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精选

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肝硬化恶变超声

系指生殖器与泌尿系统之间形成

的异常通道。多见于难产、产伤,也可发生于妇科手术损伤、外伤、癌肿转移、盆腔放射治疗或阴道内子宫托应用不当及阴道内使用腐蚀性药物后。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1)漏尿:漏尿开始的时间因产生瘘孔的原因而不同,手术损伤者术后即开始漏尿;压迫坏死组织脱落而形成尿瘘者,多在产后或术后10日左右开始漏尿。

(2)由于尿液长期刺激可致外阴及臀部皮炎。

(3)多伴有泌尿系感染。

2.妇科检查通过妇科检查可了解瘘孔的位置、大小及其周围瘢痕的程度。如瘘孔位于耻骨联合后方难以暴露者,或瘘孔极小无法寻及时,可嘱患者取胸膝卧位,并利用单叶阴道直角拉钩,将阴道后壁向上牵引,直视下再进一步明确瘘孔及其与邻近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关系。超级秘书网

二、诊断

1.病史有难产、妇产科手术、盆腔外伤、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放射治疗后阴道尿液漏出等病史。

2.临床表现见上述。

3.辅助检查

(1)用金属导尿管自尿道口插入膀胱,于瘘孔处可触及导尿管或探针。

(2)将稀释、消毒的美蓝溶液200ml注入膀胱,然后夹紧导尿管,扩张阴道进行鉴别。

凡见到蓝色液体经阴道壁小孔流出者为膀胱阴道瘘;白宫颈口流出者为膀胱子宫颈瘘;如阴道内流出清亮尿液则不除外输尿管阴道瘘。

(3)膀胱镜检查可了解膀胱容量、黏膜状况、瘘孔数目、位置、大小,以及瘘孔与输尿管开口的关系。

(4)静脉肾盂造影静脉注入泛影酸钠后摄片,并根据肾盂、输尿管及膀胱显影情况,了解双侧输尿管有无梗阻畸形、异位及瘘孔部位等情况,以决定手术方式。

三、治疗

以手术为主,局部病变(结核、癌肿)造成者先治疗病因,然后再根据病情考虑修补术。

(1)手术时间的选择:

1)新鲜瘘孔,一旦发现应立即修补。

2)如因组织坏死感染等引起,当时不能手术或第一次手术已经失败者,应在3~6个月后待局部炎症水肿充分消退、组织软化后再行修补。

3)手术宜在月经后3~5日进行,有利于伤口愈合。

(2)术前准备:

1)积极控制炎症,如尿路感染等。

2)老年或闭经患者术前可给小量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口服,每晚一次,每次1mg,服用20日。

3)术前做尿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利术后选用抗生素。

(3)手术途径的选择:

1)一般行经阴道修补术。

2)瘘孔较大、部位较高时可经腹切开膀胱进行修补,或经阴道腹部联合修补。

3)输尿管阴道瘘则应经腹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4)术后处理:

1)应用抗生素,积极防治感染。

2)保持外阴清洁,防止上行感染。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2篇

1•1筛选原则

①在上述数据库的Logistic回归方程中,选取标准化回归系数较大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因为根据Logistic回归原理,标准化回归系数越大,他们与肾病或其某一证候关系越密切。②出现于多个经Logistic回归筛选出的肾病证候中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③在西医学中能明确找到内涵相同或相近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

