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信息管理

校园信息管理范文精选

校园信息管理

校园信息管理范文第1篇

1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学校已经建立起以校园官网为主体的校园信息网络架构,为提高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和办事的工作效率,各部门各机构都创建了自己的门户网页;现为进一步对校园主网架构进行优化,预加入校园公示信息管理模块,此模块涉及到的内容有:职称评定材料、学生信息材料、学院招投标材料、学院党组织材料、干部任免材料等;系统的预定目的是要实现全校公示材料的共享阅读,充分发挥公示信息管理的透明性,通过分段分层次的授权实现信息的共享。

2系统方案

公示信息系统中所指的用户包括校内教职工和学生、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是校外的社会监督人士等,通过学院的校园官网进入公示信息网,为一般用户授权提供简单的查看、浏览、检索等功能,信息网管理员可以对一般用户进行授权提高用户等级并可提供上传下载甚至修改等功能。

2.1总体架构

整个公示信息管理系统架构是在校园官网基础上建立,分三个层次结构,一是网站网页的整体设计,二是采用安全性较高的C/S结构的内部网络设计和采用开放性的B/S结构的外部网络设计,三是内外网络的基础应用。

2.2开发框架

系统为达到灵活复用、松散耦合、高度集成的模块化标准,从而采用(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形成两大支撑体系、三层架构。系统要实现互动操作,运用标准化封装,对复用对象(子程序、组件(DLL,Com等)、校园对象组件(Coun+,NET,EJB等)、服务对象(WebService,SCA/SDO))进行动态可配置的复用。运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将公示信息系统完美耦合在现有的校园网络平台中。并提供支持J2EE和.NET两种可选平台技术产品。集成掌上校园平台,随时随地享受数字化校园提供的各种服务。“3+1平台”设计,更智能、更灵活;开放性和扩展性兼顾。各种格式数据支持,包括TXT、SQL查询、MYSQL、DB2、PHP、ACCESS、DBF、EXCEL数据库原始表、XML、JSP、Webservice、ORACLE接口等各种数据格式。支持JSR-168/286/WSRP技术标准。为节省学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对目前应用系统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尊重用户的原有使用习惯;数据集成自动化,减少业务部门的工作量。确保达到系统的关键指标,如人员信息同步,缴费实时注册、充值及时到账、提供信息准确等。多种对接方案灵活可选,全面支持已建应用系统数据架构。由SOA构建系统的基本运行流程是:

(1)早期建立的校园网络平台加入公示信息子系统模块导航版块,采用JSP页面技术制定来自不同的内、外网络的不同交互界面,传递和响应不同授权的请求,再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拓普应用服务器对接收到的请求进行响应关键字分析,再传送给后台对应服务器处理。

(2)外部网络的响应请求首先是当成游客用户处理,只能进行简单的预览;当外部网络用户管理信息与内部授权用户信息相匹配时,可以提高权限进行公示文件浏览等功能。而在内部网络中首先是对教职工进行统一的实名认证,建立用户信息表及用户权限表,其中可以关联教工号、真实姓名、性名、电话、地址、登录时间等。在内网服务器中建立各种DB以实现查询和制订检索及修改,DB中需要建立用户实体表、文档类别实体表、文档实体表、权限实体表、文档下载记录表、用户访问记录表、系统登录日志表、文档编辑记录表等,方便各种用户管理和调用文档,同时内部网络为网络安全考虑在管理中使用C/S(Client/Server)模式,管理员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对接DB进行管理,而在一般文档调用和外部网络浏览时使用B/S(Brower/Server)模式。

(3)外部网络由于使用的是B/S模式,所以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或终端(ipad、智能手机)就行,可以说外部网络能实现零维护,扩展也是低成本,只需要管理员临时分配一个授权ID就行,当然还需要下载对应的安全认证控件。内部网络要考虑到处理及响应的效率问题,还有安全问题,需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分布式数据设计,前期还需要对各种类别的公示文档的分类及建档需要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FlexPaper与PDF2SWF软件将doc、ppt、xls、txt等为后缀的格式文档转换为PDF格式,再转换成SWF格式文件或GIF格式文件,可直接在IE内核的浏览器中阅览。

