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物流管理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精选

智能物流管理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第1篇

自动识别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GIS技术是目前应用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中的主要技术。从实践应用效果看,这四种物流管理技术有着各自的特点及优势:自动识别技术:该种技术兴起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核心技术理念为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自动识别技术的运作需要一定识别装置的支持。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扫描识别、智能卡识别、光字符号识别、射频识别以及生物识别等。其中,条码扫描识别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频率较高,而生物识别技术凭借其识别元素的唯一性保障了物流管理的准确性与独立性。目前,相关技术研发人员已经将眼光集中于自动识别技术的集成应用升级上。自动识别技术的运作流程包括识别装置对待识别物体相关信息进行自动获取-识别装置将所获信息提供给后台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借助前期程序对所获信息进行后续处理。从应用优势方面看,自动识别技术在准确性以及结构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着眼于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各类型、大规模数量的物流信息的有机整合与统计。自动识别技术自诞生以来,逐渐应用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方面。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基于大数据环境而兴起的高端技术,其凭借有效的挖掘理念以及挖掘技术将零散的、无规律的、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加工、整合后的数据可供数据应用需求者使用。

在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主要应用对象为数据仓库,从模糊随机的大数量级的应用数据中获得隐藏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资料。常用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包括描述型和预测型两种。数据挖掘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聚类、综合、归纳和推理,探究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合理推测。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为企业管理者的发展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此种技术区别于前两种智能物流管理手段的主要特色在于其核心为人类智能模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将人类智能的物化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高校教学课程之一,其以仿生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结合数学语言的描述结果,采用生物体系模仿机制,完成人类智能的机器模拟过程。GIS技术: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在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GIS技术逐渐成为关键技术。该技术可以将企业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订单信息、运输网店信息、产品送货信息、车辆使用信息以及产品购买使用用户信息等企业相关数据信息借助一张图来进行描述、管理。GIS技术凭借其构建的物流图示,可以实现对订单的快速智能整理、对企业网点布局的合理规划、对产品运送路线的合理分配以及对产品包装的监控与管理。GIS技术中的典型优势项目便是地图服务。该服务由网点标注、片区划分、快速分单、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物流配送路线规划、数据统计与服务留个主要模块构成。可见,GIS技术的运用包含了企业产品销售、流通的完整环节。

二、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工业园区的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理解可以分别从物流和从智能两个层面予以解析。用融合的眼光看待物流与智能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便可以对工业园区未来的智能物流建设有所认识。基于实践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社会化四个主流方向。从体系构成角度看,智能化、一体化、层次化以及社会化是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发展的四个机理,代表着此领域未来发展中的核心模块,即智能获取信息技术、智能传递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和智能运用技术。智能化指的是进一步引进现代化网络高端科技技术,凭借计算机操作流程的精确性、便捷性等先天特征降低工业园区物流管理体系中的人力、精力。工业园区物流体系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帮助园区企业以及管理者降低人力消耗成本,更能从技术层面保障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此同时,不断深化的智能化物流管理理念会大大提升工业园区物流管理的效率。一体化指的是将工业园区物流体系中的货物运输、产品存储、产品包装以及货物装卸等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工序予以有机联合,基于物流管理的核心力量知识以及国内外智能物流管理的成功经验,实现上述各个环节的一体化。需要注意的是,各个环节的联系需要保持每个环节各自的特征,即实现一体化的同时不丢弃各环节之间的层次化。也就是说,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需要兼顾物流体系步骤之间的有机协调。社会化主要描述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执行原则——以人为本、以顾客为中心。企业物流管理根本的目标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无论未来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的发展如何多元化,都需要紧密贴合这一核心理念,这也是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社会化发展的有效体现。此外,社会化还表现于智能物流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互利互惠关系上。在企业发展与所具备物流管理能力越来越密不可分的市场环境中,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革新、手段的升级势必会对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三、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革新的具体对策

