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校园文化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精选

数字校园文化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第1篇

校园稳定学校保卫处担负着校内公共财物和人员安全保卫的职责。现保卫处配备专职人员4名,下设自主招聘的保安队有队员21名,每天24小时对校园两个大门值守、监控室值班和校园内治安巡逻。人员三班一倒每班只有7人,门卫、监控室都是固定人员。几千万教学设备是重点守护对象,而学生人数集中的食堂、宿舍、晚自习教室往往成为安全防范的薄弱点,也就成为学生打群架、偷窃易发地,这些地点都要派保安设防人员明显排不过来,硬性抽调人员过来,会造成顾此失彼现象。保卫处大胆尝试,在学生中选拔一些品行优良的男同学组建学生护校队,参与晚间校内安全巡逻。每天晚上由一名保安带3名护校队员组成若干个巡逻小组在校内重点地方进行定点巡视,如:晚自习时就在教学楼周边,学生就餐时就在食堂周边,学生回宿舍时就在宿舍周边,学生在操场活动就在场地周边,总之随着学生群游动。如此盯人战术大大降低了学生校内违纪现象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一些事件,也在第一时间被制止,防止了事件的扩大化。对犯小错的学生现场批评教育;当发现有学生不正常地聚集在一起时,巡逻小组就会立刻赶过去将人群疏散,化解了不少一触即发的冲突;当出现严重事件时巡逻小组第一时间通知当天领导干部值班组赶至现场联合处置,实践效果很好,维护了校园安宁。

2组建数字化学生信息员网络,及时化解

各种未遂事件我们常讲防患于未然,对事故的事先防范至关重要。刚迁入新校时我们发现多起打群架发生前我们职能部门毫不知晓,事后处理起来困难也很大,分析案件我们得到结论这主要是不能及时掌握有关信息。经过总结,我们发现,每次学生在酝酿策划打群架之前都会先有一番串联活动,这期间必有信息外漏。抓住这一特点,保卫处在校园内组建了一个学生信息员网络,从每班推荐选拔1名有觉悟的同学担任信息员,每栋教学楼又推荐出1名组长。这支100多人的信息员队伍由保卫处进行组织管理,定期开展活动,期未进行内部总结表彰。自网络建立以来,不断有信息传到保卫处,保安及时出击制止了许多起重大未遂事件的发生,化解了许多同学间的积冤。至今我校未发生一次重大校园治安事件,为师生营造了一个平安校园环境。每年学校在仙林大学城派出所统计公布的全部校园治安事件中仅占案件的1%左右,校内师生安全感满意度年年在90%以上。

3建立数字化学生公寓自管站

培养学生“三自”能力学生公寓管理是学校刚迁入大学城比较头痛的一项工作,学校公寓虽然引入了社会上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但效果不很理想。分析原因:一是这些物业管理公司没有管理技校学生的经验,他们选派的管理员管不住我们这样的技校学生;二是利润最大化是这些公司所追求的目标,在管理成本上也不舍得投入,该配人的地方不按要求配,短斤少两,以此法来减少成本支出,管理效果自然因人员不到位、不熟练而效果不好。但对学生而言我们应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学校决定在引入社会化管理的同时继续参与到相应管理之中,提供人财物支持。校学工处牵头成立了学生宿舍自管队伍,每室选出室长,每层楼设有层长,每栋楼设有楼长,这批“学生头”由学校派住的宿舍监管员负责管理,协助物管进行每天查房、卫生检查、宿舍证件查验、蹲点守候翻墙进出、夜不归宿学生和协助处理违纪者等工作。学生自管队在维护学生宿舍的秩序和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好作用,解决了因物业管理人员不足所带来的管理问题,也实现了学校对学生“三自”能力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培养目标。

