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论文

乡村论文范文精选

乡村论文

乡村论文范文第1篇

1基本情况

全县农业人口为106.28万人,乡镇地方财政收入为10706万元,地方财政支出为16716.15万元,预算外收入为25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为7321万元,由乡镇发放工资人员为9663人,其中编外人员为492人。随着农村改革尤其是税费改革的逐步深入,乡村两级债务问题凸显出来。据了解,全县2007年底乡镇级债务总额18391.45万元,债权总额为7141.18万元,净债务为11250.27万元;村级债务总额为8487万元,债权总额为2602万元,净债务为5885万元。

2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

乡村债务的形成有其复杂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经济发展滞后与公益建设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债务的主要原因苍山县是农业大县,乡镇财政收支历年来主要依靠农业税收维持,缺乏大宗而又稳定的税源。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公益设施,保证农村稳定,相当多的乡镇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得不举债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目前,乡村基础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但长期形成的债务又对乡村今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2多年来不合理的财政体制是债务规模逐渐扩大的直接原因上级要求乡村办的事情很多,但上级却很少给予相应的财力保证,给基层政府运行造成了很大压力。乡镇政府为了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保证干部教师工资发放,保证社会稳定,保证完成上级交办任务,就只好大量举债,事事举债,日积月累,造成基层债务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

2.3一定时期的行政号召和部分行政干预是债务造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以前各级号召大办乡镇企业,大搞达标升级活动,不少乡镇本论文出自为出政绩树形象,盲目举债上项目、办企业。而多数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产品质量差,不能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因而企业建成之后,也是亏损到来之时。留下来的都是一堆债务,为了挽回败局,再贷再生产,越贷越赔,最终不得不关门破产。

2.4人员膨胀、乡镇机构庞大以及现行干部管理体制对债务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矛盾的不断增多,乡村工作量日益加大,客观上为增人提供了前提。因此,财政供给人员逐年攀升。为了解决不断膨胀的人员供给问题,乡村两级不得不靠借贷至高息集资保障供给。举债度日与人员膨胀现象并存,这是基层债务越来越多的重要因素。

3化解乡村债务的主要措施

这些历史上长期积累形成的乡村债务,已成为乡村沉重的包袱不能解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从当前来看,我们认为要按照制止新债、搞清旧债、分类处理、逐步消化的思路,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

3.1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消化乡村债务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壮大地方经济。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大凡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债务一般较少,一般形不成对财政预算正常执行的冲击。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才能有条件逐步化解历史债务。目前必须抓住各级重视基层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自身优势,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经济总量,壮大财政实力,为逐步偿还债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区分债务渠道,分类化解债务根据乡村债务的性质,划清地方政府和乡村各自应对债务承担的份额。在分清性质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偿债的基本原则:对于挥霍浪费、非法占有等形成的债务由当事人负责;乡村经营举债以及提留形成的债务由乡村负责偿还;因地方政府转嫁负担形成的债务由地方政府负责;举办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举债以及教育达标等所形成的债务,按事权由各级财政承担;由部门政策或者法规导致的负债,由部门负责偿还。超级秘书网

3.3加强乡村债权清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尾欠,严格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以保证基层财政收入和税法的严肃性;村提留、乡统筹尾欠,要根据数额大小和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分年度计划,逐步进行清收;对农户普通欠款,可区别对待。对有偿还能力的农户,可通过各种办法,促其主动偿还,不还的可运用法律手段进行清收。对贫困户欠债应通过国家救济的方式偿还。

3.4实行债权债务重组对于乡村与单位和群众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可通过乡村协调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办法,让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挂钩,进行债权置换。对于以乡村名义为乡村企业贷款或担保形成的债务,企业尚在运转的,划拨给企本论文出自业;企业已经合并、改制的,由接收单位或者兼并单位负责偿还。

3.5盘活乡村资产对经营不善的乡镇、村组的集体企业,可通过公开拍卖变现;对集体的荒地、荒山、荒湖、荒坡等可采取产权转让、承包、租赁和拍卖等方式来开发利用。

4参考文献

[1]王翾锋.破解乡镇债务困局—刍汉乡镇债务的现状和对策[J].浙江经济,2007(3):11-13.

[2]宋崇豪.农村债务成因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44-145.

