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素养论文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精选

文化素养论文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1篇

1、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符合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当今的就业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外语人才,对于英语相关专业而言,社会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语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此应运而生,培养能用英语进行诸如商务、旅游、物流、外贸、文秘、会展等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决定沟通质量的是代表中国形象的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自身的英语水平。

2、谙熟中国文化可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英语业已成为世界语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强调英语与商务的结合,注重发音标准、表达流利、语法运用得体等,其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胜于对中国文化涵养的关注。而语言内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没,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换言之,倘若学生凭借自己较高的中国文化涵养来进行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学习障碍将会大大降低,英汉双语的相互切换也会迎刃而解。

3、熟悉中国文化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应该是把优秀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其优秀精华的文化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英语这门语言站在文化对等的位置上对话。在对外汉语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尽己之力通晓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讲解方法思路,在商务活动中使世界通过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璀璨文化。

二、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例如,介绍鲁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话中很多学生把“故居”一词翻译成“oldhouse”,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地道的说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讲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时有限,任务紧张,很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真正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2、日常教学频频出现中国文化缺失

过度重视英语及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导致英语文化的内化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深入,许多学生成为英语通、西方文化通,俚语通,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学生的认知荒漠:课堂上问及学生“杞人忧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句无法用英语解释出来。今天的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段落翻译项目,而且频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要说“四合院”“、茶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国文化常见语的译法学生都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比如,在介绍孔子的一段话的翻译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学(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学生英语水平虽然大幅提高,母语文化却丢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失衡的英语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学生测评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忽视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测验评价体系依然比较传统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听力考试材料来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与商务活动,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口语考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地道清晰、商务术语准确等因素;阅读、写作、翻译考试也多是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计算题等,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难得一见。

三、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强化对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等级考试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稀缺都足以为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以英语语言为桥梁、深化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相衔接的专业,学生内在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可以有所倾斜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之外,可以考虑自己开设现代汉语及汉语语言学等课程。毕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不自觉地发问: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从未开设过汉语语言学呢?很多学生会盲目认为英语语言学在重要性上一定胜过汉语语言学,因此造成了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顾此而失彼。条件允许的话,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与中国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英文讲解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通史、古代诗词及名著赏析、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等中国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母语人文涵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通过这些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

2、日常教学将中国文化贯穿始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中国文化修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汉英切换,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外汉语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时,可以启发学生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学生热烈讨论中会涉及长城、孔子、筷子、八大菜系、丝绸之路、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许多中华文化象征,启发学生尽可能详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元素。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中国特有文化的英文译法,多多积累中国文化各种英文介绍,例如,可以参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林语堂、钱钟书和赛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等书籍。

3、完善学生测评体系,强调中国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评不仅应该单独设置中国文化课程的考核,还应在综合英语、精读等课程的测试中体现中国元素,加入相关检测试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复习,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考试中尽可能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的各类测试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较,根据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反复训练、复习、检测等环节实现学生熟练用英文较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四、结语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期刊;编辑加工;编辑素养

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即将作者的创作,通过出版的手段,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而稿件的编辑加工是保证期刊质量的重要步骤,也是编辑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编辑加工是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改进稿件的质量和提高期刊的水平有重要作用。而编辑素养决定着编辑加工的质量,故二者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现将医学期刊编辑加工和编辑素养的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1编辑加工

1.1编辑加工的概念

编辑加工是从微观方面对文章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加工和整理[1-3]。编辑加工的本质,是提高稿件的价值,使稿件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符合出版要求。重点是从微观上检查、改进稿件,使其做到内容完善,逻辑严谨,体例规范。所谓的加工是指全面、深入地检查稿件的质量,包括文题是否相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改正错漏字句,核实引用文献,统一编写格式,使稿件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1.2编辑加工的范围