4成立数字化学生校园维修队

参与教学设施维护工作学校在老校时,总务维修人员只有3人,且现也年近退休,新校维护的面积多了很多,课桌椅大量增加,原班人分身乏术。要减少公物损坏程度就需要经常巡查,对不爱护公物的学生进行教育,发现有损坏及时维修,这就需要人手。总务处想出新点子,他们与团委合作在学生团员中组建了一支学生校园维修队。校园维修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在总务修理师傅的带领下参与每天公物完好情况巡视,班级课桌椅、门窗、校园围栏、运动器材的维修和维护等工作。此举措实施后大大地减少了校园财产的损坏,提高了教学设施的利用率。这些学习机械、电气的学生也有了动手实践的好机会,在有益校园实践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技能,用自己所学的一技之长为母校服务。学校校园维修队还被市里评为“优秀学生社团”。

5发挥数字化学生“伙委会”作用

全面监管食堂服务质量学校食堂由社会餐饮公司来经营,虽然学校派驻了1名专职监管人员,但也难以全面监控到位,这里有主、客观原因。为弥补数字化管理不足,总务处发动学生参与监督管理,成立了由学生代表组成的“伙食管理委员会”,定期对食堂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综合检查、测评,扩大了学校对社会化餐饮公司的监管范围和力度。“伙委会”还在两食堂大厅设立了投诉台,每天派学生代表坐镇接受就餐者投诉,当天信息及时反馈给食堂经理,由食堂经理做出相应处理意见,如果是食堂方面的问题就责成限期整改。对食堂每日价格、饭菜质量、饮食卫生状况实现全面监管,因此,八年来未发生一次食物中毒和学生因食堂问题而发生的闹事现象。

6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课余时间如何打发?如果我们不闻不问,必定会出乱子。学生业余社团是学生喜爱的群体,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学校领导对学生社团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目前学校已有各种学生社团近30个,参与的学生千人以上,这些社团都是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在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活动,在培养学生爱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学生无事生非现象。这些社团就好像一个个海绵将学生尤其是住校生的业余时间吸收了起来,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不会像洪水一样四处泛滥。学校鼓励社团开展有益的活动,社团也定期在校内外展示自己的风采。从社团的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一些由他们自己策划、组织、实施的活动效果不比老师组织的差。我们只要给他们活动的场所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就可以了,但方向还是要掌控的。学校现已有多个社团被评为市级“优秀社团”。

7选用部门行政小助理,提高部门工作效率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第2篇

作为知识型组织的大学内部,其学术文化应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代表的IT文化也必须是创新性的能够符合学术领域的要求。此两方面基于双向动态变化的结合奠定了数字校园发展的建构基础。信息化建设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校园管理和建设。

(一)服务于高校核心任务信息技术对大学的多个方面都能产生重要影响,但需要分清主次,要利用它与大学的核心任务———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数字校园的一切建设都应以此为中心和主旨来展开。信息技术之核心在于创新而不在于复制。数字校园所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大学的管理、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中,技术所提供的创新性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将之与大学的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服务于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无论在校园中还是在学术团体中,数字校园的首要目标都是要利用互联网来创建一个相互交流与对话的社区,在功能上,数字化也承担着网上考试、网上就业、招生以及相关信息通报等,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BBS、博客、微信群等来实现。而现在需要做的是,让越来越多的校园成员开始使用并建设其基于网络的交流平台。

(三)提供更多的数字化共享资源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大学各种资源的数字化,并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不同院校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有助于开展更广泛深入的教学和科研交流。

(四)数字化本身需要创建相应的支持环境要想支持和创建数字校园,大学首先需要创建一个与之相应的政策与组织结构。“在理想状态下,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支持部门来为各个院系服务,形成一个网络咨询委员会和“红色意见领袖群”,制定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学院的每一个重要部门中都培训一名技术专家,并在学校设置相应的管理人员。与此同时,若想使校园各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及学习中充分利用数字校园的成果,适当地教育与培训同样不可缺少。

