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货币培训

数字货币培训范文精选

数字货币培训

数字货币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农村普惠金融;路径与建议

一、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历程

截至2019年11月12日,全球加密数字货币共有4789种,交易市场20888个,总市值1.68万亿元。随着数字货币规模的增长,数字货币逐步被大众接受和使用,特别是2020年全球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公众对电子支付和移动支付的需求,全球各国家和地区央行都加快了本国和地区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中国已经走在了前列。梳理数字货币的发展变迁发现,比特币和天枰币的发展是数字货币史上的重要事件,对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有重要启发。

(一)数字货币的重要变迁

数字货币的前身是比特币。比特币最早是由中本聪提出的去中心化支付体系,并且他挖出了首批区块50个比特币。在随后的十年里,比特币最多时候增长了2000万倍,当时拟定的利率为1309比特币=1美元。8年后,这个汇率已经倒转过来了,到2017年4月,1比特币=1309美元。2010年比特币首次用于商业交易,有人用1万比特币买了两个约翰爸爸牌比萨,被人调侃是史上最贵的比萨。随后以太坊、瑞波币、泰达币等数字货币逐步发展,直到2019年6月脸书推出天秤币引发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天枰币是基于区块链的稳定币,可以用于支付、货币兑换、储值、交易等多个场景。天枰币试图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支付体系,天枰币吸引了商业巨头的研究和关注。但天枰币挑战各主权国家货币并可能取代部分落后国家货币,也会滋生反洗钱领域的金融风险,所以多数国家并不十分支持天枰币的发行。2020年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大家意识到移动支付在终端的优势。全球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从原来消极变得更为积极,开始加快本国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新冠疫情暴发改变了公众的支付习惯,增加了公众对电子化和无纸化交易的需求,侧面促进了法定数字货币的推进。

(二)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历程

我国从2014年开始在数字人民币领域进行探索,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14~2016年,是数字人民币的探索期。2014年央行成立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并开始数字货币的系列研究工作,数字货币的原型法案完成两轮修订。2016年成立了中国数字货币研究所,牵头数字货币业务的全面推进。第二个阶段2017~2019年,是数字人民币的研发期。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加快数字人民币各项研发,相关数字货币专利技术陆续就位。近几年申请84项相关专利,搭建了中国第一代央行数字人民币原型,同时提出现金的定位、双层运营体系、可控匿名等基本特征。第三个阶段2020年以后,是数字人民币落地阶段。在这个阶段数字人民币开始在各应用场景测试。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等地及冬奥会陆续进行试点测试业务,应用场景逐步扩大到电信、教育、医疗等国家重点领域,数字人民币在移动支付行业巨大的用户基础和使用习惯培养下已具备清晰的渗透脉络。截至2021年10月,全国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约1.4亿个,累计交易金额达620亿元人民币。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到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娱乐休闲、购物消费等领域,都已经出现了数字人民币的身影。2022年伊始,央行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上线,并且冬奥会大规模应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终端方面,包含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五大行及腾讯、华为、小米、美团、京东等科技巨头也纷纷入局,陆续宣布已经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

二、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性质和优点

(一)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性质

中国人民银行范一飞在2020年发表的《关于数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义分析》中指出,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与纸钞和硬币等价的法定货币。从性质上看,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简单地说,以前央行需要印发现金人民币,而现在是将数字人民币发放到民众手中。与实物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改变的是货币的技术形态和外在表现,并没有改变货币的价值内涵,它仍然是以国家信用为支撑,是央行的负债。第一,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由国家背书,具有主权性和法偿性。第二,数字人民币在形态上是数字化的,是以区块链为技术的加密货币,加密数字串包含了数字人民币的金额、所有者标识以及发行方标识等,体现了所有现金纸币能体现的内容。第三,数字人民币具有安全性和排他性。加密数字串和密码算法保障了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和排他性,这也是数字人民币远远优于电子货币之处。