一是政治性、著作权和第三者权益的审查修改。包括著作权问题,肖像权问题以及涉及个人、企业或机构的其他权益问题。编辑在加工整理稿件时要充分尊重作者的著作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编辑加工,既要防止随意删改原稿,又要注意“文责自负”式的不负责任。二是内容正确性的审查修改。包括概念错误,数据不准确,知识陈旧,以及公式、化学结构的差错,表格、图表差错等。编辑加工时注意稿件的创新性,尤其着眼于稿件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工艺[4-6]。对于是否刊用提出具体的意见,做到用之有理,退之有据。三是规范性审查修改。包括内容框架结构和表达形式,专业名词术语的规范,数字符号和标点符号的应用等。出版规范性的审查包括规范使用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的著录,章节标题的层级规范等。

1.3编辑加工的注意事项

编辑加工的首要任务是严把政治关,不能出现任何一点的政治性差错。对于稿件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对待,科学质疑,认真求证,对于有违科学原理和常识的地方要修改订正,以消除讹误,避免误导读者。一是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忌强加于人,可改可不改处不改。二是对待科学持谨慎态度,改必有据,忌无知妄为。三是编辑加工按照编校规范进行,忌滥施刀斧。四是认真细致,正确使用改稿符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错误。

1.4编辑加工的步骤

准备工作:检查稿件是否符合各项审定手续,阅读并核实修改意见,若作者修改意见不完善,应进行协调处理。通读工作:至少要通读一遍全文,掌握稿件内容和结构布局,图表安排等,对需要修改的地方做好标记。精读并细加工:逐字逐句斟酌稿件,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加工。数字、标点符号、剂量单位的使用符合规范,前后一致。编辑加工后的稿件应达到“齐、清、定”的要求。“齐”是指稿件的各个部分齐全,没有缺漏。“清”是指稿面清楚,包括字迹清楚,标记清楚等。“定”是指所发稿件必须是定稿。

2编辑素养

编辑的素养,包括编辑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工作经验和态度等方面,是编辑在从事出版工作时具备的知识和修养[7-8]。要求编辑不仅要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有很强的学术修养。

2.1政治素养

编辑的政治素养,是指在从事编辑活动中由编辑内在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决定,从而使编辑工作具备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洞察力等一系列素质能力的总和。包括坚持政治原则、明确编辑职责、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辨别能力。具体体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为把握正确的宣传导向和办刊宗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医学期刊编辑应当有意识地增强自己的鉴别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准确地分辨出伪科学与真科学的不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引导舆论的能力。

2.2职业素养

编辑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其特点决定编辑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职业素养,及其他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及学术洞察力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道德经》有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没有良好的审稿能力和编辑加工能力,是不可能提出好选题的,更不可能是一名好编辑。编校质量是对一名合格的医学期刊编辑的基本要求。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都是期刊出版编辑的看家本领。从编辑学的角度出发,对稿件进行深加工,在编校工作中严格落实“三审三校一读”制。医学期刊的编辑应通过岗位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及自学等,及时更新编校知识,学习期刊编排的最新标准规范,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2.3文化素养

医学期刊编辑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来进行工作的,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核心,无论审稿、改稿还是校稿,都与语言文字有关,这就要求医学期刊编辑具备良好的文字编辑能力,深厚的文字功底。医学论文中专业术语和英文缩写较多,图、表、符号使用频繁,标注复杂,医学论文一般篇幅较长,少则数千字,多则上万字,而在论文的写作方面,讲究层次清晰,布局合理,逻辑严谨,这就对编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以及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容量,编辑才能保持追踪和探索学术热点问题的敏锐性,使期刊发展跟上学术研究不断多元化的趋势,保持期刊的生命力[9-10]。

2.4创新能力

医学期刊的编辑要具备创新的思维和开拓性的勇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对事物的认识与评价不仅局限于当前直接接触到的,而且能更多地进行间接的判断和推理,并有预见性。尤其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信息增长空前加速,期刊编辑工作中要具有创新意识,善于思考,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大胆探索,不囿于重复性的工作,关注自身领域的前沿动态,与作者、读者保持良好的互动,深入了解专业医学创新行情,积极发现医学创新成果,推动医学创新发展。

3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相互渗透,新学科的产生,以及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日益受到挑战。医学期刊编辑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经常浏览同类学术期刊,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国内优秀的学术会议,经常与编委专家以及作者进行沟通交流,多方面扩充知识,提高自身修养,才能具备独特的文化素养和高水准的职业能力,才能在编辑加工整理工作中得心应手,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张岩,齐蕊,赵文慧,等.医学期刊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2):176-178.