二、数字校园管理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举措

(一)建立可靠的信息控制系统要成立专门的安全信息管理机构,建立校园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培养高素质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高校可以组建一支以学生为主体的安全运行维护队伍,由网络中心统一领导、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等用户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和维护力量,力争对突发安全事件做到及时响应,快速解决,保证校园网方便、快捷、规范地运行。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贯穿于安全防范体系的始终,是保证网络安全的基础。各部门配备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度和工作章程,负责并保证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做到及时进行漏洞修补、定期软件升级和定期安全系统巡检,保证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遵循可操作、动态性、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等原则,使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高校应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一是利用行政手段,通过各种会议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二是利用教育手段,通过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三是利用学校传播媒介、舆论工具等手段,通过校刊、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信息安全是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头等大事,除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外,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保证高校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二)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教学信息系统软件承担着海量空间数据的应用和管理能力,需要具备足够空间的数据管理、更新和服务能力,才能保证图文一体化的数字校园管理系统正常运转。数字校园管理系统中的教学基础数据、数字监控数据等海量数据的频繁调用,海量数据管理能力是保障数字校园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第3篇

1.1设计目标面向服务,本质就是以服务协同为中心,组织好各种服务间的工作。从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软件系统项目特点来看,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招生热线管理、数字化图书馆等外部服务形式主要体现为Web服务,HTTPServlet服务,CORBA服务、Tuxedo服务、数据库表接口和存储过程接口等。服务控制系统需要将这些服务通过适配器集成到服务运行构件中,并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供外部调用,通过不断丰富其应用适配功能,不断开发新的面向典型应用的组建标准,使得用户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将已有的各种应用遗留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系统集成到服务控制系统上来。该服务控制系统支持服务交互功能,提供消息传递功能,并以事件基础架构来支持这些功能。还提供合适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支持在异构环境中的组合应用。依据SOA原则,需要使用与实现无关的接口,被调用的服务位置对于调用者应该是透明的,需要支持可互操作性的通信协议,同时可以进行相对粗粒度的、支持重用封装的服务定义,可以作为分布式的异构基础架构进行实现。在框架模型中,构件根据承担责任角度分为功能构件和连接构件,业务过程的扩展体现在连接构件中,同时连接构件负责功能构件之间的交互,服务控制系统就起到了连接构件的作用。在系统中被集成的对象明确被定义为服务,而不是传统EAI中各种各样的中间件系统,明确强调消息处理在集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而且事件驱动成为重要特征]。

1.2系统架构对应于SCA的概念,服务控制系统主要发挥服务注册中心以及服务通道的作用,按主要功能分为4部分,

1.2.1服务配置管理服务配置管理主要实现将开发好的应用服务注册在系统可引用的配置文件中。服务配置使用XML来描述服务的引用位置,这保证了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支持在线演化,即意味着软件在运行期间随着配置参数改变则各个服务能被方便地增加、删除。服务配置,包括服务的声明、输入/输出端定义和服务这程序的位置。

1.2.2服务安全管理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应用软件,很多对应用的访问是要进行安全控制的。针对这一普遍需求,在系统设计了服务安全管理功能。服务安全管理主要是实现安全配置,分布在各处的服务经常被远程调用,服务组件本身必须实现安全设计来完成服务调用者验证等工作。本系统采用的安全策略是应用SpringSecurity对服务访问进行控制。数字化校园管理许多应用服务需要针对服务本身的动态特征提出访问控制要求,即需要对用户的各类角色设置权限。因此,安全配置设计采用Spring框架下的SpringSecurity相关组件作为安全管理组件,服务数据交换的Mule系统也使用SpringSecurity。通过安全管理,可以在HTTP的输入端(inbound)对用户进行认证,配置组件的访问权限。SpringSecurity是通过ServletFileter的方式嵌入整个Web应用,可以进行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的管理,从而提供一种统一的跨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当用户访问资源的时候,就会被相关的过滤器所拦截,进行用户认证和权限判断。在具体设计中通过配置安全元素、配置组件访问权限以及通过拦截器阻挡非法访问来实现服务的安全访问。同时,结合最常用的WebService方法,配置了CXF。

