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5篇)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5篇)

第一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思考

摘要:在外语学习中,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学习者可以在自然阅读中接受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不仅扩大了词汇量,还可以无形之中增强了语感。本文尝试在输入假设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大学生阅读困难情况的实际,探讨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输出假设;阅读困难;英语阅读

0引言

人类是一种学习的动物,而阅读是人类社会认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是吸收扩充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历年的全国英语四六级当中,阅读理解在考试中所占据的比例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阅读无论是对于英语习得本身,还是对于考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我国大学生英语词汇量已经到达一定程度,对阅读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没有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理解,只是停在文字层面意义的理解上。因此,本文尝试在输出假设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1大学英语阅读情况现状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最大成功莫过于阅读之后,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表达的愿望,这其实就是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奋点。“阅读”其实是一种语言输入,是一种从外到内的吸收,而想要“表达”,则是一种信息的输出,是从内到外的一种传递。而目前我国大学生仍然存在很多的阅读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汇:在阅读中遇到生词几乎是必然的,它并不因为学生具有猜词能力而发生变化。但是平常就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词汇方面的困难会比较小。此外,高年级的学生也比低年级的在生词方面的困难要小。第二,阅读速度:各种生词或者令人疑惑的句法结构都会拖延阅读速度。学生如果有在阅读时做标记的习惯,尽管是个好习惯,但是也会影响到阅读速度。第三,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字是文化的载体,阅读英文必然会接触到英美文化背景。但是研究也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文化背景对阅读造成的困难会逐渐减少。但是在初期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初期时,就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第四,缺少阅读兴趣: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几乎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阅读教学中还需要提供一些相关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第五,不能整体把握全文:虽然很多学生能够猜测生词的意思,也明白语法,但是就是整篇文章的意思没法整体把握。在阅读中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是很重要的一点技能,所以教师如何让学生在整体上去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去了解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以便学生可以对整体有更好的把握。

2输出假设及其功能

针对Kran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的不足,Swain在1985年提出了输出假设理论。他在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尽管学校的教学语言是法语,大部分科目都是直接用法语进行教学,学生也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但学生在说、写输出技能上仍然不能达到和听和读一样的水平。因此,他认为,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非常重要,但是仅仅输入,还不能够让二语习得变得精准。语言输出对于语言习得也同样重要,Swain曾说过,如果学习者想让自己的二语既流利又精准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更需要可理解性输出。他曾指出,语言输出有三个功能:第一,触发功能: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入时存在选择性注意的现象,只有被学习者注意到的语言材料才能被理解吸收。而学习者在进行输入和输出时注意到的语料是不一样的。学习者接受语言输入时,着重关注的是语义,会忽略的语言结构层面。当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出时,学习者需要用符合逻辑又精确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期用最好的结构精准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因此,学习者时输出时,必须要注意到语法结构,这样就能激发学习者认识到,自己试图表达的和自己能够表达的存在距离,触发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达空白”,更激发学生去了解,去解决问题。第二,检验假设:语言输出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检验中介语,修改,检验,修改,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不断的检验-修改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一定熟练程度的语料,提高英语输出水平。第三,意识反省:在一定条件下,学习者会就自己的语言输出进行反省修改,有意识地发现中介语不足并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控制语言输出和内化语言结构的目的。

3输出假设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进行大量语言输出并通过大量输出强化语言输出的过程,对学生的记忆、概括、分析和理解等有诸多要求的集合体(卢仁顺,2002)。因此,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进行说、写、译等输出活动,在输出中巩固强化语言输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输出,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要相当注意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际,讨论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阅读前的有效导入: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可以用图片,声音或者视频等方式,或者让学生读一首小诗,一段演讲,一个小辩论等,只要与阅读主题相关,都可以采用。好的导入就好比是餐前一道好的开胃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提供给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语言输出的机会。

