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安全守则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精选

网络安全守则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管理策略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支撑。而大数据的运用需要以通信技术和数据网络为载体,由于网络系统极具开放性,且复杂多样,终端分布不均衡,常常会因为恶意软件攻击和黑客入侵造成数据泄露或网络瘫痪。为了有效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保障人类的个人生活信息免遭泄露,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问题探究就如在弦之箭,不容小觑。

1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背景分析

大数据顾名思义,是数据系统庞大、存储容积量大、包容性强,而这些特点,也让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暴露无遗。数据系统庞大,运行速度快;存储容量巨大,使用率增高;包容性强,监管难度升级,为病毒入侵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让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岌岌可危。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程度增强,数据信息所渗透的领域也更加广泛。云端成为企业和个人用来存储数据及重要信息的首选方案,云计算对庞大数据信息的处理技术,让人们可以非常便捷地从无线或者有线网络服务器端口获取信息。也正是由于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具有数据信息规模巨大、数据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处理和计算数据非常迅速、数据信息价值高等特点,所以,网络覆盖面及越来越广泛,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线上消费、网课学习、网上办理业务等,都需要用户的个人信息。这就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通过跟踪用户网络使用记录窃取到用户个人信息,并进入到用户的个人账户,以此谋利。因此,大数据时代带来了便捷服务的同时,也给网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开放性强,用户广,对网络的安全性能要求更高。虽然数据信息能为各行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支持,但是伴随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影响着行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体现在外部运行环境和自身漏洞两个方面。

2.1外部环境存在安全隐患

外部环境的安全隐患包括计算设备存放的物理环境安全隐患和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机房是计算机设备设施的存储阵地,为避免遭受其他因素的破坏,机房在建设和维护上要严格要求,设备存放环境的温湿度、清洁度、电力、防火防静电能力、承重能力、避雷等各项必须达标,做到充分满足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要求。认为操作不当的情况分为两种:一种是计算机使用者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在使用计算机时容易出现失误或者引起错误程序,这样不仅会损坏计算机,对个人信息安全也产生了不小的威胁。还有一种是利用网络程序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比如盗取用户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等这种恶意的计算机网络操作,也会给网络与信息安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给计算机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2.2网络自身系统漏洞问题

网络系统漏洞是比较常见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漏洞之一,我们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计算机黑屏,并且无法关机的状况,这便是计算机系统出现漏洞而产生的现象。目前,我们应用的计算机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为Windows系统,另一种为MacOS系统。由于Windows系统和MacOS系统的编写程序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计算机程序在运行过程当中,非常容易受到一些恶意软件的攻击,一旦防范措施不到位,便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较大的破坏,甚至使计算机用户的相关信息被窃取,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另外,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难免会下载一些自己需要的软件,可能这些软件本身存在安全问题,或者下载的时候携带了病毒,这些病毒不易被察觉,长此以往,病毒扩散,就会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网络安全监管策略

3.1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

大数据时代下,为了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规避网络与信息安全漏洞,应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和日常维护。尤其是对于一些业务体系庞大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其存储的数据巨大,如果遭遇病毒入侵或者黑客攻击,那么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首先一定要做好基础网络和网络站点的安全防护工作,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其次,开展全面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计划,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再次,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巡检,对发现的病毒进行查杀和漏洞修复,确保企业数据安全;最后,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在加强计算机使用技能和水平的同时,提高网络安全使用意识,保障企业的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3.2加强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安全保障

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为确保个人信息和企业数据资料不被非法窃取,应该提升网络运行环境安全系数,在存储和输送数据信息的时候,可以利用密钥来保障安全。密钥保密性能高,且耐攻击性强,不仅可以防护非法分子的入侵,而且还可以预防恶意软件的袭击。在密钥的保护下,即便数据信息发生泄漏,对个人和企业也不会造成威胁,因为入侵者没有解密密钥,他获取到的也只是一堆乱码,无法得到真正有效的信息。因此,密钥就成了保障网络完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3构架防火墙,过滤不明入侵者

