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范文精选

数字化课堂

数字化课堂范文第1篇

数学化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依据语文学习的特点,本文就如何应用数字化资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进行分析,希望由此可以改变小学语文灌输式教育的格局。

关键词:

数字化资源;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数字化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分析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应用数字化资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数字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的必要性

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相当于将小学语文课堂放置到更加大的数据资源库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目标,分析小学生知识框架结构,继而改变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调整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由此迎来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格局。详细来讲,数字化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而言,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学素材,使得小学语文教师拥有更多的资源去利用,这对于课堂内容的优化设计而言,是相当有价值的;其二,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方式而言,数字化资源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使得学生和教师融入到更加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由此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其三,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符合当前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其对于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得课堂在更加理想的情境中开展,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而言,是本有帮助意义的;其四,数字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可以使得小学生接触到更加多的内容,无论是当前前沿的科技,还是经典名著,乃至是社会热点,都可以穿插到实际的课堂中去,而这对于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从上述几个角度来看,实现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数字化资源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并非是简单的相加的问题,其需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由此明确实际课堂创新的方案,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展现出高效性的特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法

小组学习采取“一、二、三、”的操作模式进行管理。“一”指一张任务单,它需要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出发,学生依据任务单单上的内容,依次在平台上进行学习。“二”是指知识双向的交流。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对其他同学提出的看法给予意见或建议,在交流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三”是指自学—展示—反馈”三个步骤。有了前面的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这个阶段的基本形式为:将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汇报预习情况,进行展示交流。多开展一些互动的活动,让老师和学生从互动学习中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达成新的目标。反馈这一个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一阶段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前期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测试。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组低19课程《乌鸦喝水》课程教学为例,此课程可以以多媒体的辅助,以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为手法,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打造:首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身穿黑袍子,长了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要求不同的学生小组去猜测,这个动物是什么动物,由此引入到此次课程;带领不同小组进行此次课程生字的学习,熟悉其读音,要求小组成员跟着朗读声音来学习和模仿,接着在PPT上展示下列的图片,要求各个小组找出图片里面的汉字,并且能够准确读出来,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找到最多的汉字,并且读出最多的词汇。接着,以动漫视频展示的方式,来展现课文的内容,要求不同的学生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整个故事,看看哪个小组的演绎最好。最后对于每个环节不同小组的表现进行归纳,找到缺陷和不足,去进行不断改善和调整。

2.分层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根据学生的类型和接受能力来分类,对于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要求也不一样,以及不同层次的辅导,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这是建立在学生掌握小学语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合理地将语文知识结合到生活中。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学生必须掌握前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有独立思考的意识。由于每个班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比如以人教二年级第七组34课程《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于课文的掌握情况不同,此时就采取分层教学的手段,在给予学生布置在线测试任务的时候,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其题目划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类型,以熟悉此次课程内容和文章中的生僻词汇为主导的题目;发展类型,主要以文章中新词汇的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应用为主导的题目;开放类型,给予学生布置想象类型的题目:以小蝌蚪长大了为题,进行小故事编写等。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不同学生的分流,保证其拿到的题目是符合其学习特点的,由此才能够展现出信息技术服务于分层教学的效益。

3.自主学习探究法

通过近两年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操作模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方法:围绕一个中心,依托一个平台,激活两个作用,,提升三种能力。围绕一个中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够达到自主学习的模式。一个平台是指,学校开发的学习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考虑到各个关键因素,依托这个平台来有效结合。激活两个作用是动力,这两个作用分别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师生能够相互关心,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使教学模式得到改革。提升三种能力是目标定位,这三种能力分别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和创新知识能力。这三种能力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得到提高,是达到模式的基本标准。以人教版语文课程《丑小鸭》教学为例,其课程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去看待问题,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此次课程教学可以在数字化资源的帮助下,以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开展:利用信息资源,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阐述丑小鸭的苦恼,并且丑小鸭可以向小学生们求救:请问,我为什么是这样子?你觉得我丑吗?我的兄弟姐妹们为什么都不一样?在这样第一人称的故事情境中,小学生的同情心会被激发,进而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跟随着问题不断去探究的时候,课文的内容也渐渐被学生所掌握,由此就可以保证实际课程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数字化资源,可以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多变,教学效益更加理想,教学互动效果也更加明显。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数字化资源的价值,积极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中去,实现自身教学技巧的不断总结和归纳,而这些对于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效的。相信随着在此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数字化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价值会得以不断展现,由此引导小学语文教学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汪赛.小学二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D].渤海大学,2014.