首先,工业园区智能物流体系管理者需要强化物流管理参与者的现代物流经营理念。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需要紧跟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者摒弃传统落后、效率不高的物流管理风格。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思想应强化对用户需求的考虑权重、进一步准确定位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中的市场为之,结合企业自身的基础状况在企业资产、企业人员、企业业务方面进行合理、科学重组。不难发现,现代化智能物流的主要原则在于创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服务系统。与此同时,企业内部需要增强现代物流行业的开放意识。从国内智能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我国与国外的物流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较大,工业园区作为集合各类型企业资源的聚集区域,其对于物流管理理念的提升工作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相关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国际上成功、科学、合理的智能物流管理方法,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强企业自身与国际物流的合作,对别国在智能物流管理体系研究中的资金、技术以及经验予以合理引进。

其次,智能物流管理理念的智能化需要可持续的科技手段予以支撑。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中物联网的构建需要相应科学技术手段的研发。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经营状况以及市场状况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物联网方案进行设计与调整,尽可能在合规的情况下降低企业物流管理运营成本、提升物流管理效率。工业园区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信息管理、信息集约等方式实现智能物流功能。作为工业园区企业智能物流管理系统的支持平台,物联网需要兼顾市场营销信息提供、企业项目管理功能支持、客户服务于支持等企业经营环节。总之,对企业智能物流管理技术平台的革新,需要以尽可能缩小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为追求目标。再次,从人才储备角度,目前物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因此,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者需要及时引进综合型专业人才,以提升企业自身物流管理能力。综合型物流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充足的现代智能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及丰富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还需要迎合时展要求,具备相应的创新思想。其中,基础理论知识宝库对工业园区智能物流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都有清晰、足够的了解,对货物运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原料采购等专业知识有充分认识,对企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具备丰富经验。

四、结语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RFID现代物流管理智能化物流管理

射频识别技术是无线通信IC和天线所构成的组件的通称。它的成品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和大小,不过其基本的卡片型、硬币型及有印刷天线的纸张等,不过其基本的功能却是一样的,只要配搭专用的读写器(READER/WRITER),就可以从外部读取或写入信息。

但这种仅能提供单一功能的RFID,却扮演了实现ubiquitoous(网路无所不在)社会的牵线者,正牵起一股狂大的旋风。服饰业、食品业、物流业等许多业界已开始认真思考以此项技术代替传统的条形码系统。在欧美各国,包括了美国的WalMart、英国的特易购Tesco、德国的Metro等大型的连锁式零售企业,都以提升公司内部物流系统的效率为目标,相继宣布未来将在2005-2006年间,正式采用RFID系统。

由此可见,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在全球的零售业界掀起了一股旋风,而与其休戚与共的现代物流业,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一旋涡。

现代智能化物流管理

现代的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为主要形式、由物流和信息流相结合的、涉及供应链全过程的现代物流系统。在信息化时代里面,随着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和管理的现代化,现代物流配送也将在运输网络合理化和销售网络系统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管理的电子化及信息化,配送各环节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进入以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物流配送的新时期。

此外,现代物流表现为企业生产与运输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其中货物运输所需的成本、时间及货物在途的状态控制是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将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现代的物流管理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水平,其势必成为21世纪现代物流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射频识别技术的技术优势分析

传统的自动识别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关于个人、动物、货物和商品的区别于他物的相关信息。在当今的服务领域、在商品销售与后勤分配领域、以及在商业部门、在生产企业和材料流通等领域自动识别技术己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应用。

条形码技术,曾在识别系统领域引起了一场革命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在这种技术在许多场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条形码虽然很便宜,但它的存储能力小、不能改写等的缺点均限制了它在自动识别领域的应用。

