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作手法论文

写作手法论文范文精选

写作手法论文

写作手法论文范文第1篇

法律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写作法学论文,最重要的是选题。一般的学习法律者除外,凡是涉及到法律要深入做的时候,那么,无论确定专门的学习、研究方向,还是写作论文、谋划长篇巨制,都首先面临的是选题的问题。法学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同样也是这样。因此,法学院学生写作毕业论文,首先要确定好选题,然后才能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搜集资料、谋篇布局、开始写作。不然的话,上来就写,写完了就撕,很难写出好的作品,毕业论文也就很难过关。有些同学经常到了开题的时候,找到我,央求说,老师给我出一个题目吧!可是,论文题目不是那么好出的,而且学生自己究竟对什么问题感兴趣、有积累,并不完全清楚,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好好地进行选题。

一、作毕业论文选题的一般考虑

法学院学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在开始进行学习的时候,首先就是要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指导硕士研究生合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和学习刚刚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确定研究的方向。例如有的学生愿意做抽象的民法研究工作,我给他确定民法总论的研究方向。为什么要给他确定这个方向,就是因为我对他的学习和研究很了解,他对民商法的基本问题都是很精通的,基础很好,尤其是处理具体问题,应用民商法的理论得心应手,这也使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很高。这个同学是很有才气的,要研究一个一般的题目是很不成问题的。所以,选择民法总论这个方向给他,既有难度,他又是能够胜任的。还有一个同学,他的特点是修养很好,基础很好,特别是在哲学的层次上,有很敏感的感觉,也是很有前途的。而民法哲学这个题目是很难做的,几乎是一个新的领域,现在没有多少人能把这个问题做得好。他有这个实力,那就让他做。应当说,在选择方向上,因为都是民商法专业,选择什么专业,只要结合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爱好,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选择具体的题目。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确定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法律的问题内容极其繁杂,就是确定一个大的方向,里边的内容也是十分复杂的。比如说,我们选择物权法作为研究的方向,作一个20多万字的专著,不可能写《物权法论》。如果20万字写成一部《物权法论》,那就是普及的教材,而不是法学专著。湖南大学的屈茂辉教授是我们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之前,他寄给我一本《用益物权》,大概有40万字。这种著作,分量与内容是一致的。同样,如果选择侵权行为法作为研究方向,也只能选择一个具体的题目,比如特殊侵权行为啦,归责原则啦,构成要件啦,赔偿范围啦,等等。我欣赏王卫国教授的《第三次勃兴—过错责任原则》,就是专门研究过错责任原则的专著,一个归责原则写了20多万字。题目好,写的再好,就是一个出色的作品。民法总论的题目很多,可以做很多选择。我原来想过的有民事主体、民事责任、诉讼时效,等等。但是如果选择是《意思自治原则》,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题目。如果把这个题目做好了,不仅是成功的作品,而且对民商法的进步也是有推动作用的。本科生的选题就为宽泛,可以选择的问题很多,涉及到全部的法律问题,因此应当很好地斟酌,确定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本来就是有研究方向的,选题相对较为容易一些。

那么,法学院的学生做毕业论文进行选题,要注意几个问题呢?

第一,选题要小。

正如刚才说的那样,选题一定要小。只有选题小,才能够在有限的论文字数的范围内,做最大程度的展开,增加文章的容量和论述深度,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价值。例如,如果用20多万字的篇幅,整整写了一部侵权行为法,那就是本科的教材,而不是法学专著,各个问题都点到了,但是没有什么深度,没有学术上的价值。所以,写作毕业论文在选题上,更是这样。一篇论文,字数是有限的。本科生的毕业论文10000字左右,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30000字左右,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100000左右,篇幅都不大,容量并不多,如果没有很好的设计,很难写出有深度的东西。按照一般的写作规则,学术论文通常要说清楚一个问题,大约要8000字,要把一个问题说得很透,大约要10000字以上。当然,也有几万字的论文,那样的论文,要内容很多,质量又要好(长文章可以看一看我写的《中国合同责任研究》和《动物人格权之否定》这两篇文章,前者发表在《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上,后者发表在《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上),否则,编辑会给你那么多的版面吗?现在一般作者写的文章,10000万字的文章就很难发表了。多数给你5000字左右的版面就不错了。要在5000字的篇幅中,写清楚一个问题,要有多好的文字功力,是可以想象的。为什么现在有人写文章没有人愿意看呢?就是又瘦又小,干干巴巴的,没有嚼头,看了头就知道尾。这样的文章,就是没有人愿意看。同样,毕业论文的题目也要选得小,在有限的文字中,尽力地展开,扩展它的深度和广度,文章才能够做好。

