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范文精选

优质课程建设

优质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优质课程;路径创新

1问题的提出

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质量导向,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尤其要提升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打造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目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需要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需要高质量的课程来支撑,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全面成长的基础。研究生课程建设学界已有较多研究,胡莉芳认为坚持教育性和研究性结合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要注重政府、社会经济与学生三方的需求。黄河、钱丽萍研究了重庆大学经管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建设,认为高校要从课程体系优化着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刘志东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和相关教学成果,结合中央财经大学的教学实践,提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要优化课程内容、提升课程体系科学性、系统性,课程建设要充分融合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肖敏、张艳宁、谢妮认为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规划清晰明白,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过程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等是研究生教学的有效教学行为。杨春梅、章娴构建了研究生翻转课堂的有效评价框架。同时,也有不少学者从自身所授学科探讨了研究生课程建设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材、网络资源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我们在实践中对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实现路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意义

研究生课程相对于本科生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明显特色,研究生课程更侧重于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优质课程是指能够服务社会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有丰富、优质的线上线下课程资源,有师德师风优良、学术水平一流的校内校外教学师资,有突破专业关键问题、引领学科前沿的教材和教学案例,能够有效支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要求,对其它课程有辐射和示范效应的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是指按照研究生优质课程的内涵,构建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师德师能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要体现课程思政、学科前沿及学科关键问题、关键技术的解决,建设优质丰富的线上线下资源,为研究生自主学习、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2014年12月,《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重视课程学习,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和紧迫任务”,“立足研究生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要加强课程建设”。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获取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学科知识的基本途径,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环节。研究生课程的高深性、前沿性、跨学科性以及探究性奠定了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3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路径创新及实践

研究生课程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研究生学术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创新的基础。我们从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诸方面创新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路径。

3.1教学理念创新“三融合”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是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基本看法和基本态度。先进的教学理念要能注重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实施有效学习,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研究生优质课程的教学理念要融合价值引导与专业素养,融合研究生教学与学科建设,融合研究生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1)融合价值引导与专业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只有把思政教育贯穿于研究生教学的全过程中,才能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政元素的挖掘体现在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运用诸方面。如西方经济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方面,是关于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经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大生产规律,值得我们吸收与借鉴。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批判性的学习西方经济学。

(2)融合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

教学与学科建设有着紧密联系,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是学科建设的源泉和基本途径,研究生教学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带头人成长的土壤和基础。研究生教学从三方面促进学科建设,一是前沿知识、现实问题、现实理论、教师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二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的形成,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学科梯队和科研团队。三是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促成实验室、实习基地、实习设施等学科基地的建设和完善。

(3)融合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中心要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要培养知识创新能力,专业型学位研究生要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一是坚持OBE教学,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民主学术氛围,挖掘提升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二是优化教学内容,融前沿知识、社会重大问题于教学中,着力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研究能力。三是完善科教、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通过教学实验平台、教师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四是拓展知识领域,奠定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如经济学原理融管理学、社会学、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等学科于一体,研究生交叉学科的学习,可以强化其原始创新能力。

3.2教学内容改革“三优化”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将引领支撑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应对全球人才竞争,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思维创新、科研创新与实践创新,思维创新是科研创新、实践创新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培养研究生思维创新的最重要途径。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教学内容:

(1)优化课程内容落实课程目标

如研究生经济学课程,其学时有限,必须优化课程内容,选择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授。在微观经济学学习中,我们分为效用最大化与个人选择、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配置效应等八个专题,每个专题都结合学科前沿、理论与现实重大问题讲授,以期能有效地支撑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问题的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教师将课堂知识转变为学生认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我们在经济学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精选现实经济案例,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引导研究生走进企业、农村、社区,关注中国经济现实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通过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

(3)优化考核方式强化学习效果

经济学课程是研究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刚从本科教育转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学习,学生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和研究方向的认识还较为模糊,所以,加强课程考核,优化考核方式是强化研究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学习过程考核,课堂上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积极参与讨论互动,课下通过线上资源督促学生学习。二是案例编写考核,让同学们深入社会调研,编写案例分析。三是课程结课考核,可采取闭卷和课程作业相结合的形式。

