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厂实训总结

工厂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工厂实训总结

工厂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销售业绩回顾及分析:

(一)业绩回顾:

1、开拓了新客户近个,1至6月共销售商品件;2、在5至6月份销售回款超过了之前4个月的回款业绩;3、市场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市场肌体已逐渐恢复健康,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基础。

(二)业绩分析:

创造业绩的正面因素:调整营销思路,对市场费用进行调整;加强了对销售人员工作的过程管理,工作实效有所提升;用提高提成比例和开发新客户给予额外奖励的“经济激励”手法,形成了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同时负面存在:销售人员对公司的指示精神理解不够,客户定位不够稳定,没有严格按照终端思路开拓客户,部分客户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失误;销售人员的心态以及公司存在薪资制度,均存在“急功近利”状况。销售人员更多的只想有钱回到公司帐上,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客户是否适合公司的合作定位以及长久发展。

二、强化营销培训

根据销售人员缺乏统一的营销培训,观念、思路、方法和工作执行力无统一和协调,往往擅长市场开拓而不擅长市场维护和提升的情况,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销售人员的业务技能。一年来,根据分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后自行组织实施各类业务技术培训、能力培训、综合素质培训共次,培训销售人员人次;参加市公司组织的培训次,培训人员人次;为培养业务骨干,先后去公司等单位学习次,培训营销骨干人次。通过及时合理的培训安排,销售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各类新业务新技术;营销意识、法律意识、营销技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升,为当地市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人才的支撑。

三、做好两个沟通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自身实际,确定了以业务发展谋求企业持续发展的主线,主动寻求各阶层用户,利用各地区不同的物质、文化需求,从中选出突破点,发展营销业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一是经常性做好与电信公司的沟通,定期走访电信公司,主动征求他们对通讯公司营销的产品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处理售后工作,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一是经常性做好与商的沟通,通过与商进行沟通了解需求,共同分析当地市场营销的“瓶颈”究竟在什么地方,如何突破。

四、强化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上,上半年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采取每日电话报到和每月工作汇报的管理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销售人员在做什么?业务做得怎样?存在什么问题需要指导?降低了销售人员底薪,并将提成比例随着回款额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强了销售人员的工作挑战性;从管理制度要求和心理印象上让销售人员感觉到公司管理的严肃性,因此执行力随之增强。;树立了销售人员的责任心,遇到问题找借口、找理由的现象降低,逐步树立了“不为失败找原因,只为成功想办法”的职场原则。

部份营销管理人员存在开拓意识不强,团队管理实效降低;销售人员长期适应了“放任式”的管理,从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有一定适应期去接受较为实效的管理。

五、开展市场情况及竞争对手的收集与分析

通讯市场宏观表现趋势是市场需求趋于稳定;对手机产品更新加快,同行竞争重点转向商品推新速度和营销手段的变化;跨国手机企业仍是产业的主体力量;国内品牌手机市场份额有所回升。而市场热点主要有:彩屏手机、拍照手机、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高像素照相手机、音乐手机、运营商定制手机开始纷纷登台亮相并且成为热点。

