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阅读兴趣;写作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与写作是学生个性化的外在表现,不应以教师的阅读与比划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而是尽可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认真指导和尊重学生的独有感受、感悟和深思。”但是现在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随着教学的日益深化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大部分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较多问题。结合我在高中语文多年的教学理念研究和实践经验,在这里浅谈一下有关高中三年级阶段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经验。

一、写作水平想提升,必须先从阅读方面抓起

阅读与写作不仅是高中三年级语文学习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而且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书籍或其他材料,从中可以很容易取得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第一手感性材料,来为我们写作奠定很好的基础;这样为下一步写作铺好了道路,写出自己所表达的文字,从而有效率地和别人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互为因果,如果想从根本上提升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强化从大量的有目的性的阅读开始。阅读就好比是输入材料的大脑,写作就是大脑资源的输出过程,如果没有感性材料输入,也就没有所谓的语言资料输出,何谈什么思想意识的输出呢?全面提高语文水平,需要具有大量有针对性的阅读欣赏水平的能力。以往高中三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的弊端:

1.课堂上教师往往单一或单调地讲述、被理解阅读文字,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基本在课堂上,语文教师总是照葫芦画瓢,按照教科书上的答案和详解来照搬给学生,“填鸭式”教学或者直接把阅读与写作材料发给学生自己来阅读,没有引导更没有鼓励,没有想过用什么方式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大部分学生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向他们的语文课,不得不按照教师的讲述来了解、理解文章,慢慢地迷失了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向,结果不但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空间,而且也影响了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阅读方法、方式的落后,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基本阅读效果

以往的语文阅读模式中,教师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往往学生阅读活动的时间很短,并且受固有应试框架的左右,教师在阅读与写作讲解时比较注重灌输式输入知识,往往按照考试题型和要求来理解和回答问题,选择模拟题,甚至搞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的厌烦心理越来越强烈,严重地破坏了学生对文章的美感和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最终导致学生不愿阅读,厌恶阅读,甚至产生内心阅读的恐惧,阅读就变得耗时长而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学生阅读量。基于以上各种问题和弊端,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效率,首先要彻底转化思维,以学生为本,积极支持和鼓励个性化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在阅读基础训练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阅读材料的讲解要多样化,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个人阅读理解。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基本背景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来理解性地分析文章内容,去剖解文章的主旨内涵。教师对文章的解读剖析,只是作为引导的先锋,真正的中心内涵还需要学生自我的把握,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发掘文章主旨,这样能很好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方式,这样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技巧,会终生受益和难忘一生。其次,要摸索和探究恰到好处的训练方法和方式,开发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与爱好。大声朗读是培养和形成学生自我语感的最好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大声朗读、默读、复述与背诵以及默写等多种方式、方法,加强锻炼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要不断加强、改善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细心研究教材内容,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和相对落伍的教学模式,从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积极引导、鼓励学习语文知识,改变教学手段,通过积极激发和引导帮助学生去阅读,而一味通过批评、刺激、讽刺、挖苦、惩罚的教学手段去强迫学习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只有在轻松愉快的阅读环境下,学生才会全身心去阅读、去欣赏,从中营造出最佳的阅读效果。

二、训练发散性思维,提高文章立意新颖

在配合一定数量阅读锻炼和语言文字感性材料摄入的同时,提高文章的立意新颖也是很必要的。而什么是立意呢?立意就是指文章的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文章内容的精髓所在;提高文章立意就是要中心题意新颖、创新、鲜明。因此文章要想立意新颖,就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习惯,创设与营造发散性思维条件,例如逆向思维模式,思考人从未思考过,顺其逆转想人所言,彰显新形象、新气象,开发或创造新观点,出其不意,克敌之胜。什么叫逆向思维呢?指的是一种有悖于常理的思维方式,即把思维逆向发散,向着原材料和思路的对立方向开拓,逆向发挥,得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结论,从而收到一种新奇的效果,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很快就可以了解,有这样一个希腊古典故事:两位青年为了一位富有老夫打闹起来,两位青年都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是这位老夫的儿子,最后他们被士兵带到亚历山大一世跟前,让他做出公正的裁决,主持人间公道。许多人都来等着观看亚历山大一世的判决结果是什么。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亚历山大一世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判决,就是当场下令将该老夫拦腰斩断,截成两大半,两位青年一人一半。这个命令听起来让人很不理解,而结果,其中一个青年当场断然提出强烈反对,并宣布自己放弃争夺权,让另一个青年把这位老夫带走也不要让老夫这么残忍地死去。很显然,在这个故事中,亚历山大一世用的就是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结果找出了真正的儿子。由此可见一斑,最为关键时运用逆向思维,会出现枯木逢春,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

