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欧洲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上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1.欧洲各国的养老金体系

为了缓解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压力,促进私人承担更多的养老责任,世界银行倡导在公共养老金计划之外建立强制、私人管理和基金积累的第二支柱,并鼓励构建多支柱。据2003年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一的欧盟国家实现了部分养老保障私营化。在丹麦、爱尔兰、荷兰等国家,雇主提供的养老金被强制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只提供最低退休生活保障。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也形成了基本保险加补充保险的两支柱体制。具体而言,如荷兰养老保障体系由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三个支柱组成。其中,国家养老金是基础,职业养老金占主导地位,个人养老金是补充。而挪威经过三阶段的发展,在国家保险计划中,基本养老金是第一支柱。挪威的补充养老金制度是国家养老保险计划中的第二支柱,从1967年开始实施,旨在提高退休者的生活水平。2006年,挪威引入职业养老金作为其国家保险计划的第三支柱,并通过立法加以实施,要求所有的雇员都必须加入。

2.欧洲各国的各种灵活退休制度

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欧洲国家开始鼓励推迟退休年龄,实行灵活的退休制度,并制定了2010年老龄工人就业率目标。在具体实践层面,奥地利早在1993年就引入了“部分养老金”计划,55岁到60岁的女性和60岁到65岁的男性可以减少一半的工作时间,同时获得50%的养老金。德国从1972年起就已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凡年满63岁男性,可自行决定是继续工作,还是退休,并且德国的退休年龄将在2012年前逐步提高到65岁,并且引入“部分退休选择权”,鼓励退休者参加半日制等部分时间工作。此外,英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把最高工作年龄从目前的65岁延长到70岁,并禁止雇主强迫雇员在70岁之前退休。意大利已准备把退休年龄从男性60岁、女性55岁分别逐步提高到65岁和60岁。在瑞典,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对退休年龄的硬性规定,鼓励有能力的高龄劳动者参与就业,从而降低了养老基金的支付压力。

3.多种多样的促进老龄人口就业的政策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在他到了所谓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依然有很强的精力,仍然希望能找到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2005年3月16日,欧盟发表《应对人口变化:构建新的代际团结》的人口绿皮书,其中就包括促进更多的老年劳动力供给。对此,欧洲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促进老年就业。其中为了消除对老龄工人的歧视,荷兰专门成立了反年龄歧视局;为了老年人延长退休年龄,芬兰出台“国家老龄工人计划”。除此之外芬兰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赫尔辛基政府发出“劳动人口工作45年”的号召,并积极推动延长工作年限方面的立法,推广弹性工作制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8-2002年间老年人就业率逐步上升,55-64岁年龄段人口继续工作的比例达到了60%以上。由于政府方面的积极推动,芬兰40%的企业积极录用高龄员工并改善其工作条件。自2005年以来,芬兰政府还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延迟退休。把法定退休年龄确定为63-68岁,拟将享受全额养老金的年龄从目前的65岁提高到67岁或68岁。丹麦、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荷兰、法国和英国则引入激励措施,鼓励老龄工人推迟退休,意大利还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除以上政策措施外,欧洲国家还大力发展了老年照料和老护理事业,如荷兰政府大幅度修改各项养老保险法律,推行“首先是家庭、其次是社区、最后才是保险机构”的老年人养老护理原则,逐渐形成家庭、社区、保险机构共同负责的老年人护理机制,支持家庭成员护理生活尚能自理的老年人。这样,社会保险机构把工作重点放在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救助的对象身上。在老年护理方面,荷兰通过提供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如住房、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和改造,提供预防性的保健照料知识等措施,为老年病人和残疾老年人提供看护服务。

启示与借鉴

1.积极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目前正努力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我国现已实施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2011年7月1日起,启动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这将弥补养老保险制度最后一个缺失,这将有利于我国养老保险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因而我国在继续实施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努力地弄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尽快建立起适应老龄化社会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2.正确看待推迟老年退休年龄制度

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对比欧洲国家,我国的退休年龄比较短,但是否现在就需要延迟退休年龄,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来制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在退休年龄方面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退休年龄偏低与人口寿命延长的矛盾;二是女职工按不同身份执行两种退休年龄。这在企业早已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的情况下难以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引发诸多纠纷;三是提前退休问题比较突出。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企业职工退休时的平均年龄只有53岁。我国若要像欧洲国家一样推迟退休年龄,必须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公正。

