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范文精选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由安徽省朱子研究会会长秦德文先生主编,合肥学院中文系张成权先生、张爱萍老师编著的《朱子语释》一书,在深入研读朱子著作的基础上,精选朱子语录,涵盖朱子论理气、心性、伦理、践履、自然、佛道、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治学、读书等十二章内容。每章均有引言和简释,概述本章内容并作题解,同时力求遵循朱熹原旨,对所选的朱子语录及其要义作了精当的诠释并加以一些扩展性内容。该书言简意赅,对于传播朱子思想、推动儒家经典普及化、大众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安徽大学诸伟奇教授的《四书学四题》认为,《四书》定于朱子,分别研究了元明清三代的四书学,指出,元代的四书学是“士犹笃志于研经”、明代的四书学是“讲义盛行,异学争锋”、清代的四书学是“回归、新变与困顿”。安徽大学王国良教授就朱熹理学的传播路径及其对徽州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了考察,认为朱熹理学学派通过教育传播渗透到世风人情、族规民约之中,对徽州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产生重要影响,为思想学说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例证。安徽大学赵华富教授考察了徽州宗族对朱熹《家礼》遵循的态度和原则,指出徽州宗族对朱熹《家礼》十分重视,徽州宗族对《家礼》的规定,特别是祠堂建设、祭田设置、族规家法、祭祀礼仪的规定所遵循的态度和原则,不仅是继承,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礼仪的规定进行重大变革。台湾师范大学张昆将教授就朱子对合下的权变伦理思考及其现代衍义作了探讨。安徽师范大学郭淑新教授解析了朱子经典诠释思想,认为朱子形成了章句训练训诂与义理阐发相互发明的经典诠释理念,以及唤醒•体验•浹洽•兴起互相贯通的经典诠释方法,为新儒学的兴起勃发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但朱子虽然极力在追求本意和阐发新意之间寻找平衡支点,有时却难免游离于这一支点。黑龙江大学魏义霞教授探讨了朱熹的价值哲学,指出朱熹秉持儒家的道德诉求,不仅接续了孔子、孟子和荀子等原始儒家关于义利关系的话题,而且在理学的框架内诠释义利观,并且将理欲关系、公私关系一起纳入其中,这使义利观与理欲观、公私观成为朱熹价值哲学的基本内容,并且呈现出三位一体的逻辑架构,朱熹借此将儒家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哲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福建省委党校李永杰博士总结了朱子敬畏伦理对现代性的三条补救价值,分别为在追求物欲的同时注重边界意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放弃精神涵养、懂得在追名逐利中的抽身反盛。安徽理工大学高旭博士考察了朱子的“持守”思想及其理学践履精神,认为存心、持敬和主静是朱子“持守”思想的基本内容,“持守”思想尤为重视“日用”之间的修身功夫,表现出强烈的践履性,试图促使理学家在切实有恒的德性修养中,存天理而灭人欲。安徽大学刘笑非博士对朱子、象山和阳明哲学终极天理实在性与内在性关系作了比较研究,指出三者都肯定终极天理的实在性,不同在于阳明强调心理一体的终极天理的实在性,朱子的工夫论既有向外的“道问学”,又有向内的“尊德性”,象山和阳明的工夫论重点在内的“尊德性”。安徽师范大学陈育德教授对朱子文道一体的文学观进行了现代诠释,认为可以从其陈旧保守的思想、立场中获得警示,进一步在文学领域里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同时汲取其中合理的、有用的东西,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发挥积极作用。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黄柏翰副教授借由对朱子“太极”概念的分析,考察了朱子理学对佛老的吸收与转化,认为朱子理学并非转向佛、老,而是转化其中部分理论或方法作为儒学之舟的帆、桨。台湾华梵大学胡健财助理教授从朱子的山水诗探讨了他的山水情怀,认为朱子从早年的道佛思想到中晚年回归儒家,欲考察其著名的述理诗,更需要放在山水诗这个脉络中。泉州师范学院林振礼教授考察了思想史上朱子与大慧禅师的潮州之会这一历史公案,揭示出朱熹注解《大学》“格物补传”,“开一新传统”之序幕的隐微之处。上饶师范学院周茶仙副教授以江西为例,分析了地方家族与朱子学的发展流传状况,指出地方家族是朱子学在各地各时期发展流传的土壤与媒介,要探讨南宋朱子学的发展流传,必须从地方家族的视域中去考量。浙江工商大学徐日辉教授以亡秦为例,论述了朱熹的史学观。台湾海峡两岸朱子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长朱茂男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宣扬践履“朱熹思想文化”,积极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学子考察朱熹文化遗存,重走“朱子之路”,他就朱子文化在现代的传承、实践与创新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思考。