如果我们在写作文时运用这种逆向思维方式,不仅会使文章立意新颖,而且写作水平可以大大提高,会在写作时感到游刃有余,很容易上手。例如,我们很熟悉“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也”(出自宋朝,周敦颐《爱莲说》)。由此开始,莲花就成了君子的象征和代名词。如果我们换个新的视角,再想想和思考,如果没有莲花根下淤泥的日益丰富滋养,亭亭玉立的莲花枝干会不会那么好看,有没有碧绿清新的莲花枝叶和娇艳可爱的瓣瓣花朵呢?像莲花吸收完淤泥中的必需营养后,顶出水面,虽是讨人喜欢可爱,却没有顾及淤泥的恩情,反过来却嫌恶淤泥的污浊,这难道不是忘恩负义、知恩不报、自私自利的表现吗?从这个逆向思考的话,莲非君子也,唯为小人者也。这就是我要讲的逆向思维,即发散性思维。在很好地了解和认知事物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采取发散性思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出奇写作效果。

参考文献: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一、以周密准备为起点,理清文学阅读对写作的思路

课题在筹备阶段我们收集了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教学资料,认真召开课题论证会,汇报了课题从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的调查问卷情况,摸清了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和老师对学生作文水平状况的认识,为课题的有效申报及开展奠定了基础。

课题在申报成功后,我们课题组召开了课题开题会,认真组织学习有关课题的理论知识并制订了周密的课题工作安排。以金坛市第二中学2008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年级),分五学期对课题展开研究并制订相关的活动计划。这些活动的实施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热情,也理清了课题研究的思路。

二、以兴趣活动为载体,架设文学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1.开设“阅读与写作”兴趣班

文学阅读的开展关系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为了开辟实验基地,在学校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开设了“阅读与写作”兴趣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文学阅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把文学阅读的体会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文章,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适当的指导。以2008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开设五学期的相关主题的兴趣班,初一上学期主要是制订文学阅读书籍范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短小的文章和书籍为阅读基础,不制定主题式的阅读,由课题老师负责指导。初一下学期至初三上学期进行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文言文阅读的调查问卷形成调查报告并反馈相关信息,制订了相关主题的“阅读与写作”兴趣班。文学阅读开展以文学体裁来分阶段进行,在相关主题的阅读上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开展文学中的语言、人物、写法等赏析点评,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对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2.开展演讲、作文竞赛等活动

学生对文学阅读的深入,不仅仅是让学生写,还可以让学生把写的内容转化为其他形式,结合演讲、作文竞赛等活动来展现。如学生读文学名著之后开展了以分析人物为主题的手抄报等。如开展有主题的作文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文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形式多样。

兴趣活动的开展从点到面来调动了学生文学阅读的热情,文学阅读的有效开展为写作架设了较好的桥梁。

三、以作文研讨为阵地,探索文学阅读对写作的指导

文学阅读不仅仅是纯粹的读,学生的文学阅读除了放手让学生大量的读外,还必须对学生的文学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让学生的文学阅读转化到作文水平的提高上来,这就需开设文学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课。每学期都有相关老师结合每学期阅读的主题开设好研究课,在研究课上,从文学阅读中选取素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训练学生的表达方式,训练学生的立意和选材,训练学生的构思和布局等,同时还注重学生的自由表达,不用写作的框架来限定学生,让学生有一定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培养他们写作的习惯。文学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研究课的开展,调动了课题成员的积极性,对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以阅读写作为重点,激发文学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学生是文学阅读与写作的主体,围绕学生的文学阅读,我们课题组不仅规定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名著范围,还拓展了其他的文学书籍范围。如每学期都有规定的主题阅读,每位学生每学期必须读相关主题的两本以上的文学书籍,兴趣班的学生每学期要求读十本以上的文学书籍,为了减轻学生购书的负担,利用学生家中网络的优势,开设了网络阅读平台,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优势和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开设好“阅读与欣赏”读书活动,我们课题组给每位学生办了借书卡,让学生利用平时的时间到校图书馆去借书读。不仅在校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读,还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读,学生阅读的内容、时间和渠道有了,学生就会认真热情地阅读。