[2]赵志刚.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浅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98.

[3]宋盈盈.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延安大学,2014.

[4]张霞.改变教学策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2,No.62719:61-62.

数字化课堂范文第2篇

一、智慧课堂的构建方法研究

(一)有效利用校园数字化教育系统

我校在智慧课堂构建理念下,致力于打造校园层面的数字化教育系统,通过发挥校园宏观的建设力量,为教师对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革提供重要的硬件条件,使教师能够在完善的数字化教育系统中不断地做好教研与创新工作,为课程与数字概念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智慧校园系统,基于系统中具体的体系内容做好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真正借助校园智慧课堂环境所提供的客观优势,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凭借智慧平板与希沃系统等重要工具,真正强化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的学习有效性,使教学真正更为高效,实现现代化教学改革目标。

(二)教师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教育素养

教师作为课程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实践者,除了对硬件设施的基础操作方法进行学习以外,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教育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才能赋予智慧课堂以更多的可能性,以更前沿的视角看待数字教学资源,使其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课程内部优化语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真正为语文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教学活力,切实地以教师自身数字化教育素养的提高,为学生学习素养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延伸视野,做好数字化教育设计

在智慧课堂构建指导方针下,教师还应认识到智慧课堂具有较强的延伸性。数字化教育不仅仅是线下课堂中的教育,移动数字设备的发展为数字化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与新的可能性,使其真正突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延伸至学生的生活中,使课后教学有了新的可能,切实强化了教师在学生课后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职能。因此,教师应该随着数字化改革模式延伸个人的教育视野,看到智慧课堂模式更多的可能性,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以及特征,掌握具体的智慧课堂设计方法,真正为后续智慧课堂的构建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途径研究

(一)发挥数据整合分析优势,打造精准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项数据保持敏感,切实利用校园智慧课堂系统,发挥出系统的数据整合分析优势,由此调整课程的整体教学模式,形成更精准的闭环教学平台,切实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师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校园应用的希沃平台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从学生的测试、作业以及课堂学习活动开展模式入手,从中获取学生的语文学习数据,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快速发现学生在现阶段语文阅读过程中存在着对阅读资源描写方法解析较弱的问题,由此针对性地调整阅读教学方法。在讲评试卷时,尤其是阅读理解,教师可利用智慧课堂中的提问功能,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可全班作答或分组作答。若是设置选择题,作答情况一目了然;若是设置主观题,可利用对比讲评的方式,进行勾画对比讲解,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检测更具及时性。在数据分析优势所形成的精准指导模式下,学生的阅读问题将真正得到解决,由此在智慧课堂模式下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如,在《我与地坛(节选)》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对本校教学数据的搜集以及利用大数据进行的分析工作,准确把握学生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导学案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够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形成深刻的印象,促使其更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课后,教师则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的方式掌握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足,通过个性化错题重新解题的方式,使学生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探究,优化知识结构。

(二)利用媒体数字演示资源,创新教学演示机制

智慧课堂的构建,还将赋予高中语文课堂以更丰富的表现机制。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交互式设备已经落实在各个班级中,成为数字化背景下教师的重要教育工具,以及推动课程数字化改革的核心动力之一。在对设备操作进行学习以及提升自身的数字教育素养后,教师能够积极地将媒体资源快捷地应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真正以优化课堂教学演示机制的方式,为课堂的数字化改革打响第一枪。例如,在《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精品》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多媒体设备的熟悉,能够快速地将课前准备的媒体教学资源应用在课堂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屏幕看到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各种精美工艺品,并在结合图片的分析中鉴赏其中的设计美感,使学生能够了解精品的概念。而后,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山东省博物馆中视频资源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对动态视频的观赏,更近距离地走进工艺品的设计过程,并了解工艺品背后每个设计者的努力。在视频的采访环节中,还能让学生更直接地从设计者的表达中了解他们所秉持的精神,由此使学生对工匠精神形成更具体也更感性的理解。通过智慧课堂中数字演示机制的运作,学生将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以更具象的基础认知完成阅读活动,切实实现理解效率的提高。另外,在智慧课堂背景下,智慧平板的普及同样也赋予了学生进行演示的空间。如在《乡土中国》这一整本书阅读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平板系统制作与书籍结构具有一致性的思维导图,之后通过投屏以及教师拍照的方式,建立课堂的数字化演示展评系统。这使学生的学习成效能够以共享的方式展示在全班成员面前,一方面,学生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他人梳理学习思维,另一方面学生能在他人的评价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切实地在智慧演示模式下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构建智慧辅助资源体系,助力课堂减负增效

