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筹学知识

运筹学知识范文精选

运筹学知识

运筹学知识范文第1篇

(一)运筹学

运筹学是上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起源于二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军事运筹小组,主要用于研究军事活动。二战后,运筹学主要转向经济活动的研究,研究活动中能用数字量化的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或数学定量方法,使问题在量化的基础上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并使活动系统中的人、才、财、物和信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系统的投入和产出实现最佳的配置。运筹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其研究问题的特点,可分为两大类,确定型模型与概率型模型。其中确定型模型中主要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图与网络和动态规划等;概率型模型主要包括:对策论、排队论、存储论和决策论等。

(二)物流学

物流作为一门科学也是始于二战期间,美国根据当时军事的需要,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和存储等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并首次使用了“LogisticsManagement”一词。其后对于物流的概念不断演变发展,内容也逐渐完善。我国在200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作了如下规定: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三)运筹学与物流学

运筹学与物流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都始于二战期间,从一开始,两者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与物流学联系最为紧密的理论有:系统论、运筹学、经济管理学,运筹学作为物流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其作用是提供实现物流系统优化的技术与工具,是系统理论在物流中应用的具体方法。二战后,各国都转向快速恢复工业和发展经济,而运筹学此时正转向经济活动的研究,因此极大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由此进入了各行业和部门,获得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如规划论、存储论、决策论和排队论等。而战后的物流并没像运筹学那样引起人们及时的关注,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科学的进步、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等的改变,物流才为管理界和企业界所重视。因此,相比运筹学,物流的发展滞后了一些。不过,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却随着物流学科地不断成熟而日益广泛。

二、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主要应用的概况

运筹学作为一门实践应用的科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民政事业、军事决策等组织,解决由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大型问题。目前,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也相当普遍,并且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下总结一些当前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应用较多的几个方面。

(一)数学规划论

数学规划论主要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研究内容与生产活动中有限资源的分配有关,在组织生产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们解决的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给定的条件下,按照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最优方案,求解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的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问题。具体来讲,线性规划可解决物资调运、配送和人员分派等问题;整数规划可以求解完成工作所需的人数、机器设备台数和厂、库的选址等;动态规划可用来解决诸如最优路径、资源分配、生产调度、库存控制、设备更新等问题。

(二)存储论

存储论又称库存论,主要是研究物资库存策略的理论,即确定物资库存量、补货频率和一次补货量。合理的库存是生产和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减少费用支出和不必要的周转环节,缩短物资流通周期,加速再生产的过程等。在物流领域中的各节点:工厂、港口、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仓库、零售店等都或多或少地保有库存,为了实现物流活动总成本最小或利益最大化,大多数人们都运用了存储理论的相关知识,以辅助决策。并且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灵活套用相应的模型求解,如常见的库存控制模型分确定型存储模型和随机型存储模型,其中确定型存储模型又可分为几种情况:不允许缺货,一次性补货;不允许缺货,连续补货;允许缺货,一次性补货;允许缺货,连续补货。随机型存储模型也可分为:一次性订货的离散型随机型存储模型和一次性订货的连续型随机存储模型。常见的库存补货策略也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情况:连续检查,固定订货量,固定订货点的(Q,R)策略;连续检查固定订货点,最大库存的(R,S)策略;周期性检查的(T,S)策略以及综合库存的(T,R,S)策略。针对库存物资的特性,选用相应的库存控制模型和补货策略,制定一个包含合理存储量、合理存储时间、合理存储结构和合理存储网络的存储系统。

(三)图(网络)论

自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图论广泛应用于解决工程系统和管理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用图与网络进行描述简化后再求解。图与网络理论有很强的构模能力,描述问题直观,模型易于计算实现,很方便地将一些复杂的问题分解或转化为可能求解的子问题。图与网络在物流中的应用也很显著,其中最明显的应用是运输问题、物流网点间的物资调运和车辆调度时运输路线的选择、配送中心的送货、逆向物流中产品的回收等,运用了图论中的最小生成树、最短路、最大流、最小费用等知识,求得运输所需时间最少或路线最短或费用最省的路线。另外,工厂、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的选址问题,物流网点内部工种、任务、人员的指派问题,设备更新问题,也可运用图论的知识辅助决策者进行最优的安排。