第二,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文章篇幅结构:如果文章偏长,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对段落大意进行推理,讨论得出结论。首先分析段落的中心句,过渡段落,然后总结大意,分析作者是如何就一主题开展的,如何论理,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让学生们互问互答的方式,相互纠正。教师要弱化主导者的角色,尽量充当一个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

第三,读后总结:阅读后对文章进行总结是一种很好巩固语言输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提供进行总结:一是找出文章关键词5~10个,让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脱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或者利用所给的单词,新编一个故事。让学生自己选择。二是找出文章主题,对这一主题,结合中国实际,展开讨论,如何涉及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小型辩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

4结语

二语习得仅靠语言输入时不够的,要想让二语更加精准就离不开语言输出。因此,在大学阅读教学当中,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出来巩固更新语言结构。本文是在输出假设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学生阅读困难的实际,讨论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作者:叶鑫 单位: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图式理论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探讨的突出问题,但就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来说,语篇阅读教学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未得到明显提升。本文将从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现状入手,以图示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研究基于图示理论下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正确教学方法。

【关键词】图式理论;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应用研究

阅读是人类获取语言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对语言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得中西方文化知识、为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跨交际能力。本文将以图式理论为理论指导,探讨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激活和充实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网络,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一、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基本是以教师、课本、讲授为中心;教学重点是着重讲解词汇、语法知识,培养语言能力。从文字为开始,从单词到短语、句子,再教学生如何判断作者在文章中的意图。一堂课上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讲解词汇、语法及句型的运用,却让学生对文章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相关背景知识能力的培养采取的是囫囵吞枣式的教学。在这种教学课堂上,学生对文章理解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只是处在对文章表层结构的理解,并未达到对文章深层语义和语用的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传授语篇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充分理解外语语篇的含义就必须了解这门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语言和文化不能脱节。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语篇阅读教学中很少能坚持有效地将语言和文化联系起来教学,因此学生在语篇阅读中缺乏背景知识,对很多文章的理解就会产生偏差,难以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形成阅读障碍。这种教学现状必将导致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下降、阅读速度缓慢,语篇意识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差,并在阅读过程中存在语言知识障碍、背景知识障碍和篇章语用障碍。

二、图式及图式理论

图式(schema)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Schank&Abelson,1977)。它对一群信息的一般和期望的排列做出规定(桂诗春,2000)。Barlett(1932)将其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图式是通过认知经验发展起来的关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认知结构,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上与新信息相互整合、分析而形成的。现代图式理论是于本世纪70年代后期,经过哥德曼、鲁姆哈特、皮亚杰、卡鲁尔等诸多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并被运用到阅读当中。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这一复杂的认知过程涉及读者的图式和语篇信息持续的交互作用过程(VanDijk&Kinstsch,1983)。它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读者的关键作用以及文本和读者背景知识的交互作用。图式阅读理论中主要包括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等内容。因此,阅读时要想正确理解文章,读者必须具备与文章相应的图式,同时,还要在阅读过程中成功地激活该图式。

三、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认为,语篇的意义并不存在语篇本身,而是存在于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中,是读者所赋予的,不同的读者对同一语篇可以根据自己的图式赋予不同的意义。因此,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图式,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图式,以激活原有的图式并积极建立各种新的图式,从而实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促进者的身份转变。根据图式理论,读者大脑中的图式越多,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正确、透彻,阅读能力也就会越强。本文将从以图式理论为指导,探讨和分析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及学习。

1.强化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对构成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阅读理解的第一步是辨认词汇并建立词汇意义的表征。语篇中的词汇、习语、语句结构和语法方面的知识即为语言图式。当读者知道某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就会在自己大脑存贮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语言图式。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才产生了理解,否则阅读就会出现理解障碍。词汇、语法是构成文章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对文章进行通读,进而对文章进行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可采用图示理论指导学习单词,增强语言图式。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关键词,指导启发学生利用上下文,激活相关语言图式,让学生在对生词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单词,增加熟悉感。利用词根相同、用法相同的单词,或如同义词,反义词及同位语等来猜测词义,运用联想法将生词存储为长期记忆。提倡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来帮助理解,增加语言输入和输出运用。

