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审美教育

中学审美教育范文精选

中学审美教育

中学审美教育范文第1篇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一纲多本”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多种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些课本保持了各自的地方特色,但又在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由此,我们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二、三岁至十八、九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有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节所叙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人只分辨红、橙、黄、绿、青、紫、黑、白等简单的色彩,而画家和经过绘画训练的人就能表现出事物的丰富色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相关系。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中学审美教育范文第2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湖南教育学院易健教授指出:“审美感受,即美感,是指审美主体(审美者)对于审美客体(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与反应,或者说是审美主体感受到审美客体后所形成的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在听、说、读中培养学生的美感

笔者每次在教学中利用媒体放课文录音前,我都要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听,从朗读者的语气、语调中去感受文章哪些地方能够深深的感动你,特别是学生在听完《,你在哪里》和《小巷深处》这两篇课文时,全班学生已是泪流满面。这样,我乘势去分析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以古诗词教学为例,如果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背一背,那是起不到教学效果的。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公元757年3月写的《春望》中有两句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在一般情况下,本来是逗人喜爱的,是赏心悦目之物,之所以催人“溅泪”、令人“惊心”,主要是诗人羁居于被叛军攻陷的长安,目睹“烽火连三月”的战祸所造成的“城春草木深”的景象,又联想到妻儿音讯杳无,生死难卜,于是他忧国、忧民、忧家,百忧交集。在诗人这种悲凉的心境中,花也会“浅泪”,鸟也会“惊心”。这完全是诗人的审美心境所致。

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审美联想能力

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无事可写、无话可写。如何对事件站在审美的高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是难上难。因为他们的思维和审美联想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这种写作负担转变成一种美的享受。如何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联想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1、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先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那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素材,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最有利的创作源泉。

2、积累素材,灵活运用

有些学生仍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平日有时间就搞“题海战术”的训练,很少在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写作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多阅读文章,积累写作素材。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就是说书读多了,知识就丰厚了,就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就能左右逢源。但仅仅多读是不够的,在读的同时更应注重素材的积累,让其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并灵活运用到写作中。正所谓“取精用宏,厚积薄发”,有了一定的数量才会有一定的质量,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3、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现在中学课本所选的文章是来自古今中外的美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可以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在课文分析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

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再如《背影》中的父子情,《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子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均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3.抓住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家所勾画的这幅深秋傍晚天涯游子凄凉的旅行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昏暗的,小桥旁边的人家是稀稀落落的。在荒凉的古道上夕阳残照,西风扑面,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的马是消瘦的,举目所见,整个景物是如此的悲凉、凄惨。这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断肠人”的审美感受与心境的写照,或者说是断肠人悲凉心境在自然景物上所打上的印记。

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发展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还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

中学审美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可忽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息息相关。中学教材蕴含着大量美的元素,我们应在教学中正确施行审美教育策略,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不仅能发现美,而且能创造美。

一、当下语文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内容与任务。然而,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中的审美教育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抓不住美育的重点

有些教师不能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么对文质兼美课文中的“美”视而不见,要么将渗透在文章中的“美”过分地抽离出来,使之成了美学课,自我陶醉,而学生不知其所以然。如散文《春》的教学,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课文结构的分析,从盼春、绘春、颂春几个段落分析所写内容及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而忽视了文章所描绘的春景图,让学生去感受春的气息、春的美。有的教师看到了文中所描绘的春天美景,就一味地引导学生怎样去描写春天的美景,符合哪些美学原理,使学生不知所云。上述两种教法都没有真正把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

(二)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课堂上要充分表现出语文教学中的“美”,如音乐美、韵律美、自然美、形态美。比如《苏州园林》虽是一篇说明文,但写出了苏州园林追求的自然之趣、图画之美,如能用录像、投影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无疑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苏州园林特点的掌握。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学

应试压力迫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发生偏差,对学生的审美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审美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二、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条件

语文教学中,到底怎样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这就说明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能离开具体的篇章教学,要渗透在学生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之中。语文教材中储存着大量的审美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就是审美的对象,是各种形态的美。通过教学,这些美的境界、美的形象、美的情感能让学生感知,达到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目的。那么,语文中究竟有哪些美的因子可供挖掘呢?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美

文学即人学,课文中大量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戏剧、散文,都塑造了许多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生动展现了各种人物的形象美、情感美、人格美、精神美等。如“康大叔”那样的丑恶形象,也正是为了衬托美的形象。

(二)意境美

这种美大量存在于散文和诗歌之中。宁静优雅的荷塘月色、枫叶荻花的浔阳江头、青翠欲滴的竹林竹海、挺拔秀颀的塞外白杨、风光如画的桂林山水、秀美神奇的长江三峡……无不体现了一种情景交融之美,足以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得到愉悦的享受。

(三)结构美

文章的结构美是一种形式美,学生能够认识美的结构,并且在写作实践中运用、创造,就能通过鉴赏美的形式,深入把握美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表现美的手段。所以,发掘文章结构之美也不容忽视。如《药》的双线结构、内外映衬之美,《乡愁》的整齐划一之美,《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空交错之美等。