小要小得适当,与自己所要说的内容相适应。例如,要写一部20万字的“意思自治原则”,那就要下很多功夫,没有功夫,写不出来20多万字。可是,要选择大一点的,像“民法的基本原则研究”,要20万字,就好像差点意思了。文字不够,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很平,没有深度。自己要仔细斟酌一下,根据自己的题目,掌握的材料,要与论述的深度相一致,这样就很好了。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更要注意这些,题目就更要小,能够用万八千字说得很透。即使是硕士论文或者博士论文,篇幅较大,但是题目也不能大。题目做大了,就做不到这一点了。有一个比较通俗的比方,就是刀越锋利,刀刃就越窄,好钢就集中在刀刃上了。写文章大概也是这样的道理。

第二,思路要宽。

题目小了,内容就要深。要想把文章写得深,只有思路宽,想的问题丰富、深远,历史的,现实的;横向的,纵向的;中国的,外国的;理论的,实践的;统统都要想到。

做一篇学位论文,上面这些问题都要考虑到,考虑得不周到,都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当然,做不同的文章,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对上述问题有所侧重。比如,写一篇法制史的文章,当然侧重的是历史的内容,但是要注重历史上的这种制度对现实的借鉴意义。写外国的东西,同样要注重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有一名研究生写的一篇论文,介绍的是美国的信托制度,历史到现实,说得很详细,说得也很好,但是没有写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这样,就仅仅是一篇介绍性质的文章,降低了文章的分量,充其量是将外国的制度、知识介绍到中国来。我提的意见是,如果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研究信托制度对中

国法律的借鉴意义,以及怎样借鉴,写得好,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

二、选题的主要方法

我在给一些研究生讲法学论文写作的时候,谈到具体的选题,都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经验,给他们介绍我的具体方法。下面我介绍自己应用最多的三种方法。

一是“夹空”法。

所谓“夹空”,其含义,就是选题尽量在理论的夹空中选择,在别人都没有选择过的空间当中选择。在现在的理论研究中,大量发展的是边缘学科,最引人注目。而且研究边缘学科最容易取得成功。在传统的学科中,也有这种“边缘”的题目。比较形象地讲,就是挨近的两个问题都有人研究了,但是,在这两个题目中间,还可以发掘出一个既与两个题目有联系,又与两个问题不同的题目。这就是夹空中的题目。选择这样的题目,我曾经说过,就像的“一点两面”战术一样,是包打胜仗的战术,是包打天下的题目。我在部队的时候学过军事学。的“一点两面”战术,批判尽管批判,但打仗是非常管用的。它的核心,就是攻击一处敌人,首先要选择一个点,作为主要的攻击点,然后再选择至少一个或者更多的“面”来配合,辅助进攻。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一个军队,如果腹背同时受敌,那他就只有一个选择:“跑”。所以说,“一点两面”是打的击溃战,不是歼灭战,但是确实如所说,是包打胜仗的诀窍。“夹空理论”也是包打胜仗的诀窍,应用于选题上,选得好,题目确定得好,文章就有了一半以上的成功率。

我在1987年写作《试论共同危险行为》这篇文章时,就是用的这种方法确定的题目。在研究侵权行为法的时候,我找遍了所有的文章,发现在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和专著中,都没有写过这个问题。其原因是,前苏联的民商法学界对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视。而在大陆法系,这个问题几乎是一个常识。因为是在侵权行为法理论的夹空中的问题,我就参照大陆法系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写出来这篇文章,就在《法学研究》上发表了。现在,很多法院判这种案件,都是引用我的文章中的观点,做出判决。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的司法解释中,确立了这个侵权行为制度,这是在我的研究16年之后,变成了司法实践的现实。这是我很得意的一个研究成果。这是比较大的题目。再说小的题目。在中国的侵权行为法中,没有人提到“霍夫曼计算法”和“莱布尼兹计算法”,到现在,也只有在海商、海事案件的赔偿中,才应用这个规则。在二十年前,这两个概念还是十分陌生的,当时我问过很多人,都说不知道,甚至是大教授也不知道。我就想,既然这样,那这个问题肯定是一个夹空中的问题。我做了研究之后,写过几篇小文章,强烈要求在实践中采用。但是,这种国外的司法常识,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就是得不到理解,到目前还没有在民法实践中采用,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写文章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选择专著的题目,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现在的专著何其多,虽然精品不多,但是很多问题都有人论述到了。在选题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这种方法,选择最容易突破的题目,最好是没有人做过的,做起来,才有前途。写作毕业论文,根据自己的论文容量,选择夹空中的问题写作,是最成功的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选题,大家可以看一看我写的《侵害自由权及其民法救济》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我很满意的文章,在《法学研究》百期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优胜,得到这一荣誉。这一篇文章,就是对人身自由权及其保护的题目,是以前从没有人写过的。我在实践中发现了这个题目,并且把它做出来,可以说是成功的。这篇文章说的案件,就是我在文章中经常提到的张莉莉案件,是一个典型的侵害人身自由权的案件。但是,在对这个案件进行讨论的时候,我的意见却没有人支持,最后以侵害名誉权的案由结案。这一点也说明了“名誉权是一个大破筐,什么难理解的问题都可以装”的这个结论。最近我在人民大学和耶鲁大学联合召开的名誉权隐私权国际研讨会上说了一个观点,就是“应当对名誉权开展一个瘦身运动”,就是要对名誉权进行减肥,使其名副其实。《侵害自由权及其民法救济》这篇文章,也是夹空理论的成果。

