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费经济研究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精选

消费经济研究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费时代;美学经济;实用审美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商品具有使用功能,还要有审美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美学经济是商品经济在发展中的高级阶段,它以审美与创新为核心,将艺术美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给消费者带来美的感受与高品质的体验。换言之,美学经济是一种审美经济、创意经济与体验经济,人们在美学经济中获得的不仅是商品的实用性,还产生了审美体验。由此可见,美学经济是消费时代下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美学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中西方古典美学都非常重视美学的道德与政治功能,但对美学构建国民经济的研究上还有所欠缺。因为在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美学不应该与经济利益有所关联。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转换,人们不仅要求丰裕的物质生活,还要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换言之,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不仅要求产品具有实用性,更要有审美价值。在当今消费时代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美学经济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在中国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年人愿意购买具有审美性的高质量产品。因此,经济美学是产品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消费时代下的产物,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美学经济是人类生产目的的物质表现。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在创造陶器或者石器时,已经体现出器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由此可见,原始时期的物质产品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融合。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在有条件的进行物质生产与其他社会活动时,艺术从社会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专供欣赏的审美对象。但人们依旧将物质产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显示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对于物质产品的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车尔尼雪夫斯基进一步分析说,人们能够产生美这个物质,其主要是设计与制造出来的,他具体阐释道:在人民中,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上流社会中,美感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程度,差不多所有人类生产的东西都是在这种渴望的巨大影响之下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如舒适的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家具、器皿、屋内的陈设)、衣服、花园等等。依特鲁立亚(古代意大利中部的国名)花瓶以及古人衣服上的装饰品都被认为“艺术品”;它们被归入“雕刻”部门,自然不完全正确;但是我们难道应当把家具制造的艺术看成建筑的一种吗?我们可又把花园与公园归入哪一部门呢?——花园与公园原来是为着散步或休息用的,但是后来却完全服从另一个目的,即成为美的享乐的对象了。假如我们把凡是在美感的巨大影响之下生产物品的活动都叫作艺术,那么,艺术的领域就要大大地扩大;因而我们就不能不承认建筑、家具与装饰艺术、园艺、雕塑艺术等等在本质上的同一性了。人类活动的很多部门,在这一点上是与建筑并无二致的……工业也可以说是如此;在对美的渴望的巨大影响之下,比如,工业创造,织物,自然界没有提供任何类似织物的东西,在织物中,原来的材料改变得比石块在建筑中改变的还要厉害。①由此可见,实用性与审美性是物质产品的必然表现,在中国,经济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要求,这与人们追求美的物质产品是相符合的。

第二,经济美学是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美学是经济时展的产物,代表着人们的智慧与力量。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已经将实用与审美相融合,彩陶与玉器就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典型。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美学经济的特色在建筑艺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西方古典建筑中,古希腊时期的神庙建筑宏伟华丽,和谐完美,高大耸立的圆柱显得雄伟壮观,如希腊神庙的三种经典柱式:多利克式、爱尔尼奥式,科林斯式。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在继承了希腊元素的基础上,变得更加复杂,如庞贝城中有生活配套的娱乐设施:大剧场、万神殿等,壮丽宏伟,气势磅礴,色彩和谐,显示出罗马城的王者气概;在东方古典建筑中,中国古代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造型艺术,以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审美作为设计标准,显示出中国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古埃及的建筑以金字塔最为著名,给人以神秘感,在建造时计算精密,让人惊叹。古印度的建筑中充满了佛教气息,可见佛教对印度文化影响之深;在近现代的建筑中,看到了新时代建筑美学的诞生,如在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其设计表现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福泽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概。由此可见,经济美学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经济美学是产品价值实现的媒介。商品的产生,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产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共同实现的。在消费时代下,人们购买商品更关注商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换言之,某种商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需有审美价值,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如人们在选择同一类商品,同等实用功能中,便会考虑商品的审美功能,如商品的质感、造型、颜色、包装设计等。对此,马克思进一步分析说:对于商品的具体性,它(价值)是没有感觉的。但是,商品所有都会用他自己五种及以上的感官来补足这种缺乏。他的商品,对他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不然,他就不会把它送到市场去……为那种有使用价值可以满足他的需要的其他商品,而换去自己的商品。或者说,他只愿意交换为他所中意的商品。②由此可见,正是商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引起消费主体的感官系统,与商品产生了共鸣。因此,在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消费者对商品中实用性与审美性统一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是生产者将图纸上设计的图案转换为现实物品,并由消费者所购买的过程。因此,美学经济是商品实现价值的重要媒介。

第四,美学经济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一般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部分。其中精神文明包括文学、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化艺术;物质文明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的引导下所创造出的各种物质表现。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创造出来的商品具有独特的时代审美,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标志。在农耕时期,人们对土地与森林的改造,显示出人造的自然美;在工业时期,人们生产各种造型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展示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与造型设计的发展。由此可见,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的品质,也提升了人们对生活的审美要求。

第五,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根据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由高到低可分为: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与生理需求。在农耕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温饱,即基本的生理需求;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安全感,即安全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消费上不再满足于生理与安全的需要,更多的追求心理情感上的渴望,一种审美的体验感,这种需求正是美学经济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总体来说,美学经济体现了消费时代中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引领人们走向消费经济的新时代。因此,产品中实用审美的设计与创新也变得极其重要。

