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论文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至2014年我院共接收了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共有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最小患者16岁,最大患者80岁,将这些患者分组为三个组,各有20例。其一般性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

1.2护理方法

第一组患者采取环境护理的方式,医护人员要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病房区域中的床单、器械等易污染接触面进行除菌、消毒,定时对病室进行通风、杀菌处理,确保病室有充足的阳光照射,保持清新的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还要降低噪音污染,确保病室的安静,为患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环境。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使用气囊,如果氧气过低会还会导致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的死亡,因此要及时对气囊进行放气和通气,频率为2h/次,将气囊压力保持在2.45kpa,根据患者的状况适当的调节氧气流量,将蒸馏水添加至湿化瓶,确保给氧量的准确性。第二组患者使用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对其心理需求给予满足,疏导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释放压力,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鼓励患者,为其建立治疗信心,双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三组患者采取机械护理法,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鼻咽部位及口腔分泌物进行清洁,防止分泌物误流入气道中引发窒息的危险,对于呼气末正压较高的患者要采取密闭的方式吸痰,吸痰动作要轻巧、准确,避免出现刺激性呛咳现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雾化或吸入气体的温度应处于35~37°的范围,2h/次,使病房的温度保持在22—24℃的适宜范围。

2结果

三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第一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最不理想,第二组患者的病情改善尚可,第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最优秀。说明不同护理方式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采取机械护理的效果最好,然后是心理护理,再来是环境护理。

3讨论

呼吸内科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程比较长,致死率高,临床中表现多为缺氧、胸闷、呼吸困难,需要提供有效治疗和护理,呼吸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生存基础,需要做好该项工作,让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进行消毒,采取无菌护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的进行抢救治疗。此次研究中,呼吸内科患者接受了不同的护理方式,其效果也不一样。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应将多种护理方式进行结合,提升护理质量,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升患者的配合度,让患者的治疗更加顺利,这样才能够保证较好的预后效果。临床中的护理工作要考虑到患者的情况,使用多种护理方式相互协作的方式,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水平和质量对于护理的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也需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对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方式,避免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治愈率。总而言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因素多,采取何种护理方式应视情况、因人而异,最重要的就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杨福兵单位:黑龙江省海伦市共合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