介绍一个选题内容,就是写作毕业论文是不是可以写人物。我们的法学毕业论文,一般都是论述制度,没有论述人物的。但是我想,写作一位学术人物,写出他的学术思想,也是很重要的选题。因此,我确定我的一位博士生,就写《佟柔民法思想研究》。我看是一个很好的选题。

采用夹空法选题,基础是能够找出夹空。这就需要有学术的修养。没有很深的学术修养,找不出来夹空。因此,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搜集资料,掌握住研究防线的学术动态,才能够应用夹空理论选出自己的选题。

二是“超越”法。

在写作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可以选择大家都论述过的题目,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超越前人所有的论述,做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我把这种方法叫做“超越法”。

这种方法与“夹空法”正好相反。夹空法是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东西,包打胜仗。超越法则是对大家都说过的东西,说出比别人更高明的意见,超越前人的议论。这种方法选题有其难处,这就是要在研究了全部、所有的同类著述以后,才能够做出这样文章来。因此,用这种方法选题,写作时下的功夫就要更深。没有实力,用这种方法选择题目,做起来很艰苦。但是,在现在,我国学术界的法律研究是很深入的,绝大多数的题目都被别人做过,要选择一个别人没有做过的题目,是很难的。大概在行政法和商法中,这样的题目还很多,但在传统民法、刑法中就很少见了。因此,在毕业论文选题中,超越法是经常用,当然也很难做好的一种方法。

运用超越法选题,首先要很好地看书,积累资料,掌握这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各家各派的学说观点,综合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个问题上,能不能超越各家各派的理论,自成一说,自成体系,别有新义。如果有这个能力,就可以选择这个题目。现在的积累资料掌握学术动态,方法简单多了,上网、GOOGL、百度,等等,一搜,有关的论文就出来了。不像我们那时候,天天蹲在图书馆,一张一张地记卡片,没有多少天的苦读,选不出来好的题目。

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经常是运用这种方法来选择题目的。特别是选择做驳论的文章,更是要用这种方法,把要反驳的问题说透,然后提出自己的主张。我有一个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经常是批判了这个学者,再批判那个学者,几种观点都批判完以后,至于自己是什么观点,他说:“那还没有想好。”我反对这样做学问。但是也有人主张这样的做法也是必要的,因为不破不立,先破了大家的观点,然后给别人立论就打下了基础。还有一位老师讲课,每次都是“某某说”不对,“某某说”不对,“某某说”也不对,“我的观点永远是折衷的意见”,即“折衷说”。这种说法也不值得提倡,然而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超越法的应用,不过是没有应用好而已。新晨

应用这种方法选题,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写的《论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这篇文章,发表在《法学研究》

1995年的哪一期上,可以查一查。这篇文章就是用的超越法选题,对以往的这类学说都做了分析,提出了延伸保护的主张。从题目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可以成就一篇较大的文章,因而就写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中,规定的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的制度中,选用的就是我的人身权延伸保护的理论。这也是我的一个很得意的研究成果。当然也有人在批评,但是,这种观点的认识,总还是比以前的一些说法有所进步。超级秘书网

三是“综合法”。

我先介绍两种不适合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写作手法论文范文第2篇

撰写财务会计毕业论文通常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熟悉写作要求、选题原则、搜集资料、拟定提纲、编写初稿、修改初稿、定稿。下面依次加以说明。

一、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会计毕业论文——科学性

会计毕业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以会计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要立论客观、论据可靠充分、论证严密有力。

(二)会计毕业论文——创新性

会计毕业论文要求有自己的见解,可以是在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践等方面解决了前人长期没有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及提出了具有科学依据的新观点或新的理论模型。

(三)会计毕业论文——应用性

会计毕业论文应取材于会计实践的各个环节,通过分析、总结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发现新问题、研究新现象、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后再运用于会计实践环节中,指导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使其更好地参与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毕业论文选题原则

(一)会计毕业论文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1.会计毕业论文在选题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会计领域发展动态,重点选择那些会计领域的热门话题。也可以从会计模拟实习及会计生产实习中,运用已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会计工作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2.运用所学的数学、统计、企业管理等知识,寻找会计科学研究领域的空白,探索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财务会计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3.应用横纵向对比分析法,去观察已有的会计成果,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以及同一时期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方面的差异,寻求切入点。