工厂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1.1学生对理论教学缺乏兴趣

影响技能教学电子专业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在实际的作业中,离不开对电的基本概念的正确掌握,离不开对各种计算公式的适当运用和各种安全规程的遵守,否则不仅无法完成实际操作,甚至会造成无法预计的后果。而近年来,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源素质与以往的有较大改变,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数学计算能力不过关,学习思想不端正,总觉得学习电子类的理论知识难等,这些原因导致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下降,达不到理论教学的要求。而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很多简单的操作工作就无法完成,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危险。例如,当线路短路或过载造成熔丝熔断,需要更换熔丝时,但熔丝的材料与粗细的选择,都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运用公式计算,如果计算错误,熔丝无法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电路通电时很可能还会烧断熔丝,使电路存在安全隐患。电子专业课经常是带电操作,安全要求较高,如果在实际作业中存在安全隐患,人民生命和财产就会受到威胁,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电子专业课程时能认真掌握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在以往的教学中,就曾经有学生把0.5mm的焊锡丝充当220V闸刀开关的保险丝,导致电路安装后接在闸刀开关中,焊锡丝直接烧焦,损坏了闸刀开关的使用,如果把焊锡丝接在家庭电路,后果将不堪设想。如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兴趣,这是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1.2电子专业实训室教学设备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电子专业招生人数逐渐减少,大部分中职学校不会投资太多的经费建设电子专业实训室,因此电子专业实训室目前还属于基础实训室的建设阶段。实训室内设备简单,除了电工工作台外,仅有照明电路接线材料、电机拖动接线材料、电容电阻小元器件和简单测量仪器等。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电气技术迅猛发展,如变频技术、微机控制、FLC技术等在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气技术的发展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相应电类维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专业实训室设备老旧,基础设备不齐全,根本无法满足技术含量如此高的教学要求,这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新技术出现脱轨现象。在毕业生调查表中,学生普遍反映在工厂工作很需要理论知识,但职校教学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太少,学校设备老旧,在工厂中使用频率不高,无法满足工厂需求。

1.3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电子专业的教师不是本专业出身,而是从职高基础科目转型过来,专业技术不够牢固;而年轻教师虽然是电子专业毕业,可又不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缺少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同时又是从大学校门直接踏进中职校门,教师也缺少实践经验;聘请的工厂师傅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全面完善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并且教学时间不能保证。教师中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学中很难把理论与技能训练很好的融合,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目前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教学中,仍然使用着陈旧的教学方法,尽管使用了多媒体和课件等教学手段,可是仍然摆脱不了填鸭式教学的现状,即使提倡理实一体化任务式教学法,但教学方法仍还是单一“理论讲解-实操-点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现在的初高中教育差别不大。

2电子专业教学方法的改善与实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电子专业课程的兴趣,更好地掌握职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现提出改善电子专业教学的方法。

2.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电子专业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必须先让学生觉得有趣才会乐意去学。虽然这些年学生的生源素质不高,但中职学生都处在l5~18岁之间,各方面的可塑性较强,对培养专业兴趣的可塑性同样很强。只要学生对学习和动手操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和参加技能训练。兴趣的培养在于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激励学生。一次教学,在练习白炽灯一控一电路安装过程中,一名学生电路通电成功后提问两个开关是否可以同时控制一盏白炽灯的问题。于是,笔者把学生组织起来,围在电路通电成功的同学周围,当众表扬了通电成功的学生思维活跃,并问大家家里是否有两个开关同时控制一盏白炽灯的情况。学生说有,但不知道怎么接。笔者没有马上公布答案,每组多发了一个开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觉得挺有意思,都很想第一个接出线路。后来有几组学生能接出线路,并受到表扬。其他学生看到后,都跑过去请教方法。学生学习技能的热情高涨,有些学生还主动要求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大家独立思考。本来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动手操作,很快地就把两节课的技能操作都掌握。中职学校学生渴望得到认可和表扬,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激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地提高。