自主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活动向教师与学生提出的崭新要求,这需要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回归课堂的主体地位,使其以自主学习模式不断地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此,在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环节中,教师应该基于智慧校园系统构建与语文教学活动相适应的智慧辅助资源体系,引导学生在对数字资源的利用下实现个人学习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劝学》这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更高效地完成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借助智慧校园系统提供的学生平板构建智慧课堂辅助资源体系,助力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在学生对文言文文章进行基础认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希沃系统中的古诗词功能,对陌生的文言文词汇进行查询,听诵读纠音,以此辅助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并使学生自主疏通文意,理清文言文文章的表达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平板与希沃系统课前、课后的随堂微课,引导学生在理解微课的过程中完成对《劝学》内容的自主学习。而为了延伸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每周智慧阅读任务,使学生对拓展文言文内容进行阅读,最终切实减轻学生的自主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应用数字智能教育系统,推动教育专业发展

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将呈现数字化的变革态势,以此在教学活动中强化教师的各项教育职能。为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数字化教学观念,并基于智慧校园系统地思考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崭新应用模式,不断地探索其本身的教育价值,以此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数字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育活动的开展质量。例如,在高中语文作业批改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校园系统的智能评卷系统,以数字化系统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智能化的审核。这一审核模式能够通过算法同时处理学生的作业内容,极大地帮助教师减少批改工作量,并以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方式切实地找出学生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对学生作业内容的审阅将形成双重保障。在基础问题指出后,教师再次审核,重点围绕学生的作业内容,对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等进行评价,以此在智慧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如,针对传统教学中板书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对希沃白板的利用以及课件资源的设计,提高课堂信息传递模式的快捷性,减少课堂中所出现的无效时间。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的教学中,针对既定的教学目标——本文中人物出场的特点以及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中往往利用板书的方式对人物信息进行呈现,这些内容的板书书写过程以及后续学生的笔记过程,将大大增加课堂中的无效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希沃白板投屏提前准备好的随堂课件资源,以放映课件的方式节省板书书写时间,直接将人物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切实地减少课堂中的无效时间,以智慧课堂的技术优势真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五)巧用线上教育智慧平台,形成立体教育体系

在智慧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线上教育平台的教育优势,打造具有立体性的智慧教育体系。这需要教师在切实掌握智慧教育设计方法后,打造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具有一致性的线上课程,以此使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形成融合关系,进而使学生在更为立体的闭环教育体系下更好地巩固与延伸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最终切实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故都的秋》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智学网中的本地课程构建功能,打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线上课程,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线上课程的引导完成对文章的预习活动。线上课程的构建使学生的预习活动能够更具有指向性,真正在课程框架下对课程形成清晰的具体认知,为线下课堂中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可在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通过智学网上的总结性课程,对精练的课程重点内容进行具体的巩固学习,以此使课堂所学内容在线上课程的帮助下形成更深刻的认知。通过教师的设计活动所构建的线上智慧课堂,使高中语文智慧课堂真正得到了延伸,最终在融合模式下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教育平台的师生沟通渠道延伸指导职能,在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具有时效性的指导。这使高中学生在课后学习时间中,可以将自己探究无果的问题在线上平台上求得教师的帮助。教师通过线上平台的沟通渠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方向。通过智慧课堂的数字平台优势,学生的课后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有效保障,并在教师的时效性指导下灵活利用课后学习空间,真正实现课堂与课后的有机融合,促成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切实提高。

(六)建立智慧教研数据系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

数字化课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革;数字化;计算机;网络;教育;艺术;教学

当下,数字、信息、网络正在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地渗透到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

国内大学相继投入到了这既是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中。然而,尽管有些学校已经采用了一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但是还在沿用数十年来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电化教学设施设备变成了利用率很低的简单摆设,真正起决定性变化的管理和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却没有随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进行相应变革。面对知识全球化和民族素质提高的教育要求,以及一系列的教育市场化竞争的挑战,如何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顺应变革的潮流,是各个院校的当务之急。