(二)数字人民币的优点

数字人民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具有明显的优点,主要体现在:1.双层运营。数字人民币采取双层运营,即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运营模式。由央行按照100%准备金将数字人民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再兑换给公众。这个发行机制与目前纸钞的发行完全是一样的,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之后,商业银行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可以开立自己的数字钱包,到各商业银行的网点去兑换数字人民币。双层运营的优点,一是在现有货币运行框架下,让法定数字人民币逐步取代传统纸币,利用商业银行在基础设施和服务上的成熟经验和储备,充分使用原有的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二是可以避免因为信息传达不充分或者决策偏差带来严重的后果,分散化解风险,防止金融脱媒,同时增加商业银行的竞争,有利于金融创新。2.匿名可控。数字人民币深度运用区块链技术,设计了基于加密字符串的数字人民币表达式,可同时实现可控匿名。匿名性是指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实现小额匿名功能。可控性是指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大额依法可溯,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中起到追溯作用,防范金融风险。3.节约成本。人民币现金货币成本包含了生产成本、存储成本、运输成本、流通成本和销毁成本。从结构上来看,人民币现金运行中生产成本占比达42%,其他环节成本占58%。而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是一串加密的数字符号,基于密码学及区块链算法,通过网络发行和流通,由此带来巨大的成本替代效应。4.数字支付效率高,智能性高。数字人民币是可以用于数字支付的货币,结合了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应用。支付和清算的效率更高;可以实现智能性,可以指定人群和限定领域。比如设限定利率或指定一些经济活动,可以实现更加智能化。

三、数字人民币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并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数字人民币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过数字技术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的优势,助力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农村普惠金融的降本增效

在传统普惠金融模式和技术条件下,普惠金融一直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由于开设机构网点的高成本和客户的分散性,过去金融机构网点很难渗透到农村偏远地区,导致农村金融基础弱,金融网点覆盖少,缺乏成熟的配套措施。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决定社会经济运行的有效性,高效的资源配置也带来了财富分配上的马太效应。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面临着金融服务短缺不足的情况,缺乏金融杠杆的撬动,脱贫致富困难。数字人民币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联通下,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减少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的限制,推动解决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助于降低普惠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数字人民币由人民银行推动、主办行各司其职、协同配合机制,形成职责明确、定位清晰的普惠金融发展局面。在业务开办、金融产品运用方面给予倾斜。金融机构依托数字人民币开展各类金融创新产品业务也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二)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

在农村金融服务覆盖方面,主要还是传统金融机构发挥着骨干和主渠道作用,也有不少的金融机构处于收缩状态,在县级以下没有设金融服务网点。现有农村金融服务对象主要为农村的中小企业和专业大户,很难覆盖到普通农户。涉农企业和农民往往缺乏硬信息和可抵押资产,再加上通常农业生产规模小、周期性强、不确定性大,因此他们很难达到传统金融部门信用评估的要求。数字人民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探索开展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开发多元化、特色化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精准匹配能力。借助金融科技赋能,优化服务流程和方式,优化授权授信机制,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电子支付业务,有效服务边远地区。(三)数字人民币可以改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低、市场化程度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十分突出。根据《2019年央行的普惠金融报告》,农村地区成年人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为76.21%,远低于85.37%的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地区近1/4的成年人没有使用电子支付。特别是农村的老年人和贫困人群,对于移动支付不会使用甚至不信任、不敢使用,导致他们无法享用普惠金融产品。数字人民币的推出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数字人民币由央行层面直接推动与金融机构和电商平台、直播平台、旅游平台协同发展,助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业态与新模式,构建促进脱贫地区农民增收的数字经济生态,引导和拉动农民创业和创收,也可以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改善农村普惠金融区域发展不均衡局面。

(四)数字人民币有助于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

数字人民币以人民银行为依托。一是有助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改善信用环境,改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协调各部门关系在信用指标体系的建立、信用系统的建设等方面满足金融机构的业务管理要求和借款人对金融产品的灵活选择需求。二是优化金融机构定位,关注金融业社会责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三是对于农户信息持续录入和完善,在诱导性营销、消费者信息泄露、金融欺诈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四是可以改善农村普惠金融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关注多、使用少、操作复杂、信息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增加对农民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可靠的线上普惠金融服务。

四、数字人民币应用于农村普惠金融的路径探索和建议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以及广泛应用,可以提高支付的可得性和便捷性,使农村普惠金融更好地发挥功能。数字人民币应用于农村普惠金融的路径探索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数字人民币设计和服务,提升可得性、便捷性