2.优化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是指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一系列背景知识。内容图式,在一定程度上所发挥的作用大于语言图式。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内容图示,在阅读过程就不能与头脑中相关的语言图式和形式图式进行信息的整合、分析,也就无法完成文章的理解。在语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背景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优化学生的内容图式,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脉络上进行深层次理解;设法帮助学生建立和构成新的内容图式,努力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分析和概括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固化形式图式

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逻辑结构、修辞方面的知识,是对阅读材料的类型、结构、题材、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体裁和结构的多样性也会对阅读理解产生影响。因此,对文章体裁和结构的掌控程度,可帮助读者迅速提炼最重要的信息而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分析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和结构,通过直接教授的方式直接、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形式图式,固化形式图式,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所读材料的大意,指导学生融会贯通,提高阅读的效率,从而推动阅读能力的增强。

阅读理解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只有将语言形式与背景认知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读者大脑中的图式越多,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正确、透彻,阅读能力也就会越强。因此,在大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扩充语言知识、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讲解文章的语篇结构、分析阅读技巧等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构建、丰富、完善并激活学生的相关图式,提高阅读理解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丽.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1.

[2]王华珍.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预习障碍及教学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3]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4]崔春燕.图示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9.

[5]王玉.基于图式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改革[J].教育界,2013(19).

[6]李波.图式理论在商务语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2(2)

作者:周琳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第三篇:语言磨蚀理论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摘要:在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推动下,针对大学英语阅读来说,教育体制改革对其提出了更加全面和现代化的教学标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更加切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对外语语言的综合掌握水平。本文站在外语磨蚀理论的背景下,以外语磨蚀理论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提出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外语磨蚀理论的积极作用,提出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目的是推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工作更加高效和科学。

关键词:外语磨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前言:

当下,很多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都依旧沿用传统形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并未针对人性化的阅读教学单独开设一门课堂进行教育。同时,大学英语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会普遍存在“语言重合”的弊端,即学生的第一语言与学习的第二语言之间联系得过于密切,无法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英语阅读的基本语法以及应用方式。目前,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仍无法很好的让大学生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而仍是按照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过于注重英语的背诵与写作,而大大忽略了对英语文章的精读以及对英语语言整体语感的掌握。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生在英语的综合阅读学习中出现“短板效应”,在阅读方面不能做到均衡发展。

一、语言磨蚀理论的概念

语言磨蚀又被简称为语蚀,指的是外语习得过程中的逆反应过程。语言磨蚀理论是建立在语言磨蚀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形成更加明确和系统化的外语磨蚀定义与概念。语言磨蚀理论是指在外语学习的期间内,由于语言的学习者或者使用者对第一语言的使用逐渐减少甚至停止,从而产生第二语言的学习对第一语言产生磨蚀反应,造成外语学习者第一语言的掌握和表达能力逐渐减退,这便是外语磨蚀理论。

二、语言磨蚀理论作用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英语语言的技能

针对英语技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来说,需要注重英语语言的基本特点来进行密切的英语教学。然而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都在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欠缺对英语语言技能的理解,忽视了英语语言自身技能,缺乏更加系统化的英语教学过程。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只注重对词汇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听与读的技能,影响了大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2、阅读教学活动缺乏深度与广度

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多建立在公开课以及互动活动形式上完成的,而这样开放程度较大的英语教学活动来说,虽然具备了非常高的互动性和沟通性,也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在阅读课堂之上的学习热情和高涨的学习心情,然而却缺乏教学本身的深度与广度。这种阅读教学活动没有根植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教学作用较低,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意义,仅仅是作为活动的形式开展,无法引导大学生对英语阅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广泛的学习。

