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6 15:02:34 阅读:
【摘要】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进行创新转换:教学理念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创新转换;教学内容要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创新转换;教学方法从传统课堂讲授法向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创新转换;教学话语从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转换。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自媒体”是基于互联网web2.0技术的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形态。国内学界一般认为,“自媒体”(WeMedia)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著名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DanGillmor),他在2001年提出“新闻媒体3.0”的观点,认为“新闻媒体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1]2003年7月,谢因•波曼(Shayne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Willis)在他们的“WeMedia”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更为明晰的定义:“We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2]“就国内来看,2005年博客的兴起是我国自媒体风起云涌的开端,2010年微博的发展更是开启了自媒体几何级剧增的序幕。”“自媒体日益成为网民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3]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校大学生更是自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自媒体在传播主体、传播方式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媒体。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其传播主体“普泛性”、传播方式“交互性”、传播内容“复杂性”、传播速度“即时性”等特点给社会大众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大大提升了社会大众的主体意识、平等观念等,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变化,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进行创新转换。
一、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创新转换
教学理念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指南。传统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基于权威身份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经验而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较少考虑学生个体的兴趣、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等因素。自媒体环境下,教师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媒体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自媒体打破了教师知识积累和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借助自媒体主动获取知识信息并向社会大众发布,自媒体改变了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习惯,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反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他们不再简单地把教师视为权威,抗拒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经验,他们需要感知自身的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必须进行创新转换,必须在确立教师中心地位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融合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一定的专业学科为基础,是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教师的专业训练和专业素养使其仍然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为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教学等。自媒体条件下,确立教师主导地位的同时必须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为主体”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的选取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权利、需要以及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等,概括地说,就是教学准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教学活动环节则要尊重学生的平等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辅助学生自主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丰富发展自身个性。
二、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行创新转换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文本,是这门课程的知识系统。教材内容主要由事实、概念、原理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教材体系主要是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等的有机构成,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需要对学科进行系统阐述的知识理论体系。教学体系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在遵循教材体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而构建的包括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系等在内的理论讲授表达体系。自媒体环境下,自媒体传播主体的“普泛性”、“草根性”决定了自媒体传播信息的多元复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较强,教材体系本身着重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对于理论基础和社会阅历尚浅的大学生而言晦涩难懂,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获得感,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现实,必须实现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全面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理论观点和学生需求的基础上确立教学内容的中心和重心,这是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难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吸引力,关键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过于松散,中心和重心不突出。教学内容中心和重心的确立一方面基于教材内容的本质和核心,另一方面基于学生的困惑和需要。课堂教学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深入讲清楚讲透彻,才能使学生产生获得感,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其次,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着力解读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教育,更是价值教育,价值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本质。价值教育是否有效除了理论的科学性,还取决于能否具有现实说服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自媒体等新兴媒介,充分研读权威的专业观点和草根的个性化想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给予科学的分析和有力的论证。
三、教学方法从传统课堂讲授法向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创新转换
所谓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双方共同进行并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步骤、手段、技术和操作程序所构成的有机系统”。[4]教学方法关系教学内容的有效呈现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多采用“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系统而连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又称口述法、课堂讲授法、系统讲授法等,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5]课堂讲授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传授知识容量大”、“教学成本低”、“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系统性强”、“适用范围极其广泛”等,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观念的传输,而忽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媒体环境下,从传播方式看,“交互性”是自媒体传播的特点,自媒体传播是交互式的信息交流,传受双方反馈及时,互动频繁,自媒体环境大大提升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抗拒被动接受。同时,自媒体准入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加剧了传播信息的多元复杂,也使得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点更趋多元化、复杂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是价值教育,其目标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在知识基础上确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观念的确立离不开针对学生思想现实的交流引导,仅仅单向传输的课堂讲授法既不能满足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也难以通过单方面的植入实现价值教育的目标,传统课堂讲授法需要进行创新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除了上述传统课堂讲授法之外,通常被提及的还有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各有特点,各有优劣,如课堂讲授法侧重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参与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都比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讲授法适宜于知识内容的基础讲解,而案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有助于学生的理解领悟。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任务,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既保障基本观点的传授,又促进学生的认同内化。
四、教学话语从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创新转换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两种话语系统,即教材话语体系和教学话语体系,二者是诞生在不同语境中的话语体系,既有联系也存在明显的区别。教材话语强调的是思想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规范性,而教学话语更关注的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契合性以及话语表现形式的生活性、生动性。”[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理论性较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和功能一方面使其教材话语体系中“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和理论话语会占有相当比重,这种话语方式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的政治性、科学性、规范性要求,但也使其缺乏生活性、生动性;另一方面,也使其话语方式呈现出命令式、“训导式”的倾向,通常表述为“应该”与“不应该”、“要”与“不要”等,导致简单统一的强势灌输。自媒体环境极大提升了社会大众包括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平等观念,也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多元开放的信息平台,信息传播内容不仅有宏大叙事的理论视角,更多是生活日常的大众视角,信息传播方式也不再是单向的传播-接受,而是传播-接收-反馈的双向互动式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达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必须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创新。自媒体环境下的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首先是教材文本内容的生活化转化,实现这一转化,一方面,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和重点理论问题,确立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并联系社会热点、难点,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分析阐明教材重点理论问题和理论观点。其次,要从教材的“独话式”话语方式转向教学的“对话式”话语方式。“对话式”话语方式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交流互动的沟通过程,尊重学生的多元观点;客观理性的观点综述,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积极应对自媒体环境,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转换,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潮.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定义梳理及二者关系辨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5.
[2]张挺,武超.自媒体视域下的语言舆情:形成、传播与引导[J].语言文字应用,2017.1.
[3]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2012.10.
[4]吴艳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4.11.
作者:郭亚兰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