1•2结果

经过筛选,笔者发现,对中医肾病及其证候最重要的病因为房劳过度(性生活过频);最重要的症状为遗精、腰膝酸软、腰痛、气喘、尿浊;最重要的用药为熟地黄、山药。

2对中医肾病及其证候最重要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的西医学解释

2•1遗精在中医肾病及其证候中的类似症状是滑精。

2•1•1发生机理[2]遗精、滑精类似于西医学男子性功能障碍中的射精异常。当对位于脊髓骶段勃起中枢的刺激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脊髓射精中枢的兴奋,冲动经由腹下神经和腹下神经丛的交感神经一方面到达输精管、精囊和前列腺,使这些器官的平滑肌按一定顺序收缩,将精子由附睾驱逼到后尿道与精液混合,另一方面,使膀胱内括约肌收缩,防止精液进入膀胱或尿液进入尿道。射精中枢的冲动还同时经由阴部内神经传至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尿道及会阴部肌肉,引起强烈而有节律的收缩,把精液射出尿道完成射精。另外,大脑皮质的活动也能兴奋或抑制射精中枢。如果思想过度集中于性的方面,可导致性中枢极易被激惹,以致性兴奋增强,出现睡梦中的遗精和清醒时的遗精(滑精)。

2•1•2相关组织器官大脑皮质、勃起中枢、射精中枢、腹下神经、腹下神经丛的交感神经、阴部内神经、输精管、精囊、前列腺、附睾、膀胱、尿道、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尿道及会阴部肌肉。

2•2腰膝酸软

2•2•1发生机理[3]腰膝酸软类似于西医学的疲乏。造成疲乏的原因很多,如下情况可能与中医肾病更有关系:①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水、钠、钾、镁的代谢紊乱可出现疲乏;②肾功能失代偿,酸性代谢产物与钠、钾、钙离子结合并排出时,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出现软弱、疲乏;③内分泌障碍可因电解质或营养代谢紊乱引起疲乏,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2•2相关组织器官肾、肾上腺皮质、甲状腺。

2•3腰痛

2•3•1发生机理[2]腰痛类似于西医学的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和骶髂部的疼痛,有的伴有下肢感应痛或放射痛。常见于如下部位的疾患:①腰椎、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的病变;②肌肉、肌腱、筋膜、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的急性与慢性损伤;③脊髓、马尾、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炎症、肿瘤等;④腹腔内脏下垂、肾周或肾脏感染等。盆腔内疾患所引起的疼痛在下腰部、骶尾部或下肢。输尿管病变的疼痛可自腰部向下腹部甚至腹股沟、大腿内侧放射。

2•3•2相关组织器官腰椎、腰骶关节、骶髂关节、腰部肌肉、肌腱、筋膜、韧带、椎间盘等软组织、脊髓、马尾、腰部神经根、肾、肾周组织、卵巢、输卵管、子宫、输精管、膀胱、输尿管、前列腺、精囊腺。

2•4气喘

中医肾病及其证候的相似或相关症状是气短、哮鸣、呼吸急促、咳嗽、咳血、咯血。

2•4•1发生机制及常见疾患[2]气喘类似于西医学中不借助听诊器也能听到的肺部罗音。分为干罗音和湿罗音两大类:干罗音是当支气管有狭窄或痉挛,气流通过已变窄但尚未完全阻塞的中、小气道时,发出的延续性的高调呼吸杂音。若多处中、小支气管痉挛,呼气时和(或)吸气时则发出哮鸣音。小支气管所产生的干罗音音调高而短促,常需借用听诊器方能听到。若狭窄部位限于某一较大支气管,则发出单一的干罗音,音调低,不用听诊器也能闻及,又称鼾音。湿罗音是当气流通过有液体(分泌物、浆液或吸入的液体、脓或血)存留的呼吸道时,发出的断续性低调呼吸杂音,可分为粗、中、细三种。粗湿罗音形成于气管、支气管或空洞内,不用听诊器就能闻及。中湿罗音发生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细湿罗音则来自终末细支气管以下。

2•4•2相关组织器官气管、支气管、肺。

2•5尿浊

2•5•1发生机理及常见疾病[3]尿浊类似于西医学的乳糜尿、脓尿。肠道吸收的乳糜液经肠干淋巴管到达腹主动脉前淋巴结或经腰干淋巴管而至乳糜池。如果淋巴管梗阻以致乳糜管、淋巴管因高压而破裂,乳糜液进入尿路就形成乳糜尿。脓尿大部分是泌尿系统本身感染的结果,少数是泌尿系统邻近器官或组织感染所致。常见的疾病有:①肾盂肾炎、肾脓肿、膀胱炎、尿道炎、输尿管结石感染;②精囊炎、前列腺炎;③肾周围炎、输尿管周围炎、尿道旁脓肿、阑尾周围脓肿、宫颈癌浸润感染。