二围绕朱子学而生发的其他哲学议题

在探讨朱子教育思想及其学说之外,亦有学者著文考察了其他哲学议题,彰显了新的学术思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余秉颐研究员归纳了方东美关于宋明清新儒学理论归趣,论述的三点内容包括关于自然主义的新儒学、关于宋明清新儒学三派“见解歧异的原因”、关于儒家“道统”观念。南京审计学院肖建新教授考察了宋元之际徽州学者许月卿的字号、贯里、生卒年。台湾元智大学助理教授刘芝庆探讨了韩国重要的阳明学者郑齐斗的经世之学,指出其经世思想源于阳明学立场。厦门大学谢晓东博士探讨了韩国儒学大家李栗谷对人心、道心的诠释,指出李栗谷的人心道心相为始终说,是一种独特的人心道心论,但该学说存在明显的内部矛盾,是一种不稳定的观点。浙江海洋学院程继红教授以义乌学者黄溍《文献集》所记浙东士人墓志铭为中心,考察了黄溍对宋元浙东地域儒学特征的描述及其谱系的建构。福建省闽学研究会丘山石先生由李侗与朱熹“复卦见天地之心”一番答问考察了李侗对朱熹建构理学思想体系的影响。芜湖市委党校肖美丰教授以《心体与性体》为中心,对牟宗三评朱陆无极太极之辨做出评价。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苏敏老师从宋明理学主要代表对天人合一关系、仁在生态哲学中的含义以及人的生态行为实践等方面的探讨,揭示了理学哲学体系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

三儒学与当代经济以儒学为基本内容的传统文化

在当代商业化浪潮的裹挟下命运如何,对社会转型产生了何种影响,引起了学界、商界的广泛关注。来自港台、内地的企业家、学者撰文探讨了儒学与当代经济的关系。原台湾大学校长、名誉教授孙震先生从“扩充利他抑追求自利”、“追求自利与现代经济成长”与“21世纪企业家的使命”三个方面对21世纪企业家的安身立命之道做出总结反思。原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世华教授从学理角度对徽商的内涵和外延作了界定,从徽商的魅力、文化自觉及文化信仰等方面深刻阐发了“徽商精神的当代价值”,认为有文化有信仰,才能有敬畏,才能自觉地去践行,升华为文化自觉,而这正是徽商与其他商帮的最大区别。台湾欧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朱高正先生考察了朱子学对徽商的影响,指出朱子学深刻影响了徽商数百年,徽商的最大特色是商与儒密切结合,徽商是儒商的原型。台湾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朱国光教授讨论了朱子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思维间的关系,认为朱子家训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从朱子“百学须先立志”等传世名言中可以吸收企业管理思想。台湾著名律师吕荣海先生探讨了儒家精华和现代法制如何融合会通的问题,认为仁、义、诚信等美德虽然不能带来“短利”,却是经营公司、治理公司的“长利”。