(二)会计毕业论文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因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可以激发作者研究的热情,调动其会计毕业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选择有充足资料来源的课题。拥有大量详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会计毕业论文的写作。

3.选择能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扎实的理论功底为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选择范围适度,难易适中的课题。会计毕业论文选题过大,难于驾驭;选题过窄过小,难以拓展。

三、会计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一)搜集资料

1.进行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大量实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财会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如各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的经验总结、财务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都需要通过社会调查获得。

2.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电子网络,查找文献资料。利用该途径搜集资料应熟悉图书分类法,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同时,尽可能“上机”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二)核实整理资料

1.对搜集到的材料首先要认真加以鉴别,查清各种指标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保证资料的准确、及时、完整。然后认真刻苦研究,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对资料进行筛选,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

2.数据处理。数据是会计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拟定会计毕业论文提纲

草拟会计毕业论文提纲的过程,是整理思想、进行构思的过程。通过草拟提纲,可以规划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确化、条理化,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毕业论文写作少走弯路。会计毕业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毕业论文提纲要列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说明。

会计毕业论文的提纲拟订以后,为将要写成的论文描绘了一个轮廓,或者说画出了一幅蓝图。文章能否如愿写出,那就要靠作者独具匠心了。

四、会计毕业论文的初稿,修改定稿

选题和搜集资料,属于会计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写作初稿和修改初稿,则属于完成阶段。后一阶段的任务,是形成观点、深化观点,并且把观点明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编写初稿要以论为纲,充分运用逻辑思维。作为学术论文,当然应该以论为纲,以说理为主,充分发挥其“论”的特点,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学术观点和主张。在论文初稿的写作中,强调以论为纲,做到虚实的有机结合。

编写初稿要层次分明,突出中心论点。在论文初稿的写作中,为了使文章层次分明,应按提纲中拟定的层次和段落,将大小标题、顺序号一一列出。每篇论文都有其中心论点,这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不能平铺直叙,使人不得要领。要自始至终注意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论点有明确、深刻的印象。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的初稿虽然可以把想写明的东西全都写出来,所用的材料也可多用一些,以便在修改初稿时删去一些内容。但一般情况下,文章以简短为好。写论文除了要行文简洁外,还应做到文字通畅、文采华美。在论说文中,讲究文采,注意语言修辞,会使文章增辉。

初稿写成后,还需要经过多次修改,这是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说来,修改时应该先着重内容和结构的修改,把内容、顺序、层次安排妥当;其次再侧重修辞和其它细节,初稿在这方面往往是比较粗糙,在修改中则要一丝不苟、反复推敲、刻意求精。

初稿的修改主要是篇幅的修改、结构的修改、内容的修改、题目和标题的修改、段落的修改及句子的修改。

五、会计毕业论文的初稿要求

1.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反复思考,形成论点。写作财务会计毕业论文,就是要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超级秘书网

2.主题突出,论点明确。写好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要有一个中心思想,各方面的论证例证,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会计毕业论文的论述要开门见山,突出主要观点,毕业论文的论点要鲜明。

3.层次分明,详简适当。写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要注意体系结构的安排。毕业论文内容的叙述,要有简有详。至于作者的新意,有争论的观点,则要讲透,绝不吝惜笔墨。

4.注意书写规格,讲究语法。会计毕业论文前面要列出目录,文后要写出引文注释和主要参考书目。如果毕业论文较长,文章本身可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几部分,另外写出内容提要。行文要讲究语法,防止文句不通、用词不当。

写作手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作文;整合模式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只注重字词的积累辨析以及课文的背诵,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写作技能培训,使得其阅读、写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以至于到了高年级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升写作水平。

1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语言习惯形成的基础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决定写作技能的高低,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并且在一定情况下相教师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积极引导,力求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加强这些方面的积极引导,力求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整合,帮助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的阅读可以使学生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并且开阔眼界,这也是将阅读与写作相融合的重要意义。