解决了学生读的难题,就必须引导学生去写。初一要求学生写读书札记,读书札记的所写内容以规定的文学书籍为主,兼顾其他读本。每阶段都进行评比,把好的札记拿出来展示,让其他同学学习和模仿,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和热情。初二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和日记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初三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和文学点评来展示学生的作文水平。

文学阅读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写作活动也重视了学生的自由创作。不管是文学阅读的活动还是写作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文学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五、以研究反思为积累,提高文学阅读对写作的水平

课题开展将近三年,在这三年中每学期都要求课题组成员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研究成果相结合来提高自己的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作文水平。每学期都要求课题组成员撰写学习心得、研究论文和学生的个案分析,注重于研究经验的积累。其中成绩喜人,课题组成员有十几篇研究论文在省市刊物发表,有上百名学生的作品在省市刊物发表或获奖。

课题的实施以来改变了学生的读书习惯和写作态度,推动了作文教学的深入发展。可以说文学阅读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学的阅读推动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1.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学生的阅读时间和升学的时间冲突

2.研究的成果质量还有待提高。如有关课题的的数量不多

3.研究要深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实情来开展各项活动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结合了本校城乡结合部寄宿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以初一、初二部分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习作训练,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拓展点)和有效的结合(拓展)方式与方法,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从而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而展开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

读和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在语文教学中,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是文章作者的写的逆想活动过程。因此,“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2、“挖掘读写结合点(拓展点)”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拓展点)。所谓读写结合点(拓展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无论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在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挖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迁移、拓展。这样,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词组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因此,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关健问题。

3、“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有米难炊”的问题)

关于“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模式研究已经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4、“提高教师使用教材能力”的研究

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求教师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功能,将教材“一课两用”。因此,如何使课题组教师“形成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拓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寄宿制的学校。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而选择将孩子送进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围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三、拟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与措施: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

1)课题组成员由我校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包括:

课题主持人:

课题成员:

2)研究对象包括三位老师所教班的学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2、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归纳“阅读”与“写作”关系,为下阶段的实操打下理论基础。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二)实施阶段: 10月—9月

1、开题。

2、调查研究:设计相关调查表格,针对实验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分析。

3、开展实验:实验老师根据结合调查研究得出的结果,以所教文本为凭借设计并实施各单元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方案,使每一节阅读课都成为说话、写话、习作训练课。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操作性强的读写结合策略。这样,在解决学生习作文“无米之炊”与“有米难炊”难题的同时,又在写作构思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使用教材的水平。

读写结合策略初步构建如下:解读目标,明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精读课文,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点——指导方法,掌握读写结合技巧——迁移拓展,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小结回馈,提升读写结合能力。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实践读写结合策略:

第一步,我们先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我们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图与春雨图时分别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移步换景法;《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绘色法;《秋天》一文中,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动静结合法;在总结4篇文本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注意,有些课文写结合点比较多,如果我们都跟学生练习的话,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还要精选出最适合的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从句子、片断过渡到长文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的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4、实验分析:分析实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三)总结阶段:20x年10月—20xx年12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等,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3、课题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片断等;

4、学生相关习作若干篇;

5、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五、参考文献

[1] 《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03年8月

[2] 《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 汪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 《教育科学研究》 裴娣娜 李春山 孙鹏 科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4] 《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年8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

[6] 《阅读学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 2000年

[7] 《当代美国教育》中国文献出版社 2000年

[8]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董菊初语文出版社 1995年9月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

听说读写四项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技能。就学生而言,四种基本技能之中,写作能力往往是最难掌握的一种。在我们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上,总会看到老师孜孜不倦地给学生讲解大量的写作技巧,但学生写出来的英语作文不是语言平坦就是语句不清,词不达意,严重缺乏逻辑性等等。作为语言能力综合反映的英语书面表达逐渐也受到人们重视,开始意识到写作与阅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但受到传统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法的影响,读写结合教学的路子一直没法在教学中实践,阅读课堂依然是侧重词、句,写作课堂还是按词、句、段落、篇章等固定模式练习,这种读、写教学各自为政难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结构,不得实现对文章深层次的利用,更无法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目标。