2•5•2相关组织器官尿道周围的乳糜管和淋巴管、肾、膀胱、尿道、输尿管。影响上述组织器官发生脓尿的器官有精囊、前列腺、肾周围组织、输尿管周围组织、尿道周围组织、阑尾周围组织、宫颈。

2•6中医肾病及其证候的其他症状群

2•6•1尿频遗尿尿失禁癃闭(少尿尿潴留)小便不利尿清长(尿多)这些症状类似于西医学的排尿和尿量异常[3],一般是由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引起。①尿频见于肾脏排泄尿量增加和膀胱容量的减少疾患。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见于自膀胱颈到尿道外口存在的梗阻性病变,和因支配膀胱的神经系统病变或膀胱本身的功能障碍。③尿失禁见于尿道括约肌弛缓或麻痹、逼尿肌过度收缩、下尿路梗阻或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④遗尿见于泌尿生殖系病变、神经系统疾病。⑤多尿见于内分泌和肾脏疾病。⑥少尿常因尿形成机制障碍,如肾功能衰竭,或上尿路梗阻。

2•6•2下肢浮肿遍身浮肿在中医肾病过程中,下肢浮肿、遍身浮肿常伴有小便的异常,故类似于西医学的肾性水肿[2]。常见于因大量蛋白丢失所致的肾病性水肿和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的肾炎性水肿。

2•6•3耳鸣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在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2]。常见于外耳道堵塞、中耳及鼓膜病变、耳蜗病变及听神经病变等。

2•7熟地黄山药

中医肾病及其证候的其他常用药物还有菟丝子、生地黄、补骨脂、五味子、沙苑子、附子、女贞子、黄柏、茯苓等。药理实验证实,这些药物大都具有利尿作用[4]。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细胞膜片;组织工程;尿道修复;膀胱修复;尿失禁;肾损伤细胞膜片技术(cellsheettechnology,CST)

目前主要被应用于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1,2]。近年来,利用质粒转染、基因编辑等技术对细胞进行改性后培养成细胞膜片,从而加强了其因子分泌功能或使其分泌新的细胞因子,也进一步拓展了细胞膜片的治疗手段[3,4]。在临床治疗中,干细胞膜片、上皮细胞膜片和心肌细胞膜片已分别在皮肤、角膜、中耳黏膜和心肌修复的试验中取得满意的疗效从而得以应用[5-10]。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中,CST在临床研究中同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临床应用潜力正在被不断发掘。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CST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领域内应用的研究进展。

1CST简介

近年来,尽管组织工程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并被应用于体内组织的修复再生,但可生物降解支架的降解产物引发炎症反应和排异反应的风险始终存在[11]。因此,CST被提出来作为一种替代方法。细胞膜片的经典培养方法是将目的细胞高密度接种于温度敏感型材料包被的特殊培养皿中,并添加相应的生长因子以维持细胞特性及促进细胞外基质分泌[12,13]。这种温度敏感型材料可以在低临界溶解温度下发生亲水相/疏水相的快速转变,即当外界培养温度由37℃降至20℃时,温敏培养皿表面的特殊材料可逆地变为亲水状态,发生快速水合和溶胀,完整的细胞膜片即可自动脱落,由此获得完整的纯细胞层片与自分泌的细胞外基质,离子通道、细胞因子感受器和细胞因子受体等成分被完整地保存,有利于维持细胞活性并减少细胞损失及凋亡。另一方面,与细胞膜片相比,同样不需要支架材料的细胞悬液注射疗法具有诸多局限性,例如需要借助溶质、细胞容易流失、细胞存活能力差、体内分布具有不确定性,可造成意想不到的副反应[14],也无法将细胞定位于治疗靶点并发挥最大化的治疗效果,从而使其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CST在尿道修复中的应用