2.2进行“成功”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电子专业的潜能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成功教育具有很强的驱动力,能约束惰性,刺激学生的潜能。对中职学生进行成功教育,就是要学生明白:只要肯努力坚持,能吃苦耐劳,中职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成功,一样可以创出一番事业。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普遍是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肯定,对未来迷茫,想掌握好一门技术,又觉得自己学习能力弱学不好,而且对专业就业方向比较模糊,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针对这些特点,根据电子专业课程特点和就业或升学方向,教师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往往能激发学生心底想学好电子课程的热情。针对电子专业的特点,可以在教室粘贴往届校内招聘会企事业招聘电子专业的聘用简章和要求,让学生了解就业方向,同时也让学生对照招聘要求督促自己。另外找些优秀毕业生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指导学生学习电子专业的方法,交流工作中的专业需求、就业乐趣和工资待遇;找些中职升大学的毕业生代表到校发言,引导学生如何储备知识和技能,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大学并为之奋斗。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求进步的潜能。此外,也可以收集从事电工专业的中职学生努力工作拼搏向上,从而取得成功的事例激励正在学习电子专业的学生。在教师对学生讲述的众多事例中,有一个事例对学生影响较大。事例讲述的是四名同校的初中毕业生,其中两名学生职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工厂工作,另两名学生大学毕业后才出来工作。初中毕业的十五年后,两名职校毕业生中一人开了自己的电子元器件店并买房买车,另一人还没婚配继续打工,积蓄也很少;两名大学生中一人在企事业工作买房买车车,另一人没房没车工作也还没固定。这是一名教师身边的真实事例,这个事例容易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制定好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学好电工技能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不要荒废职校的学习时光。这个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给职校里对专业未来迷茫的学生和缺乏自信的学生很大的帮助。在两个班级的课堂上讲述这个事例,从学生反馈中看,讲述过这个事例的班级学生学习激情高涨许多,更加认真主动地学习专业课程。

2.3改变电子专业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电子专业课程应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把理论知识自然地渗透到技能教学中,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态度。单是理论课堂教学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很难理解授课内容,而且容易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从而打瞌睡;而只让学生懂得照教学模板练习接线,没有理论内容的支持,没有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就很难灵活运用实际操作。理论和技能的有效结合,采用多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授电阻阻值计算内容时,可以把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室。先讲解使用万用表动手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然后再提出色环计算法,让学生边听识别色环的理论内容边使用万用表测量,验证阻值是否正确。这样采用“理论知识和实操相融会”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色环计算法,也巩固了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又如在学习机床电路维修内容时,电路比较复杂,工作原理分析难度较大,但在实训室让学生观看机床演示效果后再渗透工作原理,理解工作原理后才学习机床排故。这样采用“实操-理论-实操”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能掌握工作原理,并且本来觉得很难的机床排故电路一下就学会,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明显。此外,在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新知识,把生活现象与教学内容有效的融合也能使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如讲解频率内容时,学生会觉得概念很抽象,但是由频率提到手机、彩色电视机信号的传输也是高频率信号,提到引出手机、彩电信号的频段范围和信号弱的原因,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示波器的实操。学生对知识点感兴趣,更乐意主动学习频率内容,这样既掌握知识点又了解生活常识。这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2.4建立电子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解决电子新技术更新换代快,导致实训室设备紧缺的问题,学校应加大电子模拟实训室的建设。考虑到在建设中资金的投入多,学生不一定都能理解新内容,学校可以考虑采购一些新技术的视频演示,让学生可以从软件的演示和讲解中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这样使学生对新技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真正接触新技术打好基础。同时,学校教学标准与企业聘用员工要求有差别,为了避免学生就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达不到企业对电子专业的技术要求,学校可以与企业联系,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实训实习的需要,让学生能亲身感受企业氛围,使教学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让学生直接、广泛地接触社会和生产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电子专业见习实训,带领学生去体验工厂生产的氛围,了解电子专业的就业环境,灌输学生电子行业生产岗位5S现场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氛围打下基础。

2.5成立课外电子协会

巩固和检验学生已学技能为了巩固学生已学技能和提高学生学习电子专业课程的兴趣,可以在课堂外成立电子协会或兴趣小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趣味性、实用的电子小产品,如门铃、声控、电动机控制闸门开关电路等,提高学习制作电路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周围同学损坏的小电器,学着帮助其他同学维修电子产品,检验和巩固自己的维修技能;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小区帮助居民义务检修简单电器,学生从实践中检验和巩固了技能,而且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还能了解电子市场更新的电子产品。学生在课外锻炼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课程。本校每年在固定的时间里都会带领电子协会的学生到校外小区帮助居民义务维修家电,电子协会学生基本上都是电子专业的学生。学生到小区后动手维修的热情高涨,并能主动要求到居民家里去帮助维修家电。每维修好一样家电,学生都很高兴,特别是得到小区居民表扬时学生都很自豪地说自己是电子专业的学生,很有满足感。义务维修活动结束后,学生学习的技能得到了检验,大家都总结了自己还没掌握的知识点,并决心返校后认真复习未掌握的知识点。校外的维修体验让学生巩固和检验了学过的技能,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可以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