二、产品中的实用审美设计

在消费时代,商品的设计体现出物质生产的技术、社会文化水平与人们的审美意趣。因此,这种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劳动创作,更是一种实用审美设计,因此要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律。总体来说,实用审美设计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满足实用审美的需求性。在对产品的设计中,应当把人们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因此,设计者需要对消费者的生活经历与情感认知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换位思考,作为一名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视觉感受与审美体验,其中包括产品的造型、色彩、包装设计等多个方面。因此,实用审美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性来设计,否则会造成产品的堆积与滞销,更不利于生产发展。当人们进入南京的三山街地铁时,可以看到以“秦淮彩灯”为主题的壁画(图),壁画中有很多年画娃娃手持着各种造型的灯笼,娃娃中间有一个大牌坊,上面写着“天下文书”四个大字,很是热闹。整幅壁画表现出了南京秦淮元宵节灯会的热闹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民俗节日气息,壁画旁边还有一些对民俗的介绍,便于游客们深入了解南京的民俗文化。因此,这些壁画设计满足了游客们对南京文化背景知识的需求,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南京的文化底蕴。此外,随着消费者实用审美需求的提升,产品在设计上还需要有创新意识,并为之设计出新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第二,产品设计与材料相符合。马克思指出,对于动物来说,只是按照它们的尺寸与需要来建造物品,但人类却能够按照一定的尺度进行生产,并把这种尺寸运用到对象上去。换言之,产品设计与其性质相符合,也是实用审美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包含两点:其一,产品的结构与质料的统一性,产品的结构与质料是相互影响与适应的关系,产品需要与之功能相适应的质料,包括刚柔、软硬、粗细等;产品的质量、生命周期与质料的统一性,质料的质量与使用应当符合产品的使用周期。其二,实用审美的对象与主体相统一,消费者在感受审美时包含两个层面,即理性与感性。其中感性主要为感官上的愉悦、更注重外表与形式;理性审美更多为思维活动,是审美的最高级阶段。总而言之,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样的质料,这也是由产品的实用与审美功能决定的。在对材料与产品设计的需求上,奢侈品牌表现尤为明显,在很多国际高端奢侈品的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都是在世界上相当匮乏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如此,奢侈品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以此来满足虚荣心。同时,奢侈品牌还不时更新限量版的产品来抓住对审美体验感有更高需求的消费者,这种限量版奢侈品不仅稀有,在设计和材料上也更加昂贵,并给消费者带来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与情感体验。奢侈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审美与情感的需求,还代表着不同的圈层,这也就是奢侈品材料与设计之昂贵的重要原因。

第三,产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规则。产品的种类遵循着各自的法则来设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法则:其一,对动植物的模仿。从原始时代起,人类就开始对动植物进行模仿,但在古代,人们更注重对动植物外表的模仿;到了工业时代,人们开始运用这一法则进行设计,即按照昆虫、禽兽、飞鸟、花草以及人体的外形、特征、结构和功能来设计各种产品。其二,对大自然的模仿。即根据日、月、星、辰、山、川、湖、海的外貌特征与结构功能进行分类模仿。其三,根据产品的功能来设计。上是根据对产品实用功能的需要来设计的。当美学意识加强后,人们不但根据产品的实用功能来进行产品设计,而且还根据产品的审美功能,创造出不同产品的形态。其四,根据科学的制造原则。人类最早开始重视力学,是在实用工业产品中的运用中,如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均采取流线型,是因为这种造型在空气与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最小。其五,建立在社会实践经验中。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根据经验而创造出各种产品的造型。例如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文创产品等造型,就是根据经验不断修正的结果。其六,产品设计具有象征意义。产品的设计需要一定的象征性,例如在建筑设计上,世界各民族都把自己的建筑赋予自己民族特色的各种象征,因此黑格尔曾指出,建筑是象征型艺术的代表作。其七,产品需要有一定的寓意,设计者在创造产品时常常通过文字或图案来暗示产品的意义,不同的造型表达着不同的意义。其八,拟人化的设计。设计者将产品形态拟人化并赋予产品以特殊的造型,来表达设计者的理念。其九,对古典的模仿。设计者对古代文物进行模仿与创新,塑造产品的造型。其十,夸张与变形。设计者在制造产品时,通过对自然风貌与动植物的特征适当的夸张与变形,并重新塑造产品的外形,使其造型更加新颖独特,且具有艺术感。其十一,古今融合,学以致用。将古典或现代作品的造型相融合,制造出新的产品。此外,设计者学习借鉴其他产品,革新提炼,推陈出新,产生新的作品。总的来说,以上几种产品设计规则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使产品设计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

