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文化学论文

论文化学论文范文精选

论文化学论文

论文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共同遵守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主要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包括校风、学风、教风、作风等;行为文化具体体现在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中,主要包括各类人际关系、道德行为规范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具体包括各类规章制度,如校规、班规、宿舍管理规定、社团规章制度等。此外,校园文化具有五个方面功能,包括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约束功能、陶冶功能。此五项功能作用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正确地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二)学生管理的内涵

学生管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旨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学生管理包括学籍管理、校园秩序、课外活动、奖励、处分。其中,学籍管理包括入学与注册、考核与成绩记载、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与毕业、结业和肄业;校园秩序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寝室管理、环境卫生维护及其他规章制度;课外活动包括各类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及社会实践等;奖励主要指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造、体育文娱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或表彰;处分是针对违反学习和生活纪律的学生实施的惩罚,包括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此外,随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服务,绿色通道、就业服务、心理辅导等工作也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校园文化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第一,二者目标一致。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都以育人为目的,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第二,二者主体一致。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学生管理同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心。鉴于校园文化与学生管理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上的一致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定可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创新。学生思想和行为内容不断延展,新时期的学生管理离不开“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因此,“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尊重人格,保护天性”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必须被广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运用。“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和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文化,通过长期的沉淀与升华,形成了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崇高追求。而校园文化所具备的导向、陶冶等功能,潜移暗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在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下成长,形成健康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

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途径

(一)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校园环境文化可称为校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对。它是校园文化中的基础系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也是校园文化的直观体现

第一,重视校园“硬环境”的建设。所谓“硬环境”又称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施、体育文娱设施及周边环境等,这些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实体无不反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物质环境是开展育人活动不可或缺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硬环境”的投入力度,尽可能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文娱活动提供重要的载体,使师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打造校园“硬环境”的过程中,各类建筑和设施应达到美感教育的标准和功能丰富化的要求。如校园建筑,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体育馆等,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应具备实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启迪。同样,校园景观建设也应达到使用与观赏功能的统一。校园的园、林、水、路、石等人文景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激发其爱校热情,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二,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人际氛围、舆论氛围等。人际氛围主要指校园内的各类人际关系,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高校学生所有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大学是个小社会,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学生通过社交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网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和身心发展影响重大。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教师在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学生发生孤僻、嫉妒、自卑等社会交往问题,正确引导学生坚持平等、相容、理解、信用等交往原则,远离习惯不良、思想扭曲的人,选择道德高尚、心地善良、积极进取的人交往。此外,教师作为学生间的裁判员,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化解学生间的矛盾,解除学生间的误会,做到不偏私、不歧视、不主观。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第一,重视传统教育。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见,传统文化对于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议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生身心成长的指路明灯。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各类教学和文化活动,如实践教学、演讲比赛、征文大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形式,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同时,深刻挖掘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讲清楚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爱校情怀。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方能不断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成长下的学生,更易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格,这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相一致。

第二,加强校风建设。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鲜明的个性特征,它体现在全体师生的精神风貌上。校风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系统结构,涵盖教风、学风、作风、班风、舍风等各类校园风气。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校风建设是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意义重大。班级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素养的主要场所。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为加强班风建设,首先要对班级日常管理进行严格要求,用制度来约束学生言行;再者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帮互助、嘉奖优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群体的典范。此外,宿舍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唯一场所。良好的舍风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如早起早睡、勤奋上进、锻炼身体、读书看报等。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学生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有着长远、深刻的影响。为加强舍风建设,需要严格宿舍制度,对于不遵守宿舍制度的学生加以管教和约束。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带动普通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规章体系

第一,完善规章制度体系。校园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于学生来说,规章制度犹如一面镜子,时刻提醒学生正其观、端其行,避免违反纪律、误入歧途;对于学校来说,规章制度是学校文明的标志,学校力求在育人实践中加强“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努力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严格的规章制度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学生长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体系尤为重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制度建设也应朝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诉求,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管理工作更容易开展。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缺陷重重的规章制度不能起到约束、教育的作用,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规章制度自身的完善是规章进入执行程序的前提,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

