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航空维修一线安全质量管理

航空维修一线安全质量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飞机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航空维修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年来针对航空维修发展出了众多的学说,从理论层面为航空器维修的安全质量管理提供了充分依据,但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有些管理思路很难真正落到实处,本文就航空维修一线的安全质量管理进行讨论。

关键词:航空维修;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1生产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行安全和质量的管理,所有的航空维修企业都建立的航空安全和质量部,为MRO企业提供的各项产品提供安全与质量的保证,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规定在传达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大打折扣,在维修工作一线产生的效果往往跟预期有较大差距,尽管付出的相应的管理成本,但是无法达到管理的目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传达不到位,员工该知道的不知道

如何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是各个大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对于航空维修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常见的传达方式是班前会讲评或是要求员工自学。这些方式的优点很明显:简单易行,但缺点也很明显:班前会传达通常比较缺乏逻辑性,对于单case任务效果比较好,对于复杂工作的传达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而自学在缺乏指导、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自学的效果非常差,甚至有的员工根本没有阅读过学习材料就进行了签字。这些信息传达方式缺乏后续的跟进验证,员工能记住多少值得怀疑。笔者曾做过调查,前一天学习签字且早会传达的内容,第二天能完整表达出传达信息内容的员工竟不足10%,经提示能答出要点的员工仅为22%,由此可想而知一段时间以后信息还能在员工脑中留下多少。

1.2执行不到位,该做到的做不到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与发生了维修差错的员工交流,发现经常有员工明明已经知道某项行为是违反规定的,也知道正确的做法,但在实际工作时偏偏还是按照错误的方法去执行。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有没有监管两个样”,有监管的情况下员工会按照要求开展工作,但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胡干蛮干,这同样会使航空维修的安全与质量将无法保证。

1.3自我监督不到位,该发现的问题发现不出来

由于航空安全监察必须以抽查的方式进行,限于成本的原因不可能实现监管的全覆盖,这就需要生产一线开展自我监察。但现实中一线的自我监察往往很难发现问题,据笔者统计,一线生产管理者人数是监察员的二十倍,但主动发现并通报的问题还不到监察员发现问题的五分之一,监察力度差距很大。综上所述,生产与质量管理面临着一定的矛盾,这给航空维修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2原因分析

实际上导致安全质量的管理理念在一线贯彻的原因有很多,总计起来有如下几点:①生产一线没有安全质量管理的工作抓手;②员工风险意识不够强,干部大量的精力在做管理,无法做到有效提示;③违章处理不够细致,干部倾向于以罚代管;④监察手段匮乏,监察人员不够,员工意见比较大;⑤多数维修企业一线管理者是机械员出身,安全管理的思想意识不够;⑥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技能比较差。

3航空维修生产中的安全质量管理

安全质量的改善需要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但是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甚至有可能会引起员工的抵触情绪,同时会导致维修企业的边际安全成本投入过高,航空维修一线需要平衡好安全质量与生产运行效率的关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安全质量的管理水平。

3.1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质量管理工作落实的基础。没有制度安全质量就不可能落实,强化制度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质量安全人员设置到一线。维修生产的各个分支机构都要设置专人负责安全质量方面的工作,以笔者的经验每100人左右的团队设置一名专职质量安全员最为合理。这些质量安全管理员负责尽心安全质量工作的上传下达及实际落实,这些人员是质量体系在生产一线的延申。②开展风险管理到一线,风险管理是相对专业化技能之一,让每位员工都掌握并不现实,因此需要质量安全员做到“三提醒”,开工前对进行风险评估,工作中对违章行为予以纠正,完工后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回顾。分析近期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分析当天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点,所有这些风险提示都要具体到工作细节,深入每一项具体工作。③设立违章的责任追究与奖惩规定。很多时候,完全依靠员工的自觉性并不能有效约束行为,还要靠制度来规范,方式主要为以下几种:1)设立员工计分制。明确安全绩效的量化标准,形成航空器维修人员的个人作风档案。通过计分制可以使高风险人群“浮出水面”,提高体系的安全裕度。2)每事必究。要做到问题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从细微之处做起,防微杜渐,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局面。3)以教育代替惩罚。现实中绝大对数违章都不是主观恶意的,以教育替代经济处罚是更好的方式。对于任何被投诉的问题,生产部门干部都要找当时人谈话,在谈话中深挖员工思想根源,触动灵魂深处,使员工受到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④做好监察工作。监察是安全质量的重要保证,除做好正常的安全质量监察外,还可以利用如下方式开展更有效的监察:1)提升自我监察水平。要想提升航空器维修安全质量水平,自我监察是绝不能忽视的,但在生产部门推进这项工作阻力往往很大,解决方法可以如下:对三级安全监察发现的问题不设置任何经济处罚,对三级安全监察执行到位的集体及干部进行奖励。同时每天由安全质量专员带领干部共同执行安全质量监察工作,从而带动干部积极性。2)采用视频监察等新手段。目前多数机场都配备了视频监察等设备,通过与机场合作维修企业可以利用视频这一新手段开展监察。视频监察开展后,能克服很多人的侥幸心理,让员工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没有检查一个样。总之制度建设是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落实的基础,是维修产品合格的保证。