3全文搜索引擎

公示子系统的文档搜索采用PHP+MySQL+Sphinx设计架构,PHP负责写操作(即INSERT/UPATE/DELETE主数据库DB),根据两张表对应的ID作JOIN联合查询并同步引擎服务器通过Sphinx建主索引和indexer建立增量索引。搜索引擎功能包涵:对情感等极的分析,如高兴,痛苦等任意的情绪化表达结果;词语的延展搜索:如搜索“南昌”可以返回“江西省会”的内容,搜索“玻璃”可以同时延展出“同性恋”的内容;语义联系词表用户可以自行根据专业知识定制;结果去重:对于已经检索到的结果,预先要在服务器上进行指定字段去重,从而筛选出用户想要的结果页面,实现内嵌智能分词对重。在线进行数据DB的修改时,搜索引擎的结果能进行毫秒级的刷新更新。对于搜索引擎维护有:在索引关键字增加或减少时系统可以及时更新并提供新的索引数据结果;对变化前后的索引结果进行比对和记录,自动备份原有的索引DB,若在查询新的搜索条件时出现问题能及时启用恢复机制,系统将自动恢复上次搜索正常的备份文件;缓存的定期清理和防意外恢复机制,定时或定容量的进行以往缓存的清理及自动保存最近一次的搜索条件与结果以防止意外事件能进行恢复;随着新的索引数据库的更新,引擎能进行智能化自动优化,对国家法律法规等敏感性词语组成一个隐蔽数据库,对用户索引的内容进行比对和屏蔽;能实现多线程搜索服务;对当下流行的大多数各类的数据库DB能向下兼容,比如DB2,Oracle,VB,SQLServer,MySQL等。引擎预留多个扩展端口,方便今后多种操作系统的二次开发和顺利对接。

4结语

校园信息管理范文第2篇

从所属管理部门的角度分为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和北京办事处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的职工又分为东营校区和青岛校区两部分,有的职工虽然从属于某一管理区域,但是本人长期居住外地,与部门的信息沟通不是很及时,这部分职工的信息要单独标出,发放福利、体检等都要特殊对待,同时,所有职工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住处不变,在地域上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工人从政治面貌上分中共党员、派、群众等等。可见,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工作数据处理量庞大,单纯地用Excel等较单一的工具储存、查阅、统计数据已经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建立一套速度快、精度高、查询方便、能够实现动态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平台,显得越来越必要。

2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由于离退休职工群体的特殊性和离退休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开发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时,要基于下述设计原则。

2.1全局性和整体性原则

从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全局考虑系统的建设,把整个数据库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与决策的核心工具,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和数据)的共享。

2.2实用性和稳定性原则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从实用原则出发,以管理部门的需求为基础,开发与应用相接合,使系统的使用特性符合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性质、内容及习惯等方面的需要,便于各种基础信息的查询、使用、更新及输出,确保建立的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2.3人机界面友好原则

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界面、菜单的布局以及布局内容,以鼠标为主要操作工具,使人机界面友好、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2.4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采用当前最新和最通用的软硬件平台,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成熟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先进性,以保证建成的数据库能为信息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2.5开放性与兼容性原则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离退休工作关系密切的党务管理系统,需要及时更新各管理区的党员名单,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力求系统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2.6可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原则

系统提供的信息应直观、清晰、准确、易懂,并且机关单位办公所配备的通用计算机就能安装应用。

3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按不同条件统计报表、福利品发放、基本信息查找等。

(1)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职工、家属党员的信息管理,人员添加、信息变动、所属地区的调整等;

(2)离世人员的信息管理,人员增加;

(3)军人信息的管理,人员添加、信息修改、所属地区的调整,报给军人信息统计部门;

(4)属于北京办事处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的管理,属于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的管理;

(5)各管理区全体人员或党员信息的查询及输出,报给党员信息管理部门;

(6)根据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能够接收重要文件、资料的存储、查阅;

(7)提供局域网查询功能,设置管理权限:学校领导及离退休工作部门可对全体离退休职工情况进行查询,离退休工作部门有查询及修改权,其他用户仅可查询信息,无权进行修改。系统作为一个网络MIS系统,主要模块有:用户验证、用户管理、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离退休类型管理、政治面貌类型管理、退休前部门信息管理、地区信息管理、管理部门信息管理、管理区信息管理、军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离退休职工各类信息及相关电子文档的添加、查询、修改、人数汇总统计、网络、下载等功能。