论文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视觉文化研究课程带有学科的交叉性特点,这也是符合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因为目前的高等教育学科设置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即学科内部的专业划分过细,有的甚至在本专业内部也要划分出几个部分、阶段,并且各个专业恪守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愿涉足到其他相关专业领域。这样做的结果,尽管可以把自己分内的专业问题研究得深入细致,但时间一长,极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导致视野狭窄而缺少宏观的见识。为了打破这种专业与学科的壁垒,国际教育界推出了一系列新兴的课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跨学科、跨专业,主张在一门课程中运用多门类知识来研究、解决问题。就文科而言,文化研究与视觉文化研究课程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具体来说,视觉文化研究课程的跨学科、跨专业特点表现在:它是以研究问题为核心,这些问题一般不是关于所学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而是当下现实社会出现的文化热点、文化事件,力求让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多专业知识来透析、解决现实问题,也就是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这一点就与传统授课方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正如罗兰•巴特所指出的:“要从事交叉学科性的工作,确定一个科目(一个主题)并围绕着它设置两到三门科学,然而这还不够。交叉学科性的研究关键在于创造一个新的对象,这个对象不属于任何一门学科。”由于这种交叉性的特点,解读这些纷繁复杂的视觉文化现象与事件则需要借助诸种理论,如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就中文系学生的知识储备来说似乎很难承担起这一学科的学习任务。然而答案竟然是可以,因为他们所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就能胜任,这样的回答会使人感觉很困惑,为什么文学理论能够承当起阐释当下视觉文化现象的任务呢?

2.这是首先要给学生解释清楚的问题

概而言之,今天的文学理论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理论,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传统的文学理论基本局限在文学的范围之内,基本问题是研究文学内部的发生、发展规律,如文学本质论、创作论、文学批评等,即便承认文学与社会存在紧密的关联,但主要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阐释社会背景对作家、作品的影响。而当下的文学理论由于受二十世纪西方文化思潮的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双重影响,吸收进大量的非文学方面的理论,把符号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学科知识统统吸收进来,使得文学理论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自身的领域,在向后现代社会迈进的途中,文学理论就如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一样,远远跃出自己的范围领域,积极参与社会的文化表意实践,把“文学场”置换成“文化场”,从而发挥其过去不可能发挥的作用。尤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呈现出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格局特征,研究对象几乎包含整个社会文化现象、文化事件的热点问题,在东西方世界的影响十分普遍。文学理论甚至有时被简称为理论,其含义即指其作用的广泛性。具体而言,当代文学理论的前沿部分主要包含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批评、后精神分析学、后现代主义文论、符号学批评、审美人类学、文化研究理论等,这些理论如何在视觉文化对象上灵活运用呢?这是视觉文化研究课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是选择一些当代社会的经典个案来进行阐释分析,让学生注意什么样的个案应该用什么相关理论来解释,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举例来说,在分析《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罗拉快跑》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文学理论课程中关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理论的内容部分,并加以适当补充,进而介绍什么是后现代艺术,它的特点有哪些,与现代主义艺术、传统艺术的区别,后现代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哪些等。这样学习之后,学生不但对后现代艺术与理论有了基本的认识,而且还把现代主义、传统艺术都联系起来,对整个艺术史都有一个初步的把握,扩展了知识量。在介绍摄影与绘画的区别时,可以运用德国理论家本雅明的“灵韵”理论来讲解从手工业到机械大工业的时代变化,进而带来绘画艺术的衰落与摄影艺术的兴起。也可以运用罗兰•巴特的神话学理论来解析一张黑人少年向法国国旗敬礼照片的深层含义,白人殖民主义对殖民地人民心理的影响可以从这张照片见出。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授,比如在阐释大家都关心的时尚潮流文化现象时,围绕时尚与认同这一主题,来分析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并以村上春树作品的流行现象为个案,详细解读中产阶级的形成条件,及其在观念、行为、物质以及生活方式上所具有的特征,使学生对未来可能的生活状态有一个预先的理解。由于一个成熟的消费社会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而中产阶级又是指有文化修养,受过高等教育,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经济独立的社会群体,他们是城市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品质,都市化的浪漫情调都会对城市中的其他群体产生广泛的影响,又因为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就是大学生,他们代表着未来与希望,所以讨论时尚、认同、小资情调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们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使他们明确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对此类问题解读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齐美尔、波德里亚、罗兰•巴特等人的消费社会理论。