3.3教学资源建设“三层次”

教学资源建设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学资源是为了实现研究生教学的有效性而需具备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教材资源、网络资源三个层次。

(1)教师资源建设做到“三过硬”

“三过硬”即师德师风过硬、专业素养过硬、教学能力过硬。教师是研究生人生的引路人,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还要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爱党、爱国、爱人民,要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应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丰硕的学术成果,要能依据教学规律,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做到教学有效。河南工业大学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任课教师中,教授占比达60%,博士占比75%,其中多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多人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2)教材资源建设做到全方位

包括校外教材、校本教材及拓展教材。教材是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的基础资源、核心资源,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教材建设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依托,亦是办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经济学课程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西方经济学》为依据,实现本科教材与研究生教材的衔接与转换,参阅其他教材,编写了本校使用的研究生经济学执行大纲、教学大纲、经济学讲义,经济学案例分析,制作了多媒体、试题库,为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为学生能结合热点前沿,扩充视野,我们教学团队编写了《粮食经济问题》教材,提升了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网络资源建设做到丰富多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成为教学发展新趋势,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倒逼教学方式的改革,推动网上教学信息技术发展,网上资源成为拓展学生学习内容,扩充学生学习视野的重要渠道。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经济学课程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放置教学大纲、教学执行大纲以及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试题库、教师教案及讲义,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线上互动、讨论和提问,激发了研究生探究学习精神,培养了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优质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从1980年初在我国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创办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职业大学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1999年国家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重视实践,追求创新,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进行一系列改革。教育部2003年4月8日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精品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观念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尤其是目前高职学生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在专业课学习中普遍感觉较为吃力,因此,本文针对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如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服务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高职院校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要解决的问题

我院作为化工类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类别设置较多,有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五个专业。各专业开设的专业课及对有机化学基础课的知识需求侧重有所区别,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开展教学是本课程建设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课化繁为简,做到“必需、够用”也是本课程建设关注的主要问题。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理论与专业技能提升方面

学历高,学缘关系广,教师研究能力强:课程团队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团队中现有在读博士1名,硕士4名,学士7名,教师们都不断提高学历与教学能力。企业锻炼、高校进修,活跃的教研活动和良好的保障制度多措并举促使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升: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需要,安排多名在职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修和培训,其中一名教师于2009年赴北京师范大学为期一年访问和学习,对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所有校内老师参加过高职高专培训基地举办的赴高校进行深造的培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习完成后必须向全体教师做学习报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知识水平。对年轻教师实行传帮带制度:让青年教师广泛听课,感受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积累讲课经验。经过这一过程,青年教师在高起点上开始讲课,讲授的质量得到保证,这对其今后的成长十分有利。教研活动:每1~2星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与同行开展交流、公开课、与专业教师的沟通、课程的整合与优化、讨论国外以及国内其他大专院校相关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发展趋势、讨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方法、讨论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课时应该安排怎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实习、毕业设计、学生课外活动、科研项目开发、论文等等,通过这些教研活动有效地更新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业务比赛:积极参加业务技能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位老师分别获得自治区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得学院竞赛一等奖,以赛促教,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二)实践能力提升方面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的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通过实施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下厂锻炼、科研与技术合作和科技服务等措施,使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要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100%,建立一支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三)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

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目前,课题组主讲教师中每人都参与过自治区级或院级课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发挥主力作用。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

全体教师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实践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要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度,以“立足基础、服务专业、注重技能、教书育人”为目标,使学生能了解有机化学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依据上述原则我们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与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教学

以“服务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选择、设计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例如在化工、煤炭、石油、工分等专业突出了脂肪烃的学习,淡化了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而在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压缩脂肪烃的介绍,加重立体化学、糖类、氨基酸等知识的描述,同时增加萜类、甾族、硫醇、硫醚、磷脂等与医药相关的知识。本着“必需、够用”的学习原则,精简教学内容,删减合并了有机化学课程中一些较难的、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增加了与专业相关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学习内容,挑选出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作用的和在后续专业课程中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教学,延长了教学时间,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模块的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上。