3、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存在误区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中存在的主要瓶颈包含了三方面。第一,大学英语教师针对性的阅读词汇教学难点不够突出,词汇教学策略缺乏重点和突出点,从而无法掌握更加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记忆阅读词汇。第二,运用的语法教学策略的意识不够,没有正确认识英语语法教学给予给学生的溢出,使大学生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更会与汉语语法相模糊。第三,英语语言的技能教学策略的利用灵活性欠缺,只围绕在相关单词短语的多读与多写中,硬性记忆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英语语句使用技能的含义,缺少阅读使用技能教学策略的生动性和多样性。

三、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具体路径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相关学者提出了利用“外语磨蚀”理论,结合英语语言的基本特质,形成更具积极作用的“植入性”教学观点,让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真实、深入和全方位的理解英语语言,从而综合提升大学生的阅读掌握水平。

1、加强阅读语言技能的教学,扩大外语磨蚀积极影响

首先,重视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重要地位,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惯。英语语言的学习需要建立在频繁的读与写前提下,通过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技能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加重视词汇的读和写,让外语磨蚀理论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英语的语言技能。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通过每天的积累和大声朗读,能够在无形之中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印象。采取轮流形式的朗读方法,增强每位学生的责任心和兴趣,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阅读积极性,利用磨蚀效应影响学生对第二语言的阅读能力。其次,在课堂上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鼓励学生综合并灵活运用英语阅读技能,达到英语作为外语要与汉语的基本语法相区分开来,从而避免产生英语的学习造成汉语掌握能力的下降,需要在一定程度避免外语磨蚀消极效应的产生。由于很多学生对阅读课堂都存在一种抵触和厌倦心理,认为阅读课堂的学习过于枯燥,降低很多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然而,如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灵活的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漫人物、喜爱的偶像明细、喜欢的卡通玩具等,提升学生对相关英语内容的吸引力,调动学生自己喜欢事物的英语阅读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灵活的运用阅读技能,在外语磨蚀效应的推动下增强对第二语言的理解。

2、合理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发挥磨蚀效应

针对英语语言的相关特点,将多重阅读教学活动螺旋式的展开。阅读教学相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多的是运用综合素质的标准来推动学生的语言掌握水平,需要站在基本兴趣和内在因素的角度,提升学生对英语语法、技能以及词汇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理解,而不是站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提升英语的使用能力。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要发挥英语语言的自身性质和特点,极大程度发挥外语磨蚀效应的积极作用,让大学更加深入和自发的体会英语语言的使用规则,从磨蚀理论的基础上提升阅读语感。比如根据图片猜相应的英语词汇,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对语法的理解来围绕设定的主题联想关联等活动,使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综合,呈现螺旋式的结构循序渐进,深入发挥磨蚀效应,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阅读水平。

3、有效应用外语磨蚀的阅读教学策略

首先,抓住英语教学内容的具体特征,合理选择外语磨蚀理论教学策略。在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发挥良好的引导性作用,制定应用效率更高的“磨蚀性”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第二语言基本特质的基础上,更加理性的对待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不同与共性。通常情况下很多英语教师会选择多媒体课的形式进行生动的英语课堂讲解,但是大部分都只是利用屏幕和丰富的图片单方面的进行相关词汇、语句的解读和阐述,学生硬性的接受基本内容的背诵和记忆,缺乏良好的互动性和交流。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应多利用小组讨论、词汇比赛以及大学生自主讲课的方式,纷纷的带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达到有效地运用外语磨蚀理论中的“植入性”观点,带动大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英语语言的理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语感。