4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特点

4.1拥有高精度的信息数据库

可及时将掌握的人员信息添加入库,防止信息遗漏或丢失;

4.2数据的输出应带有很大的灵活性

允许用户对查询条件进行动态组合,系统通过用户权限管理等手段,满足学校领导、离退休管理部门等不同层次用户的应用需求。

4.3现势性

在属性信息的存储中,实现数据的随时间变更的增量存储,并在使用中能随时反映现势信息和历史变更信息;

4.4安全性

提供局域网查询功能,设置管理权限:只有一个超级用户——离退休管理部门的管理员有修改权,学校领导及其他人员等一般用户可对全校离退休职工情况进行查询,无权进行修改;

4.5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管理员可以根据发生的变动,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

5结语

校园信息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校园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

0引言

信息化管理视角下,校园网络不仅连接师生,而且是连接家长与学校交流的平台。校园网络发展中,应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为学校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信息平台,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学校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针对信息化管理视角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1信息化管理视角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

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同时进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校园网络的建立,不仅为学校管理提供方便,而且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学校的距离。校园网络信息中,不仅包含学生的信息内容,而且有教学进程、科研项目、后勤服务等内容。其安全管理十分重要,是保证信息有效性,不受外界影响的重要措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必然事件,符合学校发展要求。安全的校园网络,可以为学生上网提供一个安全文明的网络环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信息与活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1]。对教师而言,安全的网络环境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课堂教学中,利用校园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重视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发挥校园网络的优势,实现信息化管理,以此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校园教学发展。

2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现状

互联网的出现,对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有挑战在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中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影响校园信息管理。

2.1网络安全漏洞

互联网出现的意义是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应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安全漏洞,直接影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漏洞的出现,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通过病毒或者恶意攻击,控制电脑,破坏信息,造成信息丢失[2]。很多学校的校园网络都存在安全漏洞,不仅影响整体工作效果,而且对校园网络运行不利。

2.2计算机病毒传播

互联网中存在计算机病毒,通过侵入计算机,影响数据传送与运行。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若校园网络没有安装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会出现计算机病毒泛滥的情况,对使用者产生影响。计算机病毒若在校园网络中传播,不仅会影响网络信息传播,而且会出现网络拥堵,消耗网络资源。很多计算机入侵者会利用计算机病毒获取相关信息内容或者破坏数据库。对于校园网络信息管理,应重视病毒传播,采用针对性措施,减少病毒造成的损失和破坏。

2.3非法入侵

校园网络中,一些非法分子利用合法用户的口令得到合法身份,篡改、破坏校园网络信息[3]。此外,黑客会通过非授权访问网站,直接破坏数据库信息。随着现代信息的发展,网络入侵方式逐渐增加,用户上网的过程中很难发现问题。互联网中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毒,如木马这种攻击性软件随处可见。入侵者可以利用木马攻击校园网络,造成网络瘫痪,直接影响校园网络运行。

2.4恶意破坏系统

信息化管理中可以发现,很多黑客利用网络技术攻击校园网络,破坏校园网络系统。校园网络系被破坏后,会直接影响用户使用,对网络运行产生巨大影响。恶意攻击行为会造成数据丢失,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3信息化管理视角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解决策略

信息化管理视角下,应重视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针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策略,保证信息安全,避免对教学活动、管理活动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4]。通过信息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有利于校园安全管理发展。

3.1健全使用制度,保证使用安全

校园网络使用过程中,应有明确的使用规则与制度,“依法办事”,保证信息安全。学校解决校园信息安全问题时,应结合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引导教师、学生安全上网。通过上网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与麻烦,提高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应从不同角度进行,比如系统应用、网络安全、数据保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建立规范的使用要求与标准,使学生、教师严格遵守使用规则,保证用户安全。校园网络使用制度的建立,应落实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使用者遵守相关纪律与制度,以此保证信息安全。此外,应制定责任制度,将监管责任与权力分别发放给不同的管理人员,通过相互监督,保证制度落实。

3.2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信息安全

校园网络信息管理中,应加强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上网的意义,以此保证信息安全[5]。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宣传,使学校师生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行为中避免出现不良行为,影响网络信息安全。此外,建立一支专业管理人员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加强管理人员对校园网络的管理,以此保证信息安全管理,促进校园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当校园网使用者具备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后,会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对学校网络信息化管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组织安全上网讲座活动,渗透学生的日常生活,加深学校师生对网络信息的认识,有利于校园工作的开展。

