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学生风险意识教育分析

医学生风险意识教育分析

一、目前在校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1.医学生缺乏医疗风险意识。现在的医学生大都是高中或初中毕业后直接进人医学院校接受专业培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的是小皇帝般无优无虑的生活,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真实的社会,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他们对医务人员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身穿白大褂,匆匆行走于医院内的白衣天使这一肤浅观念上,缺乏更深层的理解。知道医务人员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务人员所承担的贵任和风险,缺乏足够的医疗风险意识。而这点恰恰是未来医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

2.医疗风险意识教育薄弱。医学生前期接受的是基础医学教育,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进行单纯的基础医学专业知识传授,而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如何当好一名医生”的目标培养。有目的的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就显得比较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基础课教师长期脱离临床,有些教师甚至是从大学毕业就一直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缺乏对医疗风险的感性认识,医疗风险意识本身就不太强。在后续的临床医学课程教育中,由于教学课时所限,医疗工作繁忙,使得有心加强这方面教育的专业课教师又无暇顾及,医学生只有等到进人临床实习后,才或多或少地接受一些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医院普遍存在着重医疗轻教学的问题,注重对实习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常常忽视医德规范、法律观念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如果实习医院在医疗上本身就欠规范,甚至时有医疗缺陷,这就更不利于医学生规范意识和医疗风险意识养成。况且,要在短短的一年实习期内让他们养成医疗风险意识,形成医疗行为中自我保护的观念,实在是勉为其难。

3.医疗纠纷的发展变化需要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过去的医疗纠纷大都缘自医务人员的责任事故或者技术差错,而近年的纠纷已经延伸到医务人员的语言不周[lj,服务不到位,医疗管理缺陷等众多领域川。曾有报道,吃饭时馒头噎死精神病人而引起医疗纠纷。对医疗事故的处理,近年变化颇大,医疗赔偿金额不断上扬,已经远远超出国务院刚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规定的医疗赔偿范围,精神赔偿诉讼标的已高达数十万元之巨。随着新闻媒介的推波助澜,国内医疗事故赔偿单例诉讼标的总额最高已达130。万元之巨阁。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处理程序已经由过去双方协商和行政调解发展到今天患者直接向法院起诉。司法鉴定已开始介人医疗事故鉴定,法院审判常偏向于以我国《民法通则》为依据,甚至出现了法院否定医院鉴定结果而做出巨额医疗赔偿裁决的个别报道。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颁布,2。2年9月即将执行,对医疗事故的赔偿额度和范畴都已明显增大。在医疗诉讼中,举证责任已经倒置,要求医院提供免责证据,否则将承担高额的医疗赔偿。这必将导致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的急剧上升。医疗纠纷数量的增多、范围的扩展、处理方式的变化,医疗赔偿额度的巨增和医疗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在校医学教育期间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二、加强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的设想

1.充分认识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医学生最终将走向社会,去面对未来的病人及其亲属,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医学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医疗纠纷和高额的医疗赔偿,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势上,仍然只注重给学生传授单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顾及到学生毕业后如何去适应未来的社会,面对病人及其亲属,怎样去当好一名医生。因此,在校期间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就显得必不可少。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医疗卫生事业正在逐步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卫生法制建设的发展,各种规章制度的完善,各种诊疗操作的规范化为开展医疗风险意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近几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医疗事故处理条律》、《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红十字会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母婴保健法》等多部法律,国务院颁布批准了20多部卫生行政法规,卫生部制定了近千件卫生规章,地方立法就更多川。关于医疗风险防范和处理方面的文献、书籍和典型案例也不难找到。我们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重点讲授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医疗操作规程和医院规章制度以及医疗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近几年来新闻媒介曝光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

2.强化教师的医疗风险意识。舀人一飘,己须一桶。要给学生灌输医疗风险意识的思想,作为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具备,这点基础课教师尤其显得欠缺。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提高,把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纳人教师在职培训计划,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需要。如果教师具有很强的医疗风险意识,并将其潜移默化于教学过程,学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3.医疗风险意识教育,从新生人学抓起。人在成年踏人社会以前受到的某些影响,可能左右一个人的一生。这些影响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教师的一句话、一个表情、课堂中的一个例证,可能影响到一批学生的终身。新生一人校,从人学教育和基础课教育开始,教师有意识地强调医疗行业的风险性。让他们明白医生不只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在享有较高社会地位、稳定的职业和较好收人的同时还承担有相当大的医疗风险。先入为主,让医学生一人校门就逐步形成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的观念。在后续的医学课程教育中,教师结合临床案例不失时机地进行不断强化,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于学生风险意识的养成。如果等到毕业参加工作后再回过头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和教育,到那时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年龄增长、思维定势和工作习惯已渐养成,要重新树立医疗风险意识,养成医疗行为中自我保护的观念,就显得困难。

4.加强实习生医疗风险意识教育。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接触临床走向医师生涯的初始阶段。行医处事的方式和医疗工作习惯大都从此时起逐渐养成。其医疗行为正规与否,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医疗风险意识的强弱,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在这个时期,医院教师结合临床案例,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医疗风险意识的教育,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典型的案例可以令其终生永记。

5.将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纳人在校医学教育教学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或者经过科学调查研究,确定相当的教学时数来进行医疗风险意识教育,甚至把它作为一门课程,并将其纳人正规教学培训计划中。通过严格的教育,使学生在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前即初步养成医疗风险意识,形成在医疗行为中自我保护的观念。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未来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对医生、病人和社会均可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