2阅读与作文教学整合的策略

2.1广泛阅读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

阅读和写作是知识在人头脑中不断转化的成果,阅读是知识的输入,在头脑中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转而将知识通过文字传达出来,这就是知识的输出过程。因此,写作是以阅读为前提的,只有前期经过不断地储备,才能厚积薄发,写出好的文章。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好词佳句以及写作方法的积累,可以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尤其是典型名人的事迹,更应该注意积累记忆,可以在议论文中作为观点的支撑材料,有利于使议论文的论述更加全面和具有影响力。比如在学习课文《詹天佑》时,文中将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不畏艰难,为了祖国的荣耀,都能想尽一切办法战胜它,并最终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一个牺牲自己为国家荣誉而斗争的典型形象。教师可以提醒学生积累这种形象,并将其恰当运用到写作当中。还有一些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比如,在《黄果树瀑布》中,作者有这样一句“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用来比喻瀑布在飞落时的壮观景象。还有《钱塘江观潮》中作者关于涨潮时声音的描写,用词精准恰当。通过此类语句的积累,学生可以逐渐感受到写作的无穷魅力,并有效地将人文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2.2在阅读中不断温习写作技能,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着运用学过的写作技巧进行分析,巩固技能,并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文章,找到提升的空间,在写作中适当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甚至名词佳句,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只有在不断地观摩和模仿中找到自我提升的方法,才能强化写作技能,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比如学习《少年闰土》这篇以人物描写为主,环境描写为辅的文章时,教师应该使学生抓住其本质并结合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闰土在瓜地看护西瓜的一段描写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将闰土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教师应该在分析文章结构时将此类的表现手法一一展示,便于学生强化记忆,从而更好地运用到写作当中。与此相似的还有《李广射虎》一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方法将人物形象呈现,在学习时应注意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和积累[1]。

2.3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阅读是一个重要手段。作者在创作一篇文章时,往往有特定的目的,一般来说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是主要目的,也就是赏析一篇文章的价值所在。对于一个话题的提出,通常情况下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因而形成了议论的不同方向,在这些方向中,包含偏离正确价值观的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评判能力,在摒弃错误观念的同时,深化加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完善人格,不断成长。比如在学习《有的人》这篇抒情性诗歌时,就要对这一时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有大致了解。知道这篇文章是臧克家在参加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活动后,为纪念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一生而写的,赞颂其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气节。因此,为了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和敬佩之情,作者在文中说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2]学生在深入体会作者思乡情感时也牢记了人民永远会记住为人民而活着的人这一真理,从而想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很容易生活中挖掘类似的人物进行写作。

2.4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加强写作训练:

一般来说,教师在写作课上大部分都是先规定写作要求,或命题作文,或给定材料作文,让学生在思考之后下笔写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一直被束缚在给定的材料或者题目当中,很难组织成优秀的作文。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之前搜集相关典型的写作材料或者参考例文,并就其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包括人物描写、环境烘托、细节描写、侧面烘托等写作手法以及整体的排篇布局,使学生有整体的思路,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到的某一点或几点进行实践运用,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强化写作技能的记忆和训练。比如在学习课文《怀念母亲》时,作者将真正的母亲与祖国联系起来,指出两位母亲在其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在课文结束之后,教师们可以根据“母亲”这一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某几种写作手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3]。

3总结

小学语文是语言习惯形成的基础阶段,良好的阅读习惯将决定写作技能的高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强化写作技能并积累有用的素材,并将其用于写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这将会使学生的文学素养有较大提升,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立燕.如何改革小学作文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04).

[2]吴健英.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探微[J]教育科研论坛.2008(10).

写作手法论文范文第4篇

在生活的每个重要转折点上,没有人唱歌给你听,但生活总会让你知道:你什么时候合拍什么时候走调。当你做事情顺利时,你做的事情就是与你的歌合拍的;当你感到很不顺利的时候,你做的事情就是跟你那首歌不合拍的。最后,我们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的那首歌,把它唱好。也许你现在唱得不太好,不要泄气,要知道,最伟大的歌唱家也有唱不好的时候。只要你不断地唱下去,你就不会迷路。

请你以“唱好自己那首歌”为题作文,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友情提示】

写好此文,认真审题是关键。结合提示语我们会发现:唱好自己那首歌,就是要展示自我生命的活力,让生活在撞击之中掷地有声;唱好自己那首歌,就是要敢于向生活挑战,让生命在奋进中铿锵作响;唱好自己那首歌,就是要追求真善美,让人生敲响强劲的鼓点。压不扁,折不弯,吓不倒,让自我永远激情奔放,活力四射,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吹响人生奋进的号角。做时代的先锋,奏响时代的最强音,这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歌星”。请从自我努力拼搏的故事、克难奋进的心态、勇往直前的行为等方面,用多种表达方式尽情地演绎。用最真实的细节、最生动的场景、最动情的片断,去塑造一个热情奔放、高歌猛进的斗士形象,写活自我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便是本文出彩的亮点。

题目二

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友情提示】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作文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写作技巧与表达能力。写作此文要想抢人眼球,获得高分,可从如下方面突破:首先要深入思考,理解意蕴。“彩虹”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物,并且在前面还有限制语“心中”。由此可见“彩虹”在这个文题中象征着理想、信念、责任、道德、品格等,它是我们精神的支柱、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同学们只有领悟了材料的内涵,才能紧扣文题作文。其次是展开联想,化虚为实。写此文时,要深入思考什么是“我”心中的“彩虹”,成长过程中它给了“我”怎样的力量,它让“我”受到何种教益,然后围绕这些方面来构思行文。行文中须重点凸显“彩虹”的作用,细写其影响的过程,生动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的细腻变化,让“旧我”与“新我”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写此文,关键是要处理好虚与实、叙与议、写景与抒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把握好这三者的关系,作文的思路才会与众不同,闪亮登场。