第四,符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实用审美设计上需要考虑消费者的经济与精神条件,并寻求消费的实际性,换言之,就是满足消费者的实用审美需求后,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经济收入情况。在世界奢侈品的消费中,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虽然中国的消费人群如此庞大,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适合国人消费的本土奢侈品牌。随着中国国民对奢侈品消费的日益理性,对商品的审美文化与性价比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会一味地满足虚荣心而盲目消费。因此,中国就需要生产出具有审美文化与国际性且性价比高的高端产品。其一,产品需要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将历史与艺术相结合,让品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设计精神,给消费者带来文化与审美的体验。其二,用高质量高品质奠定产品基础。质量与品质一直是消费者所追求的,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对产品的设计上,以国际高端产品的眼光来对待本土的产品,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审美产品。其三,产品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本土产品可以将古代文明的神秘感作为基调,设计出奢华、具有古典神秘特色的产品,以吸引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向往。第四,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本土高端品牌的发展需要将西方文化融合,即产品国际化。因此,产品不仅要符合国人审美又要使国外消费者接受,既要传达中国文化精神又要符合国际审美,这样才能生产出具有国际范的中国高端品牌。总的来说,在实用审美设计上,需要以消费者需求性、产品设计与相知的符合性、产品设计的规则与消费者的实际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思考与创新。

三、美学经济构建审美生活

在消费时代中,需要抵制物质奢靡,从审美消费出发,发展美学经济,构建审美生活,从而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艺术生命力的产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美学经济已经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已形成大众消费的审美观念,为构建审美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美学经济对构建审美具有实践意义,是人们对美的普遍追求。因此,美学经济弥补了快速发展的消费时代带来的审美贫瘠,构建了多元化的审美生活,营造了由浅至深的审美体验,让人们在生活消费中由表及里都能浸润于审美愉悦中,获得多层次的精神享受。人们在追求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也可以有“守拙归田园”的憧憬,在商品化审美的同时,也可以对直击心灵的艺术作品发出喟叹。因此,如何引导美学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审美生活,是消费时代的重要任务。具体途径有以下几条:

第一,在生产消费中,需要形成一个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不是追求物质上的奢靡与拜金,而是追求商品的审美性,将实用与审美结合,构建一种美的生活享受。盲目追求奢侈品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审美,只有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与修养,才能将自身的审美达到一个更高层次。

第二,积极引导大众的审美意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与审美观,消费时代的美学经济正是现代人的心理需求。约翰•奈斯比特指出,每当一种新的科技被引入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需求加以反应,即一种情感与审美,这种情感与审美的需求越大,说明这种技术越适应社会生活,并将会延伸到生活中的多个领域。①

第三,长期的审美教育与社会学习的熏陶有助于人们构建审美生活。在社会富足时,人们消费更倾向于精神化,尤其表现在艺术文化的学习。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消费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生活美感的体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认知,这就需要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给予人审美熏陶。此外,为了促进经济美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还需要大力普及美学教育,强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与创造美的精神。如商家可以通过组织消费者参观商品展览,进行商品审美讲解,还可以利用电视广告等各种形式进行美学教育传播。这样才能使人们在实用审美的商品中,感受到美的体验,与生产劳动的伟大,生产成果的创造性,生活的乐趣,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去创造美的产品与生活。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

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确定了自己独立部门法的学科地位,而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济法教材。在高校开设经济法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于经济法理论以及典型案例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经济法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基本应用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的高校中,除了法律专业设置经济法的课程,与经济类相关的专业,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管等专业,也会开设经济法课程,除此之外,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任意选修课中选修经济法课程。

一、非法学专业设置经济法课程的必要性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部门法,同时也是经济学门类、工商管理类和财务管理门类的基础课。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交往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只具有经济头脑的人,同时也需要具有法律素养的人才。因此,在非法学专业,尤其是经济类的专业中设置经济法课程,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法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是进行市场经济往来的必备要素之一。因此,对于所有的高校学生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是一门必修课,但是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来说,经济法的课程将会是一门必修课。例如,对于财经类的学生来说,经济法中的财税法、商法、公司法等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不仅是我们国家进行法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方面,国际贸易数量不断增多,对于经济方面的人才也有着质和量的双重需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对于法律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人员有着更高的法律自觉性和法律素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属于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教育服务”范畴,入世之后,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不断加强。而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则本身就属于法律的范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涉及到一部分的国内法,还涉及到相当多的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需要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这方面的法律有更多的熟悉和了解。

(三)适应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

2015年11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且明确要求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法治。在高校专业的设置中,专门学习法律的学生是有限的,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基础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之外,还应当充分接触和了解国家的具体部门法知识。经济生活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课程,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理念,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的不足

在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专业中,开设经济法课程已经是专业教学内容和结构上的重大发展,但是在课程的具体安排、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尽快改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课程的安排不够合理

经济法是一门包罗万象的部门法,它与民法、商法以及一部分的程序法,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一般高校所开设的经济法课程中,往往将经济法作为一门课程来设置,课时一般在50个学时左右,在有限的学时内,要将经济法所包罗的财税法、公司法、环境法、证券法等内容讲授完毕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只能对于经济法包含的大大小小的法律浅尝辄止,并不能打下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此外,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时间一般是在大二或者大三。此时,距离学生在大学第一学期学习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有一年半到两年半的时间。非法学专业学生所接触的仅有少量的法律知识,此刻也几乎忘记,这个时候再学习专业性较强的经济法,就显得更加困难。

(二)教材质量不佳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老师的助手之一,选择合适的教材,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教材有几十种版本,但是,这些教材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许多问题。第一,现有的经济法教材主要是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内容繁杂深奥,少则三四百页,多则七八百页,全书分为十几甚至二十几章。前面已提到,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学的课时一般只有50个学时左右,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课本,老师能够讲解的内容十分有限,多数的内容需要学生自学;第二,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经济法应当以通识性的经济法教材为主,然而现行的教材,更多注重的是与经济有关的所有法律知识,没有对财会金融等相关的内容进行侧重讲解。

