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专题教育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精选

小学生专题教育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音乐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在音乐方面的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品位。要做好幼儿音乐教育的培养工作,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专业的音乐教学能力。正因如此,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学前教育中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声乐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音乐教育是效果非常好的启蒙教育方式。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整个世界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心,音乐不仅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声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对于幼儿的压力也相对较小,但对幼儿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幼儿时期的孩子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无法适应紧张的教学模式。如果盲目对幼儿进行常规学习教育,不仅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反而可能会导致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声乐课却是以半是享受、半是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欣赏音乐,在欣赏音乐时培养兴趣,从而提高幼儿个人情操和艺术境界。由此可见,声乐课对于幼儿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声乐课的教学质量,必须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效性[1]。

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学前教育学生声乐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偏差

当前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过分重视培养幼儿教育教学科研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声乐技巧以及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在考试过程中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然而当真正开始教学后,他们却变得状况频出。这些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大多数就业方向都是科研方向和幼儿管理方向。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最需要的并不是过多的理论研究学者,而是具有很强教学能力的幼儿教师。培养方向的偏差,导致学前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严重低下[2]。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正是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向出现偏差的缘故,很多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也相对不够合理。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技能课两种,声乐课属于专业技能课,然而每学期的课时却并不多,很难开展一些诸如歌曲编配、演唱表演和歌曲欣赏等针对幼儿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掌握切实有效的幼儿声乐教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无法做好幼儿声乐教学工作.

(三)忽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幼儿教师行业,这也是国家大力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根本目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教师,而实践能力则是幼儿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当前大多数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师很少会前往幼儿园进行观摩,同时也不了解幼儿园当前对声乐课程的实际需求。正因如此,这些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普通艺术类学校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大同小异,严重缺乏实践。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学习过一些专业的幼儿歌曲,他们所学习的歌曲都是一些学院派歌曲,并不适合幼儿学习。正因如此,当学前专业学生担任幼儿教师后,在教育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技术性问题。

三、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方略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于此,现提出如下几条解决对策。

(一)改变原有教学观念

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之所以存在很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针对于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充分重视起声乐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声乐理论知识教学,要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向学生教授各种各样的声乐方面的知识,故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时也要充分重视起教授范围的广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舞蹈和钢琴等方面的知识。声乐课程属于综合性课程,并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声乐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未来的教学能力。正因如此,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师还可以重点教导学生一些儿童歌曲[3]。

(二)增强学生实践

设立声乐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好幼儿,故而声乐课程教学也要重视起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师在课堂之外要尽可能给学生安排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建立歌唱兴趣小组或合唱团,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为日后走向教师的岗位打好基础。如果条件允许,声乐教师还可以联系当地幼儿园,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假期时间前往幼儿园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声乐教学能力。

(三)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制度

科学的评价制度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相比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技能和艺术修养相对要差一些,然而他们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课堂纪律都远远胜过艺术专业的学生。针对于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制度,通过评价制度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测,表扬进步的学生,同时对一些相对落后的学生予以鼓励,充分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当前形势下,传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评价体系已经有些落伍了。声乐教师需要充分结合新时期的声乐教学目标来制定评价制度,重点做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声乐教师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声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要充分结合学生前一次考试的成绩和学生日常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成果等,充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算突出但却有了很大进步的学生,不应当予以全盘否定,而是应当通过表扬进步和鼓励再进步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在当前形势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于此,本次研究经过分析后指出了相关原因,并且提出了改变原有教学观念、增强学生实践以及建立起完善的评价制度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未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也会有一个飞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耿苡.论“点—线—面”的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模式构建[J].黄河之声,2014(10):34—35.

[2]张倩.浅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评价[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03):22—23.

[3]刘伟,王善虎,吕小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05):47—48.

[4]李金萍.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声乐教学的着力点[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1(01):78—78.

[5]代有俊.浅议高职院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性———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文艺生活,2015(04):217—218.

[6]谢云秀.高职院校音乐综合课程现状调研分析———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34—37.