设计更为明晰简洁的支付界面,使数字人民币的支付钱包方便易懂,满足不同群体,特别是金融知识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对移动支付利用率不高的人群的使用需求。作为新的支付方式,增加在农村和落后偏远地区的场景测试,完善各项功能,降低使用门槛,提升用户体验,提高数字人民币普及率。

(二)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城乡的通信设备、宽带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更新换代,使其具备接受数字人民币的硬性设备条件。增设银行卡受理终端、畅通结算渠道、引入电子支付业务等措施,探索脱贫地区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模式。构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数据的通畅性和使用率,深度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完善数据处理功能,提高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和电子支付的普及率。

(三)加大对农村金融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

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系统性了解,应深入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和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认知度;提高落后和偏远地区的金融知识的传达及金融产品的可接受度;增强普惠人群对正规金融机构和服务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从安全、合规、合法的渠道获取普惠金融服务;设计更为简单方便的视频动画和宣传板报加大对数字人民币的宣传,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接受移动支付工具,享受数字人民币的红利。

(四)构建数字人民币的存款保险机制

逐步完善数字人民币的相关法律,建立数字人民币的存款保险制度,从发行、流通、监管等环节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保护储户的利益。提升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的信任度和安全感,为进一步普及做好制度保障,也为数字人民币应用于普惠金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J].软件学报,2018-29(09)

[2]李国辉.数字人民币设计和用途主要是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N].金融时报,2021-11-10

[3]赵碧.将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设计和使用[N].中国产经新闻,2021-11-11

[4]王炳楠.国际战略视角下的数字货币发展研究[J].新金融,2020-07-15

[5]赵桂刚.数字人民币应用于普惠金融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金融,2021-04-10

[6]马若微.什么是中国版数字货币[N].领导科学论坛,2020-12-15

数字货币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金融系统;双重影响;意见建议

早在202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究所就率先在雄安、苏州、深圳和成都四个地区进行了数字人民币的非公开测试。一时间,数字人民币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讨论的热点话题,既有支持数字人民币普及的人民群众,也有很多采访者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前者认为数字人民币是适应时展的货币必然选择。从现实意义角度看,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有助于节约成本,提升支付安全,更好地维护国家货币的发行权,稳定金融市场。而后者则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可能会出现系统安全风险、数据非法泄露风险以及被盗风险等等。因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我们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1数字人民币的基本特征与运营模式

数字人民币作为网络信息时代传统货币的创新模式,数字人民币是以技术演变作为驱动力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推动金融产业创新,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体系。通过数字人民币发行能够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提供数字人民币支持,更好地规范数字化资产交易。与传统的人民币发行模式相比,数字人民币在创造、发行、流通环节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质[1]。首先,数字人民币具有不可伪造性和可控匿名性。除了发行主体以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无法对其进行造假。可控性是指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信息,只有央行才能够对其进行追踪。虽然当前对这一特性仍有争议,但作为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方,既需要数字人民币便捷发行,也需要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而隐蔽性特征则表现为,即使银行和商家相互串通,没有消费者的受益,也不能对数字人民币交易历史和使用途径进行信息获取。其次,数字人民币具有不可重复花费性和安全性。数字人民币不可多次交易,一旦出现重复交易问题,应及时地终止交易。数字人民币在交易过程中不会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失。其安全性技术可以依靠物理手段进行保护,也可以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进行协助。再次,数字人民币具有可分性、可传递性和可编程性。数字人民币可以根据实际账面数额进行交易,可传递性可以实现数字人民币向实体货币一样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可编辑性可以确保数字人民币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但这一功能只有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央行才可以行使。最后,数字人民币具有兼容性,数字人民币在发行和流通过程中会尽可能的参照实体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办法,实现数字人民币与现实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从当前央行法定数字人民币发行管理的相关政策框架看,数字人民币主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其顶层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发行首先由中国人民银行将数字人民币发行到商业银行业务库[2]。第二层是商业银行对公民商业银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数字人民币发行的要求,将数字人民币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模式。之所以会选择二元运营模式,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人民银行服务和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系统主要是网联系统和大额支付系统,难以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进行小额的数字人民币服务,因此将商业银行纳入到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运营之中,将会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更好的节约成本。第二,当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金融端服务模式已经非常成熟,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因此选择二元运营模式更符合当前的金融系统发展实际需要。