[2]王娜娜,王国品.医学论文常见问题及编辑加工分析[J].中国报业,2019(18):82-83.

[3]王俐颖,黄才胜.医学论文在编辑环节常见退修原因分析与建议[J].采写编,2019(1):140-142.

[4]姚丽.学术期刊退修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学理论,2017(12):183-184.

[5]陈唯真,粟晓黎.从优质文章特性谈科技论文的编辑加工[J].编辑学报,2017,29(2):135-138.

[6]马晓敏.新形势下编辑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名家名作,2019(8):82-83.

[7]林雪怡.医学期刊素养的提高[J].传媒论坛,2019,2(8):55.

[8]屠强.试论新形势下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新闻研究导刊,2017,8(5):241-242.

[9]于晓文.新形势下文字编辑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探讨[J].新一代:理论版,2019(15):53-55.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3篇

1学生方面的原因

从学生角度思考,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有3个方面:①思想上对论文质量缺乏重视。一些高校毕业生未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写作论文时存在剽窃和造假现象。据统计,国内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生论文抄袭和造假率高达10%和30%以上,而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1]。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对论文质量的重视不够。这不但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的初衷,而且与高校教育精神相悖。②缺少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需要学生查阅大量文献,尤其是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对真实性和准确性均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学生写作论文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有足够的理论作为支撑。但当前部分学生缺少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在查阅文献时,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了查阅专业文献数据库[2]。由于理论支撑不够,最终导致论文质量差强人意。③实习、就业等事情分散了学生写作论文的精力。目前,民办高校的论文写作大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择业、就业或考研准备上,无暇顾及论文质量,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并没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影响到论文的写作质量。

2教师方面的原因

从教师角度思考,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两个。①一些论文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不高,且没有指导本科学生写作论文的经验,加之对学生论文选题所涉及的范围领域不熟悉。这样一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力不从心,甚至有些教师会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②有些教师对论文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在指导时缺乏责任心,经常以工作忙为理由避免回答学生在写作论文方面提出的问题,对待学生上交的论文没有进行仔细批改就通过。

二、提高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1引入本科导师制

本科导师制是根据药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定点、定人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也要在思想道德素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等多方面对药学专业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本科导师制是一种集生活、思想、文化教育为一体的教学制度不仅有利于个性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也可以让导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制订成才计划。这种具有针对性的论文辅导可以使学生论文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有效提升。提高本科论文写作要求就当前民办高校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现状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要求普遍偏低,甚至在论文撰写和答辩过程中存在得过且过的现象,从而导致论文质量较差,学术不端现象比比皆是[3]。基于此,为了有效杜绝上述问题,学校需要追本溯源,从论文写作要求方面着手,通过提高写作要求来约束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让师生都能够做到从意识上重视、从行动上认真对待。与此同时,在安排指导教师时,学院应尽可能地安排正处于科研一线的教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科研的乐趣和知识的奥妙,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毕业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中,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

2提高教师团队的业务素养

指导教师业务素养的高低对学生论文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想切实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指导教师团队的业务素质势在必行[4]。学校可以根据当前教师团队的实际情况,定期安排一些年轻教师出国深造,提高其业务水平,开拓其视野,进而使其更好地投入论文指导工作中。此外,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科研讲座,让教师在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中收获更多有价值的理念。随着教师团队业务素养的提升,药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语

总而言之,提高药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综合考虑,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最终目标,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论文质量,从而为我国医疗行业的长足发展输送一批优秀、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中振.提高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41~142.

[2]张邦乐,周四元,宦梦蕾,等.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药学杂志,2014(2):199~201.

