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实验范文精选

绿色化学实验

绿色化学实验范文第1篇

反应后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被提上日程,并且已经在很多高校中开展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绿色;教学模式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重要话题,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中开展的化学实验教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室外,会对自然

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

1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还没有在全国的高校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主要原因有资金受限、思想认识不到位、实验教学不规范。部分高校由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投入的资金不足,所以购买实验药品时对质量要

求不高,并且没有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能力,所以导致污染物的产生。有些高校则是在思想意识上没有认识到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所以对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处理不到位。

2高校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的开展

2.1学校领导以及实验教师应该具有绿色化学意识

高校要想开展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思想意识的提升是关键要素,只有深刻认识到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执行。首先要高校的领导层对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视,对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下

达相应的教学指标和任务。然后化学实验教师根据学校的指示以及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标准,确保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规范性,对于化学实验中所使用的仪器、试剂、药品以及化学实验的

步骤都有科学合理的部署,尽量减少和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并且做好对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从而为绿色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2.2废除污染、毒性大的化学实验

为了减少化学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能够保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应该选择污染小、毒性低、废弃物处理容易的实验,尽量避免污染大、毒性高、废弃物处理难度

高的实验。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对学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需求,又能够降低污染[2]。

2.3寻找有毒有害试剂、溶剂、催化剂的替代品

在化学实验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基本都是由化学反应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溶剂以及催化剂等与药品进行反应所产生的,所以对这些反应物的控制是减少和避免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根源。在化学实验中,可以

选择一些无毒、可再生的资源作为试剂、溶剂以及催化剂的替代品,既能够保证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又能够减少和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有些替代品的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学校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2.4推广减量、半微量或微量化学实验

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通过高校化学实验获取化学信息量,积极推广减量、半微量或微量化学实验。通过试剂用量、辅助材料、水电消耗的减少也可以大大降低实验成本,也就能够缓解学校对实验教学有限投入的压力

;其次也能够减少实验过程中比如爆炸、中毒、燃烧等事故的发生,使得实验更具有安全性;同时由于用料的减少,实验中“三废”的排放也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减小,实验环境条件将会得到一定的改善。在保

证高校实验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应大力推进微量实验的开发和推广。

2.5建立虚拟仿真化学实验室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化学实验室的实行已经成为可能。这项技术的应用是高校开展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既能够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对难以理

解的理论和概念有直观的了解,又能够完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3]。

2.6开展串联实验

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是在理论课开设的同时或紧跟理论课来开设实验课程,每个实验基本上都是单独开设的、孤立的,因重复实验增加实验投入和“三废”的产生。通过对实验进行分类、整合实验课程,将存在关联的

实验进行研究并调整实验内容,打破学科间、实验间的壁垒,开展串联实验。

3结束语

高校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的推广是时展的必然需求。从现代社会发展节约环保的层面来看,应该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化学实验中产生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思维意识的转变、教学计划的安排、实验品的

选择以及课程的优化等,都是进行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的途径。所以高等学校在开展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模式时,应该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形势。

参考文献

[1]黄良仙,顾玲,李俊国,等.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试剂,2010,(2):15.

[2]赵丽娜,陆国志.高校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20.

绿色化学实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绿色化学;实践研究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人身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一、绿色化学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在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1]。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课堂实验,都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所谓的理性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针对知识内容建立起对实验成果的理性认识,简单说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每个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利与弊。所谓的利,就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明白了实验结论所要表达的内容,并能通过实验结论产生相关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所谓的弊,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化学实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产生许多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以及实验垃圾等。同样拿PH值实验来说,学生在使用PH试纸的过程中应当考虑节约资源和如何回收废弃物。于是在使用试纸时可以选择两头使用;回收试纸时,可以用完一张放一张,最后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二)在习题练习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所谓在习题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就是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绿色化学的相关习题[2]。首先,根据课程内容布置对应的习题练习,或者设计一份绿色化学知识框架图,根据思维导图设置试题,作为课后测试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并通过各类题型触类旁通,透彻理解理论知识。其次,策划小组习题演练,制订对答游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绿色环保观念。再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式”教学进行课后复习,以此检阅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纠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将题海战术转变为问答模式,增进师生互动,使得知识点的讲解愈发清晰明了,调动课堂氛围。