2数字人民币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双重影响

数字人民币的出现符合信息时代背景下金融系统发展的现实需要,虽然数字人民币没有大面积普及,但从现有的经验和结果看,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会对我国金融系统产生正向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金融系统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的出现也会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有必要明确数字人民币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双重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金融系统效率。数字人民币引入金融系统,有助于金融系统运用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金融系统工作效率。当数字人民币大规模发行之后,会推动货币供应量而发生重大变化。而随着货币供应方式的变化,会引起金融市场波动。相应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大量发行,也会使金融监管机构和运行体系发生新的变化。在数字人民币的大规模运用过程中,需要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转型升级,更加契合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引入数字人民币发行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结算效率,由原来的分钟结算级别上升到秒结算级别。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发行有利于跨境结算成本降低。数字人民币发行可以使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出现新的变化,进一步降低实物货币需求量,在数字信息技术支撑之下,提升金融资产的转换速度。数字人民币大量发行,存款货币将会向现金货币转换,银行可能面临挤兑风险,相应的也会对金融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商业银行和亲融机构必然会按照央行的相关要求,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信贷经营能力,更好地应对数字人民币发行产生的影响。从长远看,数字人民币的发行虽然会加剧金融系统之间的竞争,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会使金融系统趋于稳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金融贡献。数字人民币对金融稳定性存在一定冲击。在看到数字人民币发行的优势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数字人民币会对金融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冲击。首先,改变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联性。传统货币形势下,商业银行需要接受央行的指导、监督和检查[3]。而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央行与商业银行可能由原来的指导监督关系转变成为竞争关系,在经济波动或其他大事件影响下,存款人为了有效地降低风险,会将商业银行的存款转变成为数字人民币,相应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现金流失,降低市场货币的流动性,从而助长经济波动。其次,对现有的金融管理制度会产生冲击。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大量发行,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数字人民币管理的现实诉求。特别是当金融危机或经济波动背景下,大量市民会将自己的金融资产通过商业银行兑换成为数字人民币,将风险转嫁给央行,从而减少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如果金融管理制度不创新、不完善,就很难对转嫁风险进行有效监管。与比特币等数字人民币不同,央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仍然以中央银行作为核心,由于数字人民币自身具有匿名性的特征,很容易被网络黑客盯上,将数字人民币作为主要攻击目标,会形成数字人民币网络安全挑战。