3总结

工厂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1.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自动化专业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对课程进行改革整合,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的高技能人才具备良好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理论课程体系包括: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平台。包括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能力素质课程模块(包括大学英语、应用写作等课程)、行为素质课程模块(包括入学教育、心理健康、体育与健康等课程)。②岗位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平台。包括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包括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专业综合能力课程模块(包括过程检测与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等课程)。③延伸能力培养课程平台。包括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供配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包括电机与拖动基础、专业英语等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①岗位对接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综合实训(包括自控系统集成与创新、智能仪表调试与创新、热工仪表实训等实践课程)、专业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②技能竞赛创新实践活动体系。包括文化节活动、艺术节活动、技能节活动、学科竞赛(包括国家化工仪表自动化竞赛、三菱电机自动化创新设计竞赛等)、技能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等)、创新创业竞赛(包括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③第二课程实践活动体系。包括双休日工程、社团和协会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假期社会实践、主题班会活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文明寝室建设活动、体育活动。

2.创建“教学工厂”理念下的校内实训基地

“教学工厂”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其深度融合。“教学工厂”模式是以学校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包括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通过真实的企业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合理的教学设置,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工厂”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融合,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师生共同参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从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拓展能力培养平台

学校与行业企业深入融合,围绕“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进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拓展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平台。校企双方建立在各自需求的基础上合作,学校需要企业的设备、资金、环境、文化来培养人才;企业依靠学校的科技、知识和人才提高效益,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实现共赢。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在学校进行企业人员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还可以让学校提升高职教师的能力,使没有企业经历的年轻教师到企业锻炼。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工学交替,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4.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提供有力保障

师资水平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因素,双师型教师应该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知道企业里工作人员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学校可以让教师在企业里兼职工作,参与企业科研项目的研发设计与管理,不断丰富企业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真正了解职业岗位对人员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可以积极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提高师资水平。

二、培养方法

1.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法

教学活动采用单元性项目、功能性项目和综合性项目进行。单元性项目是基于课程设计的项目,指导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功能性项目是基于课程模块设计的项目,使课程群和实践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性项目是基于课程平台和实践体系设计的项目,从系统要求、系统功能、系统设计到系统实施全部过程都要经历,培养设计、创新、协调、沟通等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2.采用行为导向法

根据职业规范和企业用人标准,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不同阶段分配不同任务,以教师评价、小组互评、队员自评,检查总结实际效果。这样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与人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中引入实际真实案例,真实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把教学内容具体化,置于一定的实际情境中,与企业实际岗位结合更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三、结束语

工厂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教学改革;优化策略

1中职机械制造工艺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形式单一化。在目前的中职机械制造工艺教学实践中,诸多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仍以传授式为主,通过直接讲授机械相关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学进度,却难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再加上机械制造中存在较多抽象化概念,学生很难直接理解。此外,在单一的理论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动手能力不足。

1.2对能力培养缺乏重视。在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中,涉及到专业制造知识较多,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无法完全实现课程教育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工艺,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时间分配上。但是,依据目前调研实际来看,受到教育条件、教育理念等方面限制,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更侧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很难将教材内容与机械制造工艺联系起来,以至于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发展缓慢。

1.3考核方式不科学。从客观角度来看,诸多学校与教师在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中仍采取卷面考核的方式,这种单一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使得学生仅重视最终的考评成绩,忽略了课程学习中重难点知识的总结与掌握,更多学生选择在考前依据教师所划重点进行突击式复习,对日常学习任务的完成不够用心,以至于他们对理论知识把握的不够全面。