2.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教学,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和实效”,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根据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递进性,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把传统的有机实验整合为基础实验、制备实验、命题式综合实验、岗位认识实习四大教学模块。基础实验模块包括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制备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合理的实验路线及合适的实验方法,完成对产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鉴定,初步认识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命题式综合实验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岗位认识实习模块包括参观学习我院现有的实训基地及中试基地,提高学生的岗位认知能力。四个模块由简到繁,由单元技能训练到组合技能训练,最后进入综合性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样可以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验,又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予以巩固。

(二)有机化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1.教学方法

按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有机化学的学科特点,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模拟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和专题读书报告等方法,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做、考”合一的教学方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搜集了大量的基本素材,精心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入图片、动画、视频等丰富多彩的资料使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深受学生的好评。针对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运用了实体模型、让学生拆装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结构的概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录像、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等内容链接到网上,做到优质资源共享,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课下的学习;今后将逐步提供实用的在线测试等互动平台,可以满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线学习交流的需要。

(三)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建立了习题库,包括复习思考题、课堂练习题、综合作业题等;建立了部分试题库并逐步完善;制定了与教学大纲对应的考试大纲,实施新的考核办法,具体见表,强调过程考核,注意学习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四)有机化学教材建设

根据我院化工、煤炭、石油、制药、工分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并深入企业调研,共同选取符合本校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自编特色教材《有机化学》2本,并在学院化工、石油、煤炭和工分专业使用,效果良好。

五、有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特色与创新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增两减一融合”的教学模式,即增加岗位认知能力的培养;增加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增加命题式综合实验教学;删减合并理论课程内容;减少课堂授课比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实现了有机化学教学从传统教学向特色教学的改革。

(二)根据专业特点选取教学内容

突出“三结合”原则与专业特色,与相关企业生产实践结合;服务专业课程,与后续课程的需求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

(三)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穿插进行,既能使理论很好地指导实践,又能巩固理论课程的学习成果。实践教学采用了模块化教学方法,增加了命题式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中心”转型。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需求,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模拟辩论法、对比分析法、科学探究法、“第二课堂”、“教学做”一体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改变了过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将应用性很强的模块四的教学内容都放在“第二课堂”中完成,通过让学生制作ppt、演讲展现出来,并纳入考核范畴。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是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本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机反应式和有机分子结构图片、三维立体动画、二维动画等引入课堂教学,把反应机理、立体化学等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给学生展示实体轨道模型,让学生动手拆装,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实践教学中增加了岗位认知实习,让学生走出课堂,亲临生产第一线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优质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1.1校内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途径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以班级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广大教师正在努力尝试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优质课程资源的需求空前高涨。但是,毋庸讳言,目前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授课的高等院校仍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在校内所获取的优质课程资源与其所在院校及任课教师密切相关。一方面,任课教师在授课时提供给学生的教材、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是学生最易于获取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以任课教师或课程群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教学网站为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除此之外,校园网、电子阅览室也成为高校师生获得优质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

1.2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校外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途径。通过对现有教学过程和课程资源的研究,将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途径归纳为5种。

1.2.1学校共同体

这种方式是由若干高校相结合而成,是以地理位置相近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途径,以专业优势互补为特色,以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为学生提供学习高质量共享课程的环境与机会。比较著名的有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等。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成立于1999年,至2012年已扩展到21所高校,建设了包含跨校选修课、跨校辅修专业、共同体辅修专业的多层次一体化的“一校式”素质教学课程体系。上海市西南片高校联合办学机构成立于1994年8月,目前包括19所在沪高校,采取了师资互聘、开设本科生跨校副修专业学士学位、跨校第二专业、研究生跨校选课、各校实验设备共享等项举措,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拓宽办学途径,提高办学水平。