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底下,在我们对大存储量信息载体和无线信息交换方式的需求下面,RFID技术应运而生。而要把自动识别技术与现代的物流管理相结合,在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效益,RFID技术较之以传统的识别技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见表1):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无论是传统的管理方式,还是现代更强调智能化的管理方式,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要通过向商品流通过程当中不同的对象提供产品或服务以换取利润。因此,商品从生产、储存、运输到流通,这一完整的物流管理的流程里面,RFID智能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帮助我们在其中不同的范围或领域内改进业务

的效率和效益,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零售领域

无论是一包糖果,还是一台冰箱或者电视机,在外包装上加印规范的条形码,已经是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过程中一个常规的步骤。在商品流通企业,例如大型超市,店员通过扫描条形码来结账和统计库存也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场景。

然而,这一场景可能很快要成为历史,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可能将要消失,而由加贴或者隐藏在包装内的智能识别标签(RFID)取而代之。RFID的应用,将使企业的产品和商品信息统计在无形中自动完成,大大提高运营效率。

物流运输领域

在商品出货运输的过程中,RFID系统可以指导和跟踪货物运输到分类的地点,通过实时收集的货物信息,调度和分配运输工具的有效工作时间。此外,它还能帮助我们完成诸如:集装箱检视、集装箱分舱、内装货物的核对和确认,以及发货单打印等工作。

在该领域内RFID的广泛应用,能够使得货物运输过程中人为参与因素大量地减少,籍此获取更准确的货物信息,实现货物有效的在途控制。同时,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管理者而言,就是可以随时地监控全局,更好地调整资源和劳动力的配置。

商品库存领域

智能化的库存管理,能够帮助我们精确地监控产品的流动情况,实现库存状况的实时控制,从而提高生产透明度和生产效率。

RFID技术的运用,能使我们通过无线射频信息的收集而直接完成商品的入库工作。货物的实时位置和运动信息,都直接由RFID系统进行实时跟踪,仓库工作人员只需借助RFID的收发天线和读写器的帮助,即可把货物的信息记录入库。同时,RFID系统还可以根据货物标签中所记录的有关数量和体积等的信息,指示出最合适的仓储位置,以达到仓储空间的最优化利用。而在货物清点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通过自动跟踪RFID标签,极大地提高清点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生产领域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职业核心能力

一、引言

职业核心技术能力,是大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需要采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和制度改革,积极开展订单培训和双证书考试等制度体系建设,将核心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不断提高。

二、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将教育部[2006]14号和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作为指导,把高职教育的理念体现出来,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方法,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强调立足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终身学习等终极追求的理念。

三、围绕职业核心能力构建教学组织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三三型”教学组织模式

“三三类”包括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三个模块分为三个培训模块: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工业技术交替课程教学模块、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三个模块的设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制定。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性的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专业性的基本知识、专业性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专业性知识的学习,技能培养等几个部分主要涉及对专业性的基础知识、专业性的认知与相关的专门知识的培养。第二阶段:第五学期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完成工学交替这个新的模块。充分利用校内外自主学习基地针对各种类型的岗位人才开展了技术、语言、文字、数量等方面的培训。第三阶段:第六个学期我们要顺利地完成顶岗实这一模块,充分运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生产与综合实习,完成了一次大型企业顶岗实习。

(二)“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

一个平台也就是校企合作的平台,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及其技能要求,成立由物流管理学院的专业老师和企业行政部门的业务骨干共同组成的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订“工学结合”的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培养优秀人才。两个框架体系分别为理论性课堂教学框架与实践性课堂教学框架,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再次构建了理论化课程的教学框架。公立的学习领域和职业技术的学习领域共同组成了理论课程体系,按“实际、实用、实践”的教学原则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实践课程体系,由公共培训领域和职业技术培训领域两个方面组成,包括基础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核心知识培训、职业技能核心知识培训、三级递进式教学构成,体现了实践性课程多方位教学的特点。