3.3构建专业网络技术团队,提高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学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解决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使其参与学校网络安全管理,以此提高整体工作效果与工作质量,推动校园工作的开展。通过建设专业网络技术团队,可以定期检测学校网络安全问题,查找安全漏洞,避免出现安全漏洞[6]。专业网络技术管理团队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问题,提高校园信息安全。因此,学校应重视网络技术人员的培养,或者开通招聘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学校网络信息管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促进学校信息化管理。通过多种不同措施,提高学校网络技术人员工作质量,推动校园工作的开展。

3.4加强学校防御系统建立,提高网络安全

校园网络应用过程中,应建立防御系统,阻挡黑客攻击与病毒入侵。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御系统,建立防火墙,应用杀毒软件,提高校园网络防御能力,保证信息安全。对于校园网络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并修补补丁,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安全问题,保证信息安全。

3.5完善使用权限系统,合理使用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使用权限制度,避免非法入侵。学生、教师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身份证号码或者学号登陆,通过身份验证后才能继续使用,若没有通过身份验证,不可再次登陆。通过这种方式,避免数据库、信息资源丢失与破坏[7]。此外,学校网络管理者应加强上网用户的管理与监督,避免出现不良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提高工作质量。通过监管用户,可以保证信息安全,提高上网效率。

3.6数据备份工作,保证信息安全

数据备份工作是校园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一措施,可以避免信息丢失、破坏问题。实际工作中,应重视数据备份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情况,备份管理重要信息,保证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网络是一个开放性的上网环境,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群进入网络获取信息[8],若监管不及时,就会出现信息篡改情况,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应重视数据备份工作,通过定期备份,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数据备份后,需要检测数据的稳定性,保证数据可以继续使用,不被外来因素影响。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具备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培养,及时解决问题。

4结语

校园网络建设中,应重视信息安全管理,结合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保证校园信息安全,避免出现信息丢失的情况,防止对校园信息管理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信息安全,推动校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洋.信息化管理视角下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153.

[2]巩传强.“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策略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83-184.

[3]张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8(29):70.

[4]杨巍,孙道贺,周建锋,等.高校网络安全提升路径探索——以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7):49-50.

[5]阳亚平,黄春云,杜开颜.基于智慧校园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研究——以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2):5-8.

[6]廖振伟.信息化管理视角下中职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2):108,115.

[7]张俊桔.浅谈高职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在校园网络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7):227.

校园信息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网、信息、建设、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管理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学校应首先在老师和学生中普及计算机知识。正如学习外语需要有语言环境一样,学计算机也需要环境,而校园网最能提供这种环境。本人几年来刻苦钻研互联网技术,总结了校园网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心得,希望与广大信息技术工作者分享。

校园网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校园网的管理,是我们讨论的重中之重,它应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扩充性,使用有限的资金为学校提供贴切而有效的服务。

一、校园网的建设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兼顾软、硬件均衡,充分考虑未来需求,合理利用资金。一般来说,学校资金并不很充足,不可能一步到位。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基础比较差,老师有可能意识不到计算机网络的用处,应用水平较低,即使安装了某些系统也利用不起来,因此需要分步实施。

分步实施一定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进行,如果缺乏统一规划,系统将会陷入相互不兼容或者前期投资浪费的情况。在这里还应特别注意系统实施的顺序:先调查用户需求,确定应用系统,再确定系统软件,最后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硬件,而不应该先买来一堆设备再考虑怎么用。

二,网络系统的建设

该部分主要包括校园网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管理(包括安全)技术、设计原则以及设备性能介绍、选择的技术依据、解决方案等。学校的系统主干及重要的支干链路应依据当前需求在100M和1000M以太网之间做性价比较,网络规划要考虑对未来应用需求更佳的支持能力、灵活的扩展能力、可重组能力以及平稳的升级能力(如考虑未来对ATM的支持等)。网络系统可考虑采用虚拟组网技术(VLAN),以利于网络管理和提高网络效能。

主干网络设备选择应考虑互操作性。校园网Internet的接入方式应该具备多种方式,关键网络设备及部件的选择应详细说明并有比较依据。整个校园网建议采用统一的TCP/IP作为核心协议。具体解决方案应统一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子网划分及IP地址的分配,并适当考虑一定的冗余。每个应用点都应能申请得到独立的Intranet网络内部的IP地址,一级节点到中心交换机的主干链路总带宽可根据该节点对中心服务的需求量做相应设计调整。