四总结

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方面要对前人已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吸收和继承,同时又不能就此满足。列宁在评价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时曾讲到“: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于是就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所束缚的人不能得出的结论。”世界高等教育会议(1998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真正会学习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待和接受前人成果的人。要自觉培养、锻炼大胆怀疑、勇于批判的精神。不要以为书上的都是正确的,不要迷信名人权威。在科学上,是无禁区、无偶像、无顶峰而言的的。要勇于发现前人理论、知识中的不完善甚至错误之处,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并通过学术问题上的讨论、争鸣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有个叫鲁希才的电大学员曾对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袁行霈关于唐诗繁荣原因研究的论文提出商榷,他著文《试论创作自由在唐诗繁荣发展中的地位》,提出袁先生强调的诗坛兴衰与经济相长相消,是经济繁荣导致了唐诗繁荣的观点,值得再讨论。他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史上大量事实尤其是唐代诗歌创作实践的分析,并根据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文学艺术生产不平衡规律,得出结论:导致唐诗繁荣的直接和主要的原因是创作自由。他的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被不少写作教材和相关学术论著选作典范学术论文。今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一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就对当前学界存在很大分歧看法的延安文艺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行了深入研究,该文获得了学校优秀博士论文。

二、重视实践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生命与活力

全在于传媒业的实践及其发展。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学习离不开与新闻传媒业实践的密切结合。重视专业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自觉关注我国传媒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参与、承担传媒业如报刊、图书、网络、广播、影视等业界的实际工作,一方面通过实际工作锻炼独立从事传媒业务的能力,同时,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巩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二要进行专业领域里理论、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写作。我以为这是同学们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科研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硕士博士阶段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科学研究实质上是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是与本学科专业领域里最权威的学者、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一种对话。优秀的学术论文应该达到“新、深、美”的要求。所谓新,是指论文的选题要新,提出的观点、理论要新,运用的资料要新,研究的方法要新;所谓深,是指论文研究的问题要专深,提出的见解要深刻,论证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问题深入充分;所谓美,是指论文的逻辑要谨严、有雄辩力,文字表述要准确、生动,语言要清新、朴实、流畅,写作要规范。在大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认真学好各门课程,重点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研,进行科研的训练,努力争取在毕业时能够公开发表一篇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论文。而对硕士、博士生来说,一定要在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按学校规定写作、发表答辩所要求的论文,并竭尽全力完成好学位论文的写作。在做学问上,我们既不赞成只埋头读书,不思考、研究问题,懒于动手写作的倾向,也反对只读了几本书,仅懂得一点皮毛而没有坚实专业基础就匆忙写作、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的做法。应该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和追求,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只求数量不讲质量的现象。

三、严守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1.诚信教育体系不健全

发达国家高校将科学道德教育列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我国高校针对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设置了学术规范相关课程,但对同等学力人员关于科学道德、学术规范教育等相关课程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部分高校即使对同等学力人员开设了学术规范课程,也因到课率、课时限制等因素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由于缺乏系统、规范的学术道德教育,使得部分同等学力人员学术道德观念淡漠,自律意识薄弱,较难以正确的学术道德来规范自己的学术行为。

2.制度缺乏,监管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或科研机构对学术评价的标准尚处于“硬性评价”层面,衡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更限于对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的刚性要求。对同等学力人员培养质量的考评指标同样实施量化,即需发表1篇以上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方可申请答辩,在优秀论文评选等环节论文数量为重要的参评指标,单一学术评价标准使得行为人更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另外,同等学力人员培养环节质量控制,课题设计,学位论文撰写、评阅及答辩等的监管机制仍不完善,成为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

3.自身道德素养

学术不端行为与行为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关学术规范教育已逐步常态化,许多高校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研究生教学课程中,但仍有一定数量研究生不知学术规范为何为,“伪引、虚引、抄袭”等不端行为频现。根据王林等对研究生学术规范的调查显示,只有18.9%的研究生表示非常了解引用规范,而“不太了解”和“根本不了解”的研究生竟占35.4%。同等学力人员的学术道德教育体系尚不够健全,自身道德修养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对学术道德规范、学术不端行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4.学术环境因素