四、对策建议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特色

根据市场需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实践应用型”教育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与管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一个着力点便是课程制度必须能够做到充分体现实践应用性的本质,对课程制度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和优化,突出了知识传授和教育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避免了课程的交叉和重复。实践教学体系应充分体现实践应用的主题和特点,适当加强实践课程的各个环节和课时,突出综合实践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以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物流行政管理相关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是每一个物流行政管理专业人员所必需要具备也最为关键的专业技术能力。忽视对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必然会造成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结构的不均衡,难以完成对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尽量完善实践课教学与基础理论课教学的结合,使专业知识的教学不放松,增加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量,做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教学合理平衡。

(三)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融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偏重于传统理论化的教学或者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均不利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落实。在物流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上,一定要特别注意做到实践理论与传统知识的教学、实际应用课的统一,理论与传统知识课的教学要注意物流专业知识点的系统化,实践课程必须有助于物流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促进物流专业知识系统应用及优化物流专业知识技术的形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上,要以了解学生的需求观点为教学中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综合运用大量的案例进行教学、情境分析、小组交流和互动探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借助课堂的理论实践教学、实验室仿真、进入企业实习等多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五、围绕职业核心能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一)落实双专业带头人与双骨干课堂教师的培育工程

选取一名副高技术职称以上的老师作为物流管理学专业领导人培养对象,通过授课、科研、项目的发展计划等,强化本专业的领导者及其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企业紧密合作,聘用校企合作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校企兼职的专业技术人才,与学院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双带头人的科技创新机制。

(二)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在校企合作中,可以让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院校的兼职教师,协同院校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指导。

(三)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每年都会和一些知名的物流公司或者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让专业的教师进入其地区进行理论和实践性的锻炼,鼓励学员通过多种渠道参加国内外各类新一代技术的培训及认证考核,加强与校企的生产、科研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使教师能够成为物流服务行业中最优秀的技术人才。

六、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一)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是一个由基本概念框架、基本原理、基本技术手段和方法组成的统一整体。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运用物流管理的基础性理论必须始终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和高度,用系统化的观点全面了解概念结构体系、物流管理工作基本原则,同时也可以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实际存在联系。这一项能力的培养和获得都离不开课堂教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要求既应该而且也必须严格地遵循与相关知识点的系统化,不能被人为地割裂出去,否则学生无法从整体上准确把握物流管理的根本原则和理论,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是片面、有限的。

(二)物流业务活动操作能力

物流业务活动的操作技术能力,是我们在物流管理中所具备的一项基本的专业技术。要熟练掌握与物流相关的经营活动,首先要对此类物流经营活动的基础和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理解,并分析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与其他相关的知识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相结合,尤其是在实践中的积累。相关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各种物流的基本功能、企业对物流的运作等密切相关的知识,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和了解物流行为活动的重要依据。

(三)物流系统优化能力

物流体系优化功能主要目的就是以对于物流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的认识及对于物流经营管理活动中各种环节的操纵性能力等作为依据,以其具有较高专业性的思维方式和技术特点为纽带,选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针对各种物流经营管理活动的具体特点进行优化,提高各种物流经营管理的效率和对于经济的利用度。物流系统优化的能力首先需要对当前物流活动中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做出判断,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而对其作出优化。由此可以看出,该项技术能力的得到和获取同样也离不开实际的活动,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分析判断的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剖析,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营造真实的职业情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综合素养。实训学校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职业的归纳与其属性以及情境的培养与育人等功能,真实的职业环境对于职业文化素养的培育与养成是最为有利、最能为人所用的环境。

(六)通过订单培养,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根据公司订单要求,由学校专业教师和公司各行业专业教学骨干参与,成立了公司订单班专项教学工程指导,共同研究制定“工学结合”的公司订单班专门教学人才培养方案。

(七)推进双证机制,增强学生职业技能

通过与国家有关权威的认证机构以及社会福利和人民政府的劳动保障等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研究开发了一套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所需要的物流类专业技术资格考核培训的认证和考核体系项目,将其中的专业资格与考核体系紧密相关的。岗位物流类专业技术与相关的专业考试结合进行培训并融入相应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实施这一方案。

七、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对学生的职业和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深化课程教育和体制的教学改革,加强对双师式素质的教学队伍建设,强化在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9(32).