(三)在知识点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在知识点当中渗透化学理念,就是将学生学到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去,不能让知识简单的只是知识,而要学会应用知识,形成绿色化学意识[3]。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进行相关内容的搜集和调查,结合具体实践案例,方便学生理解绿色化学的内容,以案例支撑课本知识的理论。其次,讲解化学知识理论和推导公式时,重点突出污染物质,自然过渡绿色化学概念,深化其内涵,引导学生思维。再次,切合实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点的糅合,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将绿色化学理念结合到具体课程知识点中,一方面可以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试剂浪费,避免污染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环保应当从小事做起。

二、实验教学中正确处理“三废”

化学实验中的“三废”主要指废水、废气和废物。正确处理“三废”,是为了避免实验室成为污染源,同时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进行磷燃烧的实验时,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有毒又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在实验前一定要事先做好防范工作,避免肌肤直接接触到这一白色粉末,以免造成伤害。可将其储存于干燥的仓库内,远离火源,可作为干燥剂使用。抑或是在实验中用于检验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进行科学的保存和储藏。在进行Mg的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取材时要适度,不宜取得过多。Mg的化学性质活泼,和空气接触后特别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危险。实验中若出现Mg的未完全燃烧产物,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按照要求妥善处理。浓硫酸在使用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避免和皮肤接触。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即使是废液也会对金属管造成腐蚀。未经处理的废液一旦排放入水,就会造成水体污染,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正确处理“三废”说到底就是如何正确使用化学教学试剂。教师要学会通过小事告知学生应当如何去践行绿色环保,由小见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所建立起来的环保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之后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尽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将绿色理念渗透到化学实验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首先应当在教学目标中适当增加和绿色环保有关的内容,从教师层面,让教师主动树立起环保意识,并通过教学,将这种理念不断地深入到学生脑海中,使他们逐步形成环保意识,建立起环保观念,最终实现二者相互融合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蒋韵.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41.

[2]巩立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绿色化学实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化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安息香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冠以绿色的概念不断产生和发展,如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洁净化学等。绿色化学现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化学学科分支,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1]。有机化学实验是我校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基础操作、验证性有机合成及天然产物提取和设计性综合实验。实验中用到的有机试剂品种繁多、有毒且挥发性强,这些物质容易经口或经皮吸收,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实验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后处理也加重了环保压力,所以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倡导绿色化学教育尤为重要。本文遵循绿色化学十二基本原则[2]和5R原则[3]在实验教学中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从经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出发优化实验方案,精选教学内容,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意识,使学生掌握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核心概念,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后学习与工作中注重绿色化学。

1精选实验内容,加强试剂回收与循环重复利用

绿色化学5R原则,即减量、重复使用、回收、再生和拒用。按照5R原则,我们对实验内容、试剂回收及循环利用做了调整。牢固地掌握各种分离和提纯的操作技术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将基础操作实验独立开设,可以使学生反复多次的进行练习以达到极其熟练的程度,提升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有利于学生在后期的合成实验中能够得心应手地操作。遵循绿色化学的指导,精选实验内容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操作和合成实验内容时,注重试剂的回收与循环、重复利用,精选了基础操作“重结晶”、“熔点测定”和合成实验“乙酰苯胺的制备及其物理常数测定”系列实验内容。在教学中,回收上一轮学生合成的乙酰苯胺后,格外添加其它杂质,将其作为下一轮学生基本操作“重结晶”的实验样品,再将纯化后得到的样品收集、干燥并保存,作为“熔点测定”实验的样品加以利用。三个实验通过乙酰苯胺这个化学品形成循环:“重结晶→熔点测定→乙酰苯胺的合成→重结晶→熔点测定”,避免了做单一实验造成试剂的浪费。通过实验内容的精选,试剂得到充分的利用,合成的产物得到了无限循环的使用。在教学中讲述绿色化学知识,启迪学生绿色化学意识,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去践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既保障了教学质量,又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试剂的回收、循环、重复使用有效实现了“省资源、少污染、减成本”的目标。