近年来,论文已成为学科发展及科研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核心评估要素。对同等学力人员而言,申请学位及个人晋升需要发表学术论文这一要素占据优势,使得对自身进行高层次教育趋于功利化。随着学术期刊与新传媒的不断融合与发展,诸如学术期刊的电子版、网络版等为学术成果发表提高了时效性,使成果发表更为系统,也为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一系列变革。在学术环境影响下,为迎合功利需求,催生了诸如、论文等“中介机构”,导致水准降低,权威性受到质疑,抄袭、篡改试验数据、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

二、加强同等学力人员学术道德教育的思考

1.健全制度,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之本。完善诚信教育体系,对培养同等学力人员健康的学术道德,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将学术道德及诚信等纳入同等学力人员培养必修课程,培养其学术道德和诚信意识。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基础上,完善和健全相关机制,加强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的管理。同等学力教育管理人员应注重学术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对学术道德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与交流,发挥导师教书育人、诚信学术方面的作用,通过同等学力人员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日常教学工作,灌输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诚信知识。

2.强化课题原创,杜绝学术不端

同等学力人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通过加强同等学力人员课题原创性的要求,严格把关培养各个环节,从课题设计到实验方案,从课题进展到论文书写,将原创性作为重要培养要素,可从源头上杜绝学术成果造假、抄袭等不端行为的发生。在培养阶段,同等学力人员结合自身实验工作条件,通过亲自制订实验及研究计划,培养了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指导环节中导师言传身教,定期检查课题进展情况并指导同等学力人员及时将研发成果写成论文,予以布置任务,面授机宜。通过师生不断接触与交流,有效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并提高了同等学力人员的培养质量。

3.科学管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美国杜克大学通过建立相关专业的网络文献库,结合专门软件对成果中疑似不端行为部分加以标定,从而计算自写部分所占的比例。当前,高校、学术期刊等已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应用于学术成果的检测。同等学力人员培养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体制建设,科学应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完成学术成果的检测。同时,通过组织相关领域学术专家科学评价成果的科研实践、学术见解及由此形成的创新能力,杜绝和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制约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可设立专门的学术规范监督机构,完善培养单位等各级别学位委员会职能,健全多级别的监督制度,对学术不端现象进行监控。同时,加强和完善同等学力人员学术诚信档案建立机制,激发其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的意识。在监管中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应严厉、公开处理,以此约束行为人不敢贸然学术失范。

4.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

学术环境有着巨大的同化力和约束力,它所形成的感染力是任何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职能部门针对同等学力人员培养方案及教学方式,创新学术道德教育模式,警钟长鸣,努力促进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有效开展。通过签署“学术道德承诺”,鼓励同等学力人员参加学术论坛、科技创新竞赛、学术年会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等,以了解学科前沿,关注学术动态,拓宽学术视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环境,以培养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对于提高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学术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高校应建立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有效防控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1入学考试环节

入学考试有许多理论和方法,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环节,由于报考学生专业来源较杂,必须统一标准。报考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考生,主要专业来源包括图书馆学、医学、计算机应用、外语等。这些不同专业背景来源的考生,其专业背景知识均有与医学图书馆工作相契合的部分,因而也均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源。面对这样的生源情况,对信息管理综合、图书馆学基础两门课程,在制定考题方面制定了如下的设计思路:“信息管理综合”课程所要考核的是最基本的学科知识,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定马费成的《信息管理学基础》为基本考试内容;专业基础的要求与专业综合类似,最终选定吴慰慈的《图书馆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主要用书。入学考试基本教材的选定,体现的是教材权威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在考试出题思路上,既不将考试范围划得过宽过大,又要涵盖学科最核心的内容,体现的是学生来源较杂、学科背景不同的一种应对策略。

2专业相关课程的选定环节在入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选定专业相关课程,主要针对如下几类课程采取不同的对策。

2.1公共必修课

我校公共必修课包括5门课程:英语、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在如何学习公共必修课方面,要求学生在全面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直接应用性内容的重视。如英语的专业英语部分、医学统计学的Meta分析部分、循证医学的文献检索部分等。

2.2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包括:医学文献检索、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管理学基础、健康知识等。在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方面,要求在知识体系上比较全面,包括医学图书情报、计算机、管理、医学等各大门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