(四)排队论

排队论也称随机服务理论,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排队队长、等待时间和服务等参数,解决系统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之间的平衡问题,以较低的投入求得更好的服务。排队现象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物流领域中也多见,如工厂生产线上的产品等待加工,在制品、产成品排队等待出入库作业,运输场站车辆进出站的排队,客服务中心顾客电话排队等待服务,商店顾客排队付款等等。根据系统排队的服务设施数量、系统容量、顾客到达时间间隔的分布、服务时间的分布等特征,可分为(M/M/1/∞),(M/M/1/k),(M/M/1/m),(M/M/s/∞),(M/M/s/k),(M/M/s/m)几种不同的情况,不同情形套用相应的模型可以求解。

(五)对策论、决策论

对策论也称博弈论,对策即是在竞争环境中做出的决策,决策论即研究决策的问题,对策论可归属为决策论,它们最终都是要做出决策。决策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之中,物流中的决策就是在占有充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物流系统的客观环境,借助于科学的数学分析、实验仿真或经验判断,在已提出的若干物流系统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满意方案的决断行为。如制定投资计划、生产计划、物资调运计划、选择自建仓库或租赁公共仓库、自购车辆或租赁车辆等等。物流决策多种多样,有复杂有简单,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化分为很多种类型,其中按决策问题目标的多少可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单目标决策目标单一,相对简单,求解方法也很多,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多目标决策相对而言复杂得多,如要开发一块土地建设物流中心,既要考虑设施的配套性、先进性,还要考虑投资大小问题等,这些目标有时相互冲突,这时就要综合考虑。解决这类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现行用的较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层次分析法,一种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三、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

前面介绍了目前运筹学理论在物流领域中应用较多的几个方面,下面对其在物流领域中的进一步运用和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一)运筹学理论结合物流实践

虽然运筹学的理论知识很成熟,并在物流领域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实用性,可现行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并没有重视运筹学理论的实际应用,理论归理论,遇到实际问题时许多还是凭几个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并没有运用相关的数学、运筹学知识加以科学的计算、论证、辅助决策。因此,对于当前许多企业、部门,应该加强对管理者、决策者的理论实践教育,使之意识到运筹学这门有用的决策工具。

(二)扩大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现行的运筹学知识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上的几个方面,运筹学作为一门已经比较成熟的理论,应该让其在物流领域中的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尽量把物流领域中数字模糊化、量化不清的方面数字化、科学化,运用运筹学的知识准确化、优化。

(三)把运筹学知识融合在其他物流管理软件中

把运筹学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知识程序化,编制成相应的软件包,使得更多不懂运筹学知识的人也能运用运筹学的软件辅助决策。目前运筹学的软件比较多,但是具体到物流领域中应用的还寥寥无几,因此针对物流领域中常用的运筹学软件应大力开发。另外,把运筹学的部分功能融合在其他物流管理软件中,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能引起管理者和主管部门的重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立足物流现实,改进运筹学理论应用不足之处

运筹学的理论虽然在物流领域中应用很多,并在某些领域演绎出了许多经典的模型和公式,但其中有些模型是基于一些假设条件基础之上的,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形相差很大。如存储论中的一些模型,Q、R、S、T都是一个精确的值,而现实生活中由于需求的变化独立于人们的主观控制能力之外,因此在数量和时间上一般无法精确,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库存控制变得复杂。因此随着理论的日益成熟和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其不足之处应加以改进和完善。

五、结语

物流学主要研究物流过程中各种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物流过程中有限资源,如物资、人力、时间、信息等的计划、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以期达到最佳效率和效益,而现代物流管理所呈现的复杂性也不是简单算术能解决的,以计算机为手段的运筹学理论是支撑现代物流管理的有效工具。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运筹学的技术支持,运筹学的应用将会使物流管理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熊义杰.运筹学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宋伟刚.物流工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汝宜红.物流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4]王转,程国全,冯爱兰.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储雪俭.现代物流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6]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M].北京:北京邮电出版社,2003.