1.2.2各类精品课程

从2003年至今,我国已建成各级精品课程2万余门。这些精品课程通过其所在高校的网站,或者通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线。对于第一种方式,精品课程的呈现形式基本上是以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等为基础,具备比较完善的各功能子系统,便于教师维护、学生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来源于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一般不能非授权进入和浏览,其注册信息往往由各高校网管部门和教务处共同管理,校外访客则没有相应的权限,无法进入。对于第二种方式,各级精品课程集中汇集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通过课程中心、资源中心、教材中心、视频专区等版块分门别类地呈现,涵盖学科范围广泛,来源高校众多,是各类优质课程资源的集大成者。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注册非常简单,登录后即可浏览网站的课程、资源、资讯和教材,上传、下载课程和资源,并具有发表提问、评论、纠错等获取积分的权限,使用非常方便。

1.2.3著名教育、资源类网站

在教育部人事司组编的《高等教育学》一书中,高等教育的概念被界定为: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具有鲜明的高级和专业特色,这就决定了其教育和学习的范围更为广泛,研究的问题更加专业、深入。因此,除了上述的各高校网站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外,还有大量的各类资源网站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加以利用。例如,图书馆的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科学网、国家统计局网站、各专业著名网站等,都提供一些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值得广大高校师生进行学习和研究借鉴。

1.2.4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2011年10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计划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并通过“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及网易等平台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资源共享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开放。教育部将对每门上线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并对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授予相应的优秀教育资源称号。这一举措对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相比较,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更加注重对资源的共享及推广利用,更加注重统筹设计及整体规划,其课程建设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截至2013年11月8日,教育部共确定了4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第一批43门、第二批62门、第三批139门、第四批121门,总计365门。截至2013年12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教师教育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课程名单”、“入选第二批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以及“第三批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其中前者涉及到资源共享课程200门,其内容主要是幼儿教师培养课程、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中学教师培养课程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课程;第二批、第三批涉及到资源共享课程2631门,其中本科课程1775门、高职课程776门、网络教育课程80门。毫无疑问,这些优质的开放资源既为高校师生,同时也为社会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学习途径和支持。

1.2.5MOOCMOOC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2011年秋在美国兴起,2012年随着美国3个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提供商Coursera、Udac-ity、edX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大学和机构合作,迅速席卷全球。MOOC在网上提供范围极为广泛的免费课程,供全球学习者使用。例如通过Coursera提供的大学课程,涵盖了从人文学科,到医学、生物学、社会科学、数学、商业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与上述各种获得优质课程资源的途径不同,MOOC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充分地体现出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此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广大学习者的喜爱。通过MOOC,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观看教学大师给其他学生上课,而是自己也置身其中。如果需要,学习者可以注册课程,定期学习,参与讨论,提交作业,完成穿插在学习过程中的小测验和期末考试。成绩合格者将获得“成就报告”(statementofaccomplishment)或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例如Coursera的“成就报告”由课程讲师签署,包含Coursera标志、学生姓名、课程标题及课程简介。有些课程还可以通过“签名踪迹”(signaturetrack)计划获得“验证证书”(verifiedcertificate)。MOOC的魅力在于其通过强调完整的在线教学过程和学习体验对学习者加以引导和适当约束。学习者不再是一个人孤身奋战,而是通过主讲教师、助教、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学友形成一个庞大的学习支持和交流社区,既可获得其他人的无私帮助,也可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贡献给他人。这种新型学习和交流模式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众包”的思想和精神。另外,为了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MOOC中的每一门课程几乎均被划分为若干个10~20min的知识点,并提供视频讲解。在这一过程中,还会不时弹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问题,学习者只有回答了问题才能继续往下进行,这就会从某种程度上提醒学习者要保持注意力集中,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来保证学习质量。