[2]冯国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2).

[3]李斌成.基于调研分析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甘肃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物流技术,2020(2).

[4]余萌.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才智,2020(14).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第4篇

物联网是当前信息化时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而现代物流管理是对现代物流行业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本文主要从物联网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论述入手,通过对物联网和现代物流管理之间关系详尽的分析,提出了物联网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希望为促进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物联网;现代物流管理;综述;关系;应用措施

前言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在各行各业应用的重视度加大,物联网成为当前市场上的焦点而被众所周知,其强大的优势以及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与应用,更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结合,能够加快现代物流信息化进程,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在市场激励竞争中,只有明确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将物联网这一新兴科技运用好,使其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现代物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一、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的综述

(一)物联网的基本论述

物联网,简单来讲,就是物与物相互连接的互联网;专业来讲,就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时展的重要阶段,是互联网应用的拓展,更加注重业务与实际应用效果,它囊括网路上全部资源,同时互联网的所有应用都可以在物联网上使用,最为重要的是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都具有个性化和私有化。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论述

现代物流管理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3]。作为现代物流的一种管理手段,具有较强的优势特点,主要表现在:反应快速化,效率高效化,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完善化,相关操作作业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市场化,信息电子化,管理智能化,与信息时代这一大背景接轨。

二、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促进现代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地扩大现代物流服务市场,推动现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而现代物流管理又能够对物联网各种“物”的处理活动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与支撑,由此可见,它们之间相辅相成。

(一)物联网能够有效地扩大现代物流服务市场

在上文中提到过,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宽,增加了信息处理功能与范围,可以说,只要有互联的地方,就有物联网,作为物联网的支持与支撑的现代物流管理,也是如此,只要有物联网的地方,就有现代的物流服务,极大的发展了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范围。物联网促进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扩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服务的强大支撑[4]。随着物联网在全球产业的有效应用,其发挥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效果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我国,物联网已经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之一,被广泛推广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对于这一产业链的运行与管理就会产生现代物流服务需要。其次,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物流服务需求。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了全球的各行各业,覆盖面非常广,其在市场上的潜在能力不可估量,其产生的物流服务需求也随之扩大,更为现代物流行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之在市场竞争不断抢占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二)物联网能够推动现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物联网的目标是实现对物与物连接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形式是利用物流网络的支持。物流网路是物流网的基础设施,其保障物的处理活动操作的规范性,完善的物流网路与科学化的现代物流管理有效地融合,不进能够使物流向集约化模式发展,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更能够推动现代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物流网路的重要组成主要包含,基础设施网络、物流组织网络、物流信息网路[5],这三方面都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仅实现了物流信息的传输、存储、共享等活动,还为智能化的物流管理提供了方案。因此,在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方面,必须将物联网、互联网、物流网络合三为一,建立完善的物联网网络平台,才能够使现代物流管理达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三位一体化。

(三)现代物流管理是物联网运作的有力支持与支撑

物流是最早接受物联网的主要行业之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也是最先在物流领域进行的实践,由此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新的生产与生活的物联网环境下,物流起着实物流通的基础设施、派生需求、支持与支撑服务的作用[6]。从上文的物联网基本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联网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事物之间相互连接在一起,实现对物的一些处理活动,而这些处理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就是现代物流管理,其管理与协调物的移动与流通等处理活动,现代的物流中心实现了区域内物联网物的智能化处理的全部活动,这种物流网络就构成了物联网实际运作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的实际应用,会产生对物的实际操作作业,由此而派生出众多的物流活动,因此,现代物流管理可以满足物联网的派生需求。物联网在与各行各业的融合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供应链物流,现代物流管理是对供应链物流进行管理的一种服务支持与支撑,以保障物联网的物处理活动的落实,实现物联网的专业化,降低服务成本,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