这样不仅更加生动的掌握了英语语言的使用特点,更在愉悦的氛围下完成教学。其次,强调大学生的“潜意识”的语言认知阶段,从而进一步调整当前实行的词汇教学策略。大学生由于年龄和智力的发育水平较为成熟,在自主性选择上会占据主导地位,那么阅读教学便需要利用大学生主观因素过于强烈的特点,推动学生在“外语磨蚀”理论的背景下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吸引自己的事物进行探索,提升英语阅读的学习积极性,在第一语言掌握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共性的促进、差异的摒弃,实现磨蚀反应的积极化,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英语阅读水平。并且,基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英语教师更应该进一步调整当前的英语教学策略,从而更加适用与大学生的学习规律。比如在进行英语词汇的讲解中,教师不适宜选择过于尖端化的英语词语,比如商务英语、科学英语等,通过难度适中的英语词汇学习结合预习———讲解——巩固的教学策略,在外语磨蚀效应的影响下实现阅读语言理解的深入化,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有利于构建更加高效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

结论:

综上所述,英语是一门讲求综合发展的学科,并且英语的阅读学习课程也是在了解英语语言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讲求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因此,在针对今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实现四大方面的平均发展,实现大学生英语阅读综合水平的提高。更需要结合外语磨蚀理论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能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外语磨蚀的效应,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与第一语言的基本语法进行区分,使外语磨蚀的消极影响转换成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耿莹.基于语言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后续教学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

[2]熊珈仪,杨宏.大学英语教学中磨蚀七大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思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1).

[3]邹晓燕,夏常利.基于外语“磨蚀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验分析报告[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作者:张晶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第四篇:大学基础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素质培养思考

【摘要】大学英语阅读从内容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阅读和专业阅读。基础阅读的内容涉及了目的语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是大学英语阅读的主要部分。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了解外边的世界,建构国际性的思维模式,进行国际交流大有益处。

【关键词】英语基础阅读;文化素质;思维模式

一、引言

阅读是我国大学生获得英语语料的主要来源。通过阅读可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经济政治、人文地理、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背景知识,通过阅读可以丰富词汇、构建思维、完善表达、增进交流、提高语言能力等。大学英语的阅读是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各类考试中,阅读理解占有很大的比重,被视为测试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评估项目。阅读是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大学英语阅读从内容层次上来划分可以分为基础阅读和专业阅读。所谓专业阅读通常涉及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主要涉及研究生阶段的各个专业领域的内容,这方面的阅读是在基础阅读之上为了获取更先进的世界一流的技术而开展的。而基础阅读的内容涉及了目的语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人文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和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是大学英语阅读的主要部分。在本部分的教学中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了解外边的世界,建构国际性的思维模式,进行国际交流大有益处。

二、外语文化教学缺失情况严重

近年来虽然四、六级过级率表面上不成为评判大学英语教学的标准,但是校际之间的比较,社会用人的潜规则,学生及家长对此的关注都给老师的教学造成无形的压力。重视过级率、强调考试的杠杆一直是在指挥着教学的方向。目前,高校中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力轻素质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反映突出。教师也多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只突出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的工具性的特点,而忽略了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特点,大大弱化了学生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西方文化的真谛,对于西方文明的理解和思维没有系统的了解,这样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和掌握西方文明的对于人类的贡献,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同时也会使学生把英语只看作是一些难记忆的单词、乏味枯燥的语法,而非丰富素材的人文学科,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中的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各种版本的大学英语的教材中,涉及到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有体现了人类探索人文精神历程的。在大学英语基础阅读中就是要注重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文化素质,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培养文化素质、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的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张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由此看来人文文化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基本任务。学习英语不单单是懂得语法、记住词汇,了解意思这么简单的工作了,培养具备较强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的学生是我们更为艰巨的任务。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不仅让学生在语言上学到知识,更是在思想上得到滋养。比如在讲”TheHat’sColor”课文时,除了介绍帽子的六种颜色以及其代表的性格,分析课文的逻辑结构等以外,还要增加东西方对于颜色的认识及其含义的不同,引出颜色的隐喻用法等等,这样既增加了语言知识,也介绍了东西方对于基本颜色的不同认识,对于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尽量避免了。比如《高级英语》中有“TheEastBazaar”和“Marrakech”两篇课文虽然主题不同,但均涉及到了中东地区的民俗、民族、地缘、宗教等文化现象,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佛教三大宗教的起源、教义、发展、传播等等知识,这样对于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就在课程中进行了。