防火墙是一种类似于防护网的存在,是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建构而成的,用来保护网络数据安全,过滤病毒及恶意软件等的系统。通俗点说,防火墙就像是人们在房子中间砌的用来阻隔火势蔓延的那道墙,有了这道墙的存在,降低了火灾带来的损失程度,也缩小了火灾的波及范围。由于防火墙的这个特殊作用,防火墙一般被布置在网络边界,是网络数据信息传输大门的守卫者。防火墙还是非常讲原则的——一是来路不明不让进,即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会进行各种格式的命令要求,而防火墙会对用户的每一个要求进行层层把关,只有符合程序允许的命令才可被放行,对于来路不明的程序命令,则会被阻挡并被无情驱逐。二是未经邀请不让进,即防火墙的工作有一套既定的约定好的“工作守则”,防火墙在工作室需要对照“工作守则”进行逐项对照,如果不符合“工作守则”的规定,那么就不会通过。防火墙可以有效限制非法用户和预防病毒的入侵,简化安全管理程序,加固网络安全防护网,保障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3.4加强网络病毒防御功能

网络病毒具有感染速度快,扩散面极广,传播形式多元化和无法彻底清除等特点。网络病毒通常是通过E-mail、Web服务器及文件共享等方式进行传播,假如在运行过程中计算机被网络病毒攻击了,那么计算机资源就会被消耗,就会造成磁盘空间浪费;病毒会控制程序或系统的启动程序,造成电脑运行缓慢;还会破坏计算机硬盘和数据,致使电脑无法启动,硬盘分区丢失;甚至造成隐私账号被盗,如用户资料、网银账号密码、网游账号密码等被窃取,将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计算机用户需要强化自身的网络安全以及病毒防范意识,不随意点击和下载陌生文档,减少计算机感染网络病毒的概率,上网浏览网页时不要轻易点击暗藏恶意程序代码的陌生网页、弹窗,严格规范自己的上网习惯和网络使用行为,拒绝浏览非法网站,避免给自己带来损失,也保护计算机免遭网络病毒的侵害。另外,在长期使用计算机时,应定期清理计算机缓存和查杀病毒,及时下载系统的补丁并进行安装,避免网络病毒通过系统漏洞入侵到计算机中,进而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及时对系统进行更新升级,维护计算机的安全,只保留正在使用的网页,关闭不用的计算机端口,给计算机留下充足的运行空间。及时升级系统安装的杀毒软件,利用这些杀毒软件有效地监控网络病毒,从而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防范。

3.5有效安装杀毒软件

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被广泛使用,而网络病毒也应运而生。某些病毒破坏力强大,给互联网的使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杀毒软件就成了人们对抗病毒的主要手段之一。杀毒软件是清理所有可能对计算机构成安全威胁的系统程序,它可以对计算机里运行的所有数据进行排查,识别出有害病毒,并对病毒进行查杀和清理,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杀毒软件可以有效防止黑客攻击、非法程序入侵等,有的杀毒软件还带有修复丢失数据的功能,不仅有效利用杀毒软件,还可加强网络安全的防御,有力保证计算机运行环境的安全。

3.6做好数据文件的备份

如果网络病毒入侵到计算机中,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造成数据丢失、文件毁坏。所以用户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及时备份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与文件,通过这样的方法减少网络病毒带来的损失。

4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发展提议

4.1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虽然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但是互联网安全防范仍不可松懈。这就要求广大民众在使用网络时,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互联网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时刻提高警惕,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增强大数据信息的保密等级,避免重要信息丢失和财产损失。

4.2优化监管策略

网络管理人员除了日常对网页信息,如视频、网页、弹窗等进行严格监管外,还可以利用病毒软件或防火墙,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护。另外,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的门禁控制,在分析和处理网络数据的同时,监测网络安全。如果网络环境出现危险信号,控制层就会对信息系统进行上报,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及时检查和修复,提高安全性。

5小结

网络环境的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日常活动,更会影响到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前景。为了构建绿色、安全的网络运行环境,用户需要提升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管理者需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力度,确保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德云.探究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工作[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12):82-84.

