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能教育培训

智能教育培训范文精选

智能教育培训

智能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一、着力构建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互促互进的良好格局

近年来的中专招生工作中,由于多数县级农广校同时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在参加培训项目的学员中积极宣传取得中职学历的优势,有效激发了参训农民参加中职教育班的积极性。山西省沁县2016年招收的中专学员有80%来自该县参加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各地农广校根据学员参加培训的专业情况科学设置中职教育课程,并将其相关培训课时数计入到每年函授的总学时中,推动技能培训与中职教育一脉相承、相互促进。

二、用好农民田间学校,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

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9—2020年,山西省农广校建设200所农民田间学校,全省各级农广校充分用好已经建成的农民田间学校,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实操实训、观摩参观等教学模式,采取问答、交流座谈、现身讲学等方法,推动农广校中职教育有效覆盖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学员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获得实训机会。晋中市农广校充分用好23所田间学校,组织专家及技术人员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宣传活动,并依据所学专业免费发放教材,不仅有效提高了学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增强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更促进了学员之间的技术交流,还为一部分学员找到了就业机会,吸引了更多学员积极主动报名中职班,使中职教育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喜爱的“香饽饽”。

三、因地制宜找准切入点,不断提高中职教育服务水平

智能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评课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教师职前培训中还没有像讲课、说课一样得到专门训练。要使师范生掌握评课的技能,首先要使他们明白评课的目的意义;其次要使他们熟悉评课的基本内容,理解内容的复杂性与标准的多样性;再次要使他们掌握评课的方法和基本技巧;第四要抓好评课的实践训练,使之形成初步的评课技能。

目前,中小学的教学研究活动日趋活跃,作为校本培训的观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得到高度重视。但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即教师的评课水平普遍较差。其具体表现是:评价缺乏深刻性,表象的东西讲得多,剖析内核的少,评得不深不透;评价缺乏准确性,优缺点表述不到位;评价缺乏条理性,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缺乏明显的逻辑顺序;评价缺乏专业性,就事论事的多,上升到理论层面的少;评价缺乏完整性,不能对一堂课作全面的评价。初职教师在这方面的表现往往更突出,而且普遍缺乏评课意识,不重视评课,不知道怎样评课。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缺乏评课的系统理论的学习,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在职前的系统培训中缺少对评课的专门训练。这对目前承担主要教师职前培训任务的高师院校提出了挑战和质疑,即高师院校到底该对高师生进行哪些职前技能的培训,该怎样培训。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讲课技能培训已得到高师院校的高度重视,说课技能的培训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评课技能的培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虽然目前在讲课技能训练中有教法教师评价高师生的试讲和高师生讲课后的互评,但他们更多的是关心评课的结果,而不是评课的方法。为了使高师生更快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高师院校应发挥职前培训的重要作用,像培训学生讲课、说课一样加强对高师生评课的专门培训。

一、明确评课的目的意义,理解评课的重大作用

师范生十分重视讲课、说课训练,但对于评课,他们并不十分明白它也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认为评课就是一种考核,是指导教师和领导的事情。个别指导试讲的教师也往往忽略通过评课来调动学生从教的热情,激发学生教学研究的意识。这些都导致学生不重视评课,或届时被动地参与评课。鉴于此,必须让学生明白,评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与讲课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评课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的发展而非考核,不是褒贬某人的教学行为,而是通过评课发现优势和改进不足,共同解决其中的难题,探求教好课的方法,因此评课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本着促进自己和他人发展目的积极参与。

二、熟悉评课的基本内容。理解内容的复杂性与标准的多样性

明白了评课的意义并不一定就能评好课。现实中普遍反映出来的问题是高师生将评课落不到实处,大都是将评课停留在评价教师的基本功方面,其实质是不明白评课的内容和标准。由于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有不同的评课内容和标准,对同一评课内容,针对不同的课题和不同的评课对象也会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等,因此导致了评课内容的复杂性和评课标准的多样性。

1.评课的基本内容及其复杂性

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论学习,可使学生明白评课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复杂性。

1)视角不同,评价的内容就有所不同。如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是从教育学的角度去评课;评教学思想、对教材的处理、对教法的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效果、教学过程等又是根据当前基础教育新的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评课。2)每一个评价的内容的下面又包含较多的层次,如教学过程就包括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科学、教学的整体结构是否严谨、教学节奏是否得当、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使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等。3)评价的内容往往存在交叉之处,如教师素质往往又包含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4)评课的具体目的、具体内容和侧重点又因不同的对象和课题而有所不同。比如,针对学生的评课重点要评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的讲解是否清楚,是否有层次及启发性如何等。如果是观摩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就应该重点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等…1。