(三)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传统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仍然是以理论为主,穿插一些课堂案例。在这一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参与其中,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实效不好。经济法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了解日常经济生活中的法律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不应让教学只流于表面,而是应注重实践性教学。

三、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适当提前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时间

一般来说,大一的新生在第一学期会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会接触到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将与之相关的经济法课程开设在大一的下学期或者大二的上学期,在学生还没有将法律的基础知识遗忘之前,使他们趁热打铁,接触到与之相关的经济法课程,形成学习的连贯性。此外,在经济法课程的设置时也可以在能力范围之内,增加经济法课程的课时,使授课的内容更加广泛,更有深度。

(二)教学的内容要有所侧重

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教授经济法课程要做到面面俱到、一应俱全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就会流于形式,对于教材里面的内容泛泛而谈,将经济法课程变为一门普法课程。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首先要选择一本质量较好的通识性经济法教材,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将法律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特色、就业方向相结合,对于经济法里面的不同法律类别有所抉择地进行讲解。例如,在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经济法教学时,就应该注重公司法、财税法、合同法等方面的内容,其他诸如环境法、劳动法等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三)改进教学方法

设置经济法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尤其是对于没有良好法律基础的非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在进行经济法教学时,要更加注重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减少理论性和抽象性。例如,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说明某一个法学理论或者法律制度,可以列举一组现实中的案例;也可以安排学生们分组对某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讨论,老师在介绍案情,提出相关问题之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言。

[参考文献]

[1]蒋军洲.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王红涛.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3(14).

[3]卢运辉.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法学研究,2006(10).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3篇

09年“保八”无忧投资消费有望继续加快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的实施,“V”形反转的中国经济将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到最小。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全年经济实现增长8%在多个场合都被证实“已无悬念”。

去年末,统计局公布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将2008年GDP修订至31.4万亿元人民币,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至9.6%,引起了外界的广泛热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世界银行原本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会在2010年超过日本,但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俄罗斯媒体评论说,经济危机为中国与世界经济领袖的比赛助了一臂之力,中国对经济危机的准备最为充分。在其他大型经济体衰退的背景下,中国却实现了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一致认为,中国GDP还将继续以领先速度增长。

此外,2009年全国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前11个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高位增长的投资消费弥补了外需不足,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说,“保八”的第一功臣是投资的高位增长,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还是固定资本投资。在前三季度7.7%经济增长中,从需求结构的角度分析,投资就占了7.3%,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核心作用。

12月CPI料将继续反弹

受到国际油价以及大宗商品走高,以及国内信贷投放迅猛,加之雨雪天气致使煤炭等资源价格不断上涨,12月份备受瞩目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料将继续反弹,而PPI的跌幅也将进一步收窄。

11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结束了2009年以来连续9个月负增长的局面;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缩小3.7个百分点。央行不久前19个月来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除了防止信贷井喷之外,防止通胀的迅速提升成为重要因素。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在食品价格继续上涨带动下,预计12月CPI同比增长1.6%,涨幅比上月明显扩大。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将同比上升0.2%左右,告别连续12个月的同比负增长。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认为,随着经济回暖趋势确立、增速加快,通胀压力会逐渐显性化。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会逐渐传导至工业品乃至最终的日用消费品,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则往往是通货膨胀的前奏曲。

此前,国泰君安分析认为,12月CPI将同比上涨1.5%—1.7%,PPI实现同比增长0.6%。国信证券周炳林认为,最近一个月,食品价格出现持续快速攀升,再加上历史上暴雪冰冻天气发生月份的CPI环比涨幅在1.5%~2.5%,因此价格涨幅将超预期。摩根士丹利首期中国通胀追踪报告预测,2009年12月份CPI、PPI同比增长率将分别从11月份的0.6%和-2.1%快速上升至1.6%和1.9%。

2010年经济增长速度不减最大挑战是防通胀

2009年的中国经济增长令世界关注,更多的目光现在聚焦在今年的走势上来。在对于2010年的中国经济预测中,社科院公布的一份报告认为,2010年GDP增长速度是10%左右,超过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的9.5%增长率。分析普遍认为,今年的最大挑战就是防通胀。

对于今年经济能否持续增长,许多分析已经给出肯定的表达。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经济急剧下行、不是增长率的问题,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从国内外经济环境来看,中国经济存在有利的因素比去年多。他指出目前美国、欧洲经济都在复苏,中国民间投资也在启动,因此今年我国经济形势比去年要好,虽然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存在很多有利的因素,但通胀问题不容忽视。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防范通胀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有专家表示,通货膨胀率今年能达到多少跟货币政策有关,同时也跟人们对通胀的预期有关。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4篇