2.3图书馆专业课

开设2门专业课程:信息咨询和情报检索语言,是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选定的两个应用面较宽的专业课程。

3图书馆实践环节研究生

在第一学年基本课程学习完成后,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到图书馆参加实践。在这个环节上,核心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的实践工作与图书馆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深入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

4.1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要面对专家组正式作开题报告,阐述进行课题研究的框架、预期的研究结果等。开题是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一些学者专门论述过研究生开题问题。开题草率是许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包括文献检索、阅读不充分、研究没有数据支持、技术路线不明确、预期结果不清晰等,均是常见的问题。开题过于繁琐是另一种倾向。有些研究生开题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繁杂,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使得课题研究也难以完成。在开题过程中应该避免上述的两种倾向,应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下大功夫。开题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准备研究什么课题、4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设想是什么、研究的创新性如何、研究工作量是否适当、实用性如何等。在时间轴上要制定研究进度表,包括确定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分阶段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主要环节的时间节点。

4.2课题研究第1阶段

在开题后一直到中期检查,大约相隔1年左右,为课题研究第1阶段。在第1阶段中,主要是技术路线的探索。多数情况下技术路线都不是唯一的,如建设一个数据库就有多种软件可选择,数据库结构可以设计成多种样子。确定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就可以在这一阶段得到初步的研究结果。

4.3中期检查

在研究生的第三学年开始阶段,要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开题以来的研究进展是否顺利,原定的研究目标是否能顺利地完成。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研究的技术路线是否正确;得到的初步研究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整个研究的节奏是否平顺;原定的研究内容是否需要调整。对于研究进展缓慢或根本没有进展的学生,要明确提出需要延期毕业或不能毕业的处理意见。

4.4课题研究

第2阶段从中期检查到毕业论文撰写的这一期间为课题研究第2阶段,时间大约为10个月。在第2阶段,不能在研究技术路线上左右不定,要在第1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制作精细的研究计划,形成最终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区别对待。回答“为什么”这样的理论问题,要有坚实的、公认的理论基础,争取有所突破,但不能是空中楼阁。对于“有什么用”、“怎么做”的实践问题,要充分展示其实用的价值。

4.5完成毕业论文

课题研究全部完成后,要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研究形成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化精炼,形成最终的毕业论文。研究生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前期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需要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概括、提炼、转化,最终形成确定的研究结果,并围绕关键问题、主要结果展开讨论。要在论文中形成明确的研究结果,不能让论文变成虚拟化论文、老生常谈式论文。

5在完成学位

论文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主要研究结果撰写成数千字的期刊论文正式发表。在方面,导师组需加强指导,严格把关,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这项硬指标。我们培养的每个研究生均发表了科技统计源期刊论文或核心期刊论文1~3篇。

6教师与教学环节

导师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图书馆的导师组由3~5名专家组成,专家素质与责任心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图书馆的导师组始终坚持以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武装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培养富有独创见解的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在教学风格方面,建设学科网站,制作精良课件,重视上机实习,调动各种教学手段,不拘泥于原定的程序,进行交互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导师的责任非常重大,除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一般情况的了解与引导外,核心的任务是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首要强调的核心环节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硕士研究生属于高层次学生的培养,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科学研究,要督促学生在创新这个环节花大力气,见到成效。导师必须定期和研究生见面,不能任其自由生长。在本文上面论述到的开题等一系列的环节中,导师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既宏观又微观,指导学术论文写作更要抱有极大的耐心。

二结语

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一、历史上的土地赋役制度

土地制度是本次会议关注的重点之一,学者们多角度地进行了探讨研究。关于家族土地。林济《家族内部地权纠纷与官府立场———以〈盟水斋存牍〉为例》主要阐释了晚明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家族内部和官府对地权合法性的理解或说法以及官府立场的意义。王志龙《近代战争对族田发展影响研究———以安徽为中心的考察》具体分析了太平天国时期战争和日本侵略战争条件下影响安徽族田发展的因素,从而说明在不同战争条件下族田可能会出现衰落或发展的不同发展态势。