3.再以大学生普遍爱穿的牛仔裤流行风为例

论文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用药不同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遗传差异,肿瘤等复杂疾病的形成往往是由多个位点的体细胞突变共同作用产生的。临床表现相同或相似的疾病可能并非来源于同一组基因突变,其中不同位点的突变影响不同的细胞通路,对应于疾病的不同亚型,使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产生个体差异。如作用靶点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吉非替尼用于治疗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将获得更高的收益率。所以临床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亚型进行个体化用药,选择针对相应靶点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乳腺癌的传统治疗依据病理学分型进行,治疗效果间却存在很大差异,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近年来,分子分型技术逐渐成熟,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基因表达谱,可将乳腺癌根据基因表达特征分为4种亚型,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对乳腺癌的不同亚型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有所区别,如Luminal型对内分泌治疗敏感,HER-2过表达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可显著改善预后。因此,对疾病亚型不同的患者个体化用药,保证了治疗效果,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尽管在进行乳腺癌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分子分型如此重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伦理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疾病型与预后相关,加重心理压力。对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常常涉及到对不同亚型预后的预测,如LuminalA型预后较好,5年总生存率约为90.3%;而三阴型为69.0%,预后较差[10]。虽然根据癌症亚型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有助于及早关注癌症的复发或转移,但对于患者来说,尤其是预后较差的三阴型乳腺癌患者,在经过确诊对心理的强烈刺激以及手术对身体造成的严重创伤后,得知分型结果时无疑会背负上更加沉重的心理包袱。这不仅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影响到癌症的后续治疗。二是测序列是未来方向,威胁基因隐私。以特定基因突变为生物标志物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正陆续上市,所以将基因测序分析作为临床肿瘤分子分型的手段也有可能在未来得到实现。然而,基因测序数据量大,肿瘤组织中不仅包含基因突变的信息,还有大部分是关乎隐私的个体遗传信息。所以测序样本和数据一旦被获得和存储,就会牵涉到基因组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问题。现有的简单匿名的方法可轻易地追溯到基因的所属者,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基因信息遭到泄露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如工作单位为了减少医疗费等开支拒绝雇佣含有致病基因的员工,保险公司根据基因信息评估投保人的患病风险从而收取不同金额的保险费。对于一些可遗传的疾病易感基因,个人基因数据的泄露意味着整个家族的隐私都受到威胁,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歧视。另外,大部分基因的功能还未得到解读,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即使当时未显示出问题的基因,也不能排除今后发现问题的风险。

2因药而异的个体化

用药抗生素以及其他抗微生物药物的发现为人类治疗感染性疾病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用药的同时,微生物自身也在不断变异,对药物产生抗性。同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感染的微生物可能有不同的耐药突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临床治疗时针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耐药性进行个体化用药。肺结核是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导致的疾病。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普遍存在耐药性,仅用单药无法将其杀灭,因此目前用短程化疗及多药物联用的方式治疗肺结核。常用于药物联用的异烟肼、利福平等一线化学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多药联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严重者甚至发生肝损害。而不同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不同,这就意味着,传统治疗多药联用时,并非每种药都发挥出了其治疗作用,却徒增不良反应及治疗花费,甚至还会诱导新的耐药菌产生。因此,细菌的耐药情况需要得到及早的测定,以指导肺结核的用药。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分子药敏实验利用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操作简便且快捷,通常仅需1d即可得到结果。医生可根据检测结果指导用药,提高用药准确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真正实现用药的个体化。个体化用药检测未普遍推行,阻碍了感染性疾病个体化用药的开展,并且诱发很多伦理问题的出现。在耐药性未知的情况下,用多种抗微生物药物将徒增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无效用药使耐药微生物反复感染,导致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这都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患者产生悲观厌世、低落抑郁等心理问题。

3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伦理对策

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可为病人定制安全、有效、合理的最优给药方案,但如果无法妥善解决个体化用药中所面临的伦理挑战,其发展必将受到限制。医疗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立法机构、研究院所以及医患双方应共同努力,避免伦理问题的产生,解决伦理问题的障碍,推动基因导向个体化用药的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充分告知增进医患信任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无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于需要对患者进行基因型检测以指导用药的情况,为了避免患者对医生产生过度医疗和收费的误解,也为了保障患者充分知情与自主选择的权利,医生有责任提前对患者进行收益和风险的告知,告知患者应做何种检测、检测的目的、承担的风险、检测结果的含义、不做检测可能产生的后果以及检测的费用等,做到患者知情同意和充分理解,并及时沟通交流,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防止医疗纠纷的产生。普及知识消除社会偏见对于公众由于相关知识的局限性而可能产生的社会歧视问题,公共医疗卫生部门及社会各个教育机构应共同努力,普及基因检测的相关知识,防止毫无根据的基因歧视的产生。医院方面,在患者接受基因检测前后应该确保患者理解药物代谢强弱的含义,明确任何一种代谢类型均非生理缺陷;学校方面,应积极开设讲座或相关课程,在教育中普及基因检测的知识;公共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强宣传,可定期开展公益讲座,提供基因检测咨询等服务,使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的概念逐渐走向普通大众。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合作,才能彻底杜绝出现因误解基因检测结果而产生的歧视问题。关怀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医生及其他护理人员对待因个体化用药检测结果不利而产生心理压力的患者,不仅需要关注病情,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首先,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应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能因为患者的地位或贫富而区别对待。其次,对待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对患者的问题及需求应及时解答和回应,不可敷衍和推诿。最后,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关怀。语言温婉、态度负责及适当的关心及鼓励,可能缓解患者在确诊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立法加密保护基因信息全基因组测序产生的基因信息如果遭到泄露,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所以安全地存储样本、保护数据以确保受试者的隐私十分重要。