[2]于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应用与运行[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22):188-189,192.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数字认证、信息安全协议、信息安全对策等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技术数字认证安全协议信息安全对策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使网络成为国际竞争的新战场。然而,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缺陷,使得网络社会的脆性大大增加,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不能正常运作时,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所以,构筑安全的电子商务信息环境,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完善,包括密码、鉴别、访问控制、信息流控制、数据保护、软件保护、病毒检测及清除、内容分类识别和过滤、网络隐患扫描、系统安全监测报警与审计等技术。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Firewall)主要是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2.加密技术。数据加密就是按照确定的密码算法将敏感的明文数据变换成难以识别的密文数据,当需要时可使用不同的密钥将密文数据还原成明文数据。3.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DigitalSignature)技术是将摘要用发送者的私钥加密,与原文一起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只有用发送者的公钥才能解密被加密的摘要。4.数字时间戳技术。时间戳(Time-Stamp)是一个经加密后形成的凭证文档,包括需加时间戳的文件的摘要(Digest)、DTS收到文件的日期与时间和DIS数字签名,用户首先将需要加时间的文件用HASH编码加密形成摘要,然后将该摘要发送到DTS,DTS在加入了收到文件摘要的日期和时间信息后再对该文件加密(数字签名),然后送回用户。二、数字认证及数字认证授权机构1.数字证书。它含有证书持有者的有关信息,以标识他的身份。数字证书克服了密码在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的局限性,可以控制哪些数据库能够被查看,因此提高了总体的保密性。2.电子商务数字认证授权机构。电子商务交易需要电子商务证书,而电子商务认证中心(CA)就承担着网上安全电子交易认证服务、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的功能。三、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协议1.安全套接层协议。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安全系数。SSL协议的整个概念可以被总结为:一个保证任何安装了安全套接层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事务安全的协议,该协议向基于TCP/IP的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提供了客户端与服务的鉴别、数据完整性及信息机密性等安全措施。2.安全电子交易公告。安全电子交易公告(SET:SecureElectronicTransactions)是为在线交易设立的一个开放的、以电子货币为基础的电子付款系统规范。SET在保留对客户信用卡认证的前提下,又增加了对商家身份的认证。SET已成为全球网络的工业标准。3.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依靠密钥的加密,保证Web站点间的交换信息传输的安全性。SHTTP对HT-TP的安全性进行了扩充,增加了报文的安全性,是基于SSL技术的。4.安全交易技术协议(STT)。STT将认证与解密在浏览器中分离开,以提高安全控制能力。5.UN/EDIFACT标准。UN/EDIFACT报文是唯一的国际通用的电子商务标准。6.《电子交换贸易数据统一行为守则》(UNCID)。UNCID由国际商会制定,该守则第六条、第七条、第九条分别就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贸易双方签订协议等问题做了规定。三、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对策1.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在思想上要把信息资源共享与信息安全防护有机统一起来,以有效方式、途径在全社会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学会维护网络安全的基本技能。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我国网络安全管理除现有的部门分工外,要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信息安全领导机构,有效统一、协调各部门的职能,研究未来趋势,制定宏观政策,实施重大决定。3.加快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加强与国外的经验技术交流,及时掌握国际上最先进的安全防范手段和技术措施,确保在较高层次上处于主动。4.抓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个网络信息系统,只要其芯片、中央处理器等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以及所使用的软件是别人设计生产的,就没有安全可言。为此,需要建立中国的公开密钥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产品检测评估基础设施、应急响应处理基础设施等。5.把好网络建设立项关。在对网络的开放性、适应性、成熟性、先进性、灵活性、易操作性、可扩充性综合把关的同时,在立项时更应注重对网络的可靠性、安全性评估,力争将安全隐患杜绝于立项、决策阶段。6.建立网络风险防范机制。为网络安全而产生的防止方法有多种,但总的来讲不外乎危险产生前的预防、发生中的抑制和发生后的补救。有学者建议,网络经营者可以在保险标的范围内允许标保的财产进行标保,并在出险后进行理赔。7.强化网络技术创新。如果在基础硬件、芯片方面不能自主,将严重影响我们对信息安全的监控。为了建立起我国自主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需要以我为主,统一组织进行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攻关,以创新的思想,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体系。8.注重网络建设的规范化。目前,国际上出现许多关于网络安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目的就是要在统一的网络环境中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我们应从这种趋势中得到启示,在同国际接轨的同时,拿出既符合国情又顺应国际潮流的技术规范。9.建设网络安全研究基地。应该把我国现有的从事信息安全研究、应用的人才很好地组织起来,为他们创造更优良的工作学习环境,调动他们在信息安全创新中的积极性。10.促进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扶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是振兴民族信息产业的一个切入点,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必要对策。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需要尽快解决资金投入、对外合作、产品开发、安全评测、销售管理、采购政策、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1]屈云波:电子商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2]赵战生:我国信息安全及其技术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1999,(8):5~7[3]吉俊虎:网络和网络安全刍议[J].中国信息导报,1989,(9):23~24[4]郭炎华:网络信息与信息安全探析[J].情报杂志,2001,(4):44~45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信任;电子商务;网络伦理