[3]谢志杰.浅谈县乡财政风险及政策[J].现代商业,2007(30):183.

[4]宋玲妹.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及化解对策[J].中国市场,2008(1):16-17.

乡村论文范文第2篇

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形态和技能展现出来。它可以反映传统的、本民族的体育特征,影响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并和人们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和物质文明及社会文明相关。

二、发展乡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伴随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体育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建设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体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降低乡村居民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医药消费的开支,从而积累社会财富。体育促进乡村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文化是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体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文明及道德水平。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直接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及人际关系,利于转变乡村的落后、不健康的生活观念,阻碍赌、黄、毒等不良文化在乡村中的发展,净化乡村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三、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体育文化在乡村中发展的直观表现是民众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体育锻炼可以看出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出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民众的体育思想。通过对乡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认识到现在乡村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

1、国家政策对乡村体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基本上属于公益事业。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所以,要发展乡村的体育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促进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2、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体育场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它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建设体育场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民众体育活动参与难的问题。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乡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情况。同时,还存在民众对已有的体育设施、器材利用效果不佳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体育需求和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二是,体育资源建设呈现集中产出的方式。体育需求和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主要是因为目前乡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村中的中老年及青少年较多。对于中老年和青少年来说,他们对现代竞技体育很陌生,他们参与的大多数是无限制体育项目,他们的运动需求和政府的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同时这也是体育输入和体育需求相融合的主要原因。体育资源建设呈现集中产出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体育设施建设大都围绕学校和村委会中心建设,这种集中式的建设方案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限制了体育场地设施的福射功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因为有的村民离体育场地太远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场地资源的闲置,也不利于体育场地的维护与管理。

3、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乡村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之外,还需要民众自发组织一些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体育组织的数量很少,即便存在体育组织,但是经费是限制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开展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抑制乡村打麻将的不正之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好处,提高农村的精神面貌,还可以更好的让乡村留守老人摆脱孤独,找到生活的乐趣。

4、体育人力资源不足体育人力资源是指拥有体育技能较高的人群,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强,有着突出的体育成绩,并且还具有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人力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不仅仅只包括“体育人”,同时还包括能为体育事业服务,奉献知识、智慧、能力的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主要指符合体育人力资源内涵和特点的农村人口,也就是能够为体育发展事业服务,为体育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农村人口。具体来说,就是乡村地区的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是带头人。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中的体育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缺少主观能动性,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组织、指导体育活动。

四、乡村体育发展建议

1、加强乡村体育的组织与建设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要健全乡村体育发展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加大乡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从乡村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退伍军人、农村体育志愿者当中进行选拔,培养优秀的体育人力资源,满足乡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促进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除了培养优秀的体育人力资源,还要创建体育组织。在乡镇体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乡镇的体育职能部门要从体育需要的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各类体育爱好者参与体育活动,并组织建立象棋、乒乓球、篮球、足球协会,开展特色体育娱乐活动、组织体育比赛,并以此形成特色体育团队,逐步完善乡村的体育网络,为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个体育组织和特色体育团队正常活动之后,等到条件成熟时,乡镇体育部门可以进一步协调将各个体育组织和团队组织起来,成立乡镇体育健身俱乐部,对全镇的体育文化工作进行统筹。成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发的体育组织机构,依托镇体育中心、各村企业等的体育场地及设施,组织广大乡村居民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成立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可以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协调及利用人脉关系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举办各种综合的体育活动。

2、深层挖掘民族体育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传统的体育文化。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可以利用体育传统的文化和项目,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及体育文化节,将民族的体育文化和旅游相互结合,既可以吸引游客,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乡村论文范文第3篇

北部湾经济区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农村,尤其是边远和偏远地区农村,由于远离人口、财富和权力中心,使其置身于经济和政治的边缘,普遍表现出贫穷、落后、封闭的特点,使农村地区被置于经济贫困的前沿。同时,由于边远和偏远山区的“碎、险、散、远”的自然属性,增大了山区开发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道路交通设施差,客观上“难达”及其空间距离的阻隔,使各种文化、信息、技术也难于落户山区。致使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和生存环境恶劣,这是农村地区贫困和落后的主要原因。山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系统也比较脆弱,生态失调,灾害频发。因此,治理环境是减少灾害,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而农村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此类公共物品的提供,直接影响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最终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政策有效供给的途径