(四)语言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也是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语言的美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形象化和个性化上,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语文教材选定的课文,语言绚丽多彩,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因为只有热爱本民族语言的人,才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此外,语文教材中的美还有诸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画面美,“两眼之间间或一轮”的传神美等。一句话,不是教材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策略

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真(语文知识)和善(思想教育)统一起来。但究竟怎样才能统一呢?针对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体感知,保持课文完整

现在,有种不好的语文教学现象,即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再条分缕析,似乎将文章“解剖”完了,教学也就结束了。其实,正如孤立的一个音符不能产生美感一样,单独的一个字、词,甚至一句话,也不能引起美的愉悦。教师必须先让学生整体上感知,引发初步美感;在这种美感的激励下,再随着教师发幽探微,追根寻源,从本质上把握审美对象。然后回过头来,对整篇课文作理性思考,以获得真知灼见和更大的审美快感,使语文教学过程遵循“初读—细读—品读”或“整体—部分—整体”规律。这样,不会让他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是以它存在的完整性作为审美主体的感知对象,为主体所认识和把握的。因此,在统一、和谐中所体现出的形象完整性是美的形象性的基本要求。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完整的秋景图,一幅完整的形象画面。它的美不是“古道”“西风”“瘦马”“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等单个形象孤立地显现出来,如果孤立地去欣赏这些单个的画面,就不会产生强烈的美感,有些画面甚至是比较丑的。但是,把这些单个的画面艺术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完整的形象画面,就显得很美了。这也充分说明,美的形象的完整性,有其内在的结构规律,破坏了形象内在结构的规律,就失去了形象的完整性,美的形象都是由若干形象要素组成的。形象要素的意义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显出,只有具备审美意义的整体形象的存在,形象各要素才具有审美意义。

(二)创造情境,步入美的殿堂

意境是作者所描述的场面,形象、情调、氛围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有机融合,是一种美的境界。学生未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道”的真正渗透和对“文”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要善于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利用声、光、电及生动得当的教学语言,使学生置身于作品的境界之中,对课文中美的地方不胜神往,丑的地方厌恶痛恨,乐的地方忍俊不禁,悲的地方蹙眉落泪,真正做到“入乎其中”。

(三)激发情感,陶冶高尚情操

语文同其他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便于动之以情。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阅读,发掘课文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如《白杨礼赞》的最后一句话:“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从字面上看,其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不用老师教学生也看得懂。但是,它却在对比中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立场,强化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深化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人情不自禁为作者的爱憎分明叫好,也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

(四)提高素质,培养审美能力

中学审美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音乐教育;审美能力

一、正确认知学习音乐的意义

作为学生,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音乐课程是可以随性发挥同时也是鉴赏艺术最好时间。他是随意飘洒的音节,更可以是不拘小节的歌唱表现,当然也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课程。他并不是每个人必须热爱并学习好的课程,也不是国家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所以热衷音乐世界的同学可以在其中乐得其所,逍遥自在;当然对他热情度不高的同学完全也可以当做一种调节剂。同时音乐课程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学生可以在其中体会到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同学们的创造和技术技巧意识的有效培养,在其中促进同学们的个性化展以及全面发展。

二、培养审美的措施

1、兴趣引导

学习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普通的同其他方面学习一样的技能训练,而是在领悟到这样一种心境之后的一种有关于文化的学习。只有跳脱出那个狭隘的限制之后,才能在这样的一种学习环境下面感悟明白音符的排列组合,才能真正体验音乐家们放于音乐之中的灵魂。

2、真切的教育教学方法

再抽象的艺术在不断的推敲和总结中也是会拥有一定的学习套路的,所以这就存在了我们要如何去学习她我的问题。我身临其境体验到的就是四个字“愉快教学”。这样的方式方法更加适用于中学阶段,此时正是兴趣大于一切的时间,老师们同样强调的“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要求在无穷的乐趣中间蕴藏深刻的教育意义,以获得最佳的教育成果。

3、新颖的教学模式

同其他科目一样,在激起了兴趣之后能够保持持续学习状态的就是要有一个适应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其中大可以采用同其他科目同行的例如多媒体教学、电教化教学等方式,补充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这样的方式更加适用于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以更新颖、奇特的方式迎合他们的习惯,有使得同学和老师都享受着这个过程。

4、相近内容的赏析

首先对于音乐专业方面的学习就是化抽象为实像的学习。现在社会注重年轻人们的耐心、恒心及持久力的保持在这样的一个专业上面的学习就能得到锻炼。任何一段音乐、一首曲子都是不能迅速知道结果的,是神秘的,要求用耐心等一切细腻的情感去磨他,这也并不能单纯归类为实践出真知,更恰当一点地说就是耐心出真知。引导学生聆听、欣赏音乐领域中间高雅脱俗性质的音乐,可以非常直接地对同学们产生精神领域的鼓舞以及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此外,这样高尚艺术熏陶的方法不仅仅限于音乐世界,具体乐器、绘画、甚至建筑,只要是美好的、积极向上的,都可以给同学们带来非常直观的感受以及相关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平时生活中间对于任何事物的看法也就是所谓说的审美能力。同样适用于生活方方面面有关于审美的地方,当下的社会就是要求你通过任何事物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最后出来的审美能力,要求我们不但要掌握科学,保持理性,更加要懂得艺术,提高审美。此观点在历史上面屡见不鲜且为真知灼见。比如同于音乐方面领悟一样的有关于绘画美术方面,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这样说过:“能用来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事和平。”此也可看为是从事艺术方面学习所最受用所在。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然其中比起有天赋异禀的存在,更加需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和影响。每个人的每种眼光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也是后天眼界所决定的。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但能发现并感受他的能力却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提高和得到的。想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三、相关待改进方面

