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肝炎中药治疗

肝炎中药治疗

1单方中药和制剂治疗[1~4]

栀子、黄芪、生地、贯众、赤芍、黄连、大青叶、紫草、白茅根、巴戟天、吴茱萸、半边莲、两面针、玄参、半夏、荔枝核、黄精、夏枯草、茯苓、白术、丹皮、枸杞子、何首乌、葛根、皂角刺、青蒿、北野菊、鸡骨草、蟾蜍皮等能有效抑制HBV。五味子、金银花、苦参、甘草、龙胆草、水飞蓟、猪苓、三七、鸡内金、灵芝、绞股蓝、川芎、桃仁、红花等则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功能。而虎杖、茵陈、大黄、黄芩、黄柏、郁金、金钱草、鱼腥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柴胡、板蓝根、连翘、丹参、女贞子、甘蓝、马鞭草、蒲公英等对以上作用兼而有之。

大黄、党参、西洋参、益母草、灵芝、水牛角粉、蚕蛹、甘草、牛膝、生地、山药、大枣、阿胶、鳖甲、熟地、泽泻、冬虫夏草、三七、肉桂、紫河车、龟板、山羊血等能纠正蛋白代谢紊乱(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而益母草、黄芪、山楂、鸡血藤、汉防己、阿魏、延胡索等能明显改善肝微循环和降低门静脉高压。柴胡、鳖甲、龟板、虎杖、百合、冬虫夏草、甘草、山楂、莪术、汉防己、大黄、马鞭草、生牡蛎则等能抗肝脏纤维化。当归、郁金、赤芍、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等对以上作用兼而有之。

茵陈、大黄、郁金、黄芩、黄柏、金钱草、虎杖、山栀子、丹参、蒲公英、姜黄、红花、大青叶、苦参、龙胆草、青蒿、益母草等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利胆退黄。野桃树根、莪术、当归、斑蝥、白花蛇舌草、马鞭草、穿心莲、郁金、黄柏、穿山甲、冬虫夏草、蒲公英、延胡索、猪苓、茯苓、汉防己等能防治肝癌变、肝腹水和软缩肝脾。

西洋参、党参、人参、玄参、太子参、灵芝、冬虫夏草、茯苓、阿胶、肉桂、鳖甲、何首乌、当归、山药、刺五加、枸杞子、黄芪、五味子、板蓝根、水牛角、金银花等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丹皮、赤芍、红花、桃仁、大黄、生地、益母草、黄芩、甘草、白花蛇舌草、大青叶、丹参等则能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汪友乐[5]用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538例,ALT及AST复常率95.1%,HBeAg阴转率60.0%,HBV-DNA阴转率67.5%。周清荣等[6]采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治疗2个月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在抗HBV方面,疗程结束及随访3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43.8%和40.6%,结果提示苦参素有较好的恢复肝功能作用且疗效持久,并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2中药复方制剂治疗

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中,中药复方制剂占绝大多数。根据中医药君臣佑使的用药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配伍组方,对全面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有更好的效果。张为民等[7]用抗原解毒汤(黄芪、虎杖、丹参、郁金、枸杞、白花蛇舌草等)随证加减治疗92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结果治愈率为39.1%,好转率为41.3%,总有效率为80.4%。白新[8]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郁金等)随证加减配合护肝药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60例,总有效率为92.0%。孙朋强等[9]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苓、党参、法半夏、白芍、甘草、郁金等)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结果基本治愈42例,好转25例,总有效率93.0%。王京奇等[10]用扶正疏泄方(黄芪、太子参、白术、枸杞子、黄芩等)随证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结果治愈21例,显效5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喻森山等[11]用8868口服液(天然花粉、柴胡、山楂等)观察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某些指标的影响,结果61例中,HBeAg转阴率55.3%,HBsAg转阴率13.1%,HBeAb转阴率21.0%。王厚德[12]用复肝灵冲剂(丹参、仙灵脾、生黄芪、蛇舌草、柴胡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0例,结果基本治愈41例,显效21例,总有效率为88.5%。闫培峰等[13]用益肝解毒胶囊(茵陈、败酱草、大青叶、白花蛇舌草、黄芪等)治疗急性乙型肝炎1200例,服药1个疗程HBeAg转阴者612例,占51%,服药两个疗程HBeAg转阴者增加449例,占37.4%,总有效率为88.4%。张惠芸等[14]以治肝灵口服液(丹参、大黄、茵陈、柴胡、白芍、郁金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疗程12周,结果显效76例,有效24例,有效率为94.3%。俞文军等[15]采用澳毒清颗粒(虎杖、地耳草、丹参、茵陈、苦参、猪苓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治疗2~3个疗程后有效率为58.8%,HBeAg转阴率54.1%,HBV-DNA阴转率45.6%。郑翔等[16]采用益肝养阴丸(黄芪、白术、防风、山药、薏苡仁、川楝子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2例,临床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分别为31例、42例、19例、10例,总有效率为90.2%。

3中、西药联合治疗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临床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基本法则,体现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西药联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协调,以利于提高疗效,这是我国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方面的一大特色。复方叶下珠胶囊(叶下珠、五味子、黄芪、虎杖等)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2.5%,HBeAg,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52.8%,58.2%[17]。张友祥等[18]采用中药补肾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8例,总有效率93.5%,ALT复常率93.5%。李征文[19]应用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0例,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ALT,AST复常率分别为81.9%,86.3%,HBs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8.7%,31.1%。徐金波等[20]采用中药乙肝Ⅱ号(广豆根、苦参、土茯苓、黄芪、茜草、丹参等)联合干扰素和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3%,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1.312%,75.5%,77.4%。丁国锋等[21]采用中药(丹参、黄芪、当归、虎杖、板蓝根、柴胡、鳖甲等)联合干扰素、甘利欣三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疗程为4个月。治疗结束后HBV-DNA阴转率为61.9%,随访1年乙型肝炎复发率仅为12.5%。