3应对数字人民币发行的立场与建议

数字人民币作为现代技术支撑之下人民币的另外一种形式,能否承担起与传统人民币同等责任和功能还存在着不同看法、不同声音。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适应金融系统,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方面,要积极推广数字人民币试点,加快数字人民币发行步伐。另一方面,要构建更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央行还要以上银行建立更为完善的沟通对话机制,为数字人民币发行落地提供更为完善的组织保障和监管保障。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数字人民币发行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因此在数字人民币发行之前应通过试点工作积极总结经验,规避风险。同时还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将其作为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前车之鉴。以美国为例,美联储认为美国的电子支付方式已经得到广泛使用,无论是移动应用程序还是支付解决方案已经为数字化支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但美联储认为当前还没有发行数字货币的必要。同时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发展需求,美联储支持各类银行机构、企业和消费团体形成不同的工作团队,为建立快速放在安全的数字支付系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组织团队支持。我国已经在雄安、成都等地开展了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式测试。事实上,当前我国数字金融和第三方支付已经超过了多数国家,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从目前看,在支付领域并没有迫切引入数字人民币的需要。相反,如果大规模发行数字人民币可能会对现有的支付形式产生冲击。因此中国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基础之上,还要加大对数字人民币发行的研究和筹备工作[4]。只有做好前期准备,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提供稳定的技术平台、应用场景和便捷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需求。从目前看,发行数字人民币不设时间表,但要做好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充分准备,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提供技术屏障。当前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数字人民币发行工作,各个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法定数字货币发展。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我国应对法定数字人民币发行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并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形成严密的技术方案。有步骤地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谨慎地推动互联网企业进行小范围的数字人民币发行尝试。为此,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将其作为数字人民币发行的重要技术保障。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对数字人民币全流程管理,可以实现对数字人民币流向的全账本追溯,对整个交易流程数据的全覆盖。而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数字人民币的流动方向进行定期分析,从而更好地跟踪社会组织和个体对于数字人民币的需求情况,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持。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将会实现更高算力、更精密的算法,通过深度学习和机器人学习等算法来模拟货币需求量和货币流转过程,从而帮助政府制定更精准的数字人民币发行方案。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为更好地应对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工作,中央银行应联合其他部门成立数字人民币领导工作小组,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分工,通过协调规划等方式,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提供组织保障[5]。同时,领导小组还应该结合数字人民币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定更为严密的制度机制,为数字人民币推广提供制度保障。在数字人民币发行之前,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宣传和培训。一旦大规模发行,就要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有国家背书的数字人民币,对于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同时可以开通数字人民币货币通道,政府相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在支付过程中要将数字人民币作为首选,通过政策支持和政策宣传,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效率和推广效率。在数字人民币宣传过程中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群众接收难度。对于教育程度低和残障人士要派遣工作组和专门人员,对这些需要照顾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一步提升弱势群体对数字人民币的使用熟练度。提升国家对数字人民币的监管水平。当前我国针对数字人民币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并没有对数字人民币的法律地位、监管方式和如何使用进行明确规定,数字人民币发行还缺少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国家对数字人民币的监管水平,有必要加强顶层法律制度研究,在数字人民币领导工作小组之下,设立专门的科研团队,从数字人民币发行角度出发,研究数字人民币立法,为数字人民币发行提供政策法规体系。同时要搭建法律和政府监管框架,明确数字人民币在发行、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行为标准。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呼声会越来越强烈,在技术层面国家还需要实现数字身份证体系与国民基础大数据库相连接,实现数字金融账户与社会保障、税收、行政中心、司法体系账户互联互通,形成更为全面的账户系统,方便对数字人民币使用的监管和指导。金融监管部门也要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构建更为立体式、多元化监管模式,要主动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更为立体式的大数据监测系统,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为数字人民币发行和良好落地创造有利条件。总之,当前我国数字人民币已经进行了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未来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数字人民币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应对数字人民币发行工作做好前期准备,进一步明确数字人民币发行对金融系统产生的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经验总结,为数字人民币真正的发行落地提供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胡群.数字人民币破局之前中小微跨境电商支付痛点如何解决?[J].服务外包,2021(05):65-67.

[2]巴曙松,姚舜达.央行数字货币体系构建对金融系统的影响[J].金融论坛,2021,26(04):3-10.

[3]黄国平.应运而生的数字人民币[J].银行家,2021(04):11-13.

[4]赵忠秀,刘恒.数字货币、贸易结算创新与国际货币体系改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7(03):44-57.

数字货币培训范文第3篇

第一,生产率的内生化问题一直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无论从理论上的熊彼特创新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供给学派等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变来看,还是从实践中的信息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目前的“新经济”,贯穿其中的主线之一,至少对经济学家而言,就是生产率的内生化及其度量问题。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极限和经济周期微波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二,“新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政策含义。例如,即便存在增长的顶部、失业的底部或扩张的极限,事实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它们在哪里。因此,宏观调控的相机抉择有赖于把握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否则,与其自寻烦恼,还不如放弃陈旧的担忧,把自我牺牲性的先验性调整信条放在一边,顺其自然。对中国而言,实施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生产率及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问题。所以,“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必将促进我们进一步加强生产率问题研究,加强对内生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波动理论的研究。