对于更多方面跟进来培养同学审美能力的各式各样方法之中,要说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接受阶段性教育的同学们正是心理和生理的发育阶段,当然也是很多人生观确定形成的阶段,这其中好奇心强烈,可塑性中间的弹性也大,我们最不可取的方式方法就是一味单一地去强制并固定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取向。比如中学以及任意阶段通过对音乐方面的学习方可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这对于提高这个敏感阶段同学们的一切能力都有所帮助,老师们应当是引导同学们抓住学习音乐这一条主线从而欣赏音乐并感知她的魅力,任何事物的学习都要以同学被引导之后的主观感受为前提。放眼中学时代,这个时段的认真学习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质,使得其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社会都是又太多益处的表现。

四、总结

音乐的学习是轻松自在的一种模式,它结合到音乐专业以及授人以渔的教育行业可以使得同学们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神火更加充实丰富并且找到自己真心所爱的一切事物,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及感受美好、透明事物的真心,将有益于同学们将来的社会工作。因此我们要更加使得自己以及影响周围的人有一颗美好、自在的心来感受每天的生活,感受自己所热爱着的音乐事业以及以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以及耐心的心态去教书育人,以自己乐观的心态去影响着更多可爱的同学们。渗透于音乐审美方面的有关于欣赏其他美好事物的眼光也一定可以让同学们聆听到生活中的美好音符,从而真正提高自身关于任何的审美能力,更好地认知生活中间的一切。

作者:李颖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霜.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12.

中学审美教育范文第5篇

1.课堂教学中的节奏美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节奏和教学程序节奏都可以集中学生的有效注意力,减少学生疲劳,给学生美的陶冶。如,在讲授生态系统结构时,将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两个小高潮,首先让学生学习生态系统范围及组成成分,接着进行巩固练习,师生对练习进行评价;然后继续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点进行练习巩固,师生共同对练习进行评价。这样教学程序就有了明显的节奏感,深受学生喜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彼此起伏的两个学习小高潮,像歌曲中跳跃的音符,倍添课堂教学魅力与风采。其次,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实际,运用疏密有致的语言节奏也能焕发课堂教学生命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2.教材中的内容美

大自然宁静、生机、和谐是对人类最美好的恩赐。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生物的和谐美。自然界中生物和谐美具有普遍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受到生物和谐美熏陶。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地球村碧海、蓝天、绿色和谐的生物和谐美科普图片展览,让学生认识豆科植物中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唇齿相依的共生和谐美;森林植物分层共处和池塘中不同鱼类分层共处和谐之美等。使学生加深理解在具有和谐美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制约与反制约关系,在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谐流动,这种和谐被打破,整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就会随之崩溃的道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遵循生态平衡客观规律观念,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和谐美的重要性的认识,养成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意识。

(2)生物的结构美。在学习“DNA的分子结构”时,让学生观赏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认识和理解,体会建立模型中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在观赏模型探索思考中领略科学发展史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领略生物分子结构美。

(3)生物的内在美。在学习“免疫的调节”时,让学生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体会人体健康卫士默默地抵抗消灭侵入人体内病原体,守护人体健康的内在美。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身体健康和道德健康,美化人格、陶冶情操,养成不吸烟、不饮酒、不浓妆艳抹、文明有礼等中学生良好精神风貌,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学会辨别真伪、善恶、荣辱,提高辨别是非观念和能力,养成良好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美的品格和行为。

3.教师的语言艺术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动态,运用语言艺术将学生引进宁静的空间、动人的场景、广阔的视野、优美的意境,使学生在教师的艺术语言导演下产生喜悦、激昂、震怒等美的思想情感。例如:在讲授“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将大脑比喻为司令部,小脑比喻为平衡棒,使知识得到强化。又如:在学习“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时,我搜集了某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不适宜的地方建造污染性工厂,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的实例,在课堂语言表达中用重音表示愤怒,用低沉缓慢的语音表示惋惜,加深了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二、在生物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见证美

在生物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陶冶学生审美情趣。例如:组织学生制作植物标本,让学生采集具有根、茎、叶、花、果的完整植株制作具有该植物形态特征的蜡叶标本和用不同形态的叶制作蜡叶拼画,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组织学生到野外考察国家自然保护区,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认识自然生态系统,认识生物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的相互关系,体会鸟类清婉的鸣叫、轻盈的体态,领略叮咚的清泉声,体会宁静致远的诗意,感受松树刚直、挺拔,正气凛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

三、在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