1、教育环境的变革

信息时代是一个快捷的时代,效率之高、信息量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教学环境的变革是信息有效共享与集成,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其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来控制和操纵整个专业系统的教学和管理事务,对教育教学过程必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有利于艺术设计高校教育的信息交流、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计算机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用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随时方便地进行检索。专业考试与成绩管理系统中可以做到课程设置,试题编辑,自动出卷,试题库整理,成绩录入与查询等多项功能。数字化工作室可以使学生自主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探索知识,获得知识的能力。

此外,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给学生以更多的信息知识,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网,可实现院、校之间的网上教学,一些知名的专家教授可以足不出校而面向全国艺术设计教育机构。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存在的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2、教学方式的变革

目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已经广泛采用现代数字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并由此引发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的改革已成为共识。

这样一来,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课堂教学不再局限在有形的教室中,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无形的扩展,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途径,使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课堂教学可以达到更加多元化及协作化的学习模式,进一步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前,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学生的个性得以觉醒,创新精神得以彰显。所有这一切,都将最终导致教育理念的转变甚至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数字化教育平台上,可以提供多方位的教学服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试验、科研有效结合起来。如网络教学平台中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乃至个别化学习,在线学习、电子邮件、远程教学等各个部分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交互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新的教学形式。更有价值的是,因为每个教学内容的数据都储存在服务器上,数据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被调用,教学信息更容易分享,教学环节更容易整合。

3、教学管理的丰富

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还原本真课堂,通过数字监控进行公开课的课堂教学观摩,给予课堂上的教师、学生尽可能少的影响。

我们可以实现教师自我教学水平的提升。很多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教师的个人发展,不仅是听专家报告、参加教研活动,更在于自身的针对性的实践和思考。数字化设备可以为每一位愿意提高自己的教师自动记录着真实的课堂,无需外人帮助,需要的只是上课后在网络上静心点击和自我对课堂的感悟。

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欣喜地积累着优秀的教学资源。很多好的教学课案如果不及时地记录下来,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丢失。借助数字化设备,一些优秀的课堂实录、设计过程等将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不仅使宝贵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后便于知识管理,为学校积累具有本校特色的优秀教学资源,也为每一位成长中的教师保留着一份宝贵的财富,一段成长的足迹。

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教学实况直接变为网络上可以实时播放的视频流和音频流。这种技术手段的改进,为远程专家实时点评、课后专家远程诊断、教师互评、学生学习、自我反思、网络教研、行政考核等提供了真实感性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人性化教学管理,提供更贴心的教学服务,建立起更好的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深化改革,持续创新,使学校向一流高校的美好前景稳步迈进。

4、设计专业的新增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在与计算机技术、工业、建筑、管理等学科的不断交叉中,衍生出许多新专业,如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目前,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动漫制作、游戏策划、游戏设计等数字化专业亦成为了热门。

不过,就其归属而言,数字化艺术设计还是艺术学的分支。它虽然以计算机为依托,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技术问题,但始终以艺术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在题材、技巧、观念等方面深受传统艺术的影响。当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作品数量还不是很多,影响还不是很大时,数字化设计只是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之一,随着数字化艺术设计的日益普及,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数字影像、体验时代,成为当下使用最为频繁的关键词。DV、Flash、电子杂志、动画、网络游戏日益成为新生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数字设计艺术作为新的艺术门类,正在以新产业主体的形象迅速涌入我们的视野,数字化艺术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之一。

5、辅助设计的帮助

数字化课堂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数字化/直观化/运用/拓展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音乐课教学中。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得到人们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声乐教学中能否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呢?可以。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声乐教学直观化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

声乐教学要能够象一些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课那样直观化就好了,很多教师和学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声乐教学的直观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正使它逐步变为现实。

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要负出巨大的体力代价与时间代价。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某字或某段声音要“圆一点”、“亮一点”、声音位置要“高一点”、“低一点”等,这往往要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多次才能达到;再者,传统方式下的声乐教学是没有自身参照物的,有的参照物是教师的演唱和大师的录音磁带,学生无法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教学中无法保持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瞬间产生的歌唱灵感;对磁带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削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创造能力,而现在,一台普通的多媒体电脑再加上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能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就可以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了,这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的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身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如声音的位置、咬字、音准等,这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分制阐述。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实施环境