2引入仪器操作升级传统实验方式,降低实验风险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严重依赖试剂和溶液,随着实验教学仪器及设备不断更新和完善,引入当前开发的新型实验仪器操作对传统实验方式进行升级,可大幅降低对试剂的使用量[4]。比如:传统的熔点测定实验是采用提勒管法,要消耗大量的液体石蜡(45mL/人)及灯用酒精(140mL/人),并且液体石蜡粘滑,温度计容易在操作过程中滑落打碎导致水银洒落而造成污染,同时液体石蜡极容易被样品污染。按照5R原则,在“减少三废排放”及“尽量不用溶剂等辅助物质”的“减量”指导下,该实验现已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仅消耗样品约1mg/人)和全自动熔点测定仪(仅消耗样品约2~3mg/人)与提勒管法同时使用进行熔点测定。仪器法测定操作快捷简便,清洁安全,既缩短学生实验操作时间,又大幅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培养了学生掌握先进仪器操作技能,顺应了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储备了新的技能。

3优化反应条件,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原子经济性”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最大限度地将其转移到目标产物中,减少反应产生的废弃物,控制环境污染[2,5]。理想的反应要求高原子经济性,目前还不可能实现所有合成反应的原子利用率都达到100%,人们能够做的是基于“原子经济性”原则,优化合成路线,提高反应选择性,开发副产物利用途径[2]。对于大多数化学反应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选择性,减少副产物产生。几乎所有的有机反应都需要用到催化剂,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催化剂不仅要有高的催化活性,高的选择性,而且还要求无污染[6]。基于以上原则,在指导“合成安息香缩合反应”的本科生设计实验中,提前通知学生其原料和目标产物:“苯甲醛→安息香”。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以苯甲醛为原料生成安息香有哪些合成方法,并结合绿色化学理念总结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制定科学的实验方案并说明理由。合成方法见图1。在教学中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1)精选反应装置与仪器:反应装置采用微波法[7]和超声波法[8]具有反应温和,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产率较高等优点,但设备较少,学生实验批量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对比实验研究,在实验中多数同学选择常规的实验仪器法。启发学生从实验经济成本、效益和产率等多角度考虑,将绿色化学的知识内化于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优选催化剂:氰化钠或氰化钾作为催化剂是合成安息香最经典的方法[9],虽然产率很高,但氰化物有剧毒。按照绿色化学5R原则需要寻找更加合理的催化剂。维生素B1(VB1)是一种生物辅酶,无毒,在碱的作用下,形成碳负离子作为反应中心,但对pH值要求很高,此法为教材法[10]。相转移催化剂(PTC)是一类有助于反应物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当中,从而加快异相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将VB1与PTC结合,能使VB1与苯甲醛更好的混合,提高催化活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安息香的产率[11-12]。常见的PTC有聚乙二醇-6000(PEG-6000)、聚乙二醇-4000(PEG-4000)、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卞基铵、四丁基溴化铵(TBAB)、乙基三苯基溴化膦(ETPB)等。从试剂的安全、价格及是否易得等方面加以考虑,优选高效、绿色、有活性的VB1与PEG-6000组合,将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反复渗透,深入人心。(3)控制反应条件(温度、pH值):控制该反应的温度和pH值至关重要,VB1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噻唑环易开环失效,因此,在反应前VB1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必须用冰水冷透[10]。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影响很大,温度低,反应慢,产率低,温度过高VB1易分解且苯甲醛副反应多,产率低[10]。VB1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在碱的作用下,利于产生碳负离子(亲核试剂),若碱性太强,苯甲醛会发生歧化反应,导致副产物多,安息香产率低[10]。引导学生从“原子经济性”出发,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将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根植于学生的整个设计思想中。经讨论分析,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以VB1为催化剂,PEG-6000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60min(教材法90min),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9~10。实验结果:产率在74%以上(教材法约38%),重现性100%。用有生物活性的VB1代替剧毒、存在巨大不安全因素的氰化物作为缩合反应的催化剂,反应更巧妙更温和更安全[10],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相转移催化剂PEG-6000,能使反应速度加快(比教材法少1/3的时间),产率明显提高(约为教材法的2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学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完成多步合成的第一步,为后面的安息香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增添了合成实验的活力。与学生共同探讨,设计优化实验方案,培养了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绿色思想意识,更强化了学生专业知识。