2.评课标准的多样牲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确定的具体评价内容,也会因学科、教学内容、课型或依据的理论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

因此,不可能有统一的评课标准。为此,在组织学生进行评课标准学习时,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具体学科的评价标准来理解标准的多样性,如中学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观课、评课标准以及区、县、市等不同的教学讲课比赛的标准,一些教材、专著上提供的评课标准等。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标准去学习评课的相关理论,就能明确一般的评价标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多方面地检验自己的教学能力并及时确定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三、掌握评课的相关方法和基本技巧

确定了评课的内容和标准以后,评课还应关注以什么视角去评价,从何处下手,先评哪一项,后评哪一项,应按怎样的顺序去评等,这既是评课的方法问题,也是体现评课思路的问题。

1.评课视角的确定

评课要以一个视角为主,结合其他视角综合进行评价。如,从教育学的角度去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时,又要结合实施新课程改革视角去进行评价,即结合评教学目标的“三维”性、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与学生主动参与的状况、方法和对学习方法的促进等,评价的项目中要全面体现学生的学习。

2.评课主线索的确定

线索一:教学进程。按照教学进程从前往后与评价内容和标准相对照,指出优缺点,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法等。由于某个环节的情况与评价内容也不是一一对应的,某环节的情况可能既与目标有关,又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等项目有关,因此可以以教学进程为主线索按照评价标准本来的排列顺序从前往后辐射、排查,防止漏掉项目或走弯路。

线索二:评课的内容。按照评价内容的本来排列顺序,逐项对照检查课堂的有关情况,判断课堂教学在这些方面的优劣,提出改进方法、建议等。由于评价某个项目或方面时,其要求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或位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是很难确定的,因此也可以以评课内容为主线索,按照教学程序从前往后辐射、排查,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

3.评课观测点的确定

要全面客观地进行评课,必须确定好观测点,才能全面如实地评价。一般情况下,观测点的确定应该是通过关注教学目标,评议教学理念;关注教学过程,评议教师业务水平;关注教学方式,评议教学能力;关注学生反映,评议教学效果

四、抓好评课实践训练。形成评课初步技能

一方面,训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要靠实践性知识的保障,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_2j。实践智慧是默会的,隐含于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更多地与个体的思想和行动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它又是情境性和个性化的,难以形式化或通过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所以只有通过在行动中的体验才能达到学会和提高的目的E。教育心理学认为,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要掌握评课的技能,就必须应用评课的基本理论进行实践的训练。

另一方面,评课训练是从教者健康心理发展的需要。高师生健康心理素质是其以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评课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认识而磨灭个性的过程,而是以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为基础进行的。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交流中各自的差异,整个过程在开诚布公中进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培养谦虚谨慎的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参与、合作分享、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高师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1.训练方法

教学观摩中的训练。在教学观摩活动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评课的训练:1)观课前的准备。事先公布观摩课的内容及相关事宜,然后分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写出该课题的比较详细的教学方案,确定观课评课的重点,使观摩时有重点、有比较。2)认真观察课堂。既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又要从教学研究的视角出发,记录下课堂里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以便在评课时有依据地进行分析。3)观课后的讨论交流。如果是现场观摩,在条件许可时,可以组织学生现场参与任课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现场感受、学习教师之间的评课。如果是教学录像观摩,在观摩课堂教学实况后,可分小组讨论,形成书面评课材料,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4)改良再评。综合各小组的评价以及一线教师的评价,重新修改小组或自己的评课,并提出相应的措施等。

试讲练习中的训练。将一般教法课的试讲与微格训练结合进行评课训练。传统试讲中的评课是课后将观察到的和笔录下的情况反馈给讲课者,评价的意见比较笼统,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讲课者的自评更会因为讲课时的紧张和激动导致自己不能清楚地记得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难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对他人的评价也缺乏直观的感受,反馈环节较弱,控制调节作用小。将之与微格训练方式结合,在讲课结束后,教师组织重放教学实况录像,讲课学生首先可以进行自我反馈评课,然后再由听课的学生进行评课,最后由指导教师对讲课者和评课者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评价的需要可以多次进行录像回放。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以及对教学技能的观察和鉴别能力,同时还能加强评价意识,训练学生的评课能力。