运筹学知识范文第2篇

近年来,随着运筹学课程在管理类专业特别是工业工程专业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研究适应于本专业的运筹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问题。例如,浙江理工大学提出了运筹学课程群的概念,以运筹学课程为中心优化了相关一系列课程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并对案例教学、模型讨论教学和算法推理教学等运筹学课程群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等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文献中提出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实践课比重不足等问题,并进行了实践导向的运筹学课程教学体系再设计。文献进行了“管理运筹学”课程案例教学的探讨,提出了针对不同背景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案例分析,增强该课程的实践导向性。文献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物流方向课程进行了情景教学平台的设计。综上所述,运筹学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

(1)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冲突:运筹学相关教材内容多,学时少是多数老师在进行运筹学课程改革时发现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满足学生学习运筹学课程的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选择或编制教材是关键。

(2)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将实践融入到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筹学是数学背景较强的课程,涉及到很多繁琐、抽象的理论推导,如果这部分内容讲得太细,就会忽略运筹学多学科的横向交叉联系和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3)相关课程之前的联系不够紧密: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设立在机械工程系,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制造业领域内的应用。运筹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具有承前(机械类背景知识)和启后(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的作用,而目前,这种作用尚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学习情境体系架构、案例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二实践导向型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设计

1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课程需求

从专业背景方面看,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通过大量的机械平台专业基础课如: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等,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设置管理类课程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物流设施规划、物流设备自动化、物流管理等,使学生具备制造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工程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等基本能力。从就业需求方面看,对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需求大多来自机械制造企业。有了这样的区别,就使得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的运筹学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有很大的不同。

2实践导向型工业工程专业情境化

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实践导向模式的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教学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但由于每个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它主张情境化教学并强调知识的表征与多样化的情境相关联,以及根据不同情境来组织课程等。目前,国内外很多高校院校工业工程专业都在积极应用实践导向模式,例如浙江工业大学提出了基于制造业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针对学生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等设施的布局的需求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情景教学平台。吉林大学提出了职业生涯规划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研究和实践在教学体系和实践环节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工业工程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方面,现有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减少数学推导、增加案例分析、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缺少针对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的特殊专业背景和就业需求的运筹学的实践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特别是解决运筹学作为一门专业平台必修课与后续专业课和实践环节的衔接方面的尝试还未见报道。而实践导向教学模式不仅需要课程体系中的各种实践环节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像运筹学这样的专业教育平台课对实践环节的支持。为了满足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运筹学课程的学习需求,本文在分析近机类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结构及其对运筹学课程的支持内容,以及后续应用课程(实践环节)对运筹学课程的需求的基础上,应用实践导向理论,提出实践导向型的工业工程专业情境化运筹学课程体系架构。该体系结构采用“引例-模型-算法-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阐述,其中:引例过程:充分利用基础课程及其对运筹学课程的支持,如高等数学中的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定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多元函数、微分方程等知识;概率与数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知识;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矩阵运算、矩阵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相似矩阵及二次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等知识;以及学生在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机械类基础课程中接触过的工程示例,将这些基础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和问题以引例的形式加入到课程教学中去。通过例举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学习过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加强对已经学过的相关基础数学知识及其应用问题的温习,尽量提高续前课程的利用率,避免重新学习老知识,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模型和算法过程:由引例归纳、引出问题的数学/逻辑等抽象描述,将学生易于理解的工程实际问题归结为运筹学和系统工程典型问题,提出该问题的建模相关的理论、方法和过程,建立系统模型。通过用基础知识求解和运筹学算法在求解范围和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增强学生对学习运筹学算法的兴趣。在教学内容的优选与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各主要运筹学分支和系统工程理论体系中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程度,以及对应用课程(实践环节)的支撑程度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和设计,形成以系统思维、系统建模与仿真、系统分析与规划、系统预测、系统评价决策和系统优化几大主题为中心的相关理论、方法等组成的全新运筹学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其中系统思维重点进行霍尔三维结构、定量化方法、以重构为重点的分析-重构法等方面的训练;系统建模与仿真主要内容包括数学模型、逻辑模型、模拟模型、系统动力学模拟技术及随机模拟技术;系统分析与规划内容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络计划技术及随机服务系统分析等;系统预测包括定性预测方法、线性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及判别分析预测等;系统评价决策包括九级评分法、系统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风险决策及不确定性决策;系统优化包括线性系统最优化方法、非线性系统最优化方法、随机服务系统费用优化及网络最优化方法等。应用过程:充分考虑应用课程及其对运筹学课程的需求,从相关的制造过程、管理过程等实际问题的层面出发,以案例应用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实践为导向进行相关模型和算法的推广练习。相关需求包括后续课程中: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需求预测、生产计划编制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中的设施选址问题、选址评价等,工程经济学中的多方案经济评价、风险分析、设备更新分析等;以及实践环节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工业工程实习中的工作分析与评价等。