关于土地的所有与经营。慈鸿飞《村社集体所有与份地制的历史启示》以中、外土地制度长期发展的历史为视角,分析总结出土地村社共有制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寻求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统一形式应是目前中国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唯一正确方向,摒弃集体所有制、实行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的二元产权制度应是最佳选择。具体到土地租佃经营,李金铮《近代冀中定县租佃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论证了近代北方的租佃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普通农民之间的关系,租率没有明显变动,主佃关系也比较缓和,但认为既定租佃制度下的地租率仍有值得改进之处。邢丙彦在《20世纪30—40年代松江“典于记”地租形态变化与国家政治变动———上海市档案馆藏松江“典于记”收支账册研究之一》中考察了松江“典于记”地租形态在日本侵华战争前、中和后的变化情况,揭示了松江“典于记”地租形态的变化与国家政治的变动直接相关。张玮《抗战时期晋西北的地租、租率及其变动》详细考察了抗战时期晋西北的租佃制度及其变化,从租佃情况的复杂多样性说明了中共二五减租政策引发问题的必然性和调适的必要性。黄正林《地权、佃权、民众动员与减租运动———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研究》指出,中共在陕甘宁边区通过认可地方惯性和现状推动了减租政策的落实,用制度约束和地方减租组织实施强制的两手保障农民的佃权,从而使得地权向农民转移,同时乡村权威也由地主而变为中共所扶植起来的积极分子。岳谦厚《中共革命与米脂地主经济》介绍了米脂地主的主要经济关系以及革命对其影响,指出中共减租减息和减轻负担政策在米脂的推行,使地主经济走向没落,尽管地主对中共的政策有一个从被动因应到主动适应的变化,但终究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苏少之、陈春华《20世纪50年代初期湖北省新贫农问题考察》分析了新贫农的形成、经济状况、内部分层以及国家的扶助措施,得出新贫农是中农化趋势中的贫农,农民家庭贫困与否的关键是劳动力的有无,而不是剥削,从而认为新贫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于土地流转。郑学檬《政府政策导向与土地流转———关于汉唐土地流转形态问题的笔记》通过梳理汉至唐的土地制度及其实践,认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政策导向是关键,土地流转受到国家一系列法令的限制。龙登高《地权交易与生产要素组合1650—1950》对明清以来近300年的土地市场及其作用进行考察后指出,农户通过地权市场将目前收益与未来收益进行调剂,实现各种要素及其收益之间自由选择与多样化安排,达到其融通的需要,而在各种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中,资本从各社会阶层流向土地,土地通过各种交易配置到具有生产效率的劳动力手中,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效率。接下来的3篇文章主要研究江苏的土地流转。金高峰《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成因与对策———以江苏十三市为例》分析了当前江苏不同地区的农地流转因不同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明显差异,提出应当多策并举地推进区域农地流转,加速推动农地经营走向规模化。翟洪峰《土地征用与城市化———基于一个城郊村的实证研究》指出,何村农地非农化主要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征用,只有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才能消除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徐元明《现行土地制度与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江苏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现状调查》不但指出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种种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情况,而且认为忽视甚至不承认农民对于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是当前我国农民土地问题的最危险倾向,也是农民土地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根本性原因,应把从制度和体制上确立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作为建立农民土地权益长效保障机制的首要前提。魏明孔则从土地制度史料的角度提供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清代土地契约文书的发掘整理与利用———兼评〈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梳理了20世纪中期以来学术界对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对王万盈编辑的《清代宁波契约文书辑校》在资料价值和辑校特色等方面作了评说,也指出书中存在的诸如缺乏图文照片等不足。