当然,仅靠以上两种方式的训练是不够的,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加强训练。。

2.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智能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一、创新观念,突出重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培训的目标体系

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干部素质、开发人才资源的有效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切实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按照“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思路,重点突出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年轻后备干部的培训。对党政领导干部,要重点围绕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重点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培训,研究解决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提高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重点围绕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核心竞争能力等要求加强培训。对年轻后备干部,要按照“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方针,以培养能够担当新世纪接班人的重任为目标,狠抓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教育管理,努力使他们在“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综合素质高”上下功夫。

二、创新内容,注重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培训的内容体系

曾庆红同志曾经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因此,我们在干部教育培训上,应始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县改革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开展针对性培训,逐步形成以政治理论、现代知识和业务技能三个板块为主的培训内容体系。一是围绕保持和增强党的先进性,大力加强政治理论培训。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思想上的先进是全面先进的根基。要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真正解决“政治上靠得住”的问题。按照“一个干部不能少,一点标准不降低”的要求,对干部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专题轮训。二是围绕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不断加强现代知识培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干部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又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和干事创业的本领。要围绕增强干部能力,深入开展以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金融、外经外贸、外语、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和各类新知识培训。

智能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流动机械;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在大型港口机械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登高车、叉车等机械设备。近些年,各地因流动机械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风险较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员工、企业及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无法挽回。本文通过对流动机械设备安全风险进行识别,从管理制度、设备技术改造、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等方面,构建风险综合管控体系,为避免流动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提供管理参考。

1流动机械设备安全风险

流动机械设备带病作业或违规改造;操作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管理人员不履行职责,监管缺失;极端作业环境的影响等,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车辆伤害

在运行时,人员有被设备及其部件挤压或者剪切的风险。驾驶人员身体探出车体外轮廓线以外等,也会导致挤、压伤和击伤,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1.2碰撞

由于周边环境、人员以及流动机械自身存在的因素,导致流动机械和附近建筑物、管道等设备设施或者堆积物以及其他车辆之间发生碰撞事故。

1.3侧翻

可能由于流动机械超速、超载行驶,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或极端天气下冒险作业等,造成流动机械失稳,导致设备发生侧翻。

1.4坠落

由于人员不规范装载、物件摆放不稳等,造成物件从高坠落到流动机械顶部造成事故,或人员坠落风险。

1.5其他

造成火灾、爆炸、触电或其他风险导致的安全事故。流动机械在生产过程涉及交叉作业多,需要综合性的管控措施,优先借助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改造等措施,强化安全管理,不断提升本质安全化程度。

2信息化智能化措施的应用

2.1车联网技术

基于当前GPS北斗定位系统与信息技术集成,开发车联网系统,对流动机械开展信息化的智能管理。整个系统由车辆监控、调度和手机APP应用三部分组成,有实时监控、任务调度、车辆维保、统计分析等模块。可实现对车辆实时跟踪定位、盲区续传、远程预约及调度、就近调派等集约化管理功能。对流动机械实时跟踪定位、历史轨迹回放,对车辆行驶超速报警记录,对超速多发路段、车次、人员等形成大数据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依据等,打造流动机械设备全过程管理,车联网系统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

2.2智能安全监控

在流动机械驾驶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防止车辆被无证、证件过期或其他无资质人员驾驶;利用AI技术实现对驾驶员抽烟、接打电话、疲劳驾驶、分神等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动态报警。

3流动机械设备技术措施的应用

3.1物理隔离

在叉车、登高车等流动机械设备的轮胎处安装车轮防护罩,在轮胎靠近人员之前,可预先将人员物理弹开,避免发生流动机械压伤事故。在叉车等流动机械的驾驶室顶部,加装安全护顶架,防止在转运物件时滑落伤人。

3.2限速器

在流动机械设备上安装限速器,超速激活声光报警装置,提醒驾驶人员立即减速。一旦超过极限控制速度后立即报警的同时,强制车辆降速或者熄火。能有效减少因车辆行驶速度过快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3.3报警装置

