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龄护理调查与策略

高龄护理调查与策略

本文作者:俞玲丽刘森林孙伟民唐天明赵幼梅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79%的老年病房安装中心呼叫装置,21%的病房无中心呼叫装置,没有床头按铃,患者如需服务,依靠护工或身边人员的呼叫;另外,78%的老年护理病房未在卫生间安装紧急呼叫;10家老年护理病房的氧气瓶使用存在几个病区合用的状况,如需使用,病区和病区之间辗转推行,1家单位的氧气瓶存储于单独房间内,房门上锁,专人保管,存在着严重的管理问题。

2家老年护理病房收治的精神障碍者324例,按照精神科要求统一管理,但普通病房收治的的病人,没有按照精神科要求管理,时常出现患者的人身伤害、走失、甚至死亡等事件,造成医疗安全上的重大隐患,甚至影响整个病区的安全。

现场抽查病史资料580份。其中,68份病史的病程记录不及时、26份病史的上级医师修改无注明时间及签名、59份医嘱单修改后无医师签名、394份辅助检查报告单无报告人签名或盖章;15家老年护理病房的长期医嘱由护士排药后交护工发放,4家老年护理病房从不排药,整盒整瓶发放。

收治精神病患者的老年护理病房,对热水瓶等危险物品统一管理,其他老年护理病房对此类危险物品无统一管理,病房内热水瓶随意放置,有的放在门口、过道、床边、桌面边缘等等,曾发生过老年患者热水瓶打翻烫伤事件。有些患者自带电饭煲、电热毯、电扇、电水捂等等。

19家医疗机构均设有食堂,有证经营,食堂人员均持证上岗,所有食堂均有食品储存库,但有2家仓储库通风不良;所有病房的三餐均由护工送至病房,其中,5家配置全封闭运餐车,14家无全封闭装置,由护工直接送至病房,饭餐都是敞开式的。

老年护理病房的开设,解决了不少的社会现实问题和家庭矛盾,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可,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1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病史记录是整个医疗文件中的重要内容,是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和患者治病的真实记录,也是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但目前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病史书写不全、随意涂改、记录不全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坚持落实上级医师查房制、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制,要规范病史、处方、医嘱的书写,及时完成病程记录、抢救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病危通知、家属谈话等等。护理工作是体现整个医疗质量的重要部分,有研究[1]显示,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少医患矛盾或事故的引发与护士的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有关,因此,要坚持“三基、三严”训练,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书写护士记录,特别是危重及抢救病人的护理记录要及时完整,杜绝错记、漏写等现象,对智障、意识模糊、记忆力差、超高龄患者要加强日夜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告知;要建立健全老年病护理风险管理的应急预案[2],完善住院设施及风险预案的培训与落实。调查发现,老年护理病房的医护人员的配置严重不合理,医患之比、护士患者之比、护工患者之比都达不到国家制定标准,比例明显失衡,影响了老年护理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也是引发安全问题的重要根源,需引起卫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应重新调整老年护理病房的医护力量,满足护理病房的工作需要,避免因缺少人员而引发的医疗安全问题。

2完善病房设施避免意外伤害

老年护理病房必须设置中心呼叫和床头按铃及卫生间的紧急呼叫装置,一旦患者出现问题,就能及时呼救。提倡中心供氧,或每个病区放置几个氧气瓶待用,杜绝氧气瓶存储于单独房间,更不能上锁和专人保管。加强生活用品的日常管理,特别像热水瓶、玻璃杯等这类危险的日常用品需加强管理,应配备专放箱子,放在较为隐蔽的地方,并加盖处理;对自带的家用电器设备应定期聘请专业人员予以检测,防止漏电,引发意外事件。食堂人员应注意食品卫生、保证食品质量和储藏室的通风保鲜,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注重手卫生[3],提倡做任何操作都带手套,防止院内感染。运送食品时采用全封闭运餐车,减少二次污染的机会。

3加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

普通老年护理病房中收治的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上应请精神科医师及时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转精神病房治疗,在管理上参照精神科要求严格管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4加强护工队伍建设和管理

在日常护理中与患者最密切接触的人员是护工,护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变化。调查发现,目前护工队伍的年龄偏大,56岁以上占40.73%,无证上岗者占43.19%,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和医疗安全。因此,必须加强护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基本技能与相关的知识的培训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