题目三

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看着前方,然后朝着前方坚定行走,喜悦就会慢慢降临你的内心,如莲花盛开,你亦如一朵喜悦盛开的莲花。看着前方,然后朝着前方毅然行走,幸福就会悄悄浸润你的心灵,如春风拂面,你亦如一缕温暖怡人的柔风……

请你以“希望就在前方等着你”为题作文,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友情提示】

这个文题以拟人的手法,形象地阐释了我们要竭尽全力地实现人生理想。写作此文就要紧扣这一题旨来选材构思。从选材来看,我们可从近期学习目标和个人长远发展这个方面来选取典型素材,其材料要能充分体现天天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努力打拼的奋斗意识。在构思方面,写成记叙文可运用对比映衬、彩线串珠、巧设悬念等技巧,使文章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写成散文,不妨采取横向并列展开的结构方式,可从生活、学习、心灵等多个角度来生动展现希望就在前方的激励作用。还可写成小小说,通过人物曲折的奋斗历程,鲜明凸显题旨,使文章更有吸引力。另外,语言还要富有文采,灵动鲜活。唯有如此,才能光彩夺目,一鸣惊人。

题目四

请以“一切皆有可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友情提示】写好此文,首先是要选准写作之点。我们可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搜寻——什么方面在何种条件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某个方面可以是学习成绩、竞争比赛、生态环境、金融风暴、国际风云、精神面貌或社会风尚等,其结果要么变得更好,要么变得更坏,但在立意上从“变得更好”的角度入手会更佳。其次是辨明文体,这个文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写成记叙文,要善于化大为小,从个人生活中选择自我最为熟悉的素材作文,如“我”在信念、坚持、坚强、习惯……等方面的驱动下,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让青春闪光,让“不可能”的目标完美实现。写成议论文,则要善于旁征博引,论述深刻。倘若写成记叙文,要做到叙事具体,细节生动。此文的写作重点应放在如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过程,同学们可运用对比手法来写具体,也可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变化来写具体,还可放大细节来写具体,还可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写具体……只有写清楚其过程,才能使文章中心鲜明。并且在行文中要写出真情实感,唯此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题目五

请以“请记住我的名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友情提示】写此文,在审题时要拓宽视野。大家进行人称转换就可发现:代词“我”,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亲人、老师、同学、友人,还可以是物品、风景、书籍……只要是记忆犹新、具有价值的人、事、物、景均可进入选材的视野。在构思上要做到人无我有。可以写童话、寓言或是小说,也可以写成散文,还可以访谈式来写,在文体上只有大胆创新,才能分外抢眼。在文章的情节安排上,可采用悬念、误会、抑扬、对比等方式,使行文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形成文章出彩的亮点。在立意上,“请记住我的名字”这一文题本身就蕴藏真挚的情怀,这份记忆的花朵、甜美的回味或许蕴含着浓烈的亲情、乡情、学友情、师生情、爱国情……在写作时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自我对生活深沉的感悟与体验,使文章的立意高远而深刻起来。写作此文,细节要鲜活动人,语言要饱含真情,富有诗意,使作文有强烈的感染力。

题目六

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载着祖国的尊严/带着人民的意愿/威武之师/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走进世界的眼帘

我看到——崇山峻岭/草原疆边/辽阔的海域/无限的空间/如长城一般/筑起了坚固防线/我听到——东方雄狮/长啸吼天/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不可忘记的箴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方队/世界和平/华夏和谐/两岸团圆/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六十年甲子/弹指一挥间/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信念不变/履行富国强军的使命/书写伟大复兴的诗篇

写作手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秋夜》;主题意蕴;艺术特色;影响源

教学研究《秋夜》作为鲁迅散文集《野草》中的首篇和名篇,多年来,一直被众多研究者关注,相关的解读和评论文章,如星星一般,数不胜数。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秋夜”“鲁迅”为检索词,检索到题目中有这两个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53篇;以“野草”“秋夜”为检索词,检索到题目中有这两个关键词的期刊论文有16篇。《秋夜》的研究论文中,最早的一篇是闻一1978年5月发表在天津师院学报上的《〈雨后〉〈秋夜〉及其他——关于作文命题》,最近的一篇则是刘术2021年4月发表在《散文百家》上的《鲁迅〈秋夜〉的意境批评》,此二文时间横跨四十多年。当然,对《秋夜》的研究绝不止于四十年。《秋夜》发表之时,便已经备受关注。笔者仅以中国知网中的《秋夜》研究成果为对象,综合评述《秋夜》的研究状况。