[3]杨家强,徐应淑.提高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2):162~164.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对科学素养涵义进行界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文章分析了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区别,深入探讨了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进行了评析。

引言

正确理解科学素养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中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上的文章和报道)中对科学素养的概念作深入全面探讨的论文很少,因此对科学素养进行概念辨析是十分必要的。

1.是科学素养,还是科学素质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养的解释是"平日的修养,如艺术素养。"可见,科学素养即属于"如艺术素养"之类;对素质的解释是:(1)指事物的本来性质;(2)素养;(3)心理学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因此,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而素养则主要指后天培养的。所以说,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当代著名理科教育专家R.W.Bybee认为,第一个使用scientificliteracy一词的是美国学者Conant。literacy有两层不同的意思:一是指有学识、有文化,跟学者有关;二是指能够阅读、书写,针对一般公众。不管是学识、文化,还是阅读、书写,这些都为后天培养获得。因此,根据科学素养与科学素质的区别,把"scientificliteracy"译成"科学素养"更为确切。

2.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1美国三大组织的描述

在科学素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美国科学促进会(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简称AAAS)、国家科学院(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简称NAS)以及国家科学基金(the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简称NSF)这三个组织起着重要作用。

AAAS从1985年开始发起了一个旨在通过长期的科学教育提高全美民众的科学素养的计划,即著名的2061计划(Project2061)。在试图说明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时,AAAS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ascientificallyliterateperson)的描述来界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人,"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相互联系的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伟大但仍有局限;明白科学中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和原理;对世界和自然了解,并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能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思考方式。"

NAS在介绍《国家科学教学标准》(NationalScienceEducationStandards)时,表达了以下观点:"科学素养是人们在进行个人决策,参与社会、文化和经济事务时所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概念及过程,……科学素养有不同的层次和形式,科学素养的提高和扩展是一生的事,而非仅仅在校期间。"

NSF在其报告《影响未来:在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本科生教育的新期待》(ShapingtheFuture:NewExpectations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inScience,Mathematics,Engineering,andTechnology)中认为,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应该知道,"广义的科学到底是什么,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专家们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如何评估所谓的''''科学''''信息,社会如何作出关于科学和工程方面的理性决策。"

从上述三个组织对科学素养的表述中可以看到,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定义,不同的组织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2国外学者的见解

Roberts把1957-1963年这一阶段称为科学素养概念的"正名阶段"(periodoflegitimation)。然而,倡导这一概念的人,却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因此,紧接着正名阶段而来的,是"认真解释阶段"(periodofseriousinterpretation),这一阶段出现了有关科学素养的许多定义和解释。然后是进一步解释阶段。1976年,Gabel基于当时有关科学素养的含义的概括和分析,指出这一概念含义之庞杂,足以表示任何和科学教育有关的事。由于各种说法长期无法达成共识,这一概念实际上一度丧失了其使用价值。

1966年,Pella和同事仔细而系统地挑选100种1946-1964年之间出版的报刊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检查各种和科学素养有关的主题的出现频率。他们认为,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了解以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即所谓的"参照物"):(1)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知道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3)科学的本质;(4)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5)基本的科学概念;(6)科学和人类的关系。其中,头三个方面的内容尤其重要。

1974年,Showalter进一步深化了Pella等的工作。他们总结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近15年间有关科学素养的文献后,认为科学素养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含义(sevendimensions):(1)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科学知识的本质;(2)有科学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3)有科学素养的人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4)有科学素养的人和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和科学原则是一致的;(5)有科学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6)有科学素养的人对世界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7)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上述Pella等学者和Showalte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都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多维度概念(multi-dimensionconcept);二是两者对科学素养的定义,都是通过对"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的定义来进行的。其中,对科学素养概念所包含的不同维度(dimensions)的归纳和区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些维度正是这一概念的基本特性(essentialqualities)。

1975年,Shen把科学素养区分为三类:实用的(practical),社会生活的(civic)和文化的(cultural)。这三类并不互斥,但在目标、对象和内容、方式及普及方法上各有特色。实用科学素养指一个人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消费者的自我保护;社会生活方面的科学素养旨在提高公民对科学与科学相关议题的关注和了解,以便让公众参与到社会的相关决策中,包括健康、能源、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公共政策;而文化方面的科学素养,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Shen对科学素养不同类别的区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这一概念丰富内涵的认识。