三、注重应用系统的建设

就目前成熟的应用而言,校园网综合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辅助教师教学、提高教学手段、提供网络服务、方便师生教研、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开放对外窗口,树立学校形象。

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具体的网络功能来实现。笔者根据当今技术发展的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设想。

(1)建立课件、教学信息资料库及相关系统,实现授课点播和辅助教学;

(2)利用校园MIS软件,实现全校计算机辅助管理和办公自动化;

(3)建立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系统,实现图书馆信息管理自动化、快速检索和电子阅览;

(4)建立远程访问(RAS),利用校园网实现在家备课、办公和接入Internet;

(5)通过建立对外信息站点,实现学校信息上连Internet和提供对外信息服务(包括校际交流、学校Intranet互访等);

(6)传统的网络服务,例如:E-MAIL、FTP、TELNET、WWW查询等功能,其中E-MAIL为广大师生与外界交流的必备工具,应考虑其可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

(7)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多媒体信息交换、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如NetMeeting功能的应用);

(8)兼容校内有线电视广播网,拓展网络功能。

网络管理是网络的灵魂,在校园网建设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效益、效率和效用。

一、针对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师资力量,网络管理不能特别复杂,为了对校园网进行统一,简单、有效的管理,应做到:(1)教师用机和学生用机都应安装保护卡,使计算机的系统分区得到保护,避免全校师生在学习、使用过程中,由于误操作而使系统损坏,从而影响校园网的运行。(2)对每个用户都给予相应权限的帐号,使全校师生既能充分运用校园网的资源,又能方便网络管理人员对校园网络的管理。(3)对于需要共享的资源统一设定权限,以方便广大师生查询调用。

二、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平台对校园网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分析和监控,迅速判断、查找、排除网络故障。利用网络管理平台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判断网络设备运行正常与否,对故障迅速定位,减少故障判断过程,提高事故处理速度,利用网络管理平台收集的错误、警告、消息标志等信息进行网络运行状态分析和趋势预测,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如netview管理平台用图形方式使网管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状况,实现上述功能。

三、重视网络安全管理。(1)运用内容过滤器和防火墙过滤器技术可以屏蔽不良的网站,对网上色情、暴力和邪教等内容有强大的堵截功能。

防火墙技术包含了动态的封包过滤、应用服务、用户认证、网络地址转换、IP防假冒、预警模块、日志及计费分析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开来,保护校园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侵入。(2)利用虚拟网技术,将全校分布在不同部门、不同网段上的办公应用服务器划分为一个虚拟子网,限制用户对其访问。出开放必要的端口外,其他端口和服务安全禁止,以增加安全性。为了避免用户滥用网络资源,对不同的虚拟子网赋予不同的对外访问权限,如只能访问校内、只能访问中国教育科研网、可以访问整个互联网等,同时按照IP地址和用户帐号进行流量控制和统计,力争是网络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3)管理除了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外,还必须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网管队伍。对公共机房实行精确到人、到机位的使用登记制度这;对用户进行教育:除了对用户进行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外,还必须让用户知道如何使用密码、管理文件、收发邮件和正确地运行应用程序。对于非法访问和黑客攻击事件,一旦发现要严肃处理。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的拙见,片面之谈,而校园网建设和管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才能够让整个教育系统成为跨入信息时代的优秀行业系统,成为新世纪、新思维、新前途的新学校。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美)er著

校园信息管理范文第5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全面开发可实施、科学、便利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有利于专科院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着专科院校向信息化进程迈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中,要尽可能让专科院校各个部门的教职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有机联系到一起,让各级不同的部门也能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充分享受其便利性,实现信息的共享,不受传统纸质化、公共操作、静态管理模式、时空的限制,把“以人为本”与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专科院校的信息化管理中。并且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其除了能够让人事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效率与质量,还能将专科院校中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与时代接轨,转变成新形势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人力资源管理,进而推动专科院校人事向多元化、扁平化管理体系并进,加快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专科院校运用符合自身真实校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有利于专科院校实现现代化管理。