论文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生物化学理论及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简单地讲解→学生照本操作→学生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教学体系的要求[2].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鉴于此,我们将教学内容由以往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型实验转变,增加了设计性、研究性实验内容,并实施一定数量的开放性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开放型、研究性实验教学,学生可以较全面地接受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方面的锻炼,了解和掌握前沿的学术动态和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及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优化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课程组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求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时代的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步把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的教学方法[3]转变为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为重点、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和实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使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运用案例式教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运用讨论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重视预习环节的检查,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引入多媒体教学,为实验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改变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加大考核范围及力度

实验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检查学生实验技能与独立操作能力的方法[4].科学的实验考核标准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引起学生对实验课足够的重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5].我们对实验考核办法进行了改革,加大了考核的范围及力度.一是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期末考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期末考试的复习,不但能掌握基本知识,而且可以把整本书融会贯通,使知识能更好地衔接.平时考查包括课前提问、课间互动、课后答疑、课堂纪律、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和动手能力、实验报告质量等多方面内容.这种考核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能做到课下复习,课前预习,学习效果非常好,成绩的评定也比较科学、全面.二是考场上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相结合.除考场上完成的常规考试之外,教师可以布置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做过的实验,自己去查资料,通过独立思考并严格按照科技论文的格式撰写一篇科研小论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性,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过程,对生物化学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知识都有所了解,部分学生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非常有独创性.对于好的论文,鼓励学生发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科研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三是笔试与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笔试以外的实验操作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及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这样可使学生在平时实验过程中更加注重操作的规范与准确,学生也会较好地总结生化实验课所学内容,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论文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某个问题时所产生的怀疑、研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本身并不是问题,但它是问题形成的基础,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多重意义.

第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取得的成就都是建立在推翻权威观点的基础之上.比如,拉瓦锡就对当时的权威学说燃素说大胆质疑,并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实践检验推翻了燃素说而建立了氧化学说,从而完成了化学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质疑就是问题意识的体现,可见问题意识在推动化学学科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思维的形成是在不断的思考中完成的,而思考是问题意识推动下的思考.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可以使学生对问题更具敏感性,进而对问题的答案展开追寻.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发散了思维,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维方法,进而形成一整套思维体系.

第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发现许多尚不知答案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不能通过老师加以解决的情况下就只能自己着手解决.而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养成了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得到提升.

第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创新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创新意识的提高也应该在这些方面体现出来.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学生的四个“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在运用中得到培养,而与之相对应的创造力也得到提高.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经过前人不断地总结和发展而得出的成果,可以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也是牛顿将自己比喻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原因.学生在萌发问题前,必然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理清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学生才可能对新的知识产生疑问,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因此,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实验方法,从前人的理论成果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形成敏捷的思维.在某个契机的触发下,问题意识自然就会萌发,并转化为确切的问题.

2.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整个课堂的情况比较多见,往往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而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很少发出疑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进行自我反思,改变教学风格,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通过这种方式,改善课堂气氛,改变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对学习的看法,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是主体,主体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要积极思考.在这种比较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下,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促进有价值的问题的形成,并尽力为学生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3.教师要创设情境问题意识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其中情境的影响不可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具体而言,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主要是利用实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现代教育技术等来创设的.以实验法为例,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亲身体会实验,有利于他们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室做Fe3O4与H2的还原实验.Fe3O4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又被叫做磁铁.它在与氢气共同反应下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学生在这个实验情境的引导下,形成了一种求知欲,进而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去探究、思考.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