1.2.3服务监控服务监控用于确定监控类型和被监控的服务执行过程数据内容,通过图形界面完成服务运行过程的监控浏览,主要实现实时事件监控和历史事件查询。本系统开发了一个管理控制器实现对服务构件运行过程的监控,通过管理控制台实现对服务注册、服务调用身份登记、服务过程的监控等,实现服务注册、服务调用身份的增删改查,以及上述安全设计。定制轮巡周期实现主动发现注册的服务构件是否可达。监控服务构件运行过程信息,即将存于运行日志库的监控信息通过界面展示,对于异常信息进行提示。在服务运行过程实现便捷的可视化监控,既是了解服务是否稳定运行的需要也是前期调试服务的必须。本监控设计包括2部分,即如何将必要的监控事件入库保存和如何显示这些监控信息。前者又主要包括2类监控事件;一是服务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服务是否被成功调用;二是服务组件本身执行过程的日志。对于监控信息的显示设计,考虑到实时信息数量可能会很多,因此设计了“事件读取状态”(点击记录读取信息内容后该记录被标记为读取)方便监控者从大量信息中关注新出现记录。

1.2.4服务数据交换服务数据交换主要负责服务数据的底层交换,此处引用开源共享技术来实现,完成对不同协议数据格式的转义、过滤等处理。

1.3系统应用过程在服务控制系统应用过程,主要分为服务准备、服务、服务调用3个阶段:

1)服务准备。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和运行环境完成应用服务的制作,包括服务逻辑设计、服务编写与编译、可调用的接口设定。

2)服务。将业务应用服务在配置文件中写明可调用的位置,有特定要求的(如安全调用)需要在配置中说明,然后在服务控制系统中予以。

3)服务调用。将业务应用服务的可调用接口情况提供给调用者,完成调用界面的设计,包括正常以及异常信息的显示;调用过程中,在服务控制系统的服务监控模块可查询服务执行日志,了解服务运行情况。

1.4系统实现环境根据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门户工作方式的需要,构建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式时,需要将应用服务基于Poetlet技术,实现统一信息门户,有效实现校园各类应用服务异构系统的整合。为适应异构环境,本系统选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将XML作为数据格式语言用于服务配置的定义、数据传递等。研发运行环境选择PC服务器作为硬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选择Oracle10g,服务数据交换选用开源系统MULE,目前版本为2.1.1。本系统采用的MULE作为一个基于Java的轻量级消息框架,可以快速地将服务应用连接起来,并且确保在这些应用间交换不同协议的数据。MULE是遵循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系统,它提供了对现有系统的简洁集成方式,即可以集成JMS、WebService、JDBC、HTTP甚至其他的技术。MULE的可扩展性框架允许开发者逐步将更多的应用连接到它的系统,而且Mule透明地管理组件间的所有交互,不管这些组件在底层使用了怎样的传输协议,都可以利用在多个应用间读取、转换和发送数据的消息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

2服务设定

根据SCA的模型框架,本文将服务定义为由服务组件、服务输入端和服务输出端3部分组成。

2.1服务组件基于Java的实现所提供的服务,可以有一个按下列方法之一定义的接口:1)Java接口;2)Java类。产生自WebServicesDescriptionLanguage(WSDL)portType的Java接口,Java实现类必须实现服务接口定义的所有操作,如果服务接口是用一个Java接口定义的,那么基于Java的构件要么实现此Java接口,要么实现接口的所有操作。

2.2服务输入/输出端端点的传输类型有WebService(CXF)、File、HTTP、HTTPS、TCP、FTP等多种形式。不同方式传输时,作为输入/输出端的属性设置不同。其中常用的WebService(CXF)是一个高性能的Web-Service,同时还支持多种绑定,CXF比较适合创建各种不同传输协议的服务。

3服务控制系统验证

服务控制系统只是一个基础,需要通过应用场景进行验证。为了验证以上服务控制系统的可用性,设计一个简单的“用户信息管理(Custmos-Manage)”应用服务作为测试用例。采用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是在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软件中具有典型信息服务操作的小型管理系统,其应用模块都采用目前在业务开发中较常见的网页方式。