3.大力发展老年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主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必然随之扩大。包括老年用品制造、老年家政服务、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教育旅游服务、失能老人护理服务等等。到202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将增加到2.5亿左右。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我国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大力发展老年产业,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产业的蓬勃发展。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龄高血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为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基于老年患者血管质脆、硬化和生理功能衰退等因素,因此发病率较高,且导致患者出现较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社区护理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预防该疾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了解高龄高血压社区护理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社区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69.58±1.54)岁;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70.01±1.65)岁。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从患者心理、社会、生理和掌握高血压知识等方法开展健康评估,并通过口头讲解和发放高血压宣传资料等对促使患者了解该疾病,最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指导。

1.2.2治疗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护理,(1)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集中高血压知识讲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疾病发病机制、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等知识,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疾病,可有效避免或是降低该疾病发病率。(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避免出现大喜、大悲、激动和焦虑等心理情绪,稳定其情绪,提高其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临床症状为其制定科学有效的饮食计划,摄入适量钠盐,每日不超过6g。同时,指引患者补充适量维生素、钾和钙,减少脂肪摄入量,并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低于50g,应多饮水。(4)运动护理:按照患者具体状况为其制定富含针对性的运动措施,其主要包含步行、慢跑等,每次运动30分钟作用,每周保障运动3―5次。(5)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避免出现自行减量、改药和停药现象,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主要作用和出现的副作用等。

1.3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SAS评分和SDS评分变化状况。其中,SAS评分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评分为50―59分;中度焦虑:评分为60―69分;重度焦虑:评分>69分。SDS评分分界值为53分,轻度抑郁:评分为53―62分;中度抑郁:评分为63―72分;重度抑郁:评分>69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状况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前,其收缩压为(151±10)mmHg,舒张压为(102±9)mmHg;实施护理后,其收缩压为(120±8)mmHg,舒张压为(85±4)mmHg;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前,其收缩压为(150±11)mmHg,舒张压为(101±8)mmHg;实施护理后,其收缩压为(132±7)mmHg,舒张压为(97±5)mmHg。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显著低于护理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变化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护理后,两组患者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见下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变化状况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治疗组

64±3

45±5

59±4

43±3

对照组

63±4

53±4

58±5

51±2

3.讨论

高血压给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严重的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现象。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可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并指引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疾病基础知识和治疗措施,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同时,该种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病率,在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前期得到有效干预,改善患者预后[2]。因此,在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中健康教育措施获得良好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采用健康教育措施护理患者护理后的血压、SAS评分和SDS评分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在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中健康教育措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老年人因肢体不灵活、骨质疏松等原因,日常生活中创伤极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同时因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导致伤后恢复慢、卧床时间长等特点[1-2]。对于一些需要术后的老年患者而言,术后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更会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为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术后老年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不错疗效,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96例老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观察组:男53例,女45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6.7±3.1)岁,骨折原因:车祸36例,跌伤62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对照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7.1±3.6)岁,骨折原因:车祸37例,跌伤61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6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两组在性别比、年龄、骨折原因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分组,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4],主要针对临床中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护理。主要包括:

①术后心理护理:因老年人生活方式较为单一、枯燥,这点对于术后老年人尤其突出,因为术后有较长一段时间需要卧床休息,故此阶段老年人极易产生忧虑及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此时应加强巡护,多与术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其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卧床时可听音乐、看电视等,对于老年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同时应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和照顾老人,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

②术后疼痛护理:术后很大一部分患者往往会感到伤口疼痛难忍,此时针对原因明确的疼痛除应用镇痛药之外,还应教授老年人疼痛相关知识,指导其学会减轻疼痛的方法,树立健康良好心态,引导其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兴趣,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③压疮的预防性护理:术后卧床时应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皮肤及压疮发生情况进行提前评估,并预先告知患者和家属压疮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术后老年患者需要一段时间保持特殊体位,同时有一部分患者因为怕移动体位时产生的疼痛而拒绝定时更换体位,对于此类患者应提前准备好不同规格的圆枕、垫子或空心圈等器具;保持易发压疮部位皮肤干燥,尽量减少摩擦;同时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的易于消化吸收的饮食,以增强体质,防止压疮的发生。