一、《秋夜》主题意蕴研究

鲁迅写作《秋夜》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文字功底,进行文字的陈列,而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就有了关于《秋夜》的思想情感、主题意蕴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认为与现实、政治有关;一类是认为是鲁迅自我的找寻;还有一类则是认为这是一首爱情散文诗。三者观点相差甚远,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李何林、孙玉石等人持第一种观点。相对而言,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比较多,此种观点的人认为,《秋夜》表达了鲁迅内心的孤寂,是鲁迅内心对自我的找寻。与前两者观点完全不同的是,有些研究者认为《秋夜》是一首爱情散文诗,如余放成认为,在整本书中,《秋夜》是鲁迅和许广平爱情故事展开的序幕,胡尹强、李天明等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对于第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是有待商榷的,鲁迅和许广平之间的爱情的确曾让鲁迅非常苦恼,但从他自己对《秋夜》的一些解释来看,很难说是一首爱情散文诗。相较而言,其他两种观点,则是值得讨论和肯定的。众所周知,一篇文章不一定只寄托了作者某一种情感。每个人的情感都是很复杂的,而鲁迅更是一个这样的人。鲁迅写作《秋夜》时,正面临很多人生的困境,有诸多的烦恼,所以,他复杂情绪的来源是什么,可以作为今后研究《秋夜》主题意蕴的一个突破口。

二、《秋夜》艺术特色研究

对于作品的研究,除了了解作家本身及写作背景,关键还是要回到文本,从文本本身发现其艺术美。所以,许多人将研究对象指向《秋夜》文本的艺术特色,他们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秋夜》开篇语言的奇特性

《秋夜》开篇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其奇特之处就表现在,明明两棵同样都是枣树,而鲁迅却分开来重复论述。对于《秋夜》开篇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个诠释角度:一是语言技巧角度,二是语言所指角度。如田建民认为这是一种“写实”,张富、毛莉蓉、张永军等则认为这种开篇反映了作者内心深沉的孤独和悲凉。同时,他们也对作品开篇的语言为何反映作者内心的孤寂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对于张富等人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鲁迅写作《野草》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处于低潮时期,鲁迅对于社会形势感到非常迷茫和矛盾。又加上当时鲁迅与周作人关系恶化,自己肺病发作,他的内心一定非常孤独和寂寞,而这篇心灵的独语,也自然会在一字一句中渗透着作者的心境。除以上这些观点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其他观点,比较突出的是朱伟华的“两个自我”说,此外,20世纪30年代李长之所提出的“恶趣”说也曾引起热议。但也有人从写法的角度对开篇作了分析,杨邪在《两株枣树》中认为,这种描写是告诉读者“‘怎么看’的叙事手段”a。钱谷融认为这是“诗的表现手法”b。总之,对于《秋夜》开篇的意蕴和语言特色研究,众说纷纭,很难有定论。或许鲁迅在开始落笔时,只是一时兴起,写下这样一个开篇,也未可知,却引发无数后人的揣度、思索、深究,由此可见鲁迅文学语言有无限的魅力。

(二)《秋夜》的象征手法

对于《秋夜》的象征手法,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田建民、钱谷融等认为象征不应指实,不应下定论,“宜虚不宜实”c,认为读者应把它当作一首诗来欣赏、分析,驰骋自己的想象,体味它的艺术魅力,不应只去研究它的“思想性”。张觉等则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作品中枣树、小红花、小青虫等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是有所指的”d。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但要区分阅读对象。如果是让中学生进行《秋夜》的赏析,不应给予他们太多的框架,应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作品,体味作品的艺术美,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而作为专业的研究者,应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用意认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细细揣摩文本深意,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创新性的观点。从整体看,在大量的对于《秋夜》意象的分析文章中,研究界对第二种观点的认同者较多。笔者对有关《秋夜》中的枣树、天空、秋夜、小青虫、恶鸟等意象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总结。“枣树”作为全文的中心意象,目前学界公认为“枣树”是鲁迅本身战斗精神的体现,是一个战斗者的英雄形象,甚至就是指鲁迅自己。如田建民认为“两株枣树”是“分裂内在的鲁迅”;马军英认为,枣树就是“自称”。张觉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枣树是“新文化运动革命队伍的象征”,虽然把“枣树”具体化了,但终归都是一个“战斗者”形象。“天空”则被认为是“黑暗势力”的象征,有人把它具体到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或是黑暗社会,总之它是一个否定性意象。对于“小粉红花”“恶鸟”和“小青虫”的解读,则争议较多。对于“小粉红花”意象,不少研究者认为它代表“弱者”“被启蒙的对象”,鲁迅对“小粉红花”没有批判和否认,田建民、钱谷融等人持这种观点。当然,也有不同观点,如有人认为,“小粉红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象征”,有人认为是代表“国民奴隶性”,还有人认为是“鲁迅自己的梦”。陈星则从“追求光明”这一角度,认为”小粉红花”意象的创设,是鲁迅出于批判青年知识分子的目的而设立的形象,因为“小粉红花”并未热烈向往光明。王雨海从“个性主义”出发,也认为鲁迅对“小粉红花”是持否定态度,批判它“缺乏个性主义的反抗”。鲁迅对“小粉红花”寄予的情感和态度,读者可从一些语词中考量,如“仍然瑟缩着”“红惨惨地”等,可以看出,鲁迅对“小粉红花”的行为是并不欣赏的。天空“鬼䀹眼”,做出“诱惑”“挑衅”的样子,而“小粉红花”却安然地“瑟缩着”,做着自己的梦,鲁迅对这种畏缩、不敢于正视现实的事物是不赞同的。“恶鸟”是最值得思考的,也是最难有定论的意象。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枣树的同盟军”,是“具有超凡能力的人的象征”,也有人认为,它是个反面形象,是“反动文人的象征”,是“统治者的依附者”。在《秋夜》中,鲁迅对“恶鸟”的描写很少,所以让研究者想象的空间很大,这大概是其最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对于“小青虫”意象的理解,则存在以下几种分歧:一是“小青虫”代表无谓牺牲、积极奋斗的青年;二是“小青虫”指利益主义者;三是“小青虫”指许广平;四是“小青虫”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怜惜与尊重。笔者赞同“小青虫”是一个向往光明的青年形象的理解。鲁迅对“小青虫”既“敬佩”又“悲哀”,敬佩它们敢于献身,但也悲哀它们的无谓牺牲,鲁迅或许也很羡慕“小青虫”这种敢于战斗的精神。因为鲁迅囿于家庭,心有顾虑,一直没有像“小青虫”这样勇于反抗现实。由此可知,写作《秋夜》时的鲁迅,其自身是很矛盾的。