2机械制造工艺教学改革与优化探讨

2.1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培养综合能力。教师要认识到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内容与能力。而任务驱动式恰好能够兼顾理论与实训教学任务,教师可在围绕实际工作内容为任务教学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相关机械制造工艺理论与实际,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在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多种学生加工方式方法,更要关注学生分析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零件的加工与生产相联系,增强其动手能力。在开展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合作学习与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合理的划分2-4人学习小组,让学生数量能够与学校实验设备情况与零件加工任务数量相符合。例如,在进行轴套类加工教学中,教师要先根据现有的教学设备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新知识时,教师要选择类似偏心轴、方箱体、导套等典型工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一典型工件所需要运用的加工方式,所用的机床类型有哪些等问题,通过布置讨论任务,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转移到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上。其后,教师要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帮助学生们了解各种加工方法的选择原理,掌握各种表面加工方法的相关加工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围绕工件加工路线展开教学与指导,教会学生们结合工件的材料、结构、性能、余量和表面粗糙度,选择最佳的加工方式,使得学生们全面理解与掌握表面加工方法。

2.2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实训教学。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将现代教育方法融入到理论与实训教学中。通过制作与播放多媒体课件、网络端实验视频等资源,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具生动性与直观性,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使得枯燥、单调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信息语言和符号,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在机械制造工艺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扎实理论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让更多学生熟悉金属零件的加工环节、注意事项。在播放实验指导视频的前提下,教师设定好分组实训任务,让学生逐步掌握加工单个零部件的能力,这时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加工手段上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加工零件的结构,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总结的方式选择最佳的加工手段。在学习小组分工学习与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确定好每个小组长,赋予其监督组员的任务,督促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落实生产责任,真正体现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在引导学生进行加工零件前,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分析,组织各个小组参照教学视频划进行加工流程的详细划分,通过完成每个实训步骤,各学习小组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鉴于学生在参加实训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再加上他们对理论知识与反复的实训联系兴趣不高,教师可以在布置零件加工任务时,多设计与生活联系密切的零件,改变学生实践兴趣不高的现状。通过结合多媒体课程内容与网络实验指导视频,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零件加工步骤的探究与操作。

2.3关注个体思维发展,增加互动交流环节。从传统教育思想来看,互动与交流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融合,以启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在交流与讨论中深入了解制造工艺的方法与核心。在理论与实践课堂的指导环境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逐个设置问题,让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思考与讨论中交流与交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将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知识点或操作流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意识。例如,在讲解教材中“铸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呈现微课件、微视频,一边引导学生观看工厂实际铸造过程,一边询问学生生活中哪些产品需要铸造才能完成,并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工业产品讨论其加工步骤,这时学生们更乐于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延伸,主动对照教学课件与视频内容思考如何在设计出带有复杂操作工序的铸件。在学生讨论中,教师要走近各个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联系生产实际提出自身的想法,保证学生交流讨论的有效性。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对整体形成的意见进行整合与梳理,让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化的制造工艺知识。这一方法的运用要求教师掌握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的能力,将整个“教”与“学”的过程转化为“思考”、“讨论”与“整合”的过程,给予学生们探究知识的时间,使得课堂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其创造与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2.4构建全面评价体系,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育改革实践中,要想将上述教学方法贯彻到实处,就必须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对教学改革成效进行检验,主要从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吸收状况来反映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联系课程教育目标与学生实际,降低卷面测试成绩占总测评成绩的比例,激发学生参与实训操作的兴趣。同时,要将实训操作过程的自主探究环节、操作环节、讨论环节、实验环节纳入评价体系中,通过这种类型的积分评价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训过程中更乐于独立动手,在独立或合作实训中积累各实验项目的分值。同时,教师可以将零件加工测验列入最终期末考核内容中,也可以定期开展实验考试与竞赛活动,对学生的零件加工能力进行评估,对学生加工好的零件进行评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都要一同总结起来,将整个课堂活动参与者加入进教学评价体系内容里。为了增加多元评价主体,学校可以与地区龙头制造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关系,让更多学生能够走进工厂,进行项岗实习。在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后,用人单位人员可以和专业教师联合打造双师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及动手操作能力制定相关标准,将学校、教师、企业的评价整合,在发现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后,及时推出针对性教学方案与指导计划,让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此外,学校教师在带领学生五进入工厂实习的同时,可以联合厂内的先进技术工人,对学生加工某零件的操作进行指导,并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工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能力,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结语