1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及其意义

1.1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为迎合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实现信息化,它是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结合而来,是二者交融的产物。从计算机的出现到其在中国的发展,现如今计算机技术普及化,促进了网络技术的运用从生涩逐步走向成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不仅包括人为,还包括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在信息库集合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自助服务,通过信息共享的方法,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其效率,这种行为已经被当前高校运用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

1.2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1)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与理念,推倒了高校以往的传统化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高校的发展带动了高校职工的迅速发展,使其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通过借助工具的合理化以及科学性来对自身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制订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为高校领导提供严谨的资料,作为其决策的依据,以此来促进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力实施。(2)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可促进数据的共享,带动高校的发展,并作为建设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依据,与此同时,也可以实现与其他的一系列相关系统的有效共享。(3)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促进其需求以及相关策略的实现。不同的专业以及职能导致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各高校之间产生差异化,对其自身人才需求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各高校不同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形成本校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2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达80%的专科院校已经开通校园网,其中大约10%的专科院校正朝着数字化校园的方向发展。这部分的专科院校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解决和优化了人力资源信息庞大而杂乱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已初步达成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标。然而,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还没有在专职院校中普遍开展,依旧存在一部分专科院校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认识的不足,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将不利于该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发展,甚至是制约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大力推广和实施专科院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必定会快速地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稳定学校的发展步伐,因此全面实行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的信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最近几年来办学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就目前情况而言,专科院校还存在以下4点问题,阻碍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2.1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人员匮乏,力量薄弱

现阶段,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能完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数不多,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数量庞大且繁杂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快速地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新的技术系统,被引进专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学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当中,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该系统,使系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当然,管理人员和教职工从陌生到掌握,再到灵活自如地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另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发生持续的变革,加上一部分专科院校欠缺高技术的信息管理队伍,在推广和实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及时跟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步伐,甚至严重滞后于变革速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江苏省部分专科院校在2008年购买了江苏省通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因为缺乏技术指导,并且该软件自身设计缺乏灵活性,它是全省人事编制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工具,没有结合各专科院校实际情况来开发各项具体功能,操作及其复杂和繁琐,现有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去研究系统该如何操作,导致资金浪费,软件被搁置。

2.2基础薄弱,部门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严重不对称

由于部分专科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对信息化管理环节投入的力度不足,计算机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换代,或者多媒体信息技术配备不完善,计算机的运作速度较缓慢,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对落后,其工作效率相对滞后。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只限于学校内部某些部门使用,在各职能部门间未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其表现出来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日常有关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进度。甚至有些职能部门为了方便开展自己的工作,各自建立起了仅限部门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其实,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有其共性,员工的基本信息和教学科研信息可以被高职院校里的多个职能部门所利用。虽然人力资源信息的概念、内涵和作用,对于每个部门而言会有所不用,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建成了部门内部的信息系统,但是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实现。职能部门自行搭建的信息系统不能直接通过学校系统的相互连接,把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传送给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其他的职能部门。同样,其他职能部门也无法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共享化,造成了信息管理的“孤岛”现象。当相关信息发生更新时,系统无法实现信息的同步更新,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池系统中有一个字段信息“工作职位”,是反映和统计教职工的职能身份和不同工作职能的人数。图书馆系统中,也涉及到工作职位,假如今后的工作中,教职工的职能身份发生变化时,最先会在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更新,因为信息系统各自为政,未能实现信息的共享,所以图书馆系统无法进行信息同步,未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从而造成系统间信息的不对称。

2.3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未能实现全面进入专科院校,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缺乏对其的重视程度。学校正在使用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运营需要,学校缺少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系统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支持。绝大部分学校因为对其不重视,没有划分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专项资金,或者确实设定有专门的资金支持,但仅仅是停留在系统前期的开发阶段,对后续阶段的设备维护、技术引进和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几乎为零。部分专科院校没有做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长期计划,因为一时资金的松动,就引进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期的开发和利用阶段,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等资源支持,就不得不把该项目延后,甚至是放弃对该项目的投入。对于一些办校规模较小、办学环境较差,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专科院校来说,因为缺少长期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难以将先进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并推进。

