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系统建设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系统建设

独立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沿用国内大学“学科—专业—课程”路径来设置专业与课程,从学科逻辑出发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或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科体系和专业知识以课程形式一并呈现并传授于学生。当前独立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仍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所占比例一般不足20%,实践教学在学科体系中地位有待提高。其次,大多数课程教师使用的多是偏重理论讲解的教材,鲜有配备专门实践课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多针对理论课,对实践教学的描述较为简略,客观上导致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难以衔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再者,大部分实践教学课程仍采用传统的综合成绩方法来评定学生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多为70%,平时成绩(一般指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等占20%左右)和上机操作成绩(一般占到10%左右)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过小;期末考试多采用闭卷考试,导致学生在期末复习时死记硬背,漠视知识应用。

缺乏双师型教师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实践操作性很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旅游行业人才素质,必须在旅游企业或旅游管理相关部门有着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了解旅游行业特点,至少应该担任过部门经理或是部门领导,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双师型”教师应该占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一般开办时间较短,教师队伍多由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构成,实践教学也多由他们担纲,伴随着角色从学生到教师的变动,他们基本上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完全没有时间到一线企业从事具体工作,所学知识完全停留在理论认识阶段,行业实践经验几乎为零,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1实习基地建设水平不高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包括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区管理三个方向,均强调实践教学,均要求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校内外实践基地,要求配备专门的旅游管理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针对饭店管理方向课程,需配备专门的饭店前厅、客房、餐饮实训室,用于低年级学生在仿真情境下完成饭店部门管理实践;针对旅行社管理方向课程,需配备导游模拟、旅游路线设计实训室。另还需配备专门的计算机并购买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软件,用以学生模拟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和酒店、旅行社合作,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独立学院旅游管理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大多受到经费制约,要么完全没有投入,要么为应付各种检查和评估投入几万元草草了事;校外实习基地倒是可以定期接受部分学生顶岗实习,但由于旅游行业特性,学生实习过程中被安排了较为饱满的工作,难以有时间进行行业思考,再加上教师对实习过程的监控性较差,实习的效果难以保证。受各种实践条件限制,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实习机会不多,所学知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从企业角度而言,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缺乏可雇佣性。

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技能构成

可雇佣性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可将其转化为可操作的就业技能———可雇佣技能。约科等列举了可雇佣性的39个方面,主要概括为3大项:“一是个人特质,包括自我意识、自信、适应性、学习意愿等;二是核心技能,包括语言技能、自我管理、批判性分析、聆听能力、书面与口头交流能力;三是处理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力、商议能力、合作能力等。”①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雇佣技能培养也应包括个人特质、核心技能、处理能力三个方面,并以此为依据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3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构建的原则

市场原则。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和内容必须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实际,以行业人才需求(包括能力类型、结构等)作为体系构建的依据。创新原则。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提高为轴心,大胆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可持续提高原则。应根据分层教育思想,建立基础层次(认知层次)、提高层次(课程实践层次)、发展层次(毕业实习层次)的多层级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循序渐进、可持续的发展。开放性原则。首先,各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立足本校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到各兄弟院校调研,结合他校实际及时调整自身实践教学体系。其次,旅游业是一个开放的行业,是面向世界的行业,“旅游教育必须站在国际竞争和合作的背景下来考虑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培养”,“旅游实践教学体系的开放性体现在走产、学、做结合的路子”②。

3.2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框架

从培养学生个人特质、核心技能、处理能力三个方面出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加以强化,系统构建现代旅游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根据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成果和实际教学运行情况,并结合培养“大众化应用型人才”指导思想,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可按“层次+模块”方式构建。

3.2.1基础层次(认知层次)具体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认知课即专业导论、旅游学概论,为取得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而设置的培训内容;培养学生的个人特质,其对应的功能是使学生获得一般的通用性的实践知识,并具备从事旅游业所需的基本的实践知识和素质。

3.2.2提高层次(课程实践层次)具体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继续完善和规范现有的导游模拟实训、旅行社线路设计实训,饭店前厅模拟实训、饭店客房、餐饮服务模拟实训等实践课程;二是开设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实训课,为学科理论课程融入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三是对于中外园林艺术、中外建筑欣赏、旅游地理学、摄影基础等课程,可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其对应的功能是从模拟环境和企业实际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环境出发,使学生逐步获得旅游企业某一或某几个具体岗位的实际服务技能,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

3.2.3发展层次(毕业实习层次)主要包括较长时间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行业综合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培养学生综合处理能力,其对应的功能是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接触旅游行业和企业,熟悉和掌握某类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或旅游景区等)大多数岗位的服务操作技能、流程和企业相关管理经验、技巧、思想等,同时熟悉旅游行业运行的一般规律与流程,能独立处理经营中常见的突发事件和矛盾,并具有发现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的能力。各环节与层次以学生实践能力轴心为主线,时间上相互衔接、功能上互为补充和依托,体系完整。

4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与对策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定位决定了教学中必须将实践教学放在第一位,为保障上述三个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4.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增加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占比重,提高实践教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其次,组织实践课程教师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课教学大纲和相关教材,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再者,改革实践教学课程成绩评定方法,强调学生参与性,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口头报告与答辩、撰写小论文等形式的考核。这些作业、考核方法的实施,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训练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技能。

4.2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旅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实施的关键。要搞好实践教学必须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应选派教师到国内各大旅行社、酒店、旅游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这样既能提高理论水平,又能锻炼操作能力,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更新,适应旅游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学校可给予相关教师课时减免,这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从业人员参与教学工作,担任学生“实习导师”,扎实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技能。

4.3发展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基地

独立学院可通过详细调研,筛选出一批资质不错的酒店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派遣学生到酒店大堂、客房、餐饮、销售等部门实习,学习酒店管理相关知识。同时,借助各种社会资源派遣学生到旅游景区、会展企业实习,学习管理经验,为培养学生可雇佣性搭建高水平的平台。随着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应用性强、有创新性、有特色、可雇佣性强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作者:张敏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