关于“粗放”、“集约”概念的使用,最早见于农业经济学中,当时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后来才被引申到整个经济领域。最初,粗放经营的含义是指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分散投在较多的土地上,进行粗耕简作的经营方式;集约经营则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的经营方式。前者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广种薄收,增加总产;后者借助增大投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地租理论中也论及到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内容,他指出“可以耕作的土地面积很大……对耕作者来说不用花费什么,或者同古老国家相比,只花极少费用。”这种“只需投资很少的资本,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和土地”的经营方式“就是粗放经营。”(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56页。)“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0页。)在研究级差地租时,马克思认为,粗放经营和级差地租第一形式直接联系,而集约经营则与级差地租第二形式紧密相关。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是由“两个和资本无关的一般原因造成的:1、肥力……2、土地的位置。”级差地租第二形式则是“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造成的不同生产率引起的。”(注: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766页。)

首次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术语的是前苏联经济学家。苏联在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其经济增长速度直到5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的记录,此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表现出恶化趋势,令人不解的是,其经济增长的恶化是在它保持了非常高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使苏联的经济学家对其经济“增长方式”展开了研究。当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上述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依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并且指出,苏联过去的高速度增长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倾全力动员资源和增加要素投入的结果,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随着可动员的资源的日益减少,在忽视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经济增长水平的下滑(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概念于60年代从苏联传入我国(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在此之前,我国经济学界尽管没有使用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低效率,高浪费现象进行过大量的分析。此后,特别在1979—1980年我国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注: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广泛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之后。

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定义

从经济增长方式概念形成的渊源看,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虽然国外学者不常使用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但对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或原因的分析,实质上也是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关于这一点,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曾作过比较,就我国学者们而言,尽管对粗放和集约型增长方式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是明确的。因此,经济增长方式就是指一国总体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所依靠的因素构成,其中增长因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等。通常把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称为要素投入,其余因素的总和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地,根据要素投入与综合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大小,把增长方式划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和集约型经济增长,主要由要素投入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主要由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经济增长称为集约型经济增长。为了能定量反映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或集约程度,笔者引入粗放度概念。所谓粗放度是指要素投入增长率的贡献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注:对于一国总体来说,土地是固定的。因此,在考虑要素投入的增长率时,舍象掉了土地要素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

δ=αL''''+(1-α)k''''/Y''''

式中的α表示劳动的贡献份额;

(1-α)表示资本的贡献份额;

L''''表示劳动投入增长率;

K''''表示资本投入增长率;

Y''''表示经济增长率。

当δ≥0.5或δ<0且Y''''<0时,增长方式为粗放型;

当0≤δ<0.5时,增长方式为集约型。

对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又可按不同的粗放程度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型:当0.5≤δ<0.7时,为低度粗放型;

第二类型,当0.7≤δ<0.8时,为中度粗放型;

第三类型,当0.8≤δ<1时,为高度粗放型;

第四类型,当δ≥1或δ<0且Y''''<0时,为超高度粗放型。

三点说明:

1.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均实际产出量的增加和实际生产能力的增加。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还包括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所以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从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可知,经济增长方式是获得经济增长的手段、途径和方式。

2.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率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讲包含二层含义:其一是指全社会以优化的资源配置获得较好的经济增长;其二是指生产单位如何把得到的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效地组合起来,以最少的资源耗费创造最多的产出。经济效益的高低可以用综合要素生产率来度量。所谓经济效益,则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由经济效率所引起的相应的收益或收入。那种不是由于提高效率而增加的收入,就不能叫作效益,而只能叫作收益或收入。因此,经济效率是经济效益的实质,经济效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益好;反之,经济效率低则意味着经济效益差。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明确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第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第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关于第一个问题,学术界的认识比较多,而第二、三个问题则涉猎的比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粗放度指标的划分,拟解决第二、三个问题。

δ=0.5作为划分粗放和集约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志。当δ<0.5时,经济增长为集约型,当δ≥0.5时,经济增长为粗放型,这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粗放与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解释是一致的。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细分为低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和超高度粗放,是为了便于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

三、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分析模型

1.模型。

本文测算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所采用的模型为:Y''''=A''''+αL''''+%)

五四6.16-0.66

(711.120.70

-75)(112%)(-12%)

五五5.950.15

(760.980.80

-80)(97.5%)(2.5%)

六五5.964.04

(810.601.41

-85)(59.6%)(40.4%)

七五7.010.59

(860.930.88

-90)(92.7%)(7.3%)

(9111.940.76

-93)0.940.78

(94%)(6.0%)

改革

前时5.96-0.26

期(531.050.81

)-78(104.6%)(-4.6%)

改革

时期7.461.84

(79)0.800.98

-93)(80.2)(19.8%)

(536.520.58

-93)0.920.87

41年(91.8%)(8.2%)

注:不带括号的数字为各要素对经济增长所贡献的百分点,括号内的数字为贡献的百分点占经济增长率的百分比率。

3.对我国增长方式粗放度的分析。

我们分别计算了1953年—1993年41年的粗放度并根据粗放度的五种类型作了统计整理,整理结果如下:

表2(单位:年)