4结语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第4篇

1.1设计目标

面向服务,本质就是以服务协同为中心,组织好各种服务间的工作。从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软件系统项目特点来看,教务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招生热线管理、数字化图书馆等外部服务形式主要体现为Web服务,HTTPServlet服务,CORBA服务、Tuxedo服务、数据库表接口和存储过程接口等。服务控制系统需要将这些服务通过适配器集成到服务运行构件中,并提供统一的服务接口供外部调用,通过不断丰富其应用适配功能,不断开发新的面向典型应用的组建标准,使得用户通过简单的配置就可以将已有的各种应用遗留系统和新开发的应用系统集成到服务控制系统上来。该服务控制系统支持服务交互功能,提供消息传递功能,并以事件基础架构来支持这些功能。还提供合适的服务级别和可管理性,支持在异构环境中的组合应用。依据SOA原则,需要使用与实现无关的接口,被调用的服务位置对于调用者应该是透明的,需要支持可互操作性的通信协议,同时可以进行相对粗粒度的、支持重用封装的服务定义,可以作为分布式的异构基础架构进行实现。在框架模型中,构件根据承担责任角度分为功能构件和连接构件,业务过程的扩展体现在连接构件中,同时连接构件负责功能构件之间的交互,服务控制系统就起到了连接构件的作用。在系统中被集成的对象明确被定义为服务,而不是传统EAI中各种各样的中间件系统,明确强调消息处理在集成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而且事件驱动成为重要特征。

1.2系统架构

对应于SCA的概念,服务控制系统主要发挥服务注册中心以及服务通道的作用,按主要功能分为4部分,

1.2.1服务配置管理服务配置管理主要实现将开发好的应用服务注册在系统可引用的配置文件中。服务配置使用XML来描述服务的引用位置,这保证了软件系统在运行过程支持在线演化,即意味着软件在运行期间随着配置参数改变则各个服务能被方便地增加、删除。服务配置XML文件的最基本结构,包括服务的声明、输入/输出端定义和服务这程序的位置。

1.2.2服务安全管理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应用软件,很多对应用的访问是要进行安全控制的。针对这一普遍需求,在系统设计了服务安全管理功能。服务安全管理主要是实现安全配置,分布在各处的服务经常被远程调用,服务组件本身必须实现安全设计来完成服务调用者验证等工作。本系统采用的安全策略是应用SpringSecurity对服务访问进行控制。数字化校园管理许多应用服务需要针对服务本身的动态特征提出访问控制要求,即需要对用户的各类角色设置权限。因此,安全配置设计采用Spring框架下的SpringSecurity相关组件作为安全管理组件,服务数据交换的Mule系统也使用SpringSecurity。通过安全管理,可以在HTTP的输入端(inbound)对用户进行认证,配置组件的访问权限。SpringSecurity是通过ServletFileter的方式嵌入整个Web应用,可以进行用户认证和权限控制的管理,从而提供一种统一的跨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当用户访问资源的时候,就会被相关的过滤器所拦截,进行用户认证和权限判断。在具体设计中通过配置安全元素、配置组件访问权限以及通过拦截器阻挡非法访问来实现服务的安全访问。同时,结合最常用的WebService方法,配置了CXF。

1.2.3服务监控服务监控用于确定监控类型和被监控的服务执行过程数据内容,通过图形界面完成服务运行过程的监控浏览,主要实现实时事件监控和历史事件查询。本系统开发了一个管理控制器实现对服务构件运行过程的监控,通过管理控制台实现对服务注册、服务调用身份登记、服务过程的监控等,实现服务注册、服务调用身份的增删改查,以及上述安全设计。定制轮巡周期实现主动发现注册的服务构件是否可达。监控服务构件运行过程信息,即将存于运行日志库的监控信息通过界面展示,对于异常信息进行提示。在服务运行过程实现便捷的可视化监控,既是了解服务是否稳定运行的需要也是前期调试服务的必须。本监控设计包括2部分,即如何将必要的监控事件入库保存和如何显示这些监控信息。前者又主要包括2类监控事件;一是服务系统的运行情况,如服务是否被成功调用;二是服务组件本身执行过程的日志。对于监控信息的显示设计,考虑到实时信息数量可能会很多,因此设计了“事件读取状态”便监控者从大量信息中关注新出现记录。

1.2.4服务数据交换服务数据交换主要负责服务数据的底层交换,此处引用开源共享技术来实现,完成对不同协议数据格式的转义、过滤等处理。

1.3系统应用过程

在服务控制系统应用过程,主要分为服务准备、服务、服务调用3个阶段:

1)服务准备。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和运行环境完成应用服务的制作,包括服务逻辑设计、服务编写与编译、可调用的接口设定。

2)服务。将业务应用服务在配置文件中写明可调用的位置,有特定要求的(如安全调用)需要在配置中说明,然后在服务控制系统中予以。

3)服务调用。将业务应用服务的可调用接口情况提供给调用者,完成调用界面的设计,包括正常以及异常信息的显示;调用过程中,在服务控制系统的服务监控模块可查询服务执行日志,了解服务运行情况。

1.4系统实现环境

根据数字化校园管理信息门户工作方式的需要,构建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式时,需要将应用服务基于Poetlet技术,实现统一信息门户,有效实现校园各类应用服务异构系统的整合。为适应异构环境,本系统选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将XML作为数据格式语言用于服务配置的定义、数据传递等。研发运行环境选择PC服务器作为硬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选择Oracle10g,服务数据交换选用开源系统MULE,目前版本为2.1.1。本系统采用的MULE作为一个基于Java的轻量级消息框架,可以快速地将服务应用连接起来,并且确保在这些应用间交换不同协议的数据。MULE是遵循面向服务架构(SOA)的系统,它提供了对现有系统的简洁集成方式,即可以集成JMS、WebService、JDBC、HTTP甚至其他的技术。MULE的可扩展性框架允许开发者逐步将更多的应用连接到它的系统,而且Mule透明地管理组件间的所有交互,不管这些组件在底层使用了怎样的传输协议,都可以利用在多个应用间读取、转换和发送数据的消息框架来解决这一问题。

2服务设定

根据SCA的模型框架,本文将服务定义为由服务组件、服务输入端和服务输出端3部分组成。

2.1服务组件基于Java的实现所提供的服务,可以有一个按下列方法之一定义的接口:1)Java接口;2)Java类。产生自WebServicesDescriptionLanguage(WSDL)portType的Java接口,Java实现类必须实现服务接口定义的所有操作,如果服务接口是用一个Java接口定义的,那么基于Java的构件要么实现此Java接口,要么实现接口的所有操作。由Java类定义接口的服务(与Java接口相对)不是远程的。产生自WSDLportType的Java接口是远程的,于此实现的组件类型的XML

2.2服务输入/输出端端点的传输类型有WebService(CXF)、File、HTTP、HTTPS、TCP、FTP等多种形式。不同方式传输时,作为输入/输出端的属性设置不同。其中Web-Service,同时还支持多种绑定,CXF比较适合创建各种不同传输协议的服务。

3服务控制

系统验证服务控制系统只是一个基础,需要通过应用场景进行验证。为了验证以上服务控制系统的可用性,设计一个简单的“用户信息管理(Custmos-Manage)”应用服务作为测试用例。采用的“用户信息管理”系统,是在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软件中具有典型信息服务操作的小型管理系统,其应用模块都采用目前在业务开发中较常见的网页方式。该系统需要达成如下验证目标:

1)服务配置信息须成功被读取,被调用服务须被成功执行;

2)服务运行过程监控信息须成功被保存、读取;

3)服务安全配置须成功被执行。“用户信息管理”(CustmosManage)主要采用B/S模式开发,并调用后端的服务。在B/S的服务端采用JSP的方式提供界面访问以及调用后台的应用服务,Web应用服务器采用ApacheTomcat。应用服务配置在服务控制系统内,以WebService的方式提供,采用Java开发,数据库使用Ora-cle10g。用例系统架构。用于服务调用的安全设计,在Web服务器层面,采用SpringSecurity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Web应用的登录认证。登录认证成功,才能进行后继的操作和服务调用。对于WebService应用,则采用WS-Security的安全认证。

4结语

数字校园文化范文第5篇

高校有它特有的文化和精神。高校的有形资产、人力资源是通过长期积累的。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使命总体上描述了大学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前景。耶鲁大学以“为国家和世界培养领袖”为使命。而加州理工学院以“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扩充人类知识与造福社会”为使命。志向高远、特色鲜明的大学使命指引着高校未来。新升格高校能否树立高远的学校使命,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去创新,培养大师级的杰出人才,提高办学质量,办出有特色有专长的高等教育是每一个新升格高校都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新升格高校在升本之初,就要有追求真理严谨求实崇尚道德的校园文化规划,以便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地传承给每一个学生。