1网络信任危机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

所谓网络信任危机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人们对网络安全、网络信用体系缺乏足够的信任,从而导致网络人际交往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目前,网络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技术安全的权威尚未建立起来。网络病毒的肆虐、骇客及骇客行为的频频发生、网络犯罪的侵袭,对网络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危及网络环境的安宁,加上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滞后和网络服务商安全意识的淡薄,使人们对网络技术安全缺乏必要的信任,甚至有人把网络技术视为不安全技术的代表。

(2)网络公司信誉和网络营销体系的信誉尚未确立。网络公司是一种新型公司,网络交易体系采用的也是一种全新的模式。由于博弈次数不够,或由于一开始人们就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产品质量、商家信誉和售后服务的良好形象尚未确立起来,人们对这种新型的网络营销体系缺乏起码的信任,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网络公司是皮包公司的代名词。

(3)电子商务信用工具的缺乏和不完善。信用工具和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由于网络经济发展时间不长,使电子商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信用体系的不成熟。这一方面表现为缺乏足够多的网络信用工具,另一方面表现为这些信用工具的不完善,加上人们对网络信息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心存疑虑,从而导致人们对电子商务信用工具的不信任。

(4)网络公民诚实信用的形象尚未树立起来。由于网络中的大部分行为具有匿名性,“网络中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的观念大行其道,网民自我角色意识淡化,良心机制在网民行为中的自我监督作用减弱,使网络行为变得漂浮不定,难以保证确定性,从而网民互相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

(5)网络前途的不确定性。作为新经济的网络经济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和风险投资。由于其仍处于探索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问题,碰到了一些困难。目前,网络经济正处于高潮过后的低谷时期。这是网络经济的转折时期,对其前途人们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一些所谓的“悲观主义”者,“网络泡沫”的说法不绝于耳,这种人气的低迷使人们对网络未来的信心大打折扣。

2网络诚信危机的成因

2.1网络诚信危机实质上是网络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

人们在行为互动中,为了降低交易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确定性,逐渐形成了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使你预期别人会干什么,别人也可以据此预期你要干什么。如果网络主体之间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没有共同的信念,那么,彼此就难以预期对方将做什么,而一旦彼此不能预期对方的行为,那么彼此之间就会缺乏必要的信任,没有信任就会导致进一步的行为规范难以形成和确立,从而导致一种“诚信”的恶性循环。

2.2网络的虚拟性

网络生活的虚拟性特征,使网络生活产生着巨大的诱惑力。虚拟不一定是现实的,但却是真实的。在虚拟社会中,网络主体表现得不完整、不充分。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职业、财产、地位、名誉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充分地展现在交往对象面前。而在虚拟社会中,人类自然的、社会的特性,甚至人的一切特性都被剥离了,剩下的只是代表交往对象的一个符号,甚至连这个“符号”也是不确定、不统一的。这样就使网络主体在现实交往中丰富多彩的特性转变成枯燥单一的符号或数字。处在这种环境中的网络主体必然产生主体感淡漠化的倾向,网络主体退到终端的背后,主体间的关系呈现出间接的性质,在这种情形下,社会舆论的承受对象极为模糊,直面的道德舆论抨击难以进行,从而使社会舆论作用下降。网络的虚拟性,给处在这种环境中的电子商务交易主体提供了不诚信的温床。

2.3经济利益的不良驱动

透过扑朔迷离的网络社会现象,我们不难发现,网络诚信危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正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才驱使人们藐视道德和法律,而在网络这个“自由时空”中为所欲为。例如,由于经济利益的不良驱动,从电子信箱的收费开始,引发了一系列网络免费服务变成收费服务的大行动。网络公司纷纷“背信弃义”,将各种先前承诺的免费服务单方面地改为收费服务或缩小服务范围,这对整个电子商务来说更加剧了网络诚信危机,给本来就先天发育不足的电子商务人文环境造成了严重后果。

3构建诚信网络空间

3.1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是电子商务正常进行的保证,信息安全是指通过保护信息资源,防止不良外来信息的入侵和防止信息的泄露、修改和破坏,以保证信息安全和可靠。信息安全的重点问题主要体现在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上。信息网络技术同任何其他技术一样,其本身存在着两面性,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把人们引入了安全陷阱。不可否认,网络诚信危机是由于技术的不完善或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引起的。一方面网络诚信危机可以通过技术完善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控制或解决。我国现在已经开始重视有关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的安全认证中心正加紧建立,一些城市的认证中心也已经建立。与安全标准、电子签名、密码系统等相关核心技术的开发已得到重视并加大了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一些网络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3.2加强信用制度建设