4结语

绿色化学实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低碳;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从2005年开始,联合国环境署连续4年将“世界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低碳经济正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选择[1-2]。在大学教育当中,必然要把绿色低碳理念传授给每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节能环保”、“环境保护”等观念深入人心,为国家培养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综合性人才,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4]。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而有机化学实验又是各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实验课程之一。有机化学实验中的药品试剂,大多数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通过人工方法深加工制得,而且实验过程中又会产生废气、废液和废渣等化学污染物。因此,有机化学实验注定与“绿色低碳”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到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当中,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培养绿色低碳理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而教育事业的核心,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把“绿色低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思想渗透到有机实验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废弃物的产生及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增强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更新实验内容

2.1实验内容的调整

有机化学实验当中需要的试剂和药品很多都是强酸、强碱、有毒、易挥发、易腐蚀,而且反应的过程不仅有危险而且产生废弃物,处理不当就会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危害。因此在有机实验的安排中,应淘汰高危险、高污染的实验项目,补充污染小和环保型的实验。例如,在做减压蒸馏的实验当中,用的试剂是苯乙酮,苯乙酮不仅对身体有害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此实验完全可以用自来水,既学会了基本的操作又不会污染环境;传统的“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所用的酰化试剂是乙酸酐,此实验可用毒性更低、价格更便宜的乙酸代替;用“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来代替“溴苯的制备”,回避了苯和液溴的污染性和危险性,而改用溴化钠来制备溴化氢气体,并且学会了有害气体的吸收装置。

2.2实验规模的调整

有机实验所用的药品试剂大多有毒有害,减小实验规模后,所用的试剂量为常规用量的几分之一到几十分之一。这样不仅减少了试剂用量,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减小了有机实验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减小实验规模也有它的缺点,尤其是对有机实验操作还不是很熟练的学生来说,减少试剂用量,如果操作不慎,一不留心,就很有可能得不到产品,会对学生的实验积极性造成打击,因而通常采用常量实验。虽然缩小实验规模的半微量化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改革的趋势,但是对于蒸馏、分馏、减压蒸馏等重要的基础性实验,要仍然采用常量实验,待学生的实验操作熟练之后,对于有危险性、污染性的实验可以采用减小实验规模的方法。通过常量和半微量的实验操作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利于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3更新实验方法

3.1微波、超声波等新实验技术的引进

微波技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借助微波技术进行有机反应,不仅反应速度较传统的加热方法快数十甚至上千倍,而且具有操作简便、产率高及产品易纯化、安全卫生等特点[5]。在有机实验中应用超声波技术,不但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和选择性,而且还可以改变反应的方向和途径,使一些在通常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应得以实现[6]。因此,在有机实验的教学当中,如果引进微波和超声波技术,将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反应需要的试剂量少,既节约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让学生学习微波技术。引入微波和超声波技术,是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绿色低碳”的一个重要手段。

3.2新教学模式的引进

“慕课”是英文MOOC的音译词,为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缩写,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其本意是“大规模、开放性的在线课程”[7]。目前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实验项目的危险性小且难度不大,但是有机实验还包括贵重药品、剧毒、高温、高压、无水无氧等。对于这些实验,很多实验室难以实现,且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而慕课的载体为微视频,老师可以为这些实验制作视频,真实展示条件要求苛刻的有机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危险的处理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实验原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药品,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3不同学科实验的对接