3.2加强队伍建设

几十年来,航空安全管理走过了一条由传统安全管理向SMS管理转变的道路,转变的主要思路就是从维修结果的控制转向维修全流程管理,这种思路同样可以延伸到对维修队伍安全意识塑造中。

3.2.1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员工安全意识差是航空维修企业最大的安全隐患。员工只有安全常驻心中才能时刻保持警觉的心理,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就是给员工灌输安全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重复的讲,大量的提醒来实现。例如利用干部会的机会进行月度讲评,从问题原因、违章责任两个角度入手,剖析部门安全质量状况,从而让干部了解整体安全水平,明确自身安全定位,对自身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安全质量工作提供思路。

3.2.2抓住重点人群

在实际一线生产中要抓住以下几类人:①工作带头人。要抓住工作能力强,工作热情高,安全意识好的工作带头人。这些人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抓手,也是保证质量管理规定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通常这些人会在团队中担任分队长、班组长等角色,他们的安全意识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安全状况。因此要让这些人首先明确自身安全管理职责,明确整体安全状况,明确当前质量工作任务,要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管理者就要与他们多沟通,例如可以要求这些人员不定期参加更高级别干部会议,让他们更加了解整体安全态势,同时也能开拓其眼界,扩展未来职业发展方向。②存在安全弱项的员工。识别员工的安全弱项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采取“员工计分制”的形式来实现,同时也要充分吸收基层干部的意见,对安全意识薄弱的员工进行阶段性、周期性的提醒。

3.2.3做好员工培训

培训是尽快促使员工养成良好安全行为的捷径。航空维修企业对人员培训有着完整的体系,除了体系要求的培训外,领导者还应强化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基础知识讲座。例如,机械专业、电气专业已合并成为ME多年,绝大多数人员也都受到了应有的培训,但是现实中工作技能“瘸腿”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某维修企业就曾邀请有多年经验的电气工程师为大家讲解电气操作和排故的知识,活动结束后员工普遍反映受益匪浅。②手册程序培训。机械员学习手册是十分必要的,但通常的办法是下发自学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要求部门质量专员对手册、程序解读,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宣贯,并将此项目列为安全质量员考核的重要指标。③资格晋升控制。对资格晋升的控制是对人员能力的重要把控,对督促员工学习手册、程序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因此,要对维修人员的资格晋升设置评审会,评审会的评审委员至少包含一名干部和两名工程师在内的三人,对于缺乏安全意识,或是技能、知识不达标的员工坚决不予通过。

3.3换一双眼睛看质量

对于航空维修企业来说,安全管理职责是航空维修产品的核心特性,因此每一级管理者都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没有他们的支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只能是一纸空文。这就要求维修生产部门换一双眼睛看质量,主动出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综上所述,安全质量管理在一线的落实对于航空器维修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通过采取相关手段,我们能有效降低人为差错发生的概率,提高飞机维修质量,从而保证航空器运行的安全、高效,促进民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守清.航空公司机务维修信息与安全风险管理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

[2]王飞.民航维修领域班组建设浅析[J].管理观察,2011(34):32.

[3]童瑾.航空维修差错事故的人为因素干预体系构建[J].内燃机与配件,2019(12):205-206.

作者:王逾洋 单位: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