“新经济”讨论对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积极意义。

1.就财政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财政约束和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性的作用范围。财政约束在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美国历史上时期最长的经济扩张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是维持美国经济动力(momentum)的重要政策之一。财政赤字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影响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在克林顿任期内,美国通过加强财政约束、偿还债务而使美国由过去多年的财政赤字扭转成为财政盈余。美国以往的问题在于,当预算不应该盈余时出现了盈余;美国的私人债务太高了。因此,一旦出现预算盈余,重要的是偿还公共债务。虽然偿还公共债务不仅会影响私人公司和家庭,而且会影响整个经济,但真正重要的是总储蓄率或总债务与财富的比率。美国国务院和国会明智地选择将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盈余分离出来,用于偿还公众持有的财政债券,这个行动对于维持美国近几年来经历的个人资本的快速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偿还债务不仅是美国已取得的成功和为什么本轮扩张看起来如此年轻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赤字、转向盈余、开始偿还债务帮助美国拓宽了促进本轮生产率拉动型扩张的投资的空间。可以讲,美国“新经济”不仅仅是由于生产率回升本身,而且是由于它与严谨但不过度的财政政策和理智且果断的货币政策的相结合。这些都帮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创造了较好的工作机会。

2.就货币政策而言,应该注意货币政策的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强调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货币和经济增长而非股票市场价格。就货币政策及其与“新经济”关系而言,需要强调两点。第一,市场利率的变化是市场经济平衡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率工具及其传导机制,对于平衡储蓄和投资、保证低通货膨胀下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美国90年代初突然涌现的技术创新提高了投资收益预期,这种预期投资盈利能力的上升会传递到利率,利率最终构成了在非通胀经济中平衡储蓄和投资过程的政策选择。美联储之所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是因为一些不适当的措施已经导致经济扩张的成本上升,这主要归咎于资本收益率的提高和一定规模的财富效应的增强。尽管看不到有任何理由说明生产率不能继续增长,但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经济的不平衡不能上升到使经济扩张偏离其轨道的程度。只有平衡发展的经济繁荣才会无限地继续下去。第二,货币政策目标应该针对宏观经济,应该针对临近的通货膨胀性失衡或通货紧缩性失衡,而不应该是资产价格,即便是资产价格孕育了经济失衡。美国有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财富效应可能会给经济带来失衡的危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使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恢复平衡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要求货币政策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撇开以资产价格水平为目标是否是政府的正当职能这种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谈,以实现该目标为目的的货币政策成功的证据几乎没有。股权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对未来收益及其贴现率的不确定性,很少来自作为中央银行主要工具的隔夜利率的变动。因而,即使鼓励短期利率的大幅波动以应对股票价格的变动,投资者恐怕也很难正确应对股权风险的幻觉。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强调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新经济”的作用,认为即使是最快的计算机也不能撕破规则之书,消除对持续性的财政约束、警觉性货币政策和对未来前景现实预期的需求。

数字货币培训范文第4篇

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率,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开始。网络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产生结构和劳动结构发生了改变,整个社会经济成为了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经济。这种全球化的、高速度、低成本、虚拟化的,不断创新的经济模型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与其紧密相连的审计在网络时代的创新也就成为了必然。

一、审计对象的创新——电子商务审计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广义上指通过各类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切商业活动。电子商务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服务公司的商业网站,拓展商贸渠道,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结算,并使信息网络化。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信息载体的拓展也就是审计对象的拓展。另外,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虚拟企业,构成了网络经济中经营主体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将会被纳为审计对象。因此,网上交易审计,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便构成电子商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一)网上交易审计。当今为了适应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都在改变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相继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可以扩展市场,增加客户数量,并能记载反映客户对产品的偏好,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缩短企业运作的周期,降低商务成本。在1999年由Cahers出版公司对400家进行的调查中,52%的拥有千人以上员工的公司把网络世界视作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好志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客户传统的购产销业务之外,还必须对客户网络进行的交易即网上购销业务进行审计。进行网上交易审计时,要注意到网上交易的无纸质电子凭证、电子单据,不受空间限制,瞬时性等特征。注册会计师人员可以通过客户应用的网络系统中预留的接口,进行终端联机,通过模拟处理,评价网络系统对网上交易处理的安全审查。通过网络传递取得更可靠的审计证据,以对网上交易的完整性、存在性进行认证。从而对企业的网上交易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价。