1稳妥、有序地推进县乡村基层政治体制改革

公共物品的供给不是市场决策的结果,而是政治决策的结果。农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和偏好不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而是通过政治程序转化为集体行动。公共政策最优供给的一个条件就是能否把个人真实偏好转化为公共决策的依据。也就是说,政府的决策应当体现农民的需求和意愿,使公共物品的供给、法规和政策体现农民的利益和要求。而我国在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由于村民自治体制的不完善,投票制度不发达、不健全,农民缺乏自己的社会组织等,偏好机制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农民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偏好的机会不多,渠道不通畅。由此,稳妥、有序地改革县乡村基层政治体制,不仅是现实实践的需要,而且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此项改革至少应在两个层面上展开:⑴直选乡(镇)村领导干部。从我国政治体制的实际出发,基层党的领导应由党员直选。直选不仅有利于人才的选拔,而且选出来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兼任人大领导,更能保证人大的真正代表性。县一级党委领导可由上级党委提名,由全县党员直选决定,并实行差额选择制。人大代表、政府领导则应全部直选。这样,可基本确保县乡村权力体系直接代表“三农”的利益。⑵建立农民的维权组织。广大农民对农村公共物品的公共决策缺少话语权。作为中国最大利益群体的农民缺少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利益集团,广大农民不是以组织化的形态,而是一个个单独地面对一整套国家机器与社会各利益集团。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重工轻农、重城抑乡、抽农补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农民利益被置于无关紧要的地位,在政治资源的分配上存在城乡差别,农民参政议政不充分。其结果是一些强势利益集团,从自身利益出发,把持着社会公共事物决策的话语权,农民也就不能对政府的公共决策形成积极的参与和有效的影响。其结果是使得有关政策安排不能保证他们作为“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反而是不断地损害和剥夺他们的利益。因此,建立农民的维权组织,当“三农”利益遭受侵害时,农民可以依靠组织采取行动———制止甚至抵御。

2改革二元财政体制,逐步实现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

国家财政是国家直接掌握并控制着社会经济生活几乎所有方面。财政作为国家直接计划配置社会资源,表现为“满足实现国家自身职能的需要”而进行分配的手段。詹姆斯•布坎南敏锐地指出,国家不是抽象的,它在具体形态上就是由官员们组成的。他精辟地证明了,即使在民主条件下,官员们仍然是理性经济人,与市场中的人一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政府也并不总是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看成是自己的政策目标。由于政府本身存在的生存、发展等根本问题以及财政状况等具体问题,政府行为有可能偏离社会公共利益,在约束范围内,政府及政府官员可以做任何最符合其偏好的事情。公共财政则不同,它以公共需要和公共物品为基石,通过民主体制表达偏好。公共财政以社会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在最大限度上抵御官员财政。当代中国最紧迫的社会目标有3个:农村发展、环境保护和中西部发展[6]。公共财政指向社会目标,“三农”当然内涵其中。实现由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型的保障条件,是财政的民主化。在这个意义上,公共财政在本质上就是民主财政,虽然它也会受到官员的扰动,但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情况。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逐步终止二元财政体制的行为惯性,使财政支出逐步向“三农”倾斜。

乡村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优势

1.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安丘市地处暖温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原、丘陵、山区约各占三分之一,水资源丰沛,森林覆盖率达到33.6%,境内有组合良好的青山、河流、湿地、湖泊、泉、梯田等多种景观类型,这些都是发展“田园安丘”乡村旅游的天然基石。种类丰富,品质良好的农产品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安丘市有樱桃、草莓、花生、葱、姜、桑蚕等多种农作物,种植集中且有规模;镇镇有特色,百泉辉渠、景芝酒城、石埠子草莓、柘山花生、大盛桑蚕、凌河蔬菜等美名远扬;有9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40多个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品牌,并有安丘蜜桃等特供水果。

2.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势头良好安丘市及时启动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每年设立5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旅游规划编制、从业人员培训、示范项目建设、宣传营销、商品研发、品牌创建奖励等,对于各项支农、惠农资金,要向乡村旅游方面倾斜。目前,全市建成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6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部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先后被评为“部级生态示范区”、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优秀旅游城市。