一、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英语写作的过程和结果是受到外部因素和学生自身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外部因素方面主要有阅读材料特殊和读写任务两部分,而阅读材料和可读性、体裁、难度等等因此又会使得写作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化。现在很多相关文献研究表明,阅读材料的难度和对题材熟悉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的行为,集中体现在内容观点所占的比例、对选择和转化规则的使用准确度比率、对写作话题熟悉程度以及对源文信息的依赖程度等等方面。另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英语阅读材料的组织结构也是影响学生写作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一次英语写作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写与文本结构相似的英语作文明显好于要求学生写与文本结构不相似英语作文,更甚至出现要求学生对读写文本主题相关的作文也普遍比与文本主题不相关的作文要明显要好,读写材料的主题也是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写作任务方面来说,要求学生复述事实的写作任务难度明显是低于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概括、对照以及推理方法才能完成的写作任务。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叙述性、描述性以及议论性的写作任务中,最难把握就是接近后一种议论性的写作任务。因为要完成后一种任务,就必须要分析信息之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找出关联信息,处理矛盾观点。从认知角度来看,不同的写作任务可能会激活不同元认知,这就要求学生按不同的模式去运用阅读材料,通知范文认识写作任务,从而完成写作。

二、高中英语运用读写结合法实效性论证

(一)在写作教学中融入阅读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写作能力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这与语言输入理论相似,都强调了大量的输入才会有部分的产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写好英语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英语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英语语感,熟练遣词造句、连词成篇,提高语言驾驭能力,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在关研究发现,无论是对关键性认知机制的拥有还是在处理语篇时,阅读和写作两个过程几乎是相同的,都是在同一个“认知基础”库取资料。笔者调查发现,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比写作能力差的学生阅读成绩要好,写作能力差的学生阅读量明显少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因此,在对英语写作与阅读关系的认识上,笔者认为写作应当是一种模拟阅读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也会揣摩着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尝试进行角色转换,也可以说阅读是一种模拟写作的行为。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之差关系,把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学会借助已有知识,运用各种写作技巧对来对主题展开论述,提高写作水平。

(二)读写结合教学实效性分析

1.研究目标

本文研究目标在于找也高中生英语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两者结合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述在写作中融入阅读对于提高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解决高中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2.研究方法

为了论证高中生英语阅读对其写作的影响,本文从湛江市某所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中抽取英语水平相当、学习经历相似、受过写作训练大致相当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8名,女生61名,进行为期18周的实验教学。为了研究方便,现把A班设定为实验班,共53人,B班设定为控制班,共56人,教材均选用《高中英语写作课本(人教版)》。通过充分运用相互作用阅读模式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本上,增加大量的写作实践训练。一段时间后,对照测试结果进行效果分析。

3.研究程序

(1)实验前测量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水平。

(2)选定实验教学内容。从不同难度、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等几方面,从《高中英语写作课本(人教版)》中选出9篇文章,其中记叙文3篇、说明文3篇、记叙文3篇。

(3)进行教学实验。根据所选的材料以及各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的写作任务,对两个班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完成教学阶段性任务

(4)统计教学实验测试结果。要求两个班学生在指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测试任务(主要从期末考试学生试卷英文写作部分收集数据),从用词总数、有效用词数、简单句句数、语法错误、中式英文、恰当关联词、段落层次等方面进行测试。统计表如下:

由两种统计结果比较可得,实验前的测试,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与控制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大致相当。实验后测试,参加读写结合训练的实验班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要比参加传统写作教学的控制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得要快,而且控制班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也幅度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中融入阅读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教学体会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既是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又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要解决高中生在语言运用上的困难,首先要重新审视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阅读与写作教学机制,要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放在突出的位置,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以阅读指导写作,以写作促进阅读。其次,重视师资的进修,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强化高中英语教师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文学素养,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阅读与写作巧妙地引导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再次,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在写作教学中融入阅读,运用更多创造性思想,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性。

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能力培养;分析研究

语文是语言与文字的艺术,读写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着眼于学生能力发展状况,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有效促进学生读写综合能力发展,为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一、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现状分析