[7]吴艳.新疆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音乐,2016(23):177.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

一、前言

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组成部分。当前全民整体身体素质有待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事业的后备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各方面功能,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亟须解决的问题。分析影响体育教学发展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经过大学的学习能够拥有良好或者是较强的教学能力,为以后从事教学做准备。提高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运动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直接与未来国民的体育素质相关,体育教学工作是体育教育的最基本工作,提高教学能力,则是提高教师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体育教学能力发展的意义重大。

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含义

体育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特有的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能力,是一般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表现,体育教师在具有教师共性的同时具有其特性。体育教师职业具有与其他教师职业不一样的特点,体育教学不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而是理论结合实践、脑力结合体力、室内结合室外的劳动,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会讲解会说而且要亲身练习体会,掌握每项技术的难点重点,做正确规范的示范,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技术概念。要想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就要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能力。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理论快速更新的今天,亟须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改善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强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

三、体教专业教学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着体育整体教学质量,可以明确教学中心,把握住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设计及实施体育课,因此,强化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巩固运动技术,提高其教学能力尤为重要。

2.提高青少年体质。

(1)明确目的,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教学可以用目标的达成来判定教学质量高低,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重点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反映。为了强化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课需要达到:学生上课不厌烦,对授课内容有浓厚兴趣;能够学习了解体育基本常识,掌握最基本技术;感受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同学和谐交往;掌握运动技能,在课余及生活中运用这种技术参与体育锻炼。因此明确体育教学是什么,要达到何种目标,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尤为重要。要想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强化体育课就必须正确而清晰地认识到核心,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2)凸显体育功能。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内容,强调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避免把身体当作纯粹的运动工具,让学生在运动中把握自己,自我判定,自我测评。体育教育有利于身体美、人格美、技能美,学生不仅是外在身体美而且内在心灵美,以内、外美的标准要求青少年学生,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要避免影响体育教育健康的发展因素,避免体育教育产业化发展中出现功利化倾向。好的教学能力能凸显体育的价值,在运动中体会人际交往,懂得团队协作的精神,增强青少年体质、心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正是这种大趋势下体育教学的教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故体育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运动健身方法,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提高终身体育能力和体育文化素质。

(3)实现“三走”。

“三走”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央共青团提出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指“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社会需求的发展速度与毕业生基数增加供求不平衡,导致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造成学生就业难的局势。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社会因素“推波助澜”使就业难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就业的压力,失业的威胁,使学生不得不承受越来越多的来自方方面面的精神压力,从而更加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忽视体育锻炼。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参加锻炼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不能靠强制的方式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例如说测试800米或1000米必须在多少时间内跑下来,跑不下来那么就不及格,不能享受助学金、奖学金、三好生、保送研究生等资格,虽然这可以作为一项迫使学生锻炼的措施,但“三走”更提倡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参加锻炼,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给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不是把体育当成是一种任务、一门课程,而是把体育当成一种“玩”,并且很多种玩法,在玩的同时身体素质得以加强。

3.全民健身之社会需求。

强身健体是全民发展的基础,身体健康是上层建筑的重要保证及基石。很多人现在不会健身,不知道怎样健身,不懂正确的锻炼方法。如果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好,那今后他们将直接把正确的健身手段与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学生来影响学生,带动更多人参与锻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大家切利益,很多人年轻时不重视健康为生活奋力拼搏,到晚年只能花钱看病。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体育价值的观念也随之更新。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花钱买健康,花钱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四、体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

1.基本知识技能。

从教育学理论上讲,体育教师应首先掌握基础知识,例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基本知识;其次是各项运动技能,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力,必须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而体育教学能力是以掌握的体育基本知识与技术为支撑的,不懂得体育常识、技术与技能,就不能教学,也就更谈不上教学能力了。

2.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是靠嘴吃饭的职业,整个教学过程都靠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要求表达准确、条理、连贯。体育教学是教师对体育知识、技术的内化在课堂的再呈现。而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并未吃透教学内容,抓不住重点、难点和关键。为此需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可让同学带课前准备活动,考试时增加教学能力考查,理论考试为部分问答式等。

3.教学实施、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保障课堂有序进行和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体育课在室外进行,场地设施复杂,干扰因素多,因此体育教师需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可选择让学生自编准备活动、游戏课前掉队并口令带领同学一起练习,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