加装倒车雷达,消除视野死角盲区和视线模糊。有效防止车辆撞到车后的人和物,帮助驾驶人员扫除的缺陷。另外,对于汽车吊这类设备,可加装重量报警装置,到达起重负载临界点时报警并自动锁定,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在流动机械顶部加装红外感应装置,可在车辆周围形成红外感应圈,红外传感器与报警器和制动系统联动。同时,可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调整红外传感器两侧挡板,从而调整限定红外传感器的辐射范围,限定机械周边警告范围,防止范围过大造成误报警。流动机械加装的几种主要的安全装置(车轮防护罩、车辆限速器、红外感应装置)如图2所示。所有流动机械上加装的安全装置必须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相应的配件和耗材,确保加装的安全装置本身性能可靠有效。如涉及到对流动机械设备的重大改造,还需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批备案。

4流动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管控手段,结合信息化、智能化和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针对性改善或消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合法合规性

流动机械及操作人员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如无强制规定要求的,企业可制定内部的管理标准,并发放相应的资质证书。

4.2管理体系规章制度

建立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包括流动机械设备进出厂、安全操作规程、维修与检查等,明确各管理责任人及管理流程,每台设备均有专人管理,每台设备的运行都要有相关的记录台账,推行标准化作业。通过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4.3教育培训安全交底

制定相应的教材,对不同层级的人员所需了解的知识或技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要有所侧重,各层级教育培训内容见表1。涉及大型安装技术方案的,还需要按照要求,对相关的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

4.4风险识别与隐患排查治理

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企业内部开展风险识别,形成控制清单。由设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等参加的检查组,开展相应的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形成分级管控体系。

5结语

综上所述,流动机械设备在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涉及的安全风险较多。在做好风险识别的前提下,做好如下管控措施。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基于北斗及信息定位系统、人脸识别、AI技术等,实施统一管理、智能调度、安全监控一体化,对流动机械设备开展集约化管理。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与指导。设备技术改造方面:安装流动机械车轮防护罩、安全护顶架等物理隔离措施,加装限速器、报警装置和红外感应器等安全装置,从本质安全的角度,提升流动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度。安全管理方面:加强流动机械设备法律法规识别,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强化现场执行,加强教育培训,发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效用,规范人员行为,杜绝现场“三违”现象。通过对流动机械设备实行系列综合安全管理措施,应当优先考虑利用信息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全面加强对流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规范现场生产经营工作的开展,有效防控安全事故的发生,达到本质安全化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卫兵.试析港口机械生产设备管理维护现状及应对办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8,407(21):64-65.

智能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信息化

0引言在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石油化工企业面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重大安全风险挑战[1-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7412人[3]。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确保管控制度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到位,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效果。本文以风险为核心,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方面的管控措施落实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打造“企业全面负责+第三方专业服务+政府精准监管”新模式。以物联网、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为支撑,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平台,推动监管部门、石油化工企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多方受益,促进石油化工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频发、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在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以风险为核心,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确定风险等级、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围绕管控制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到位、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到位三个方面建立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体系,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等制度,对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出具落实分析报告,从而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的有效机制,全面打造“企业全面负责+第三方专业服务+政府精准监管”新模式,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体系逻辑图如图1所示。通过安全生产防控体系的建立,实现关口前移,从风险源头有效的遏制事故的发生,促使企业自我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专业力量,依据法律法规要求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4],从工程技术措施、教育培训措施、应急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五方面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通过科技手段将风险内容进行上报管理,依据风险辨识内容自动生成风险告知卡、风险二维码和风险四色图、风险公告栏等风险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风险管控制度和措施。本文从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其逻辑关系图如图2所示。在事故风险辨识的基础上,为每一个风险点制定现场处置方案,为每一类事故制定专项应急预案[6-7]。从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两方面验证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如果应急资源配备不合理,及时对应急资源进行补充,如果应急能力配备不合理,需要从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两方面提升。为进一步验证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情况,需进行全方位的隐患排查,从管控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和技能是否提升、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是否到位三个方面进行隐患排查。依据石油化工企业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对企业管控措施落实综合分析,精细化评估企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改进。