(二)电子支付审计。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带动新型的支付方式的形成,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方式不同于现金、支票、汇票等纸质票据的支付结算,它是一种适应于网络的,方便、快捷、无纸化的货币结算方式。电子支付方式包括金融交易卡和数字货币。金融交易卡包括以磁卡为媒介的信用卡和IC卡(智能卡),这种交易卡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也可以使用。数字货币则是只在网络上流通的无形货币,它是由一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包括数字现金、数字支票、数字信用卡。针对电子支付手段的多样性,注册会计师人员在对电子支付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客户的网上交易是采用哪一种或几种电子支付手段,然后结合各种电子支付手段的特性,实施具体的审计。例如,对数字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审计,数据金是一连串的数据位,连串的数据位只使用一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中的中央清算机制审查每一笔交易(也可以进行抽样审查),看是否有相同的数据串被多次使用。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管理器,电子交易记录查看客户银行帐号上的收付往来数字货币帐目、清单和数据。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往来结算对帐,或向网上银行进行函证。安全控制是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注册会计师应予以重视,通过对客户的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了解了解和审查,防止因欺骗、窃听、冒用和未经授权的篡改等非法行为而致使电子货币资产遭受损失。通过电子支付的审计,以确保客户的电子货币资金资产的安全、真实、正确和完整,这实质是网上交易审计的一部分。

(三)虚拟企业的审计。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企业、网上企业、国际企业以及以信息资源为主导服务的信息中介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形式新颖地企业都是虚拟化的,即是虚拟企业,即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将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的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标的经营主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制裁量、低成本的新产品。虚拟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在运作上同普通企业一样,必须进行网上税务注册登记并缴税(虽然目前许多国家暂缓对上网和电子商务征税),通过网络披露虚拟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电子货币资金流动情况,随着虚拟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将会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这样对虚拟企业的审计也就成为了必然。进行虚拟企业的审计时,要了解虚拟企业经营的网络环境、网络技术设备;结合虚拟企业的边界模糊性、存续即时性、货币计量电子化等特征;运用网络技术和审计方法相融合的手段,对虚拟公司实施网上适时性审计,以实现审计目标。(对虚拟企业适时性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还有待探讨)

二、审计技术的创新——会计信息化审计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会计技术手段从电算化会计跨越到了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与程序等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使会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必将导致会计信息化审计。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网络系统中,注册会计师人员通过审计客户的信息接口转换,根据授权,在网上直接调阅客户的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包括货币形态的信息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数字化信息和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线图);现代化信息和未来信息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阅与审查,注册会计师人员便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时的审计程序。网张世界中,我们所在的校园与纽约的距离并不比相邻的两个寝室更遥远。网络技术的应用,空间已不再是执行审诉的制约因素,这样境外审计、环境审计等就变得更加容易。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如篡改数据、信息丢失、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会计信息化审计应把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审计作为重点。注册会计师人员应在了解企业网络基本情况、安全控制目标、安全控制情况及潜在漏洞等基础上,对企业现存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如是否有有效的口令控制,数据是否加密,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是否有持续的供电设备和有关备份设备,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是否得当等。在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将事务所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业务范围、服务宗旨,客户授权的有关会计信息及对客户实施审计程序后所产生的审计信息全部都纳入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网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网络获以客户,签定业务约定书,传递和送审计报告等,从而形成开放的信息化审计体系。但为了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会计师事务所应将信息网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实行签名机制,并设置安全系统如回收设备,防火墙技术等。使得审计职业道德准则中的保密性原则得以遵守。

数字货币培训范文第5篇

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率,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开始。网络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产生结构和劳动结构发生了改变,整个社会经济成为了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经济。这种全球化的、高速度、低成本、虚拟化的,不断创新的经济模型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与其紧密相连的审计在网络时代的创新也就成为了必然。