粗放度类型超高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中度精放型低度粗放型集约型

时间

41年1386212

改革前26年943010

改革以来15年44322

从表2中可知:在41年里,有13个年份属超高度粗放型,8个年份属于高度粗放型,6个年份属于中度粗放型,2个年份属于低度粗放型,12个年份属集约型。粗放型增长的年份占整个年份数的70.7%,集约型年份占29.3%,表明我国从总体上看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由于超高度粗放型占整个年份数的31.7%,集约型占29.3%,高度、中度、低度分别只占整个年份数的19.5%、14.6%、4.9%,也说明粗放度的波动幅度比较大,集约型增长的稳定性较差。如果把改革时期与改革前作一比较,则超高度粗放型年份所占的比重由改革前的36%,降低为改革以来的25%;高度粗放型由16%上升为25%;中度粗放型由12%上升为18.8%;低度粗放型由O上升为12.5%;集约型年份由38.5%下降为13%。尽管改革以来粗放型增长的年份由改革前的64%上升为81.3%,集约型增长的年份由29.3%下降到18.7%,但改革以来的粗放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弱稳定性增强。

由表1所示,1953—1993年间的平均粗放度为0.92,属于高度粗放型,此间国民收入的增长率达到7.1%,其中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就占了91.8%,表明41年来的增长主要是要素投入的结果。改革前的平均粗放度为1.05,属超高度粗放型;改革以来的平均粗放度为0.80,属高度粗放型。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由改革前的6.0%上升到改革以来的9.3%;要素投入的贡献率由104.6%下降为80.2%;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由-4.6%提高到19.8%。说明改革以来的平均粗放度减弱,要素投入的贡献率降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提高,改革为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按计划期计算的粗放度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集约型、低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超高度粗放型。恢复时期的1963—1965年的δ值在区间[0,0.5)之间,属集约型,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高达68.8%,要素投入的贡献只有31.2%,经济效率高,效益比较好。“一五、三五、六五”时期的δ值在区间[0.5,0.7),属于低度粗放型,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4%,36.8%,40.4%,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66%,63.2%、59.6%,表明由要素投入增长所带动的增长成份比较低,由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所带动的增长成份比较高,因此,这三个时期的经济效率比较高,经济效益也比较好。“五五”、“七五”、“1991—1993”时期的δ值在区间[0.8,1)内,属于高度粗放型,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别只有2.5%,7.3%、6.0%,而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却分别高达97.5%、92.7%、94%,表明经济增长主要是要素投入的贡献,经济效率比较低,经济效益比较差。“四五”时期的δ值大于1,“二五”时期的δ值小于零且国民收入为负增长,均属于超高度粗放型,经济效率很低,经济效益最差。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在某些年份或某些时期表现出集约型增长方式,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属于粗放型增长,要素的投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综合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较小,经济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四、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分析的结论

1.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通常把新建扩建项目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更新改造项目视为内含扩大再生产,因而我们用基本建设投资指标以及更新改造投资指标来反映外延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情况。表3是根据1953—1993年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计算出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基本建设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看,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趋势是不断缩小,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比例不断增大。但从整个年份看,

表3

时期一五二五"1963-1965"三五四五五五六五

基本建设投96.292.384.580.777.573.564

资所占比重%

更改投资%3.87.715.519.322.526.528.1

时期七五"1991-1993"改革前改革以来

基本建设投58.858.881.360.2

资所占比重%

更改投资%31.828.318.729.3

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绝大部分用在了基本建设投资上,用在更新改造上的投资,其最高值也未超过32%。而美国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更新改造投资所占比重1947—1950年为55%,1971—1978年提高到77%,其中机器设备投资中更新投资分别占51%和81%(注:参见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实际上,我国还存在着以更新改造投资为名而进行的基本建设投资,如1981年以更新改造投资为名完成的二百多亿元投资中,新建项目占10.2%,扩建项目占38.5%,真正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只占一半左右(注:参见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有的省市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新建扩建的竟达70%以上(注:参见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因此,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2.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表1可见,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主要归因于要素投入的贡献率,在要素投入中又主要是资本要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用资本要素的产出系数即Y''''/K''''的比值来衡量投入与产出的效果。当资本投入的增长率K''''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Y'''',即资本的产出系数Y''''/K''''<1时,经济增长就表现出高度或超高度的粗放型特征,如:

“二五”时期,Y''''/K''''=-0.31<1,则δ=-2.45,超高度粗放型;

“四五”时期,Y''''/K''''=0.7<1,则δ=1.12,超高度粗放型;

“五五”时期,Y''''/K''''=0.8<1,则δ=0.98,高度粗放型;

“七五”时期,Y''''/K''''=0.88<1,则δ=0.93,高度粗放型;

“1991—1993”Y''''/K''''=0.78<1,则δ=0.94,高度粗放型;

“改革前”时期,Y''''/K''''=0.81<1,则δ=1.05,超高度粗放型;

“改革”时期,Y''''/K''''=0.98<1,则δ=0.80,高度粗放型;

整个时期,Y''''/K''''=0.87<1,则δ=0.92,高度粗放型。

为了进一步地考察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我们分别计算了41年的资本产出系数,并根据不同粗放度类型作了统计整理,如下表:

表4

粗放度类型集约型低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

资本产出系[1.64,3.48][1,24,1.47][0.97,1.15][0.70.0.92]

数所在区间

粗放度类型超高度粗放型

资本产出系[-3,0.69]