④术后感染的预防:术后除常规应用抗感染类药物治疗外,还应保持病房的干净卫生,及时开窗通风,使室内温度及湿度均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家属应主动帮助护理人员维持好病房环境卫生;同时对于患者应用的器具及时消毒处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于机体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部分心肌发生急性坏死,主要症状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胸骨后剧烈疼痛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院为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与效果,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3:17,年龄62~76岁,平均年龄(68.68±2.77)岁。实验组中男女比例22:18,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7.86±2.5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等。实验组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氧疗: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时,立即给予患者供氧治疗,并结合患者的病情调节其氧流量,改善患者的心肌缺氧情况。②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其建立静脉通道,并实施静脉留针穿刺,保证抢救药品迅速输入至患者体内,并注意观察静脉通道是否流畅,确保抢救患者的生命。③止痛护理:若患者存在胸部剧烈疼痛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肌内注射5mg吗啡,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以免发生呼吸抑制。④溶栓治疗: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发病的12h内给予纤溶酶原激活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钙等),使血管内的血栓溶解,同时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胸痛消失时间、心电图情况等。⑤合并症护理: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休克、低血压等现象,应立即报告给医生并及时作出急救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合并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合并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若不及时救治,患者极容易发生循环系统衰竭,严重者导致死亡[2]。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较高,因此,在治疗前对该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至关重要[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合理、及时、科学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还能抑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氧疗、建立静脉通道、溶栓治疗、疼痛护理以及合并症护理等,最大程度的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赢得治疗时间[4]。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后合并症的发生率为20.00%,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合并症的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护理后合并症的发生率比实验组高出12.50%,且对照组老护理后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实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综上所述,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合并症的几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高龄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人群体;呼吸道感染;整体护理;住院时间;满意度;

老年人群体随着自身的免疫力器官的退化,难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扰,比较容易发生呼吸内科疾病,临床上可以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措施,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此,本文选取我院选呼吸内科从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接受的200例呼吸内科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选呼吸内科从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接受的200例呼吸内科感染老年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整体护理组(A组)与对照组(B组)。以上两组患者中有110例男性,90例女性,男女比例为11:9;年龄集中于62~83岁,平均年龄为(76.1±5.4)岁;平均病程为(16.1±2.3)周。这两组老年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上,有显著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B组)采取基础性护理措施,整体护理组(A组)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具体措施:(1)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护士应当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形,向他们宣传呼吸内科感染发病原因、危害程度及治疗方式,重点向患者推荐本院经验丰富的医师,讲解其治疗的优点。让患者大致了解自己的病情,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本院医生的治疗。[1](2)心理护理。由于呼吸内科感染患者长期患病,年龄又大,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为此,护士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采取心理辅导,与患者建立紧密的信任关系,教导患者纠正不良的心理认知,逐渐缓解患者的的心理焦躁的情绪。对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士一方面要尽力辅助治疗,更需要为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2](3)饮食指导。护士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营养方案:应当多食用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做到少食多餐,并且要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当患者身体恢复可以自主饮食之后,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样式多元化、适合患者胃口的饮食。并且还应当依照患者的身体素质,为其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卫生、功能性训练等方面的护理内容,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仔细地分析统计,与此同时,为提高这些数据的可行度,再对以上的计量的资料采取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该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全部采用平均值。[3]P

2.结果

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成效。在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上,整体护理组(A组)为(12.5±5.5)d,对照组(B组)为(21.5±6.5)d,整体护理组显著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在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之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由先前的(21.5±6.5)d缩短到(12.5±5.5)d,效果显著,这说明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极大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早日康复,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4]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上,整体护理组为1%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11%,这是由于整体护理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及精心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满意度上,整体护理组为88%,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56%,这说明整体护理服务得到大多数老年患者的认同,值得推广应用。[5]同时患者出院之后,护士应当通过电话定期询问患者的病情或者患者定期来医院复查,遵照医生的嘱咐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当出现异常现象,应当立即到医院检查。

综上所述,对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可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增进医患之间的情谊,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惠琨,范子英;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 当代医学. 2010,17(01):163--164

[2] 贾拉弟;老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内科护理探讨[J]. 北方药学. 2012,12(09):143--144

[3] 陈晓英;呼吸内科病房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09,18(12):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