一、审计对象的创新——电子商务审计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广义上指通过各类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切商业活动。电子商务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服务公司的商业网站,拓展商贸渠道,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结算,并使信息网络化。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信息载体的拓展也就是审计对象的拓展。另外,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虚拟企业,构成了网络经济中经营主体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将会被纳为审计对象。因此,网上交易审计,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便构成电子商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一)网上交易审计。当今为了适应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都在改变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相继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可以扩展市场,增加客户数量,并能记载反映客户对产品的偏好,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缩短企业运作的周期,降低商务成本。在1999年由Cahers出版公司对400家进行的调查中,52%的拥有千人以上员工的公司把网络世界视作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好志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客户传统的购产销业务之外,还必须对客户网络进行的交易即网上购销业务进行审计。进行网上交易审计时,要注意到网上交易的无纸质电子凭证、电子单据,不受空间限制,瞬时性等特征。注册会计师人员可以通过客户应用的网络系统中预留的接口,进行终端联机,通过模拟处理,评价网络系统对网上交易处理的安全审查。通过网络传递取得更可靠的审计证据,以对网上交易的完整性、存在性进行认证。从而对企业的网上交易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价。

(二)电子支付审计。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带动新型的支付方式的形成,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方式不同于现金、支票、汇票等纸质票据的支付结算,它是一种适应于网络的,方便、快捷、无纸化的货币结算方式。电子支付方式包括金融交易卡和数字货币。金融交易卡包括以磁卡为媒介的信用卡和IC卡(智能卡),这种交易卡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也可以使用。数字货币则是只在网络上流通的无形货币,它是由一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包括数字现金、数字支票、数字信用卡。针对电子支付手段的多样性,注册会计师人员在对电子支付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客户的网上交易是采用哪一种或几种电子支付手段,然后结合各种电子支付手段的特性,实施具体的审计。例如,对数字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审计,数据金是一连串的数据位,连串的数据位只使用一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中的中央清算机制审查每一笔交易(也可以进行抽样审查),看是否有相同的数据串被多次使用。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管理器,电子交易记录查看客户银行帐号上的收付往来数字货币帐目、清单和数据。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往来结算对帐,或向网上银行进行函证。安全控制是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注册会计师应予以重视,通过对客户的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了解了解和审查,防止因欺骗、窃听、冒用和未经授权的篡改等非法行为而致使电子货币资产遭受损失。通过电子支付的审计,以确保客户的电子货币资金资产的安全、真实、正确和完整,这实质是网上交易审计的一部分。

(三)虚拟企业的审计。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企业、网上企业、国际企业以及以信息资源为主导服务的信息中介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形式新颖地企业都是虚拟化的,即是虚拟企业,即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将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的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标的经营主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制裁量、低成本的新产品。虚拟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在运作上同普通企业一样,必须进行网上税务注册登记并缴税(虽然目前许多国家暂缓对上网和电子商务征税),通过网络披露虚拟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电子货币资金流动情况,随着虚拟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将会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这样对虚拟企业的审计也就成为了必然。进行虚拟企业的审计时,要了解虚拟企业经营的网络环境、网络技术设备;结合虚拟企业的边界模糊性、存续即时性、货币计量电子化等特征;运用网络技术和审计方法相融合的手段,对虚拟公司实施网上适时性审计,以实现审计目标。(对虚拟企业适时性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还有待探讨)

二、审计技术的创新——会计信息化审计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会计技术手段从电算化会计跨越到了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与程序等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使会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必将导致会计信息化审计。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网络系统中,注册会计师人员通过审计客户的信息接口转换,根据授权,在网上直接调阅客户的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包括货币形态的信息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数字化信息和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线图);现代化信息和未来信息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阅与审查,注册会计师人员便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时的审计程序。网张世界中,我们所在的校园与纽约的距离并不比相邻的两个寝室更遥远。网络技术的应用,空间已不再是执行审诉的制约因素,这样境外审计、环境审计等就变得更加容易。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如篡改数据、信息丢失、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会计信息化审计应把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审计作为重点。注册会计师人员应在了解企业网络基本情况、安全控制目标、安全控制情况及潜在漏洞等基础上,对企业现存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如是否有有效的口令控制,数据是否加密,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是否有持续的供电设备和有关备份设备,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是否得当等。在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将事务所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业务范围、服务宗旨,客户授权的有关会计信息及对客户实施审计程序后所产生的审计信息全部都纳入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网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网络获以客户,签定业务约定书,传递和送审计报告等,从而形成开放的信息化审计体系。但为了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会计师事务所应将信息网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实行签名机制,并设置安全系统如回收设备,防火墙技术等。使得审计职业道德准则中的保密性原则得以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