数所在区间

表中反映出不同粗放度类型对应的资本产出系数值。显然,粗放程度越高,其对应的资本产出系数值越小,也就是说越粗放,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越差,效率越低。具体到我国能源与物质的消耗情况,如果仅就我国自身纵向进行对比,每万元国民收入消耗的能源以及每亿元基本建设投资平均消耗的钢材、木材、水泥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每亿元国民生产总值主要生产资料平均消费量也呈下降态势。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在能耗与物耗上的差距是很大的。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资料:1993年,能耗产出率最高的是贝宁,每千克石油当量GDP产值为20.4美元;最低的是蒙古,只有0.2美元;我国为0.6美元,在全世界121个有资料可比的国家(地区)中居第113位。从不同收入国家看,低收入国家平均每千克石油当量GDP产值为0.9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为1.0美元,高收入国家为4.4美元,全世界平均为3.1美元。可见我国能源产出率不仅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另据有关方面作出的比较分析,我国钢材、木材、水泥的消耗强度分别为发达国家的5—8倍,4—10倍和10—30倍。因此,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

3.粗放型增长方式表现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强烈波动。

关于经济高速增长的数量界定,有人把高速度与低速度的临界值定为4%(注:刘彪、王东京:《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研究》1990年第10期。),也有人把它定为6%,还有人认为3%以下为停滞,3—6%为低速增长,6—9%为中速增长,9—12%为高速增长,12%以上为超高速增长(注:赵磊:《对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若干看法》,《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我国在1953—1993年间,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7.1%,改革前为6.0%,改革以来达到了9.3%。如果按4%或6%的划分标准,我国经济已属高速发展之列,即使按最后一种划分标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进入中高速之列。再看实物增长情况,1993年比1952年,人均粮食增长1.34倍,人均煤炭增长8.17倍,人均钢增长32.07倍,人均发电量增长55.52倍,人均石油增长160.06倍(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第41页有关数据计算而来。)。

我国在1980—1993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是低收入国家平均增长率的2.9倍,中等和高收入国家的4倍,即使与发展速度比较快的韩国相比也高出0.2%,可见我国的粗放型增长是以其高速度为特征的。

如果考察不同粗放程度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关系方面,从我们分别计算的41年的粗放度可知:在超高度粗放型增长的年份中,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在绝大部分年份都低于高度粗放型。同样地,高度粗放型低于中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低于低度粗放型,低度粗放型又低于集约型。如下表:

表5

粗放度类型越高度粗放型高度粗放型中度粗放型低度粗型集约型

国民收入增-1.85%7.9%9.7%10.65%16.1%

长率的平均值

国民收入增长率与粗放度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即粗放程度越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越低;反之,粗放程度越低则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越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我国长期快速增长时期集约型所表现出的是高速度,高效率,越粗放,其速度越低,效率越差。

如果更进一步地考察粗放度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情况,则不难看出:经济增长率周期的波峰恰好位于集约型年份或粗放度较弱的年份,而周期的波谷位置恰好处于超高度粗放型年份。改革前,我国粗放程度是两头多中间少,即超高与集约型年份多,低度、中度、高度粗放型年份少,这种粗放程度的巨大落差的反复出现必然使经济增长大起大落。改革前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为53%,五个周期的振幅平均为23.4%(注:关于经济周期的划分参见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改革以来,粗放度的稳定性增强,低度、中度、高度粗放型年份增多,超高与集约型年份明显减少,相应地,改革开放以来四个周期的平均振幅为9.9%,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波动幅度也降为12.1%。因此,粗放度的稳定性是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4.粗放型增长表现为居民消费水平的缓慢提高。

消费经济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茶叶经济贸易;影响及对策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全新国际商务模式,与传统贸易渠道不同,电子商务以新媒体技术为信息交流工具协议交换商品或服务,交易过程及货物配给完全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沟通。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外贸行业在世界市场中规模庞大但产值较低,主要以提供劳动导向型的加工产品或特色原料出口为主,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触水平较低,随着东南亚国家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及原料提供,传统外贸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为外贸出口提供了多样化思路,国内以阿里巴巴集团为首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线上支付模式建立,为电子商务的普及奠定了必要技术支持和舆论基础,茶叶产品与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结合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已有销售渠道。作为世界第一大茶叶产地,我国茶文化内涵丰富,不同种类茶叶的文化内涵及养生功效吸引着海内外消费者,跨境电商可以有效地将我国的茶叶产品推广并销售到世界上几乎任何地方,对于茶叶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1茶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茶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特点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生活,人们信息获取渠道的丰富使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经济发展开始出现融合。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克服了传统贸易的空间限制,企业使用网络搭建涵盖海内外市场的商业平台,统一整合产品宣传资料,帮助有需要的经销商及消费者直接获取商品信息并实现交易。跨境电子商务的全球性特点使信息借助新媒体得到最大程度传播,极大降低了外贸企业的运营成本,令企业宣传效率不断提升。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获取所需产品信息,对满意的产品直接付款交易,线上支付软件功能及安全性的不断完善,为互联网线上快捷交易提供了必要技术支持,以现代化物流体系反映出跨境电子商务的快捷性。我国加入WTO以来全球经济影响力逐年上升。茶叶与咖啡、可可被称作世界三大饮料,拥有广泛的受众和庞大的贸易需求,受茶树种植的地理条件限制,适宜种植茶树的地区非常有限,以欧美为首的茶叶消费大国并没有本土茶叶。茶叶企业跨境电子商务概念的出现可以帮助企业通过信息工具,将传统茶产品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展示出来,经销商和消费者可以方便了解不同品种茶叶的保健功效、生产过程以及加工环境,消除国际茶业市场对“中国茶”质量安全的疑虑。简化传统贸易中买卖双方会晤、商榷、谈判等繁琐的贸易过程,降低外贸企业中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企业可以通过宣传资料精编及修改完善,轻松完成信息的传递工作,使国际贸易不断便利化。