2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途径的比较分析

2.1校内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途径的比较分析

上文研究的3种在校内获取优质课程资源的途径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区别,其可获得性以及对教学的价值也不尽相同,校内获取优质课程资源的3种途径中,教材、教参是最传统的,其可获得性、可利用率以及对教学的价值都很高,对教学问题的解释与论述也非常集中。因此,目前仍然是许多国内高校,尤其是非重点大学开展课程教学的首选。但是在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教材、教参的内容不能反映出最新的学科进展,对前沿问题的关注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这就影响了一些专业课程对学科前沿知识的追踪和学习。另一方面,有些专业课程的教材和教参文字冗长,可读性差,对于读图时代成长起来的广大的“数字原生代”学生而言,不太符合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因此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接受教材、教参等传统教学资源的倾向。关于课程教学网站和校园网、电子阅览室,由于其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建设或推荐,因此其对于教学具有极高的补充和拓展作用。由于隶属关系的问题,高校师生一般对本校的此类资源无须注册即可使用,用户名和初始密码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设置和发放,因此对本校学习本课程的学生而言,其资源的可获得性、可利用率以及对教学的价值都是比较高的。但是,缘于同样的原因,师生要想获得本校其他课程及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则存在较大的障碍,严重影响了这些课程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及利用。

2.2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途径的比较分析

高校师生从校外获得优质课程资源的途径非常多。其中学校共同体所涵盖的区域范围最小,但因其具有和传统的课堂教学及管理更加相似的真实感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多的是采取面对面的授课和交流讨论,因而受到了学校共同体成员学生的喜爱。对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尤其是其中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由于其来源和基础是原国家精品课程,所以其和高校教学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结合紧密,且起点较高。在教育部办公厅2012年5月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中,“上网监管、使用评价、年度检查”等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办法形成了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运行、维护和更新的良好的监督与管理机制。只有那些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才会被给予“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称号,且具有5年的有效期。这些举措对于课程的动态更新、师生互动以及课程应用情况提出了要求和保障措施,因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其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得到更加及时的帮助和指导。2013年持续升温的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给世界上任何一所学校的学生、任何一个角落的学习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世界范围内著名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范围和实际共享程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尤其是MOOC给学习者带来的真实、深刻且丰富的学习体验,更是成为其未来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基础。与前面几种课程资源共享途径相比较,MOOC不仅带来了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观、学习观的新的认知和思考。

3总结和思考

优质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品牌课程;课程建设

品牌课程建设是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品牌课程一般是指在高校进入市场大环境下,以实际培养目标为核心,建设具有时代教育理念、教学品质、课程特色以及自身文化等元素的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为学员甚至是社会公众所认同,以独有特色获得良好的口碑,在一定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品牌课程体现了知识教学的高价值理念,而品牌课程建设则是实现该理念的基础。课程建设可看作是一个长期且可持续调整,包括从萌芽到规划、建设、发展、完善等的周期性建设活动。本文大胆从课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理念出发,梳理了品牌课程打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建设环节,致力于为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品牌课程打造市场期

(一)找准课程定位与目标,做好课程建设顶层筹划

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做好顶层筹划,顶层筹划是课程建设工程的“图纸”,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框架、课程内容以及设计思路等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建设具有核心指导地位,而做好顶层筹划首先要找准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为人才培养而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学员认知基础、专业能力需求等学情因素确定。此时可借鉴反向设计的思想,从专业能力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这样的设计思路同时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标准。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专长;同时,课程本身是一门包括教材、多媒体、条件、试题卡库、配套设施、师资团队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关联、互相配合、彼此衔接,共同为培养目标而服务。所以,课程建设的顶层筹划要根据课程之间的人才培养逻辑,找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以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开设时机。同时也要明确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什么资源与条件,相互之间如何配合,以体现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理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掌握同类课程开展动向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课程资源的“业务推广”由“局域”拓展到“广域”,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课程进入“市场”大环境同台竞演。同一门课程尤其对于公共通识类课程,可搜集到多种版本不同应用场景的线上资源。其中有共同点但也有些许差别,核心知识内容不变,但是不同院校的不同课程团队依据人才特点、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等因素从而树立起各自课程的品牌特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带给后来建设者以启发,同时更多的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挑战。所以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教学层级、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课程建设规划,更容易发掘课程亮点并加以凸显。