声乐教学所需要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条件较好的单位,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档次配置的好一些,条件一般的单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设备就可以了。总的说来,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声乐教学,在设备硬件上应选用586档次电脑,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较高档次能录音的声卡),一支麦克风和一对监听音箱,以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软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软件等;在外部环境上,上小课要求有一间相对独立的房间,大课可单独设立或与音乐多媒体教室共用,只要环境对录音影响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麦克风和监听的选择上,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购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课的地方对监听要求高一些,以提高声音的保真度。此外,还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音频软件操技能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备直观性,我们在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其做法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演唱的段落录下来,把几次演唱的声音做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如何调动自己的歌唱状态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为例来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在正式进入歌曲演唱的教学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练声训练。必要的练声训练,是教学生把握正确的歌唱状态的基本途径,这时我们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随着歌唱状态的进入,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声音位置,抓住练习中出现的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如在练习至高声区时,教师常说口腔打开,气息下沉支持等。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学生做起来就未必轻松,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在高声区的练声全部录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听录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状态下的波形段落,让学生对比音色变化的细微感觉,如口腔未充分打开时的“扁”,气息不足及上浮时的“白”与“涩”,学生在对照录音后可再次练习、比较,这样可使学生较快地找到声音的正确位置,并且还不容易丢失这种正确的歌唱状态。(2)咬字、吐字的纠正歌曲《松花江上》的开头处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区(1=bE),“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归韵时间长的错误,从而浪费音符时值,影响乐曲的表达。这时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取舍,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矿”一句中的“那”字,声母发音是“L”还是“N”,通过录音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高潮“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较强烈的音头来表达,但学生在演唱时常会顾忌音高、情绪等多种因素,把强调“爹”字的归韵形成很慢,教师此时会常停下来讲情绪,“爹”字要一气呵成,可往往是说了半天,学生仍然找不准点,收效不明显。如果教师面对屏幕,用铅笔工具先做出一个音头,标出时间点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会使学生一下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省时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准的纠正:这里所说的音准问题是指因歌唱状态的不正确而引起的音准问题。声乐演唱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特定的音区中,演唱者常会因声音的位置、气息等原因造成音准问题,这一问题很难解决,尤其是对于歌唱技能还不能够熟练运用的学生而言,更难解决此时的音准问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歌唱者的内心音高是准确的,是歌唱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音准差异,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演出者难以察觉,而听者一听就明白了。如“爹娘啊”这一句,“爹”字是乐曲的最高音,又是闭口音,很不好唱,音准容易偏低,此时,教师可将音高不准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问题,然后修正音高,树立听觉上的准确,再告诉学生应将歌唱状态做细微的调整,如气息不够,咽腔打开不够,声音位置偏低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够音高”。

(4)音乐感觉的培养:教师在完成声音和歌曲演唱的训练后,便开始强调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歌曲表达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先讲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这种方式对于还够成熟的学生来说要一次合成,难免有不到之处,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因为这不但有对作品理解上的问题,也有歌唱技术上的问题。在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这样做;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甚至可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演唱情感,再让学生不做停顿地演唱歌曲,这样录上一两遍,再选择较好的一遍进行演唱指导,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帮助学生改进。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共有两句,分别位两个乐句的开头,这两句在演唱处理上就有着不同的区别,第二句应当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动些。教师可以用铅笔工具修改学生的演唱,调整两句的音响度与个别字音头,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现丰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一段中,渐强与渐弱的处理非常明显和重要,教师可用铅笔工具对波形进行处理,勾画出乐句处理轮廓,帮助学生找准渐强与渐弱点及时间、段落,从而快速把握乐曲的处理,此外,在需要有气口的位置处,教师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气口,以帮助学生找出位置点。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对声乐教学的拓展

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

1.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声乐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钢琴自身的音准问题,二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不但如此,数码音乐教学方式还可将多声音乐教育引入声乐小课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演唱同时,还能接受多声演唱训练。

3.把舞台表演引入声乐教学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在计算机上加载数码摄像头,即可将学生的演唱过程适时地录下播放,培养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数字化课堂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化/直观化/运用/拓展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音乐课教学中。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得到人们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声乐教学中能否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呢?可以。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声乐教学直观化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

声乐教学要能够象一些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课那样直观化就好了,很多教师和学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声乐教学的直观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正使它逐步变为现实。

