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论文2篇

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论文2篇

第一篇

1病因病机

侯老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亏虚的关系密不可分,《黄帝内经》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正气不足、阴阳失调、饮食及情志不畅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正气亏虚是肿瘤发生的前提条件。中医学所讲的“正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抵抗能力。正气具有抗癌、固癌的双重功效,一旦癌毒产生,正气即表现出其抗癌的本能,发挥抗癌能力,同时固摄癌毒、抑制癌毒扩散。正气亏虚,则血运无力,瘀滞内生;正气亏虚,津液不布,则痰浊内生;瘀痰互结,则积聚成块,发为肿瘤。正气不足,还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丧失识别及杀伤癌细胞的能力,癌细胞逃逸机体杀伤机制从而形成癌瘤。癌瘤形成后,不可避免地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正气,使机体正气不足加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2立法依据

侯老经过50余载临床探索,提出了健脾补肾的肿瘤立法原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①中医基本理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脾胃者,仓廪之官。”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盖脾胃为后天之本,在五行属土,土为万物之母,以养五脏六腑之气血。如脾胃有伤,则后天之气不足,而元气靠后天之气充养,元气不足,免疫功能自然下降。张介宾《景岳全书》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明能自盛也,阳衰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由此可见,景岳之论本于《素问》。真阴不足,阴霾必甚,克削真气,肆虐其身,任其发展则“阳去则死”。张介宾还指出:“脾肾不足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提示了脾肾亏虚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意义。②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的认识。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恶性肿瘤具有侵袭与转移的特性,是恶性肿瘤危及生命的最主要生物学特性。恶性肿瘤在其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大量消耗人体的营养物质,无形中损害了人体的消化等功能,也就是中医学讲的脾胃运化功能,因此,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下降、体形消瘦、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其他疾病。由此可见,固护正气、补益正气应贯穿恶性肿瘤治疗的始终,坚持健脾补肾,先天、后天同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用药经验

侯老经过长期的临床积累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总结出了具有健脾补肾效果的抗癌中药,主要有:党参、茯苓、白术、黄芪、补骨脂、益智仁、苦荞头、淫羊藿、肉桂、干姜、山药、干地黄、泽泻、牡丹皮等。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辨证加减。药解及现代药理研究如下。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党参的有效成分为党参多糖,能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茯苓:味苦、甘,性平;归心、肺、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茯苓聚糖、乙酰茯苓酸、茯苓酸等,本品煎剂具有镇静、抗溃疡、抗肿瘤的作用。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白术内酯等,本品煎剂具有强壮、调节胃肠运动、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黄芪:味甘,性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皂苷、黄酮等,具有保肝、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补骨脂:味辛、苦,性温,归脾、肾经,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主要含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等,补骨脂乙素具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脏功率的作用,还能增强免疫、促进骨髓造血、升白细胞、抗衰老、抗肿瘤、抑菌、杀虫等。益智仁:辛、温,归肾、脾经,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开胃摄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桉油精、姜烯、松油醇、绿叶烯等。本品煎剂具有健胃、抗利尿、抗癌、抗溃疡、升白细胞作用。苦荞头:味甘、苦,性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双聚原矢车菊素、海柯皂苷元、β-谷甾醇等,具有抗癌、抑菌等作用。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温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主要含淫羊藿苷等黄酮苷,尚含甾醇、多糖、生物碱、挥发油等。淫羊藿多糖、淫羊藿总黄酮有增强免疫作用。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本品煎剂对外周血管有扩张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姜烯、姜烯酮等,本品浸剂具有显著止呕作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还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薯蓣皂苷元、皂苷等,山药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干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地黄素、多糖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升外周血白细胞等作用。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泽泻醇等,具有显著利尿作用,能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品主要含酚类,能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利尿等。

4总结

侯老指出,上述方药主要是在“理中丸”“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减而成,主要体现了健脾补肾的思路,并注重药物的寒温同用,体现了阴阳并补,气血双补等思想。其中,侯老特别推崇苦荞头这味药物,认为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功效,故在临床上尤为喜爱运用此味药物。

作者:李玉梅单位:泸州市中医院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按年龄及病灶病理分析分为化疗+热疗组(A组)和化疗组(B组),每组30例。A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6.5±3.1)岁。B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44.5±3.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化疗方案(按原发病灶肿瘤)、疾病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化疗、热疗禁忌。排除标准:存在颅内病灶患者,具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高温耐受低的患者,不接受治疗方案的患者。

1.2治疗方法在进行全身热疗之前,全部患者应禁食,同时当日进行灌肠清洁,并保留尿管。于气管插管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食管中段、直肠深处以及鼻咽顶后壁处放置测温传感器,并将温度传感器放置患者的体表。患者身体进入治疗舱内进行治疗,同时头部留在舱外。将红外线辐射功率打开,按照食管内的温度进行治疗温度的调节,维持治疗60~120min。当治疗温度达到后,便可进行化疗药物的静脉滴注,化疗按原发病灶肿瘤类型选择标准化疗方案。

1.3疗效及毒性反应评价按RECIST方案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可见病灶消失并至少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稳定(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进展(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CR+PR为缓解率(RR)。CR+PR+SD为疾病控制率为(DCR);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分度(0~Ⅳ度)进行评价;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化疗开始至疾病进展的时间;生存期(OS):化疗开始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1.4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每例患者完成2~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评估客观疗效。A组RR74.2%,DCR83.5%;B组RR57.1%,DCR70.2%,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TP13.2个月,OS27.5个月;B组TTP11.2个月,OS26.5个月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①肿瘤选择性治疗效应:研究表明,当肿瘤邻近组织加热至41.5℃时,肿瘤的温度可达到43~48℃。

②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热作用不仅可以对肿瘤细胞产生直接的杀伤致死效应,还可以诱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③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近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热处理可干涉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

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系统对于热刺激特别敏感,热疗可有效刺激先天和后天免疫反应,对抗肿瘤。

⑤协同放疗:热疗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使疗效增加甚至倍增,具有优势互补的协同和相乘作用,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

⑥协同化疗:迄今已经证实热疗可与多种化疗药物发挥协同作用。热化放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协同互补增敏作用。

作者对比60例恶性肿瘤采用化疗+热疗及单纯化疗,近期缓解率达74.2%,疾病控制率83.5%,绝大多数患者的自觉症状、生活质量显著好转,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化疗药物所表现的毒副作用也相对较轻。

作者:戚锐锋张华张芸刘平生上官新英玛依努尔单位:新疆巴州人民医院肿瘤科农二师库尔勒医院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