(三)对标同类型优质课程,发掘课程建设自身亮点

品牌课程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特色,类似于商品的“卖点”,是品牌打造的核心要素。特色包括教学方法策略的创新、知识内容的重构、新型条件的创建等。但是特色不是标新立异,凭空产生,最适合教学实情(或者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革新或亮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特色。同时,课程的适用性(或目的性)是评价一门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充分立足自身教学环境,结合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院校专业特点、学员基础、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深刻剖析,在同类优质课程的调研基础之上与其进行对标,取长补短,寻找差异,是挖掘自身课程的核心亮点(课程特色)的有效途径。

二、品牌课程打造建设期

(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整合全流程全系统的课程要素建设

“市场期”的分析与调研,为课程建设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课程是一个涵盖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材、条件、配套资源、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全要素系统性的集合,所有要素紧紧围绕课程的顶层筹划之下并相互配合而展开。除此以外,得益于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辅助,课程的实施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可以依托于网络及线上技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课程教学、辅导、巩固、跟踪、评价等课程实施。所以在课程建设阶段,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只满足线下课程建设的思维,而是要依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分别结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构建一种全新型混合式的课程开展模式。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笔者倡导教材资源库的概念,除了线下教材的编写以外,另有电子版教材的辅助配合,如个别需要动画演示的地方可插入动态演示文件,而这在线下教材中是实现不了的。另外,教员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往往是参考大量文献而精简凝练出相关内容,或者有独到释义的文献而碍于著作版权问题不能直接引用,是否可以考虑以添加超链接的方式让学员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这些都是线上教学资源所带来的优势。同样课程的全流程教学设计、虚实结合的实验条件等均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建设改革,但是不论如何改革,都离不开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协作调节课程建设的“供需平衡”

教育教学不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改革更要重视课程供给侧的转型与升级,以满足学员当下乃至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将产教融合由职业教育向上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建立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产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不足,一方面给予人才培养社会化支持,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进程与效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除了学校本身提供的教学平台以外,还可借助企业的优质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践基地,改进教学方式,强调理实一体,注重实践,进而强化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另外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中,使得课程建设中更多地融合人才培养的输出要素,使课程建设更具落脚点、实践点和效果检验点,易于树立品牌课程的标杆性。校企合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的革新注入新方法和新思路。例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确立良好的互惠互助合作关系,“引企入教”中结合课程特点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完善课程教学目标,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除此之外,企业的技术和平台支持,是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部分,可与厂家开展更为密切的互动调研、跟产跟训、项目实习等合作,强化联合培养、联考联训机制,重构课程管理体系,邀约企业一起参与到课程考核中,以相对贴实、更加多元的指导依据尝试进行课程效果评估改革。

三、品牌课程打造运营期

(一)加强课程团队成员协作,推动课程改进实施,做好课程传承

教学实施是对课程建设成果检验的“试金石”。对课程团队成员而言,每一次课程实施过程都会产生收获和反思,由教学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反馈于课程建设,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重构,还是教学方法的修改,抑或是教学手段的变动,通过不断的修正与积累,使课程在教学实施层面更加贴合教学实情。所以品牌课程的建设不在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实践打磨而逐渐适应,课程的传承与实践依赖于课程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共享和协作精神,适时增加课程团队互相听查课、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与交流等活动以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另外做好分工,对课程体系的各要素做好监督与效果评估,提升课程的品牌质量。

(二)融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开拓课程创新

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而衍生出具有时代特征与育人本质的人才培养理念,比如当下提出来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新概念。融合新的教育理念,势必将对原有课程提出新的挑战与改革契机。同时,随着时展与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也会对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冲击效果,比如慕课、微课、私播课等的兴起。所以课程团队需要快速做出响应与调整,与时俱进,与新理念、新技术相结合,找到课程改革切入点,实现课程的转型与变革。

四、总结

本文以商品的品牌打造过程为启发,大胆提出品牌课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建设思路,包括建设之初的课程定位、市场调研以及特色发掘以完善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建设期的全要素整合、上下游联动和闭环常态化评价机制倡课程的全面化、适用性、可持续改进等课程建设发展策略;最后是品牌课程运营期的精华传承与改革创新,以锻造品牌课程的长效口碑。

参考文献:

[1]王小平.高职院校军事课程建设特色研究[J].大众科技,2012(9):107,126-127.