网络经济是信用经济,而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到了互联网时代,信用几乎是电子商务的灵魂。不道德行为在电子商务中的泛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规范信用的机制。在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信用体系很不完善,企业的信用评估、个人的资信状况都不甚了了。急需建立个人和企业完善的信用体系和规定信用查询制度,以实现在具体化、可靠性基础上所进行的“虚拟化”交易。

(1)应该从法律角度进行信用制度的立法。制定个人、企业、政府信用制度管理办法,先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做试点,然后推广到全国,在全国建立信用网络管理体系。

(2)设置相应的监管部门,加强信用制度的监督力度。如加强行业自律,为交易的弱势方提供信用担保;加强失信的惩罚力度,提高失信方的失信成本。

(3)早日设立信用认证机构,为交易双方提供信用认证。建立信用评估机构及标准,信用档案登记及管理机制,信用资料公开查核机制,信用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公安、法院、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相关机关的信息互通机制,失信惩罚机制,社会开放查询等机制,从而为全社会提供信誉咨询服务,促进信用意识的形成。

3.3借鉴发达国家网络伦理的建设经验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环境,这是一个在制度层面上影响着电子商务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个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同时,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法律、道德和其他公共政策问题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法律和道德是所有商业环境监管部分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事实上,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道德及相关的公共政策问题。

(1)关于网络安全、文明的立法。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已经颁布了《联邦电信法》(1966)、《金融秘密权利法》(1970)、《伪造存取手段及计算机诈骗与滥用法》(1986)、《联邦计算机安全处罚条例》(1987),瑞典在1973年颁布了《数据法》,英国在1985年颁布了《版权(计算机软件)修改法》,澳大利亚、匈牙利、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30多个国家也都制订了有关计算机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1997年6月13日,德国联邦下议院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规范计算机网络服务和使用的单行法律《为信息与电信服务确立基本规范的联邦法》。在德国,此法亦简称为《多媒体法》。法律管制与道德教化相辅相成才能实现网络的安全与文明,发达国家的管理机制对我国的计算机安全立法工作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还处于单行条例、法规的管理阶段,我们应当走出这一困境,着手对分散制订的计算机安全法规进行梳理,对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充实,争取尽早制订《计算机网络安全监管法》。

(2)守则的制订。据资料显示,美国南加州大学规定的六条网络守则和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

订的十条戒律对各种各样的网络不规范行为,甚至利用网络犯罪行为都有积极的约束作用。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也制订了这样的一个制度:新生入学后必须接受一次计算机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校方为此专门制订了一本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供学生学习参考,经过短期培训后,学生还必须参加一次以守则为内容的网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这对我国网络道德公约和守则的制订有着重要启示。

3.4加强商业伦理道德教育

商业伦理道德是维系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链接现代文明的纽带,是关乎改革进程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理念之一。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伦理价值的失范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企业家认为市场经济就只讲钱,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因此,加强商业伦理的教育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非常迫切。

(1)要注重道德教化,强化监督,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弘扬诚信道德观念,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

只有当诚实守信内化成为自觉意识时,守信才能成为自觉的行为;只有当诚实守信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时,失信行为才能受到公众的谴责,失信者才无利可图,并且还将付出极高的道德成本。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第4篇

认为因素在对网络信息安全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中,最为不确定,根据认为的性质及动机,可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无意行为。无意行为包括使用者因操作能力、专业素质较低或不熟练而造成的隐患问题。比如:管理者在进行日常维护、修改已存在用户账户信息、新创建账户时,不小心将管理权限交给了不恰当的用户,用户意外获取了不应享有的权限,这些拥有意外权限的用户可能会无意将数据篡改或破坏了计算机系统,给计算机的信息带来威胁。第二,故意行为。故意行为主要是指网络黑客的有意攻击,高校校网中行政办公、科研、教学所用的电脑中都存放有机密文件,比如教师信息、财务状况、科研成果、招生信息等,这些都可能是黑客们偷窃的目标,目的是非法使用、恶意破坏、窃取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工作;有些计算机使用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能会尝试网上获得的各种黑客软件及攻击技术,他们冒充有效用户,对信息资源及网络设备进行越权或非法使用,甚至利用欺骗或假冒手段限制合法用户的正常使用权限,以实现非法占有信息资源的目的,这些都对计算机网络造成威胁。