关于历史上的赋役制度。李治安《元和明前期的历史过渡与南北差异的整合———以赋役为中心》考察了元明过渡时期南北方在赋役制度上的主要内容及其差异,不但阐明了“南制”和“北制”在元代的并存博弈以及“北制”的主导地位,而且指出明前期承袭元代制度颇多,南、北差异继续处于进一步整合中。谢宏伟《国计与民生:明清江西重赋问题与地方社会的反应》梳理了明清时期南昌、袁州和瑞州三府重赋问题的产生、调整、解决及息讼的过程,理清江西重赋问题的演变与地方社会、国家政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迁。任吉东、张利民《近代华北乡村市场中的包税制———以直隶省获鹿县为例》认为,包税制是政府为满足自身攫取资源的需要而实行,但是这种制度与乡村市场传统的抽用体系产生矛盾,引发了乡村社会的种种危机。

二、历史上的农业经济

首先从宏观方面探讨农业与商品市场关系的有3篇相关论文。陈争平和张顺周《外部性因素与农业发展史的三大趋向》将外部性理论运用于三农史研究,阐明了中国农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外部性因素作用不断加强,既推进了农业商品化,加强了城乡经济联系,又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困难加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江太新和苏金玉在提交给会议的一篇已发表文章《三农与市场———以明清经济发展为例》中指出,与市场紧密联系是中国地主制经济体制下保持社会经济再生产持续不断进行的必要条件,三农兴衰与市场兴衰紧密相连,而中国传统社会市场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重农政策贯彻得好坏,与抑商政策没有根本关系。任放专门就农村市场进行了研究,他的《明清时期的农村市场》将农村市场分为集市和专业市场两类并进行了分析,得出农村市场是明清时期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市场形成非垂直性的对应关系。

关于古代农业经济。李恒全《井田制变革前农业耕作技术的缓慢发展》指出,井田制开始瓦解前农耕技术没有明显的进步,更没有出现引起生产力发生本质变化的新因素。刘进宝《敦煌文献与农业史研究》不但认为研究敦煌农业经济史有其必要性,而且指出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畜牧业和种植业非常发达。刘玉峰《唐代均田农户经济的规划形成及其经济形态特征》(已发表)强调均田制下唐王朝均田农户经济具有超经济特征,从而认为不宜高估。

关于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叶显恩《桑基鱼塘生态农业与珠三角近代化风云》阐述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出现的机缘、历史演变的过程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着力说明它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发展的极致和转型,是稻作文化向充满商业精神的海洋文化的嬗变,指出珠江三角洲在近代的快速发展从源头和实质上看实拜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及其蕴含的海洋文化之所赐。惠富平《民国时期华北小麦生产与农民生活》指出,民国时期华北小麦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的,并且小麦的商品性生产扩大是农民把小麦作为经济作物卖精买粗的结果,所以小麦的产量增加和商品化没有改变农村贫困凋敝的状况。赵德馨、瞿商《百年间中国大豆国际贸易地位的逆转与三农问题》回顾了近百年来中国大豆进出口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由世界大豆的重要生产和出口国转为大豆进口量最多国家及其所带来的危害,认为这主要由认识和实践上的比较优势理论误区、粮食安全误区和国民经济发展误区引起。朱正业《试析民国时期皖西茶业的衰落原因》认为,国内外市场的冲击、交通条件制约、茶叶税负繁重以及茶叶生产与加工上的弊端共同造成民国时期皖西茶业的衰落。

在对近代江南农业发展和农产品商品化的探讨中,学者们的认识有很大分歧。王翔《近代农家兼业经济的演化———以长三角地区蚕丝生产为中心的考察》(已发表)肯定农家兼业是农民适应经济发展而作出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农家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发挥生产能力的经济模式,且一定程度上也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推动力量。与其截然不同,郭爱民在《民国年间长三角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净余率与乡村经济增长的探讨》则认为,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但农家的年净余率却呈现负数。家庭手工业是生活压力下不得已的选择且因无资本追加而不可能发展。关于农贷和农村物价。龚关《国民政府农村金融政策述评》指出,国民政府在建立农村金融制度、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农村金融政策本身的缺陷,使之并没有达到通过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农村经济以维护统治和支持持久抗战的目的。张天政《20世纪40年代青海新式农贷及运作环境之思考》却认为,国民政府的农贷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新式银行机构开始确立其在农贷市场上的地位,国家银行的农贷努力不仅促使青海建立起一套新的农贷制度,而且在增加农牧业产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绩效。王玉茹《近代中国农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分析》(已发表)通过编制近代中国农村的物价指数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勾画出近代中国农村物价变动趋势并分析了其成因。