三结论

运筹学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运筹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卫生管理运筹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位主干课程。该课程系统运用定量化方法及计算机软件工具,研究与定量因素有关的经济管理系统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全面分析复杂社会经济管理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与思维分析框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理论、非线性规划理论、动态规划理论、整数规划理论、决策论、排队论、图论、对策论等。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背景与广泛的实践应用性,通过课程学习对于全面提升学生决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对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经济管理系统中有关人、财、物的资源利用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运筹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目的性不够明确

通过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掌握管理运筹学整体优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是现有课程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教材内容存在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联系不够紧密,例题不够新颖,应用卫生管理运筹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比较少,学生课程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课程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因材施教仍需改进。通常管理类专业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兼收,文科与理科学生的数理基础差异比较大。同时,近几年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民族生与体育特长生。民族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体育特长生因为经常需要参加各类比赛与专业训练,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保证,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如何因材施教,组织学生深度团队学习,共同进步与提高,需要教与学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三)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够灵活,教学方式单一,教师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互动性不够好。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不够充分与及时,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未能得到充分锻炼

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与改进,需要在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案例中蕴含的优化思维、系统思维的思想方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近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提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四个回归”的思想,从学生刻苦读书、教师潜心育人、培养全面发展接班人、教育强国梦四个方面把我国高等学校培养人才作为大学的最根本任务,高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学、科研等一切工作都要积极围绕服务于这个中心,高校的办学目标与各类资源要聚焦于这个中心,高校的评价标准与政策要充分体现这个中心。“四个回归”的教育思想意义重大,强调大学教书育人是第一工作,大学上课是第一责任,大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艺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学习、改造课堂。不断思考学科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等相关问题。在此背景下,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1)卫生管理运筹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围绕促进学生学科知识完善、各项能力提升与综合素质发展相结合,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实施以学生各种应用能力提升与全方位发展为中心的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2)师生共同努力下创设一个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教师善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鼓励团队交流、合作与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管理运筹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与深化,综合运用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各种能力不断得到提升;(3)运用深度教学相关理论与实验成果促进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高度统一,建立新的学习观与知识观,通过突出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知识的文化性促进反思性学习与批判性思维;(4)教师善于整合利用各种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生慕课,各种线上教学平台资源等,综合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提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经济管理领域培养各类高级管理人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管理运筹学模型、理论、方法与技巧。理解系统整体优化的思想方法,正确应用各种模型分析解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密切联系专业实际,提高案例教学的数量与质量,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要达到高度统一。

(二)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实际效果

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提升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专题,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将基于问题的教学与基于案例的教学有机结合,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研究型教学、参与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同学对公共事业管理专项课题的科学研究兴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开始讲课前,在互联网平台上注册了蓝墨云班课,同学加入班课学习,学生线上与线下互动学习渠道增加,通过头脑风暴、答疑讨论、问题测试等线上平台活动多渠道改进与提升师生互动交流效果,及时发现与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课程教学进程中组织同学课前预习、小组讨论、个人发言与课后讨论等多种自主学习形式,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深度学习,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开阔学生视野与提升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如在讲解网络最大流与最小截集相关内容时,启发同学联系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方法找到制约自身发展的瓶颈与关键点,做到课程学习内容学以致用,越用越活。

(三)注重因材施教,共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生源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理论部分的学习对于文科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为此,教学过程中在清晰讲解卫生管理运筹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同时,要简化理论的推导与证明,强化理论的实际背景与案例的分析教学,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与信心。对于个别民族生与体育特长生,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外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民族生与体育特长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学习信心与学习主动性都得到提高,课程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改善。

(四)紧密切合实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卫生管理运筹学课程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向前发展。挖掘课程理论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与方法论意义,拓展学科最新应用领域,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尤为重要。如线性规划理论与组织对资源的最优决策密切相关,排队理论的最新成果对高端服务业如通信、银行、证券、保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排队理论可以不断优化与改进各类服务系统的效率与效益指标。非线性规划理论对各领域学科的前沿课题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策论与决策论中的思维方法对复杂情境下的科学决策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旭.管理运筹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9):75-76

[2]詹长春,周绿林,王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完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6):405-406