尿道下裂和不同原因引起的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15,16]。由于缺乏理想的尿道修复替代材料,往往疗效不佳,尤其是针对超过3cm的长段尿道狭窄。处理长段尿道狭窄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寻找理想的修复替代材料[17]。传统构建组织工程尿道的方式包括单纯支架材料或细胞支架复合物修复尿道。然而有研究发现,单纯支架材料或细胞支架复合物修复尿道时,虽可诱导尿道组织再生,但随着体内移植时间的推移,部分修复段尿道由于支架材料的吸收导致挛缩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修复长段尿道缺损时尤为明显[18]。支架材料因组织相容性问题及炎症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虽然口腔黏膜或皮瓣移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尿道修复,并能适应尿液暴露环境,但口腔麻木、疼痛、尿道腔内皮瓣毛发的生长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患者与临床医生[19,20],所以不需要支架材料的细胞膜片因为可以有效弥补以上不足而被广泛研究。而来源于膀胱或口腔培养的移植物或上皮细胞膜片也可作为一种备选方式,但其涉及到侵入性操作和额外的损伤区域,供区部位的并发症也常常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21]。皮肤上皮细胞膜片的培养和移植可解决上述缺点,它提供充足的上皮细胞,无毛发生长和微创伤,易从包皮或腹股沟区获取并兼顾美观需求。ROGOVAYA等[22]利用尿道损伤的新西兰兔模型,证明移植的皮肤上皮细胞膜片可以成功修复尿道。术后4~7d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尿道无瘢痕及异常瘘管形成。移植区域术后45d可检测到荧光标记和尿道标记物UP3共定位的皮肤上皮细胞。此外,细胞膜片的可操作性较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排列复合形成具有3D结构的生物材料。ZHOU等[23]利用平滑肌细胞膜片、成纤维细胞膜片和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膜片成功构建了一种全层仿生尿道组织,经过体内预血管化后回植,成功修复犬3cm尿道缺损,首次从实验上证明了利用CST可以建立3层组织工程化尿道,并能促进再生的尿道形成与正常尿道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3CST在膀胱修复中的应用

膀胱肿瘤、创伤、感染等疾病可引起膀胱功能丧失、容量减少。在膀胱部分切除或全切术后,膀胱扩大或重建新膀胱通常需要使用部分胃肠道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使用胃肠道组织材料可导致额外的手术创伤、术后电解质失衡、结石形成、尿路感染、黏液生成和恶性肿瘤发生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组织工程细胞膜片作为一种无支架纯细胞材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用于膀胱重建。单层细胞膜片力学强度较弱,用于修复膀胱通畅时需要复合多层或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以增加其力学强度。此外,若移植前经过充分的血管化可增加膜片的存活率。WANG等[24]利用多层脂肪干细胞膜片构建了一种生物工程3D膀胱补片,并在大鼠模型中评估了其用于膀胱再生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可以修复膀胱功能,促进尿路上皮、平滑肌、神经细胞和血管再生。GUO等[25]取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共培养,形成体外预血管化平滑肌细胞膜片,然后单层多次埋置皮下形成充分血管化的平滑肌组织瓣,最后用于修复膀胱壁肌肉缺损。该研究证实了预制地血管化平滑肌组织瓣具有可靠的膀胱重建潜力,为3D组织工程材料血管化提供了新的方法。WATANABE等[26]将比格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膜片贴于撕去黏膜的胃壁组织瓣上后进行膀胱重建,3周后取修复部位组织瓣行免疫组织学检查,发现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膜片均存活,新生上皮分层与口腔黏膜相似。