(三)《秋夜》的整体结构、内在节奏等

这类研究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去整体把握文本。马军英从内在节奏的动态分析,提出《秋夜》存在一个“物→心→物→心→物”的心与物的动态互动关系,同时,她也提出“整个诗篇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和复调性”e。田建民则认为整篇文章“虚实交织”,认为这种写作方式是作者情感抒发的需要。郑迦文从空间范畴考察,认为《秋夜》存在“超越显示空间的心理空间的建构”f,这是一个新颖的观点。对于《秋夜》整体的分析研究,需要研究者有更加宏观、更加宽阔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也需要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多维研究,从而发掘出作品潜在的艺术价值。这一研究方向对研究者而言难度相对较大,因此,笔者发现,目前关于《秋夜》整体结构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这也是今后继续关注和探究《秋夜》的一个空间。

三、《秋夜》影响源研究

鲁迅在青年时期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并深受其影响。但鲁迅的创作并不完全学习西方,他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学的过程。追溯鲁迅作品的影响源头,不仅要从西方入手,也要关注中国传统文学。

(一)外来思潮和文学对《秋夜》的影响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较突出的是闵抗生的《〈秋夜〉与AlsoSprachZarathustra》。闵抗生将《秋夜》与尼采的AlsoSprashZarathustra作比较,为《秋夜》如何借鉴外来文化的营养提供了一些例证。袁泽玲、钱曦则从意象这一角度分析了尼采尤其是AlsoSprashZarathustra对鲁迅的影响,他们认为鲁迅对尼采的借鉴是有选择性的。陈蕴贤也说:“枣树也是有尼采作品的影子。”g除《秋夜》受尼采影响被发现外,张觉认为鲁迅的《野草》深受现代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意识流的影响。鲁迅阅读了大量的西方作品,完成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向西方学习,进行大量的文学实验,他的作品深受西方作家和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学对《秋夜》的影响

在《秋夜》所体现的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借鉴方面,有学者考察了《秋夜》与中国传统比兴手法的联系。鲁迅的作品不仅受到外国小说的影响,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学的启发。顾农说鲁迅的散文诗“新瓶装新酒,而酿造的手法却多用传统的工艺”h。近年来,对于鲁迅作品如何借鉴外国作家经验的研究成果有很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对鲁迅的影响和熏陶,这一点需要研究者们继续深入探寻。

四、《秋夜》教学研究及其他

(一)《秋夜》教学研究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也被选入大中小学的课本中。但提及鲁迅,许多学生对其作品的印象就是艰涩、不易懂,因此对阅读鲁迅产生了一些畏惧心理。鲁迅的作品拿到今天的课堂上来,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呢?这些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所幸有研究者注意到了。钱谷融在1981年就提出,教学要从文本出发,要真正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值得许多语文教学者借鉴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文本赏析能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一些文学界的研究结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贺仲明提出了在感悟作品的“美”的过程中去理解作品。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慢慢地引导他们去了解作者,从而对作品产生阅读兴趣,这才是教学所应走的道路,而不应该直接从理论的角度让他们学习文本。

(二)《秋夜》其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