[3]李永森.《运筹学》教学方法设计与创新[J].池州学院学报,2009(3):127-128

运筹学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字:运筹学;企业管理

运筹学问题和运筹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决策并存。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界定运筹学作为在科学界的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应当说是在1951年,即P.M.Morse和G.E.Kimball的专著“运筹学方法”出版的那一年。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运筹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把握并运用好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效。

一、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是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是寻找企业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也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来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这正体现了运筹学的思想。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对应的战略。主要侧重规定企业使命、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更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角逐,企业间竞争的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显然,运筹学理念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

1、生产计划。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生产、贮存和劳动力安排等计划,以谋求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成本,运筹学主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般是直生产某产品的计划数量。

(2)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3)写出约束条件(由等式或不等式组成).约束条件包括指标约束需求约束、资源约束等;

(4)最后根据目标函数为作出最合适的企业生产计划决策。

2、市场营销。一个市场研究专家试图用数据证明消费者的洞察多么有意义,而一个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则强调成功营销案例中隐藏的思路更有价值。我认为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探查决策环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加工、分析,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在确定目标阶段实际上包含了问题识别和问题诊断两个内容。在设计方案阶段要理解问题,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并获得结论,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主要通过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基本环境的控制来影响消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评价方案阶段要根据确定的决策准则,从可行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或满意的方案。这些都都可以使用运筹学的理念来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三、企业库存管理与运输问题

1、库存管理。如果说生产计划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指挥、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那么库存的管理则是从物质流的角度来指挥和控制。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的问题。

由于库存的物质属性,因此对生产系统的日常运行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库存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品或商品。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而库存的存在又意味着占用资金、面积、资源,这种矛盾的处境导致了库存管理的必要性与难度。现在流行的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软件,一般含货品进货、出货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报表系统等子模块等,运用的原理还是运筹学模型。

2、运输问题。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运输范畴内的问题,例如,工厂的原材料从仓库运往各个生产车间,各个生产车间的产成品又分别运到成品仓库。这种运输活动一般都有若干个发货地点(产地)、又有若干个收货地点(销地);各产地有一定的可供货量(产量);各销地各有一定的需求量(销量);运输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组织调运,才能满足各地地需求,又使总的运输费用(公里数、时间等)达到最小。运输模型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模型。这模型不仅实用于实际物料的运输问题,还实用于其它方面:新建厂址的选择、短缺资源的分配问题、生产调度问题等。

四、企业人事管理与财务管理

1、人事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含量高,对过去一直贯穿和渗透于农业和工业经济中的知识的作用就凸显得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应该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客户总部与下属公司不同的架构,建立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通过战略纽带将“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起来,带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的全面提升,以内部管理的完善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显然蕴涵的是运筹学的理念。还可以用指派问题对人员合理分配;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才评价体系等。

2、财务管理。运筹学的理念在财务与会计中显得更为突出也就是说它解决企业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资金资源的问题。其涉及到投资决策分析、成本核算分析、证券管理等。在投资决策分析中,企业如何利用剩余资金,如何投资往往有多种方案。而运筹学的作用就是要要对这些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决策,以确定最优的方案,使得企业的收益最大。通常是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决策论来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曹敬东,“管理科学之运筹学在企业中的应用初探”,科技资讯,2007(2).

运筹学知识范文第5篇

Excel是微软公司应用软件系统Office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电子表格程序,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图表图形能力以及丰富的函数和宏命令,在各种领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Excel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功能,满足众多领域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需求。Excel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辅助决策功能项和功能模块。利用这些辅助决策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物流运筹学是建立在一般运筹学之上的而又不等同于一般运筹学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解决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学科。比如应用于库存管理领域的仓库面积、新增仓位容量、合理的库存量确定等,应用于企业内物流的物料管理,尤其是在运输管理领域广泛而深入地应用到物资调运、装卸和调度等实践环节。通过物流运筹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物流管理决策中常用的运筹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知识,并熟练掌握用相应的运筹学软件,求得物流问题的正确答案。为进一步学习与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并培养与提升学生对物流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与求解,以及进行辅助决策的能力。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管理软件Excel处理物流求解问题则是对运筹学应用的现代化提升。

