接,从而为终极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2.受众至上

受众是音乐编辑活动的最终消费者,也是音乐编辑的服务对象。受众虽然不参与音乐编辑活动,但是受众的喜好、思想和需求,在整个音乐编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编辑在编辑活动中则要树立“受众至上”的思想,深入了解受众心理、习惯和需求,然后以受众需求为前提进行编辑活动的目标确定和选择策划。其次,在音乐编辑活动中,音乐编辑还要关注受众反馈,认真倾听受众的建议,并尽可能通过可靠渠道向受众披露音乐编辑情况,以促进音乐的完善和优化。需要指出的是,音乐编辑固然要有“受众至上”的意识,但是这并不代表音乐编辑要盲从于受众,针对受众的庸俗需求和不健康需求,编辑人员也要坚决抵制,绝不迎合。

3.彰显时代精神

每个时代的音乐作品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是人们经常会通过音乐来管窥时代文化品质的原因。可以说,什么样的时代造就什么样的音乐作品,音乐的主要任务就是描绘时代风貌,这一点,在《黄河大合唱》和《梁祝》这两部作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音乐编辑活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实施都要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这个基点之上。音乐编辑活动的运行和探究,也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鉴于此,在音乐编辑活动中,音乐编辑要关注时代背景下受众的心理诉求和社会主流思想理念,在音乐信息加工过程中,准确把握信息与时代文化的关联,以促进音乐编辑思想、受众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融合。

二、传播学视野下当前音乐编辑活动的传播特点和作用

(一)传播学视野下当前音乐编辑活动的传播特点

如今,传媒媒介的多样化,使得音乐编辑活动环境也愈加复杂,音乐编辑的特点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整体来说,当前音乐编辑活动在传播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传播主体专业化

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体,也是传播链条中不可缺少的因子。当前音乐信息传播的媒介组织主要有电台、电视台、网站、杂志社等音乐传媒公司或组织,这些组织大都具有组织结构复杂、分工细致等特点。以广播电台为例,一个看似简单的广播电台在部门设置上必须包含编辑部、采访部、广告部、录制部等,其内部工作人员分工有记者、编辑等。这些部门的音乐编辑人员要在组织既定方针和工作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信息采集、整合和加工,完成音乐的有效传播。这些音乐编辑人员一般都要有专业的教育培训经历,具有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具备高度的音乐感知力和理解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音乐编辑这份工作。

2.受众范围极其广泛

现代媒介的多样化,使音乐编辑活动的指向范围逐渐模糊,音乐信息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如今,一旦具备了信息媒介条件,不同地域、阶层、性别、种族的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编辑活动的受众。音乐编辑活动的受众数量不仅组成更加复杂和分散,成分也更加复杂。与音乐编辑活动所必需的媒介组织不同,这些受众缺乏鲜明的组织性,他们的爱好和选择习惯也是在不停变化之中的,我们无法以对待单独和组织性主体的眼光去衡量他们。受众广泛化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共同结果,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兴媒介的广泛运用为受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条件。这给音乐编辑活动提供了更加宽广的视野,但是也给音乐编辑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音乐编辑活动属性双重化

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度越来越高的当下,音乐编辑活动的文化与商业双重属性也越来越明显。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音乐编辑活动的双重属性与音乐信息的价值和媒介组织的属性有着直接关联。媒介组织是社会公共事业单位,以之为平台的音乐传播活动自然而然也具备了文化属性。如音乐编辑活动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梳理与整合,使得音乐文化类型更加多样,从而丰富了人类音乐文化成果,促使音乐文化通过传播给受众以引导。传播媒介的商业化如媒介组织的商业化运用模式、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传播行为,又决定了音乐产品的商业化属性。它决定了音乐编辑活动及其劳动成果必须置于市场环境中进行交换、销售,以换取一定的经济收入。鉴于此,在音乐编辑活动中,媒介组织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关注音乐文化传播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协调作用,促使音乐编辑活动朝着属性双重、互相促进的方向稳定发展。

4.信息反馈日渐弱化

音乐编辑活动中的信息反馈,指受众对编辑活动、音乐信息的回应,信息反馈可以促进音乐编辑活动的进一步完善。从传播学视野来看,当代媒介组织在传播地位上占据主导地位,受众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极其被动。在传播渠道上,媒介组织也位于传播渠道的上端,他们与受众之间的距离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远。若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渠道,两者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困难的。音乐编辑活动的受众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分布广,无组织,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信息反馈,即使有反馈,反馈的信息也是零散而杂乱的。音乐编辑也就没有办法从受众那里得到反馈,他们对受众反馈的重视度也就越来越低。很多时候,为了下一阶段的活动策划,音乐编辑或媒介组织只能选特定的时间、通过特殊的形式进行反馈信息的收集。

(二)传播学视野下当前音乐编辑活动的作用

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实践经验无不是通过传播来彰显价值、体现作用的。换而言之,传播是文化存在的基础,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更是文化价值得以实现的必须过程和重要手段。同样,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也只有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让受众体验其价值,解读其内涵。只有这样,音乐作品的价值才算真正实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传播的有效进行离不开文化,音乐作品在传播中必须借助一定的图像、文字、语言等符号形式来进行目的和意义的表达,这些符号本身就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音乐传播的内容、现象和传播方法同属于文化的范畴。也只有在他们的多维关联和协调作用下,音乐编辑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文化性和商业性。也只有在音乐编辑活动文化和商业价值得以体现的前提下,各类音乐信息才能被有效收集整合起来,转化成更多符合、体现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音乐成果,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音乐编辑活动的文化认同度。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传播学视野下的音乐编辑活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此,我们在对音乐编辑和传播活动进行探讨时,可以从传播学的角度入手,对音乐编辑活动、音乐传播行为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拓宽音乐编辑活动的研究领域,探寻音乐编辑活动与社会文化构架、大众传播的内在关联。

作者:王士宇 单位:安徽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