1983年,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的会刊Daedalus发表了一期关于科学素养方面的研究专刊,许多作者就科学素养问题及美国面临的挑战发表意见。其中,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概念和经验测量的论文影响最为深远,因为他不仅提出了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定义,而且也提出了一套实际可操作的测量方法。Miller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contemporarysituation),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如下:(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1991年,Hazen&Trefil认为,在有关科学素养的讨论中,必须注意"从事科学"和"使用科学"(doingandusingscience)之间的重要区别,这涉及到科学素养的对象问题。他们认为,对公众而言,科学素养只涉及后者即使用科学,因此,对其科学素养的要求,也应只限于后者。这正如对于公众而言,计算机素养只要求会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够了,不必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种编程技巧。鉴于此,他们对科学素养的定义为"了解各种公共议题所需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词汇、概念、历史和基本哲学思想"。Hazen&Trefil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素养的内涵和测量方法。即科学素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一种普适的科学素养?抑或科学素养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注意具体场景?这都是仍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欧盟国家科学素养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2.3我国专家的观点

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专家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概念和术语)、科学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也有专家认为,可把科学素养分成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二是科学能力,三是科学观,四是科学品质。还有专家把科学素养的结构划分为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非智力结构来论述。《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2001)中科学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小结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这一概念的含义和解释,从本质上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人们对其的理解和了解,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含义和解释之间"争霸"的结果。科学素养概念含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动态性、发展性特点。那么,当前是否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素养定义了呢?对科学素养的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评估,乃至随后的政策建议。在这个意义上,JonMiller对科学素养的多维度模型显然是一个受到广泛认可的概念定义,因此自1979年开始,基于Miller模型的科学素养调查在美国一直延续下来,并为欧美以及亚洲许多国家所借鉴。在我国,中国科普研究所于1992年开始,利用Miller模型对全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了四次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

1996年的世界竞争力报告表明,现在国家之间竞争已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了国民素质的竞争,作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科学素养正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从2001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数据看,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而美国公众科学素养在1990年就为6.9%。当前,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迫切需要。显然只有正确把握科学素养的含义,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效民.国民科学素质-现代国家兴盛的根基[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

[2]李大光.科学素养研究[J].科普论坛,2000(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2.

[4]周超,朱志方.逻辑历史与社会:科学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文化素养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分析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引入知识管理、知识创新转化的经典理论,结合我国信息教育的实际。构建基于知识需求的信息素养教育导学系统,引领科研课题策划演练,开启科研创意,推动高校学生自主知识创新演进。

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指导委员会(AGRL),审议批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至今,全世界图书馆界教育界都倍加关注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标准制定的基础上,出现了大量应用性研究的文献,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正不断深人。

复旦大学图书馆参考了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的最新研究,将信息的获取、评价、利用与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在建立文献检索教学网上学习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应用知识管理理念,构建网上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导学系统,从知识创新视角,规划信息素养教育,推动学生自主知识创新活动。

1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导学系统的设计思路

1.1深化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知识创新能力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多数基于“图书馆素养、数据库素养”,往往并不能全面地改善信息素养能力。当前,人们开始深人研究信息素养教育的本质,出现了如现象图式法等心理学、认知原理的分析研究及实践,研究学生对信息利用学习的需求,打破常规信息素养教育术语的约束,充分地考虑学习者的需要,了解学生怎样理解信息利用,促进教育者创造改进学习环境闭。不仅从信息识别和获取方面,更多地从信息素养的较高层次出发,如锻炼学生注释文章技术,让学生熟练的选择资源、表述思想、引证文献、撰写论文等,深化信息素养教育。一些国际著名高校的教学由长期的格式演讲转变为让学生充分发挥思考、论证信息、发展新思路能力的灵活多变培养方式。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导学系统在信息的有效获取基础上,基于新型教育理念,加强信息的分析、评价与利用教学,深化信息素养教育,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1.2构筑信息素养教育的现代技术平台

当前,网络文化深入人心,信息素养教育现代技术系统构建势在必行,信息素养教育只有与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了OnlineILI—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各种项目研究,在网上建立完整的IIJ的标准理论研究、互动间答式学习方式、知识点测试平台和ILI评估体系。如美国现在有50多个ILI相关网站,对电于ILI在课件、辅导、互动交流等各方面有较完整的研究与建设。在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都有ILI的教育网站。这些网站,从研究课题的选择、明确检索的内容、检索策略的制定到评估信息、引用信息都有详细的指导网页,并且借助于Title,Blackboard,NetworkLink等电子教学平台实施OnlineILI。新型网络文化,包括Web2.0,Lib2.0等的影响,新型图书馆设施如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IC)的发展,为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复旦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导学系统的设计,立足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群体知识创新环境的现代教学网络平台。