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这里说到的“品味”是指人的精神世界,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品味,是指对事物有分辨与鉴赏的能力。那么,文化的品味就是指一个人对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分辨和鉴赏的能力。英语阅读教材中充满词汇丰富、文句优美的佳作,充满情感饱和、意蕴深刻的美文。通过美读,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头脑中具体可感的画面,让学生形成审美感知;通过美读,可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蕴和情味。在美读的过程中,学生在作者向善向美内驱力的推动下,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将逐步得以提升。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人格品位就会得以塑造和提升。

五、结语

一门语言的学习就等于认识一门文化,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只有深刻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风俗习惯、社会、人文背景及生活方式,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该国语言。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关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培养人文文化舒适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有助于学生们了解文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及运用语言,提高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绵博.试谈研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温州教育文摘,2007,(11).

[2]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1987,(3).

作者:解景媛 单位:天津农学院

第五篇: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有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翻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是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传统教学模式成效不佳,应用合作学习法则可以突破现有的困境,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长久以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都集中在句子词法结构分析、词义辨析、难句解答等方面,忽视了语篇理解的深层次含义,呈现出(onewaycommunication)的模式。阅读理解成为了一种被动解码过程,学生要理解一篇文章的含义,需要从基础语言单位着手,再接触句子与篇章,课程中的互动和交流很少,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语言应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

合作学习理论(cooperativelearning)最早产生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改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学者的一致好评。Johnson的研究显示,有效学习包括五个元素,即PositiveInterdependence(积极互赖)、FacetofacePromotiveInteraction(面对面促进互动)、IndividualAccountability(个体责任)、InterpersonalSmallGroupSkills(人际和小组技能)、GroupProcessing(小组自评),其中每一项内容都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致,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习任务是由学生共同进行承担的,问题的解决也更加容易,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出学生的水平,让他们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实现情感交流,继而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的过程,任何教育活动的本质都是交往,只有利用各类型的人际交往,才能够起到理想的教育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出合作学习的作用,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科学的分组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合作学习倡导“组内异质”与“组间同质”的原则,小组内部的成员在性格、能力方面需要存在差异,这可以让小组成员真正的实现合作互助,组间同质则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公平竞争。因此,在分组前,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水平,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成员数量过少不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成员过多则会直接小组成员阅读与交流能力的发展。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这既可以提升他们的兴趣,还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实践显示,让小组成员进行持续性发言可以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metacognitiveability(元认知能力)。

2、明确阅读学习目标

在开展合作学前,需要首先明确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可以利用科学的阅读策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小组成员需要利用分工协作、角色转换、资源共享、集体奖励的形式构建出依赖关系。目标的制定是合作学习的动力,也是小组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3、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合作

学习小组要想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组内成员必须要积极主动的学习,营造出具有依赖性的学习氛围,这可以让学习效率变得高效,学生不需要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可以应用语言来解决问题,语言学习从压力转化为一种动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得到了有效提升。国内外实践显示,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任何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前,需要充分的进行准备,了解文章大意,带着问题去阅读,为后续的交流和对话做好铺垫。

4、及时组织小组报告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逐步摆脱自己的片面思维和狭隘认识,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水平与认知结构。在讨论时,组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阅读材料时,鼓励学生针对阅读题目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大家可以取长补短、相互鼓励,作为教师,则要控制好组员的行为,提升合作学习的具体效果。最后,由组长来整理发言,进行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对报告中的不当之处和亮点进行深层次讨论与交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意义上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得到明显的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既是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有益途径,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技能、心理品质与合作意识,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宋斌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2]孙琼.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3]陈黎明.从合作学习理论出发探索高职大学英语口语特大班额的教学新路径[J].海外英语.2016(12)

[4]阳兰梅.合作学习理论在《新视野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李思元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