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要负出巨大的体力代价与时间代价。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某字或某段声音要“圆一点”、“亮一点”、声音位置要“高一点”、“低一点”等,这往往要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多次才能达到;再者,传统方式下的声乐教学是没有自身参照物的,有的参照物是教师的演唱和大师的录音磁带,学生无法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教学中无法保持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瞬间产生的歌唱灵感;对磁带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削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创造能力,而现在,一台普通的多媒体电脑再加上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能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就可以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了,这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的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身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如声音的位置、咬字、音准等,这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分制阐述。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实施环境

声乐教学所需要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条件较好的单位,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档次配置的好一些,条件一般的单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设备就可以了。总的说来,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声乐教学,在设备硬件上应选用586档次电脑,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较高档次能录音的声卡),一支麦克风和一对监听音箱,以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软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软件等;在外部环境上,上小课要求有一间相对独立的房间,大课可单独设立或与音乐多媒体教室共用,只要环境对录音影响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麦克风和监听的选择上,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购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课的地方对监听要求高一些,以提高声音的保真度。此外,还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音频软件操技能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备直观性,我们在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其做法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演唱的段落录下来,把几次演唱的声音做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如何调动自己的歌唱状态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为例来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在正式进入歌曲演唱的教学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练声训练。必要的练声训练,是教学生把握正确的歌唱状态的基本途径,这时我们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随着歌唱状态的进入,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声音位置,抓住练习中出现的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如在练习至高声区时,教师常说口腔打开,气息下沉支持等。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学生做起来就未必轻松,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在高声区的练声全部录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听录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状态下的波形段落,让学生对比音色变化的细微感觉,如口腔未充分打开时的“扁”,气息不足及上浮时的“白”与“涩”,学生在对照录音后可再次练习、比较,这样可使学生较快地找到声音的正确位置,并且还不容易丢失这种正确的歌唱状态。(2)咬字、吐字的纠正歌曲《松花江上》的开头处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区(1=bE),“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归韵时间长的错误,从而浪费音符时值,影响乐曲的表达。这时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取舍,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矿”一句中的“那”字,声母发音是“L”还是“N”,通过录音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高潮“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较强烈的音头来表达,但学生在演唱时常会顾忌音高、情绪等多种因素,把强调“爹”字的归韵形成很慢,教师此时会常停下来讲情绪,“爹”字要一气呵成,可往往是说了半天,学生仍然找不准点,收效不明显。如果教师面对屏幕,用铅笔工具先做出一个音头,标出时间点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会使学生一下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省时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准的纠正:这里所说的音准问题是指因歌唱状态的不正确而引起的音准问题。声乐演唱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特定的音区中,演唱者常会因声音的位置、气息等原因造成音准问题,这一问题很难解决,尤其是对于歌唱技能还不能够熟练运用的学生而言,更难解决此时的音准问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歌唱者的内心音高是准确的,是歌唱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音准差异,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演出者难以察觉,而听者一听就明白了。如“爹娘啊”这一句,“爹”字是乐曲的最高音,又是闭口音,很不好唱,音准容易偏低,此时,教师可将音高不准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问题,然后修正音高,树立听觉上的准确,再告诉学生应将歌唱状态做细微的调整,如气息不够,咽腔打开不够,声音位置偏低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够音高”。

(4)音乐感觉的培养:教师在完成声音和歌曲演唱的训练后,便开始强调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歌曲表达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先讲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这种方式对于还够成熟的学生来说要一次合成,难免有不到之处,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因为这不但有对作品理解上的问题,也有歌唱技术上的问题。在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这样做;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甚至可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演唱情感,再让学生不做停顿地演唱歌曲,这样录上一两遍,再选择较好的一遍进行演唱指导,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帮助学生改进。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共有两句,分别位两个乐句的开头,这两句在演唱处理上就有着不同的区别,第二句应当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动些。教师可以用铅笔工具修改学生的演唱,调整两句的音响度与个别字音头,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现丰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一段中,渐强与渐弱的处理非常明显和重要,教师可用铅笔工具对波形进行处理,勾画出乐句处理轮廓,帮助学生找准渐强与渐弱点及时间、段落,从而快速把握乐曲的处理,此外,在需要有气口的位置处,教师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气口,以帮助学生找出位置点。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对声乐教学的拓展

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

1.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声乐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钢琴自身的音准问题,二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不但如此,数码音乐教学方式还可将多声音乐教育引入声乐小课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演唱同时,还能接受多声演唱训练。

3.把舞台表演引入声乐教学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在计算机上加载数码摄像头,即可将学生的演唱过程适时地录下播放,培养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