工厂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压缩机系统构造是开山学院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课程主要内容为各类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系统构造、零部件制造工艺。作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之一的订单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典型压缩机的系统构造及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压缩机原理部分的内容讲授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压缩机的系统构造和零部件制造工艺部分,传统课堂教学的短板便立即显现出来。抽象的零件图纸、材料、工艺过程通过讲授方式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更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即便通过课堂讲授对这些知识有了一知半解,将来他们真正到了技术岗位,这些课堂所学的知识可能早已淡忘。面对这种情况,企业不得不重新开始对他们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这个矛盾其实可以在企业中解决。开山集团拥有压缩机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装配、销售,售后服务等整套产品的实现过程,这些实际上是课堂教学中最具价值的资源。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可以依托开山学院这个平台,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比如,在零部件制造工艺的课程设计时,可以把课堂从学校“搬到”工厂车间,让学生亲临铸造生产线,切削加工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实践表明,让学生亲自面对零件生产的现场时,他们会专心致志地观察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多数学生会自觉地交流和讨论眼前的所见所闻。同时,他们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比如,曲轴的轴颈为什么要进行表面热处理?连杆对铸造的要求为什么这么高?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们提得很多,他们问的许多问题其实是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知识点。针对学生们现场提出的问题,老师就可以充当解说员的角色,一方面解答学生知识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可以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及时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把握程度。这样的工厂课堂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先前显得枯燥的知识活力四射,生机迸发。这些企业资源一旦转变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便立即发挥了弥补课堂教学劣势的重要作用。

二、校企合作平台上面职业能力的打造过程

高职向来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而职业技能的培养往往离不开到生产一线去参加定岗实践。通过此种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职业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锻炼,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相关职业技能,积累了一部分工作经验。同样企业资源此时可以为学校所利用。压缩机系统构造这门课安排了一定学时的独立实训环节(压缩机拆装和零部件测绘实训),这个独立的实训环节最终安排的场所正是开山公司的各个装配车间和零部件的加工车间。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学生们从小门走进厂门,从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人身份,亲自和工人师傅一起学习压缩机的装配工艺,学习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并动手操作。通过这一形式,克服了学校实训设备单一、实训内容陈旧单调的弊端。学生在车间内实实在在地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装配过程,接触了最新的设备和制造工艺。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将来必须的职业技能,这正是当今各个企业对人才最迫切的要求。在学生们的实践过程中还发现,学生对产品的质量意识有了深刻认识,因为他们参与动手操作的产品最终是要交付给客户的,而不是像在学校里面那样,只是一件作业。因此,他要面对工厂苛刻的质量检验,这也迫使学生们克服平时粗心、不注重细节的一些通病。学校、课堂借用企业的这些丰富的资源,收获的不仅是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也间接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通过这一实践形式,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强烈激发,在活生生的机械零部件制造和装配现场,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强烈的好奇心,这在以往的纯课堂式教学中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环节;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从抽象转化为具体,从老师讲授为主转化为亲眼所见所闻、亲自探索为主,依托企业里的各种生产设备、各种生产线、各个生产制造环节,学生们或观摩、讨论学习,或亲自动手实践,这种理实一体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实践不但充实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与生产的零距离亲密接触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厂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让学生在校门之内便感觉到了质量和品质的重要性,使学生们更加注重质量、注重细节,这无疑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职场具有积极作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