2.4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数据繁杂,工作量大

人力资源信息数据的计算工作量十分之大,且每一年都要重复统计,假如只是运用传统的人工计算和统计方法,必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上传的报表数量非常多,有些报表里存在重复内容,因为没有建立统一且先进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各职能部门需要通过不同的路径把报表上传给其他的职能部门或者是上级管理层,容易产生反复的劳动,机械化的日常事务性操作难以提升学校教职工的工作能力,甚至没法抽出空余的时间,参与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不能得到持续的提高。例如,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平台,每一学年都需要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进行上报。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填写、核对和审理,其中针对学校内专职教师、学校外聘教师、学校外聘人员的调查表格就高达12份,每个表格内的字段信息至少有9个,其内容有关于被调查人员的姓名、性别、民族、学历、专业领域、职称、职业资格和培训等。此外,人力资源部门有些需要上报给上级管理层的报表中,也涉及上述的相关内容,假如只是运用传统的Excel表格进行人工操作重复繁琐的劳动,使学校教职工的工作强度大,上班无精神,甚至会产生抱怨和抵触心理,将不利于专职院校相关工作顺利地开展。专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难以开展,主要原因包括:①信息管理人员把全部的关注度放在日常的事物处理中,对信息系统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相对欠缺;②学校教职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感觉陌生,没有获得相应的技能培训,难以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和推广相对滞后,学校内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理念

3.1提高认识,转变理念

不管是学院的管理层人员,还是普通的人事工作者,都必须了解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用自身的行动来促进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3.2创新管理,重组流程

信息化代表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校园实现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校的管理层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组织形态逐渐转化为扁平式以及矩阵式。为适应这个信息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其组织结构和职能进行相关调整,设定新的业务流程。

3.3顶层设计,规范接口

为实现数据间的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与高校的教育系统、科研系统以及财务系统无缝链接。①对数据进行统筹,制订整体规划;②设计顶层,明确建设的目标,划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边界;③确定系统的功能,拟订数据标准;④检查系统的安全性,使数据接口实现规范化,导入导出相关文件。利用同步的技术,实现不同业务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同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指定相关目标函数,为设置学科、培训教师以及专业发展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为学校实现人才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3.4构架先进,强调扩展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带有政策性,但是由于政策手段以及方法的持续革新性,此时便要求信息化系统配备耦合机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设计与修整。以构件为基础,实现动态的、低成本的对系统的某些功能进行实时的更新,在工作流技术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在线办公,使系统达到集成、统一、智能以及完整是其最终目标。

3.5加强推进,深入应用

信息化系统的缺陷在于其重建轻管,在加强推进的同时,要弥补其缺陷,实现建管并举,促进职工信息化办公的意识以及能力的增强,谨记维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人有责,并实时推进。通过自助填报和分级审核的系统运作机制,维持数据的基本效率。同时,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力度、建设力度、运行力度以及管理力度,通过对人事管理者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增强其信息化应用的能力,在数据挖掘、报表订制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条件下,实现对数据用度的增强。

4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4.1进一步规范数据和简化、细化工程流程

提高专科院校的人力资本管理效率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核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信息竞争力,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快捷、方便、准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平台,结合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其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需求,保证数据库结构与系统的统一性与一致性,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度。同时,还要为系统的操作者提供多种数据转换接口,由此实现其他数据库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成功转换,让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变得更加直观与便于操作。为了能够给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定要将其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例如教职工的履历、个人基本情况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内部业务,要做到信息化、程序化、精简化与精细化,这样才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相关技术,科学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相关工作流程,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

4.2领导和管理层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及支持,教职工也要积极响应

各部门权责和义务的重新划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若要有协调和调动各个部门的能力,高职院校主要领导就必须要全程参与。若要实现人力资源部门效率最大化,被授予自助权限的信息人员就必须要承担起信息查询的责任,遇到信息查询任务时,不必直接求助于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而是依靠整个系统来运行。这样,将大大减小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相关工作人员也能从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就不会违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与初衷。如此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工作,必然能够大大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要想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用和价值,全院教职工就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参与到其中并积极运用系统。

4.3分阶段逐步实施,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强政策性的特点,因此其需要不断更新政策的落实方式与手段,这就需要耦合机制对所需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这样也有利于扩展系统框架内所开展的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运用SOA系统或者构建,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进行低成本、动态、实时地更新,通过工作流的技术从而实现在线办公,节省时间。专科院校也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基础系统模块进行落实,等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熟悉系统操作后,并且功能也慢慢完善之后,再将薪酬模块、管理模块一起纳入信息化建设系统中,这样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够得以完善,更有效地为人们服务,让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价值得以体现。