三、物联网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现代物流管理为物联网提供一定支撑,物联网促进了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物流行业发展到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大型的物流企业,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物流企业出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不仅仅在企业利润上有所降低,在服务上也无法满足客户群体的个性化要求。物联网的到来,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转变了传统物流行业的管理理念与方式,实现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现代物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通过物联网,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信息化

加大利用物联网的传感技术、纳米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等技术,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并与此同时,实现信息化建设。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物流管理中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现代物流管理实时监控,对物流信息实时跟踪并呈现出来。物联网技术的动态监测技术能够大大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能够监测物流中货物的状态与方位,确保现代物流对货物的有效监测。物流网中的信息化技术,能够提升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行业的成本,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通过物联网,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的感应器的自动化,实现物流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检查,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到信息中心,通过对传回信息的分析,调整与控制物流路线,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与客户服务的质量,以保障货物的准时到达。对进入到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每一件货物进行智能化管理,贴上能够识别的电子标签,将货物的详细信息输入到电子标签上,使其无论在管理过程中还是在运输过程中,都能够将其信息完整地呈现出来,实现现代物流管理的配送一体化智能管理。

(三)通过物联网,建立完善的现代物流管理平台

对于物联网环境下现代物流的发展,亟需建立一个标准化体系与公共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利用物联网强大的功能,对物流信息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为物流行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现代物流企业在建立这一平台时,应注意资源整合的优化,将物联网中的不同系统及技术标准下的不同信息进行有效转化,实现系统对不同格式信息的共享,更为信息相互交流提供相应的条件;还应让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领导积极参与进来,更应鼓励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平台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并在管理工作中利用好这一平台;政府层面更应该出台一些相关政策以保障平台的长期运行。

四、结束语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只有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把握其本质特征,才能够更好地被企业所用,并服务好企业,为企业扩大市场并带来经济效益,更为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利,袁蓉,刘永刚.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5:238-239.

[2]方伟勇,王红波,孟祥敏.物联网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J].经营与管理,2011,12:82-83.

[3]朱未平,金志扬.物联网环境下多维度协同物流管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06:33-34.

[4]胡建淼.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现代物流建设模块分析与设计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107-110.

智能物流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天比一天活跃。物流作为当今最为迅速的转移物品的空间位置,从而来分配社会资源,也因社会的发展而需要提到另一个高度,这就离不开与电子商务的相互结合。以网络来优化传统物流业,使物流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和电子商务的结合,目前可以通过建设新型、虚拟的电子商务平台,解决传统物流中的许多难题。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交易的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利的促进了物流的发展。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

一、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整体上表现为缺乏协调发展,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规划布局与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很多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出路》中,作者通过对国内外物流市场、物流企业的现状和特点的了解,详细的叙述了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弱小、松散、速度慢”以及在宏观管理上的不协调。企业经营范围不大,市场拓展能力不强,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都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国外先进物流的研究,找出我国物流现状的出路,通过加强对迅速发展的物流产业的宏观管理,积极引导,从而促使新兴物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

物流企业市场化运营的核心是客户服务。在客户服务中企业应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掌握好客户满意程度。第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第三,正确利用帕罗托定律。帕罗托定律指出:样本总体中的大多数事件的发生源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关键因素。第四,客户服务审计。客户服务审计是评估企业顾客服务水平的一种方法。也是企业对其顾客服务策略作调整时产生影响的标尺。从而确保企业在市场中有效地运行。

目前一些企业不根据我国国情,只是盲目的跟从外国先进发达的物流技术,从而导致我国新生物流业的混乱。基于目前物流在我国的兴起以及飞速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顺利解决物流业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才能使物流一步一步走向正轨。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息息相关。在《信息化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中,作者指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是企业至关重要的一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物料品种繁多,库存量大,配套性强,管理要求高。管理信息化不仅是管理方式的变革,也是管理理念的变革。目前传统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工程已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规模。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是加速企业战略转移的重要方面,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借助因特网开展电子商务,改变传统商务模式,完成企业网络培养和挖掘新经济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网络文化与企业时代精神,使传统产业企业加快融入新经济,提升企业科技,增强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任务。