范金民《日本所藏清代江南社会经济文书知见录》对日本所藏的清代江南社会经济文书资料做了系统详实的介绍,同时阐述了这些文书资料对研究清代三农问题所具有的价值。郑忠《民国镇江城乡经济衰退的腹地因素分析》(已发表)从港口和腹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因腹地缩小、农业经济衰退对镇江城乡经济衰落的影响。经盛鸿等《日伪统治下的南京郊、县农业》梳理了日伪实施的农业掠夺政策,揭示了日本侵略给中国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的灾难。

三、历史上的农村社会

在农村社会、家族研究方面,晋文、李伟《从〈二年律令·户律〉看汉初立户分户问题》(已发表)认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第323—324简的律文规范的仅仅是不为户者名田宅的行为,所打击对象则为“不为户,有田宅附令人名”和“为人名田宅者”两类,而最终目的是要迫使不为户者立户。这也说明汉初沿袭了秦“分异令”的强制分户。卞利《清代徽州乡村的社会生活与民俗———以黟县宏村汪氏宗族为中心》主要介绍了徽州乡村社会的家庭、宗族和会社的经济与文化生活,肯定了家长、族长、上层乡绅等在乡村经济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但又认为其经济文化具有较浓的等级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徽州社会中不同等级和阶层的经济与政治地位。

对农村社会矛盾进行研究的论文有3篇。徐旺生《制度及文化缺陷与秦汉以来的农民起义问题———从猴群现象谈起》以中国专制社会产生的机制———猴群现象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儒家式的传宗接代的责任所引起的经常性冲突为视角,破析了农民起义的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形式。马俊亚《从武松到盗跖:近代淮北农村的暴力崇拜》阐释了淮北农村在明中后期以后由诗书礼乐之地演变为崇尚暴力的文化脊土的原因,指出对武松和盗跖的崇拜一方面反映了不能形成为一个阶级的民众希望武侠人物成为其救星的消极心态,另一方面民众在行事时很容易按照武侠的思维来解决现实的社会纠纷,最终成为仇杀的潜在因素,导致淮北演变为彻底的土匪世界。王先明《“权绅化”走向与农民运动的兴起———以湘绅权势演变为基点的历史考察》不仅指出清末民初湖南地域社会的权力由传统“士绅”向“权绅”的结构性演变,而且认为在这一演变中绅权的无序扩张致使公共利益丧失,绅民矛盾加剧,最终导致“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以“打倒绅权”的形式展开。

吴春梅研究了农民组织,她的《近代农会功能的嬗变与法律规范的调整———以淮河流域为中心的考察》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政府有关农会的法规及其实施情况,指出农会自身也从注重农事改良到强调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知识和改善农民生活的转变,但认为这体现了国民党以农会控制农村的政治意图。

农民社会生活也有学者论及。张思《创新与进步:侯家营村的集体化时代》考察了集体化时代的侯家营村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合作医疗、乡村教育事业的展开、乡村新式传播媒介的导入以及乡村女性地位提高方面的创新和进步,认为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对完全否定以为代表的集体化时代的评价进行反思。同样,吴渊、李良玉《农村民办教育时期基础建设投入的实证研究———湖北大别山宣村小学考察》详细分析了农民对村办小学的投入历史,肯定集体化对乡村教育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故而认为国家对村办小学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债务等负担理应给予正视和解决。而钟霞《停滞的乡村———对集体化时期山东东邵疃村的经济分析》通过考察了集体化条件下东邵疃村的收入分配方式以及收入水平,认为该村经济水平非常低下、农民基本处于一种勉强维持生活状态。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