2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导学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2.1依靠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网上基于课题需求的自助学习

网上知识导学系统,打破常规线性图书情报学科分类课程体系,依靠网上学习支持系统平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基于问题学习。同时,赋予特定的信息学专业元素,引人认知检索经典理论,将学术信息知识的需求按照科研的不同进程阶段,进行归类和划分,列出了不同科研阶段知识需求的基本类型(见图1),为学生提供结合科研实际、明确课题特定目的的信息需求思路。

在此基础上,系统针对特定研究日的,将信息资源及工具、查找方法,与教案、实习指导、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建立网上模块关联,以知识和科研需求为引发点,建立非线性导学系统。让学生在网上通过自助方式,按科研课题需求灵活获取信息检索的知识(见图1),掌握针对各种特定日的课题需求的信息获取和研究的方法。例如,如果基于了解科研背景和概况的特定课题目的,系统将首选学习资源引向知识类别为综述文献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查找、学位论文的查找教案模块,并同时链接实习指导、案例分析等相关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了解学科专业领域总体研究枢架、历史沿革与背景的特定方法。

2.2加强信息研究教学,引领课题策划演练

以往的信息教育,重检索而轻研究,忽略科研选题、避开寻找科研切人点。知识导学系统加强信息研究教学,开展发现研究的热点、寻找研究突破点等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完成了知识辨识、获取信息后,针对科研特定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策划演练和研究实践。此阶段,提倡学生深人科研,在专业课程、实验室、临床、图书馆、校园网的广泛资源背景下,应用信息研究方法,丰富科研创意。系统建立科研课题策划演练引领案例,以期让学生掌握如何开展信息研究,包括策划调研选题,确定研究方向,调整调研策略,掌握主流文献,分析研究信息,寻找课题的切人点。知识导学系统支持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知识导学系统提供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中,将所获得的知识融人自身知识体系、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2.3利用网络文化,加强师生互动

知识导学系统的网上教学资源,集文本、PPT、视频、音频于一体,基于演练的需要,导学系统同时配备了网上教学辅助资源,包括视频详解实习指南、案例分析、综合实习报告演示等。在Web2.0环境中,通过去中心化网上交流社区、远程教育平台、E—mail、网上自动教学反馈意见表等,让教师、学生身处一个互动场,及时多途径的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知识导学系统引领的同时,促进教学资源和导学系统的信息反馈,丰富教学及案例素材内容(见图1)。

3知识导学系统推动知识创新螺旋演进的作用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教授提出了著名的SECI模型,勾勒了在知识管理理念基础上知识创新螺旋转化的全过程。这个模式的理论核心是通过隐形和显性两类知识的相互转化推动知识创新。

3.1知识导学系统为隐性知识社会化营造了良好氛围

当今网络环境下,在信息教育中更要重视难以言传与表达的隐性知识转化,如科研需求的隐含问题、对课题基础、学科来龙去脉、研究热点的了解等,知识导学系统通过基于知识和科研需求的引领,让师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下,伸展对科研认识的触角,有利于共享、理解课题需求和研究动意,促进隐性知识社会化。

3.2知识导学系统促进知识外化,增强信息表达的能力

知识外化过程是指将人们头脑中的经验和诀窍进行总结,并以文字、图形等形式表现出来,使隐性知识得以保存、传播和重用。知识导学系统引导学生明确信息研究的目标、正确表达信息需求、研究结果,为知识外化的锻炼,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3知识导学系统将外化知识融入自身知识体系

应用至实际课题研究中。信息素养教育的深化,应充分重视信息的研究,将信息融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知识体系中。知识导学系统设计集信息获取、筛选、分析、研究、表达于一体的综合实习作为课程实结、考核的方式,引领学生结合科研实际,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开展信息综合调研。为学生创建信息利用的思维环境,强化了知识创新的融合转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