[2]傅奇丹.高校品牌课程建设的工作室模式之构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聂勇,闫智勇.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困境与对策反思[J].职业发展教育,2019(2):61-67.

[4]陈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品牌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6(3):109-110.

[5]王保建,陈花玲,杨丽娟,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设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8):163.

[6]胡小桃.高职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在适应中超越[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8]赵聪慧.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优质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所用的材料,是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载体。教材的特色与创新成为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的基础,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教材建设同样对精品课程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第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就是课本,人们常说课本乃一课之本。古人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实际上“传道、授业和解惑"都离不开教材。一门课程的一本(也可以是几本或一个系列)好教材不仅要传授本门学科的知识(授业),还应析明学理、辨明事理,并尽可能兼及为人处世和行事的道理(传道),还要能从学术研究的新动态中引发问题、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解惑)。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体现,理所当然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教材建设作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一流的教材”,要以新的教学体系为基础,内容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体现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集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资源库、教学参考书等于一体,形成以纸质教材为主、电子和音像教材相托的“立体化”教学包,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二、人才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

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教师队伍是人才资源最集中的体现。“一

流的教师队伍”作为精品课程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利用精品课程建设这一契机,在推进课程建设中寻求师资队伍建设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创新能力和师德风貌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可以说,没有名教师就没有名课程,名师是一所高校精品课程的形象代表。精品课程建设,其重要内容就是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名师,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要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精品课程负责人应由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既是课程改革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又是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任务安排、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该课程的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负责。

其次,教师的团队合作和梯队建设是课程教学可持续性的保证。精品课程要保持持续的高水平,就必须有高水平的课程建设师资梯队作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既要重视团队合作,又要重视梯队建设,着力培养后备师资队伍,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精品课程建设与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要鼓励教师积极通过参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管理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根据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要求,有目的、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有较好科研背景、专业背景和较好业绩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要在积极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同时,把一些年轻有为的教师派往高水平学校进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并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优质课程教学的可持续性[1]。

三、网络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

计算机网络是自主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联的集合,其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就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其一,计算机网络是精品课程的技术支撑。由于当代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传统教材已不能完全概括与反映其内容,特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作技术支撑。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师生互相促进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也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

其二,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的有效实现。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种开放性无疑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层次革命。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单位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上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

主学习。

四、环境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及观念、师资、内容、条件、方法和手段等于一身的系统工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环境,环境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环境需要营造,资源需要发掘。环境资源既包括“硬环境”(经费投入、图书资料、实践教学等),也包括“软环境”(教育理念、教风学风、教学管理等)。目前,尤其是课程的建设理念、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立体化”环境资源,对精品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一是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特的课程特色,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才会有新的成绩。特色缘于创新,创新是精品课程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守持创新理念,才能形成特色效应,才能成为示范性课程。我们所讲的“精品”中的“品”,主要是指富有特色,具有辐射和示范效应,它是精品课程的主要生成要素。精品课程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衡量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特色是精品课程独有的风格与不可替代的内涵,是其存在的价值和水平的体现。看一门课程是否“精品”,其关键是“特色”二字。因此,高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整合教育资源,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以创新为抓手建设精品课程,就是要发掘潜在优势,拓展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是先进的实践教学和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寓教于“行”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热情,在精品课程建设中,高校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室开放,建成一批覆盖多学科、多专业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统筹教学、科研等教育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

三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和规范的管理机制,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条件。教学管理是沟通教与学的中介。教学管理建设包括观念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品课程建设是动态的,有一个建设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因而完备而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流的教学管理”,指的是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了包括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证条件的建设等。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2]。

总之,教育资源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教育资源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精品课程建设对教育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四种资源尤其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其中,人才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教材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网络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环境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78.

[2]唐帼丽,张进明.精品课程:高度优化教育资源的载体[J].北京教育,2004,(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