3.农业独具特色,发展前景广阔安丘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品牌农业发展良好,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全国推广,奠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品牌基础。农产品资源丰富,是中国蜜桃之乡、姜蒜之乡、草莓之乡、樱桃之乡和桑蚕之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在全国推广,年加工农产品200多万吨,出口日韩、美国、欧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园艺产品(蔬菜)出口示范区、山东省第一个供港蔬菜备案基地和第二个食品工业基地、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典型示范区、部级农业综合标准化优秀示范市。依托安丘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安丘模式”发展的乡村旅游一定前景广阔,优势俱显。

4.文化底蕴深厚,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安丘境内古迹众多,先贤辈出,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木版年画、剪纸、泥塑等代代相传,历久不衰。安丘在明、清时期就有许多分散的木版年画生产群体,主要产品是纸牌和门神、灶王、胖娃娃等;剪纸群众基础广泛,几乎村村皆有善剪纸者,最为流行的图样有“老鼠上灯台”、“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金鸡报晓”等;安丘泥塑的主要产地在景芝一带,传统作品有不倒翁、泥老虎、泥孩子等。

(二)劣势

1.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安丘市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管理和规范指导,前期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出现了没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很多地方的集散、引导、交通、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与吃、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

2.品牌意识薄弱,乡村旅游品牌缺乏与其他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相比,安丘市乡村旅游的品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品牌意识薄弱。虽然是省级优秀旅游城市,拥有多个部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省级旅游强乡镇,但是知名度小,数量不占优势。

3.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但是安丘乡村留守人群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比较保守。大多数的乡村旅游从业者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偏低,制约了乡村旅游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机遇

1.乡村旅游业发展环境良好山东省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点“改厕改厨”,加强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县域乡村旅游规划,涉农资金向乡村旅游业倾斜。在全省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机遇下,安丘市被选为首批乡村旅游规划编制扶持县,成为其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契机。潍坊市高度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优先发展乡村旅游。自2015年起,潍坊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规划、整村农家乐改造、卫生达标奖励、教育培训以及扶持乡村旅游标杆示范村(点)发展。

2.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十足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到农村去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呼吸新鲜空气。新休假制度实行后,假期减少,不宜远行,乡村旅游便成了市民短期旅行的最佳选择。新旅游法颁布后,自驾游在旅游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山东省已成为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最多的省份,强大的自驾游市场成为安丘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挑战

1.周边地区竞争激烈与周边县市相比:客源市场竞争激烈;《潍坊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中把安丘市定位为“文彩山乡”,主要功能定位于“山地休闲度假”,在同质产品开发中仍然存在竞争;安丘乡村旅游的品级处于中等水平且功能单一,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的数量不算多。

2.乡村生态环境脆弱,乡村面貌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如果发展不当将会严重破坏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安丘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在这一进程中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历史人文的传承及乡村风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二、安丘市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一)打造安丘特色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旅游综合体是具有一定规模的街区群体,是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群落。它在特定的空间里把酒店、景区、居住、展览、餐饮、会议、商业、文娱、交通等功能空间进行三项以上有机结合,各个部分能够空间依存、价值互补、功能呼应,更好的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需求。安丘市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向打造广义上的旅游综合体的方向努力,乡镇旅游综合体的打造不能趋同化。青云山未来城、歌尔庄园、“齐鲁酒都”民俗文化体验区等重点旅游项目也可以规划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这将是安丘市高端乡村旅游的典范。

(二)打造安丘县域大景区旅游业与各类经济要素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拓宽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深度挖掘安丘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潜力,整合区域资源,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打造县域乡村旅游大景区,形成全市大旅游格局。打造县域大景区,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为主体,核心在景区,以乡村旅游品牌化为重要抓手,实施集群发展战略。安丘市打造县域大景区,把分散的、孤立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等单项优势整合为旅游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整合城市休闲游、酒城文化游、美丽乡村游三大旅游板块资源,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精心策划一日游、二日游等旅游线路产品,实现县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安丘乡村旅游品牌战略旅游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品牌和知名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实施品牌战略是乡村旅游竞争和持续发展的一大法宝。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及配套设施,依靠营销手段,使县域内的乡村旅游成为系统的、综合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安丘市从空间结构上规划,打造以“齐鲁酒都”民俗文化体验区、“百果之乡”创意农业乡村休闲区、“世界菜篮”品牌农业乡村休闲区、“都市农园”科技农业乡村休闲区为支撑的品牌战略。安丘市依托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为支撑,以深厚的民俗文化为土壤,以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为契机,必将走出一条安丘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化之路。