4.教案设计、编写及创新能力。

增加学生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及教案编写能力,让学生熟知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写出与其适应的教学设计、设计各种教案模板、编写教案、自行设计创编准备活动、游戏。

5.反复实践、总结、探讨。

吴龙在《高校体育教师的现状分析与能力素质论》中认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能力中就有“再学习能力”,作为准体育教师,学习能力是必需的。并且要学以致用,只有有用的东西,学生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学生才会主动学习,主动钻研,就拿启发式教学来说,启发只是给学生提点,只有学生想学那才能达到效果。对于教师来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没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要想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要不断地学习,仅仅靠学生时代学的东西去教授学生是远远不够的。

6.培养体教学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只有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更好更长远地学习。教师只有热爱自己工作,才会主动与同学亲近,交流学习,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

五、结束语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能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是培养出优秀体育教师的关键,分析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我们要培养学生人的能力,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不断积累,不断改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启动学习者求知的动机,让学生自愿、主动地学习。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学校体育教育有密切的关系,搞好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要。当前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注重从学生的体育专业技能、体育教学实施能力、体育教学创新能力、体育教学评价能力入手,多渠道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使之成为新时期合格的体育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李慧.体教专业学生健美操专选生专项教学能力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甄子会.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0,31(1):110-112.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转型发展高校;社会体育专业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一线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均昭示着新时期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然而,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新时期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核心逐渐聚焦于“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上,然而却忽视了人才培养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时期,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首先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探讨新时期我国转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转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指出:我们一定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转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社会体育工作者即将奋斗在指导、管理的一线,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201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智力支持是体育产业迎接重大战略机遇的主要措施。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这些政策的给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重要的生力军。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我国转型高校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为突破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的困境,学者们提出“市场需求导向”和“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受到普遍认可。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契合新时期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走上了“职业化”道路[1,2]。然而职业化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且职业道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职业化发展,职业道德教育也将势在必行。有学者指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想存在不足,没有在培养思路上做好让学生选择并愿意终身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顶层设计[3]。而职业道德教育却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因此,重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既是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突破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

2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职业道德教育历来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科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都是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以实现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却鲜少提及职业道德教育。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普遍开展,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教育中会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基本上都是泛泛而谈,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另外,通过“中国知网”以“体育专或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进行文献搜索,查阅不到任何相关资料。由此可看出,目前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高校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但教学内容却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这显然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总体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相关研究表明,从大学教育目标出发,道德推理课程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是缺失的,学生难以通过判断形成自己的道德观[4]。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还得注重实效性。另外,实践环节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这也本应成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施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学校不重视,浪费了大好时机。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均有相应的考核要求,然而由于不重视,基本流于形式。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直接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如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功利性就业、就业后离职快、频频跳槽转行、缺乏奉献精神、服务意识不强等。研究也表明,我国职业体育工作者对社会道德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道德行为却出现缺失[5]。还有常见诸报端的兴奋剂、假球、赛场上相互辱骂、斗殴等事件,这是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真实写照。这也给忽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因此,重视和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不容忽视。

3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树立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顺应时展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我国转型高校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中将“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由此可看出,道德教育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居首位。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不容忽视。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职业化发展趋势,也要求加强新时期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因此,我国转型发展高校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新时期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将职业能力强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是也充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这是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步,也是社会体育工作者职业道德培养的一个基础环节,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继的择业、就业及整个社会的社会体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3.2合理选择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转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第一,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而全球化又给传统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因此,我们既要尊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要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要求,如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平等、友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第二,要有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不同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体不能仅限于高校教师(思政部教师和辅导员),而应当通过邀请行业权威、企业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等通过讲座、授课、实践指导等手段一起参与,凸显行业特点,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第三,加强法制教育。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由于懵懂无知触犯法律而追悔莫及的报道不在少数。通过法制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思维,在道德层面形成基于是非观念的高层次的价值判断,能正确审视现实生活中违反职业道德的事件,便于他们远离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而偏离职业道德的行为。