虽然目前大学不同学科设置的实验课程较多,但是实验都相对独立,不同学科实验没有衔接。学校可以将有机化学实验与仪器分析实验对接起来,用学生在课上合成出来的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实验。比如有机实验中合成出来的苯甲酸可以拿去做熔点的测定实验和红外光谱实验,1-溴丁烷可以去做折光率、核磁共振等分析测定实验。这样既分析了实验样品的纯度又让学生学习了图谱的分析方法。

3.4废物循环利用

有机化学反应的一大弊端就是会产生很多的废液和废渣,如果将废渣堆积,或者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还会淡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比如“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中提取的咖啡因可以做分析测定的实验,而回收的乙醇既可以成为下一批学生的溶剂,又可以用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的试剂。在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对于能够处理的废液和废渣,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预处理,对不能够处理的要集中收集存放,与相关处理厂家联系进行统一回收。

4结束语

总之,在有机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对于从事化学教学的老师来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环境友好试剂的选用、慕课等新教学模式的探索等等,更要让学生时刻树立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的责任心,为国家培养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人才。贯彻绿色低碳理念是新世纪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时代赋予化学相关工作者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彭近新.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1-12.

[2]程宇航.我国产业升级的绿色低碳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0(9):77-82.

[3]肖莹,刘珊,周玉海.低碳经济与低碳技术[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3(4):111-115.

[4]宋桂苓.绿色有机化学实验的探索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898-991.

[5]李芳良,李月珍,农兰平.微波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新进展[J].广西科学,2004,11(2):121-126.

[6]闪俊杰,杜振雷,李青,等.超声波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09,26(2):127-130.

绿色化学实验范文第5篇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就是一种验证性的尝试过程,其并不会真正把生产或获得的相关结论等,运用到教学或生产中,甚至只是起到一种体验性的知识教育手段或方法。绿色课堂的创设,会在各种技术与试剂的运用中实现高效、低污染、低消耗,节约实验物资。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试剂与药品采用量的减少,或者催化剂等的使用,一方面,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另一方面,缩短了各种过程,也减少了各种污染废物的产生,如,废气排量少对师生的威胁也小。创设实验采用微量实验也可以减少试剂或药品使用的量,在确保实验结果的前提下,节约了各种可能用到的药品的量。

二、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课堂教学创设路径

有机化学是大学化学院系的支柱性精细研究专业方向之一,相关的实验也是其有机的教学内容之一,实现了在对大学生基础化学知识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强化了实验技术技能性与体验性的教育过程。绿色实验课堂创设,也随着高校化学教改的深入得到全面的开展。

1.采用新实验技术新实验技术的运用,是当前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创设的基本路径之一,不仅内驱地提高了对相关设施的研究,也带动了相关的技术突破。其一,循环技术。即把药品、各种相关试剂,以及被认为废液、废渣的化学生成品等,把本来应该丢弃或无害化处理的废弃的东西,作为其他实验的基础材料,或者作为逆实验的材料等,再一次循环利用起来,既节约了相关药品资源,也激活了师生的创造性,如:如何利用废液去做好其他的实验,或作为主要药品与试剂,或作为辅助性的试剂等,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其二,仿真技术。仿真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即通过某种科学手段,把那些能产生毒气或较大污染危害的废渣废液等,运用仿真的形式排除,在确保师生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如:多媒体技术、电子模拟技术、精品公开课视频等,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中起到了较为理想的作用。不仅把资源运用最大化,还切实实现了实验的直观性。这两种技术的运用,前者是节约了化学实验资源,后者是重复性运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实现高效,随着其运用次数的增多,其效率也就越高。新实验技术的采用,前者提高相关药品的使用率,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后者则提高了实验教学过程的教学效率,用一次性排放或者不排放实现了“零污染”绿色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