在《浅谈物流运输管理与信息技术》中,作者指出我国物流运输企业在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和跟踪方面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绝大多数运输企业在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业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物流运输是一个传统行业,其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可以千差万别,软件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产品化经营将是向物流运输产业的发展方向。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将业务流程做精,将系统做简单。产品化经营有利于降低系统推广的成本,才能使广大的客户接受,实现产业化推广。

随着计算机业的发展成熟,物流与计算机的结合也愈发的重要,在《智能物流运输系统》中,作者提出了当前物流企业计算机管理系统向智能物流系统发展的重点。将智能运输技术与物流管理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物流的服务水平。现代物流与智能运输的结合点是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与提供。以信息为纽带,构筑智能物流系统的框架结构。将智能运输技术与物流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智能运输为物流管理创造了一个快捷、可靠的运输网络,降低了物流成本;反过来物流管理也为智能运输产品与服务开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促进智能运输的发展。

在另外一篇《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物流运输系统中的应用》中,作者提到信息融合是多源信息综合处理的有效工具,在智能运输、信息处理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信息融合技术通过与关联系统之间的信息接口整合多源异构数据,使各种数据以一种标准的、符合数据挖掘要求的格式存储,信息融合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合理协调多源数据,综合有用信息,提高在多变环境中正确决策的能力。信息融合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息处理模式,它以其多信息、多手段的交叉融合,为复杂大系统的智能控制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智能物流运输中应用信息融合技术,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的智能运输信息平台,有效运用各种运输信息,实现运输链整体的最优管理目标。

二、存在问题

1、物流运输的运输决策

运输决策在物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运输成本的巨大,所以运输线路的选择及优化成了运输决策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如何选择运输方式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问题。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决定运输方式。根据下述5项具体项目作出大致的判断: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批量。所以运输决策要根据这些项目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和最正确路线选择,才能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价值,运输线路的选择影响到运输设备和人员的利用,正确合理的运输路线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因此,运输路线的选择是运输决策的一个重要领域。

2、物流管理的不完善

物流管理就是尽可能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好的效益,并尽量减少成本和环境的负担。目前,国内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物流管理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低下,所以,如何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是当前最大的问题。而国外的物流管理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批判的吸收西方国家的物流经验对国内物流来说,无疑是一条捷径,但不可以盲从。国内现在物流业所需要的功能较为简单、有针对性的管理软件,相之于西方国家,我们还只是起步阶段。针对运输企业的特征,要格外强调以下内容,增强企业对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以便在低成本的运营模式下快速成长;加强时常拓展能力,尽快获得客户资源并且保留这些资源。

实践是检验一切的标准,企业是推动物流管理发展的最主要构架。仅仅以理论推动发展,很容易出现问题,只有在企业的实际推动下,物流管理才能更加的贴近现代物流的发展。学习西方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务必要以务实为前提。

3、物流运输的不合理

物流改变了物品的空间场所,在不同的场所,物品就有不同的价值,怎样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价值是物流业最为关心的事。通过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投入产出比。物流运输做为物流系统最主要的支柱,是物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过装卸,搬运,配送等活动的配合,成为改变物品空间场所最主要的手段。物流运输靠大量的动力消耗来完成物品的空间转移,这种消耗往往时间长,距离大,是物流费用中耗费最大的一个环节。从运输费用上看,根据一般综合分析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用要占60%的比例。很显然,物流中运输费用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然而,其节约的潜力也是不可限量的。物流运输与运输速度以及时间是密不可分的,加快运输速度,就可以减少运输中的存货,利润空间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从整个物流供应链来看,加快速度可以降低成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