3.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手段

转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可以通过“课内+课外”模式实施。“课内”是指课堂教学,包括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这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课外”是指实训、实习环节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是职业道德教育重要的实践平台。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水平,建立起道德情感,为学生提供将来面临职业道德问题时的解决思路。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基本的道德理论和规范,还要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这是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各种现实案例,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违反职业道德的危害性,起到示范和警示作用。同时,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讨论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职业道德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另外,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当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使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会做事,更是一个会做事的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和角色化的特点,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和平台,也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实训实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感受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与企业文化对接。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和理解职业道德规范,促进自身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转型高校除了重视和加强实训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外,还应该多组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参加如社区体育服务、群众体育工作、志愿者活动、体育赛事组织等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认同感,提升学生职业道德能力。

3.4构建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是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转型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应通过明确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等来实现。首先,职业道德评价方式不应仅由考试分数决定,还应当将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指标,如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表现情况。其次,职业道德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本人、学校、企业3个。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教育。学校评价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激发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企业评价是以行业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来进行的职业道德评价,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提高、职业情感体验的增强和树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再者,无论是实训实习还是各类社会实践,都应当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的职责和要求等,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形成正确的判断能力,逐渐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另外,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将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良好的习惯。因此,可以通过评优、加分、表彰等手段来提高职业道德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力。

4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又愿意全心全意为我国社会体育工作奉献、服务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才能充分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转型发展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该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17(7):33-35.

[2]黄思敏.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化培养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150-151.

[3]梁旭鹏.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想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310-311.

[4]陈国强,翟丹.我国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2):88-90.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第4篇

*年12月27至28日,国家禁毒办、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对深入推进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现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意见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在禁毒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意义。预防教育工作,尤其是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是禁毒工作的先发之策和根本之举,对于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作为全国吸毒人员较多的省份,尤其要重视预防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特别是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各级禁毒、综治、教育部门、共青团组织和中小学校要从构建和谐广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强对专题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切实把专题教育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重视师资培训,努力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掌握预防教育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师资是开展中小学生预防教育工作的关键。各地禁毒、教育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力争在3年内实现每所中小学校至少有1名掌握预防教育专业知识的法制副校长,3名以上骨干教师,一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大力推进禁毒预防教育师资专业化工作,从各个县(市、区)禁毒办、教育局等部门或教师、社工队伍中,挑选3名以上工作人员,学习、研究和借鉴、引进境内外成功的教学模式,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使每个县(市、区)都有3名以上的预防教育专业教师,并实行巡回讲课制度,以增强教育质量和效果。同时,要积极组织本地禁毒教育师资开展跨地区交流,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师资教育水平和教育实效。

三、科学安排教学计划,认真落实教学大纲、内容和课时安排,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各级中小学校要按照

《中小学生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预防意识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并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防范的技能和方法为工作目标,制定好教学计划,切实保障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二年级每学年2个课时(部级和省级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初中二年级须有8个课时)的预防教育专题课程落到实处。同时,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学年段学生预防教育的重点;小学阶段以了解常见及其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和远离为主,初中阶段以识别各类、了解的社会危害和涉毒活动的违法性、学会一些拒绝的具体方法为主,高中阶段以认识选择就是自我毁灭、学会向说不、了解当前毒情形势和禁毒工作、培养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感为主。各级中小学校要根据这些重点,因人制宜地设定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断增强禁毒教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加强教学探索研究,不断提高预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选择好预防教育材料。各地要按照省禁毒办《转发国家禁毒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禁毒宣传教育资料的通知》(粤禁毒办(*)76号)要求,选择经过审查的课程教材,确保教学资料的科学性。省禁毒办和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禁毒教育优秀课件、优秀教案的征集评选活动,将优秀的课件、教案汇编成册,予以推广。二是要探索研究新的预防教育方法,切实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借鉴香港、澳门等境外机构正在使用的、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等教学内容和方法,结合我省实际进行改良应用,切实改变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注重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参与性较强的形式,运用影视、网络、互动游戏等手段开展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防范能力。三是要注重发挥民间资源的作用,引入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协助开展预防教育活动,进而推动中小学生和社区青少年的预防教育工作。

五、发挥各级“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我省现有3所部级、25所省级“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各地也要评选、确定一批市、县(市、区)级“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各地在加强示范学校管理、建设工作的同时,总结这些学校在教学体制改革、师资力量培养、课程教案设计、教学资料使用、教学方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予以推广,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更多学校和附近的社区不断提高预防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小学生专题教育范文第5篇