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不论在单、复方应用或中、西药联合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显示了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独特优势。但在研究中也发现不少问题:一些中药及复方的研究至今尚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临床疗效不确切或重现性较差、制剂质量不稳定、药物的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不确切;在中药制剂研究中,还有药材供应和质量不稳定等等。因此,在今后的中药研发和临床用药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严格科研设计,标准疗效分析,坚持多中心、双盲、严格的随机对照原则。②建立有效而稳定的病毒性乙型肝炎模型,为肝炎药物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③进一步加强病毒变异检测分析和肝组织学观察,进行深入细致的抗病毒免疫实验,结合细胞、分子或亚分子水平的研究、超微结构观察和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及相关机制探讨,从而发现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高效药物,掌握其用药规律,更好地解决HBV感染的治疗问题。④对使用频率高的中草药(如茵陈、虎杖、柴胡、丹参、郁金、黄芪、黄芩、板蓝根、连翘、蒲公英、大青叶、龙胆草、五味子、甘草、白花蛇舌草等)及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研究,以明确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对HBV及其基因变异的作用。⑤重视某些中草药对肝脏的损伤作用,如虎杖、贯众、黄药子、大黄、五倍子、白芍、泽泻、何首乌、艾叶、鸡骨草、半夏、汉防己、紫金牛、雷公藤等大剂量服用或长期服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现象。对上述中草药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肝损害毒性实验和抗肝炎功效的再评价,实现优胜劣汰。⑥必须注重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以便得到可靠性高、效果好的临床用药。

总之,我国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有非常好的疗效,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坚持辨证论治,坚持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必将取得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庆华,周平安.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常用中药及选用[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6):374.

[2]朱清静,聂广.王伯祥治疗病毒性肝炎经验[J].江西中医药,1998,29(6):5.

[3]邹金生.活血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探[J].江西中医药,2000,31(6):52.

[4]张玉琴.精选妙方,敢于创新-韩哲仙治肝用药特色[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3,8:1.

[5]汪友乐.抗乙肝新药-猪苓多糖注射液[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12):477.

[6]周清荣,张园海,申悦平.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3):174.

[7]张为民,张宇峰.“抗原解毒汤”治疗92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1995,26(4):22.

[8]白新.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60例[J].陕西中医,1996,17(7):294.

[9]孙朋强,伊丽利.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9):536.

[10]王京奇,李永泉,李登福.扶正疏泄法治疗慢性乙肝96例[J].北京中医,2002,21(3):154.

[11]喻森山,安京亚,高汉民.8868口服液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某些指标的影响[J].中医杂志,1993,34(5):283.

[12]王厚德.复肝灵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0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1996,27(3):28.

[13]闫培峰,孔祥景,杨锦华.益肝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乙肝HBeAg转阴1200例[J].山东中医杂志,1996,15(1):14.

[14]张惠芸.治肝灵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1):19.

[15]俞文军,耿昌娥.澳毒清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3,25(1):15.

[16]郑翔,张压西,刘惠武,等.益肝养阴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02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4):231.

[17]池肇春.加强病毒性肝炎药物治疗的研究与开发[J].青岛医药卫生,1999,31(5):321.

[18]张友祥,王灵台,陈建杰.中药补肾冲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8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2):112.

[19]李征文.苦参碱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3):187.

[20]徐金波,邹永芬.中药联合干扰素及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3例观察[J].实用中药,2003,19(1):26.

[21]丁国锋,程振兰,刘铭.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

摘要: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目前国内外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没有特效的方法和药品。我国防治病毒性乙型肝炎任重而道远,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有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千百年来,我国中医药学总结出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的宝贵药剂,为现代医药学研究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药物分离、分析手段的进一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的制剂也已经广泛应用。该文收集了近年来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单方中药和制剂、中药复方制剂以及中、西药联合治疗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在今后的中药研发和临床用药中应努力做好的几项工作。

关键词:病毒性乙型肝炎中药治疗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常见病。目前,我国的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1.2亿之众,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约有3500万人,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往往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生命。每年有大约30万人死于肝炎引起的相关疾病,可见防治任务相当艰巨。目前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已成为世界肝病研究的热点。

中医学根据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把它归属于“黄疸”“胁痛”“郁证”“症积”等范畴。认为湿热疫毒内侵,邪伏血分,以致正气亏损、气血失调是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机。治疗原则以解毒行气化淤为主,结合病情演变进行辨证施治。治疗方法当以养肝、柔肝、舒肝,理气化淤扶正,清热利湿解毒为主。

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众多,我国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有肯定的疗效,根据文献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随着医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采用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学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显示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特有优势。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作者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体内、体外对中药进行了抗病毒、降酶、提高免疫功能、保肝护肝及有效成分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生产出包括口服液、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针剂及外用药等对病毒性乙型肝炎有效的单方、复方、有效成分制剂。它们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消除炎症、恢复肝功能、抗肝脏纤维化、改善肝脏血液供应、降酶、退黄、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机体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