4CST在急慢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中的应用

AKI与肾小管坏死、炎症和血管损伤有关,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27,28]。据报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抗凋亡因子、抗炎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以旁分泌方式减轻肾损伤[29,30]。PARK等[3]报道了一种使用基因编辑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改善大鼠急性肾缺血灌注损伤的方法。与体细胞来源的MSCs相比,脐带来源MSCs在快速增殖、多次传代后干性的维持、免疫调节功能等方面更具有优势。此外,由于AKI发生的突然性,损伤后制备自体细胞膜片在短时间内通常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进行了预先质量控制可供同种异体移植的脐带MSCs可立即使用。PARK等[3]通过锌指核酸酶介导的基因组工程技术,编辑脐带MSCs增强血管生成因子和抗炎因子的分泌来治疗AKI。基因编辑后的脐带MSCs被培养成为细胞膜片,随后被贴附于脱去脂肪囊的AKI大鼠肾脏表面。结果表明早期使用细胞膜片疗法可以改善肾脏生理功能和组织病理损伤,并且基因组工程化的脐带MSCs细胞膜片组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内注射细胞悬液组。有学者指出,该治疗方法可能涉及包括全身麻醉、开腹、去除肾脏周围的脂肪组织甚至打开肾包膜、放置细胞膜片、关腹等过程,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创伤[31]。因此,在限定的临床适用范围内,细胞膜片疗法可用于计划性肾移植手术。肾移植过程本身会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膜片能够分泌避免继发性损伤和免疫调节的相关因子,有望改善移植肾的预后[32]。肾脏纤维化是由慢性缺血和炎症以及储存尿液致肾小管内压力升高引起的[33]。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UUO)模型中,肾脏缺氧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成纤维细胞发生纤维化反应,随后加重缺氧,并最终导致进行性纤维化[34-38]。研究表明,外源性给予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具有肾脏保护作用[39]。HGF参与血管生成和血管舒张从而改善肾脏血流供应,还可以通过阻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信号通路来防止成纤维细胞增殖而抑制纤维化[40-45]。由于肝脏的灭活与消除作用,静脉用HGF半衰期约5min,最后仅有少量的药物作用于肾脏[46]。MASATOSHI等[4]首先报道将持续分泌HGF的细胞膜片贴附在肾脏上,用来治疗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肾纤维化。研究者将HGF质粒转染的胸膜间皮细胞膜片移植到UUO大鼠肾脏上,结果表明细胞膜片在体内可以持续分泌HGF长达28d,有效抑制了肾脏纤维化。

5CST在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是指在运动和咳嗽等引起腹压升高的情况下,尿液通过尿道的非自主渗漏。该疾病是一个存在于世界范围的疾病,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常见于女性患者[47,48]。目前,轻中度SUI的治疗主要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药物等保守疗法。严重的尿失禁通常需要外科手术干预,主要包括注射填充剂、植入吊带和植入人工尿道括约肌。注射填充剂是SUI的微创治疗方法,尤其适合要求低手术风险的老年患者。WANG等[49]利用脂肪干细胞膜片制备了一种脱细胞基质碎片填充剂,并证实了其治疗SUI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这种新型填充剂1周内与周围组织完全融合,4周后宿主平滑肌细胞已在注射区域内大量再生,形成新的平滑肌组织。研究认为,脱细胞基质碎片的结构蛋白和附着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具有临床转化前景的微创治疗方法。ZOU等[50]则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研制了一种组织工程化吊带用于治疗SD大鼠SUI。研究将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其余3组均行双侧坐骨神经近端切断术造模,术后4周测漏点压力证实为SUI。B组不放置吊带;C组应用真丝吊带;D组应用细胞膜片组织工程吊带。结果显示,4周后,C组和D组漏尿点压力几乎达到A组的正常水平。12周后,D组胶原含量和最大拉力优于C组。研究者认为在大鼠SUI模型中,细胞膜片组织工程吊带形成了韧带样组织,提示其不但未被吸收降解,反而与宿主完全融合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作者认为先前的研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直接接种在材料表面或水凝胶中,会导致细胞大量损失、不易存活。因此,将细胞接种在大孔或致密支架上形成细胞膜片再保留完整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还可以增加力学强度,卷曲折叠制成吊带后治疗SUI具有长期疗效。