4.4提高管理者及信息员队伍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工作,组建一支优秀的、独当一面的管理队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计算机技术主要分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若想熟练地操作上述两种技术,就一定要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因此,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专科院校应向全院的教职员工提供相对应的培训机会,向教职员工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疑难问题,并鼓励教职员工亲身实践,在培训过程中强化教职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帮助教职员工提高其技术技能。另外,教职员工必须要充分对这方面加以重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我学习,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向他人学习等,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个人的信息素质。这样一来,将原来的信息人员队伍不断加强壮大,让原来的信息维护员与管理人员能够在不断地实践与培训当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系统使用技巧,用心感受反馈系统中每一模块的优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会找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便于系统开发者优化系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更进一步地发展与成长。

4.5打破部门壁垒,增强信息共享度

由于组织制度的不完善,沟通的不足,很容易让员工产生部门壁垒。专科院校各个部门之间更应该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因为教育是一份神圣且庄严的工作,有时候足够的沟通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同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如此,信息本身是开放的、共享的、没有界限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打破部门壁垒,让不同部门之间产生有效的信息关联、资源共享,若各个部门之间拥有足够良好的沟通,集体协商,那么就会提供给系统开发商更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建议,让开发商不再囿于现有技术的枷锁,能开发出让各个部门有效连接的系统,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的关联度、有效性,让其所录入的系统信息实现增值,让不同的部门均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4.6技术创新

4.6.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结构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能够与时代接轨,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体系的转变,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可建立创新性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系统开发人员要跟专科院校各部门、院系积极沟通,对所需统计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收集信息之后,要确定系统所要运作的目标,构建系统运行的模型,进而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库,并对系统进行调整与不断地测试,待测试通过就能投入使用,建立适合专科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用户角色、业务流程、界面等,并制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说明书,以便管理人员与教师、用户能够有效操作该系统。上述模块中的各组数据之间是相互联系、紧紧相扣的,其中基础是信息管理模块,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模块之一。只有做好信息管理,才能让其他模块更好、更加顺利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为开展信息化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其他子系统与其有效连接。这样,其他模块才能随时调用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并且其他模块也能通过自身的功能优化与更新基础数据,让每一个模块都成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进而实现统筹化管理。

4.6.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优化与运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的时候,要与相关工作人员或系统开发人员取得良好的沟通,并且结合当地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不断实时对系统进行更新优化,让其更加适合专科院校的个性化设置。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1)用户的操作时间、内容等都会保存于系统日志库中,为了日后发现填写中的信息错误、信息修改的痕迹,追究起来提供有章可循的依据。除此之外,系统还要满足保密性、安全性等各种要求,提供对数据访问权限的设置、数据的加密等方式,对信息进行保护加密,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加安全有保障。(2)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被授予与其职责相对应的权限,确保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的权限范围各不相同,确保其权限的安全性。管理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将具体的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到实处,这样每位工作人员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能够随时查看、调用录用人员的关键字段的信息,让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审核、更新、添加教职工所提交的个人信息,这样就能够防止重复劳动,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而管理层或领导则应赋予系统审批的权限,逐渐实施办公无纸化,有利于快捷、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便于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更好地统筹与建设专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一般的教职工,则可以凭借用户名与密码登陆系统,查询自己的信息、证书、成绩、课程等,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推动自身的职业发展。(3)首先,由于专科院校每年都会进行教师的合同续签、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勤情况的记录、离退休人员手续的办理、饭卡消费情况等工作,上述的这些情况,系统均可以预先告知或提示相关工作人员或教师本人,让他们能够尽快处理相关事务,管理者也能够更加及时、科学、快速地完成相关事项,让专科院校人力资源部门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其次,网络自助服务也可用于招聘流程当中,让专科院校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招聘,可以通过网络招聘信息,让更多合适的人才看到院校的招聘工作,并利用新媒体对应聘者进行筛选和审核,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跻身教育行业中,便于建设更为优秀的师资队伍;最后,通过系统对报表中所要求的格式与内容等储存,智能化报表统计,将数据的上报与统计工作进一步简化,大大提高专科院校人力资源部门对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系统还要实时按照管理工作的变动性需求,在系统内独立设置特殊的字段或需求的表格,让信息储存的愿望得以实现,并且不受到其他信息之间的干扰,不会自动与系统内的其他信息发生关联,以便工作者能够随时查询其此前所做的相关工作。

5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