2“物流运筹学”课程的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物流运筹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其真正的价值和魅力在于为解决各个领域中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因此从本质上,物流运筹学适合于采用项目式教育模式。在“物流运筹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要突出与物流实际紧密结合,与实际物流问题融为一体。课程教学内容的引入要从实际物流问题开始,在对实际物流问题有充分的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建立实际物流问题的运筹优化模型;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果要落实在对实际物流问题的解决上,要引导学生运用运筹学软件得出实际物流问题的正确的运算结果,并用运算结果对实际物流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在教学手段上,应尽力降低运筹学理论性,强调从实际物流问题出发去认识运筹优化方法,进而建立实际物流问题的运筹优化模型,避免从理论上去探讨运筹优化模型的繁复。在具体实施上,强调:

①以现代软件为工具,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运用软件求解运筹学问题,得出并理解软件显示的结果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目的。学生学习效果充分体现在能否在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软件求出问题的最终结果,并努力应用于实际。

②以案例分析为基础,将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案例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感性的认识,更快、更好地进入运筹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清楚问题分析、处理、解决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以课堂演示手段,使解析过程清晰化。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演示软件解决问题的实现过程。要求在问题引入、习题讲解、内容复习时进行反复演示,以加深学生印象,对软件的显示结果给与科学、准确的解释,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④以习题练习为辅助,使学生运用熟练化。通过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发现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在学生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后,补充相应的习题,加大学生自我练习的机会。

3Excel在运输规划问题中的应用

3.1MicrosoftExcel软件简单的物流运筹学问题可以通过Excel软件进行求解。Excel的基础工作环境是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工作表(WorkSheet)的工作簿文件。其中,工作表类似人们日常使用的各种报表,由若干行和列组成。每行和每列的交叉点是电子数据表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称为单元格(Cell)。在每个单元格中既可以直接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也可以建立复杂的计算公式。Excel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功能,满足众多领域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需求。Excel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辅助决策功能项和功能模块,包括数据排序、筛选、统计、汇总数据表、模拟数据表、方案管理器、单变量求解、规划求解等。利用这些辅助决策功能,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在默认情况下,Excel软件中预测与决策相关的计算模块(宏)并没有安装到系统中,因此需要安装后才可使用。点击[工具]菜单中“加载宏”选项,弹出[加载宏]对话框。在[加载宏]对话框中勾选[分析工具库]和[规划求解]复选框,点击[确定]按钮。装载完再次点击[工具]菜单,可以发现[工具]菜单下增加了[数据分析]和[规划求解]菜单项。

3.2用Excel求解多个起讫点的运输线路问题

3.2.1问题的提出在物流活动中,运输规划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物流运输规划主要包括两类问题,一类是运输路线的选择,包括单一起讫点的最短路问题和多起讫点的运输路线问题;另一类是运输物流量的确定。多个起讫点的运输路线模型解决单一货物从多个产地向多个目的地输送的计划安排问题。典型的运输模型如图2所示。图2中,ai、bj、cij分别表示产地i的供应量、销地j的需求量、从产地i到销地j的单位运价。在多数情形下,运输模型被写成下面的表格形式,如表1所示。设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数量成正比,若用xij表示从产地i到销地j的运量,则在产销平衡的前提下,要确定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可求解以下线性规划问题:【例1】:已知有三个产地A1、A2、A3的货物发往B1、B2、B3、B4,各地的产量和稍量以及运价如表所示,试求最优的调运方案。

3.2.2用Excel求解①建立工作表。图3所示为规划求解所提供的“数据部分”和“模型部分”。其中单元格“B3:E5”代表运输单价;“B10:E12”代表可变单元格(即“决策变量”);“B14”代表目标函数;“F10:F12”代表产地约束条件;“B13:E13”代表销地约束条件。然后按照表3,在相应单元格输入公式。其中SUMPRODUCT和SUM均为Excel的内部函数。SUMPRODUCT用于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SUM用于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②规划求解。点击[工具]→[规划求解],弹出“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输入目标函数、可变单元格和约束条件(见图4)。在“规划求解参数”对话框中,点击[求解]按钮。弹出“规划求解结果”对话框,选择[保存规划求解结果(K)]”单选框,点击[确定]按钮,得如图5所示的结果。对应目标函数值Z=35。即从产地A1发往B1、B2、B3、B4的货物分为为2、0、0、3,产地A2发往B1、B2、B3、B4的货物分为为0、3、0、0,产地A3发往B1、B2、B3、B4的货物分为为0、0、4、3时,运输成本最低为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