2加强信息安全化管理的建议

针对信息化安全在高校计算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加强网络自身建设

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包括软件及硬件。要维护高校校网的正常状态,必须保障电脑硬件能正常使用。一般情况下可实施的措施为:降低自然灾害对电脑软件及硬件的破坏。降低周围环境对互联网信息系统可靠性产生的负面影响。电脑软件是指互联网程序中的电脑系统程序,软件的安全管理主要是保障网络信息书籍的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软件的建设包含防火墙的控制、访问权限的控制、病毒及负面信息防护等的建设。

2.2规范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包括: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不断完善各种管理条例。将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纳入高校常规管理之中,健全安全教学普及制度、网络安全剂病毒监测制度、管理人员岗位制度、用户操作权限及使用登记制度、信息登记制度、内容审核制度等,尽力清除高校校网上的管理死角,保障校网的畅通及安全。要重视专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高级人才的培养,提升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系统安全的前提条件。管理人员的紧急事件、安全培训的相应途径、系统评估标准,这都会为系统的安全提供保障,促使计算机网络系统处于安全状态。高校学生的科研成果、教务信息、学生档案等重要信息,都要有高端管理者亲自管理,对于特别重要的信息,需要做可靠的备份,以免意外发生时造成过大损失。

2.3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守则范文第5篇

从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威胁到了高校的信息安全,现对其中的各个影响要素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原因

计算机网络自身特性的限制是影响高校信息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网络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让一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利用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与不足,通过对互联网的运用,来对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数据进行非法的窃听、篡改甚至是窃取。其二,相关网络信息数据的安全监控体系尤为缺乏,这使得高校计算机管理人员未能对系统出现的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现与处理,往往只是在出现问题之后,再对其进行处理,因而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其三,在网络结构以及安全方面的设置上欠缺合理,一定程度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进而阻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2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病毒一般情况下通过互联网来对相关病毒及进行传播,严重影响到了用户对校园网的正常使用。而其中常见的病毒主要有引导型病毒(BootStrapSectorVirus)、宏病毒(MacroVirus)、文件型病毒(FileInfectorVirus)、脚本病毒(ScriptVirus)以及特洛伊木马(Trojan)病毒等。为此如何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对高校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影响又可分为无意的行为和有意的行为。其中无意的行为主要是由于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较低业务素质所造成的。如,在进行计算机信息日常维护工作或用户权限的设置时,由于自身操作经验的不熟练导致将权限授予给了不合适的客户,进而给校园网信息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有意的行为,则多是网络黑客对高校校园网的恶意攻击与破坏,他们将高校校园网中的数据信息(如教师和学生的个人信息、学校财务信息、学校招生状况、以及相关高科技研究成果等)进行非法的窃取、使用、篡改甚至恶意破坏,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信息安全,对高校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高校计算机管理中信息化安全建设的对策与意见

1加强网络自身的建设

对网络自身建设的加强,主要可以从硬件及软件这两个方面的安全维护进行入手。首先,在硬件方面,它作为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基础内容,其安全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校园网运行效率的高低。为此,相关管理人员务必要对计算机、服务器以及通信链路等硬件设备的安全性进行仔细的检查与维护,并尽量减轻甚至避免由湿度、电磁干扰、温度、灰尘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因素给硬件设备造成的损害,为网络硬件设备的安全提供保障。其次,在软件方面,对其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信息化安全管理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其管理注意事项也较多,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注重用户及账户权限的安全设置工作,对每位用户身份及相关权限进行仔细的验证,并对用户的数量以及用户访问权限的范围进行合理控制。其二,建立起系统的病毒防范体系,以对各种网络病毒进行有效防护,防止校园网信息数据被恶意的窃取及篡改,保障信息的安全。其三,总分利用防护墙技术对访问权限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通过对提供商的补丁进行下载,来修复出现的网络漏洞,进而对内部网络的安全进行保护。其四,对不良信息进行相关的防护建设。针对于与Internet连接的校园网络中掺杂的大量不良信息,应当建立起信息过滤系统,通过字段过滤以及IP过滤的方式,来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

2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加强

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教育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落实。首先就是对校园网用户守则进行科学制定,并加大对师生在网络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力度,以有效提升师生对网络安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能够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觉遵守。其次,就是开设信息安全课程,以在提升学生法制意识以及网络修养的同时,促使其对网络的不良信息进行自觉抵制。另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网络基本安全管理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学会如何修复网络漏洞,防范网络病毒,并知道怎样对密码进行管理,对信息进行保密。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