6结语与展望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贝伐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临床应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1989年Ferrara等人在体外培养牛垂体滤泡星状细胞时首先提取出来的,后来经过序列鉴定,发现与血管通透因子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所以最初也叫血管通透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促进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VEGF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均能调节血管生成的环节,并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酪氨酸蛋白酶活性,诱导血管生成。因此有效抑制血管生成,成为抑制肿瘤的研发方向。贝伐单抗就是瑞士罗氏制药针对VEGF靶点研发成功的第一个抑制血管生成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含有人源抗体的结构区和可结合VEGF的鼠源抗体的互补决定区,能够与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合并阻断其生物活性,抑制血管生成,起到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FDA已经批准贝伐单抗用于转移性直肠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仅就目前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转移性直肠癌

结直肠癌也叫大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指的是来源于结肠和直肠黏膜的恶性肿瘤,病理学上指穿透黏膜层肌层,浸润到黏膜下层的结直肠上皮性肿瘤。马宁,王朝杰,周云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12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观察肝脏毒性。随机分成化疗组,54例和联合治疗组,72例。化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伊立替康165mg/m2,奥沙利铂85mg/m2,亚叶酸钙200mg/m2,氟尿嘧啶2g;联合组患者在化疗组用药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天加用5mg/kg贝伐单抗。1疗程2周,一共进行1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学应答、生存率及化疗引起的肝脏毒性反应。经治疗,联合组患者病理学完全应答率、肿瘤消退等级(TRG)4~5、患者比例、肿瘤坏死率≥50%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化疗组,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病理学应答和CLMs的坏死程度,且不会增加肝脏毒性反应。

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发病率高,占肺癌发病总数的80%,5年生存率很低。杨晓利,王峰,何炜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组,22例,采用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对照组,25例,采用培美曲塞加顺铂。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63.3%和32.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3%和72.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5月、6.2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0月、11.9月。从治疗结果可以看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治疗晚期腺型NSCLC能够使疗效提高,生存时间延长,且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3转移性肾细胞癌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恶性度较高的肿瘤,也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肾腺癌,占肾恶性肿瘤的80%~90%。王留兴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61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组,30例患者(FOLFIRI标准化疗联合贝伐单抗);对照组,31例患者(单用FOLFIRI标准化疗)。经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ORR和DCR均有明显增高,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8个月、5.4个月,中位OS分别为16.2个月、12.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结果可见,贝伐单抗联合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明显提高了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副作用多为轻度且可控,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结语

泌尿系统肿瘤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骨科病人100例,按护理模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5~88岁,平均年龄(52.3±4.2)岁,疾病类型:骨盆骨折11例,颈胸腰椎骨折23例,颈椎病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肿瘤14例。合并糖尿病者12例,高血压者23例,冠心病者19例;其中保守治疗21例,手术治疗79例[4];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87岁,平均年龄(52.4±4.1)岁,疾病类型:骨盆骨折5例,颈胸腰椎骨折12例,颈椎病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肿瘤7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12例,冠心病10例,其中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39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5~89岁,平均年龄(52.3±4.3)岁,疾病类型:骨盆骨折6例,颈胸腰椎骨折11例,颈椎病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肿瘤7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其中保守治疗10例,手术治疗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疾病类型、治疗方式、合并症、病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

(1)入院护理:取适宜卧位,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危重病情者立即开放静脉通路两条,必要时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前准备充分,如药敏试验、配血等;进行氧疗,呼吸道保持通畅;仔细记录患者的病情,予以抢救措施;对于超过70岁老人及6岁以下患儿入院时增高床栏,防止出现下床过快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跌倒;评估跌倒的高危因素及人群,留陪护;提供住院安全环境,醒目防滑标识,地面无障碍物、干燥清洁、扶手、防滑垫、室内光线适宜),加强卫生宣教,患者为完全清醒不要下床活动,服用利尿、降血糖、降压药物病人指导其按照“三个三分钟”生活起居原则,保护性约束烦躁者,监测受压肢体远端血供,按照医嘱相应予以镇静剂,维持Ramsay评分为2~3级,严格床旁监护,软枕隔挡床旁周围,避免撞伤。