一、认真学习,加强研究实践,不断推进德育创新

1、认真学习,更新观念。各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起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的观念,努力增强广大干部教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进一步重视德育工作的基础性、体现德育内容的发展性、关注德育环境的整体性、强调德育方法的科学性、落实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当前要重点解决德育工作在教育内部、学校内部的地位问题,德育工作整体合力的形成问题,德育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和德育骨干专业化发展的问题。

2、深入开展学校德育工作调研。继续贯彻落实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各校要结合实际,围绕当前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德育工作专题调研。我局将继续在今年上半年组织德育工作专题调研,并于5月举办*区德育调研报告评比,并推荐优秀报告参加*市首次德育工作调研报告交流、评比活动。

3、积极开展德育创新实践。各校要结合实际,对当前教育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如学科德育、岗位德育、“敬廉崇洁”教育、网络德育、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心理行为偏常学生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评价等,进行专题实践探索,力争有新突破。5月下旬,我局将举办第二届德育创新论坛,对成果进行展示和推广。

二、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基础工作

1、深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各校要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学校德育基础工作和基础道德教育。要切实执行教育部新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努力争创行为规范教育示范学校。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继续加强环境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自觉遵守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自觉遵守公共场所道德,并努力通过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全社会,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读书教育系列活动——“人人讲诚信”演讲比赛和征文评比、获奖学生夏令营等。继续组织开展“文明从脚下起步”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和交通安全情况通报制度。组织开展区第四批绿色学校评选工作和*市级绿色学校的推荐工作。

2、切实加强学科德育和德育课程建设。各校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要求,切实重视学科德育的研究与实践。要积极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法,加强学科德育的实效性研究,为下半年将举行的学科德育论文评选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继续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把德育课程建设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求特色。我局还将加大对全区高中实施《人与社会》地方德育综合课程的指导与督查力度。

3、继续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各校要继续贯彻落实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工作,结合清明节、“七一”、“八一”以及毕业典礼等重要节日,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专题展览、祭扫革命先烈墓、走访革命前辈、聆听革命故事、观看专题教育影视片、组织专题读书活动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培育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和责任教育,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常规基础工作。本学期重点是:与区教育工会合作,加大力度开展教师心理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举办好区级心理辅导员培训班;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评比活动,加强心理教育的教科研工作。

5、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预防教育。各校要结合有关课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和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落实教学课时,并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播放教学片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本学期我局将对各中学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6、高度重视法制和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各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逐步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警系统与联系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管理和帮教网络,努力降低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积极排查校园事故隐患,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在中小学校开展反邪教教育的通知》要求,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主题,组织中小学生观看专题教育片。继续加强“三禁”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努力发挥教育的辐射功能。

7、切实加强学校团队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实施“我们是21世纪主人”为主题的中学生素质培养“曙光计划”。今年,各小学将迎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若干意见》(市委办[20*]60号)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检查,基础工作要扎实,并力求特色。并将于6月开展红领巾文化节活动;在初中开展“青春三步曲”主题团队活动要提高针对性,在高中开展成人预备期教育活动要增强实效性。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社团建设,开展暑期优秀学生社团评比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体验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团队组织的自身建设,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加强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建设,加大推优入团和推优入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指导,积极发挥学生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

8、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全面推行导师制,实施有效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继续开展“岗位德育”的探索实践,提高全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选拔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充分重视现代班集体建设,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继续举办好第二期区级德育骨干培训班。各校也要立足校内,开展富有成效的德育队伍建设工作。

三、整合利用德育资源,构建开放的德育体系

1、发挥学校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究和指导作用,推进德育科研工作。围绕健全基础工作,加强学术研究,总结经验成果,推进德育创新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专业委员会和德育工作指导小组的自身建设。积极发挥*区中小学德育讲师团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研究和学术交流,积极推介德育创新理论和成功经验。认真组织区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比,办好第二届德育创新论坛。

2、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建育人工作。进一步巩固家庭教育指导三级网络建设,今年各校要在组织健全、人员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我局将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师资培训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