2信息化平台架构

以物联网、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为支撑,搭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平台,本文所建立系统的平台架构包括数据支撑层、基础支撑层、业务应用层和用户层,同时配置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架构图如图3所示。数据支撑层:包括构建知识图谱的知识体系支撑、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和支撑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算法支撑和数据库支撑。其中,知识体系为从商业购买专业知识、政府/集团搜集、用户系统填报等多种方式获取的知识,包括: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知识、事故知识、决策知识、社会救援力量、企业救援力量、救援辅助信息等部分,利用知识图谱技术采用自顶向下结合自底向上的方法构建石油化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知识体系[8]。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经过知识存储、知识表示、知识抽取、知识挖掘、知识融合、知识推理等过程形成知识图谱[9-11],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知识信息支持。支撑系统运行的关键技术算法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语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意图识别和深度学习。构建风险辨识库、隐患排查标准库、业务应用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数据库以支撑业务应用。基础支撑层: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系统、应用中间件、云计算和存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业务应用层:包括风险管理子系统、管控措施落实子系统、应急辅助决策子系统、专业服务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功能五大组成部分。企业经过自身或者专业机构辨识的风险信息进行上报,并设定一定规则形成风险告知卡、风险二维码和风险四色图供企业使用。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落实分析报告五个维度来建立管控措施落实体系,保障风险管控措施到位。在事故发生时为企业提供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智能检索、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分析研判、情景辅助决策,以便用户进行有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机构专家管理、风险防控服务、服务评价管理等功能模块,以便机构/专家辅助企业提升安全生产防控水平。系统提供机构权限管理、岗位角色管理、用户登录管理、接口日志管理等功能辅助系统应用。用户层:为应急管理部门、集团企业、石油化工企业、现场指挥部的消防官兵、企业内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专业,为用户提供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决策。

3信息化系统建设内容

3.1风险管理

企业通过自身或者借助专业力量进行风险辨识,做到风险明、底数清,利用管控七步法引导石油化工企业进行辨识、评估、定级、落实管控措施的工作。管控七步法包括划分步骤、辨识危险源、评估固有风险、分析诱导性原因、确定管控措施、评估现有风险、确定管控等级。通过风险管控辨识记录,在线完成风险告知卡的编制,可供企业在线下载打印,提高编制风险告知卡的便捷性。为每个风险点生成一个唯一的二维码,可将二维码张贴到风险点附近,扫描二维码后可查看风险相关信息。企业依据风险类别和风险等级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图,自动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上,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区分布“一张图”可视化展示。

3.2管控措施落实

为保证管控措施的有效性,从管控制度是否落实到位、人员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和技能是否提升、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能力是否到位三个方面进行管控措施落实体系建设,提供应急预案管理、应急资源管理、应急预案演练、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分析报告等功能。应急预案管理实现在线分析事故风险、确定应急流程、编制现场处置方案和专项应急预案,提供预案属性管理、规则库管理、元件库管理、风险与资源管理、预案模型,预案编制引导、预案模板管理等功能,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资源管理实现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库、专家等信息的录入管理,应急资源调查、应急资源补充、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等功能,从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两方面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对于应急资源缺失的情况,及时补充相应的应急物资,对于应急能力缺失的情况,从应急预案演练和安全教育培训两方面进行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让企业所有员工通过实践经验掌握应急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当事故发生时,企业可以依据演练内容,有专业性的进行应急处置,有条不紊的进行人员撤离,最大程度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安全教育培训满足企业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教育培训和专题安全教育培训需求,依据用户自身的知识掌握情况推荐知识素材,在学习过程中控制学习时间、设置学分,学习完成后进行相应的考试,通过防作弊模型,提升学习质量,考试完成后为考试合格者颁发证书。隐患排查治理是在风险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将风险管控措施未落实或失效的情况作为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治理,确保各类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落实分析报告是对企业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横向和纵向数据分析比对,为企业形成完整性分析报告,通过报告指出企业需要加强的地方,让企业真正做到人员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提升。

3.3应急辅助决策

在石油化工企业事故救援过程中,针对初步研判会商、处置方案生成以及常态下专业知识学习等场景常常因信息查询不便捷、分布零散、无专业背书而导致耗时长、效果差的问题,提供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知识体系,提供知识管理、搜索交互、搜索纠偏、语义检索、知识点关联推荐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事故救援提供科学、准确的救援信息和知识,提升事故救援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汇聚企业应急资源、应急预案、防护目标、危险源信息、风险信息,系统提供事故应急响应、事故分析研判、情景辅助决策等功能,快速生成应急处置方案,并能通过系统进行线上指挥,使救援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3.4专业服务管理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难题,积极发挥市场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全面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系统提供专家、机构信息管理功能,风险防控服务功能,服务评价管理功能。企业通过线上发单的形式申请专家服务,专家/机构可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隐患排查治理服务、风险辨识检查服务、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应急预案演练服务、其他服务等。专家/机构将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过程全程留痕。通过服务评价功能考核专家/机构的服务质量。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