读写能力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方面的有效开展,许多学生在读写能力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一是读得不准、不多。在读音方面,有些学生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区别不够清楚,情感朗读能力相对不足,阅读的书目也偏少。二是写得不佳、不足。许多学生的写作训练还停留于每周的作文课之中,没有在课余进行自主写作训练,在写作技巧掌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整合资源,优化措施,综合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低下的现状束手无策,导致教学陷入困境,影响了教学成效的提升。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优化与改进,着眼于提高小学生的读写能力,针对性给予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效。

1.以读写课题研究为抓手,将读写训练融入课程体系。读写强化训练是提高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有效措施,我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了读写研究方面的课题,向学校领导请示将其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如每周早读课中有一节专门用于读写巩固训练,每天下午有20分钟的读写小课时间,以及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穿插了读写方面的专题活动,读写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了与其他环节的紧密相连。有了读写专题计划做保障,学生的读写训练活动就进入了有序发展的轨道,与语文教学活动融为一体。

2.以朗读强化训练为抓手,提高音准与感情朗读水平。我在语文教学中强化了学生的音准训练,将容易混淆的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单独列举出来,印制成卡片让学生随身携带,空余时间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将间隙时间应用于音准的纠正,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我在每周的早读训练中还要求学生进行情感朗读,教给学生音调、停顿、细节处理等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好情感朗读的要点,有效纠正了学生在朗读中唱读、平铺直叙等方面的问题。小学生朗读不够生动以及发音不够准确是普遍面临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强化这一方面的专题训练,能够夯实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3.以课外丰富阅读为抓手,帮助学生积累深厚的底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读写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为学生圈定了236种优秀读物,为他们的课外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方向,保证优秀的读物进入学生的视野。同时,要求学生从家庭藏书中寻找优秀的书目,从学校图书室借阅以及购买一批,建立班级图书角,按照学号顺序轮流阅读,提高了图书流通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阅读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学期的阅读量分布到每个月、每一周,使阅读活动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步进行。在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将阅读作品中的精美语段摘记下来,好的写作方法技巧总结出来,这些方面对于积累学生文学底蕴、提高写作技巧方面作用非常明显。丰富的课外阅读为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了学生的朋友,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底蕴,培养遣词造句能力,同时渗透了思想与情感教育,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还能够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4.以写作技巧指导为抓手,增强技巧技法掌握的效果。在读写专题活动中,我将写作技巧指导作为重中之重。首先,结合平时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达技巧、描法以及间架结构、选题立意等,从中汲取写作方面的精华,通过课后仿写、续写,提高对同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领悟效果。其次,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思考,将优秀作品中的写作技巧技法提炼出来,并思考自己写作这样的文章会从哪些方面下手,会运用哪些手法,会怎样进行结构与选题的确定等,这些方面都是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重要抓手。另外,我利用读写小课强化对学生的技巧指导,通过下水文示范、美文研读欣赏、写作方法交流讨论等,指导他们自主构思、选择技巧技法,同时加大写作训练的频度,让学生在多读、多思、多悟、多写中熟能生巧。此外,我还针对学生写作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如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要求一些写得较好的学生介绍经验,选取一些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分析,以及指导学生自主选材开展训练等,这些方面都能够提高学生作文技巧水平。

三、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注意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强化小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紧扣要点、突出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课堂与课外的关系,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为有效补充,不能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一定要杜绝重课外而轻课内的现象,要拓展处理好课外与课内阅读之间的关系,以课内阅读指导为依托,充分提升课外阅读成效;二是要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读写的质量为基础,循序渐进提高训练的量。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保证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积累效果,在丰富的阅读活动之中积淀文学底蕴,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生动;三是要处理好指导与探究的关系,既要对学生强化技巧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与运用的能力,更多环节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授人以渔,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小学生读写能力发展状况,广大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理念创新,优化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学生读写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昌芹.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J].中学时代, 2012(10) .

[2]杨瑾.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一体化[J].新课程(下), 2012(02) .

[3]张霖.对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11).

[4]李春梅.巧用文本,让读写结合有效有趣[J]. 江苏教育, 2009(28) .

[5]汪潮.读写结合的历史追溯[J]. 小学语文教学,2002(03).

[6]查本治.借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J]. 新课程学习(下),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