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量化考核成为校园管理的万金油

量化考核成为校园管理的万金油

近年来,量化考核已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教职工考核、班级百分竞赛还是职称评聘、评优树先,都随处可见这种考核方式的影子。量化考核的管理方式被学校处处运用之后,让人不禁心生疑惑,难道量化考核真的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万金油”吗?笔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量化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在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一药治百病”。

在教职工考核中,最容易量化的当属学科教学成绩,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在考核中分数就高。但教职工考核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师德修养,却很难通过量化得到准确评价。一个教师的论文可以量化,但他的学术水平很难通过数字来衡量。一个教师的备课可以量化,但其品质对学生的影响也很难在短期内被定量评断。对考核分数的过分追求,使教师不得不放弃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将工作重心放在无休止的加班加点、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上,希望以此提高自己的考核成绩。

在班级考核中,量化指标更堪称细致入微。学生的个人卫生、穿校服、戴红领巾、吃饭跑步、停自行车、自修纪律等情况,都被量化为分数,并且与先进班级评选和班主任考核成绩直接挂钩。结果,几乎整个学校的工作都围着分数团团转。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竟然制订了这样的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如果甲班的学生发现乙班的学生扔了杂物并报告检查人员后,学校可在当日常规卫生检查中给甲班加分,给乙班扣分。这样一来,下课的时候就会有不少学生挖空心思地去寻找“猎物”,以便为本班“建功立业”。这种貌似得力的考核措施其实是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它将导致学生从小就学会努力挑剔别人的缺点,甚至面对别人的缺点或不足时产生幸灾乐祸的不健康心态。

其实,量化考核是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考核之中,将整个考核内容分解成若干指标,以定量的形式为定性考核提供量化依据。这种量化方法确实能够使定性更为准确,营造绩效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氛围。对于企业生产来说,这种考核方法无疑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但对于学校来说,由于其管理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量化考核这种管理方式就在应用过程中显现出了机械性和片面性。育人的指标往往是整体性的,很多指标是由多部门共同承担完成的,分解不了也量化不了。但是,从当前一些学校的管理现状来看,该量化考核的工作被量化了,不能量化考核的工作也被量化了。

如果一个学校完全陷入一种仅靠数字来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好坏的境地,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变成简单的机械运动,师生就会只为数字而奋斗。这样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毫无生机,更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逐渐淡漠,学校会因此失去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管理工作不应全部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如果学校事事讲量化、时时讲量化,则极易走入管理简单化、粗放化的误区。作为学校管理者,一定要注重学校管理方法和形式的多样性,能量化的就量化考核,不能量化的就不要强求。要注意在量化管理的同时不忘人文关怀、情感管理,让师生尽可能多地感受到工作和学习的愉快。学校管理者只有将量化考核与人文关怀有机融合,量化考核才能真正发挥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