2文献资源对校园文化的影响

2.1文献资源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开展高校的历史传统、管理人才、校园环境、师资队伍及师德、师风、设施都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其中,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天然的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有力地支撑着校园文化的开展。事实上,一个没有充足的文献资源的高校图书馆,不可能使本校的校园文化有效展开。高校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机构,是文化信息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高校文化的物质象征。高校图书馆文化同时也是校园文化中的一部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2文献资源可以激发升格高校校园文化的活力所谓文献资源,是相对于天然资源的一种社会治理资源,是物化了的知识财富,是人们迄今为止收集积累贮藏下来的文献的总和,是一种传承下来的,通过文字、语言、影像、图片等记录下来的人类的文明活动的成果。图书馆是高校收藏各类文献资源的主体,丰富的文献资源及二次开发,不仅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水平,而且直接关系校园文化的开展。因此才会有图书馆、教学、科研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的说法。一所高校图书馆藏书的多少及质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状况,反映着高校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成果。而这种长期积累沉淀的文明,自然地汇聚成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高校升本后,不能简单地按其他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建设方案一簇而就,需要通过文献资源的传承和积累,激发本校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这种校园文化能继续传承和发扬。

3文献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学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决对不是简单的录取分数线提高了,也不是从三年制变成四年制的变化。随着我校升本成功,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转变成培养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在学校职能上从以教学为主,转变成以教学科研并举。学校培养目标,职能的转变,反馈给图书馆,最重要的就是文献资源结构的转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适应升本后学校教学、科研的要求。

3.1文献资源可以激发校园文化认知性高等学校是人类知识传承的重要场所。随着学校升级为本科,仅靠课堂所学而掌握某一方面、某一专业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本科人才的需要。本科学生应是跨专业、跨学科、跨门类的具有“通才”素养的“知识全面的人”。本科院校的学生,除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外,更多要靠图书馆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文献资源。因此,升本学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除了要保持以前专科阶段藏书的专业性外,还要保证文献资源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性,以此支持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全面需要,推进和强化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度。

3.2文献资源可以强化学生人生观教育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影响的主要是人们的精神意念或意志行动。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图书馆文献资源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大的潜移默化作用。在一个有若良好的学风和优越的学习环境的高校里,图书馆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升本后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购中不仅要根据本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方案去组织,还必须考虑本科学生在人格培养方面的需要,精选那些事迹感人、思想高尚、文笔高雅、有正确价值观、充满正能量的人生价值文化用书,精选那些不同时期代表人类文化前进方向的优秀作品,从而在潜移默化和实践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3文献资源可以提高校园审美文化升本高校学生不仅仅满足专业学习,也有更多时间追求高雅艺术。高校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包含着艺术性、创造性、娱乐性,是真善美娱乐活动,一般情况而言,本科学校图书馆不仅收藏着专业图书,也收藏着各种类型的艺术欣赏图书,包括美的艺术、实用艺术或民俗艺术等书籍。同时,作为理工科学校,升本后图书馆也需要增加历史文化、文学艺术、名著、名画、名曲、名片等经典作品,这些历史美学方面的文献资源,是学生陶情冶性的精神食粮。学生对美的追求,是不会区别专业的。图书馆的审美文化资源对于枯燥的理工生活、对学生全面的发展、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开展都是重要的精神食粮。

3.4文献资源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创新升本高校从专业教育转向学科教育,从技能培训转入理论培养。但是创新是学科、产业进步的基本。作为高校学生,他们常常有最新的思想观念,敢于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性变革。作为人类知识宝库的图书馆,它是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系统。升本高校图书馆需要迅速的转变服务方式,应用现代化技术,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新信息,通过专业性、学科性、前沿性的二次文献的加工和整理将分散在不同载体、不同文种中的同一内容或同一主题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扬、集中和整理,编辑成二次文献,可引导学生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对校园文化的创新活动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