(2)并发症护理:皮肤护理:①术前告知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卧床时间及卧位,指导患者适宜的翻身方式,如进行轴型翻身;②建立翻身卡,对翻身的皮肤情况、卧位、翻身时间进行详细记录;③压迫部位皮肤保持清洁,衣物勤换洗,保持床部干燥清洁;④按照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病情尽早应用悬浮床垫,避免局部受压;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营养,抵抗力增强,降低压疮的发生情况。翻身、床上移动时严禁拖、拉、拽等动作,重点监测气管套管固定带、胃管、肝素帽、三通、约束带、骨牵引等部位的皮肤情况,必要时骨突处粘贴康惠尔减压贴,大小便失禁病人注意会阴及肛周部位保持干燥清洁。肺部护理:对于吸烟患者予以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扩胸运动、帮助其戒烟;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开窗通风,2次/d,用艾叶、苍术熏蒸室内;根据病情进行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泌尿系统预防感染:骨科病人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肢体活动受限,环境及排尿姿势发生变化,易发生术后排尿困难,术前指导病人床上排便,术后对于导尿管留置病人,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确保三项无菌:即无菌插管、无菌物品、无菌技术,确保管路的封闭性及通畅,避免为预防感染而频繁更换导管。指导患者饮水量2000~3000mL/d,对于外导尿管及尿道口进行碘伏消毒,引流袋每天更换,记录观察尿液量、性质及颜色,麻醉苏醒后予以夹闭导尿管,每4h开放一次,使膀胱肌的舒缩功能得到有效训练,导尿管及早拔除。便秘的预防:患者的排便习惯进行术前仔细评估,指导病人每天定时排便,必要时清晨进行灌肠清洁,降低术后发生便秘的概率,术后指导病人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多喝水,多吃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蔬菜及水果,增强胃肠蠕动,降低发生便秘的概率。静脉血栓的预防:病人卧床期活动量减低,血液循环减慢,凝固性升高,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增大,术后早期按照病人的病情进行双下肢抬高,按摩挤压腿部肌肉,指导病人锻炼主动功能,双下肢的血运及运动感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垂足、肌肉萎缩、关节畸形的预见性护理:确保肢体的功能位置,指导清醒病人进行床上主动活动,加强昏迷病人肢体被动功能训练,穿布鞋或软枕放置双足底防止垂足。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健康教育、用药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及常规抗菌药物的应用。两组均护理2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包括对各项护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等内容进行评估,共计100分,包括很满意、满意、不满意等三个等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后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的评估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6.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后两组术后并发症的评估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0%、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质手术病人多因突发性事故伤、功能障碍、疼痛等引发思想压力过大,又因长时间卧床、无法自理生活,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常常出现恐惧、烦躁、焦虑心理。骨科病人,尤其是高龄病人,其各种脏器功能减退、体质弱,出现深静脉栓塞、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高危因素较多,如出现以上并发症,病情康复缓慢,甚至加重病情,出现死亡情况,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因此,对高危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及早正确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于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已成为国内外医学学者关注的焦点内容。本研究对骨科术后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模式是指护士应用护理程序综合性全面判断及分析病人的高危因素,预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一步予以有效及时的针对性措施,防止发生治疗后并发症,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预见性思维是主导者按照事物的趋势、进展方向、特征进行推理、预测的思维。在临床中,要注重临床思维的自身启发,加强预见性护理问题,对于病人潜在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逐渐建立护理人员在精神、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照顾及评估病人的行为及思维能力;探究更有效的护理方案,形成主动实践、学习等氛围,学以致用,是可持续发展性整体护理的基本要求。护理人员的主动积极预见意识与行动措施,是病人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提升的基础,可显著促进及保障护理质量。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具有以下优越性:被动护理模式转变为主动护理模式,体现了护理人员的价值实现,调动其积极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钻研及思维独立性,养成安全护理行为;应用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出现护理事故及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有序、安全的最佳个性化护理,促使病人病情迅速康复,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对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模式,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6.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0%、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骨科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疾病迅速康复,同时降低了发生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栓塞、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与LindeSM等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

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