乡村论文范文第5篇

乡村生态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区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乡村特有的人文景观为场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习作、购物、度假,并参与传统和新型农业技术实践活动,进而创造游客美好回忆,满足感官、情感以及理性体验需求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美学应用在乡村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性

什么是“美”?《说文解字》中认为:羊大则美,这是与人的一种感性需要,羊肥了,可以满足人的口腹之欲,这时候感觉很美。朱光潜讲道:“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态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性质。”李泽厚在《美学三书》中提到美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它是表示感官愉快的强形式;第二种,是伦理判断的弱形式;第三种,专指审美对象”,在他看来,第一种美是延续了“羊大则美”;第二种,是对人们行为的善恶的一种表示;第三种则是审美对象的一种判断。在乡村生态旅游中,蔬果的鲜美,能让人们得到“羊大则美”的感受;农民们的耕种、采摘,以及当地的风俗等行为,是一种美好的活动;徜徉在花果世界中,本身就是一种美的熏陶。但是,纵观国内外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内涵单一、盲目跟进建设,缺乏相应的地方特色、基础设施达不到相关要求,导致景点呈现脏乱差的现象……如此情景,哪来美感可言?因此,对乡村生态旅游在美的创造方面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在乡村生态旅游中如何应用美学

(一)生态美乡村的生态美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是自然生态比较完整的区域。缺乏合理审美观念的开发和经营,后果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乡村居民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那么,如何在“保护中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要让居民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贪图一时的利益,对生态造成了破坏,后果是美景不再,游人也不在了。

2.系统规划,有机整合。在生态美的建设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整个地区的植物等进行统一的规划,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一道亮丽景观。比如,荷兰的郁金香花田,每年的3-5月,荷兰乡村就变成了一片彩色的海洋。再比如,成都龙泉山,因每年三月成片的桃花花开而吸引了众多游客,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发展,每年春天,到龙泉区看桃花,成了成都市民的一大选择。荷兰和龙泉的成功,都在于其规模化,因此,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美,应该把地区的特色植物进行统一布局。

(二)文化美乡村生态旅游对于游客来说,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浓厚的乡村意象。除了乡村固有的形态,理清乡村发展的文脉、村民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俗民风,深层次的挖掘乡村的特色魅力,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中国乡村呈现给我们的是“山水画、田园诗、民俗歌、生活曲、梦幻境”。人们在享受乡村独特的风景同时,感受当地的特色文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层面上,乡村生态旅游呈现单一的的形式。我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如何挖掘本地的特色,展现本地文化之美,进而在竞争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是政府和当地居民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文化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历史文化之美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将历史文化带入乡村生态旅游,将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发展。比如,成都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地区,是成都近郊保存最为完整的客家古镇,有“天下第一镇”的美誉,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游客可以了解客家移民史、欣赏精美的客家会馆。

2.民俗文化之美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是一个地区货一个民族的风俗生活习惯。乡村的民俗文化,对外地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观赏和体验。因此,着重挖掘和打造地区的民俗风情,让游客区欣赏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是乡村生态旅游的一个重点。

3.农耕文化之美什么是农耕文化?倪宗新认为:农耕文化是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农耕文化包不仅是耕地,还包括耕作方式,以及由耕作方式发展而来的一些特色服饰、器皿、交通工具等。比如,四川泸州张坝桂圆林,依托当地上万株的桂圆树,打造了“江畔氧吧,绿色天堂”,是四川省唯一的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区。在景区内,不仅可以欣赏上百年的桂圆树的风姿、品尝甜美的桂圆,而且还可以参观张家大院,大院为湖广填四川时期,从湖北黄州孝感入川的张氏祖先及其后世子孙的居住地,院落为普通农家三合院的,屋内展示了农家常用的一些器皿、农用工具等,让游客感受农耕生活的质朴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