1.2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茶叶经济贸易的影响

随着我国茶叶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茶叶经济发展重心开始由国内市场向外转移,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进出口贸易模式。茶叶产品线上交易的整体过程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例如:企业间跨国商洽的人力成本及交通费用、驻外机构开拓市场的宣传费用等,很大程度降低了茶叶在运输储备中的损耗。茶叶出口企业集成化信息系统构建有助于经营者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生产模式,减少储备型库存,通过对线上交易信息数据整合归纳,拉大企业利润空间。传统茶叶进出口贸易中,生产企业与客户关系建立主要依赖中间商搭建的展销会平台,中间商赚取大量利润的同时无法保障双方利益,电子商务的普及使性价比高的互联网平台代替中间商环节,出口企业可以直接与消费者沟通。在交易方式上,第三方支付保障平台的出现使电子金融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线上付款下单,预付资金受第三方平台监管,确保企业发货、物流运送、客户最后确定收货后完成打款交易。跨国电子商务的商品交付依赖国际物流展开,成本结构中产品研发和信息技术投入不断增长,信息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出口企业管理模式得到全面优化。

2茶叶跨境电商务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1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下茶叶经济贸易存在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及运营经验限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下茶叶经济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跨境电商相关人才的匮乏。自阿里巴巴创办“淘宝网”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多数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获取巨大“流量”并有效转化为经济收益。然而,与国内电子商务模式不同,跨境电商发展中涉及的国际商务知识及平台选择具有一定专业性,长期以来,我国茶叶产业人才培养着重于专业知识与茶文化内涵,企业运营人员无法满足跨境电子商务需求,兼具专业知识、语言能力和涉外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其次,跨境电商的物流问题。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是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选择产品完成支付,企业将货物由物流运输渠道送出,消费者确认无误进行签收,线上交易的完成主要依赖物流体系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涉及国际物流,在我国不同区域间水平不均,茶叶作为食品在跨国运输的海关检疫检查中难度较大,导致当前茶叶产品国际物流成本高且耗时长。最后,茶叶出口企业互联网营销能力较低。现阶段,国际电商平台众多且入驻门槛低,消费者面临多样化选择,企业需要通过有效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关注促成消费,但由于企业对互联网营销及信息技术的认识、投入水平限制,大量中小型茶企无法最大化发挥平台宣传效果。

2.2现阶段茶叶经济贸易发展对策

茶叶出口企业为适应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推动我国茶叶经济贸易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已有生产管理模式完善自身,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打破固有思维限制积极建立企业内部培训体系,为业务人员提供跨境电子商务学习机会,培养员工的跨文化意识和商务英语水平。加强企业与学校及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尽可能使员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下消费者核心诉求,帮助企业完成海外平台选择和相关手续办理。在国际物流运输上,不断调整现有物流提示,逐步适应小规模的零散货物运送,对主要茶叶产地的企业订单集中处理,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及运送效率。与国际成熟物流企业合作,以产品质量确保海关通关效率,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引导性法规制定确保产品出口的有序进行,在保障海关检疫秩序的同时完善企业物流。在网络营销能力上,加大企业在信息技术软硬件升级和网络营销投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性,采用与产品特性相适应的营销手段吸引消费者关注,并通过买赠、促销等手段促成消费。充分发掘我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和茶叶产品特性,增强产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收获一次海外文化体验。

3结束语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技术保障,世界经济联系的密切使茶叶海外贸易受到广泛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出现转变传统进出口贸易投资大、门槛高局面,增加了中小茶叶出口企业参与度。茶叶企业应当认识到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局限以及应对策略,加大茶叶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在确保从业者专业水平不变的同时增加跨文化意识及商务英语学习,通过与海外成熟物流企业交流合作,提高国际物流运送水平并采取必要的网络营销手段,逐步增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能力。已有研究表明,跨境茶叶网络购物的出现和普及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明确跨境电子商务对茶叶贸易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可以更好实现我国外贸行业可持续发展,为茶叶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勇,肖惠.自贸区建设背景下厦门发展对台跨境电子商务分析及路径探讨[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6,(06):60-64.

[2]王冠凤.贸易便利化机制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研究———基于平台经济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4,(03):38-42.

[3]贺正楚,黄颖琪,吴艳,潘红玉.跨境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优势及措施———兼以湖南为例而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115-121.

[4]郑亚娜,邹文涛,张继军.关于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文献综述———基于影响因素、模式及与贸易增长互动关系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24):77-82+84.

[5]冯志豪,蔡筱霞.跨境电子商务对宁波商圈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论,2016,(22):87-88+90.

[6]李南希,杨立钒.生鲜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基于中国出口业务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6,(20):87-90.

[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石良平,汤蕴懿.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上海经济研究,2014,(09):3-18.

[8]朱妮娜,吴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及趋势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12):134-137.

[9]武玥,王铸东,杨晓璇.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63-6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